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入門可學《醫學心悟》

入門可學《醫學心悟》(2011-04-21 08:42:34)

標籤: 學醫 入門 健康

本書作者程國彭,字鍾齡,號恆陽子,安徽歙縣人,為清代名醫。少時體弱多病,因而酷愛醫術,刻苦學習,潛心求索者有年,臨證經驗豐富,名噪於康熙、雍正年間,四方從游者甚眾,而自己常感不足,這是他成為一代名醫的關鍵所在。凡對中醫理論未明徹者,則晝夜思索、揣摩,恍然有悟時則援筆書之。經過三十年的積累,於一七三二年撰成《醫學心悟》一書。所以叫《醫學心悟》者,作者認為醫者治病,性命攸關、「其操術不可不仁,其處心不可不慈,其讀書明理,不至於恍然大悟不止,爰作是書,以教吾徒,蓋警之也」。也就是激勵學生看到書名,便奮發鑽研,認真學習,直到弄懂為止之意。

本書屬於中醫入門書籍,具有提綱挈領,簡明扼要,方約而效,切合實用等優點,文字淺顯易懂,內容較為廣泛。全書共分六卷,卷一為總論,分別敘述瞭望、聞、問、切四診,根據《傷寒論》總結出「寒熱虛實表裡陰陽」八綱辨證法,直到今天仍為我們所常用。對治則的理論和臨床運用做了較詳細的闡述,且很精闢,層層深入,使人讀後擴大了思路,開闊了眼界;卷二為傷寒部分,對六經辨治的辨析較為細緻;卷三至卷四165頁為內科雜病,文筆簡練,概念明確,眉分目朗,便於記憶;卷四自166頁至卷五177頁為咽喉(唇口齒舌)、目、面、鼻、耳等五官科;卷五為婦科,內容包括經、帶、胎、產等四大證;卷六為外科十法和急救。

本書對晚清有一定影響,雖非長篇巨著,但它切合實用,故江涵暾在《筆花醫鏡》中謂:「程鍾齡醫學心悟女科一卷,悉從諸大家論說中,斟酌甚善而出之,字字毫髮無憾,並無近世《臨證指南》等纖巧習氣,故依治每收實功。」可說是對本書的正確評價。下面僅就程氏的學術思想和本書的主要內容作一簡介。

一、程氏的學術思想淵源

程氏的學術來源,上承內、難、傷寒,下及金、元、唐、宋諸家,無不瀏覽,特別是對《傷寒》、《金匱》有很深功底,但他並不囿於《傷寒》、《金匱》,主張博採眾家之長。他在書中說:「醫道自素、靈、難經而下,首推仲景,以其為制方之祖也。然仲景論傷寒,而溫熱、溫疫之旨有未暢;河間論溫熱、溫疫,而於內傷有未備;東垣詳論內傷,發補中、枳術等論,卓識千古,而於陰虛之內傷,尚有缺焉;朱丹溪從而廣之,發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論,以補前賢所未及,而醫道亦大全矣。不知四子之書,合之則見其全,分之則見其偏,茲集兼總四家而會通微意,以各適於用,則庶乎其不偏耳」。說明程氏善於學習前人的著作,能夠擷英咀華,取長棄短,掌握其真髓,否則不會得出這樣的確切結論。

他在學習方法上,主張「學貴沉潛,不容浮躁者涉獵,思貴專一,不容淺嘗者問津」。只有專心致志,戒驕戒躁,虛懷若谷,才能鑽進去,跳出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基於上述思想,他特彆強調打好中醫基本功,在第一章,就開宗明義,以歌訣形式,指出有些醫生鑽研不力,造詣不深,而導致醫療錯誤。如在《醫中百誤歌》中說:「醫家誤,脈不真,浮沉遲數分不清。」以及不明臟腑經絡,標本緩急,不諳藥性,辨證不準,胸無定見,」而出現「攻補寒溫不對證」、「病重葯輕輕反重」而遺誤病人的不良後果。他更講求醫德,提倡不要「強識病,病不識時莫強認,謙躬退位讓賢能,務俾他人全性命。」的實事求是的醫療作風。

