標籤:

山海經古帝傳

山海經古帝傳——帝嚳與祝融 (武陵老君---2013-06-02 00:55:42)

山海經古帝傳(一)——帝嚳

《山海經》的確是一部奇書,奇就奇在它記錄了許多有別於所謂「正史」的記載,讓我們可以不再糾結於那些已經參雜了許多「政治色彩」的「層累地疊加成為的歷史」,可以有另外一扇門窗去搜尋那些遠去的足跡。由於記錄工具不發達,古代典籍存量很少,再加上歷史上多次的天災人禍,翻開中國歷史,最初有記錄的部分就是西周人編製、毀於秦始皇、重編於西漢的《尚書》,然後就是東周人編製、毀於秦始皇、重編於西漢的《左傳》與《國語》,再就是西漢人編製的《史記》了,其他的就是散見於諸子百家的一些文字。幸好,還有一直被認為是偽書、雜書的《山海經》,以及發掘於晉代戰國時期的《竹書紀年》和《穆天子傳》;還有就是從漢代就開始發現的商周青銅器與石鼓文;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民國時期開始至今仍然在發掘的殷商中晚期、西周早期甲骨文卜辭了!

《史記》這部書,一直被認為是中國歷史的正史,然而在其成書的那一天起,就有許多不能解釋與不能自圓其說的問題。後來的文獻資料,特別是《竹書紀年》和甲骨文卜辭出現以後,《史記》的繆誤就纖毫畢現了,而《山海經》卻被發現還蘊藏有更大的價值。當然,作為一部名垂史冊的典籍,《史記》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絲毫不會因為這些繆誤而影響其價值。先祖陳兼(與其弟陳旺一起開創江州義門陳,至今延綿蔓延為數千萬人口的大姓)在唐代就注過《史記》。

編者要進行的下面一些工作,頂多是想採用一種「查漏補缺」的態度與方法,向太史令和先祖致敬!為保留一些文字的演變,部分使用了繁體字。

第一章 帝嚳

為什麼第一個是帝嚳?帝嚳在《山海經》正文中並不是重要的角色,甚至不起眼,只是在提到帝堯的同時順便提起了他。編者認為,以《史記》為代表,又被西漢劉歆、東漢班固《漢書》大量主觀篡改的中國上古史,最關鍵的人物就是這個「帝嚳」。受到他們的影響,在《山海經》、《左傳》、《史記》等書的註解中,帝嚳一步一步走上神壇,成為帝堯、商、周的共同祖宗,而商周正是中華民族少年期的重要發展時期。

嚳,《集韻》亦作俈,嚳是簡體字。帝嚳,即帝嚳、帝俈。而古往今來的多種說法中,有夸父、夔、夒、帝俊、帝舜、帝高辛等看法。

一、《山海經》的帝嚳帝嚳見於《山海經》,一共三處,分別是:《大荒南經》「帝堯、帝嚳、帝舜葬於岳山」;《海外南經》「狄山,帝堯葬於陽,帝嚳葬於陰」;《海內北經》「帝堯臺、帝嚳臺、帝丹朱臺、帝舜臺,各二臺,臺四方,在昆侖東北」。在此經內,帝嚳全部與帝堯聯繫在一起,表明帝堯、帝嚳、帝丹朱、帝舜之間存在著某種特殊關係,而帝嚳似乎年代在帝堯之後、帝丹朱與帝舜之前。

二、《山海經》的夸父《海外北經》:「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博父國(夸父國)在聶耳東,其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黃蛇。鄧林在其東,二樹木。一曰博父」。《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谷。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大荒東經》:「應龍殺蚩尤與夸父」。

根據這些描述,夸父本是姜姓炎帝部族共工、后土支系後代,而夸父國在渭河之北、黃河之西、聶耳國之東,北方大澤之南,今鄂爾多斯一帶。根據編者的研究,此北方大澤就是陽紆澤。《周禮·職方》「冀州藪曰楊紆」,《淮南子·墜形訓》「秦曰陽紆」,《淮南子·修務訓》「禹之為水,以身解於陽紆之河」,《山海經·海內北經》「陽污(紆)之山,河出其中;凌門之山,河出其中」,皆指此。陽紆,又稱為陽盂、泑澤、鴻水,是上古時期位於今陝西、山西、內蒙古交界處的巨大堰塞湖,大禹治水的時候於今山西、陝西交界處龍門鎮開龍門而泄洪,後逐步沼澤化,在東周時期基本消失,只剩下北黃河和清水河河道。

夸父部族是從羊圖騰姜姓炎帝部族聯盟分離出來的,是一個以「人熊」為圖騰的部族首領。人熊亦稱「棕熊、馬熊、人熊、山魈」,也有叫「大人」的,學名稱作「羆」,姿態五官似人,性猛力強,可以掠取牛馬而食,所以叫做「人熊」。羆,哺乳動物,體大,肩部隆起,能爬樹、游水,掌和肉可食,皮可做褥子,膽入葯。羆與熊(黑熊、狗熊、黑瞎子)不同,羆遍體毛色黃白,不僅脖子長,後肢也比熊較高,力大無窮,一人粗細的老樹說拔起來就能給拔起來,遇到人便人立而起窮追猛撲,雖然體型巨大,速度卻是極快,且耐力甚好。上述「夸父逐日」的神話故事,就是依據其體型巨大、奔跑迅速而神化的。

在「黃帝戰蚩尤」的故事中,夸父加入蚩尤聯盟對抗炎黃聯盟,而應龍本是太昊龍圖騰部族飛龍氏族,位於今山西應縣和雁門關一帶,這時卻加入了炎黃聯盟,並成為主力先鋒。應龍大敗蚩尤、夸父聯盟,殺其首領蚩尤與夸父。與其他典籍不同,編者認為蚩尤、夸父、太昊等戰敗部族並沒有被驅趕到四荒邊遠之地,而是仍然居住在原來的地盤,這個問題在以後的章節還會談到。夸父部族的某一代首領高辛氏,後來成為華夏部落聯盟首領,稱為「帝嚳」,誇與嚳屬於同音通假。

三、帝夔,即蚩尤蚩尤之「蚩」,同「媸」(嗤是牛的鼻音),實際是「妛」,意思是「牛女」,與「姜」一樣,是部族之姓;而「蚩」意思是「牛蟲」,「蟲」甲骨文字形象龍蛇形;尤是猶之古文(甲骨文),即酋、渠,是一個頭銜,酋長、魁帥、豪帥的意思,如同:黃帝之「帝」。

蚩尤出自妊姓牛黎部族的支系媸姓夔(kuí)牛圖騰氏族,是帝俊的後代妊姓九黎部落聯盟的首領,又稱為「帝夔」。史載「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鬢如劍戟,頭有角」,是典型的在身上披戴一付帶角牛皮的模樣。蚩尤的氏族以夔牛為圖騰,夔牛即大犀牛,是最大的奇蹄目動物,故古代記載為「夔一趾(古代足趾不分)」。犀牛是哺乳類犀科的總稱,古代與大河馬一樣,在中國黃河流域也大量存在,是體型僅次於大象的陸地動物。所有的犀類基本上是腿短、體粗壯。體肥笨拙,體長2.2~4.5米,肩高1.2~2米;體重2~4噸,皮厚粗糙,並於肩腰等處成褶皺排列;毛被稀少而硬,甚或大部無毛;耳呈卵圓形,頭大而長,頸短粗,長唇延長伸出;頭部有實心的獨角或雙角(有的雌性無角),起源於真皮,角脫落仍能復生;無犬齒;尾細短,身體呈黃褐、褐、黑或灰色。

上古的「樂正」稱為「夔」,這是借用了夔牛「其聲如雷」特點,作為音樂的象徵。夔門是瞿塘峽之西門,三峽西端入口處,兩岸斷崖壁立,高數百丈,寬不及百米,形同門戶,長江上游之水納於此門而入峽,波濤洶湧,呼嘯奔騰,如同上古夔牛之聲,故稱為「夔門」。「夔一足」,上古足、趾不分,是指「夔牛」為奇蹄目動物。《韓非子·外儲》「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吾聞古者有夔一足,其果信有一足乎?孔子對曰:不也,夔非一足也。夔者忿戾噁心,人多不說喜也。雖然,其所以得免於人害者,以其信也。人皆曰:『獨此一,足矣。』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哀公曰:審而是,固足矣!」這裡孔子否定了夔只有一隻腳的說法,指出夔是人,比較殘暴狠心,不招人待見;儘管如此,夔這個人有個優點,就是比較誠信,人們認為象夔這樣的人,能有誠信這一點,也就足矣。所以孔子說「一而足」。

四、甲骨文卜辭之帝夒帝夒,就是甲骨文記載的商高祖「夒」。夒(náo,古同「猱」,獸名,長臂猿的一種),玃屬,與猶、猱、獿、獶等「字形通假」,「夒」的字形為鳥頭猴身,是大獼猴、大猩猩的象形字。古既有「玄鳥生商」之說,其鳥頭亦當為玄鳥(禿鷲)之頭。大猩猩,也即古籍記載的「大人、巨人」之一種。大猩猩的動作遲緩,特別是在平地上直立行走的時候,更是小心翼翼、搖搖擺擺。猶是猶的簡體字

豫是大象,也是體型龐大、動作遲緩的動物,特別是在冬天過河上的冰層時候,更是小心翼翼、左顧右盼。

猶、豫二獸皆進退緩慢、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謂之「猶豫」。派生的成語有:猶豫不決(猶豫不決)、優柔寡斷(獶猱寡斷)等。

《海外東經》:「大人國在其(肆丘)北,為人大,坐而削船。一曰在嗟丘北。」《大荒東經》:「東海之外……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國。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踆其上,張其兩臂。」《大荒北經》:「有人名曰大人。有大人之國,釐姓,黍食。有大青蛇黃頭,食麈。」大人國即「大人」圖騰崇拜的部族,在稱為「海隅」的今山東膠州半島岠嵎山,此地至今仍然有稱為「千古猿人」的巨大石頭人像。而山東半島是鳥圖騰廣泛分布的地區,商部族先祖王亥正是以「玄鳥(禿鷲)」為圖騰的部族首領,以「夒、亥」為商部族高祖符合其部族發展進程。

五、帝嚳與帝俊、帝舜帝嚳其實與帝俊、帝舜沒有什麼可以關聯的地方,一些典籍上不靠譜的胡亂聯繫,在此不研究,以後還會提到的。

六、訛變的原因尤是猶之古文(甲骨文),帝夒、帝猶常訛為「帝尤、帝蚩尤」。夒與夔「字形通假」,帝夒常訛為「帝夔」。夔與嚳「字音通假」,帝嚳、帝嚳、帝俈又常訛為「帝夔」。因此,古籍記載上面,常常把「帝尤、蚩尤、帝夒、帝夔、帝嚳、帝俈、夸父」搞混淆。

七、典籍中的商部族《詩經·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詩經·長發》「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國是疆,幅隕既長。有娀方將,帝立子生商。玄王桓撥(擴張),受小國是達,受大國是達。率履不越,遂視既發。相土烈烈,海外有截」。

據詩經此文,有娀氏就是有易氏部族,易、逷、狄音同通假,狄、娀意思相同,有娀氏女簡狄在看到「玄鳥」之後「未婚先孕」生下了商族始祖季或者契,商族始祖季或者契似乎應在大禹的年代之後。玄王即王亥之訛,亥即典籍中的「刻、核、骸、胲、該、垓、陔」,與「契」意思相同;玄王(王亥)、桓都是季的兒子,他們已經是黃河下游渤海灣地區的一方重要諸侯了;而「相土」是王亥與王桓的後代,又是上甲圍(微)之前輩,並把勢力擴張到一海之隔的對岸。

《荀子·成相篇》記載有「契玄王,生昭明,居於砥石遷於商」;後出的《世本》、《史記》均據此直接把「契」與「玄王」列為一人,而「昭明」成為「契」之子。這是錯誤的,這句話是經過荀子三字一句編排的,應該讀為「契(季)、玄王(王亥),生(而)昭明(聰明有德行),居於砥石(海邊的礁石山)遷於商(商河或者商丘)」。

《左傳》記載「昔陶唐氏火正閼伯居商丘,相土因之」,說明「遷於商」的是「相土」,不是「契、玄王」,更不是所謂的「昭明」。

《楚辭·天問》記載「簡狄在臺,嚳何宜?玄鳥致貽,女何喜?該秉季德,厥父是臧。胡終弊於有扈,牧夫牛羊?」及「恆秉季德,焉得夫朴牛?何往營班祿,不但還來?昏微遵跡,有狄不寧」。此處屈原首先對「嚳」為商族始祖「季」之父表示懷疑。商族始祖「季」,即卨、契,卨、契與季「音同通假」,「卨」是「契」的古字。「季」之子為「亥、桓」,即詩經「玄王、桓撥(擴張)」中的王亥、王桓。

《司馬相如·子虛賦》有「異方殊類,珍怪鳥獸,萬端鱗崒,充仞其中者,不可勝記,禹不能名,卨不能計」之語,因為大禹善於命名、卨善於記錄而相提並論,卨可能是最早整理「契刻書畫」而形成文字用於記錄貿易情況的人,而商部族也成為華夏文字的先驅。

有易部族是個很強大的部族,在今河北省易縣古易水河流域,季的母親簡狄就是有易部族女子。殷王亥與有易部族進行牛馬貿易,開始很好,到後來卻被有易之君(稱為綿臣)設計所殺,說明此時商族還不夠強大;而王亥之弟王桓接任部族首領,卻沒有立即與有易發動戰爭,而是繼續與有易開展貿易,並繞過強大的鄰居有易部族把目標投向一海之隔的海岱地區。後代「相土」征服海岱地區,並繼續向中原腹地黃河中游的商丘地區開拓勢力,歷「冥、振(震)、上甲圍(微)」等幾代相繼努力把部族壯大之後,才由「上甲微」對有易部族開戰,有易被消滅,商族全面佔領黃河中下游與環渤海地區。

《左傳·定公四年》「封畛土畧…取於相土之東都,以會王之東蒐」;《竹書紀年》「帝相十五年,商侯相土作乘馬,遂遷於商丘」,按照東部的地理情況,季之母親簡狄是太行山東麓易水河附近的有易部族女子,又屬於「未婚懷孕」,應該不是遠嫁膠東半島,所以季、王亥、王桓應該起源於燕山地區河北唐山附近的海邊碣石山,此地鄰近於有易部族。而相土先向南渡海擴張到膠東半島,再由海岱地區向西擴張到商丘地區。相土的「東都」應該在商丘以東的海岱地區(泰山或者膠東),即相土已經基本完成了對有易部族的包圍。

《大荒東經》「有人曰王亥,兩手操鳥,方食其頭。王亥託於有易、河伯僕牛。有易殺王亥,取僕牛。河念有易,有易潛出,為國於獸,方食之,名曰搖民」;《竹書紀年》「殷王子亥,賓於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綿臣殺而放之;是故殷主甲微(即上甲圍)假師於河伯以伐有易,克之,遂殺其君綿臣也」;《周易·大壯》「喪羊於易」;《周易·旅》「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咷,喪牛於易」。殷王亥被有易之君綿臣所殺,其後「上甲圍」征服有易,取得黃河下游與渤海灣地區的控制權。

八、商人褅夒不褅嚳《禮記·祭法》「殷商人褅嚳」;而《國語·魯語》「商人褅舜」;三國韋昭認為「舜」當為「嚳」字之誤。編者按:韋昭是對的,但是「嚳」也是「夒」的訛變,商人褅夒不褅嚳。

