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賺大錢的邏輯
作者陳宇撰文認為,很多人其實到現在也沒弄明白他們是怎麼賺錢的,很多人都會把自己都成功歸結為能力的結果,事實上這個是最大的可悲。
很多人其實到現在也沒弄明白他們是怎麼賺錢的,很多人都會把自己都成功歸結為能力的結果,事實上這個是最大的可悲……
所有的成功失敗,很大程度上都不是自己個人能力決定的,而是很大程度上被大趨勢給決定了。
筆者曾撰文提到自己為什麼離開股市,突然只是因為覺得個人能力不如別人,勤奮不如別人,運氣不如別人,憑什麼跟人在一個能力充分競爭市場上賺錢?唯一盈利性的機會其實只有一個,就是豬都會賺錢的時候,才有賺錢的機會啊。
也就是風口來的時候,例如06年,例如09年,那時候,滿大街都會聽到誰賺了多少,賺了多少,於是就能有機會賺錢了,如果在一個不是普遍性的盈利市場上的時候,賺錢一般都是辛苦錢,也就是跟人比體力才能賺錢,花更多的時間,做更多的調研,那些都是辛苦錢。
而可悲的可能是競爭越充分的市場,你會更可悲的發現即使很辛苦了,也是不賺錢的。
後來衍生出去看很多問題,發現其實不單是股市,任何行業好像都是差不多,2002年的時候,很多同學離開了中國去美國讀書,都是名校啊。
十多年過去了,在國內啥事情也沒幹,結婚生子,然後沒事只能買房子,一套兩套三四套,然後就發現那些國外讀了n年的書的同學們可能就比較悲催了,回國可能一套房子也買不起。是我們能力強么,不是的,是因為趕上了好時候,中國大發展都格局裡,能力其實是不需要的,自己也很悲催的發現,回老家去,甚至不如那些沒考上大學的同學們,他們初中畢業、高中畢業就開始闖蕩江湖,更早的接觸社會,更早的在外貿領域做業務。
而你因為可能是大學畢業,選擇也比較多,反倒不如他們有更好的積累,尤其在過去十年賺錢最多房地產行業,一般比拼的其實也是膽魄而非能力。
東陽是建築之鄉,很多人很小就跟著走南闖北做工程,然後在過去十年里,一個個都賺了很多錢,反觀我們自詡名校畢業,其實是不如他們的,當然現在趨勢也在變化,互聯網出現的格局裡,房地產衰退之下,這個趨勢不同了,盈利邏輯也跟著變化了。
前些日子碰到一個ut出來創業的小夥子,當年ut可能在全國招聘的為數不多的本科生,他打敗了無數的人終於擠進了ut,而那些被他打敗的人,黯然的走進了阿里的大門,彼時的阿里容納了一幫烏合之眾,很多都是職業技術學校畢業的學生,名校幾乎沒有。
十多年過去了,那個進了ut的天才,現在要出來創業了,那些沒辦法只能去阿里的人,一個個身價過億要給那些牛逼哄哄當年逼的他們無路可走的牛人們投錢去了,能力決定一切么?好像還真不是。
前些日子,跟黃曉捷師兄談話,他談到他2001年在五道口讀書的時候逃課去賣空調,希望發家致富,結果賣了一年多,曬得黑黑的回學校,然後說了一句話,叫辛苦不賺錢。
這簡直就是句真理,這個世界上,賺錢的事情,從來不是辛苦的事情。你們比辛苦,比的過那些富士康的工人么,比得過農民伯伯么?但是他們比你更賺錢么?