中藥是賴以治病的有力武器,因此,在臨證中,儘管醫生辨證準確,立法處方中的,但藥品質量差,也不會收到好的療效。所以他對中藥以假亂真,炮製失宜,煎藥失度,分量不準,提出七條葯誤,不僅對當時有針砭作用,即對今天中藥品種混亂,質量差,該炮不炮,該炙不炙等情況,亦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醫生治病固然要有較高的醫療水平,但這只是一方面,還需要病人、病人的家屬及親友的緊密配合,如情志舒暢、遵從醫囑、飲食忌宜等,始能提高療效,否則亦難以收到良效。程氏晚年雖信奉佛學,曾到天都普陀寺修行,法號普明子,可是他反對師婆巫神,在「旁人誤」中說:「旁人誤,引邪路,妄把師巫當仙佛,有病之家易著魔,到底昏迷永不悟」的告誡。由於他信佛學,精於養生之道,在《百誤歌》之後,即總結出:「節飲食,慎風寒,藏精神,戒嗔怒」的保生四要,把靜坐法名之曰:「治陰虛無上妙方」。本書的主要目的在於:「發明醫中之誤,細詳調攝之方,兼彌患於未萌,治未病之意也。」

二、首創醫門八法,緊密結合臨證

歷代醫籍中,記載的治則一般為五法、六法,而程氏集各家之長,擴為八法,使治法得到充實和發展,把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分為八篇,敘述詳明,細緻深入,讀後使人受益良多。

1.汗法:邪在皮者,汗而發之,以驅除外邪。然而當汗不汗,不當汗而汗,當汗不可汗而妄汗,有當汗不可汗而又不可汗,汗之不得其道,有當汗而不中其經,不辨其葯,知發不知斂而誤人者共五大類。每類之下,又作具體而明確的分析,說明其機理。如不當汗而汗誤人者,就舉出頭痛發熱與傷寒同,而其人倦怠乏力,鼻不塞,聲不重,脈來虛弱,內傷元氣不足之疑似證,余如:「真陰虧損,傷食,寒痰厥逆,濕淫腳氣、內癰、外癰,瘀血凝積等約十種之多;在當汗不可汗,而妄汗誤人中,舉出約十六種不宜汗證。

治療:陽虛宜溫陽益氣解表,陰虛則滋陰發汗,風寒宜辛溫,風熱用辛涼,邪盛體實者汗宜重,體虛邪實者汗宜輕等等,不再枚舉。

他特彆強調:「一法之中,八法備焉,八法之中,百法備焉」的圓機活法,不能囿於一法。並說:「此予數十年來心神領會,歷試而不謬者,盡見於此八篇中矣。」說明作者是從長期臨床實踐中得來的心血結晶,應仔細玩索,萬勿草草讀過。

2.吐法:邪在胸次之間,胃脘之地,或痰、食、癰、膿,皆當吐之,「而近世醫者,每將此法置之高閣……以致病中常有自嘔,自吐,而為順症者,見者驚,聞者駭,醫家亦不論虛實,而亟亟止之,害人多矣。」

痰熱壅塞,食停胸膈,脹滿疼痛宜吐;停痰素飲發為頭暈者宜吐,老弱病久則不宜吐,病在少陽,胸悶而煩則不宜吐。

3.下法:虛弱之人虛細之脈、正虛邪實,不宜猛下而宜潤下;導法,潤之以麻仁、梨汁,導之宜蜜煎、豬膽汁、土瓜根;寒下、溫下、微微和之,先攻後補,先補後攻,攻補兼施,解表兼攻里,和解兼攻里;胸腹硬滿手不可近為結胸,用小陷胸湯丸;少腹硬滿而痛,小便自利,有蓄血用下法。雜症中新產婦、老人、虛人、食積、水、蟲、血等病有虛實,下有輕重。

4.和法:邪在少陽為半表半里,證見寒熱往來,口苦,咽干……,偏於表則寒多,偏於里則熱多,寒多宜溫而和,虛者宜補而和,邪實體實宜清而和;其次,和法宜辨燥濕,如病在少陽,而口不渴,大便如常,是津液未傷,清潤之葯不宜太過,而半夏、生薑皆可用;口大渴,大便漸結,是邪將入於陰,津液漸少,則半夏辛燥可除,而花粉、瓜蔞必用矣。少陽兼表,小柴胡加桂枝;少陽兼里則便閉、譫語、狂躁等症生,宜小柴胡加芒硝。和之法則一,而和之法變化無窮。