甲骨卜辭載商人「高祖夒」,據王國維考定,夒即「夔」,為「帝嚳」之名,因形訛而成「夋」,即《山海經》中的「帝俊」;晉郭璞至近代學者多認為「舜」自「夋」音變而出。編者按:夒不是「夔」,也非「帝嚳、帝俊」,更不是「舜」,「舜」也不是「帝俊」。

九、商周並不同宗,帝嚳生后稷《禮記·祭法》與《國語·魯語》均載:「周人褅嚳」。編者按:此「嚳」是對的,即「夸父」,周部族出自於「夸父人熊圖騰部族」,史載「周始祖后稷乃是其母姜嫄履大人之跡而生子,即踩熊跡而生」,人熊也常常被古人稱為「大人」。「炎黃蚩之戰」後,夸父部族長期存在於北黃河與西黃河區域陽紆澤之南,此地正是后稷部族「西周之國」的發源地。夸父的後代有高辛氏在「帝堯伊祁氏」之後、「帝丹朱陶唐氏」之前成為華夏部落聯盟首領「帝嚳」,此「帝嚳」的年代也與其他典籍中的周遠祖「帝嚳」的時代差不多,故可以認定此「帝嚳」即周遠祖「帝嚳」。

《大荒西經》:「有西周之國,姬姓,食穀。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穀。稷之弟曰台璽,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穀,始作耕。有赤國妻氏。」海內經云:「后稷是播百穀。稷之孫曰叔均,是始作牛耕。」此「帝俊」即「帝嚳」(夸父部族之首領高辛氏)之訛。而周始祖后稷、台璽、叔均應是一脈相承的西周部族早期首領。商周並不同宗,商出自大猩猩圖騰崇拜之帝夒,而周出自人熊圖騰崇拜之帝嚳(夸父)高辛氏。

十、高辛氏帝嚳《左傳》昭公元年:「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為玄冥師;生允格、台駘,台駘能業其官,宣汾、洮,障大澤,以處太原;帝嘉之,封諸汾川」。台駘即臺駘,王充《論衡·別通》作「臺台」;駘、台應該讀「怡」。

上古時期,汾河由北往南,到今三門峽方向才注入黃河,而晉南一帶由於地殼頻繁運動,中條山不斷隆起,致使汾河下遊河道中斷,河水四溢,發生汾水與洮河(今涑水)爭道的現象,洮河排泄不暢,造成晉南大面積洪災。台駘出自上古姜姓夸父部族金天氏,金天氏即荊(刑)天氏之訛,《山海經·海外西經》記載:「形(刑)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刑天也是如同夸父一樣的巨人一類。台駘在今侯馬市東台神村和西台神村一帶汾河大拐彎處開鑿出了新的汾河河道,使汾水改向西流,而與洮水分開水道,形成了今天的汾河水系分布格局。因治理汾水有功,台駘成為始(巳、厶、以)姓有邰(駘)氏部族首領,死後被尊為汾河河神,在今天的山西省侯馬市汾河南岸,密布著一大批古晉國遺址,祭祀「臺駘」的台駘廟就在南岸的西台神村。沉(沈)、黃、媷、姒等姓氏均出自於始(巳、厶、以)姓有邰(駘)氏,巳姓即高辛氏的姓氏,姒姓後來成為夏後氏的姓氏。

《左傳·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實沉,居於曠林,不相能也,日尋干戈,以相征討。後帝不臧,遷閼伯於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為商星。遷實沉於大夏,主參,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故參為晉星。由是觀之,則實沉,參神也」;《左傳·文公十八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肅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謂之八元。」帝嚳巳姓高辛氏還分出了實沉(參星神)、閼伯(大火星神)、八元等部族。

當初,台駘「宣汾、洮,障大澤,以處太原」,太原在汾河中上游,後來成為黃帝後代祁姓部族伊祁氏與陶唐氏封地,有「唐、祁、唐國」的古名,祁姓部族後來有帝堯伊祁氏、帝丹朱陶唐氏父子先後成為華夏部落聯盟首領。實沉遷於大夏,位於汾河中游,汾河流域的祁姓部族唐人直到夏商時期仍然有參星神的崇拜。實沉的兄長閼伯乃是帝丹朱陶唐氏的火正。所以,帝嚳高辛氏的時代應該在帝丹朱陶唐氏之前而在帝堯伊祁氏之後。

后稷之母姜嫄乃是出自姜姓部族。《詩經·生民》:「厥初生民,時維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誕彌厥月,先生如達;不坼不副,無菑無害;以赫厥靈,上帝不寧;不康禋祀,居然生子;…鳥乃去矣,后稷呱矣;…瓜瓞唪唪;誕后稷之穡,…實堅實好,實穎實粟,即有邰家室…」《詩經·閟宮》:閟宮有侐,實實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無災無害。彌月不遲,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稙稺菽麥。奄有下國,俾民稼穡。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纘禹之緒。

時值人熊圖騰夸父部族首領「帝嚳」高辛氏(巳姓,出自始姓有邰氏)擔任華夏部落聯盟首領,姜嫄未婚先孕,只好說是被「巨人(人熊)的神跡」感應而懷孕,「帝嚳」高辛氏也就只好認了這個莫名其妙的兒子「棄」。這個「棄」倒是有些本事,長大後是個農耕的好手。

《史記》記載:帝堯聞之,舉棄為農師,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棄,黎民始飢,爾后稷播時百穀。」封棄於邰,號曰后稷,別姓姬氏;后稷之興,在陶唐、虞、夏之際,皆有令德。太史令認為:周始祖「棄」被帝堯任為「農師」,又被「帝舜」任為「司稷」(夏以後稱為后稷),封於「邰」地,賜姓「姬」,稱為姬姓有邰氏,從而進入諸侯行列。

編者認為:周始祖「棄」被「帝丹朱陶唐氏」任為「農師」,又被「帝舜」任為「司稷」(夏以後稱為后稷),封於「邰」地,賜姓「姬」,稱為姬姓有邰氏,從而進入諸侯行列。姬姓是黃帝的本姓,地位極為尊崇;但是編者認為「棄」被賜姓「姬」並非是攀龍附鳳,而是因為「??、頤、??」表示面頰,「姬」乃是表示周部族來源於「大人、人熊」之意義。

傳說高辛氏有女遠嫁盤瓠(犬圖騰部族犬封或犬戎之主),而繁衍出瑤、畲等後代部族,這種和親關係在古代多見。大禹的父親崇伯鯀,是嵩山地區魚圖騰部族有崇氏的首領;大禹的母親是巳姓有莘氏女修巳,有莘氏屬於帝嚳巳姓高辛氏的嫡支。後來,大禹治水成功,賜姓姒,封地於夏;實沉的巳姓有夏氏被「大禹」姒姓有夏氏取代,只留下個小小的巳姓沉國守實沉、台駘的祀。閼伯的巳姓有商氏被「相土」子姓有商氏取代。後來,商湯與周文王也都娶姒姓有莘氏女為妻,說明有莘氏直到周代仍然是豪門大族。高辛氏的有莘氏、八元等部族也逐步匯入以夏商周為主體的華夏族之中。

十一、「夔龍紋」與「夔」無關商代青銅器上面的「夔龍紋」,形象多為張囗、卷尾的長條形,其實就是「龍蛇紋」,被稱為「夔龍紋」是宋朝人根據古籍中「夔一足」的記載,在青銅器上凡是表現一足的、類似爬蟲的物象都稱之為「夔」或者「夔龍紋」。編者按:「夔龍紋」應該稱為「龍蛇紋」或者「龍紋」,與「夔」無關。

十二、黃帝使用夔牛皮鼓在征服蚩尤之後《大荒東經》「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一趾,奇蹄目動物),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黃帝使用夔牛皮鼓和雷獸之骨(鼉龍之骨),應該在征服了蚩尤、太昊部族聯盟之後,是拿蚩尤、太昊部族的夔牛圖騰和龍圖騰示威的行為。【西遊記牛魔王的原型是蚩尤——牛魔王為什麼遭到天庭圍剿?】

山海經古帝傳(二)——祝融

古史年代久遠,又缺乏記錄工具,口耳相傳,所以往往誤差很大。研究古史,除了考古資料,文字傳說方面就需要從「祭祀、姓氏、圖騰」來分別。「祭祀」的依據就是:「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源於自然神和祖先神崇拜。上古社會「人以群分」,就有了「姓」和「圖騰」。「姓」源於「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會,基於對「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認識,有了「同姓不婚」的制度,實行族外群婚。這樣,形成了最初的「姓族」部落。一些古老的姓,大都帶有「女」字部首。

「氏族」源於父系,出現在「姓族」之後的父系社會。「姓以別婚姻,氏以別貴賤」,父系社會的「氏」就是個人地位尊貴的象徵;而「姓」更為重要,是部族地位尊貴的象徵。就部族而言,一個「姓族」可以分出多個「氏族」,成為「同姓族團」;而一個「氏族」可以再分出多個「氏族」,卻只能保持原來的一個「姓」。要取得另外的「姓」,就需要其他部族的認可,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由「部落聯盟首領」賜「姓」。

上古時代只有女子可以稱「姓」,男子只能稱「氏」,這個原則一直持續到春秋時期,在周王族、諸侯國貴族之間仍然保留,而普通的「民、國人」早就姓氏不分了。戰國時期「禮崩樂壞」,貴族之間也姓氏不分了。

圖騰源於「姓」和「氏」,每個部族都有不同的「姓」和「氏」,古代沒有文字,就在部族居住地懸掛「圖騰」來代表,這也是「柱」和「旗」的源頭。「柱」就是神主、圖騰柱,「旗」就是「方、族徽」。

從《左傳·昭光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的記載看來,春秋時期已經有用「五行學說」解釋世界的成熟思想了。這裡,句芒、祝融、蓐收、玄冥、后土乃是上古部落聯盟時期的職司。句芒源於「芒種(種)」,是農耕部落負責播種的職司,少昊之時「重為句芒」;祝融源於上古保存火種的火神與灶神「燭龍」,農耕部落學會人工取火之後,主要負責觀察龍星即3000年之前「黃龍星座(軒轅星座,其下為鶉火星座)」和之後的「蒼龍星座(大火星)」的運行以定時節,顓頊之時「犁為祝融」;蓐收源於使用「蚌鐮」(即蜃)收割莊稼,是農耕部落負責收割的職司,少昊之時「該為蓐收」;玄冥源於上古穴居,三代以前的部落仍然處於半穴居狀態,玄冥負責洞穴建造,少昊之時「脩及熙為玄冥」;后土源於上古對土地的崇拜,古人生活有賴於地,后土負責山川水土的治理,共工稱霸九州之時「句龍為后土」;山川水土的治理最重要就是「搭橋」,搭橋的職司叫「共工」。

所以,祝融本是上古官職,史前應該有好多位祝融,而最著名的就是其中的三位,分別出自於炎帝集團妘姓部族、黃帝集團己姓部族、黃帝集團姚姓部族。正是這三位祝融的偉大功勛,祝融從部落職司逐步成為火神、雷神和南方之神。上述三位祝融的後裔在三代時期形成「祝融八姓」,是漢族的前身華夏族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有句話說「祝融子孫環附夏,至今楚越有神主」。比如,《包山竹簡》等出土文物清晰表明,楚人的祖先「三楚先」是老童、祝融、鬻酓(熊)。

一、炎帝集團的妘姓祝融部族

在《山海經·海內經》有這樣的記載:「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襖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共工生術器,術器首方顛,是復土穰,以處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另外見於《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有「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山海經·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谷。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

這一段話說明「祝融」乃是部落聯盟首領某代「炎帝」的第五代子孫,出生於「江水」,有個兒子成為「共工」;共工有個兒子「術器」雖然看起來獃頭獃腦的,卻是個治理水土的專家,「江水」就是他治理的;共工的後裔有個叫句龍的成為了「后土」;而后土有個兒子是負責計時的,稱為「噎鳴」;噎鳴不但會計時,還最早發現了歲星的十二年運行規律;后土還有個兒子信,信的兒子成為「夸父」部族的首領,也稱為「夸父」。帝嚳高辛氏就是出自於這個「夸父」部族。

這個祝融部族真是功勞巨大,因此在「黃帝」取代最後一代「炎帝」成為新的部落聯盟首領之後,仍然讓祝融擔任「祝融」的職司。「昔黃帝得蚩尤而明於大道,……得祝融而辯於南方」(《管子·五行》)。

「祝融降處於江水」,古稱為江水的有兩處:一處是大江,即岷江和下游的長江;一處就是「鴻水」,古時江、鴻通用。鴻水在哪裡?《呂氏春秋》有記載:「昔上古龍門未開,呂梁未發,河出盂門,大溢逆流,無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盡皆滅之,名曰鴻水。禹於是疏河決江,為彭蠡之障,干東土,所活者千八百國,此禹之功也。」

《淮南子·本經訓》也有記載:「舜之時,共工振滔鴻水,以薄空桑。龍門未開,呂梁未發,江淮通流,四海溟涬,民皆上丘陵、赴樹木。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辟伊闕,導廛、澗,平通溝陸,流注東海。鴻水漏,九州干,萬民皆寧其性。」

《荀子·成相》則是這樣記載:「禹有功,辟下鴻,辟除民害逐共工。」

所以,鴻水就是指的黃河中上游位於龍門之上的巨大堰塞湖,也稱為泑澤、陽盂。黃河中下游以南就是黃帝時期的南方,正是炎帝的地盤。祝融及其後代共工曾經多次治理,雖然小有所成,但是沒有最終解決問題,直到大禹治水,鴻水才得到控制。

《左傳》記載「鄭,祝融之墟也」,祝融及其後代共工也有一支從呂梁山遷移到今天的鄭州附近了。位於禹州市西南30公里禹、郟、汝三縣市交界處有個神垕鎮,「垕」就是「后土」的意思。炎帝本姓姜,祝融、共工當然也是姜姓部族。但是這個祝融應該另外別姓為「妘」,也許就是黃帝另外賜的姓。

妘姓非常古老,出於沄水。沄水就是沇水,媼水是其支流,下游稱為濟水(?、泲)。濟水在山東入海,後為黃河所奪才成為黃河下游。《書·禹貢》導沇水,東流爲濟,入於河。兗州就是沇水下游,《尚書·禹貢》:「濟、河惟兗州」。另外,《山海經》支離之山,濟水出焉。「出常山房子贊皇山,東入泜。」這是河北濟水。

妘(允)姓國有鄢(鄔)、檜(鄶)、路、偪(逼)陽、陸渾之戎等,除陸渾之戎一度遷移到西域塞外的瓜洲之外,其他部族世代居於「祝融之墟」鄭州一帶偃師、密縣、鄢陵和濟水流域山東嶧縣。東周春秋時期的陸渾國,就是一支允姓之戎遷回河南居於嵩縣伊水所建立的小國。所以妘(允)姓雖然不是黃帝十二姓,卻是「祝融八姓」之一,應該是上古炎帝、黃帝時期火正祝融的後裔無疑。

這個妘姓祝融部族就是炎帝後裔,是姜姓的別姓。周代武王滅商後,分封上古聖賢后裔,祝融後裔妘姓鄶國就是其中之一。《詩經》「檜風」就是鄶國的樂風。檜國大致包括今密縣、新鄭、滎陽等嵩山以東、滎陽市以南的雙洎河中上游,國都在密縣與新鄭間某處。檜國在西周末期被東遷移的鄭國鄭武公兼并而滅亡。