所以世界上,如果一個行業要靠比能力來賺錢的時候,你會發現好像賺的只能是辛苦錢了。更苦逼的是甚至很多人還賺不了辛苦錢,例如現在一堆苦逼的淘寶電商。
現在創業的人很多,創業有時候選擇大方向很重要,因為賺大錢和賺小錢說白了,其實都會很辛苦,都很艱難,路邊開一個小店鋪要做成賺錢,其實也不見得比做好一個國有企業要容易到哪裡去,都不容易,但是同樣辛苦,結果是截然不同的。
這個時候,大格局大趨勢就顯得非常重要,盡量去做一些趨勢性的機會的事情,市場整體向上的機會,只要做的稍微好點,總還是有機會的,而有些行業,怎麼做,其實都註定了最終的結果都不會好。
做投資的要去投資一個賺的是辛苦錢的時候,那就會發現賺取的只能是社會平均回報率,於是我們到最後發現得出的結論其實也還是盡量淡化能力的重要性,更多看中趨勢性的投資機會。
在大趨勢性的格局裡,在進行一定程度的鋪量投資,能力無法量化,很難確切的預測,而大趨勢的視野還是有一定的邏輯可循。
周鴻禕有篇文章是說,趨勢之下無可抵擋,孫中山很多年前有句話叫,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意思就是任由你在牛逼,你也無法對抗歷史的潮流,這就是趨勢的力量。但是問題來了,趨勢到底是什麼呢?
趨勢是什麼很難定義,第一個特徵其實是趨勢只有在將起未起的時候,才有意義,太早看到趨勢其實毫無意義,你會錯過太多的東西。
也是為什麼很多聰明人都賺不到錢的原因,趨勢看到了最後就是虛無主義者,因為覺得這個也就這樣那個也就那樣,看的太遠的人,其實挺適合做先知,當然也很容易成為先烈,看的太早的悲催案例太多了,意義更是不大。
哥白尼在中世紀就看到了地球不是宇宙中心,於是就被火燒死了,太多太多聰明人死在了不在當下生活的故事裡去,等好不容易撐到風口來的時候,他已經先沒了。
而如果,趨勢都被人看到的時候,其實趨勢的意義也就沒了,當真理都被大家接受的時候,真理就會淪落為常識,你已經沒有任何機會和優勢來成為一個佈道者了。
在現實中也有挺多好玩的事情,前些日子聽到一個農民說,政府讓種蔥就種蒜,政府讓種蒜就種蔥。這個就是極為簡單的樸素的趨勢性發現的案例。當趨勢被所有的人都看到的時候,你其實只能回歸到賺辛苦錢的邏輯里去,記住辛苦錢往往不賺錢的真理吧。
在這個特徵里,收穫的東西是什麼呢?是提前預判很重要,因為只有在人們尚未發現,而你卻提前發現,也提前動手了,那或許能有先發性優勢。
這裡挺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其實都能看到一些趨勢性機會,但是能下手的人其實也不多,看多做空,看空做多,甚至看而不做的人,其實都挺多,經常聽很多人說,當年我怎麼怎麼看對了,但是這種看對了,跟你有啥關係么。
總體來說,愛折騰的人,勝算更大,未來的創業很大程度上會比拼試錯的次數和成本的綜合。尤其是趨勢留的時間窗口越來越小的時候。
筆者算是在金融領域這幾年稍微有些薄名很大程度上還是做了些預判的吧,回頭看兩年來寫的一系列金融文字,還是很大程度上預判來我國的金融經濟形勢,也對一些企業做了整體性的判斷,大體還是經得起推敲,實踐也在不斷的驗證一些當初的觀點。
筆者2011年提出經濟形勢下行,金融去槓桿化即將開始的情況的觀點,持有貨幣現金是相對合理的理性選擇,現在基本上也得到了驗證。最近很多人都在提說企業做好過冬的準備,其實現實的情況是,如果過去兩三年前不提前準備好過冬,現在大部分企業都已經半截子入土了,也就無法過冬了。尤其是槓桿很高的金融企業,難度更大。
一個普遍性的經濟下滑趨勢下,金融的整體性盈利格局是很難維繫的,整個邏輯鏈條其實是很簡單清晰的,難度就在於你怎麼判斷經濟下行的格局,尤其是在2011年還不是很明顯的市場情況下,樂觀氣氛濃厚的2011年里提通貨緊縮的確是不太容易讓人接受的觀點。
筆者對金融行業得簡單理解就是金融很大程度上看天吃飯的行業,在普遍性不賺錢的市場里,你金融機構要實現盈利,難度其實很大,這種典型看天吃飯得行業得合理邏輯就是能賺錢得時候,狠狠得賺錢,不能賺錢得時候就回家休息,遊山玩水。
不跟大趨勢做對抗,當然不是說大趨勢不好,你沒有賺錢得機會,只是這種機會會很辛苦,好漢不賺六月錢?火中取栗得事情玩他幹什麼呢?
