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國當博導: 親歷博士生教育(全)
06-30
我在美國當博導: 親歷博士生教育(全)
2012-02-13 15:10:00 來源: 人民網(北京)
美國的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為什麼能夠令世界上的眾多學子心嚮往之?除了社會、政治、經濟及其歷史等諸多原因外,就美國研究生教育本身的優勢與特色而言,確實有其可圈可點之處。在美國二十餘年的求學和執教生活,加之指導五十餘名博士生的經歷,讓我對美國研究生教育的體制、培養模式、質量監控等諸多方面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此間頻繁往返於美國和中國之間,致力於中美教育的交流與合作,與中國高校的同人、學子們交流,研討,參加博士論文的開題、答辯等。2003—2005年期間,還曾兩度作為美國政府派往中國的富布萊特高級訪問學者,任教於北京師範大學和西南師範大學(現西南大學)。在中國高校執教與研究的親身體驗,加之與中國同仁們的合作交流,讓我對當代中國的高等教育有了更為直接的認識,也對中國高等教育的蓬勃發展倍感欣慰。但毋庸諱言,目前中國的高等教育在某些方面還有待改善。秉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觀念,我力圖從親歷者和旁觀者的雙重視角來詮釋美國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的問題。鑒於美國的博士生教育能夠為我們展示美國研究生教育的全景,且與中國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因此,我將結合個人體驗,重點圍繞博士生教育,選取幾個相關問題加以論說。美國研究生學位知多少?如果我們要了解美國的研究生教育,那麼我們首先要了解美國的學位制度以及由此衍生的相關內容。第一,美國的學位制度是怎麼建立的?美國的學位制度是在19世紀借鑒德國研究生教育模式和英國學士培養模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636年創建的哈佛學院(即現在的哈佛大學),仿照英國的學位制度,對學完4年傳統經典課程的學生授予學士學位。1826年哈佛學院首次開設研究生課程。1859年密執安大學首次授予完成文科碩士學位計劃的兩位畢業生以碩士學位,這是美國大學最早正式設立現代研究生教育和碩士學位制度的標誌。1861年耶魯學院(即現在的耶魯大學)授予了美國歷史上首批3名博士,標誌著博士生教育和學位制度在美國的誕生。1876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研究生院。1900年,由哈佛大學等14所主要培養博士生的著名大學組成的美國大學聯合會(AAUP)應運而生。該聯合會的建立,對美國研究生學位制度的標準化、正規化起到了關鍵作用。1933年普林斯頓大學設立高級研究院,為博士後研究人員提供機會,這表明美國高等教育正式承認博士後研究。1961年成立了美國研究生院協會,標誌著美國研究生教育和學位制度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而走向成熟。美國非常善於借鑒他國的學位制度建設經驗,並結合本國的實際加以改造、創新。比如,世界上第一個哲學博士學位是由德國授予的,而美國1861年就借鑒過來。當英國在1920年才授予該國的第一個哲學博士學位的時候,美國已創造性地設立了專業博士學位,並在哈佛大學授予了第一個專業博士學位——教育博士(Ed.D)。相比而言,英國稍晚些,直到1992年才授予專業博士學位。第二,美國有什麼樣的學位?鑒於美國社會的多元性,其學位授予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以博士學位為例,在眾多的博士專業中,博士學位約有六十多種。我們通常把它們分為三大類,即研究型博士、專業型博士和跨學科博士。研究型博士學位(哲學博士學位)側重於學術性,強調創造性的科學研究潛質。獲得哲學博士學位的人多數是往大學教授方向發展的。專業型博士學位側重於專業應用性和實踐性,一般分為兩大類。一是與文理相關的專業領域,如工程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公共管理博士、教育學博士、心理學博士等;二是文科博士、理科博士、醫學博士等,授予在某個專業或學科作出創造性貢獻的學者。專業型博士往往需要在相關專業的實習經歷。跨學科博士學位即交叉學科的博士學位,如生物工程博士、生物化學博士、天體物理學博士等,大多是由在科技前沿領域從事研究並取得成果的學者所獲得。總體來看,美國大力發展各種類型的博士學位,除了較為成型的哲學博士學位以外,各種類型的專業博士學位、跨學科博士學位也應運而生,層出不窮。第三,選讀什麼樣的學位?也許這個問題是人們最為關心的。此處我無意列舉具體的策略,而是從宏觀的角度來說明選讀學位時涉及的一些原則性的問題。攻讀碩士學位還是博士學位?