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血府逐淤丸
標籤:轉載
原文地址:血府逐淤丸作者:欽智
血府逐淤丸
楊新民
大約在四十幾歲時,有一次公出上海。我與一位同事在街頭上見到電腦預測健康的機器。我們二人分別進行了檢測。對我的預測是:要提防腦溢血。要求我每天上下樓梯若干次,騎自行車也可。
這次檢測之所以給我印象深刻,是因為我的心腦血管系統確實有問題。我發現自己血液很粘稠,有時碰破傷口,血色發暗不說,還會很快凝住。
按照中醫理論,氣血為生命之本,氣血充盈,身體健康;氣血衰微,則意味衰老。
我認為,保持心腦血管的通暢,活血化瘀最為重要。
1978年,我第一次讀到王清任的《醫林改錯》。在我的印象中,王清任這位清代醫生,醫術十分高明,他不盲從經典而有創見,我尤其注意他的「血府逐瘀湯」。
首先,這一劑活血化瘀方,能夠治療頭痛、胸痛、心裡熱,飲水即嗆、不眠、心跳心忙等那麼多病症,給人啟示是:許多種疾病,究其實質,都同氣滯血瘀有關。
第二,令人稱奇的是:兩種截然相反的病症,居然用血府逐瘀湯這同一劑葯而得救治。第一個病例是江西某巡撫,他74歲,夜晚躺下必須坦胸露腹,方能入睡,蓋一層薄布也斷不能入眠。他患這個怪病已經七年,召王清任診治,用「血府逐瘀湯」五副而痊癒。第二個病例是一女子,22歲,夜晚躺下,需令僕婦坐在她胸口上方能入睡。她患此病已經2年,王清任同樣用「血府逐瘀湯」,三副而愈。
一個是胸不任物,一個是胸任重物,兩個完全相反的病例,用「血府逐瘀湯」都可治癒,說明他們的病因都同血瘀有關。現代研究發現「血府逐瘀湯」可治療神經官能症,這位「胸不任物」的江西巡撫和那位「胸任重物」的女子,究其病源,或許都是一種神經感覺系統錯位所至,雖然表現各異,但病因都屬於神經官能症之類,故能同一劑葯而治癒。
在濃厚的興趣之下,我到藥店里尋找,恰好有此葯的成方「血府逐瘀丸」出售,據營業員說,很少有人買這種葯,我卻如獲至寶,買回去試用。
我夙血瘀,一用之下,效力果然不凡。
最明顯是消化系統,不管你吃了多少飯菜,多少油膩,一丸血府逐瘀下去,根本不用怕消化不了,吸收不了。
凡有肚腹胸脅疼痛,用藥一丸,迅速止痛。
給兩腿增力:我曾飯後服用血府逐瘀丸,然後騎自行車去南崗,感覺上坡蹬車,腿部十分增力,輕鬆如飛。記得此方中有牛膝一味,也許是它的引血下行之功吧。
止呃逆:我曾偶然用血府逐瘀丸一味,止住了呃逆,當時驚喜不已,認為這或許是一個新發現。後翻閱《醫林改錯》,方知王清任早已將呃逆歸於血瘀,他說:「無論傷寒、瘟疫、雜症,一見呃逆,速用此方,無論輕重,一付即效。此余之心法也。」
更重要的是,每服此逐瘀丸,頓覺呼吸通暢,似有補氧之功。它的作用,不是一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的局部作用,而是一種全身的、整體的良性調節。試想,經常性的活血化瘀,使氣血暢通,川流不息,豈不可以防止百病!