二、黃帝集團的己姓部族

1.己姓出於「黃帝十二姓」己姓也是非常古老的姓,出於「黃帝十二姓」。己、幾、計、記、季、紀、丌都是通用的古字。《山海經》記載「中次九經岷山之首,曰女幾之山。」黃帝集團出於西部的戎狄部落的氐族,氐族的根據地就在岷山、隴山(六盤山)、昆崙山(賀蘭山)一帶的姬水流域,姬水就是黃河上游甘肅段。因此,黃帝集團的己姓就來自於「女幾之山」的氐族。

《國語》晉語四記載「司空季子曰:同姓為兄弟。黃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陽與夷鼓皆為己姓。青陽,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肜)魚氏之甥也。其同生而異姓者,四母之子別為十二姓。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唯青陽與蒼林氏同於黃帝,故皆為姬姓。」這裡有個小錯誤,「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應該有二人是重複姓,而「青陽」既與夷鼓同為「己姓」,又與蒼林氏同於黃帝為姬姓,所以這裡面必定有一個「青陽」是錯誤的。而「青陽」就是尚書記載的「皇帝清」,是姬姓無疑。所以,己姓「青陽」應該是黃帝另外一個兒子「昌意」之誤。

2. 己姓昌意昌意見於《山海經·海內經》,「流沙之東,黑水之西,有朝雲之國、司彘之國。黃帝妻雷(嫘)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韓流擢首、謹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趾)。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顓頊。」《竹書紀年》也有記載:「昌意降居若水,產帝乾荒。」乾荒即「韓(乾、幹)流(荒、芒)」之訛。「流沙之東、黑水之西」的朝雲之國、司彘之國和若水都在「女幾之山」附近。昌意是嫘祖之子,生乾荒,乾荒生帝顓頊,而帝顓頊是己姓(後面有證明),所以昌意也是己姓。

3. 己姓夷鼓夷鼓是肜魚氏之甥,肜魚氏是西部漁獵民族,黃帝時期在崑山以東的泑澤周圍。仰韶文化渭河類型就是一個以魚圖騰為主的部族。西周初隴山東部的小隴山有弓(弔)魚國,首領魚伯知在昭王晚年被西吳(古夨國)滅國,後裔再遷移到昆崙山下,即《穆天子傳》之中的余之人。

4. 己姓雒國《山海經·海內經》記載「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是(始)為鯀(弔魚)。」駱明,就是雒明,是以「雒」為圖騰的部族,雒即鵋?,是一種有角的怪鴟。白馬就是河馬,河馬古代稱為「龍馬、黃能、水虎」,白馬是以「龍馬」為圖騰的部族;《龍馬記》曰:「龍馬者,天地之精,其為形也,馬身而龍鱗,故謂之龍馬。高八尺五寸,類駱有翼,蹈水不沒,聖人在位,負圖出於孟河之中焉。」

此「鯀」不是大禹的父親崇伯鮌,崇伯鮌的鮌來源於「玄冥」之官職。鯀為弔魚,就是釣魚,是一個動詞,說明雒明、白馬是個漁獵部族。「鯀」在《山海經·大荒南經》還有記載:「有人焉,鳥喙,有翼,方捕魚于海。大荒之中,有人名曰驩頭。鯀妻士敬,士敬子曰炎融,生驩頭。驩頭人面鳥喙,有翼,食海中魚,杖翼而行。維宜芑苣,僇是食。有驩頭之國。」讙兜,亦作驩兜、驩頭、讙舉、讙頭,是以長嘴的鸛鳥為圖騰的部族,居於豫西南地區的熊耳山、伏牛山地區。見於《山海經·中山經》「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讙舉之山。雒水出焉。」在出土文物之中,鳥紋主要流行於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以豫西南地區最為常見,比如汝州閻村的「鸛魚石斧圖」就是代表,說明豫西南地區鳥圖騰集團一度非常強大。

屈原《天問》記載有「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嬪?馮珧利決,封豨是射。」說的是夏代東夷有窮氏首領后羿射河伯封豨、搶走河伯之妻雒嬪的故事。雒嬪就是雒國伯的女兒宓妃,稱為「洛水女神」。這說明雒國位於雒水流域,是個一等部族「伯」,己姓。另外,現河南洛陽城東有白馬寺,「龍馬負圖」處位於孟津縣會盟鎮雷河村。這說明雒明、白馬、鯀、炎融、驩頭、雒伯用都是己姓雒國的首領。

雒國在堯、舜時期被征伐,讙兜部族流放到南方的崇山峻岭,後裔融入苗蠻部落。《莊子·在宥》:「堯於是放讙兜於崇山,投三苗於三峗,流共工於幽都,此不勝天下也。」雒國一直到夏代還存在,見於《竹書紀年》「帝芬…十六年,洛伯用與河伯馮夷斗」。《歸藏易》:「昔者河伯筮與洛戰,而枚占,昆吾占之,不吉」。河伯封豨當為夏商時期黃河流域下游的諸侯國之一,曾與黃河中游的雒國首領雒伯用發生戰爭,戰爭之前問卜於另外一個諸侯國己姓昆吾,卜的結果是「不吉」。

5. 隗姓河伯國上古存在兩個河伯國,河伯國就是「河國」,屬於一等部族「伯」。一個河國名為「冰夷」或者「馮夷」,位於昆崙山附近的泑澤。泑澤是在大禹治水之前,黃河龍門上游現河套地區賀蘭山(古昆崙山)東邊存在的一個巨大堰塞湖,被稱為「陽紆、陽盂、西海、從極之淵」,被稱為是「河源」。見於《山海經·海內北經》「從極之淵深三百仞,維冰夷恆都焉。冰夷人面,乘兩龍。一曰忠極之淵。」《莊子·大宗師》「馮夷得之,以游大川。」《淮南子·齊俗訓》「昔者馮夷得道,以潛大川。」《禹本紀》「河出崑崙,崑崙其高二千五百餘里,日月所相避隱為光明也,上有醴泉瑤池。」《山海經》「西南四百里,曰崑崙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河水出焉,而南流東注於無達;赤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汜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醜塗之水;黒水出焉,而西流於大杅。是多怪鳥獸。」

大禹治水,劈開龍門的呂梁壅塞,河水下流,陽紆逐步變小變為沼澤地,並在西周時期完全消失。《呂氏春秋》有記載:「昔上古龍門未開,呂梁未發,河出盂門,大溢逆流,無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盡皆滅之,名曰鴻水。禹於是疏河決江,為彭蠡之障,干東土,所活者千八百國,此禹之功也。」但是河伯國一直到戰國時期還存在,就是《穆天子傳》裡面的河宗氏,河宗氏又稱為「?人」,出於隗姓鬼方氏部落,最後被趙武靈王滅亡。

另外一個河伯國位於黃河中下游的開闊地區,就是封豨國、豕韋國、韋國。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陽滑縣境內,古代為黃河故道地。韋國與己姓昆吾同為夏代侯伯,具有替夏王朝征伐的職責。

夏代的商國與河國同處黃河下游,關係比較好,彼此合作比較多。見於《山海經·大荒東經》「有人曰王亥,兩手操鳥,方食其頭。王亥托於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殺王亥,取仆牛。河念有易,有易潛出,為國於獸,方食之,名曰搖民。」《竹書紀年》「殷王子亥賓於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綿臣殺而放之。是故殷主甲微假師於河伯以伐有易,滅之,遂殺其君綿臣也。」

夏代初年,東夷有窮氏首領后羿篡奪夏王朝的領導權,河伯封豨作為夏王朝的侯伯起兵討伐后羿,卻被后羿箭射,並搶走河伯之妻雒嬪。雒嬪就是己姓雒國伯的女兒「洛水女神」宓妃。這個時候的雒國伯、河伯國是聯姻諸侯國。少康中興之後,有窮氏失敗,河國也隨之復興,重新成為夏王朝的侯伯。這段時期,河國與雒國關係惡化,導致了「帝芬…十六年,洛伯用與河伯馮夷斗」的事件。河伯國首領也稱為「馮夷」,延續了河套地區「河伯國」的稱號,應該也是出於隗姓鬼方氏部落。

另外,封豨就是河伯國圖騰「大河豬」,也稱為「天豕、豨韋」。豨韋是天河(銀河)的河神,北斗九星(維斗)之母,天地運行的守護者,見於《莊子·大宗師》「豨韋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戲氏得之,以襲氣母;維斗得之,終古不忒;日月得之,終古不息。」《西遊記》中「豬八戒」又名「豬悟能」就是以「河伯封豨」作為原型的,「能」也是「豨韋」的別名。

龍也是豬的別名之一,豬龍的形象在紅山玉豬龍就有體現,河伯國以豬為圖騰,本身就是個養豬大國。《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載:「陶唐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孔甲賜之姓曰御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後嘉之,賜氏曰御龍,以更豕韋之後。」《竹書紀年》云:「孔甲元年,廢豕韋氏,使劉累豢龍。」《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匄之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范氏。」這裡的豢龍氏、御龍氏、豕韋氏都是養豬的部族。

夏代末期,商湯伐夏,韋國阻擋商湯西進,被商湯所滅。殷商時代,河伯後裔居於懷邑(今河南省武陟縣),稱為殷商之民。《詩·商頌·長發》記載有「韋顧既伐,昆吾夏桀。」河伯自此以後稱為真正意義的河神,見於甲骨卜辭中就有「其求年於河,雨」、「庚辰貞,日有食,告於河」的記錄,河乃商人對黃河之神的稱呼。商代的侯伯豕韋國是商代大臣巫咸在原河伯國所建立的己姓諸侯國,已經與河伯沒有關係了。西周初,周武王把殷商之民「懷姓九宗」賜封給晉國國君唐叔虞,河伯後裔回到晉北,後裔與鬼方氏其他後裔一起成為「隗姓赤狄」。

6. 夷鼓就是雒明

前面所述,黃帝己姓有二子夷鼓、昌意,所以,出自雒明、白馬的己姓雒國不是出自昌意系,而是出自夷鼓系。夷鼓就是雒明,見於《山海經·西山經》「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鐘山。其子曰鼓,其狀人面而龍身,是與欽?殺葆江於崑崙之陽,帝乃戮之鐘山之東曰搖崖。欽?化為大鶚,其狀如雕,而黑文白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鵠,見則有大兵。鼓亦化為鵕鳥,其狀如鴟,赤足而直喙,黃文而白首,其音如鵠,見則其邑大旱。」

這記載的是黃帝升天之後的事情。鐘山就是昆崙山,現在的賀蘭山。黃帝死後就是鐘山之神;欽?又叫堪壞,是「神鳥」,與「白虎」陸吾同是昆崙山守護神,見於《莊子·大宗師》「堪壞得之,以襲崑崙」;葆江就是祖江、帝江、大鴻、渾沌,本是黃帝「四相」之一,在黃帝之後被推舉擔任華夏部落聯盟首領;黃帝子鼓和堪壞合謀殺害了帝江,結果被繼任的華夏部落聯盟首領帝清(即黃帝之子青陽)擒住處決;鼓和堪壞的部族被流放。欽?部族的圖騰是「大鶚」,一種魚鷹;鼓部族圖騰是「鵒鳥」,因為鵕鳥乃是禿鷲(火鳳凰),所以此處鵕應為鵒(雒)之訛,鴟梟的一種。

6. 顓頊、老童和祝融

根據《山海經·大荒西經》「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號曰太子長琴。顓頊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長琴,是處榣山,始作樂風。」和《山海經·大荒西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樞也。吳姬天門,日月所入……顓頊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獻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處於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可以基本確定黃帝、昌意、乾荒、顓頊、老童、祝融(重、黎)、長琴(噎)的己姓世系。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顓頊氏有子曰犁,為祝融。」這個「顓頊氏」不是帝顓頊,而是「老童」。老童之子「黎」擔任帝顓頊的「火正祝融」之官。《包山竹簡》「楚人的祖先是老童、祝融、鬻酓。」也說明了這一點。

7. 絕地天通

帝顓頊的一項重要功績就是「絕地天通」,所謂「絕地天通」就是對上古巫鬼教進行宗教改革,統一民眾和部族信仰,集中話語權,部落聯盟首領同時也成為首席大祭司。

《國語.楚語下》:「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為巫史,無有要質。民匱於祀,而不知其福。烝享無度,民神同位。民瀆齊盟,無有嚴威。神狎民則,不蠲其為。嘉生不降,無物以享。禍災荐臻,莫盡其氣。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是謂絕地天通。」《書·呂刑》:「乃命重黎,絕地天通,罔有降格。」在這項「絕地天通」的過程中,老童之子「黎」直接面對民眾和部族主持調解與征伐,無疑是最困難的工作,因此功勞也最大。

至於「南正重」,「重」一向是東夷集團少昊部族的「四叔」之一,長期擔任「句芒」之官,源於「芒種」。見於《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該、曰脩、曰熙,實能金、木及水。使重為句芒,該為蓐收,脩及熙為玄冥,世不失職,遂濟窮桑。此其三祀也。」帝顓頊「絕地天通」是在「少皞之衰、九黎亂德」之後,「南正重」的工作是「司天以屬神」,句芒乃是「木正」負責播種,他們似乎是不相干的兩回事。所以,典籍有「老童生重及黎」的記載,南正重不是少昊氏部族而是帝顓頊部族,應稱為「南正鐘」。

8.老童就是陸終

見於《山海經·海外北經》記載「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在無綮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大荒北經》記載「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竭。是燭九陰,是謂燭龍。」其中的鐘山、章尾山和在《穆天子傳》出現的舂山,都是昆崙山的一部分,是昆崙山北部的最高峰,而崑崙之丘乃是昆崙山南部比較平坦的地方,昆崙山就是今天的賀蘭山,都是「天山」的意思。

上面所見的「燭龍、燭九陰」乃是上古軒轅星座和鶉鳥星座的總稱。軒轅星座又稱為黃龍星座,就是現在的獅子座,主星又稱為「軒轅十四」;鶉鳥星座就是「南朱雀」,由鶉首、鶉火、鶉尾三個星次組成,二十八宿的「柳宿」就是鶉火的主星,位於「軒轅十四」的正下方;所以,軒轅星座和鶉鳥星座是連在一起的,合稱為「燭龍」。見於屈原《天問》還有「日安不到?燭龍何照?」

昆崙山是黃帝的都城,黃帝死後成為鐘山之神,也有傳說是升天成為「黃龍」,其實就是把軒轅星座作為黃帝在天上的象徵,稱為「燭龍」;那麼,在地下立的神主就是「鐘山之神」了。這裡鐘山、章尾山、舂山都應該統一為鐘山。前面所說的「鐘山,其子曰鼓」就是說明「鼓」是「鐘山之神」黃帝之子。

《山海經·西山經》記載「又西一百九十里,曰騩山,其上多玉而無石,神耆童居之,其音常如鐘磬,其下多積蛇。」耆與老、陸古字通假,童與鐘、重、鍾、螽也是通假字,因此,耆童就是老童、陸終、陸螽,統一稱為「老鐘」。鐘也是「鐘山之神」黃帝後裔的標誌。

老鐘善於使用鐘磬,司天屬神也是鐘磬齊鳴,所以「老童生重及黎」是正確的。黎音離,離與雝通假,雝音「融」。離即離朱,就是赤烏、朱鳥、朱雀,即所謂「上古四神」的「南朱雀」,朱雀稱為「日中神禽」,又名踆烏、陽烏、金烏等。老童、重及黎乃是黃帝集團以「朱鳥」為圖騰的部族,統一稱為「鐘離」。

「黎、犁」通常被認為是蚩尤的「九黎」後裔,「九黎」是牛圖騰部族,以妊姓為主;鐘離是鳥圖騰部族,己姓為主;黎、離兩者有明顯的區別。《穆天子傳》記載的西域重雝氏就是在「騩山」地區,應該是老鐘、鐘離的後裔。

9. 帝高陽

屈原是楚國王族,在《離騷》自稱為「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說明「楚國王族」是帝高陽的後裔。而《包山竹簡》等出土文物清晰表明,楚人的祖先「三楚先」是老鐘、祝融、鬻酓(熊)。老鐘又是黃帝、昌意、乾荒、顓頊的後裔,那麼「帝高陽」到底是哪一位?