在美國,二者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美國的碩士學位獲得者多以修課為主,至於是否需要做論文,視個人意願而定。不打算做論文者,可多選修6個學分的課程來充抵論文,最後也可以取得碩士學位。既然只是6個學分的差別,所以大部分學生傾向於選擇不做論文。選擇做論文的學生,或者是希望證明自己的研究能力,或者希望通過碩士論文的寫作,為進一步申請博士學位做一些鋪墊。正因為取得碩士學位相對容易,因此,美國的碩士學位的含金量不高,但博士學位就大不相同了。比如,我做完碩士論文,別人仍然稱呼我為「Mr.Yan」,但獲得博士學位後,稱呼就變成了「DoctorYan」,並伴隨終生。此外,碩士論文與博士論文在英文中也有不同的稱謂,碩士論文和博士論文都可以用「thesis」表示,但「dissertation」就僅指博士論文。稱謂、頭銜的不同,實質上反映了人們對博士學位價值的尊重與認可。即使選定攻讀博士學位,也還涉及讀什麼專業的問題。這絕非一廂情願,而要知己知彼,兩廂情願。比如,許多美國人不太熱衷於諸如數學、物理等基礎科學的學位,所以美國許多大學的基礎科學類專業的博士學位往往被外國學生攬入囊中。在美國的某些物理系中,幾乎是中國人一統天下。鑒於這種情況,美國設立了許多研究基金項目,致力於鼓勵如何讓美國人去攻讀基礎科學和技術類的專業。與此相反,諸如醫學、法學、經濟學等都是美國人所熱衷的專業。有些學校的醫學院不但不提供獎學金,甚至還規定必須是美國公民才能就讀。專業選擇的不同取向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美國人的生活價值取向,實用主義無疑是根深蒂固的一種價值觀。除了考慮專業本身的熱與冷並做出合理取捨之外,攻讀學位時,學校類型、尤其是學校的排名應該成為主要的參照依據。排名越靠前的學校,其研究生培養的質量越高。就博士學位而言,通常人們首選的是研究型大學。根據美國2000年的卡內基分類標準,研究型大學按授予博士學位的數量及學位所覆蓋的學科領域範圍,又分為廣博型與密集型:每年至少在15個學科領域授予50個以上博士學位(廣博型),和每年至少在3個學科領域授予10個以上博士學位,或者每年所授予的博士學位總數不少於20個(密集型)。美國研究型大學約有一百五十多所,佔大學總數的3.8%左右,但是,它們培養了80%的博士生。研究型大學的科研資金雄厚,研究水平領先,無論從獎學金申請還是將來專業發展,都是好處多多。對於大部分學生而言,獎學金或助學金是他們在選讀博士學位時優先考慮的因素。那麼,美國大學的獎學金或助學金出自何處呢?一般來講,有聯邦基金、州政府基金以及多種形式的私人基金。這些基金有些是用於資助研究項目的,有些則直接用於研究生培養方面。由於博士生是在導師帶領下進行研究項目的主力軍,所以,研究項目中的部分經費可用做研究生的助學金或獎學金。名牌大學往往更有實力從美國教育部獲得大型的聯邦基金資助,這也為他們吸納更多的優秀博士生提供了資金上的支持。就許多公立大學來說,各州政府也會撥款用於研究生教育。例如,美國各州的教育經費預算中,都有一個「配方計算」,由此來確定研究生助學金的資助量,而這個資金總量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招收博士生的數目大小。通常情況下,大多數博士生都可以獲得研究生助學金,優秀的博士生還可以獲得可觀的獎學金,使其無須打工,足以讀完博士課程。助學金或獎學金資助數額的多少還與學科專業類型有關,比如,科學和工程類專業的研究經費較多,其資助額度也相應較高;而教育類相對比較少,人文學科的資助就更少了。第四,什麼人可以申請學位?從某種意義上講,美國的教育是有教無類的,是大眾化的。高等教育的各個層次極為分明、學科門類齊全,覆蓋了幾乎所有的領域。豐富的教育資源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需要,任何人都可以通過適當的方式或途經來接受教育或培訓,並獲取相應層次的學位。此外,教育平等化的理念深入人心,並成為政府決策與投資的依據,這也使得學位獲得者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越來越多的來自美國社會底層的學生進入到了碩士教育和博士教育階段;越來越多的外國留學生拿走了美國的博士學位。過去被視為弱勢的群體現在也逐漸地邁入到高層次的學歷隊伍中來。美國教育部除了負責資助大型研究項目外,它的另一個重要使命就是教育扶貧,促進教育的平等化。美國教育部會根據具體情況,來資助有特殊需要的學校,以改善其教學條件,提升其社會地位。例如,教育部針對當時大量墨西哥移民湧入美國這個現實,特在美國本土南部各州資助了很多墨西哥裔的學校,進行英語和西班牙語的雙語教學改革項目。我在得克薩斯州大學工作期間,就曾經參與主持了一個主要為西班牙裔美國人服務的教育領導學博士班建設的項目。什麼年齡段的人更容易獲得學位?其實,這個問題對美國人來說,似乎沒有太大意義。因為在美國,年齡的大小並不決定他有無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或能否獲得學位。高等教育的大門是對各種年齡段的人敞開的。