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道甚深引導筆記·開妙道門 一.序分 3.讚歎供養
3.讚歎供養
最初我們先談一下科判,【三主要道】引導分為三大段:趨入造論之支分(序分),本論正文(正宗分)講解究竟之結行(結束分)。第一段又分三節,讚歎供養,立誓造論,鼓勵聽聞。今初:
[科判]就是我們現在通常所說的目錄,就是先後的次序。括弧里的內容是翻譯者為我們劃分的,任何法都有加行、正行、完結行這三部分。[今初]就是今天開始所講的。
敬禮諸至尊上師
一切法或者教授的開頭都要禮敬上師的。只有佛才是至尊,[諸至尊上師]就是各位如佛一樣的上師。在我們漢語稱為至尊,在藏文就稱為吉尊,就是跟佛一樣的。
造論者最初應做的事是敬禮本人的本尊,阿闍黎丹孜說:「祝願、敬禮宗旨者,決定顯示彼是門。」以及「敬禮自所修本尊」。
[本尊]就是包括自己的上師和本法所應禮敬的佛或是文殊菩薩。這裡是說我們一切修法,一切著述都以這個為門,都由這個進入本法。丹孜是一個詩人,他解釋禮敬好像是進入本法的門一樣,並且說要禮敬自己所修的本尊。
我說一下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合規矩:我感覺禮敬上師就什麼都有了,因為上師是一切諸佛的總聚體,是一切顯、密的總聚體。這是我的理解,書上沒有這個規矩的。
禮敬上師就是求加持的意思。在漢文稱做禮敬,在藏文就稱為「南無」。「南無」就是皈依求救的意思,比如「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求阿彌陀佛救護,而不是禮拜阿彌陀佛,單是這一層意思是不夠的。又比如我們去見上師,上師問:「你們來幹什麼?」你不能說:「我是來磕頭的。」直接說幹什麼就行了。禮敬和『南無』一般人理解為禮拜,其實含有皈依、依靠上師;求他老人家來救護我們;我們缺少什麼請給我們。大家平時說「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求阿彌陀佛救護我們,而不是我們給阿彌陀佛行禮。
這是為了令造論事究竟圓滿與不出障礙。此里所說【諸上師】之【諸】是總的指廣大行與甚深見傳承等親疏諸師,不共的如《智有頌》所說,是指佛金剛持,至尊妙音和勇金剛。宗喀巴大師經常親見至尊妙音現身。見到現身有三種情況:夢中見,幻覺見和真實見。真實見又分二種:根識見與意識見,妙音怙主大宗喀巴是根識中親見,狀如上師與弟子,能從至尊妙音聽聞一切顯密教法。
我們學修佛法就是要方便分和智慧分雙具,方便分就是廣行派的,智慧分就是文殊菩薩所傳的一派。這裡所說的[親疏諸師],就將歷代直接傳方便分和智慧分的傳承師以及自己的親疏上師都禮敬了。禮敬不是給他們磕頭,而是請他們來救護我們。這裡還含有給文殊菩薩頂禮,意思同樣是皈依文殊菩薩。當然在這裡最重要的是禮敬文殊菩薩。
這段話里解釋了修行者見上師現身有三種情況:[夢中見]是指在睡夢中見上師現身,[幻覺見]是指在修法時偶得所見,[真實見]就是像我們現在這樣,雙方面對面地相互看到,見上師現身就這三種。在[真實見]里分[根識見]和[意識見]兩種,眼睛就是根識,眼睛看到就是[根識見],心意感覺的就是[意識見]。
文中稱[妙音怙主大宗喀巴]就是說明宗喀巴大師在了義上來說就是文殊菩薩。宗喀巴大師是以[根識見]親眼見到文殊菩薩,和心意感覺的又不一樣。心意感覺就是在修法時、在用心觀察時見到上師。宗喀巴大師不僅用眼睛看見文殊菩薩,而且是和上師與弟子那樣面對面的看到文殊菩薩,還可以聽像佛一樣的文殊菩薩講授一切顯密教法,宗喀巴大師的教授主要是這樣得來的。在西藏,他在各宗各派的大德面前都曾學過,在薩迦派大德面前學的多些,因為他的根本上師是仁達瓦,仁達瓦就是薩迦派的。他學了之後就修,修了之後感覺不夠圓滿。最初有位大德能夠親見文殊菩薩,宗喀巴大師就托他請教文殊菩薩。以後宗喀巴大師能夠親見文殊菩薩了,他就當面聽文殊菩薩說法,而且什麼事情都向文殊菩薩請示,這就是依師法中所說的依教奉行。