首先,應該排除老鐘、昌意、鬻酓(熊),因為他們沒有擔任「帝」,帝就是「部落聯盟首領」。其次,應該排除黃帝、乾荒和顓頊,因為與帝高陽的年代不合。《史記》、《大戴禮記》都是根據《世本》把帝顓頊和帝高陽合二為一,不足為信。「顓頊氏」的意思就是帝顓頊的子孫,所以帝顓頊自己不能稱為「顓頊氏」,而帝高陽屬於「顓頊氏」是無疑的。

根據「祝融(黎)生太子長琴」,「祝融」黎應該擔任過部落聯盟首領,他應該就是帝高陽。也就是說,楚人祖先是這樣排列的:黃帝、昌意、乾荒、顓頊、老鐘、祝融(鐘離、帝高陽)、…、鬻酓(熊);鬻酓(熊)屬於軒轅氏、顓頊氏、祝融氏、高陽氏,出於姬姓,本姓己。「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也可以解釋為「我是帝高陽的後代,我那個先祖叫做祝融(伯庸)」。

10. 高陽八愷

鐘離是帝顓頊的孫子,擔任「祝融」幫助帝顓頊完成「絕地天通」這一重大舉措之後,帝顓頊去世,鐘離被推舉為「部落聯盟首領」,稱為「帝高陽」。帝高陽時期,「部落聯盟」逐步壯大,來自四方的東夷、氐羌、戎狄、苗、黎各族都相處較好。如嬴姓、偃姓少昊集團,鬼方氏穨姓部族,帝俊仲容部族等都有加入高陽氏族的。見於《左傳·文公十八年》記載:「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蒼舒、隤敱、檮戭、大臨、尨降、庭堅、仲容、叔達,齊聖廣淵,明允誠篤,天下之民謂之八愷。」八愷之中,庭堅是己姓;蒼舒,出自少昊集團舒鳩氏,偃姓;隤敳,出自鬼方氏,嬇姓。尨降即殷代諸侯逄伯陵的祖先,姜姓。

「帝高陽」時期及以後直到帝高辛前期,鐘離的子孫世代擔任「部落聯盟」火正之職,「鐘離」也成為「火正」或者「祝融」的代名詞。《國語·鄭語》:「夫黎為高辛氏火正,以淳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帝高陽還有個叫九嬰或者拘癭的部族,九嬰即九陽,被誤認為是九個太陽。陶唐氏帝堯時期,九嬰部族佔據凶水(今滹沱河)區域,製造下游的水患,帝堯乃使羿征討九嬰於凶水之上,國滅。

三、有虞氏祝融吳回

1.天吳帝吳,又稱為「天吳、大吳、吳回、吳雷、有虞回、康回」。《山海經·海外東經》載:「朝陽之谷,有神曰天吳,是為水伯。其為獸也,人面八首八足八尾,皆(背)青黃」;《山海經·大荒西經》:「有人反臂,名曰天虞」、「有人名曰吳回,奇左,是無右臂」;《山海經·大荒東經》:「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天吳。」

上古「虎」稱為「文(紋)虎、虞」,根據山海經的記載,吳回(天吳)是虎圖騰無疑;天即「大」,天吳就是部落聯盟首領;當時洪水泛濫,「水伯」也是治水的頭目,吳回也是治水的頭目。所以《楚公逆鎛》銘將「吳回」稱為「天雷」,意思是「雷神」。《山海經·南山經》載:「南次三經之首,曰天虞之山,其下多水,不可以上」。這個「天虞之山」就是吳回的封地,即今湖北省大悟的大悟山,也稱為「蒼梧山」。

2. 吳回伐共工《楚辭·天問》:「康回憑怒,地何故以東南傾?」這隱藏著「祝融討伐共工」的故事。其實康回就是吳回,「吳回討伐共工」是在帝嚳高辛氏時期。《史記·楚世家》倒是記載了這個故事:「共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後,復居火正,為祝融。」這裡太史公把「吳回」當作「鐘離」之弟是錯誤的。「鐘離」擔任帝嚳的火正,並被稱為「祝融」,見於《國語·鄭語》。原來,在「華夏部落聯盟首領」帝嚳高辛氏時期,帝高陽的後裔「火正」鐘離討伐反叛的「共工氏」失敗,失去「火正」之職。火正由吳回擔任。火正又稱為「祝融」,因此與前「祝融」鐘離被後人所混淆。

《淮南子·原道》篇也記載:「昔共工之力,觸不周之山,使地東南傾,與高辛爭為帝,遂潛於淵,宗族殘滅,繼嗣絕祀。」火正吳回征伐「共工氏」取得巨大勝利,終於擊潰了共工氏,共工氏余部逃到大西北不周山(今烏海市甘德爾山),自此共工氏族不再強大。

而吳回能夠取得勝利的原因是因為他發明了新的「銅」冶煉技術。雖然蚩尤、黃帝時期就發現了銅礦,卻只是進行冷加工,所以並沒有推廣價值。吳回,應該叫「吳同」,就是掌握了「火煉銅」技術而加工出鋒利的「吳刀」而擔任了「火正」和「祝融」。「吳刀」就是銅刀、吳鉤、吳戈,吳回是真正意義上的「將軍之祖」和新的「火神」。後世「銅」冶煉技術最先進的地區在昆吾(許昌)、宛城(河南南陽)、吳、越,都屬於上古的南方,是祝融的地盤,吳回乃是始祖。

3.「西白虎」有虞氏吳回出於黃帝聯盟有虞氏,姚姓。姚姓有虞氏是黃帝氐羌集團最初的部族之一,源於甘肅洮水流域,因此為「姚姓」,首領陸吾擔任黃帝的侍衛頭領,封地在昆崙山和隴山之間,稱為「蒼梧」,周代稱為「西吳」,就是青銅器上面的古夨國。

陸吾的形象是一隻「九頭獅子」,上古亞洲獅因為體毛灰白、沒有斑紋而被稱為「白虎」,老虎稱為「文虎」,豹子稱為「朱」。黃帝一度以「九頭獅子」(白虎)作為黃帝集團的圖騰,這就是「上古四神」之一「西白虎」的來由。黃帝擔任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之後,有虞氏一部東遷於今山西省南部虞地,這一部此後加入了華夏部落聯盟。吳回、大舜都出自山西南部虞地的姚姓有虞氏。

4.虞幕復國山西南部的姚姓有虞氏一度被炎帝姜姓部族兼并,虞地被稱為「姚墟」。見於《海內經》記載「炎帝之孫伯陵,伯陵同吳權之妻阿女緣婦,緣婦孕三年,是生鼓、延、殳。殳始為侯;鼓、延是始為鍾,為樂風。」吳權就是有虞氏首領;伯陵是「四岳」之一,相當於後世的方伯。

帝顓頊時期,有虞氏後裔虞幕為帝顓頊管理音樂,並在帝顓頊幫助下復國,因此有虞氏世代感念帝顓頊和虞幕的恩德,「禘」祭顓頊而「報」祀虞幕。《國語·鄭語》「虞幕能聽協風,以成樂物生者也。」《國語·魯語上》「幕能帥顓頊者也,有虞氏報焉。」《國語·魯語》「有虞氏禘黃帝而祖顓頊,郊堯而宗舜。」

5.帝虞吳回功績巨大,所以在帝嚳之後被推舉為「華夏部落聯盟首領」,稱為「帝虞」、「帝吳」、「大吳」、「天吳」。上博楚簡《容成氏》簡4、5、6云:「□於是乎不賞不罰,不刑不殺,邦無飢(?)人,道路無殤死者。上下貴賤,各得其所。四海之外賓,四海之內貞。禽獸朝,魚鱉獻。又吳?(同?回?冋?)匡天下之政十有九年而王天下,三十有七年而終。」簡32:「以讓於又吳? (同?回?冋?),又吳?(同?回?冋?)曰:『德速衰……』」上面「又吳?(同?回?冋?)」應讀為「有虞回」或者「有吳回」,「康回」就是「吳回、吳同」。

6.主持征討的雷神帝吳之後,帝堯陶唐氏被推舉為「華夏部落聯盟首領」,「祝融」與「火正」職能分設,「火正」由帝嚳高辛氏之子閼伯擔任,火正只負責觀察「大火星」的天象,成為專職的「天文工作者」;吳回的後裔有虞氏仍然擔任「祝融」主持煉銅、兵器與征伐,逐步由「火神」演變為「雷神」。帝堯陶唐氏時期崇伯鮌治水失敗之後被「祝融」征伐並以「吳刀」處決,這個「祝融」也是吳回的後裔。

屈原《天問》記載「吳獲迄古,南嶽是止。」吳就是吳回,南嶽衡山就是今大別山地區的天柱山。這裡述說的是吳回南征三苗,意思是吳回一直到了南嶽才終止南征,獲取了迄古未有的功績。苗族傳說中的「雷老五」就是指的吳回。漢陽紗帽山商代遺址中出土一件陶拍,陶拍的背部鼻狀握手上刻有一十分怪異的圖案:圖下部是一個「人面鳥身」的人形,上部是兩個「回形」雷電紋;人與兩雷電紋間有一矢由上射至頭頂。這個圖案被解釋為「雷神」,應該就是吳回。

7.吳將軍《後漢書·南蠻傳》:「昔高辛氏有(獲取)犬戎之將吳將軍頭者,賜黃金千鎰、邑萬家、又妻以少女……盤瓠遂銜人頭造闕下,群臣怪而診之,乃吳將軍首也。」這段傳說也離奇的可以,其實就是帝嚳的後裔巳姓高辛氏與帝吳的後裔姚姓有虞氏聯姻,盤瓠是吳將軍之子,吳將軍就是封地在湖北大悟山的吳回後裔。

8.蒼梧之謎大悟山即蒼梧山,就是天虞之山,華夏部落聯盟首領大舜率領有虞氏南征三苗時死於此地。大舜之後,華夏部落聯盟首領大禹繼續南征三苗,姚姓有虞氏仍然擔任征討主力。三苗退到洞庭湖以南,吳回子孫有虞氏南進到贛(今江西新干)建立蒼梧國,蒼梧國就是商代稱為「虎方」的那個「南吳國」,包括江西、湖南、廣西等地。今安徽銅陵(古稱為「東陵」)、湖北銅綠山當時有銅礦,也是蒼梧國的地盤。祝融傳說就在此時到達南方各省。

商代「虎方」受到商王朝的壓迫和征伐,不斷退到鄱陽湖南部。春秋戰國時期,吳國、楚國、越國瓜分蒼梧國土。戰國時期,楚國由於吳起變法,國力漸強,吳起曾「南收揚越」,取得今江西南部和湖南、廣西間的蒼梧(虎方)之地。虎方主體融入「華夏族」,另外一部分後裔演化到畲族、瑤族、苗族等部族之中。

9. 火鳳凰與梧桐樹錄,本義是錄,又叫「孔雀石」,孔雀石由於顏色酷似孔雀羽毛上斑點的綠色而獲得如此美麗的名字。孔雀石產於銅的硫化物礦床氧化帶,常與含銅礦物共生。我國古代主要產於安徽銅陵和湖北大冶銅綠山。孔雀石後來用來記錄文字與圖案,「記錄」和「綠色」均源於「錄」。

梧桐,因為樹皮四季常綠,用來紀念那個偉大的火神「吳同」而被稱為「梧桐、蒼梧」。吳楚之地流傳幾千年的「鳳凰不落無寶之地」、「栽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火鳳凰」等傳說也是因紀念火神「吳回」而來。《淮南子·地形訓》:焚桐在崑崙閶闔之中。焚桐,梧桐樹被火燒之後是上好的琴材,稱為「焦桐」。此樹在焚燒仍然能夠復生髮芽,被稱為「不死樹」,火鳳凰重生的傳說因此而起。

四、鬻酓、飂叔安、晏安

1. 楚人的祖先鬻熊鬻酓,又稱為鬻熊,是楚人的祖先「三楚先」之一,另外兩個是老鐘、祝融,見於《包山竹簡》等出土文物。在金文中「熊」字被寫作「酓」字。鬻酓就是解開祝融和楚人族系問題的一把鑰匙。

現在所說的「鵪鶉」是一種普通的小鳥,在上古卻是「四神」之一「南朱雀」的別稱。「十二星次」裡面就有鶉首、鶉火、鶉尾三個星次與鶉有關。朱雀又稱為「火鳳凰、離朱、赤烏、陽鳥」,鶉火對應的是火鳳凰的心臟,鶉火之咮(鳥嘴)為二十八宿之「柳宿」。見於《左傳·襄公九年》「是故咮為鶉火,心為大火。」《國語·周語》「昔武王伐殷,歲在鶉火,月在天駟」等。戰國時楚人《歇冠子》有「鳳,鶉火之禽,太陽之精也。」楚人崇鳳,歷時已久。

鵪即?、?,雄鳥之意;?讀「安」,也可以讀為「奄」、「雄」。鶉即??鳥,陽鳥、朱雀;??,合讀「淳」,分讀為「高陽」;??即「鬻」;??就是篆文??,拆分就是「高羋」,這就是羋姓的來源。所以,鬻酓就是??酓、鬻雄、鬻熊、偃酓,應該統一稱為「鬻?」;鬻熊就是帝高陽的後裔,出自「己姓高陽氏」,名「酓」,稱為「高陽酓」,是楚人的直系祖先,所以屈原有「帝高陽之苗裔」的詩句。楚王族出自「己姓高陽氏」,以「羋」為氏,此後年代久遠,變成為「羋」姓。《左傳·昭公十二年》楚靈王說「昔我皇祖伯父昆吾,舊許是宅。」就是承認楚的先祖與己姓昆吾是同族。

2.飂叔安和晏安另外,《左傳·昭二十九年》記載「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實,甚好龍,以服事帝舜。帝賜之姓曰董氏,曰豢龍,封諸鬷川,鬷夷氏其後也。」飂就是「高陽八愷」之一「庭堅」所在的「己姓蓼國」;董氏、豢龍氏、鬷(音鐘)夷氏均出自「己姓蓼國」。

春秋末葉青銅器《邾公釛鍾》上有銘文「陸螽之孫,邾公釛作厥和鍾。用敬卹盟祀,祈年眉壽。用樂我嘉賓,及我正卿。楊君令,君以萬年。」另有《莒太史申鼎》銘曰「安之孫莒太史申」。古籍記載,邾、莒都是曹姓,先祖「安」一名「晏安」,安是陸螽的後裔;此鼎、鍾也證明了這一點。邾、莒實際上都是「己姓」,而以「曹」為氏,與楚人的「羋」氏變為「羋」姓一樣,「曹」氏變為「曹」姓,後面還要提到這一點。

