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錢幣學--先秦時期?3

錢幣學--先秦時期3(2009-02-26 17:40:09)

轉載

標籤: 歷史 三孔布 尖足 空首布 方足布 魏國 雜談 分類: 古錢資料

錢幣學--先秦時期 3

(聳肩尖足空首布)

「空首布」大致分為三種:1.聳肩尖足空首布:指布幣的兩肩向上聳起,並與幣身中線成一定的斜角,尖足指褲足下端尖銳,它的頭部又有一個空腔,所以叫「聳肩尖足空首布」。可分為兩種:大型聳肩尖足空首布和小型聳肩尖足空首布,大型的其特徵:空首、長銎、銎有穿孔、因銎有范塞而不透,聳肩、尖足,背有三條豎紋,體形薄而博大,長約16厘米左右,肩距6厘米左右,厚約0.07—0.1厘米,一般重35.3—37克,絕大多數無文字,所以舊譜稱為「無文大布」。小型聳肩尖足空首布,形狀與大型相同,長約11.7—12.5厘米,肩距4.7—5.3厘米、厚約0.05厘米,重約25.3—30.7克,面無直紋,背平素,頗為罕見。

(平肩弧足空首布)

2.平肩弧足空首布:平肩又稱「方肩」指布幣的兩肩為平直狀,弧足指布幣下端呈圓弧狀,所以叫「平肩弧足空首布」。一般分為大型和小型兩種。大型的特點為:空首、平肩、弧足、長銎、銎有孔,面背均有三直紋,長約8—10厘米、足寬4.6—5.3厘米、厚0.1—0.12 厘米、重約33.1—44克,多數重量在39克左右,錢文多為一字個別的有兩字或四字,多半是地名。小型的特徵形狀與大型的相同,長約6.3—7.4厘米,足距3.7—4.3厘米,厚0.08—0.10厘米,重約18克左右,其文字已發現並著錄的有:東周、安周、安臧、邵丘等十種。

(斜肩弧足空首布)

3.斜肩弧足空首布:指布幣的兩肩部向外傾斜與幣身中線呈現一定的夾角,弧足指布幣下端呈圓弧狀,所以叫「斜肩弧足空首布」。其體型也有大小兩種。大型的特徵是空首、斜肩、弧足而銎較短,面有二斜紋,文字在二斜紋之間,背有一直二斜紋,長約7.3—8.1厘米,足距4.6—4.8厘米,厚約0.12厘米,重約22—27.1克,面文有盧氏、三川釿、武、武安、函陽等。小型的特徵是,體形近大型而小,長約7厘米、足距4.2—4.4厘米、厚0.1厘米,重18.5—24克左右,面文有武、武安、武寽、武釿等。

(3) 圓 足 布

(圓足布)

「圓足布」的特點是圓首、圓肩、圓襠、圓足,故稱之為「圓足布」或「圓首布」。「圓足布」是戰國後期在中國北方的晉地所鑄行的一種平首布幣。

清末的學者認為「圓足布」是由「方足布」演變成「圜錢」的過渡形式。現在經考古學家在實地發掘所獲的直接資料證明,「圜錢」早有出現,所以他們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圓足布」應該是晉國鑄幣者為改革方足布而創造的,其開鑄時間不會遠於方足布中的有耳布(銳角布)。「方足布」、「圓足布」的誕生都是在「尖足布」產生之後。「圓足布」興於晉北,「方足布」則產生於河南,後來「方足布」流行於中原各地,「圓足布」則在黃河以東一帶流行,數十年無重大發展。

「圓足布」中有兩種:一種無孔, 另一種有孔。

無孔的「圓足布」,鑄造較早,現今發現的有大陰、隰氏、晉陽、離石、藺等,前三者尚未見大型的,而離石與藺字則具有大、中、小三種,形制整齊,面文為地名,背面從肩至足有直文,稍傾斜,兩豎紋之間有數字,如一、二、三、四、五、十一、十五、廿、四十、五十、卅六等等。以「藺」、「離石」字布為例,其大型的長約8厘米左右,足距3.8厘米,重15克左右。中型的長5—6厘米左右,重12克左右,小型的長6—7厘米左右,重8克左右。一種錢幣分三等,是我國貨幣史上的創舉。