就目前來看,越來越多的「大齡青年」進入到博士教育階段,比如,我們學院的博士生平均年齡大約在35—40歲左右,其中也有50歲的博士生。年齡稍大的博士,往往有著較豐富的實踐經驗,這無疑是重要的財富與資源。以我們招收教育科學研究的博士為例,其先決條件是必須有5年的教學經驗。缺乏實踐教學經驗的人,又如何研究教育現象呢?試圖以旁觀者的姿態冷眼觀潮、對教育現象高談闊論、說三道四或者指點迷津,充其量也只是紙上談兵罷了。即使博士期間有可能補充相應的實踐經驗,但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極為有限。美國高校在招收博士生方面,各個專業對於申請者的經驗和經歷都是極為看重的,而年齡似乎可以忽略不計。年輕固然有其優勢,但經驗對於博士階段的學習而言或許更為重要。相比而言,中國的教育科學博士生們似乎「太年輕」了。跨專業的人是否不太容易申請到攻讀新專業學位的機會?對這個問題的回答要視具體情況而定。比如,就教育科學研究這個專業領域來說,如果一個學生在本科階段和碩士階段都是學的教育學專業,那麼美國的博士入學指導委員會可能因該生的專業背景的單一性而有所顧慮,甚至會拒絕接收。因為教育是個複雜的社會現象,需要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人,比如哲學系、歷史系、社會學系、心理學系等,這樣才能豐富教育科學研究,拓展其視野與領域。事實上,在很多情況下,不同專業背景的交叉是非常必要的,而轉換專業在美國也是極為普遍的現象。以我個人為例,我本科學習化學專業,博士攻讀的是心理學,而目前從事的工作則是教育領域。女性攻讀博士學位是否不具有優勢?不容否認,美國是存在性別歧視的。比如,我在教授教育研究方法時,比較喜歡L.Gay撰寫的一本暢銷教材《教育研究》(EducationalResearch)。該書作者在20世紀70年代署名時之所以用名字的首字母L而不是Lorraine,其目的就是淡化自己的性別。因為在當時,學術研究領域多為男性所統治,研究方法領域更是如此。女性涉足障礙重重,更何況質性研究方法在當時並非主流。如果以女性作者身份出現,或多或少都會影響人們對此書內在價值的判斷。當今的美國,性別歧視已不太明顯。平等、多元的教育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成為人們發展自我、保護自我權益的依據和手段,所以女性選擇其生涯發展路徑的自主性也越來越大。比如,許多美國年輕女性在讀完大學或碩士後,可能先考慮成家、安居等問題,待穩定之後,再比較從容地、理性地來決定是否繼續讀書,攻讀哪個專業。攻讀博士並不是她們逃遁就業壓力、延遲進入社會的擋箭牌,而是立業、樂業的開始。作為學校,是沒有理由拒絕這些深思熟慮之後做出選擇、並執著追求的女性的。這樣,越來越多的女性、年齡越來越大的女性也步入了博士學位申請者的行列。總體來看,美國的教育特彆強調大眾化、平等化、多元化,為美國公民以及在其國土上的外來人員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教育在推進社會的整體進步、縮小社會階層的差距方面,確實功不可沒。美國博士教育體系知多少?美國的研究生教育處於世界領先水平,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雖然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基礎教育曾出現過危機,「國家處於危難之中」的聳言令美國人多了些教育的憂患意識,但就高等教育、特別是研究生教育而言,始終穩定地保持其優質的水準。當然,這是與美國的教育強國的理念、經濟實力的強大以及聯邦政府的大力資助等密切相關的。我們從博士學位的授予人數的變化中也能略窺一斑:1960年,美國授予的博士學位約一萬個,到1970年則擴大到三萬個左右,現在則趨於穩定,大約每年四萬個左右。博士的擴招並未降低其培養的質量,這在很大程度上受益於美國較為完善的博士教育體系。從博士點的審批,到博士生的培養流程,再到質量監控體系的運作等,都遵循著非常規範的程序來進行。第一,申請博士點需要具備什麼條件?美國博士點的審批也有一系列的要求,但從大的方面來看,至少要滿足兩個基本要求:一是要能夠開設出一系列非常合理的博士課程;二是要有一個專業化的教授團隊。在美國,做博士是從系統地讀書開始的。也就是說,博士生首先要修完所規定的博士課程,通常在3年內完成。這一點與中國培養博士生的常規模式極為不同。儘管有些課程在本科或者碩士階段已經修過,甚至課程名稱都是相同的,比如「教育基礎」(FoundationofEducation)可能在本科階段、碩士階段和博士階段都開設,但是,其深度和廣度都是不同的,對學生的要求也不同。從課表的標號來看,同樣的課程名稱,在本科階段是400號以下,碩士階段可能是500號上下,而博士階段則是900號了。美國一般大學對博士的修課要求是50~60個學分,大約要修完至少15門以上的博士課程。正因如此,課程設置就顯得至關重要,它直接決定了博士生培養的規格與水平,自然也就成為博士點申報中的核心內容。一般來說,博士課程可以分成幾個不同層次、不同系列的課程模塊,比如,就教育政策研究方向的博士課程而言,可以包括教育的基礎課程、研究方法類課程、教育社會學課程以及教育經濟學課程等幾個大的模塊。