筆者過去幾年在四川一個高利貸培訓班,一直都是這個觀點,很多學生都問我,那我們怎麼辦呢?難道等死么。
為什麼不做就是等死,不干事情,難道就不能休息睡覺?為什麼要每天把自己弄的累死才心滿意足?事實上,與其在家勤勤懇懇到處作風控放高利貸,不如跟著我遊山玩水,騙吃騙喝,這個花錢一年能花多少?
筆者承認,這課程一直不太被人喜歡,因為這個世界做個說實話的人,向來都不討好,說實話尤其說難聽的話的人,往往都挺可悲
當年袁紹官渡之戰,謀士跟他說,不能打,不能打,一定敗。袁紹不聽非要打,還把謀士關了起來,後來果然敗了,別人就跟謀士說,主公敗了,真該聽你的話啊,回來會感激你得。謀士就嘆氣說,不是的,如果主公勝了,一定會很高興,然後天天奚落我,罵我神棍,我還能活命,如果敗了,他一定會覺得面子掛不住,反倒把我給殺了。
沒多久就應驗了,這個世界沒人喜歡說真話,的確是有道理的。不過好在我是自由身,這個也是互聯網帶來得好處,就是喜歡聽就聽,不喜歡聽就不聽。
但是兩年過去了,隨著民間金融出事越來越多,其實基本可以驗證一個觀點就是,過去維繫金融體系蓬勃發展的市場性基礎在坍塌。
從過去三十多年來看,維繫中國信貸金融體系的基礎其實是市場的企業一直是賺錢的,我們八九十年代,企業能賺錢,無論你是擺地攤還是生產物品,都能賺不少錢。
2000年以後,生產可能本身不賺錢了,但是資產升值所賺取的利潤甚至比單純的生產本身還賺錢,使得你過去的金融體系,無論是低利貸還是高利貸都可以被收益覆蓋,企業只要賺錢,金融機構你怎麼玩,都不會出問題。
但是現在的市場的可怕之處在於誰都不賺錢,在一個整體不賺錢的市場里,金融的邏輯則永遠無法實現,企業賺了十塊錢,還你三塊錢願意,但是總共賺個三塊錢給你兩塊,估計就心不甘情不願了,如果虧錢了,要還你三塊錢,基本就是跑路的格局。所以談金融困境很多時候首先要談的問題是經濟問題,都不是本身單純的金融問題,核心是你信貸供給無法解決企業是否盈利的問題。
目前市場企業為什麼不賺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整體性的產能過剩,這個問題恰恰是非金融命題可以解答的,你放水也好,扶持也好,都無法消耗整體性的產能困境,這樣的市場里,去產能成為了必然的格局,去產能是成本很高,代價很大,而放鬆金融恰恰不是去產能的邏輯,如何理解金融扶持呢?