我服用「血府逐瘀丸」至今已有20多年,除了傷風感冒,一般平時經常服用,成為我的頤養要葯。
每當我服用這烏黑的蜜丸,心中就對200多年前的王清任充滿了敬仰,對我國古代醫藥的神奇功效讚嘆不已。使我不解的是,翻開中國醫學史,王清任的名字躲在不引人注意的小小篇幅中,並沒有像我想像的那樣大書特書。自然,在浩如煙海的醫學史資料中,王清任和他的活血化瘀療法只是滄海一粟。況且,王清任在歷史上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他曾被視為離經叛道,為一些正統人士所不齒,故現今流傳下來的資料比較有限。但時間是無情而公正的,作為中醫藥學中活血化瘀學派的開山鼻祖,他的醫學成就正日益引起世人的矚目,活血化瘀方葯的應用範圍之廣,對現代醫學的啟迪之深,實在令人激動不已。僅就血府逐瘀湯而言,其臨床新用案例愈來愈多,大有令人應接不暇之勢。隨便拿來我手頭的剪報,就有:三叉神經痛、眩暈、流產後腰痛、血瘀性頭痛、胸痛、乳癖、痛經、產後發熱、輸卵管積液、驚恐征、老年性室性早搏、食不知味、低熱、自汗、矽肺、藥物性皮炎、臁瘡、慢性蕁麻疹、皮膚搔癢症等等,據說還有人將其應用於癌症的防治。
我不是醫學研究者,只能從個人體驗的角度看問題。我認為,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湯不但是治病良藥,亦是老年人的頤養良方。人到老年,氣血日漸瘀滯,導致百病叢生。經常服用「血府逐瘀丸」,可以行氣活血,逐瘀生新,調整臟腑,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任何一種藥物,包括「血府逐瘀丸」,都是有一定的針對性,不能,也不可能成為「萬應靈藥」。以上我的體驗僅是我個人或一部分人的個例,不一定適於所有的人。因此,作為藥品,最好還是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特點,在醫生的指導下決定服用與否。
此外,目前市面上血府逐瘀丸種類不少,質量也不盡一樣,我一般選用一種吃了效果不錯的,以後不再換牌子。新劑型我從來不吃,因為有一次買了一種,吃過後,覺得效果不如蜜丸,以後就總是吃傳統蜜丸。
-----------------------------------------------------------------
血府逐瘀丸
血府逐瘀丸是血府逐瘀湯劑改成,是活血化瘀治則的基本方劑之一,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的功效。有抗炎消腫,調節人體免疫功能,行氣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周圍微循環暢通,解除組織鬱血,缺血,促進滲出物吸收,恢復視力功能等作用。
主要成分
當歸、赤芍、桃仁、紅花、川芎、地黃、牛膝、枳殼(麩炒)、桔梗、柴胡、甘草。
藥理作用
血府逐瘀丸主要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變性,改善微循環,抗炎,降血脂及增強腹腔巨噬細胞吞噬作用。
1.將血府逐瘀湯製成靜脈注射液,在試管內有縮短復鈣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和凝血酶凝固時間的作用,但有抑制二磷酸腺甙誘導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促進血小板解聚,並能復活肝臟的清除能力;
2.服用本方患者,其全血比粘度、血漿比粘度、血球積、血沉、纖維蛋白原含量以及體外血栓形成等各項血液流變學指標均見明顯改善。此外,有關實驗還證明該方能使腸系膜細動脈及靜脈口徑明顯擴張,毛細血管數量開放明顯增多血流速度加快,紅細胞聚集及白細胞貼壁、滾動及堆積等現象明顯改善,血流停滯現象消失。