設計合理的課程固然重要,誰能教授這些課程似乎更為重要與現實。所以,是否具有一個強有力的教授團隊就成為博士點建設中的另一個關鍵成分。在美國,大凡能夠指導博士生的教師,無論他是教授或副教授,都可以稱之為博導。博導與教授的級別沒有直接關係,只與所從事的工作性質有關,即指導博士生。教授團隊的主要工作就是開設相應的系列課程,全程參與輔導博士生的學習與論文寫作等工作。一個教授團隊需要多少人才算達標呢?對此並無固定的人數要求,這要根據開設課程的數量、專業方向等的不同來確定。第二,怎樣衡量博士生的培養質量?一旦博士點建立了,之後的工作就是如何培養符合要求的高水平的博士生。可以說,博士生的畢業論文質量是衡量其學習成效的最終依據,但是,畢業論文畢竟是一個結果性的指標,而對博士生在學期間的過程性評價也是非常必要的。美國大學要求博士生在實際著手做畢業論文之前,必須通過所規定的考試,否則沒有資格申請做畢業論文。這種模式與中國截然不同。中國學生從小就接受各種形式的考試,直至高考這個決定命運的最重要的測試。此後的考試就越來越少,相對重要性似乎也越來越小,到了碩士研究生和博士階段,幾乎就沒有特別重要的考試了。當然,最近中國教育部對研究生入學考試也進行了改革嘗試,試圖嚴格規範研究生考試製度,探索實行全國統一的研究生入學考試。總體來看,美國的考試模式與中國恰恰相反。美國的教育不主張在低年齡階段過多地進行考試,以免損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小學階段主要是培養學習興趣,讓學生熱愛學習,享受學習,喜歡學校。到了中學以後,對學生的要求也隨之提升,希望學生通過考試來證明自己的學習能力,從而進入到一所好的大學。到了大學或者研究生階段,其考試鋪天蓋地,難度也越來越大。沒有刻苦的學習態度,沒有一定的應試能力,很難通過考試,自然也就無法獲得相應的學位。寬進嚴出可以說是美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鮮明特色。作為博士,需要接受哪些類型的考試呢?以我所教的學校來說,有兩場具有挑戰性的考試:一場是博士資格考試(candidacyexam),另一場是綜合考試(comprehensiveexam)。博士資格考試一般在一個學年以後或者一個學期以後進行。之所以比較早地進行此類資格考試,其目的是對所有博士生進行及早的篩選,讓學生和教授雙方更為準確地了解是否適合繼續攻讀博士,以免讀完三年的課程卻無法畢業。考試有筆試和口試兩種形式。筆試為閉卷考試,大約持續4~8個小時,考試內容雖然與所學課程有關,但因涉獵領域廣泛,也令考生無從準備,只能詳細研讀有關教材或教學參考書。考試的時候不允許帶除了簡要提綱之外的參考資料和參考書,而且考試之前所有的題目學生都是不知道的,只是在考試之前有一個大題目讓你進行準備。無論對哪個考生而言,這種高強度的考試無疑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對於中國學生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呢?我想應該是語言的障礙。哪怕你的英語再好,面對這樣的限時考試恐怕也很難找到你的優勢。考試對於寫作的要求很高,通常是學生得到題目之後用計算機進行答題。有些中國學生說,「我在打字的時候無法思考,而在思考的時候又打不了字」。面對學生這樣的要求,我們會允許他們用手寫的方式答題,個別美國學生可能就會抱怨這樣做有失公平。那我會告訴他,我們沒有要求你必須用計算機答題,你也可以採用手寫的方式進行答題。實際上用手寫的方式答題已經處於一定的劣勢了。因為用計算機答題,通常我們可以使用微軟的word軟體,通過軟體自帶的拼寫檢查和語法檢查的兩大功能,就已經擁有了一定的優勢;此外,計算機寫作的卷面整潔度是手寫無法比擬的,特別是在考試的這樣一個緊張的場景下;還有一點就是,手寫的卷面在閱卷的過程中很容易被閱卷的教授認出來,因為試卷在閱卷的過程中雖然是匿名的,但是手寫的字跡是每個人特有的,因此教授可以通過字跡來對試卷進行識別,因此評價就帶有一定的個人傾向性。筆試之後進行口試,這也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機會,把筆試部分尚未闡述清楚的問題再重新論述。同樣,口試階段的學生往往也要做充分的準備,以便利用這個機會來證明自己的真實能力,或者彌補筆試的不足。有些中國學生擔心自己的發音不純正,其實大可不必為此擔心。假若學生沒能通過這第一場資格考試,還有機會補考。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如果美國學生沒能通過博士資格考試,他會告訴你「Thankyou,Byebye」,至此他可能放棄繼續攻讀,因為他認為教授對他不予認可,或者自己不是做博士的料。兩種原因都讓他覺得繼續補考是毫無價值的事情。但中國學生多數情況下會爭取第二次考試機會,因為無論是從顏面方面還是獎學金方面,或者從對專業的執著與對自己能力的自信等方面,都讓他們無法輕易放棄。自然,中國學生堅持了,並勝利了。有關博士資格考試中的語言障礙問題,這也是歷來困擾中國學生的最大的問題。對於英語的語言能力來說,無外乎聽、說、讀、寫這四大技能。