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DM-1超級細菌癥狀是什麼? - 血管瘤新聞 - 血管瘤癥狀研究協會?
06-30
NDM-1超級細菌癥狀是什麼?發布:血管瘤專家 | 時間: 2010年8月13日 | 分類:血管瘤新聞 | 評論:0 | 引用:0 | 瀏覽:157 |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NDM-1超級細菌癥狀是什麼? NDM-1超級細菌癥狀是什麼?.NDM-1是一種基因,一種有可能通過「基因水平轉移」這一機制在不同種類的細菌間傳遞的、可以產生出一種特殊的酶的基因,而不是什麼病毒!細菌(如常見的大腸桿菌)獲得了這個NDM-1基因,就能夠製造出一種超級酶,這種酶就像一個極其強悍的盾牌,可以使細菌抵禦很多的常見廣譜抗生素的「襲擊」!比如碳青黴烯類抗生素、頭孢類抗生素、青黴素等等!!具體的癥狀不好說吧,你知道抗生素對人體沒用的時候,你可以考慮是不是帶上這種「病毒」了 據2010年8月11日出版的英國《柳葉刀-傳染病》期刊說,目前有一種新出現的不明原因的病症正在一些國家流行,一些西方醫學家把這種病叫做「新德里金屬-β-內醯胺酶」,或者簡稱為NDM-1。由於許多發病者曾在印度或巴基斯坦旅遊和治療,因而研究人員推測這種攜帶NDM-1的細菌可能起源於印度次大陸。據報道,這種病可以通過飲水等途徑傳染,表現癥狀為腸道感染,這種新型細菌對幾乎所有抗生素都具有抗藥性,死亡率很高。NDM-1超級細菌癥狀是什麼?.抗生素耐藥性領域的醫學專家將這種變種基因命名為NDM-1,最早出現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亞國家,後來有不少英美等國的遊客前往這些南亞國家接受價格低廉的整形手術,使得這種基因得以傳播。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今年1月至6月間在美國發現3例這種病例,並建議醫生們對在南亞接受過手術的病人特別加以關注。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最近在英國造成至少五宗死亡個案、入侵北美的超級病菌NDM-1,因對大部分抗生素產生抗藥性,感染後恐無葯可治。香港衛生署十二日晚發布消息指,早於去年十月,香港已有首宗感染NDM-1個案,一名六十六歲印度裔男子,去年在醫管局轄下普通科門診求診時,其尿液樣本發現帶含有NDM-1大腸桿菌。署方指,非常重視英國有關報告,會與世衛、英美衛生當局跟進了解,以及與醫院實驗室聯繫,制定加強對NDM-1監測的安排。西方醫學專家最近在《刺針》發表含新德里金屬β內醯胺酶-1(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 1,簡稱NDM-1)細菌,出現多重抗藥性,幾乎對所有抗生素產生抗藥性。英國已出現至少五十宗病例,五人感染後死亡;美國至少三宗病例;加拿大則於今年二月錄得一宗病例。這些病人多曾往印度接受手術治療或整容手術,而印度本土也錄得逾百宗,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均見感染病例。香港首宗個案為六十六歲印度裔男子,據悉曾外游,公共衛生化驗服務處的化驗結果顯示,其尿液樣本帶有含有NDM-1的大腸桿菌,但該細菌株對常用的治療尿道感染的口服抗生素產生敏感,病人已痊癒。衛生防護中心指,NDM-1是一種酶,可以使某組別的抗生素失去功效,如碳氫霉烯類和滭內醯胺抗生素,從而令含有這種酶的細菌變成廣泛抗藥性。