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戰末期拚命研究黑科技 沒傷到盟軍反倒炸了自家旅館

?? 二戰末期,日本為了挽回敗局,除了造出了所謂「噴進炮」的火箭武器外,他們同德國一樣,寄希望於「黑科技」新式武器上。日本結合從德日潛艇交通線得到的德國資料和自己的部分科研成果,開始了一系列制導武器的研製。

在發射架上的四式40cm噴進炮

? 1944年3月,日本陸軍兵器行政本部得到了一個任務:「製造出足以一舉打開前途堪憂戰局的終極決戰武器」。就在此時,日本東京芝浦電機的研究所研製出了一種紅外線夜視裝置。行政本部立即開始以這種紅外夜視裝置為基礎,研製新式武器。日方將這種武器稱為「自動吸著彈」。當時,日本陸軍的任務雖然已非常沉重,但還是對該項研製計劃給予了全面的支持。無論是在研究人員方面,還是器材方面,只要有需要都會盡量給予滿足。臨近二戰結束時,日本的經濟已經非常困難,但該項研製計劃的經費高達1000萬日元。從中也可以看出日本對該項研製計劃的重視。日本計劃在1945年10月以前生產700枚這種「自動吸著彈」。

?

? 日方為了早日讓這根救命稻草投入實戰,於是緊鑼密鼓地開始進行了一系列的測試。首次測試是在1945年1月於日本靜岡縣的濱名湖上進行的。試射的結果是「瞄準部運作很好,但控制舵無法正常工作」。三個月後,日本又在茨城縣的久慈濱湖飛行場進行了第二次試驗。就在此時,美軍飛機頻繁對日本沿岸城市進行空襲,試驗根本無法正常進行。日本計劃研製成功後,將這種武器裝備在「銀河」號轟炸機上。使用的方式是從高空投下「自動吸著彈」,利用紅外製導,直接命中目標。當然,由於日本投降,量產計劃並未能進行。

今日的浜名湖一角

?

參加自動吸著彈研究的井深大

?

參加自動吸著彈研究的盛田昭夫

? 1945年,日本軍方飽受美軍戰略轟炸之苦,為了解決美軍飛機在高空的威脅,日本將研製地空導彈的計劃提上了日程。有意思的是,給予這項研究計劃全面支援的是日本海軍。在海軍的支持下,1945年6月,該計劃立項,同時「火箭研究所」成立。1945年7月,代號「奮龍」的地對空制導火箭的整體測試開始,主要是推進系統和制導系統。根據試射的結果,誤差不到20米。實際上,測試從1945年4月開始到8月結束,一共實施了10次試射,都取得了成功。日本計劃批量生產的「奮龍」四型的試射日期定為1945年8月16日。這個日期是日本宣布投降後的第2天,試射工作自然不了了之。

奮龍彈體設計圖

? 當然除了地對空導彈,日本也對空對地制導導彈這一「黑科技」產生了興趣。日本陸軍見海軍研製出了櫻花自殺機後也不甘落後。為了對付美軍的大型艦艇,他們讓三菱研製了「伊號一型甲」無線電制導導彈。該型導彈的主翼和尾翼是木製的,機體由鋼板製成。導彈翼展3.60米,長5.77米,高1.55米,主翼的面積為3.60平方米,全裝備時重量1400公斤。

? 當然,日軍也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他們還讓川崎研製了「伊號一型乙」無線電制導導彈。1944年9月下旬,首枚原型彈完成。因為時間比較緊迫,所以導彈試製出來後立即進行了試射。伊號一型乙的試射是在日本靜岡縣的綱代和真鶴之間進行的。但是試射中出了意外,當導彈飛行到三分之一射程時,突然向左轉掉頭飛行,射中了到熱海市的玉之井溫泉旅館,造成了2名女服務員和2名旅客的傷亡。因為這項計劃當時屬於高度機密,日本軍方稱其為「恐怖炸彈」而進行了低調處理。當時認為造成失敗的原因是操控系統發生故障,後來調查發現是主翼和尾翼的安裝角度不當所至。這次試射的結果則證明了日本二戰制導武器不禁沒有殺傷到盟軍,反而讓自家旅館成為了實驗對象。經過改進後,1944年11月8日,日本再次進行了試射,命中精度非常高,命中率達到75%。日本生產了150-180枚這種導彈,但是隨著二戰結束,並沒有一枚導彈用於實戰。

熱海市舊照

? 日本為了挽救敗局,在制導武器方面還有將計劃中的的大淀級輕巡洋艦二號艦改造成導彈戰艦甚至還有建立導彈潛艇的「水下機動部隊」計劃。但是,再先進的武器也無法改變日本被同盟國的絕對的劣勢,隨著日本的戰敗,這些計划進入了歷史的故紙堆,見證著二戰末期日軍為挽回敗局對「黑科技」那近乎瘋狂的執著。

日本計劃於1947年建成並形成戰鬥力的伊一500導彈潛艇想像圖

?

????

推薦閱讀:

手機自帶瀏覽器還有必要再下載嗎?
3D列印已經不是新鮮事兒,但打出來的東西能用嗎?
飛機為什麼可以飛起來,是什麼原理?
Python面試之你真的理解finally了嗎?
做了一個新產品,叫「HoloRead」(一)

TAG:日本 | 科技 | 黑科技 | 旅館 | 研究 | 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