就我個人的體會而言,聽是不用擔心的,因為美國的英語環境是不需要你擔心英語的聽力問題。說也不應存在問題,因為在美國,多元化的社會人群也註定了多元的發音,真正純正的英語固然令人嚮往,但帶有口音的英語在美國比比皆是,是可以接受的。關鍵並不在於發音,而在於如何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與觀點。因此博士資格考試對於中國學生最難的地方就是如何用英語來進行學術寫作。可能同一個題目,用中文我們可以表達得很好,但是換成英文,很多學生就不知道如何進行表達了。綜合考試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與綜合分析、應用的能力,是對博士生所學課程的一次全面考核。以我個人參加心理學博士的綜合考試為例,總共參加了3天的6場考試,內容涵蓋了所學過的心理學的所有課程。目前有些學校對綜合考試進行了改革,允許學生以公開發表的一篇論文來取代綜合考試。但鑒於發表論文也非易事,所以,綜合考試仍是目前考核學生的一種主要方式。反思美國博士階段的考試製度,也能夠發現其中所蘊涵的合理內核。我們都清楚,美國的教育一直反對背誦,這在小學階段極其明顯。但是,到了大學和研究生階段,知識儲備卻成了學習中的要事。如果博士生不能對所學專業的知識駕輕就熟,爛熟於心,信手拈來,融會貫通,未能形成該學科專業的系統知識體系,那麼,無論對於後續的論文選題、文獻綜述或是研究,還是對於將來作為大學教師的職業發展,他都無法勝任這些工作。應試能力是博士生闖關的基本條件,貨真價實的博士是需要到考試的熔爐中錘鍊一番的。就我個人體驗而言,考試的磨鍊雖然艱辛,但對我後續的專業成長無疑是極有助益的。第三,如何監控博士生培養的質量體系?從大的方面來看,美國有各種各樣的中介組織來監控博士培養的質量。例如最有威望的一個組織是美國大學聯合會(AAUP),該組織在1900年由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14所主要培養博士生的著名研究型大學的成員組成。美國大學聯合會相當於一個一流研究型大學的俱樂部,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監督博士教育的質量,建立評價標準以及博士點認定的條件,等等。經過多年的發展,一些地區性的認證機構也參與到質量監控活動中來,從而在更大範圍內保證了博士生教育的質量。此外,一般大學都設有研究生院,而研究生院也會在各個方面對博士生教育的質量進行統一的監督和管理。從博士生培養的具體流程來看,任何一名博士生的培養都不是某個導師或教授的個人行為,而是由教授委員會或者教授團隊共同指導的。這不僅讓博士生享受了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也避免了家族式的、壟斷式的或封閉式的培養,為真正地提高博士生培養質量提供了機制上的保障。從課程的開設到論文的指導,都是由教授委員會集體合作來完成的。不同的教授,其授課內容與風格有所不同,對學術問題的看法及其角度也存在分歧。但正是這種多元特色,更容易拓展博士生的視野,使他們在學術爭鳴中更為客觀地、深入地思考問題。即使博士生在做論文時要選擇某個導師作為自己的委員會主席,但是,無論是論文寫作還是答辯,都與教授委員會的所有成員保持著密切的聯繫。確實,由於委員會成員的構成比較多元,觀點不易統一,這對博士生而言,無論是學術上還是社會人際交往上,無疑都是極大的挑戰。雖然總體來看,美國博士生的培養有其較為健全的體制,但畢竟也有魚龍混雜的現象。排名靠前的頭牌名校與排名靠後的學校,他們對博士生的要求有相當大的差距。所以,我們大可不必對所有的美國博士都行以注目禮,有時還是需要看看他的「出身」。攻讀美國博士學位知多少?從選定要攻讀的某個專業方向,到最後順利通過博士論文答辯,其間要完成學校規定的一系列任務,其中主要包括所規定的課程學習,兩場大型的考試,博士論文的寫作及其答辯等。在美國的很多學校,當學生通過了博士生資格考試後,就會授予他們碩士學位。這既是對學生付出努力的一種回饋,也是對其學業水平的一種認可。尤其對於那些通過了博士生資格考試、但因各種原因而無法順利攻讀博士學位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慰藉和收穫。此外,當學生修完規定的課程並通過考試之後,就可以得到一個ABD(AllButDissertation)的頭銜,即准博士的頭銜。意思是除了畢業論文之外,所有程序都完成了的博士生。美國許多用人單位對於ABD也是接受的,他們的聘用廣告中會有「ABDisalsoconsidered」的附加說明。ABD的學生可以較早地謀取一份工作,使自己不僅在經濟上有所收益,還能積累一定的工作經驗,提升職業競爭力。但就大部分的ABD學生而言,繁忙的工作與學業論文二者難以同時兼顧。另一方面,若在規定的時間內(通常是7年)尚未完成畢業論文,那就沒有資格獲得博士學位了,終生就是一個ABD,無法「轉正」。那麼,獲得ABD的人在整個博士申請者當中佔多大的比率呢?據統計,大概是50%。也就是說,博士學位班中,大約有一半的人最後沒有獲得博士學位,只能拿到ABD的頭銜。