如同一桌子人嗷嗷待哺都快餓死了,怎麼辦?現實的選擇應該是餓死一部分人,然後給剩餘的人支持,這樣就能延續下去,而金融放水是什麼?放水就是如同來一場盛宴,給所有的人一起吃,然後呢,強壯的和不強壯的,是都能吃一場飽飯了,但是結果呢?結果其實是一起死。如此現實殘酷,怎麼選?不知道。
某地區政府呼籲救市,其實現在的救市其實說一場懲罰好人,保護壞人的制度,是惡制度,為什麼呢?許多規範經營的好企業,其實過去幾年都挺安分守己的,反倒是很多不安份的企業過去幾年一直在擴槓桿,沒節制的借錢,還大打價格戰。
浙江很多企業一直以低於成本價格銷售,目的並不是為了產品獲得利潤,而是以此為基礎向銀行融資,進行其他領域的投資,他們的存在本來就讓那些安分守己的企業很難生存了,現在出現問題了,結果要去救他們了,那不是扯淡是什麼呢?壞人總是得不到懲罰,好人總是得不到保護的市場,最終就是大家都一起變壞吧。
現實還有些好玩的邏輯,市場上生產企業不賺錢的時候,我們其實就會發現,市場流動性會挺好的,為什麼呢?
因為很多企業因為生產不賺錢,不但不會借錢擴大生產,反倒會擠壓出很多錢出來,於是形成了今年二季度三季度的信貸規模下降的情況,好人都不借錢了,因為借來的錢如果無法賺錢,好人為什麼要借?那麼借錢的是什麼人?
是已經陷入困境的企業,流動性出現問題的企業,才需要借錢維繫流動性,避免不崩盤,而這部分企業,銀行又不敢借錢,於是就出現了存貸規模雙降的情況,很現實的市場就是如此。
那麼這份生產中流出來的錢去哪裡呢?安分守紀的情況下,應該是趴著,但是現實其實大部分的資金都不會安分守己,於是這部分錢,一部分成了遊資,到處突擊,尋找投機性機會,美其名曰做金融。
另外一部分,其實是去了互聯網領域,兩個邏輯可能合一,互聯網目前如此火熱,恰恰反應的是整體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對渠道的依賴,互聯網電商就是突出的表現,第二反應是錢無處可取,追逐目前市場最大的熱點,互聯網,猶如黑暗中的燈塔,現實越殘酷,燈塔就越是明亮,然後大家飛蛾撲火。
今年創業市場非常火熱,大量的vc成立,是個人都成為了投資人,都希望投資出一個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等,一邊是實體的不景氣,一邊是創業氛圍的濃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兩個邏輯其實是相同的,實體越不好,資金就越擠入具備想像力的行業中。這個邏輯其實暗含了一個很有意思的陽謀,就是政府鼓勵和希望市場上的錢都儘可能儘快的被消耗掉,這是一場消滅錢的運動,可以理解成是金融去產能過剩的邏輯。
趨勢的背後其實反應很多問題,現在很多人都在說阿里如何牛逼,如何牛逼,其實這個話題怎麼說呢?
在一個趨勢起來的時候,乘風而起其實難度並不如想像中大,在新興領域並不需要太大大努力,就能較為輕鬆的擊敗固有規則體系里的王者,蘇寧曾經是線下的王者,當年股價也是及其牛逼的,但是阿里打掉蘇寧。
筆者並不認為是一個企業對一個企業的勝利,他是一個時代對另外一個時代的勝利,每個時代里都有自己的王者,蘇寧代表了互聯網未出現之前的渠道之王。
而阿里則是互聯網時代的王者,本質反應的其實是人類走入了互聯網時代,原先的生活作業方式時候對蘇寧的依賴變得不再被需要。
這個時候,會發現不是蘇寧不努力,不牛逼,而是再牛逼也沒用,你是很好很好的,只是我也不需要了,這個是挺悲傷愛情故事。
事實上這種趨勢性的顛覆市場上有過太多的案例,很多曾經在我們生命中如此重要且認為永遠都不會離開你的東西,其實發現一點點都在離去,這個觀點其實用在阿里、騰訊身上也上一樣適用,你認為永遠離不開的他們,也說不定很快會離去。
想到蘇寧,突然想起了國美,很多年前黃光裕和陳曉之爭,筆者認同陳曉當時的思路,黃光裕在牢里寫信要求每年新增門店數量,認為這是核心競爭力,是阻攔人家進入這個行業的高壁壘,門店越多,優勢就預定先,很顯然陳曉不認同這個觀點,他砍掉了很多的不盈利的門店,經營理念之爭引發了他們兩個的惡鬥。
不去評價是非對錯,單純從結果來看,不得不說,其實黃光裕錯了,在固有規則和體系里,門店越多,優勢越明顯,但是人類進入了互聯網時代的時候,發現,門店越多,其實是死的越快的,因為你做的再好再好,人們都不回來了,都不需要你了。
而當認識清楚這個趨勢的時候,要掉頭的時候,才發現壓根無法回頭,龐大的門店數量都是負擔,而不是優勢。必須先自我革命,讓自己歸零,才能跟人家一條起跑線上,但是人家會等你么?即使一條起跑線了,能保證一定能在新規則下玩得過人家么?