5.溫法:溫者溫其中,臟受寒侵,必用溫劑,經云:「寒者熱之是也」。中寒厥逆,下利腹痛宜溫,冬令傷寒,風寒外客宜溫解,寒痰壅塞宜溫開,冷食所傷宜溫消,寒痹宜溫通,體虛挾寒宜溫補,中寒暴痛便結宜溫下。溫有溫存之溫,參、芪、歸、術,和平之性;溫熱之溫性,附子、肉桂、乾薑,燥烈之性;用溫法還須結合季節,盛夏之月,溫劑宜輕,時值隆冬,溫劑宜重。其次當視邪之盛衰和體之強弱,氣虛陽微之人,寒邪乘之溫宜重,平素火旺,或前有失血之證,而中新寒,溫宜輕。

6.清法:清者,清其熱,臟腑有熱則清之。

風痰閉火,則散而清;燥熱之火,則潤而清;傷食積熱,則消而清;暑熱傷氣,則補而清;風濕熱邪,則辛涼而清;痰熱之火,則化痰而清。然有不當清而清之誤者,陰虛勞瘵,日晡潮熱,產後血虛,發熱,煩躁,證象白虎而非白虎,誤服難救;命門火衰,浮陽上越,有似火者,陰盛格陽,假熱之證,其人面赤煩躁,欲坐卧在泥水中……脈反虛大,按之豁然而空,皆不宜清法。真陰不足而火上炎者,壯水之主;真陽不足,浮火上炎者,引火歸元。外感之火為實,內傷之火為虛,病因不同,而治法迥異。

7.消法:消者,祛其壅也,癥瘕積聚,瘰癧結核,癰瘡癤腫,老痰死血,宿食積滯,皆宜消散,然須先辨明病原,分清氣血,臟腑經絡;次辨停痰、死血,癰膿、蟲蠱,癥瘕痃癖,七疝等,從不同見症而用不同消法。如氣血中滿,鼓之如鼓不宜消,宜補中土;脾虛運遲者,腎虛水泛為痰,血枯而經水斷絕者,皆不宜消法。同時尚應注意消之得法。所謂得法,就是分為初、中、末三步的治法,如癥瘕積聚當其邪氣初客,所積未堅,則先消之而後和之;氣鬱漸深,積聚日久,濕熱相生,塊因增大,法從中治,削之軟之以抵於平;邪氣久客,正氣必虛,則以補瀉迭用為宜,如薛立齋用歸脾湯送蘆薈丸,程氏用五味異功散佐以和中丸,即攻補並行的中治之道;塊消及半,便從末治,不再攻擊,但補氣調血,疏導經脈,俾榮衛流通,而塊自消。這與《內經》「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的理論相一致。

8.補法:補者補其虛,有當補不補誤人者,有不當補而補誤人者,有當補而不分氣血,不辨寒熱,不識開合,不分緩急,不明根本,不深求調理之方以誤人者。僅舉數端,可見一斑:

脈實證,不能補,較易辨析,而體虛之人客邪初至,病勢方張,亦不能驟補,否則無異閉門留寇;大實之症,積熱在中,脈反細澀,神昏體倦,甚至憎寒戰慄,欲復衣被,酷似虛寒,而其人必有唇焦口燥,便閉、溺赤諸證。

人知補火可以益氣,不知清火亦能益氣,血脫者益氣,乃陽生陰長之理;氣虛補其火(補丹田),虛而有表邪在,補而兼散;虛而有積聚者補而兼消;虛而有結熱者,補而兼攻;虛而兼表邪者,氣虛宜益氣解表;血虛宜補血兼解表,陽脫陰亡宜峻補;余邪留戀,雖虛但補宜緩。

此外,他特彆強調「葯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精補,精補不如神補。」即食療和養生之道值得重視。

「八法」是臨證治療常用的治則,程氏總結了前人和個人的臨床經驗,進行了詳細而深入的分析,對指導運用「八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辨證詳明,說理透析,學用一致