由此,盡量提高博士生的博士學位獲得率就成為目前博士生培養中的一項重要任務。而解決這個問題的重點就是如何幫助博士生完成畢業論文。我在前面已經介紹過了在美國申請博士學位所需完成的幾項重要活動,如修課,考試等,此處將重點圍繞博士畢業論文的問題進行論說。1.如何選擇指導學位畢業論文的導師?在美國,博士生培養不是單向選擇過程,而是多方互動的過程。學生面對的不是一個導師,而是導師團隊;學生選修的課程不是導師開設的某個方向的課程,而是所在博士點開設的該方向的系列課程。學生可以選修課程,也可以根據研究的興趣選擇導師。同樣,導師也在選擇學生。與中國不同的是,美國的學生不是一進校門就確定自己的指導教師,而是在修完課程、通過資格考試後,在準備畢業論文時再去選擇指導教師。在選擇指導教師以及教授委員會的成員時,需要注意三個問題。(1)先選定誰做自己的教授委員會的主席,即指導教師。博士生邀請某位教授做自己的委員會主席時,如果教授委婉拒絕,他通常可能會說「我很忙,我的學生很多,我無法承受這麼多指導工作……」,如此等等。遇到這種情況,最好另選他人。一般來講,主席應該在委員會中具有一定的權威性。(2)向教授委員會主席進行諮詢,了解由哪些成員組成委員會。通常情況下,主席對所選定的委員會成員了解較多,易於溝通,由主席協助確定委員會成員,將有助於將來論文修改及答辯時的多方協調。(3)如果在論文寫作過程當中,博士生和委員會主席磨合不順,摩擦不斷,則需要考慮更換委員會主席。但是,博士生做出這種決定時往往是非常慎重的,因為這不只是學生與導師之間的關係問題,還涉及能否找到另一位願意做主席的指導教師。如果是教授本人的特殊原因,如離校或生病等,中途改換導師則另當別論。從上述介紹中不難看出,畢業論文的完成不僅有嚴格的學術方面的要求,其中還涉及人際關係的要求。這種現象在中國也是非常普遍的。2.如何與教授委員會主席及其成員進行適宜的溝通?博士畢業論文撰寫的過程是一個反反覆復修改的過程,其間必然涉及與導師及其委員會成員的多方、多次溝通。每個導師的指導風格各不相同,有人不喜歡學生經常性的諮詢,而是希望學生自己先寫,完成之後再給予點評;有些教授則喜歡學生寫一章,他改一章,甚至寫一節改一節,全程監控學生的論文進程。作為學生,摸清導師的指導風格並盡量與之配合,這對於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是有必要的。但從論文完成的質量及其效率來看,學生最好不要等到論文寫作結束以後再去請教導師,假若導師對論文不滿意,那麼學生就前功盡棄,其風險太大。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完成一部分內容就諮詢教授的意見,不必過於在乎教授的臉色,畢竟這是他的工作,況且大部分教授都是非常敬業的。除了與委員會主席溝通,博士生還需要與委員會的其他成員保持密切聯繫,聽取他們的指導意見。但是,教授委員會成員們的指導風格通常有很大差異,博士生要想讓自己的論文迎合所有教授的觀點幾乎是不可能的。那麼怎樣與這些觀點不同、性格和風格相異的教授們進行溝通呢?博士生通常有兩種做法:第一種就是寫完一章內容,給教授委員會的每位教授發封電子郵件,向他們徵求修改意見;第二種就是將寫好的內容呈交給教授委員會主席,按照主席的意見修改,直至主席滿意,然後由主席發送給委員會的每位教授。兩種做法孰優孰劣?按照第一種做法,同時向每個教授徵求修改意見,博士生可能節省了時間,並聽取了多方寶貴意見,但有時眾口難調,取誰舍誰很難度定。尤其當教授們的觀點對立時,更是難以平衡。有些學生將A教授的認同觀點轉發給持有相反意見的B教授,試圖以此為自己找到某種辯解的證據。這種做法易於造成教授之間的矛盾,有搬弄是非之嫌疑。相比之下,第二種方式較為可行。事實上,不論是在美國,或者中國,教授之間肯定存在著學術觀點上的分歧,這種分歧並不代表教授們之間的鬥爭,而只是學術對話的一種形式。作為一個博士生,其目的不是在教授們的論爭中尋求生存或解脫,而是完成一篇高質量的論文。若能本著這個目的,許多矛盾也就容易化解了,許多問題也就不成為問題了。3.完成博士畢業論文需關注哪些主要問題?完成一篇博士論文,並非意味著只是寫出一篇博士論文。其實,論文完成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可能成為關卡,所以,博士生要做好「闖關」的準備。如何選題通常是著手畢業論文時要闖的第一關,所有的博士生都無法迴避。但鑒於學科之間的差異,闖關難度各不相同。例如,大部分的理工科類博士論文是與導師或者研究所的科研項目聯繫在一起的,其選題多是根據在研項目而定,甚至由導師「命題」。而教育或者人文學科類的博士大部分是自己定題。選定了題,就要闖第二關——「文獻綜述」關。這項工作體現了博士生對所研究主題的進展情況的整體把握,是對博士生收集信息、綜合概括能力的一個考查。第三關是開題報告關。博士生能否順利地完成畢業論文,開題報告這個環節可以說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開題的目的不僅是探討選題的意義何在,更主要的是探討如何實際去做,怎麼做。從教授委員會成員的角度來看,如果只是在面上泛泛評論博士生選題的意義,甚至因主席的名氣與權威而愛屋及烏地「惠及」學生身上,粉飾選題的價值,迴避存在的問題,那麼,開題的意義又何在呢?