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實踐中的思考——學習葉聖陶教育思想讀書筆記之一

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有效開展閱讀教學,這是擺在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的面前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因為我們面對的實際情況是:沒有考慮到學生初到高中的閱讀心理的特點,就把原來編排得非常有意思的閱讀順序打亂,完全回到新課改之前,按照文體分類來實施教學,使得原來最能吸引學生的語文課,變得一點都沒有了興趣;趕快車似的,早早結束閱讀教學,提前進入到高考複習,整整炒一年的冷飯,原來已經有點靈氣的學生,結果被磨得毫無生氣。帶著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思考一下如何才能走出這種困境,如何才能真正落實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帶著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好好學習我們的校友、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的閱讀教學思想。  上世紀20年代,葉聖陶針對當時國文教授「限於教室以內」、「限於書本以內」的弊端,明確指出:「趣味的生活里,才可找到一切的泉源。」在脫離生活、脫離實踐的「應試教育」根深蒂固的20年代,這一見解的確是獨具慧眼,振聾發聵的。他認為:新式教育的目標在於「造就善於處理生活的公民」。當時所謂「健全」和「善於處理生活」,主要是指能獨立地、自由地表達個人的思想、感情和意志,具有為現代生活所必需的各種基礎知識和技能,從而能應付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推動社會的前進。在30、40年代,葉聖陶提出「以生活為中心」來補救「為求學而求學,為讀書而讀書」使所學者忘記「何所為」的缺點,指出「學習得跟整個生活打成一片」。1948年,更是明確提出「以生活為本位」的觀點。   可見,葉聖陶經過幾十年的思考,日益明確並以理論的形式闡明了生活與教育的關係:二者是源泉與流的關係,教育應以生活為本源,而語文教育尤應如此。作為語文這種工具,尤其是與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的。語言是在人類社會中產生的,又是為人類社會服務的。語言離開了生活,既背離了語文的性質,又不可能提高效益。葉老認為,語文是「生活上的一種必要工具」,這種工具決不是用來追求仕途功名的,而是用來增進知識,用來表情達意的,總之是用來更好地應付日常的生活從而更好地做一個健全的公民的。葉老認為,要真正掌握好語文工具,首先要求受教育者有充實的生活,即「應是閱歷得廣,明白得多,有發現的能力,有推斷的方法,情性豐厚,興趣饒富,內外合一,即知即行,等等」;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語文的教育必須致力於「訓練思想」和「培養感情」的人文教育。這樣看來,語文教育又不僅是為了使人們獲得一種生活上的必要工具,而且是為了使人們的「思想益正確而完善,情感益懇摯而縝密」,從而成為一個身心健康、人格完善的社會公民。葉聖陶強調的語文教育要以「生活為本源」,這與現代國外學者提出的「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觀點是異曲同工,與新課程標準提出的素質教育是一脈相承的,也與依據新課標編寫蘇教版新教材的原則是完全吻合的。   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有以下特點:    教科書不以知識能力點為體系,而是以學習專題統整積累與整合、感受與鑒賞、思考與領悟上、應用與拓展、發現與創新等方面的發展目標,每個專題形成塊狀結構,進而構成新的框架體系。  改變傳統的選文方式,打破時代、國別和話語方式等界限,根據專題需要,把各種有助於探究學習的材料(如選文、背景資料、問題設計、思路、討論題、音像資料、圖表、索引等等),有機並有創意地進行組合。   專題努力創設新的語文學習情境,加強與社會生活的聯繫,拓寬學習天地,每個專題都能衍生出豐富的語文活動內容,為學習提供多樣化的學習途徑,在學生與文本、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學生與編者之間,構建多重對話的平台。   教科書的專題以人文話題統領,又熔鑄著人文精神,包含著語文因素。人文話題的選擇重點,指向那些適合高中生成長需要的,體現生命精神,傳承人類文明,反覆出現並持續地起著完善人格作用的命題。教科書汲取傳統文化中的人文觀念,融合現代人文主義學說,對相關的文化內涵進行梳理和整合,提煉出一組人文話題。