程氏既有很高的理論造詣,又有豐富的臨症經驗,因此他不論在闡述理論或臨床方面,都是理論緊密結合實際,不尚空談,言簡意賅,說理透析,確有說服力。

他在「火字解」中,把火分為內、外兩大類。外火即由六淫所傷和飲食而來。在治療方面,因是外來之火,(亦稱賊火)主張驅而不留;內火為七情色慾,勞役傷神而來,(又稱子火,以臟腑失調引起)其治宜養不宜害。

治賊火進一步提出四法:一曰發:風寒外束,火邪內郁,治宜升發;二曰清:內熱極盛,治宜寒涼;三曰攻:火氣鬱結,大便不通,治宜攻下;四曰制:熱氣怫鬱,清之不去,攻之不可,此本真水有虧,水不制火,所謂寒之不寒是無水也,當滋其腎。

治子火有四法:一曰達,肝鬱氣結,木郁達之;二曰滋:虛火上炎,壯水之主,抑制陽光;三曰溫:勞倦傷神,元氣受傷,陰火乘土位,勞者溫之,甘溫除熱;四曰引:腎氣虛衰,逼其無根之火,游溢於上,當導龍入海,引火歸元。

不論治賊火、子火,在闡明理論之後,均附有處方,我們臨證時,雖不能按圖索驥,但可借鑒。

在學習「火字解」時,還應與醫門八法中的清法結合起來看,則更全面。如他在內外傷火辨中說:「外感之火,邪火也,人火也,有形之火,後天之火,得水則滅,故可以火折;內傷之火,虛火也,龍雷之火也,無形之火,先天之火也,得水則炎,故不可水折……」,「外感之火以涼為清,內傷之火以補為清。」

對積聚鑒別診斷在消法中論述最詳,如積成於五臟,推之不動;聚成於六腑,推之則移。忽聚忽散者氣,痛有定處不移者血;噯腐吞酸,得食則痛為食積;先足腫後腹脹者水,先腹脹後四肢者為脹;痛引兩脅,咳吐涎沫,為停飲;咳而胸痛,吐膿腥臭者為肺癰;當胃而痛嘔而吐膿,胃脘痛;當臍而痛,小便如淋,腿不能伸直,為腸癰等。均很簡明扼要,便於掌握。

對脾胃病,也有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因餓致病者固多,而傷食致病者亦不少,如過嗜肥甘則痰生,過嗜醇酒則飲積,瓜果乳酪,濕從內受,發為腫滿泄利;五味偏啖,久而增氣,皆令夭枉。古人謂:補脾不如不腎,補腎不如補脾的問題,程氏有全面的理解。他說:「補脾不如補腎者,以命門之火,可生脾土也;或謂補腎不如補脾者,以飲食之精,自能下注於腎也。須知脾弱而腎不虛,則補脾當亟;腎弱而脾不虛者,則補腎為先;若脾腎兩虛則並補之」。寥寥數語,使人茅塞頓開。

四、師古不泥,創製新方,葯少效宏

程氏通過多年的臨床經驗,對方劑鼻祖《傷寒》、《金匱》下及歷代方書,無不鑽研,並有自己的見解。如治盜汗一般皆用當歸六黃湯,已成慣例。而程氏認為:「藥味過涼,不宜陰虛之人,陰已虛而更傷陽,能無損乎?宜用八珍湯加黃芪、麥冬、五味子主之。」不僅使我們對當歸六黃湯不宜於陰虛之體有所認識,更可貴的是又增加了一條思路和治法。

程氏隨著臨床經驗的積累,不僅善於學習、運用前人的方劑,而且師古不泥,自出杼機,創造了不少新方,且具有方約而效,量少而專等特點。他治噎膈病,是否癌症,尚待研究,主用潤劑,反對用燥葯,他說「噎膈症不出胃脘干槁四字……夫胃既槁矣;而復以燥葯投之,不愈益其燥乎?」基於此,他創製啟膈散,葯僅八味,量僅29.5g,加上柿蒂可能31g左右,藥用:

沙參9g,丹參9g,茯苓3g,川貝母4.5g(去心),鬱金1.5g,砂殼1g,荷葉蒂2個,杵頭糠1.5g。

下面附有氣虛、蟲積、血積、痰積、食積等加減

本方是通噎膈,開關之劑,並有屢效二字,是否有效?對什麼樣的噎膈有效,有待摸索和觀察。但陸以湉在《冷廬醫話》中有:「程鍾齡《醫學心悟》篇幅雖隘,其方頗有佳者,余戚李氏婦患噎症絕糧,諸葯不效,醫告技窮,余拈此書,得啟膈散,令煎服之,四劑能納食,再四劑痊癒」的記載。

古人治痢多用枳朴、檳榔等墜下之品,程氏宗之,結果是效者半,不效者半,不效者纏綿難愈,而成敗症,因此他對此證,揣摩不舍,恍然有悟,「由積熱在中,或為外感風寒所閉,或為飲食生冷所遏,以致火氣不得舒伸,里急而後重也」。因制治痢散:

葛根、苦參、松蘿茶、赤芍、麥芽、山楂、陳皮。

為細末水煎,每服12g,並註明「本方加川連尤效」。

方用葛根為君,鼓舞胃氣;陳茶、苦參為臣清濕熱;麥芽、山楂消宿食;赤芍、陳皮為使,所謂「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也。

聶雲台在《溫熱標準捷效》中說:「在衡山遇一醫家,言某山疫痢,用《醫學心悟》治痢散投之言無一不效;後又晤廖慕韓醫士,述其經驗亦同」。說明經過驗證有效的事實。

咳嗽為一般常見疾患,治不得法,每致留連,程氏創止嗽散,治諸般咳嗽,方葯是:

炒桔梗、荊芥、紫菀、百部、白前各2斤,甘草炒12兩,陳皮去白1斤。

共為末,每服9g,開水調下,食後臨卧服,初感風寒,生薑湯下。

此方他說:「予制此葯普送,只前七味,服者多效。或問葯極輕微,而取效甚廣,何也?予曰:葯不貴險峻,惟期中病而已,此方系予苦心揣摩而得也」。但是程氏並非專用本方統治諸咳,而有詳細的增減,如風寒初起,加荊芥、防風、蘇葉、生薑;若熱傷肺,口渴心煩溺赤,加芩、連、花粉等,葯因證變,而不泥於一方。鮑相璈因其治咳嗽有捷效,采入所撰《驗方新編》之中。唐容川稱讚「此方溫潤和平,不寒不熱,有清金寧肺之功」。我院已故名老中醫朱顏在五十年代即對此方做過藥理葯化分析,並製成浸劑以治咳嗽患者。

此外,他創製的消瘰丸、加味香蘇散等方,已被晚清醫家采入雜病書中,流傳甚廣。如陳修園在《時放歌括》中即選入了加味香蘇散,並作了「此方乃治四時感冒發表之輕劑,為解肌治法,亦所當知」的評語,這些方劑確是方約而效,量小而專,值得我們採用和學習。

本書重在實用,以臨床為主,而對中醫基礎理論、診斷等方面則尚欠全面,需要進一步學習和涉獵有關中醫藥書籍。

本書雖非長篇巨著,但說理簡明,辨證細緻,特別是臨證經驗豐富,對我們有很大的啟迪作用。故曰:「書不在厚,貴在實用;方不在大,有效則靈」。

程氏師古不泥,敢於質疑,多有創見,這種潛心揣摩,鍥而不捨,認真鑽研的學習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學習的目的在於應用,而程氏重視臨證,把醫生、病人、病人家屬視為一體的觀點,值得重視和發揚。

本書是一部入門書,我們如能根據作者所說的,在學好本書之後,再博覽群書,提高理論和醫療水平,從而「心如明鏡,筆發春花,於以拯救蒼生,而葯無虛發,方必有功」,自能登堂入室,成為一代大醫矣。


推薦閱讀:

口腔潰瘍反覆出現是什麼原因?
《彌天謊言三伏貼 》——黃石市中心醫院副主任醫師
換個角度看醫學:醫生為什麼總不能給我明確的結論?
灌腸的方法和步驟是什麼?
身體有這3個癥狀,表示你的肝臟已經很虛了?

TAG:醫學 | 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