慶幸的是,這種情況在美國的博士生開題中少有發生。從博士生的角度來看,除了認真準備、詳盡闡述自己的研究構想與實施方案外,「聞過則喜」的心態是必須有的。開題的目的就是讓專家們挑刺,哪怕是雞蛋裡面挑骨頭。問題越多、越尖銳,可能的隱患就越容易排除,後續論文答辯的通過概率也就越高,論文質量也就越高。諱疾忌醫、掩蓋問題的心態,實際上是自欺欺人,最後也只能是自食其果。第四關是數據的收集、分析與解釋。這一關是論文寫作中最花費時間、最耗費心力,也是最痛苦的階段。在美國,大部分的博士論文都是必須做研究的,都是要通過實驗室研究或社會調查等多種形式來搜集信息、數據,尋找證據,通過分析之後,形成自己的觀點。這個過程充滿了挑戰和創造性,也費盡了心力,稱之為嘔心瀝血似乎也不為過。第五關是答辯。從某種意義上講,如果前面幾關都順利闖過,這一關基本上就是穩操勝券。如果前面幾關危機四伏,僥倖混過,那麼答辯這一關也只能孤注一擲了。勝敗雖然在此一舉,但其真正的決定因素不是答辯本身,而是前期內功的磨鍊。4.如何撰寫一篇優秀的博士論文?對於從事學術研究的人來說,寫作無疑是在更大範圍內表達自己的觀點、展示自己思想與實力、擴大影響力與知名度的最佳方式。如何撰寫一篇符合規範的博士畢業論文?中國古代強調寫文章要參照八股格式,當然,過於強調刻板的八股格式而無實質內容,這早已被人唾棄。但是,從規範寫作體例、讓讀者更清晰地把握文章結構的角度來看,還是要遵循通用的論文撰寫格式,並言之有物。就美國大學對博士論文撰寫格式的要求來看,基本上包括導論、文獻綜述、方法、結果與發現以及討論這五章的內容。下面我將結合教育和心理學方面的博士論文撰寫來加以說明。第一章是導論(introduction),主要包括以下內容:陳述擬研究的問題是什麼,即問題的界定;為什麼要研究這個問題,研究的意義何在;本論文的研究問題,即要探討的具體問題是什麼;對擬探討的問題中的關鍵術語進行定義,包括理論定義和操作定義,以便聚焦於所探討的核心問題,合理地限定該論文所涉及的問題範圍;最後需要指出該論文的局限性。開門見山、坦誠布公地提出論文存在的局限性,可以更清晰地勾勒出論文的研究範圍,也防患了一些不切實際的無端批評。第二章是文獻綜述(reviewoftheliterature)。一般來說,文獻綜述部分需要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內容:首先是陳述有關研究問題的歷史背景,即詳細介紹研究課題的來龍去脈,發展線索。至於歷史背景需要追溯到哪個年代,這視具體課題而定。其次闡述該研究的主要理論依據及理論框架。論文中必須對各種相關的理論進行詳細、準確的綜述與評價,闡述它們是如何用於支持、指導本研究的;在此基礎上,構建出自己的理論框架。該部分內容顯示了博士生的理論思維水平,也是區分博士水平與碩士水平的重要指標。也許有的博士生會認為,這個理論框架是我自己獨創的,前無古人。本論文就是為了闡述和驗證這種全新的理論觀點。我想,大部分的教授委員會成員都不會認可這種貌似創造、實則單純的想法。從學科發展及科學研究的演進歷程來看,沒有任何一個理論是憑空而來的,即使是對以往理論的批判,也需要引介有關理論,畢竟它們也起到反面例證的作用。繼承、批判、借鑒、創造,在理論構建時都需要兼顧到。當明晰了理論框架之後,可以在此框架範圍內,對前人所做的相關研究進行分析和綜述。同樣,也許有的博士生認為,自己選做的課題領域從未有人涉足,因此無從論述什麼研究文獻。果真如此的話,那麼作為博士階段的選題,其意義就值得懷疑。原因有三:其一,課題奇難,當今的技術手段無法實現,即使是處於該領域前沿的高手專家們也無力研究;其二,該選題是個死問題,大凡涉及該問題的,都無功而返,血本無歸,最後也就無人問津了;其三,該選題根本不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只是博士生自己的情有獨鍾和偏好而已。總之,文獻綜述中總是有前人研究可借鑒的,否則就需要反觀自身了。文獻綜述的最後一部分就是提出研究假設。研究假設是作者在文獻綜述的基礎上形成的,根據本論文的研究思路,來推斷可能得到的研究結果。研究結果的預期應該有理有據,合情合理,不宜演繹太多。第三章是研究方法(methods),即介紹論文研究中所採用的各種方法或手段。下面以教育和心理學博士論文為例來介紹該部分所涉及的主要內容。首先要按照從大到小、從整體到部分的順序來陳述研究設計及其對應的方法。比如,開門見山地闡明這篇論文採用的方法是質性的還是量化的;如果是量化方法,則具體說明是實驗方法還是調查方法,或者兼而有之;如果是質性方法,則具體說明是人類學的方法,語言學的方法,心理學的臨床方法,或者是歷史的方法,或者是個案調查法,等等。對於所選定的每種研究方法,都應該給出合適的理由。一般來說,一篇博士論文可以根據所研究內容的具體情況,從質性研究和量化研究二者間選其一。也可根據需要,將兩種方法結合。相對而言,量化研究的難度稍小一點,因為目前已經開發出很多大型的軟體,如SPSS、SAS等,可用於大量數據的統計分析,這使得數據分析已經變成一項很簡單的工作。研究者只需了解統計原理和基本操作指令,剩餘工作可由計算機完成。質性研究有一定難度,需要研究者從大量素材中提煉出核心思想與規律,而不迷失於素材的細節之中。