三孔布

三孔布是有三個孔的圓足布,是戰國末期由秦鑄行的一種圓足平首布,其特點非常顯著:圓肩、圓首、圓襠、圓足,與圓足布特徵相似,不同之處是在其首部和兩足之上各有一個圓形的穿孔,因此而得名三孔布或稱三竅布。

三孔布正面鑄有地名,背面鑄有數字,如一、二、廿、四十、七十等,背的腹部鑄有記重文字。三孔布分大小兩種:大者背鑄「一兩」二字,小者背鑄「十二朱」三字,形制整齊。以南行易(唐)為例,大者約長7.2厘米,厚0.1厘米,重約15-17克。小者約長5.2厘米,足距約2.7厘米,厚0.07厘米,重7.2-8克。

已發現的三孔布錢文有上邲陽(一兩)、下邲陽(一兩·十二朱)、北九門(十二朱)、阿(十二朱)、上艾(上艾十二朱)、平台(十二朱)、渝陽(十二朱)、安陽(十二朱)應鄉(一兩·十二朱)、南行易(唐)(十二朱)、南行易(唐)(一兩)、家陽(一兩)、宋子(十二朱)等等。

三孔布是戰國時期的鑄幣。持秦國布幣來論者認為秦派胡陽通過韓的上黨攻趙的閼與,時為公元前270年,閼與(今山西和順縣西北)顯然是秦攻趙進軍路線上的一個戰略城市,三孔布有閼與布可以為證。公元前236年,秦派王翦、桓齮、楊瑞和攻趙,取閼與、撩陽、鄴、安陽等城,三孔布中有安陽布可以為證。公元前229年,秦又派王翦率上黨郡兵攻井陘(今河北井陘),派楊瑞和帶河間兵攻趙,這次進軍路線上的城邑終由秦佔領,所以三孔布是秦佔領趙邑時當地出現的鑄幣。有學者認為三孔布面文地名均為趙地,三晉亦用「朱兩」為重量標度。也有學者認為三孔布為公元前四世紀中山國所鑄錢。中山國立國僅八十年,為白狄族(或稱鮮虞)所建,戰國時建都於今正定縣,後遷都至靈壽(今河北平山縣東北),至公元前三世紀為趙所佔。中山國當時政治獨立,軍力強盛,工商及手工業都很發達。據說1975年在平山出土了大量「成白」布幣證實「成白」非趙幣,並足以說明中山國所用之布幣即為三孔布。

三孔布斷代歸屬大致有三種說法:一、趙國鑄;二、秦占趙地後鑄;三、中山國鑄。三說中,以目前資料論證,似為戰國晚期鑄幣,可能屬於趙國所鑄。

三孔布發現較晚,傳世品極稀少。在新中國建立以前,流出國外者頗多,日本銀行所藏三孔布多達二十枚左右。1984年4月,在山西省朔縣出土的宋子三孔布,為有出土記錄之開始,極其珍貴。

(4 ) 方足布和釿布

(方足布)

「方足布」是指「布幣」的褲足較為平直方正,所以被稱為「方足布」。當「尖足布」盛行於晉地的時候,鄭、衛、宋諸國也開始鑄造新幣,它們以方足大布為基礎,取長補短,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一、拋棄了容易折損的尖足,改為抗擊力較強的方足。二、加寬頸部並在頭部添加了兩個突出的小耳朵,故稱為「銳角布」或「有耳布」。這種錢幣大約長4.5—6.5厘米,重13克。

「方足布」鄭國鑄的較重較大,時間可能較早,宋、衛兩國鑄造的較小這些「布幣」與「尖足布」同時流行,但其文字、輪廓、鑄工、銅料都比較好,其中盧氏一個地方就曾出過「空首布」、「尖足布」、「方足布」等,其製造精美,是當時重要的鑄幣地區。稍晚的還有韓、隰氏、皮氏、陰氏、大陰、平周等,也相繼鑄造了新幣。它們一方面採用宋、衛輕型有耳布(銳角布)的重量與形制,但卻去掉了「空首布」的耳朵,另一方面也保留了許多「尖足布」的形制,創造出了典型的「方足布」。此時正是三家分晉,戰國時代的開始。