這個就是可怕的趨勢之爭,不同維度體系里的競爭是極其可怕的,壓根不是單純和純粹的能力之爭了。互聯網其實是個底層革命,改變很多的生產作業方式,從而使得固有生產作業方式上的一系列王者的優勢喪失。
因為互聯網這個技術,我們被改變了很多,在很多行業都日益被互聯網的今天,金融業不可避免受到波及,但是事實上金融業由於是低頻交易,他所受到的波及並不如對其他行業影響大,但是又由於金融業的客單價高,這種變革帶來的影響力卻很大。
對金融業的幾個趨勢性的改變,我最近很關注眾籌,前幾天跟紅杉資本也談到過這個話題,其實我想說互聯網出現對早期投資的改變是比較現實的,最大的特徵就是互聯網使得投資非專業化的趨勢大幅度加強,怎麼理解呢?
原先的社會體系里,投資其實是很高大上的行業,投資人每天打高爾夫,住五星級酒店,一堆人找他要錢,然後他給錢,感覺很爽,再過去那個年代裡,錢是極其重要的門檻,無論是投資還是創業,錢都是重要的門檻,你沒個幾千萬在手,做什麼投資,其實幾千萬可能都不夠。
創業也是,阿里在十年前拿到了投資基本上就可以把別的競爭對手給滅了,拿到錢和沒拿到錢的競爭壓根不再一個層面上。所以投資人的高大上很大程度上是錢堆積出來的,他選了誰,誰可能就能快速成長,遠超越同行。
但是走到了今天兩個明顯變化,第一個是有錢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有錢人現在都進入了投資領域,隨便個土豪都能拿出個幾千萬做投資的時候,我們發現高大上的投資已經徹底庸俗化了。
而且原先被認為是專業性很強的行業其實被土豪也衝擊的七零八落的,專業機構估值個千八萬的項目,土豪一進來就輕鬆把你擊垮,人家以虧了都無所謂的心態跟你玩,你很難玩的過他們,這種業餘投資人的出現,對專業化還是有一定要求的行業來說是很可怕的。
而互聯網的出現是進一步加劇這個特徵,互聯網出現以後,讓更多沒什麼錢的人湊在一起能量甚至超越了土豪。
這個邏輯,越來越會得到驗證,而且趨勢呈現加強的態度,大量屌絲拿出無所謂虧得起的錢合投一些靠譜不靠譜的項目,然後拼了命的充當義務推廣員的作用,幫助項目快速成長。
最終發現,以前一千個人想創業只有一百個人能創業的時代過去了,現在一千個人想創業九百個人能創業了,為什麼,因為市場給了很多的辦法給他錢,錢不是門檻的時候,市場越來越公平,能力競爭越來越充分。
在早期投資格局裡還採取傳統基金的方式進行投資的邏輯,我個人感覺其實難度挺大的,現在的投資是兩頭當孫子,拿錢時候當孫子,投資項目時候也當孫子,我反正是不會去想做這種事情的,給人錢還看人臉色,這種錢不如不賺。
趨勢的第二個特徵是什麼?是隨機偶然不可測。我們看到很多是因為技術的不可替代性,群體性特徵的不可測性。
使得技術是不可琢磨的,而且群體性特徵的興起使得熱點不斷被改變,社會整體的無意識,你很難把握未來趨勢的機會在哪裡。關於為什麼社會整體的無意識,可以看我書章節里大數據這個章節。這裡不多說了。世界上能跟著趨勢賺錢的是兩類人,一類人是馬雲、黃曉捷這樣的人,他們天生具備敏銳的嗅覺,對於市場的理解很通透,而且執行力很強,天生愛折騰,且夠狠,對自己能狠下心來的人,都能成點事情,如果看準來方向,能成大事。