飂叔安就是高陽酓,也是曹姓的先祖晏安,也就是說,飂叔安、晏安、鬻?是同一個人,是蓼、董、邾、莒、楚的共同祖先,應統一稱為「?」。

3. 已姓蓼國蓼,即鄝、飂,春秋古國名。帝高陽之後裔己姓高陽氏有後代「安」受封於蓼國,為飂叔安。在上古部落聯盟之中,還沒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劃分,但是部族之間還是有分別的,那就是「伯、仲、叔、季」,表示了部族的等級。飂叔安所在的蓼國就是一個「三等」部族,封地在今河南省唐河縣桐柏山,此地古稱為「塗山」,是淮水的發源地。

「高陽八愷」中的庭堅就是帝舜時期的飂國首領。庭堅和董父實受到帝舜重用,與帝舜南征三苗有關,因為飂國是南征三苗的「橋頭堡」。庭堅向東擴張到大別山地區以東,在今安豐、固始等地建立多個蓼國,與帝舜的另一重臣皋陶為鄰,史稱東蓼、群蓼。皋陶屬於少昊偃姓後裔,封地在英山、六安、舒城等地,史稱偃姓群舒。《左傳·文公五年》記載公元前622年,即楚穆王四年,「楚公子燮滅蓼,臧文仲聞六(即六安)與蓼滅,曰:「皋陶(六的先祖)、庭堅(蓼的先祖)不祀忽諸。德之不建,民之無援,哀哉!」就是這個位於大別山東部的「群舒、群蓼」被楚國滅亡。

《左傳·桓公十一年》記載「鄖人軍於蒲騷,將與隨、絞、州、蓼伐楚師」;《左傳·哀公十七年》記載春秋末期的楚國大夫追溯先君楚武王克州國和蓼國的功業,州蓼兩國一起提,指的是「西蓼國」,公元前639年西蓼國亡於強楚。上古時期,古蓼國處於華夏部落聯盟的邊緣地帶,與三苗為鄰,說明飂叔安時期,作為帝顓頊、帝高陽直系苗裔的己姓部族已經被邊緣化,這段時期,炎帝系的烈山氏、共工氏、高辛氏佔據華夏部落聯盟主導地位;東南的三苗集團也伺機西進,並一度成為華夏部落聯盟首領。

五、祝融四姓

1. 祝融八姓在《國語·鄭語》有這樣的記載「祝融亦能昭顯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後八姓於周未有侯伯。佐制物於前代者,昆吾為夏伯矣,大彭、豕韋為商伯矣。當周未有。己姓昆吾、蘇、顧、溫、董,董姓鬷夷、豢龍,則夏滅之矣。彭姓彭祖、豕韋、諸稽,則商滅之矣,禿姓舟人,則周滅之矣。妘姓鄔、鄶、路、偪陽,曹姓鄒、莒,皆為采衛,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數也。而又無令聞,必不興矣。斟姓無後。融之興者,其在羋姓乎?羋姓夔越不足命也。蠻羋蠻矣,唯荊實有昭德,若周衰,其必興矣。姜、嬴、荊、羋,實與諸姬代相干也。姜,伯夷之後也,嬴,伯翳之後也。伯夷能禮於神以佐堯者也,伯翳能議百物以佐舜者也。其後皆不失祀而未有興者,周衰其將至矣。」根據這段記載,後人歸結為「祝融八姓」,己、董、彭、禿、妘、曹、斟、羋。

其實,根據前面所說的「姓氏」關係,表明春秋時期就已經「姓氏不分」了。因為,董、彭、曹、羋都是出於「己姓」的「氏」。妘姓是炎帝後裔;斟即「黃帝十二姓」之葴姓。禿即頹,源自「高陽八愷」之一隤敳,隤敳出自嬇(隗)姓鬼方氏,鬼方屬於黃帝集團隗姓赤狄部族,位於西北一帶;禿也是「氏」。這樣,所謂的「祝融八姓」其實是「四姓」,己、妘、葴、嬇。

2.楚世家《史記·楚世家》描述如下:「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後,復居火正,為祝融。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坼剖而產焉。其長一曰昆吾;二曰參胡;三曰彭祖;四曰鄶人;五曰曹姓;六曰季連,羋姓,楚其後也。」

《大戴禮記·帝系》記載更為詳細:「吳回氏產陸終。陸終氏娶於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謂之女嬇氏,產六子,孕而不粥。三年,啟其左肋,六人出焉。其一曰樊,是為昆吾;其二曰惠連,是為參胡;其三曰籛,是為彭祖;其四曰萊言,是為雲鄶人;其五曰安,是為曹姓;其六曰季連,是為羋姓。……昆吾者,衛氏也。參胡者,韓氏也。彭祖者,彭氏也。雲鄶人者,鄭氏也。曹姓者,邾氏也。季連者,楚氏也。」

《世本·帝系》亦載:「吳回氏產陸終。陸終氏娶於鬼方氏之妹,謂之女嬇,是生六子,孕三年,啟其左肋,三人出焉;破其右肋,三人出焉。其一曰樊,是為昆吾;二曰惠連,是為參胡;三曰籛鏗,是為彭祖;四曰萊言,是為鄶人;五曰安,是為曹姓;六曰季連,是為羋姓。……昆吾者,衛是也。參胡者,韓是也。彭祖者,彭城是也。雲鄶人者,鄭是也。曹姓者,邾是也。季連者,楚是也。」

這三則記載大同小異,可見出自同一史源,而《史記·楚世家》是綜合《世本帝系》、《大戴禮記帝系》等古書和傳說之後的記載。這裡最大的錯誤就是為了把吳回拼入所謂的「祝融八姓」而把「陸終(老鐘)」由顓頊之子老鐘變成為吳回之子,楚王族世系因此而完全混亂。

3.吳回不是楚先祖《楚公逆鎛》記載吳回為「天雷」,並沒有稱為「楚先」。屈原《楚辭·天問》「康回憑怒,地何故以東南傾?」把吳回記為「康回」,也沒有認為他是「楚之先」。楚國是在西周開始崛起的部族,大部分國土最初是三苗的地盤,經過有虞氏吳回、舜、象、商均等幾代人南征擴張才併入華夏部落聯盟,所以楚地流傳有大量的吳回傳說是很正常的。楚王族與昆吾一樣,出自黃帝十二姓之「己姓」。吳回是姚姓,出自有虞氏,雖然也是黃帝集團之後裔,卻不是楚王族的先祖。

六、己姓昆吾

《山海經·中山經》:「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銅。昆吾山位於河南省伊水南岸,洛陽之西。」《逸周書·大聚》:「乃召昆吾,冶而銘為金版,藏府而朔之。」「昆吾」本是「銅」的別稱,又是古掌管冶鑄之官職名稱。古人在日中陽氣最盛的時候煉銅,「昆吾」又表示正午和日中。

夏商之間有己姓部族昆吾氏,封地在今河南濮陽西,乃是祝融之後,故善於製造陶器和鑄造銅器,夏啟曾命人在昆吾鑄鼎。見於《左傳》「衛侯夢於北宮,見人登昆吾之觀,被發北面而噪曰:『登此昆吾之虛,綿綿生之瓜。余為渾良夫,叫天無辜。』」《漢書·地理志》云:「濮陽本顓頊之虛,夏後氏之世昆吾居之。」《後漢書·郡國志》云:「濮陽,古昆吾國也。」《晉書·地理志》云:「濮陽古昆吾國。」

昆吾部族在夏代後期南遷於祝融氏故地附近的許(今許昌),與妘姓、姜姓的祝融氏後裔共處,成為夏代侯伯,負責討伐東夷新崛起的商族。見於《左傳·昭公十二年》「昔我(楚)皇祖伯父昆吾,舊許是宅。」《竹書紀年》:「夏仲康六年,錫仲康命(昆吾)作伯。帝厪四年,昆吾氏遷於許。帝癸二十八年,昆吾會諸侯伐商。三十年,湯乃興師率諸侯自把鉞以伐昆吾。」《國語》「昆吾為夏伯。」昆吾因此被商湯所滅。見於《詩·商頌》「韋顧旣伐,昆吾夏桀。」

己姓昆吾部族成為夏代侯伯,伯是一等部族,非常強大,因此,分支也比較多,主要有:顧、溫、蘇、樊等,均分布與黃河中下游兩岸。見於《左傳·隱十一年》「王取田於鄭,而與鄭人以溫、原、絺、樊。」《左傳·哀二十一年》「公及齊侯邾子盟於顧。」

七、淮夷和徐夷

1. 塗山氏《山海經·海外東經》收入一篇秦漢之前的《古水經》,其中關於淮水是這樣描述的:淮水出余山,余山在朝陽東,義鄉西。入海,淮浦北。汝水出天息山,在梁勉鄉西南,入淮極西北。一曰淮在期思北。另外,《禹貢》也有記載:「導淮自桐柏,東會於泗、沂,東入于海。」

古代余、徐、塗、嵞是通用的,根據這一條可以知道「淮水」源出余山,余山就是「塗山」,「塗山」就是今「桐柏山」,淮水就是徐水、塗水。《左傳·哀公七年》:「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而大別山古稱大覆山,因為大禹時期有「塗山之會」,大覆山也稱為「會稽山」。《書·益稷》(禹)娶於塗山;《連山易》禹娶塗山氏女,名攸(修);《呂氏春秋·音初》記載「禹行功,見塗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塗山之女乃令其妾(女僕)候禹於塗山之陽。(塗山之)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實始作為南音。周公及召公取風焉,以為《周南》、《召南》。」塗山氏就是飂叔安「己姓」群蓼其中一個部族,曾經幫助大禹治水和征服三苗,又是夏啟的母族,因此被封為「古徐國」,逐步強大。

2. 淮夷夏商時期,帝高陽後裔飂叔?的「己姓」群蓼居於今桐柏山以東、大別山以北的淮河流域,以「?」為圖騰,?即?,雄(陽)鳥之意,稱為「淮夷」,淮夷己姓,「古徐國」乃是淮夷之中最強大的一支。

三苗之地本在長江下游以南的沿海地區,由於海侵導致海平面升高,不得不向內陸發展,江淮之地首當其衝。堯、舜、禹時期,華夏部落集團與三苗部落集團的戰爭最為持久。《呂氏春秋》記載:「堯戰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蠻,舜卻苗民,更易其俗。」而禹與三苗的戰爭最為慘烈。《墨子·非攻下》記載:「昔者三苗大亂,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龍生於廟,大哭乎市,夏冰,地坼及泉,五穀變化,民乃大振。高陽乃命玄宮,禹親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電誘祗,有神人面鳥身,若瑾以侍,搤矢有苗之祥,苗師大亂,後乃遂幾(微)。禹既已克有三苗,焉磨山川,別物上下,卿制大極,而神民不違,天下乃靜。則此禹之所以征有苗也。」禹征三苗時期,發生了大洪水,天氣變化無常。大禹的最大貢獻就是「治水」和「征服三苗」。淮夷的南面就是三苗的根據地,那「人面鳥身」之神正是淮夷的圖騰「?」,說明淮夷參與了「征服三苗」並提供了巨大幫助。

3. 奄徐、蓋余在夏王朝的支持下,淮夷還參與了征服東夷的戰爭。塗山地區的「古徐國」的蓋余就此進入海岱地區的「少皞之虛」曲阜,建立己姓「蓋余之國」;《尚書·禹貢》所言「海、岱及淮惟徐州」的「徐州」就是以「蓋余之國」為中心的。上古弇、奄、安、酓、盦、蓋、蓋等字通用,可以讀「安」,也可以讀為「淹、蓋」;徐、余、余阝、塗、塗也是通用字。

「奄」是己姓淮夷、徐夷,不屬於嬴郾姓的少昊部落集團,海岱地區的嬴姓、郾姓部族屬於「東夷」。《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有蓋余之國。」《山海經》的「肝榆之屍」就是「蓋余之國、奄徐之國」。奄徐的「蓋余之國」範圍非常大,《山海經·海內北經》記載有「蓋國在鉅燕南,倭北,倭屬燕。」鉅燕、燕國就是夏代「燕圖騰」的商國。商國本是少昊集團偃姓之國,商族祖先契精於契刻之術,是甲骨文的發明者,他就是為大禹負責記錄的官員「豎亥」。夏代初期,商族崛起於燕山地區,以「子」為氏,屬於偃姓子氏。商族善於貿易經商、長途販運,積累了巨大的財富;後來向東擴張到遼河流域和遼東半島,商侯相土隔海南下擴張到膠東半島(倭國,相土之東都),商侯微再吞併河北易水流域的有易氏,擴張到黃河中下游的商丘、濮陽、安陽等地。商國一直與夏王朝保持臣服關係,商侯冥擔任夏王朝的「玄冥」職司,負責治理水土並死於職司。

奄徐雖然參與了夏王朝征服東夷的戰爭,卻與商國保持比較好的關係,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幫助過商國,所以商湯伐夏,奄徐沒有受到多少影響。商代的奄徐與商王朝聯繫更為緊密,古籍常常「商、奄」連稱,被看成為商王朝的一部分。約公元前14世紀,商第18王南庚自庇(今河南安陽境內)遷奄。第19王陽甲居奄,因屢遭水害,國衰。第20王盤庚自奄遷殷(即安陽殷墟)。由於先祖出自祝融,所以「蓋余之國」掌握了當時最先進的青銅冶煉和鑄造之技術,世代為殷商王朝的工匠家族,所謂的蓋、奄、鐘等,也是青銅器的名稱。周代《獻侯鼎》等就有「天黿」二字銘文。天黿也是奄徐工匠家族之一。

4. 彭咸夏代初期,在夏王朝的支持下,淮夷向南擴張繼續壓迫三苗。首領彭咸(感、鏗、??、)帶領淮夷越過大別山進入長江中游,佔據彭蠡澤,建立古彭國,彭氏從己姓分離出來。彭咸(感、鏗)後就是彭氏之祖,被稱為「彭祖」。屈原的《天問》、《離騷》、《思美人》、《悲迴風》、《抽思》等作品多次提到這個「彭咸(鏗)」。古彭國在夏初為諸侯之長,負責為夏王討伐叛逆。《竹書紀年》中記載:「帝啟十五年,武觀以西河叛,彭伯壽帥師征西河,武觀來歸。」此後,夏被有窮后羿及寒浞篡奪政權,古彭國失去侯伯地位,偏居江淮一隅。

5. 大彭、豕韋商湯興起後,己姓昆吾、韋、顧等夏諸侯國為商湯所滅。藉助於同族己姓奄徐國的幫助,彭蠡地區的古彭國向東北發展。古彭國的巫彭進入泗水流域,在泗水與淮水交界處今徐州彭城建立己姓彭氏「大彭」;巫咸進入黃河中下游今河南省安陽滑縣境內,取代隗姓夏代諸侯「豨韋國」,建立己姓彭氏「豕韋」。