戰國時代雖然戰爭頻繁,但工商業卻比較繁榮。許多士大夫退而經商,也有很多人挾財入仕,可能是他們教給那些士大夫們鑄錢牟利的方法,雖不能說完全出於商人之手,但也無法判定是出於政府之手。因為當時政府雖然已開始鑄錢,卻還未禁止民間私鑄。總之,越晚官錢就越多,民間鑄的錢就越少。

戰國初期,燕國的涿、益邑、纕坪、陶陽、漁陽、右明等地均鑄有「方足布」,它們保有「尖足布」的特徵,但體形略小。其中有光背的,有背面紀數的,也有背面紀「左」「右」「大」等文字的。燕國行用「方足布」,有史文記載,就其實物而觀,鑄造時間較早,流通的地區也很廣,大多都是出自官爐。

在「方足布」中,較重的還是三晉所出的,計有北屈、大陰、汝陽、子陽、中邑、屯留、尹陽、平陽、平周、平留、平原、皮氏、宅陽、猗氏、梁邑、高都、襄垣、魯陽、宜陽等等。這些地方所出的錢幣,數量很多,也較為規律,大約長5厘米左右,重7—8克左右,最小的也有5克以上,銅質也很好,不易折損,使用收藏都很便利。但在流通期間購買力如何,單枚代表的價值是多少,現在無法考證。當時魏、趙兩國都有當寽布或釿幣流通,而趙也有「刀幣」,魏國還有「圜錢」,彼此間該如何兌換,也不能確知。

三晉外,齊、魯、宋、魏等國也曾鑄行過「方足布」,如齊國的齊氏、齊陽、齊貝等,魯國的邾邑、成邑,宋國的商城,魏國的母丘等,均有出土,數量也很多,形制與晉布無大差別,書法與鑄造的工藝有些變化,可見行用頗久。

秦國也曾鑄造過「方足布」,如杜陽、梗陽、木邑、木門等。惠文王八年,秦取得魏國的梁邑。這裡曾是魏國的河西造幣中心,曾出過「尖足布」,似乎也出過「方足布」。秦人佔領之後,鑄幣並沒有間斷。現在傳世的梁邑布中,那些文字輪廓、字體結構的變化風格與安陽布相比略有近似之處,可能是秦人所鑄。此後,秦人東進打敗趙武靈王,取得離石與藺。這兩個地方是趙國北疆的鑄幣中心,藺曾出過「刀布」,「尖足布」,「圓足布」等,有種文字豪邁的「方足布」,可能是秦以後鑄造的。秦早期東侵,摧毀了唐是、中都、晉陽、隰氏,佔領了魏國的寧新,後改名安陽。其地是中原的樞紐,是商業重地,秦正可以在這裡發動一次貨幣戰爭,以擾亂趙、魏的金融,榨取三晉資源,支持其長期的侵略,於是鑄造了大量的「安陽布」(安陽大布),其數量之多超越了各地的紀錄,現存的「方足布」中它可能居四分之一。之後又出了一種大型的重量僅是小布的一倍,而面值則可能高至十幾倍以上。這是我國發行大錢的開始。在黃河南岸秦人首先取得魏國的陰晉,後改名為「寧秦」。接著東出崤函佔領了宜陽、魯陽,在那裡鑄造魯陽布。這幾種方足布風格接近,款式相同,數量也很大,在「方足布」中不失為上佳品。在此期間,政府竭力推行當寽布,齊、燕、趙也著重鑄造刀貨,宋國一度發行「殊」「四」釿布。「方足布」的維持全靠秦國。這一變動是意想不到的。不過秦國並非對「方足布」有特殊的好感,它推行「方足布」只不過是經濟戰略中的一種策略而已。自從安陽、梁邑等大布發行之後,方足布的信用就被破壞,結束了它二百年流通的歷史。

「方足布」在先秦古幣中一向居於顯赫地位,為人所重視。初期大布如盧氏捏金、洮捏金等,現今頗為少見的銳角布(有耳布)如垂、公等,也是很難得。中期的半布傳世較少,燕布也不是很多,三晉所產的方足布,直讀、傳形、合背、倒書,向來是收藏家們的收藏目標。後期秦國所出的安陽大布較為多見,而梁邑大布則少見。「方足布」中稱為「稀世珍品」的「右明新治」四字布更為珍貴。