性狀
本品為棕黑色的大蜜丸,氣芳香,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行氣止痛。主治瘀血內阻之頭痛或胸痛,內熱瞀悶,失眠多夢,心悸怔忡,急躁善怒。本品主要用於頭痛、眩暈、腦損傷後遺症、冠心病、心絞痛等。
用法及用量
口服:每次1~2丸,每日2次,空腹用紅糖水送服。
禁忌
忌食辛冷。孕婦忌服。
組成與方解
桃紅四物湯-----活血化瘀而養血
四逆散-----行氣而舒肝
桔梗-----開宣肺氣,載葯上行,合枳殼則升降上焦之氣而寬胸。
牛膝-----通利血脈,引血下行
本方為治療因瘀血內阻於胸部,氣機郁滯所致胸痛胸悶而設,即王清任所謂「胸中血府血瘀」之證。胸脅為肝經循行之處,瘀血內阻胸中,氣機郁滯,故胸脅刺痛;郁滯日久,肝失調達之性,故急躁易怒;氣血郁而化熱,故內熱煩悶,或心悸失眠,或入暮潮熱;瘀血阻滯,清陽不升,則為頭痛;瘀熱上衝動膈,可見呃逆不止;至於唇、目、舌、脈所見,皆為瘀血徵象。治當活血化瘀為主,兼以行氣暢胸止痛。本方系由桃紅四物湯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而成,方中當歸、川芎、赤芍、桃仁、紅花、生地(桃紅四物湯)活血化瘀;生地涼血清熱,合當歸又能養陰潤燥,使祛瘀而不傷陰血;四逆散行氣和血而舒肝。有氣行則血行之意。柴胡疏肝解郁,升達清陽;桔梗開宣肺氣,載葯上行,又可合枳殼一升一降,開胸行氣,使氣行則血行;妙在牛膝祛瘀血,通血脈,引瘀血下行。甘草調和諸葯。諸葯相伍,既行血分瘀滯,又解氣分鬱結,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合而用之,使瘀去氣行,則諸證可愈。
臨床運用
1.用方要點本方為治療血瘀胸中的常用方劑。以胸痛,痛有定處,舌黯紅或有瘀斑為證治要點。
2.使用注意方中活血祛瘀葯較多,故孕婦忌服。
3.隨證加減血瘀經閉、痛經者,可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等以活血調經止痛;脅下有痞塊,屬血瘀者,可加鬱金、丹參以活血祛瘀,消症化積。
4.現代應用本方現代常用於治療腦損傷後綜合征、腦梗塞、冠心病心絞痛、血管性頭痛、高血壓、慢性活動性肝炎、肝內膽管結石、周期性精神病、神經根型頸椎病、支氣管哮喘、爆震性耳聾、慢性咽炎、聲帶息肉、急性視神經炎、外傷性玻璃體積血、視網膜震蕩、肋骨骨折等屬血瘀氣滯者。
=================================================================血府逐瘀湯
(菡萏童子)
血府逐瘀湯出自《醫林改錯》,是清代醫家王清任在繼承歷代醫學成就的基礎上,經過數十年的臨床實踐所創立的名方之一。本文試通過該方所涉及的血府、逐瘀、配伍特點、臨床運用等進行闡述。
1血府的概念
什麼是血府?《素問·脈要精微論》:「脈者,血之府也」。府,有包容會聚之義。即全身的血液都會聚在脈絡之中,這是醫者熟知的血府。而《醫林改錯》中的血府是一個較狹義的概念,書中說:「血府即人胸下膈膜一片,其薄如紙,是為堅實,前長於心口凹處齊,從兩脅至腰上,順長如坡,前高後低,低處如池,池中存血,即精汁所化,名曰血府」。又說:「膈膜以上,滿腔皆血,故名曰血府」。這是王清任通過多年對人體進行解剖研究的結果。可見,脈者血府和胸腔血府是有區別的。雖然胸腔血府較局限,但心、肺、大脈管位居其中,它與氣血的運行、血脈的通暢有重要的關係。因此,血府是有其物質基礎的,在這裡可以把它作為一個特定的解剖生理概念來理解。它是「脈者,血之府也」的源頭、中心,在指導臨床診斷和治療上有更高一層次的意義。