高中生能從這些人文話題獲取精神的滋養,初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為體現高中語文課程的人文性,教科書在呈現方式的變革,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社會實踐的聯繫等方面,也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是語文學科的本質性特點,編寫者十分重視二者的有機結合。人文話題統領,使每個專題具有獨特的人文內涵,同時每個專題又有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的具體要求,並在應用、審美、探究方面有所側重,高中語文必修階段知識教學、能力培養的目標都得到了較好的落實。   從以上蘇教版的特點來看,這套廣受歡迎、評價很高的教材完全遵循葉聖陶語文教育思想編寫而成的。   首先,這套教材充分體現了新世紀的語文教育的目標:「造就善於處理生活的公民」。即培養能獨立地、自由地表達個人的思想、感情和意志,具有為現代生活所必需的各種基礎知識和技能,從而能應付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推動社會的前進的新世紀公民;其次,這套教材也比較好的尋找到了一個學生如何培養學習語文興趣的切合點,依照生活即語文的理念,努力促使學生做到「應是閱歷得廣,明白得多,有發現的能力,有推斷的方法,情性豐厚,興趣饒富,內外合一,即知即行」;再次,這套教材也努力遵循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的理念,既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言的駕馭能力,又致力於「訓練思想」和「培養感情」,努力把學生培養成一個身心健康、人格完善的社會公民。   2005年開始正式實施新課程,我與其他老師一起也採用了這套教材,當時我們完全按照這套教材的編排思路來落實教學任務的。三年一輪的教學已經結束,我們回顧這三年的教學實踐,深深體會到這套教材確實是一套好的教材。高一結束時,我們學校參加全市的語文統考,結果我們學校的成績平均成績超過了蘇高中,高考結束,我們的高考成績超過了十中,這不能不說與新課改有著密切相關的聯繫,這不能不說與我們正確合理運用這套教材有著非常緊密的關聯。   我在教學實踐中也充分的感受到了新課改帶給我們的新的教學思想和理念,而這種理念又與葉老的教學思想密不可分的。   高一時上語文課,最讓我激動不已的倒不是那些講得非常生動的課,而是那些活動體驗課,同學們分小組討論,然後由一位發言人上講台介紹討論結果,那些發言人的介紹往往是各有側重,各有發揮,各有特點,引起了同學們的關注。其實同學的發言也是一個重要的教學資源,不僅鍛煉了同學,也讓同學學到了許多。這時,語文自然而然成為了「生活上的一種必要工具」,成為用來增進知識,表情達意的工具。   高二開始有了選修課,其中作文也是作為選修的內容之一。寫作與生活的關係更為密切,如何使學生的寫作真正成為生活的需要,我們語文老師需要多多思考多多引導的。幫助同學建立新浪博客,在博客上寫作是我想出來的一個辦法。我還為我所教的兩個班建立了發表優秀作文的博客,優秀的作文請同學打成電子文檔,然後由我發布上去,以便讓其他同學閱讀交流。其中有一篇文章,《幸福的N種感覺》所有的同學都發布在班級博客上,而我也在批閱的時候突然文思如涌,寫就一篇「下水文」,讀給同學們聽。(這篇文章因情感真摯而發表在校刊和蘇州市德育研究刊物上)這樣的交流,這樣的參與,「思想益正確而完善,情感益懇摯而縝密」的語文學習就有了可能。   高三原來所期待的與同學一起繼續共閱讀同成長的計劃被提前的總複習所打破。沒有辦法,我只能暗中來落實自己的計劃,比如我出資為每一個同學訂了一份美文閱讀的報紙,還比如我抽時間補充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位同學講授,還比如我儘可能多印一些現代散文中比較適合同學讀的篇章讓他們課外閱讀。其中最為大膽的是我經常帶領同學到網路教室去上課,讓他們自由閱讀,深度閱讀。比如我再講授唐詩宋詞的時候,唐詩是我講授的,但宋詞完全由同學自己講授的,並且還要求他們利用多媒體和網路來製作課件。在進行李白與杜甫比較閱讀時,我在網路教室開了一堂公開課,利用網路資源搜尋學習的資料,利用BBS進行討論。結果受到了同學的歡迎。這種虛擬式的學習平台恰恰也提供了一次讓我們嘗試「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的機會。    最後的高考結果著實讓我驚喜,我所教的兩個班都取得好成績。這不能不說應該歸功於新課改,歸功於葉老的教學思想。
推薦閱讀:

葉聖陶教育思想摘錄
葉聖陶先生書寫的《心經》,真是漂亮
葉聖陶關於教育的8句話,看似簡單易懂,實則內涵豐富
《葉聖陶先生二三事》練習題
為什麼要學習語文?----讀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

TAG:教育 | 學習 | 思考 | 思想 | 筆記 | 讀書筆記 | 實踐 | 讀書 | 葉聖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