(橋足布)

釿布因面文多帶「釿」字而得名。其特徵為體形較大,平首、平肩或圓肩、圓襠、方足,或有郭或無郭。因兩足間袴襠呈拱橋狀,所以又稱為橋足布。這種平首布錢一般分為二釿、一釿、半釿三等制。以「安邑」布為例,最長者為「安邑二釿」布錢,通長6.5厘米,足寬4.0-4.3厘米,重25-29克;最小者為「安邑半釿」,通長4.4厘米,足寬3.1厘米,重約7克左右。「安邑二釿」、「安邑一釿」有的背鑄「安」字。「安邑」系魏國的早期都城,「釿」為幣制單位,故知其為魏幣。

釿布面文、常見的有「安邑二釿」、「 安邑一釿」、「安邑半釿」、「誾易二釿」、「 誾易一釿」、「 誾易半釿」、「陰晉半釿」、「梁二釿」、「梁一釿」、「梁半釿」、「恆釿」、「 虞一釿」、「虞半釿」、「虞氏半釿」等等30餘種,多系梁布。

對於「釿」字涵義,目前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斤、鏟同制,同財貨,曾充作一般等價物,發展成為貨幣後,斤(釿)逐漸演變為重量單位;另一種說法認為「釿」為農具,後演變成貨幣,並被借用作貨幣名稱。

釿布錢文多為魏國城邑,大多出於魏國轄區內,並且形體較大,其鑄行時間約在戰國早中期。近年來釿布在山西、山東等地均有出土。

一、秦朝錢幣

(秦半兩)

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國家政權,它是在戰國時期秦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滅掉關東六國中的最後一個國家——齊國,而完成了統一大業。秦朝建立以後,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鞏固統一,加強中央集權。嬴政確定最高統治者的稱號為皇帝,廢謚法,以世計,自稱始皇。國家一切政務皆取決於皇帝,取消分封制度,推行郡縣制,分全國為三十六郡,郡下設縣,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從中央到地方的重要官吏均由皇帝任免。統一法律、度量衡,貨幣和文字。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各自為政,自己鑄行貨幣,齊有法化刀,楚有爰金和蟻鼻錢,燕有明刀,韓有方足布,趙有尖足布,魏有橋足布,秦有圜錢等等。錢幣形狀各異,輕重不一,並且有優有劣,換算困難,給當時的商品流通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秦始皇被後世稱為「千古一帝」,是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偉大的政治家。他出於國家統一的需要,於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最終統一了全國的貨幣。

秦始皇下令廢除原各國的舊幣,以秦幣為基礎推行新的貨幣制度。司馬遷在《史記&8226;平準書》中記載:「及至秦,分一國之幣為三等。黃金以鎰為名,為上幣;銅錢識曰半兩,重如其文,為下幣;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半兩其形制仿玉璧紡輪的圜錢形制而來,方孔圓形,逐漸成為中國制錢的規定模式。

秦始皇不僅對貨幣的質、量、形、用有明確的規定,而且集中了錢幣的鑄造權,嚴禁私人鑄錢。實際上秦半兩在鑄造技術方面並沒有超過先秦各國的銅鑄幣,它的流通信譽是靠國家的法律來維護的。雲夢竹簡《金布律》記載:「官府受錢者,千錢一畚,以丞、令印印,錢善不善,雜實之。……百姓市用錢美惡雜之,勿敢異。」

早在秦惠文王二年,初次行用錢的時候就把錢幣的鑄造發行權掌握在王室手中了。秦錢不鑄地名,正是鑄幣發行權集中的反映。秦始皇改革幣制,一方面廢除各大小諸侯的舊幣,另一方面嚴禁民間私鑄,鞏固加強國家的鑄幣權和發行權,這也是秦始皇統一貨幣最重要的措施。

古泉學家丁福保曾有詩詠秦半兩:「千秋唯有長城在,不見當年秦始皇。莫道區區僅半兩,曾看劉項入咸陽。」

劉邦和項羽都曾率軍進入過秦都咸陽。項羽還燒毀了秦代的宮殿,在與劉邦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後,被劉邦打敗。這兩個人在這一時期還都使用秦半兩。