傳法者不能認為自己聰明,想要怎樣就怎樣,看了書以後要怎樣想就怎樣想。我們內地是有這樣的,看懂了經書就敢給別人講法。在西藏可不能這樣,沒有傳承是不敢講的,法如果斷了就永遠沒人敢傳。在西藏沙彌戒、比丘戒、沙彌尼戒都有,就是沒有比丘尼戒,因為斷了傳承。中國的比丘尼戒是來自斯里蘭卡的,後來斯里蘭卡的比丘尼戒中斷了,她們就來中國成都,從隆蓮法師那裡受了並接回去,她們這叫受法。不像我們內地的人,看了就敢講,這種膽子了不起。
別的一些人以為宗喀巴大師只是以其智者與尊者的功德來造論。實際上,宗喀巴大師的大小著述沒有一篇不是至尊妙音所宣說的。就連住錫於何地,攜帶多少侍者等事大師都要請示至尊妙音,依教而行。
這就告訴我們不要認為宗喀巴大師是以自己的智慧來說法的,也不是以尊者的功德來造論,這裡所說的[尊者]因為沒有聽過帕綳喀大師講,我自己體會可能是宗喀巴大師本人,也可能是阿底峽尊者。實際上宗喀巴大師的著作無論大小沒有一篇不是文殊菩薩所說的,就連住在那裡,帶多少人,都要請示文殊菩薩。出家人所住之處就叫[住錫],什麼叫 [住錫]呢?出家的大德都持有一根錫制的杖,他住下來,錫杖就放下來,所以叫[住錫]。
最為重要的是最後一句[依教而行],宗喀巴大師沒有一處不是問文殊菩薩。他所示現的就是依師法中最重要的依教奉行,以此告誡後人不要自作聰明,不要認為自己比佛還聰明些,比上師還聰明些,那是不行的!要依教奉行,什麼事都要請示上師,上師說怎麼做就怎麼做。在了義上來說宗喀巴大師就是文殊菩薩,為什麼他還要請示文殊菩薩呢?這是他給後人的示現,要後人一切行動都依教奉行。在依師法中有心依師、行依師,行依師裡面重要的就是依教奉行,如果不依教奉行就會產生很多不好的後果,有的會推緩成就,有的甚至連眼睛都爆了。
往昔諸智者所未能通達的顯密殊勝甚深扼要,宗喀巴大師都能加以抉擇而說,這些教授絕非出自宗喀巴大師本人的主觀臆造,而是至尊妙音親口宣說的。
這是我們要學習的。無論什麼教授我們不應只是一味照著做,而要仔細抉擇其是法、非法,合不合佛所說的法。釋迦佛當年就說過這話:我說的法你們都要考慮一下是不是法。比方說依止上師,上師怎麼說你就怎麼做,總體上這是對的。但是,假如上師叫你去殺個人,你就要考慮:這個事情能不能做?殺人的事不能做!你就要向上師稟明:「這個事情我不能做,做了有很多壞處,我不敢做。」外道則不是這樣,外道師父說要幹什麼,弟子就要做,所以才有弟子殺九百九十九個人的典故。上師說:「你殺一千個人就可以得道」弟子就拚命殺,殺到最後沒有殺的就要殺他的母親,所以佛才去救他。修學佛法的人要具備這樣的智慧,對於任何法都要鑒別是法非法。都是佛法該怎樣鑒別呢?我們就要鑒別這個法是不是該自己學的,是馬上就要學的,還是以後再學的,大家要有這樣的智慧。不要一聽說大活佛來灌頂了,你馬上就坐著汽車趕過去,要是他灌你一腦袋污穢該怎麼辦?他所傳的法要是有雜染,你敢說上師傳的你不相信?你如果照著去修,將來修成了就是有雜染的,那時你再想去除雜染就很困難了,衣服上髒了還可以洗乾淨,頭腦里的雜染很不容易去除,因為是先入為主,這是大家最要仔細的。聽到大德來了,你要先了解這位大德是那一派的,自己所學的與他是否是一系的。當然不能直接問,當面問就有慢師的過患,只能從側面了解。如果你覺得這位大師可以依止,還要考慮他所傳的法是不是自己必須要的。這個跟上師傳法不同,上師傳法是必須要去的。這裡我所說的上師不是一般的上師,而是你所依止的根本上師。如果根本上師傳法就必須要去,只要在同城就必須去。因為你已經將這位上師看作是諸佛菩薩的總聚體,是引導你成佛的上師了,那麼無論他傳什麼法你都必須去聽。其他上師傳法你就要考慮:他的法源是否清凈?他有沒有師承?他的修行如何?他的戒行如何?他是為自己名利還是利益眾生?這些都要從側面去問,不能當面問,否則會落個不敬師、不敬法。如果你了解之後認為可以受益,才能去聽,萬不能聽到消息就跑去了。在藏區也有這樣的情形,聽到有什麼灌頂,隔幾百里都要趕去,所以帕綳喀大師才把這些說出來。