巫彭、巫咸都是商代名臣,醫、筮(箴)之祖。見於《商書》「太戊臣有巫咸、巫賢(巫咸之子,佐祖乙帝,商代名相)。」《呂氏春秋·勿躬》「巫彭作醫,巫咸作筮。」

「大彭、豕韋」為商之侯伯,替殷商討伐不臣之邦,《竹書紀年》載:「(外壬)元年庚戌,王即位,居囂,邳人、姺人叛。(河亶甲)三年,彭伯克邳。五年,姺人入於班方。彭伯、韋伯伐班方,姺人來賓。」巫彭、巫咸東進之後,在彭蠡地區仍然存在己姓古彭國,直到春秋戰國時期被楚國滅亡。見於《左傳·桓十二年》「伐絞之役,楚師分涉於彭。」《書·牧誓》「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

6.商王東征大彭和豕韋的勢力在河亶甲時期開始膨脹,進而影響到了宗主國商王朝的利益,於是武丁時期,商朝開始討伐大彭、豕韋,豕韋被滅。商代末期,商王朝中央已對周邊的諸侯方面失去控御能力,「大彭」聯合淮夷各部和東夷時附時叛,從此東南不寧。尤其是東夷諸嬴偃部族,本是商族同宗,竟也多次進入王畿擄掠。自商王武丁到帝辛連年征戰,對東南夷用兵就未停過。商王朝因此而實力大減,而在西邊,周人自商王帝乙時已漸強大。

7. 邾、莒、鍾離、鍾吾、紀、楚武王伐紂,分封諸國,肢解東夷和淮夷東夷集團。皋陶後裔偃姓群舒封於大別山東部的六安、英山地區,也成為淮夷的一部分。奄徐的分支被分別封到山東南部,有邾、莒、鍾離等己姓小國。邾、莒本在漕地,漕就是溝通泗水、汶水、濟水的大澤孟渚,又叫朱圉、曹圉。所以,邾、莒以曹為氏,屬於己姓曹氏。邾國始封之君叫曹俠,邾國的地理位置在現今的山東省鄒城、滕州等魯南一帶,以鄒城為主。邾國又叫邾婁、鄒。邾國都城邾城又俗名紀王城,嶧山上有紀王棚、紀王墓等遺迹,邾國君主屬於己姓無疑。邾國大約在公元前476年為楚宣王所滅,遷其君於今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此地也有邾城。邾武公夷父顏有功於周王朝,周王封他的庶子友來,在商代子姓方國倪國的廢墟上立國,國號仍叫倪國,也叫小邾國,國都在今滕州市區小邾城街。小邾國約在公元前325年前後也被楚國滅國,國君也遷居新洲邾城。

莒國也是出於曹氏,周初封「茲輿期」於「計亓」,封地在山東膠州,計、亓均與「己」通假,「茲輿期」應該也是奄徐王族己姓曹氏。至春秋初期魯僖公年間,莒茲丕公遷都莒(今山東莒縣),稱為莒國、「計莒」。莒地於商代是姑幕國遺址。邾、莒國也是周代的青銅器製作家族。「莒茲丕公」的兒子「莒紀公」複姓為己姓,其本姓為己姓無疑,故而在《左傳》中,莒女稱戴己、聲己。春秋後期莒的疆域較封國之初有所擴張,曾東起黃海,西至今沂水縣境,南達今江蘇贛榆,北至今昌邑縣境,擁有大小城邑30多個,是今山東地區僅次於齊、魯的大國。《史記·楚世家》中記載「簡王元年,北伐滅莒」,時當周考王十年(公元前431年)。在史籍《漢書·地理志》中稱「莒傳三十世為楚所滅。」見於《墨子·非攻中》「東方有莒之國者,其為國甚小,間於大國之間,不敬事於大,大國亦弗之從而愛利。是以東者越人來削其壤地。西者齊人兼而有之。計莒之所以亡於齊越之間者,以是攻戰也。」

鍾離,有記為「終黎」,應為「鐘離」,本是奄徐的分支己姓鍾離氏,或許是祝融鐘離的最直接後裔。西周初,鐘離國封地在山東棗莊嶧城,大約2600年前的春秋初期,應該是受到同地區的姬姓東吳國的壓迫,南遷到淮夷的根據地安徽鳳陽,在此建有鍾離城。史書載,周代鍾離子國,春秋時位於吳楚之間,被兩國反覆爭奪,直至戰國末期鍾離子國歸楚。奄徐王族己姓鍾吾氏,也是鐘離的分支,在今江蘇新沂、宿遷一帶建立子爵「鍾吾國」。春秋時期,鍾吾國受到姬姓東吳國的壓迫,於公元前512年鍾吾被併入吳國,國滅。

周公封於魯,「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於少皞之虛」。《左傳·定公四年》記載分封給魯侯周公之子伯禽的「殷民六族」中就有徐人。然而,淮夷實力強大,不服管制,「魯侯伯禽宅曲阜,徐、夷並興,東郊不開,作《費誓》。」《逸周書·作雒篇》云:「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東、徐、奄及熊、盈以畔。」

周成王時期,蓋國多次起兵反抗周朝。公元前1066年,周公在平定武庚、管叔、蔡叔的「三監叛亂」之後,與周成王揮師東進,繼續攻打東方叛亂各國,征服九夷、熊、盈諸族等17國,見於出土銘文有[王伐蓋侯]。見於文獻有《孟子·滕文公下》「周公「伐奄三年,討其君,驅飛廉于海隅而戮之,滅國者五十。」

蓋國被平定之後,蓋國王族被遷於蒲姑(山東博山、壽光一帶)建立紀子國,屬於己姓紀氏。春秋戰國時期諸侯混戰,公元前690,紀國將其城邑遷山頂,建起了他的第二個都城,俗名「紀王崮」。如今紀王崮崮頂上還有紀王殿、紀王城遺址。熊(酓)族就是楚王族前身,周公東征,熊(酓)族首領熊繹率領部族向周成王投誠,獲取子爵,封地于丹水流域。這是己姓羋氏。

8. 徐偃王蓋國人南下遷移,居於淮泗地區彭城,以下邳為都,聯合淮夷余部成立「?國」。西周時期,?國被周王朝稱為「徐夷」,是淮夷最強大的一支。其實「?國」首領稱為「偃王」,偃就是「?」,意思是「淮夷之王」。見於典籍有《後漢書·東夷列傳》記載:「徐夷僭號,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熾,乃分東方諸侯命徐偃王主之。」《竹書紀年》記載:「二年,奄人徐人及淮夷入於邶以叛。」偃王稱號自周穆王至楚文王存續了300餘年,應該是多代偃王的共稱,這與之前的祝融、鐘離、大彭之先稱為「彭」、楚先族稱為「酓」以及以後的越王族稱為「諸稽」、莒國前期先族稱為「茲」是一樣的,同出一理。

西周中後期,周王朝大力南征淮夷和徐夷,並在徐州設立姬姓「東吳國」,壓迫徐夷逐漸南移。《詩·大雅·常武》記載周宣王平定徐國叛亂有「率彼淮浦,省此徐土」、「截彼淮浦,王師之所」等詩句。周宣王派兵從海口阻截了徐人的退路,方取得了「王猶允塞,徐方既來;徐方既同,天子之功」的勝利,徐國力量大為削弱。

公元前680年,最後一代徐偃王仁而無功,周王聯合楚國進攻徐國,楚文王出兵滅徐偃王,徐國降級為子國「北徐國」,地盤越來越小。「梁王城遺址」又叫良王城遺址,位於江蘇省邳州市的西北部。地層堆積從早到晚依次為大汶口文化層、龍山文化層、西周文化層、春秋戰國文化層、六朝時期文化層及宋元文化層。目前發掘出來的邳州梁王城(良王城,含九女墩、鵝鴨城等遺址),可以確定為規模最大、時間最久的徐國後期都城。出土19枚宮廷器樂青銅編鐘,並鐫刻「徐王子孫永保之用」銘文。

9. 邗、諸稽徐國王族一部南下,在長江北揚州建立己姓邗國。這個邗國不是西周的姬姓邗國,姬姓邗國位於現今河南省沁陽縣西北、山西河津縣南面,商代是商紂王經常去打獵的地方。己姓邗國是徐夷後裔,著名的鑄劍大師幹將就是其後裔。己姓邗國後來被姬姓東吳國首領壽夢滅亡,壽夢取得大片國土之後,自稱為「邗王」。邗城、邗溝就是壽夢的孫子吳王夫差定都揚州所建設的。徐國王族諸稽氏在長江南「北顧」(今鎮江)建立己姓諸稽氏「南徐國」,南徐國就是越國的前身。春秋戰國時,「北徐國」國土大部被姬姓東吳國吞併,活動範圍僅僅在邳州、睢寧一帶,國力弱小,民心鬆散。公元前512年,吳王夫差北渡淮河伐徐,放泗水淹徐國,「北徐國」滅亡。

八、己姓羋氏的荊楚

熊(酓)族羋氏就是楚王族前身,周公東征,熊(酓)族首領熊繹率領部族向周成王投誠,獲取子爵,封地于丹水流域。與徐國把國君稱為「偃王」一樣,熊(酓)族把首領稱為「酓」(音雄),這是表示本族出自「鬻酓(熊)」。前面說過,高陽酓、飂叔安、晏安、鬻熊乃是一個人。

楚國巫風盛行,喜歡舉行祭祀活動,由巫女主持祭祀。祭祀時要奏樂、歌唱、跳舞以娛神。楚俗尊鳳尚赤、崇火拜日、喜巫近鬼。這些都與徐夷、彭咸有著必然的聯繫。在春秋時代,楚語和中原語言之間有較明顯的區別;楚國的官名和其他諸侯國不同,楚國宰相叫令尹,司馬叫莫敖。無獨有偶,從現在的出土文物看來,徐國也有令尹、莫敖這樣的官職。所以,楚王族出自「己姓」徐夷「羋氏分支」是沒有問題的。

《國語·晉語八》:「昔成王盟諸侯於岐陽,楚為荊蠻,置茅蕝,設望表,與鮮卑守燎,故不與盟。」周成王的「岐陽之盟」是在周公東征之後,熊繹此時地位低微,被視為蠻夷,只能承擔一些打雜的工作。這與尊師重教的西周君子之邦是相去甚遠的,所以結論只有一個,《史記·楚世家》記載的「季連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後中微,或在中國,或在蠻夷,弗能記其世。周文王之時,季連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其子曰熊麗。熊麗生熊狂。熊狂生熊繹。」乃是楚王熊通出於「叫板周王朝稱王」的目的而杜撰的,所謂「鬻熊為文王師」,更是無稽之談。

《左傳》昭公十二年「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篳路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川,以事天子。」《左傳》宣公十二年「楚自克庸以來,其君無日不討國人而訓之於民生之不易,禍至之無日,戒懼之不可以怠。在軍,無日不討軍實而申儆於勝之不可保,紂之百克而卒無後。訓之以若敖、蚧冒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箴之日:『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荊山在今湖北省西部、漢江兩岸,丹水是漢江支流。熊繹作為楚國開國之君是無疑的了,他帶領部族「篳路藍縷」,開拓荊蠻之地,終於在100餘年之後成為南方強國。所謂的「季連、附沮、穴熊」,還處於半穴居時代,應該是塗山氏幫助大禹治水、征伐三苗時期的小部族頭領了。而「熊麗、熊狂、熊繹」已經是以「熊(酓)」為氏族名稱的殷商末期徐國王族之一了。

楚國國都最初在丹陽,有300多年在丹江流域建都。古丹陽位於河南淅川境內,楚國的宰相墓子庚墓等大量楚國貴族墓在淅川縣被發現,從而得到了印證。西周昭王時期,周王朝就擔心楚的強大而多次南征,甚至連昭王自己也死於南征。楚國力量則在逐步加強。在公元前704年,熊通自稱為王,即楚武王,楚國國都從丹陽遷至郢。在楚武王之前,敢於叫板周王朝稱王的只有公元前1000年左右西周穆王時期的徐偃王。

熊通率兵征討隨國(今湖北隨州)、古麋國(湖北鄖陽、房州一帶)、盧國、羅國(湖北襄樊、荊門一帶),並一路向南征伐百苗等大小諸侯國,從而成為華南的霸主。熊通子楚文王定都於郢(今湖北省荊州區西北),此後為擴充領域,楚國與中原和東面的諸侯國經常發生戰事。特別是楚文王滅掉徐偃王,楚國開始爭霸中原,並在楚莊王時期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224年,秦始皇滅亡楚國。

九、己姓諸稽氏的蠻越

越,也稱粵、百越、百粵,春秋戰國時期分布在長江中、下游以南和東南沿海廣大地區,古越人是古代三苗的後裔,所以越人有「斷髮文身」、「雕題黑齒」、崇尚銅鼓、雞骨占卜、巢居、善使舟和水戰等習俗。各地區越人有不同的名稱。今長江口東南一帶的江蘇南部、浙江北部稱「於越」;今浙江南部、福建北部稱為甌越;今安徽、江西為揚越;今福建南部稱閩越;今兩廣稱南越;今廣東西南、廣西南部、海南島的稱駱越;今雲南南部的稱滇越。上述各地山區的越人則通稱山越。

「於越」在春秋末年崛起,以「越國」之名始見於典籍,越王允常時期,越國經濟文化得到發展、精擅冶煉、善植水稻,轄今浙江迤北至長江以南地區。允常之子越王勾踐滅吳,曾稱霸中原。勾踐之後越王無餘為楚所擊敗,國滅。秦漢之際閩越首領無諸曾助漢滅秦,受封為閩越王。甌越首領搖助漢滅楚,受封為東甌王。百越後逐漸與漢族融合,部分與近代壯侗語族、苗瑤語族以及東南亞一些民族有密切的淵源關係。

越國之先君無餘即巫徐,是南遷「東海之陂」的南徐國貴族己姓諸稽氏,以「巫」為號。成書於宋代的《宣和博古圖》曾著錄一件越王鍾(卷二二·七),越王名為「者旨於賜」,傳世的同人所作器尚有矛一、劍三,傳出壽縣。一九五九年,在安徽淮南市發掘的戰國墓中,出土一批兵器,其中一件戈上有錯金銘文,一面為:越王者旨於賜」,另一面為:「[圭+戈]亥徐口口王」。「越王者旨於賜」,即「越王諸稽於賜」,就是越王句踐之子「越王鼫與」。「者旨」即「諸稽」,是越王的「氏稱」。《國語·吳語》有「乃命諸稽郢行成於吳」,這個「諸稽郢」就是越王宗室。

「諸稽」乃是《國語·鄭語》中「祝融八姓」的「彭姓」之族,「彭姓,彭祖、豕韋、諸稽,則商滅之矣」。此「諸稽」本是「古大彭國」王族己姓諸稽氏分支,後來「大彭」為商王武丁所滅,後裔分化為眾多淮夷小國,稱為「諸稽」,「稽」源於淮夷祖居地「會稽山」(即大別山)。武王伐商,淮夷也是同盟國之一。

西周初期,商王朝的同盟己姓奄徐國被周公東征滅亡,余部被分散為眾多小國。原大彭國貴族趁機聯合己姓部族余部在「彭城」成立「徐國」。「徐國」一度強大稱「偃王」,王族就是己姓諸稽氏。徐國後來又趨於衰落,並受到吳國壓迫而一部分南遷。徐國王族諸稽氏在長江南「北顧」(今鎮江)建立己姓諸稽氏「南徐國」。近年在江西靖安出土了幾件春秋時期徐國的銅器,其中有一件爐盤,作器者為「徐令尹者旨口(上刑下田)」,者旨口即諸稽口,也是以諸稽為氏。徐國,本在大彭舊地彭城,在紹興出土的徐國青銅器群證明,春秋初年之江浙存在一個「南徐國」。令尹一職習見於楚國,擔任令尹一職的都是楚王族,因此,諸稽氏本是己姓徐國的王族無疑。之後,東吳國繼續南下壓迫淮夷部族,「南徐國」的「無餘」繼續南遷到達「於越」,在今諸暨和會稽山一帶建立「越國」,諸暨和會稽山之名均是南徐國所命名。己姓「諸稽氏」就是越國之王族,見於《國語·吳語》「越王許諾,乃命諸稽郢行成於吳」之中的越國貴族諸稽郢就是諸稽氏。諸暨境內的秦余望南、埤中、大部、句乘,都曾做過越國都城。