很多博士生在論文中羅列了大量的質性材料,卻未能加以分析、轉化、提煉,形成可被接受的、具有說服力的觀點。這種做法還不足以稱之為質性研究。一旦確定了所採用的基本方法,則接下來就需要結合研究內容,具體描述如何使用每種方法。比如,若選用實驗的方法,則需要準確描述實驗分組的類型、人數及其依據是什麼;所使用的實驗材料是什麼;實驗流程是什麼;等等。如果選用問卷法,則問卷編製的依據、問卷的信度與效度、問卷的使用過程、問卷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如何評分等,都必須逐一講明。如果選用人類學的方法進行質性研究,則必須說明訪談或觀察的對象(如個體還是群體)、內容、次數、時間、頻率,等等。第四章是結果和發現(resultsandfindings)。主要是博士生通過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技術所發現的結果,得到的初步結論。如果是量化研究,那麼這一章中就會有大量的數據圖表;如果是質性研究,那麼這一章中就會有大量的素材或案例描述,各種形式的對照結果等。第五章是討論(discussion)。對大部分博士生而言,這一章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也是大功告成之前的最後決戰。作者需要對文獻及其自己的研究結果進行梳理,解釋現有結果,提出某種觀點,得出相應的結論。在這一部分主要涉及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對本研究的發現進行簡要的總結,給人一個整體的框架。二是具體闡述研究發現,可以通過與前人研究的對比來說明本研究結果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所揭示的規律與現象等。無論是與前人的研究結論一致,證實其可靠性或正確性,還是推翻前人的研究結論,發現新結果,都是有意義的嘗試。一味地否認前人結果,試圖標新立異或者誇大本研究的創新性,或者過分擔憂與前人的不一致,懷疑自己所得結論的可靠性,這些心態都是不可取的。用事實說話,實事求是,這是上策。三是對將來研究的建議,作者可以將論文中尚未解決的問題、或者存在的不足等總結出來,作為將來研究的課題。有些美國博士會在論文中寫到:「Mystudyfindmorequestionsthananswers。」事實也是如此。「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是大部分博士生完成畢業論文過程的真實寫照。我自己也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寫作的過程斷斷續續,這不是因為心智阻斷,而是因為心緒不寧。每每將辛苦耕耘完的論文呈交給導師時,心中忐忑不安。每每收到被修改得花紅一片的論文時,心存感激之餘,也伴隨著強烈的自我否定。直至後來的一次經歷,徹底地改變了我對博士學習的觀念與態度。在導師的50歲生日聚會上,每個學生都帶去小禮物以示祝賀。其中一個學生的禮物包裝得極為精美,且是里三層外三層地包裹著。當導師層層揭開時,裡面就是一瓶用於修改論文的紅墨水。大家都會心地笑了。是的,需要修改、重寫論文的不只是我一個人,所有的博士都需要經歷這樣的過程。當我意識到了真正的博士都是在考試熔爐中錘鍊出來的,都是在不斷的否定中尋找生機的,都是在撰寫論文過程中磨鍊思維與修鍊學術功底時,我反倒輕鬆了。心態的調整使我能夠潛心修改博士論文,並最終獲得了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年度傑出論文獎。其實,只要努力鑽研,總能修成正果。作者簡介嚴文蕃,1984年留學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校區(TheStateUniversityofNewYorkatBuffalo),1991年獲教育心理學博士學位,畢業論文獲當年美國心理學會優秀論文獎。曾任教於美國華盛頓州GonzagaUniversity,得克薩斯大學、賓州印第安納大學等,現為馬薩諸塞大學(波士頓校區)教育系主任、終身教授。在任教學校開設了教育管理,課程與教學論博士專業。作為博士專業學科負責人及四十多個博士論文委員會主席,有著豐富的研究生教學及管理經驗。研究領域主要包括教育政策分析,課程與教學及教育研究方法等。多次獲得過美國政府及學術機構資助的研究基金和項目,如隸屬美國教育數據中心的教育研究協會基金和國家科學基金。作為美國教育研究協會高級國家數據研究分會「特別興趣組」的負責人,與同事合作,多次成功地組織了大規模教育政策分析的研究。已出版《中國教育科學精品教材譯叢》(副主編)。2003年曾作為美國富布萊特(Fulbright)學者到中國講學。因其貢獻突出,於2005年再次被聘為美國富布萊特學者。(本文來源:人民網 )
推薦閱讀:
※佛陀教育 無上妙法
※你知道嗎?原來英國也有含金量高的夏校課程哦
※長期支教(兩年或以上)是怎樣的體驗?
※六一兒童節,兒童節的來源,看完潸然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