對於該名老翁是否曾到南亞進行手術或旅遊,衛生署昨晚則無補充其它臨床數據。環球時報特約記者王凱報道 據國外媒體12日綜合報道,最近被媒體關注的南亞「超級病菌」已經傳播至世界其他地區,在美國、英國、荷蘭與澳大利亞均發現了感染者,有向全球範圍蔓延的趨勢。此前,英國卡迪夫大學、英國健康保護署和印度馬德拉斯大學的醫學研究者聯合發表的一份報告顯示,印度和巴基斯坦出現一種幾乎可以抵禦所有抗生素的「超級病菌」,這種名為NDM-1的病毒正經由在這些國家接受過治療(尤其是整容手術)的病人傳播。研究人員在印度第四大城市欽奈市確認了44名患者,在印度哈里亞納邦確認了26名患者;在英國確認了37名患者,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其他地方確認了73例患者。其中,多數英國患者曾在過去一年間前往印度或者巴基斯坦接受整形手術,或者曾與這些國家有過其他聯繫。同時研究人員還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荷蘭發現感染者。根《紐約時報》12日報道,今年6月,美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也指出該國發現三起NDM-1耐葯病例,並建議醫生密切注意曾在南亞接受治療的患者。領導這項研究的卡迪夫大學專家蒂莫西-沃爾什認為,這種病毒將迅速成為全球性問題。從2008年以來,他們開始觀察到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印度被感染人群正在急劇增加。這種病毒正通過飛機跨國邊境向全球擴散,一旦達到臨界點,它將像「非典」和其他流感病毒那樣迅速傳播。研究人員說:「大量病例似乎都與前往印度次大陸旅行或者接受手術有關,空中旅行和移居使這種超級病毒可能在不同國家和大陸之間迅速傳播。」英國健康保護署報告指出,到目前為止,這種病毒是通過醫院中的病人傳染的,現在還沒何萬無一失的方法殺死它們。目前只有兩種藥物對這種「超級病毒」有效,其中一種是有50年歷史的老葯,但對腎臟損害嚴重。而且一旦細菌繼續擴散,這兩種藥物的藥效將被迅速削弱。傳播快易突變 抗生素失效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說:「一旦我們需要做手術,或一些長期病患令身體抵抗力差了時,就會造成感染(這些細菌),遇到病人有嚴重感染,醫生會憑臨床情況,處方一些抗生素去治療病人,但很不幸,這種細菌帶有新興的抗藥基因,差不多對我們現時在醫院使用的最後防線抗生素,它都有抗藥性,所以情況是相當令人擔心。」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指,NDM-1複製能力、傳播能力快,容易出現基因突變,加上現時濫用抗生素嚴重,致該菌對大部分抗生素都出現抗藥性,並呼籲港人,如非必要不要隨便到外國醫療旅遊,也盡量避免逗留在醫院地方,以防感染任何惡菌。衛生署副署長譚麗芬昨早出席公開場合時,署方仍未公布此宗個案,只表示十分關注在英國造成多人感染的超級惡菌正在傳播,有高度抗藥性問題,以及當局了解到患者主要在手術過程中受感染,會繼續留意爆發的情況;又呼籲醫生處方抗生素時,加倍注意,「最基本的一件事,也非常有用的,是一定要經常洗手,因為這些涉及一些細菌,所以在服用或醫護人員處方時,抗生素要很小心選擇。」 由病菌引發的疾病曾經不再是人類的致命威脅,每一種傳染病用抗生素治療都能取得很好的療效,但這是抗生素被濫用之前的事情了。