淮夷、徐夷勢力的南移,應該是由於周人特別是姬姓東吳國的不斷壓迫所造成的。西周成、康、昭、穆,直至厲、宣時期,周王朝曾不斷南征淮泗地區的淮夷徐戎,這些史實在銅器銘文和史書的記載中均有反映。而春秋戰國時期,姬姓東吳國就是在淮夷、徐夷勢力範圍內形成的。越王句踐滅吳後,徙都琅琊,雖為爭霸北上,然也有重返故土的思想在內。

另外,據《武夷山志》卷四《形勢》篇所引《武夷山記》云:「昔有神人降此,自稱武夷君。《列仙傳》:篯鏗(彭祖)隱於此山,二子曰武曰夷。二說不同,皆以為武夷所由名也。」這個武夷君也應該是彭鏗後人「巫夷」。

十、結語

綜上所述,祝融是上古古帝之中來源最複雜、後裔最龐雜、人神最混亂的一位,因此在下也花了不菲的時間去嘗試尋找「祝融」的來龍去脈。以在下的研究成果來看,在上古就有多位英雄人物出自祝融,祝融的確是華夏族的偉大先祖之一。特別是作為華夏文化主流之一的「老莊」道家,基本上就是祝融「己姓」子孫創建的。

道家之祖老子,出於己姓老氏,叫做「老聃」;老氏源於老鐘的「老」,除老子外,楚國還有個道家人物「老萊子」,也是己姓老氏後裔。道家先賢文子,乃是楚國王族「楚文王」後裔;文子有道家經典《文子》傳世,是越王勾踐兩大重臣之一的文種的祖父,越王勾踐另外一個重臣范蠡乃是文種的同學,兩人都是文子的徒孫。道家先賢莊子,乃是楚國王族「楚莊王」後裔,與「庄蹻」同族。另外,屈原乃是出自楚武王之子屈暇;西施出自越國王族諸稽氏。等等不一而足。就漢族而言,也許有近一半的漢人乃是三位祝融的後裔,真是功蓋華夏、譽滿神州呀!

盤古、盤瓠與瑤族、畲族的來源

一、盤古 盤古最早見於三國時徐整著的《三五曆紀》。其後,題為梁任昉撰的《述異記》稱盤古身體化為天地各物。《五運歷年紀》及《古小說鉤沉》輯的《玄中記》亦有類似記載。

《藝文類聚》引《三五曆紀》(作者:三國吳·徐整):「元氣濛鴻,萌芽茲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啟陰感陽,分布元氣,乃孕中和,是為人也。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里,肌肉為田土,發髭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氓。」

《繹史》引《五運歷年紀》:「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死後骨節為山林,體為江海,血為淮瀆,毛髮為草木。」

《廣博物志》引《五運歷年紀》:「昔盤古氏之死也,頭為四岳,目為日月,脂膏為江海,毛髮為草木。秦漢間俗說:盤古氏頭為東嶽,腹為中嶽,左臂為南嶽,右臂為北嶽,足為西嶽。先儒說:盤古氏泣為江河,氣為風,目瞳為電。古說:盤古氏喜為睛,怒為陰。吳楚間說:盤古氏夫妻,陰陽之始也。今南海有盤古氏墓,亘三百里,俗雲後人追葬盤古之魂也。桂林有盤古祠,今人祝祀,南海有盤古國,今人皆以盤古為姓。盤古氏,天地萬物之祖也,而生物始於盤古」

《述異記》卷上(作者:南朝梁·任昉):「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氣也。此氣化為開闢世界之人,即為盤古;化為主持天界之祖;即為元始。」

後人根據這些傳說,把盤古視為開天闢地之創世神,道教尊之為「元始天尊」。

二、盤瓠 盤的古字「盤」,讀音「搬」,是一種盛放物品的扁而淺的用具,也用來描述「形狀像盤或有盤的功用的東西」,作為動詞有「搬」和「迴旋、迴繞」的意思。觚是中國古代的一種葫蘆形狀的酒器,與「弧、葫」通假,見於《司馬相如·子虛賦》有「蓮藕觚盧」。盤、觚可以是陶器,也可以是青銅器;瓠、斛、葫、扈、觚、弧、古都是古代通假字。盤瓠就是盤葫、盤古。

我國現代民族之中,苗族東部地區、瑤族一部(勉瑤、金門瑤、盤瑤等)和畲族存在盤瓠信仰,自認為是盤瓠的子孫。「畲」字來歷甚古,在《詩》、《易》等經書中就已出現。「畲」字讀音有二,讀yú(余),指剛開墾的田;讀shē(佘),意為刀耕火種。畲族本是瑤族的一個分支,「畲」字衍化為族稱,卻是始於南宋時期,畲族的主姓有盤、藍、雷、鍾等四大姓。現代瑤族流傳的「盤瓠」傳說如下:

古時高王來侵,平王出榜招賢,誰能斬下高王首級來獻,就把公主嫁給他。這話被龍犬盤瓠聽到了,盤瓠摘下金榜,渡海來到高王身邊。盤瓠假裝殷勤,受到高王的寵信。一天,盤瓠趁高王喝醉,咬下高王的頭獻給平王,立下了汗馬功勞,娶了三公主為妻。後來,盤瓠想變成人,便叫公主把它放到蒸籠里蒸七天七夜,公主照辦。蒸到六天六夜時,公主擔心蒸死了丈夫,偷偷揭開蓋子看,盤瓠果真變成了人,只因不足七天七夜,頭上和小腿上還有許多毛沒有脫落,後來就用布帶把頭和小腿裹起來。盤瓠變成人後,平王派他到會稽山為王,號稱盤王。

盤王和三公主婚後生下六男六女,平王各賜一個姓氏,成為瑤族最早的十二姓。盤瓠雖已為王,但仍過著儉樸的生活,教子女勞動狩獵。有一次,盤王與六個兒子上山打獵,追趕一隻受傷的山羊,不幸被羊角撞傷,跌下山崖死了,屍體被掛在一棵樹上,兒女們將樹砍下做鼓身,剝下羊皮蒙上,製成長鼓。他們背起長鼓,邊敲邊哭邊唱,追悼盤王。

除「盤瓠」崇拜之外,瑤族還有對「密洛陀」和「盤古王」的崇拜。「盤古王」就是前面所說的盤古,密洛陀即「老母」,被布努瑤民崇為人類的女始祖、創世之母,是一位創造萬物的女神。密洛陀神話主要內容是這樣的:相傳在天地混沌的遠古時代,有一座名叫「密洛陀」的大山。這座大山不斷移動,經過九百九十五年,突然發生一聲巨響,山肚裡爆出了一位密洛陀女神。密洛陀遠祖叫「富華東·法化風」(意思是「師傅」),師傅死後,密洛陀用「師傅」的雨帽造天官,把師傅的手腳當柱子支撐天邊四個角,把師傅的身體當大柱撐起天的中央。她造了天又造地。地比天還寬,就用線把天邊和地邊連縫起來,使天官緊繃,隆起像鍋蓋,大地皺起像平放的榴裙,突幾的成高山,凹下的成河川。此後,密洛陀又生齣兒子,造出日、月和萬物等,再造人。

而在畲族中廣泛流傳的盤瓠傳說與瑤族基本相同,只不過他們的始祖盤瓠娶三公主為妻之後,婚後遷居深山,生下三男一女,長子姓盤,次子姓藍,三子姓雷,女婿姓鍾,子孫逐漸繁衍成為畲族。

在古代文獻中,有如下記載:《後漢書·南蠻傳》:「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訪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將吳將軍頭者,賜黃金千鎰、邑萬家,又妻以少女。時帝有畜狗,其毛五色,名曰盤瓠。下令之後,盤瓠遂銜頭造闕下,群臣怪而診之,乃吳將軍首也……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盤瓠。盤瓠得女負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處險絕,人跡不至……經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盤瓠死後因自相夫妻……其後滋蔓,號曰蠻夷……今長沙、武陵蠻是也」。

晉代干寶的《搜神記》、唐代劉禹錫的《蠻子歌》、宋代周去非的《嶺外代答》等典籍中也有類似的記載。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沅水》:「盤瓠死,因自相夫妻,織績木皮,染以草實,好五色衣,裁製皆有尾。其母白帝,賜以名山,其後滋蔓,車曰蠻夷。武陵郡夷即盤瓠之種落也。」

我們根據這些傳說和文獻,再排除瑤族記憶中的混亂情況,比如「高王成為敵人首領」等,大概勾勒出這樣的情形:

「盤古」就是密洛陀女神的師傅「富華東·法化風」,是開天闢地之創世神;密洛陀女神是人類始祖,相當於「女媧」;「盤瓠」又是「瑤族」各部的共同始祖,是個「犬圖騰」的上古部族。畲族和盤瑤是最古老的瑤族,其他的瑤族是衍生的部族;並且「瑤族」有一部融入苗族,帶去了「盤瓠」的傳說。後世「盤瓠」與「富華東·法化風」混為一談,「盤古」就應運而生了。

而「高王」就是帝高辛,「瑤族」的始祖「盤瓠」是帝高辛時期的人,在「吳將軍」帶領下曾經擊敗犬戎部族,盤瓠取得犬戎首領的首級立下戰功,帝高辛妻之以女,得以封土立國,以「犬」為圖騰;而「武陵」曾經是「瑤族」的聚居地。

三、搖民與有易氏 「瑤族」其實早在《山海經》就有記載。《山海經·大荒東經》:有困(因)民國,勾姓而X食。有人曰王亥,兩手操鳥,方食其頭。王亥托於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潛出,為國於獸,方食之,名曰搖民。帝舜生戲,戲生搖民。搖民就是「瑤族」,這段文字記載了搖民的兩個來源,其一是有易氏;其二是帝舜之子戲。

四、有易氏 有易氏在夏代是個大諸侯國,地域在今河北省易水流域。易音剔(tī),是剔、惕、踢、裼、鬄、掦、惖、逷等字的字根。易與「狄」、「逖」通假;狄、戎、仍相通假。有易氏就是有狄氏,也稱為有戎氏、有娀氏、有仍氏,屈原的《天問》還訛為「有扈氏」。商族之始祖母簡狄就是有娀氏女,見於《詩經·長發》中「有娀方將,帝立子生商。」

商族的始祖名「契」,有娀氏女簡狄之子,父系不詳,故有「簡狄吞玄鳥之子而生商」的傳說,所以商族以「子」為氏,本是個無姓的部族;商族強大之後就以「子」為姓。大禹治水時期,商族首領「豎亥」精通契刻技術,是大禹的記事官。夏代中期,商族首領季、子亥、恆、相土等因為善於經商而崛起於燕山地區並在「燕亳」(今北京一帶)立國,國名為「燕」或「鉅燕」,見於《山海經·海內北經》有「蓋國在鉅燕南,倭北,倭屬燕。」見於《山海經·海內經》有「鉅燕在(海內)東北陬。」燕山地區與易水地區非常靠近,商族要進入中原,就必須經過有易氏的地盤。有易氏本是商族先祖的母族,所以最初兩國的關係是比較好的。但是在商族首領子亥時期,關係惡化了,見於上述的《山海經·大荒東經》,在《竹書紀年》、《楚辭·天問》、戰國竹簡《保訓》、《旅卦·上九》、《大壯卦·六五》等古籍還有後續的事宜。

總的來說,王亥、子亥就是甲骨卜辭中的「高祖亥」,綿(黽)臣是有易的君號。商族王亥和弟弟王恆通過有易氏與河伯國交換牛羊,後來有易氏之君綿臣殺掉了王亥,取走了牛羊,放走了王恆。王恆回到部族,忍辱負重,告誡部族不要輕易復仇。王恆之子相土擔任商族首領,另闢蹊徑,渡海進入山東半島,在膠東半島建立「東都」,並西進曹州(今山東菏澤市)、商丘(河南商丘市),取代了陶唐氏火正「帝高辛之子閼伯」的「大火星」崇拜部族,即所謂的「相土烈烈,海外有截」、「相土因之,故辰為商星(大火星)」。商族在首領上甲微時期,已經與河伯國的南部接近了,再進攻有易氏需要越過河伯國,河伯國不能拒絕,因此上甲微滅掉了有易氏,殺掉有易氏之君綿臣。有易氏的一部分後裔在河伯國的幫助下逃走,另外建立了一個獸(犬)圖騰的搖民國。所以,這一支有易氏雖然是「勾(狗)姓」因民國,卻不是「犬戎」的一支。

犬戎族本是西北一帶古老的游牧民族,自稱自己的祖先是「白犬」(白狼、蒼狼),並以白犬(白狼、蒼狼)為圖騰。其實「犬戎」源於黃帝之子苗龍,見於《山海經·海內經》「黃帝生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是為犬戎。」《山海經·海內北經》記載「有人曰大行伯,把戈。其東有犬封國。貳負之屍在大行伯東。犬封國曰犬戎國,狀如犬。有一女子,方跪進柸食。有文馬,縞身朱鬣,目若黃金,名曰吉量,乘之壽千歲。」這裡的「犬戎國」就在今鄂爾多斯一帶。黃帝十二姓裡面,並沒有「勾(狗)姓」,苗龍應該是沒有得姓的十一個黃帝兒子之一。

前面所述的《後漢書》「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就是指的這個「犬戎國」。盤瓠在跟隨「吳將軍」征討犬戎過程中取得對方首領的首級,立下頭功。帝高辛就把女兒嫁給了他,另外賜姓,就是「勾(狗)姓」因民國,氏曰「有易」,以白犬為圖騰。勝利者使用打敗國的名稱和圖騰,是上古的一種褒獎,直到春秋時期,仍然還有這樣的做法,比如東吳國王壽夢的公子掩余,就是使用被吳王壽夢滅國的「掩余」(奄徐、蓋余)國名,吳王壽夢滅掉「邗國」也是自稱為「邗王」。

盤瓠出於姚姓有虞氏,他的「勾(狗)姓」有易氏因民國,乃是有易氏的始祖。有易氏封地就在易水流域,國君稱為「綿臣」,最拿手的技術就是製造一種叫做「吳鉤」的兵器。夏代中期,「勾姓」有易氏被滅國,後裔變成為「搖民」,成為「瑤族」的先祖之一。勾姓「有易氏」此後不再存在,雖然此後的「有戎、戎狄」仍然存在,但其實是另外的「戎狄」族系,諸如姬姓白狄、隗姓赤狄、厘(漆、淶)姓長狄、犬戎(白犬、獫狁、匈奴)等。