[這些教授絕非出自宗喀巴大師個人的主觀臆造,而是至尊妙音親口宣說的。]就是說文殊菩薩親口給宗喀巴大師說法。這是一個教授:在不了義上文殊菩薩就是文殊菩薩,宗喀巴大師就是宗喀巴大師;在了義上宗喀巴大師就是文殊菩薩的一個化身,他們兩個本來是一樣的。他的做法就是留給後人看的:你們應該這樣做,千萬不要自作聰明。
我想到這樣一個問題:你們現在修法、修儀軌,如果以後聽了別人講法,覺得自己所修的儀軌似乎還缺少些內容,那麼自己將其添進去不是更好些嗎?這是絕不可以做的!上師說法是針對聽者的根基和當時的情形而說的,你如果那麼做其後果就是你比上師還聰明些,這是不可行的!
總的來說,諸論典中讚歎供養之境多為【大悲】與【三智】等,此處作禮讚上師者,為的是讓大家明白:總【道次第】,別【三主要道】能在相續中生起,觀待於如理依止善知識。
這裡[大悲]是指觀音菩薩,[三智]是指三種智慧:一切智、道種智和一切種智。一切智是說知道諸法的總相,就等於我們所說業果是總相,能了解一切法的總相就是一切智。道種智是能夠知道一切法的別相,也就是各法的不同之處。一切種智就是前面兩種都知道,既知道一切法的總相,又知道一切法的別相。這樣的智只有佛才全都具有,一般的修行者充其量具備前兩種智,後面的一切種智只有成了佛才具有,那時才知道一切法的總相,又知道一切法的別相。
為什麼我們要依止上師呢?這裡說得很清楚:無論[道次第]也好,[三主要道]也好,能在我們心相續中生起,都觀待於我們能否如法依止上師。[善知識]就是上師,[如理依止]就是心依止和行依止。
簡單地說,心依止就是視師如佛,看到上師就是佛,看到佛就是上師,這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方面就要是念恩生敬。為什麼要念上師的恩德呢?因為上師對我們的恩德比諸佛菩薩對我們的恩德還大。為什麼這麼說呢?諸佛菩薩住世度生的時候我們沒有福報,沒有得到親身攝受。在沒有諸佛菩薩住世度生的時候,在眾生煩惱粗重、什麼善業都差的時候是上師來救度我們,所以上師對我們的恩德就勝於諸佛菩薩對我們的恩德,因此我們要念恩生敬,這就是我們的心依止。我們的行依止有恭敬清靜上師,有供養財物等,但重要的還是依教奉行。大家可以看看宗喀巴大師對文殊菩薩是怎樣的依教奉行,連住在哪裡,帶多少人,帶什麼人,住多久等等,這些都是請示了之後才做的,這就給後人示現了在依止上師時要怎樣的依教奉行。萬萬不可以認為自己比上師還聰明啊!上師是諸佛菩薩的總聚體,你若比上師還聰明,豈不是你比諸佛菩薩還聰明了嗎?現在的什麼*輪功就自認為比佛還高明,他們認為過去一切佛菩薩說的都沒有他的*輪功好,那都是民間外道搞的怪東西。
上面所講的是我們為什麼要禮敬上師,下面說我們該如何尋訪上師。
推薦閱讀: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06 因果不虛
※孩子犯了錯 家長如何引導孩子主動認錯?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13 上師瑜伽
※漫談宇宙次元6--吸引力──思想引導能量
※幼兒園數學教學激勵引導方法小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