每年全世界有50%的抗生素被濫用,而我國這一比例甚至接近80%。正是由於藥物的濫用,使病菌迅速適應了抗生素的環境,各種超級病菌相繼誕生。過去一個病人用幾十單位的青黴素就能活命,而相同病情,現在幾百萬單位的青黴素也沒有效果。由於耐葯菌引起的感染,抗生素無法控制,最終導致病人死亡。在上世紀60年代,全世界每年死於感染性疾病的人數約為700萬,而這一數字到了本世紀初上升到2000萬。死於敗血症的人數上升了89%,大部分人死於超級病菌帶來的用藥困難。 人們致力尋求一種戰勝超級病菌的新藥物,但一直沒有奏效。不僅如此,隨著全世界對抗生素濫用逐漸達成共識,抗生素的地位和作用受到懷疑的同時,也遭到了嚴格的管理。在病菌蔓延的同時,抗生素的研究和發展卻漸漸停滯下來。失去抗生素這個曾經有力的武器,人們開始從過去簡陋的治病方式重新尋找對抗疾病靈感。找到一種健康和自然的療法,用人類自身免疫來抵禦超級病菌的進攻,成為許多人對疾病的新共識。中國國內NDM-1超級細菌 我國MRSA感染的比率也在上升,20世紀70年代,在上海醫院檢測到的MRSA感染只佔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5%, 1994~1996年上升到50%~77.9%,2001年這一數字已經達到80%~90%。儘管致命性的CA-MRSA變種並未在國內出現,但出現的MRSA病例已對青黴素類、紅霉素、頭孢菌素類等抗生素多重耐葯。 憑著「對抗生素免疫」這件刀槍不入的盔甲,MRSA迅速超過乙肝和艾滋病,躍居世界三大最難解決感染性疾患的首位。到底是什麼導致這種超級病菌對抗生素免疫呢? 人體里的戰爭 在極端情況下,醫院裡到處都是抗生素。尤其危險的是集中看護室中的兒童們,他們傷口尚未癒合,免疫系統尚未恢復,正處在衰弱時期,無助地躺在強大的抗生素繭殼中。抗生素進入體內,協助白細胞來抵禦病菌的侵入。青黴素會干擾細菌成長過程,使細胞壁變得虛弱,無法阻擋水分,使細胞吸水膨脹,爆裂而死;其他一些抗生素干擾細菌細胞內部或表面酶的功能;有的抗生素以非常不同的方式來工作——例如攻擊細菌的單染色體,干擾它的DNA,這會擾亂它的再生能力,阻止它在人體中橫衝直撞。無論是人類免疫系統,還是抗生素,要完全取得戰鬥的勝利,都必須用充足的劑量(或白細胞)來掃除所有感染的細菌。 然而細菌們想出了一個巧妙的絕招來經受抗生素的攻擊——它們進行一種「鄰里互助」。細菌在體內有微小的形成物,它們同樣由DNA組成,裡面可能含有抵抗基因片段。細菌的繁殖通過基因交換進行。聰明的細菌會淤積在對某種抗生素不敏感的菌種上,通過這種胞質素的交換獲得反抗抗生素的必要武器。霍亂病菌就是通過這種手段,從大腸桿菌身上中獲得了四環素的抗藥性。 MRSA也做到了這點。有一種叫脫脂物質脂質的東西把細菌分成兩個社會。這個東西在細胞壁中的含量決定了細菌能否被苯胺顏料著色。能被染色的被稱為革蘭陽性細菌,另一種被稱為革蘭陰性細菌。MRSA屬於其中的革蘭陽性細菌。起初,青黴素對革蘭陰性細菌並不起作用,而少量MRSA菌株迅速獲得了革蘭陰性細菌的抗青黴素基因。而青黴素的廣泛濫用,使人體環境對所有細菌變得惡劣。這給那些僅存的耐葯細菌造成了巨大的進化壓力,迫使它們調整所有的基因程式再生繁殖,最終MRSA這個原本稀少的品種變成了物競天擇後活下來的優勢品種。 起初,盤尼西林幾乎能百分之百地摧毀葡萄球菌,30年之後那個數字已降到10%。1960年代大部分醫生在二甲氧西林的幫助下放棄了盤尼西林。新葯摧毀了耐青黴素葡萄球菌的抵抗,這個戰果僅僅維持了幾年,MRSA再次戰勝了二甲氧西林。更複雜的抗生素出現了,但MRSA不斷地獲得更強大的抗性。現在,只有一種藥物萬古黴素能夠摧毀MRSA。