姬姓白狄源於黃帝之孫曰始均,見於《山海經·海內經》「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是生北狄」。隗姓赤狄源於陰山地區的鬼方氏。厘(漆、淶)姓長狄源於淶水流域的防風氏。狄作族稱,《春秋》所記始於春秋中葉,但應該更早就有狄的記載。因為丁靈、鐵勒、敕勒等北方諸「戎」部落音近於「狄」,所以中原諸夏部族稱之為「狄」,「戎、狄」自此不分。見於《韓非子·十過》有「昔者桀為有戎之會,而有緡叛之,紂為黎丘之蒐而戎狄叛之,由無禮也。」

五、戲生搖民 瑤族的另一源頭就是帝舜之子戲,帝舜也是出於姚姓有虞氏,自己別姓為「媯姓」,封地在庳,就是「有庳氏」,所以姚姓有虞氏與媯姓有庳氏是沒有什麼分別的。戲就是戈,也是一種兵器。虞戲就是吳戲、虞戈、吳戈。帝舜的大兒子商均的封地在今陝西商洛和湖北均縣,都在當時的南方,本是三苗和驩兜的地盤,經過帝吳、帝高辛、堯、舜、禹等華夏部落聯盟首領的多年征伐,已經被華夏集團控制了。這個兒子虞戲的封地大概也在南方區域。夏代中期被滅國的「勾(狗)姓」有易氏後裔,前來投奔也是出於姚姓有虞氏的同族是很順理成章的事情。他們合族而居,就成立了新的搖民國。

六、有虞氏與搖民國 搖民國的地望應該在有虞氏的控制區域。有虞氏的先祖本是黃帝部落集團的山林之官,即昆崙山神陸吾,是姚姓白虎(獅子)圖騰部族,虞、吳、吾都是「獅子吼」的模擬音。有虞氏一部跟隨黃帝東征蚩尤,封地于山西蒲阪(今山西運城),稱為「東虞」。東虞一度被炎帝後裔伯陵滅國,所以,蒲阪又稱為「姚墟」,姚墟就是帝舜的出生地。

有虞氏的虞幕在帝顓頊的幫助下復國,所以有虞氏尊帝顓頊為「祖」。有虞氏首領吳回在帝高辛時期接替「鐘離氏」擔任火正祝融之官,「祝融」本是火正之官,也是掌管陶器、兵器製作的官職,並擔任討伐的職責,是「將軍之祖」,後世也稱為「雷神」。所謂的「犬戎之將吳將軍」乃是「征伐犬戎之將吳將軍」即吳回。「盤瓠」就是每天擺弄「盤、觚」等陶器、銅器的意思,也是姚姓有虞氏的族人。吳回在帝嚳(帝高辛)之後擔任華夏部落聯盟首領,稱為帝吳,姚姓有虞氏自此成為豪門巨族。姚姓有虞氏的支系「盤瓠」的勾姓有易氏也因此強大,成為北方大國。

帝舜也是姚姓有虞氏的族人,輔佐帝堯有功,賜姓「媯」,即象圖騰崇拜的媯姓有庳氏。封地在溈水流域(今河南省登封、長葛、鄢陵﹑扶溝等地),溈水即洧水(今河南穎水支流雙洎河)。為、洎、自、鼻、庳、象、豫,古代都是大象的意思,也是河南簡稱「豫」的由來。帝舜之子戲的封地應該就在附近。

夏代的有虞氏三族(媯姓有庳氏、姚姓有虞氏、勾姓有易氏)與夏王族是世代聯姻的部族,夏王相的妻子後緡就是有仍氏(即勾姓有易氏)。夏王相時期,有窮氏首領后羿發動叛亂,廢相篡奪王位。七年後寒浞殺后羿篡位,並追殺夏王相,相的妻子後緡逃回娘家有仍氏生下相的遺腹子少康。少康在有仍氏長大後並擔任牧正,後來又逃至有虞氏(今河南商丘虞城南,至今還保留著帝舜之子商均墓)任庖正,並在虞娶妻(「妻之以二姚」);最後,少康在同姓部族斟灌、斟鄩和母族有仍氏、妻族有虞氏的幫助下復國。

西周初期,姚姓有虞氏虞思的後裔遏父(瘀父、閼父)繼承了先祖制陶的手藝,擔任了周族陶正之官。周武王滅商之後,分封上古聖賢之後,特意將長女太姬許配給遏父之子虞滿,封國於陳(今河南淮陽、開封、宛丘、安徽亳縣等地),奉帝舜之祀。虞滿又稱為媯滿、胡公滿、陳滿、陳胡公,是陳氏的始祖。

陳國上古時期是帝太昊的地域,從西周王朝封虞滿於陳國來看,陳國應該在夏商時期就是有虞氏的地域。陳國位於姚姓有虞氏和媯姓有庳氏的南面,應該就是夏代搖民國的地域,是戲和盤瓠的子孫所在地。虞滿又稱為胡公,這個胡應該源於是葫蘆之葫,葫蘆就是盤瓠的別稱。

七、盤龍城與香爐山 盤龍城位於武漢市北郊約5公里的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葉店村楊家灣盤龍湖畔,是公元前15世紀左右的商代前期古城遺址,是我國已發現的最早的古城之一。遺址城內東北部為宮殿建築群,城外四周分布著手工作坊、民居點和小型墓地。從遺址中發掘出大量精美的商代青銅器、玉器和陶器,其中一件青銅鋮長41厘米。特別是有一件長達94厘米的玉戈,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出土玉戈。玉戈具有兵器的形狀,卻已經超出了兵器的意義,成為部族的象徵。所以,盤龍城應該是商代前期的一個與「戈」有重大關係的部族集聚地。

盤龍城遺址的名稱源於遺址在「盤龍湖」旁邊,而盤龍湖的名稱由來久遠而不能知其詳。本人在此推測,在商代前期此地的確存在一個「盤龍城」,「盤龍湖」因它而得名。商代前期的「盤龍城」乃是大別山以北的盤瓠的後代「夏代搖民國」越過大別山區遷移至此,盤龍就是「盤瓠與龍犬」的合稱。由於夏代搖民國本由同源的兩支系構成,所以,「盤瓠」與「戈」的部族標識都得以保存。這個盤龍城的搖民國,也被稱為「戈國、戈人」。

在距離盤龍城大約50公里的湖北武漢市陽邏縣香爐山商代遺址,其出土文物方面,的早商段與中原殷商文化完全一致;晚商段文物則帶有明顯的南方「虎方」文化因素。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二件帶銘文的圓鼎,該銘文可以隸定為「戈水」,說明香爐山商代部族是戈人的一支。

八、虎方與吳戈 虎方就是商代中後期受到商王朝壓迫南遷的有虞氏部族建立的新族團。有虞氏的本族圖騰是「白虎」,支族圖騰有盤瓠系的「白犬」圖騰、帝舜系的象圖騰,另外還有鍾離氏祝融系的鶉鳥圖騰等。商代甲骨文中有關「虎侯、虎方」的記載。「虎侯」是商的貴族臣屬國,即「十二子姓國」中的「寅」國,寅就是鄘,在今河南汲縣北、新鄉西北一帶。周代滅商之後,鄘置為「三監」之一,寅國遷移至今安徽壽春。

甲骨文有一條卜辭(見於《甲骨文合集》6667):「貞,令望乘暨舉途虎方,十一月。□舉其途虎方,告於大甲,十一月。□舉其途虎方,告於丁,十一月。□舉其途虎方,告於祖乙,十一月。」這條卜辭的大意是商王武丁命令「望、乘」及「舉」(都是商代諸侯)征伐虎方,卜問先祖大甲、祖丁等,舉行告祭。

商王朝在武丁時期勢力達於極盛,曾經南征淮水流域並戰果輝煌,見於《詩經·殷武》「達彼殷武,奮伐荊楚,深入其阻,裒荊之旅,有截其所,湯孫之緒。」淮水流域本是夏王朝的同盟國,勢力範圍包括了大別山以南的廣大地區。武丁南征,兵鋒肯定會指向夏王朝的另外一個重要同盟國有虞氏,有虞氏就是商王朝所說的討伐對象「虎方」。

商代中後期,有虞氏一部和搖民國向南遷移到鄱陽湖以西、洞庭湖以東的地域,建立了強大的虎方國,築起了土城(新干縣樟樹吳城)、創造了文字,以長江為天然屏障,阻止了商人的南進,使得本地區的商代文化自成系統、獨立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虎方」青銅文化,江西大洋洲遺址附近的吳城遺址、牛頭城遺址就是突出的代表。

青銅禮器伏鳥雙尾虎對鳥的處理,虎鳥相融,渾然一體,雀、虎結合非常和諧,是因該方國的統治者是有虞氏帝吳之後代,具有虎與雀鳥雙重圖騰。戈人也是商代「虎方」文化的代表江西新干縣大洋洲吳城類型的主要居民。早在夏代以前,有虞氏各部就掌握了熟練的銅器製作技術,時至商代晚期,他們的鑄銅技術應該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虎方出土了二百多件青銅容器,唯獨缺少觚和爵。觚爵是殷人墓葬的重要代表物,在中原殷人墓葬中,只要有青銅器,一定少不了觚和爵這兩種最為基本的酒器,即使是至西周中期的殷遺民,雖然已國破家亡、部族瓦解了幾百年,仍然頑固地堅守這一禮俗。因而,觚爵的缺少,從深層向我們表明,虎方與殷人並非同族,觚爵與「吳戈」一樣,乃是祖先盤瓠、戲的信物,是不能隨意製造與使用的。

上古長江中下游流域本是釐姓苗族集團聚居之地。帝高辛之前、帝高陽之後,苗族集團曾經向北擴張,勢力波及黃河流域,一度成為華夏部落聯盟首領,至今南方仍然有「三天子都山」和「三山國王信仰」,就是說曾經有三個苗族首領擔任華夏部落聯盟首領,這也是「三苗」稱謂的來由。三天子都山就是今江西與浙江的界山「三清山」。

帝高辛時期大力南征三苗,有虞氏吳回就是先鋒。帝吳、帝堯、帝舜、大禹時期,華夏部落聯盟大力開拓南疆,帝舜甚至死於南征,直到大禹時期,三苗集團完全退出漢水與淮水流域,退到長江以南的山區,成為苗族的前身,湖南武陵地區就是苗族的聚居地。

歷經夏商,在彭蠡以西、洞庭以東的平原地區,繼「三苗」而起的是以有虞氏為主體的「虎方」。西周以後,楚國、東吳、越國相繼崛起,虎方分離崩析,大部分融入楚國、東吳、越國。一部分融入西南的苗族,帶去了盤瓠傳說;一部分南遷嶺南潮州鳳凰山,成為瑤族、畲族的前身,鳳凰之名就說明瑤族、畲族也是具有鳥圖騰的部族。

最早記錄盤古傳說的是徐整,徐整字文操,豫章人,是三國時吳國的太常卿。豫章就是今南昌,上古為三苗之地,也正是虎方的核心地區,在此地區流傳盤古、盤瓠等傳說是很正常的。

九、瑤族與畲族 最後,我對盤瓠和瑤族的上古歷史作一個總結。搖,本意是製作陶器的一項工藝,有旋轉、迴旋、盤旋的意思。陶、窯、吳回、盤瓠、搖民、盤龍乃是一脈相承的。瑤族的始祖名叫「盤瓠」,是上古姚姓有虞氏的族人。帝高辛時期,有虞氏首領吳回擔任華夏部落聯盟火正祝融之職。犬戎入侵中原,吳回領兵征討,同族的盤瓠取得犬戎首領的首級,立下大功,帝高辛於是妻之以女,封土賜姓命氏,在易水流域建立勾姓有易氏因民國。

帝舜時期,帝舜之子戲被封於淮陽,建立媯姓有庳氏搖民國。夏代初期,有易氏、有虞氏曾經幫助夏王少康復國,勾姓有易氏是少康的母族、姚姓有虞氏是少康的妻族,有易氏、有虞氏都是夏王朝的同盟國,世代聯姻。夏代中期,商族崛起於有易氏東北的燕山地區,有易氏是商族的母族,一度關係非常好。但是,商族的崛起也給有易氏帶來許多不利因素,故有易氏之君綿(黽)臣挑起爭端,殺了前來跨國與黃河中下遊河伯國做牛羊買賣的商族首領子亥,但是放走了子亥的弟弟恆,從而埋下了滅國的種子。

商族在恆、相土、曹圉、上甲微等首領幾代經營之後,勢力強大,擴張到了山東半島、黃河南岸,對有易氏形成了包圍。上甲微借道河伯國,對有易氏南北夾攻,有易氏滅亡。後裔一部在河伯國的幫助下逃到南方投奔同族姚姓有虞氏和媯姓有庳氏。

夏代後期,勾姓有易氏余部同媯姓有庳氏一部在河南淮陽建立搖民國,祭祀盤瓠和戲。商代前期,有虞氏三部受到商王朝壓迫,部族南遷越過桐柏山和大別山,來到帝舜南征埋骨之地「蒼梧山」(即湖北大悟山,又名天吳山),在此建立多個小國,其中就有武漢北面盤龍城的「盤龍」國、武漢東面陽邏鎮香爐山的「戈水」國等。

商代中後期,有虞氏被稱為「虎方」,武丁大力南征。有虞氏三部再次南遷到長江南岸,在鄱陽湖以西、洞庭湖以東的現新干縣吳城遺址建立南「吳國」,這個南吳國也被商王朝稱為「虎方」。

西周時期,「淮夷」的後裔楚國崛起於江漢流域,也多次南征「南吳國」。同時,西周王朝的同族原本位於今棗莊地區的姬姓東吳國在西周王朝的支持下向南擴張,掠取了淮夷諸國的大片領地;在春秋中期,姬姓東吳國勢力擴張到長江下游南岸,成為南吳國的又一個勁敵。同時期,受到東吳國壓迫的淮夷一部南遷到浙江地區,在此得以喘息,建立了越國。南吳國的西面的武陵地區,乃是最初吳回、帝舜等大力征討的三苗族。

四面都是強敵,所以南吳國最終在春秋末期支離崩析,四分五裂;大部國土被楚、東吳、越吞併,一部加入苗族,成為「武陵蠻」。余部南遷,越過南嶺到達兩廣,成為現瑤族、畲族的前身。

瑤族之中最古老的部族是信奉「盤瓠」的盤瑤和畲瑤。盤瑤又被稱板瑤、勉瑤,盤瑤自稱「棉」或「勉」,即是人的意思,應該源於「有易之君綿臣」之「綿、黽」,黽也有龍的形狀;畲族乃是瑤族的別部畲瑤,也是最原始的一支,一直保持「刀耕火種」的生活習慣,在南宋時期單獨成為部族。

畲瑤的四大姓(盤、藍、雷、鍾)都與有虞氏有關:盤姓源於盤瓠,盤是一種器皿,本義是搖;雷姓源於雷神吳回,吳回也叫吳雷;鍾姓源於鐘,鐘也是一種銅器;藍源於監,監即鑒,即銅鏡,引申為監督、觀察。

瑤族之中有盤瑤十二姓,盤、沈、馮、黃、李、鄧、蔣、雷、唐、胡、周、趙,與畲族有相同的盤、雷二姓,廣西、福建的瑤族中藍姓、鍾姓也是大姓。至新中國成立之後,這個古老而歷盡磨難的部族有了正式的族名「瑤族、畲族」。


推薦閱讀:

葉舒憲《山海經》研究綜述
2-山海經目錄總十八卷
《山海經》中的崑崙(1)
《山海經》古帝史跡淺論
研究之三------《山海經》記載的人物與中國上古帝王的聯繫-帝俊與黃帝

TAG:山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