秦半兩這種方孔錢,是秦始皇削平戰國諸侯以後,為了適應商品經濟的發展,結束紊亂的幣制,而統一施行的錢幣。這種外圓內方的錢,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從而也就奠定了我國曆朝銅錢的基本形式。這種半兩錢重為古代的十二銖,古代以十黍為絫,十絫為銖,二十四銖為一兩。其實,它的重量沒有那麼準確。雖說貨幣由王室專鑄,但往往隨時而變,輕重無常,大小不一。如嚴格要求,許多半兩錢是不夠標準的。可見秦始皇頒布的度量衡,一時尚難以統一實施。史書記載,秦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項梁,就曾自鑄秦半兩大錢。秦始皇時半兩錢直徑為2.5-2.8厘米,重3-6克。但留傳下來的實物直徑也有大於4厘米的,最大的為6.8厘米,後者有人認為是假錢,有人認為是樣錢。

戰國後期到秦代的物價是很低的,正常的粟價每石大約只有幾十個錢,一斗米也只要三枚秦半兩就夠了。可見當時物價很便宜,錢價是貴的。有記載說,縱橫家蘇秦到燕國去,只要百錢就過了。還有記載說,蕭何多送了兩枚秦半兩給劉邦,劉邦就非常感激,以致後來為蕭何增加了封地。

當漢高祖劉邦還是一個平民的時候,在他的家鄉沛縣(今江蘇沛縣)有個秦朝的屬官蕭何,就有幾次用他的身份庇護過劉邦。等到劉邦當上了亭長,蕭何還常常幫助他。當陳勝起義,各地響應,劉邦聚集了數十人,殺了秦朝的沛縣縣令。這時蕭何、曹參等輔佐劉邦起義,推劉邦為沛公,徵發沛縣子弟,得兵三千,投奔項梁,項梁又給劉邦兵五千,將十人。劉邦就成為項梁部下的主力軍。

當劉邦率眾軍進駐咸陽時,有些官吏每人送他三枚錢,唯獨蕭何送了五枚。這時通行的錢當然是秦半兩,三枚、五枚都指的是秦半兩錢。可見當時鑄錢不多,也不是任何事非錢不能辦。大概當時取與之間常常就是幾個錢。《史記》還記載: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既殺項羽,天下已定,接著便論功行賞。群將爭功,一年多還不能決定。劉邦以為蕭何功勞最大,封為酇候,食邑也多。其他的武將有點不服氣。說蕭何光用筆墨談兵,並不去作戰,為什麼反而高升?劉邦說,你們知道打獵嗎?知道獵狗嗎?打獵,追野獸的是狗,而髮指示的是人。現在各位能得野獸,只是「功狗」,至於蕭何是髮指示的,是為「功人」。這時武將們也不敢再爭了。於是劉邦又封蕭何父子十餘人,皆食邑。並且蕭何本人多增加2000戶。這也有他當初多奉送二枚錢的緣故。

秦始皇統一幣制後,「半兩」錢就成了全國統一的法定貨幣。「半兩」錢外圓內方,無內外廓,背平無文;篆書「半兩」二字分別列於穿孔兩側,錢文凸起,據說是丞相李斯所創,布局嚴謹,筆劃方折,雅卓剛健。「半兩」錢圓中有方,方外有圓,剛柔並濟,靜動結合,達到了勻稱均衡之美的最高境界。

「 半兩」錢的造型極具政治色彩,它是秦代「天命皇權」的象徵。《呂氏春秋·圜道篇》:「天道圓,地道方,聖王法之,所以立天下。何以說天道之圓也,精氣一下一上,圓周複雜,無所稽留,故曰天道圓;何以說地道之方也,萬物殊類形皆有分職,不能相為,故曰地道方,主執圓,臣主方,方圓不易,其國乃昌。」秦代的統治者認為外圓象徵天命,內方代表皇權,把錢做成外圓內方的形狀,象徵君臨天下,皇權至上,秦「半兩」流通到何處,皇權威儀就散布到何方。


推薦閱讀:

細細想來--珍稀錢幣真是看在誰手裡
絕世孤品:中國現存唯一的一枚西夏錢幣
遼金至元末期間歷代帝王錢幣賞析
元朝的銀錠與錢幣
明朝的那些錢幣兒

TAG:錢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