還有一類人壓根不存在所謂選擇一說,他們中絕大多數人所謂跟著趨勢賺錢,並不是主動意識的結果,而是被動選擇的結果,他們被社會的洪流拋向了不同的領域,然後就是花落誰家是誰家的格局,有人成事,有人敗事,無非是祖墳冒青煙的結果罷了。
94年被下崗的人,後來都能賺點小錢,而那些不下崗的員工,現在估計得下崗了,02年進不了銀行得人,去了房地產或者去了阿里,現在賺了大錢。
在過去的十多年裡面,這個邏輯和趨勢很明顯,決定你是否賺大錢的邏輯,不是選擇,不是能力,而是運氣,對,就是運氣。
這個世界,你賺小錢才是能力,賺大錢其實是靠命的,你努力勤奮,現在的社會,讓你能過比較好的生活,但是,並不是努力勤奮就能讓你成為馬雲馬化騰的,命格不再,就別瞎想了。
其實我在台灣大學做演講的時候提過一個叫中美教育比較的觀點,美國賺大錢的人都是名校畢業,至少考上了名校,美國要上名校,也是不容易的,都是牛人,但是中國其實賺大錢的很少是名校畢業的,首富也只是杭州師範大學而已,不是說這個學校不好,至少沒有清華北大好,這個大家總是要認的吧。那麼這裡說明的問題是什麼呢?
是因為大爆發的年代裡,越是底層越容易被拋向不一樣的社會洪流,而不一樣的洪流,往往會有大機遇,很多人沒得選擇,更不會走固有的社會路徑,也就更容易被拋棄社會的大趨勢之中去。
中國人過去十年的趨勢性機會,不是互聯網,互聯網其實是最近一兩年的趨勢,過去十年的趨勢性機會其實是資產升值,大量的房地產商在過去十年的盈利能力其實是極強的,只是趨勢一旦逆轉以後,互聯網很輕鬆的就擊垮了這個固有的社會趨勢,不是房地產不行,也不是互聯網太牛逼,而是社會趨勢轉化很快。
在過去房地產是趨勢的格局下,就會發現,曾經很多年的首富五十強,都是房地產老闆,還有曾經的煤老闆,他們的出身都極低,為什麼呢?很多人其實到現在也沒弄明白他們是怎麼賺這個錢的,很多人都會把自己都成功歸結為能力的結果,事實上這個是最大的可悲,哪裡有什麼能力的結果呢?
你剛好在適合的年代碰巧做對了一件事情而已,然後以後就長期堅持這種策略,堅持固有的邏輯去做事情的話,結果可能會死的很慘。
在底層架構改變的過程中,金融業是隨之改變的,小邏輯必然是服從大邏輯的,所以看清楚互聯網的趨勢性變化,更有現實性意義。
作者陳宇,仁和智本資產管理集團合伙人,著有《風吹江南:賺大錢的邏輯》
推薦閱讀:
※中國人的人性經典
※為什麼中國人打仗這麼牛?縱觀歷史我們才是真正的戰鬥民族!
※掉在酒窖里的中國人———從醉酒寫起的「酒話」
※中國人買房的需警惕四大死穴(內含破解辦法)
※中國人的一天:男子獨自守著羌王府 汶川地震受損最嚴重村莊已成景區 2018.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