這最後的希望恐怕也會落空,一種腸球菌對萬古黴素也產生了抗體。而在醫院裡,這種腸球菌和MRSA經常是寄生在病人傷口繃帶上的鄰居,我們有理由擔心腸球菌會無私地將這件武器轉交給MRSA。 與「超級病菌」的超級感染做鬥爭的代價像火箭發射一樣猛升。病人住院時間的拖長和更昂貴抗生素的使用,每年要增添300億美元的支出。從盤尼西林過渡到二甲氧西林一項就使基本醫療費增加了十倍。更昂貴更複雜的抗生素用於治療,導致了「超級病菌」們更大的抗藥性。在《不死的細菌》一書中,作家馬克?拉普描述了抗生素的發明被濫用所產生的後果: 「超級病菌」不怕所有抗生素 英印研究者發現,這種可能源於印巴地區的「超級病菌」能讓病毒變得無比強大,抵禦幾乎所有抗生素 抗生素是人類抵禦細菌感染類疾病的主要武器。但是,最近,這種武器遭到巨大挑戰。醫學權威雜誌《柳葉刀》2010年8月11日刊登的一篇論文警告說,研究者已經發現一種「超級病菌」,它可以讓致病細菌變得無比強大,抵禦幾乎所有抗生素。目前,這種「超級病菌」已經從南亞傳入英國,並很可能向全球蔓延。 一種超強的酶 這項研究由英國卡迪夫大學、英國健康保護署和印度馬德拉斯大學的醫學研究者聯合進行。研究人員稱,他們在一些赴印度接受過外科手術的病人身上找到一種特殊的細菌,這種細菌含有一種酶,它能存在於大腸桿菌等不同細菌DNA結構的一個線粒體上,並讓這些細菌變得威力巨大,對幾乎所有的抗生素都具備抵禦能力。 2009年,卡迪夫大學的研究者蒂莫西·沃爾什首次在一名瑞典病人感染的大腸桿菌和肺炎桿菌中確認了這種酶的存在,並將之命名為NDM-1。 已有致死病例 研究者發現,2009年英國就已經出現了NDM-1感染病例的增加,其中包括一些致死病例。參與這項研究的英國健康保護署專家大衛·利弗莫爾表示,大部分的NDM-1感染都與曾前往印度等南亞國家旅行或接受當地治療的人有關。 而研究者在英國研究的37個病人中,至少有17人曾在過去1年中前往過印度或巴基斯坦,他們中至少有14人曾在這兩個國家接受過治療,包括腎臟移植手術、骨髓移植手術、透析、生產、燒傷治療或整容手術等。不過,英國也有10例感染出現在完全沒有接受過任何海外治療的病人身上。 目前的研究發現,攜帶NDM-1的大腸桿菌感染,會導致許多病人出現尿路感染和血液中毒。一部分感染者病情較為緩和,但也有一些人較為嚴重。在已發現的NDM-1細菌感染病例中,至少有一例已經對所有已知的抗生素具有抗藥性。 英政府發警告 類似的NDM-1感染也出現在了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荷蘭。儘管目前在英國只發現了約50例病例,但科學家們擔心它還會繼續蔓延。沃爾什說,現在還無法確定NDM-1在英國到底蔓延到什麼程度。英國衛生部已就此發出警告。 「由於頻繁的國際航空旅行、全球化以及南亞國家醫療旅遊業的興起,NDM-1現在有機會迅速傳播到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沃爾什警告說。本文來源於血管瘤癥狀研究協會? http://www.lovefund.org/ , 原文地址:http://www.lovefund.org/news/103/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跨國研究 癌症新基因現形
※易學研究:《連山易》(序)
※財產犯罪對象疑難問題研究違禁品
※[轉載]通背拳的歷史研究
※?最新研究:出生月份決定你易得哪種病!快來查查,再送你預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