2關於逐瘀
瘀,即瘀血。中醫學認為,經脈是氣血循行的通路。在正常情況下,血液在脈道內流暢無阻,永不止息的運動著。當某種原因如損傷、寒凝、氣滯等導致血府功能障礙,使血液運行不暢,或離經之血未能及時消散,瘀積在機體的某個部位均屬瘀血。因瘀致病,即為瘀血證。在治法上宜活血祛瘀,恢復血液的正常運動。若病緩證輕,瘀在經絡,屬「脈者血府」血瘀者宜活血化瘀;若瘀久證重,瘀在臟腑,屬「胸腔血府」血瘀者,當破血逐瘀。因此,王清任立血府逐瘀湯治之。方中桃仁破血行瘀,紅花活血破瘀,川芎行氣活血,赤芍散瘀活血,均屬強類活血葯。相伍應用,攻逐瘀血。
3配伍特點
原方組成:桃仁12g、紅花9g、當歸9g、川芎5g、生地黃9g、赤芍6g、枳殼6g、桔梗5g、牛膝9g、柴胡3g、甘草6g。本方系桃紅四物湯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而成,功能活血逐瘀、理氣止痛。方中桃仁破血行瘀,紅花活血破瘀,川芎行氣活血,赤芍散瘀活血止痛,四葯相得益彰,共奏活血逐瘀止痛之效;柴胡疏肝解郁,枳殼善行胸中氣滯,氣行則血行;桔梗開宣肺氣與枳殼相伍開胸散結,能載葯直達「血府」以逐瘀;牛膝通利血脈,引血下行,以利瘀血消除;當歸養血活血,生地黃養陰潤燥(兼清瘀熱),甘草和中以防祛瘀葯之破泄,理氣葯之辛散而耗傷陰血傷正。
4臨床運用
血府逐瘀湯所治以胸中血府血瘀為主,或體內由瘀血所致的某些病證。正如書中所說:「立血府逐瘀湯,治胸中血府血瘀之證」。並開列病證為「頭痛、胸痛、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天亮出汗,食自胸後下,心裡熱(名曰燈籠病),瞀悶急躁,夜睡夢多,呃逆,飲水即嗆,不眠,小兒夜啼,心跳心忙,夜不安,俗言肝氣病,乾嘔,晚發一陣熱」。凡十九種,後世醫家據此把治療範圍擴大,不僅專治「血府血瘀」,還治療因血瘀所致的多種雜病。但不能脫離所治病證必須屬血瘀之實證最為重要,不能一見上述某證,就投以血府逐瘀湯。必須仔細辨識確屬瘀血所致者。如疼痛日久不愈,反覆發生,固定不移,痛如針刺,口唇,面部黯黑,舌質紫黯或有瘀斑、瘀點、脈澀、細等時方可用之。
在臨證時遵循上述原則,在診治頑固性頭痛、胸脅痛、腰腿痛、心悸、不寐、月經病、肝病(肝硬化)、蛇串瘡(後遺神經痛)、閃挫軟傷疼痛等病證屬於血瘀者,常用血府逐瘀湯,或稍加化裁,收效甚捷,試舉兩例於後。
4.1頭痛案
患者,女,36歲,2003年3月12日初診。自述頭痛反覆發生十多年,在多家醫院治療效果差,有「鼻竇炎」病史。診見:頭額脹痛,口乾微苦,睡眠差,舌苔白乾,脈數。診斷為頭痛(風熱),治以疏風清熱止痛,方用菊花茶調散合蒼耳散,二劑,水煎服。3月15日二診,頭痛未減。詳問病情,頭痛有時伴有掣動感,有時痛如錐刺。考慮痛久,有血瘀之變,遂改投血府逐瘀湯加全蠍、蜈蚣,先試一劑。3月17日三診,頭痛已減去大半,效不更方,再服3劑,葯盡頭痛告愈。
4.2閉經案
患者,女,25歲,未婚,2004年10月23日初診。月經不調,經常二、三月一行,量少色黯,挾小瘀塊,經行小腹脹痛,現月經近五個月未至。診見:心煩、易怒、嘆息、胸脅脹悶,舌邊有瘀點,舌苔薄白,脈細澀。診斷:閉經(肝鬱血瘀)。治法:疏肝解郁,逐瘀通經。用血府逐瘀湯,服至經6劑時,月經於11月4日來潮,量較多,色黯有瘀塊,5天後經凈。經既通以柴胡疏肝散善後,隨訪月經基本按月而至。
推薦閱讀:
※[轉載]「松得開,合得住」陳式太極拳的整體勁
※姍姍來遲的玫瑰花抱枕教程(轉載)
※【轉載】淡淡的相守,默默地相依
※(35)[轉載]《子平真詮》之命理真諦
※[轉載]半圓零錢包製作過程
TAG: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