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 呂布的紀實中國

馬克· 呂布的紀實中國 來源: 楊昊的日誌

「這是我第一張關於中國的照片,這趟火車把我從香港帶到廣州,換句話說,就是從一個世界到另一個世界.....」馬克·呂布(Marc Riboud)鏡頭下的這位中國婦女一襲黑衫,從她的行李看是個農民,而從她自然流露的東方女性的嫻雅中,攝影師樂意揣度她是位城市居民。 50多年後凝望當年這幅黑白照片,我們仍注意到這位婦女疲倦的姿勢:她梳著加長的中式髮髻,臉歪靠在臂彎上;她臉上的神情,是為那個時代生活著的人所習以為常,為成長起來的的孩子們也許還全然未忘懷的一種憂鬱,一種時代的苦辛里無法稀釋的一種酸楚。這也是之後幾代人所熟悉的延伸,我們的祖母,母親...不自覺地同一個表情。這個時代的表情,多年後在我心底激起的情感波瀾,是但是年輕的法國攝影師摁下快門那一刻所想像不到的。 「我尋找的是生活中真實的那一面,我不相信純粹的創作......作為攝影師,就是要在1/125分之一秒中品味生活。」這位瑪格南(Magnum)的攝影大師一語道出了攝影和現實的關係:見證。他一生的足跡遍及全球,敏銳的目光注視著東歐,中東,亞洲及非洲大陸;作為1949年後第一位來到社會主義中國的西方攝影師,他以徠卡M6相機,35毫米鏡頭所抓拍的眾多黑白瞬間,是已經被巨變中的中國遺忘的一份歷史檔案。他說:「我的回憶錄就是照片。」但照片不僅僅是他的回憶錄,更是一份歷史備忘錄。他40年的中國攝影,是這個國度不可取代的回憶:《中國的三面旗幟》,《中國:旅行瞬間》,《黃山》,《在中國》,《馬克·呂布在中國:四十年攝影》等。遺憾的是這位獨一無二的中國現實記錄者,至今還未出版一部中文版的攝影集。 與之幾乎同時代的法國人羅蘭·巴特爾曾論及「從攝影中醒覺的固執的真實」,換言之就是攝影能夠證明:「這個存在過」。呈現或美好或無情地存在過的鐵錚錚的事實,無法修飾,無法篡改,這就是攝影的力量。陳丹青認為:「攝影的覺醒,應該是人的覺醒。」他隨之又說:「中國無數的表象和隱秘,尚在鏡頭前沉睡。」 他這番斷言實在數碼相機已充分普及的2003年。從攝影工具看,這個時代已然具備成為一個影像表達的民主時代的機運。而歷來漫長的影像記錄,只為持有相機的一部分人所承擔,這個歷史責任不可謂不重大。這是一扇可以洞察歷史的「表象與隱秘」的窗子,對此馬克·呂布在這張《窗口·北京》的照片里有其獨到的體驗。 「這些窗子是典型的中國式的,把望出去的街道分為一系列舞台場景。左邊商家的窗上貼著告示:收購鑽石,珍珠和國貨,這是1965年,北京物資短缺,市民們不得不設法賣掉他們的傳家寶,以換取幾個錢,這廉價的叫人無法忍受。一年後,『文革』開始了,人們被迫把金銀財寶統統上繳給國家,且無任何回報,除非你將為之招致公眾的羞辱和鄙棄。」這窗外是1965年北京琉璃廠蕭條的街景,山雨欲來,而門庭凋敝的「北京工藝品進出口公司」及其毗鄰的「榮興齋」尚在勉力維持......馬克·呂布不會漢語,這是

某次購物時,馬克·呂布闖入琉璃廠古董街。在這張著名的照片里,有兩個女孩的目光令人驚異,她們分別佔據左右兩邊的窗子,作為某類歷史角色,與今日這個世界的觀看者彼此投去警覺的一瞥。 馬克·呂布先後來過中國20多次,他自稱徘徊在王府井大街的次數比在香榭麗舍大道還要多。在這裡,他曾目睹了來往的「藍蟻群」(羅伯特·朱利安語)中,忽然閃現一襲氣派的毛呢大衣,狐皮領子映襯著一位女士孤傲凜然的臉龐。她的指間還夾著一根煙!這是1957年最後一個張狂露面的「封建貴族餘孽」,抑或是「資產階級右派分子」?他也曾機敏地拍到了毛澤東持高腳杯飲酒的正面像;而他更多的鏡頭則攝取了無數普通中國人的生活:礦工,鋼鐵工人,農民,學生,士兵,縴夫,江湖藝人......他醉心於中

國傳統建築莊嚴的美,他捕捉著勞動者的形象,以及那個年代裡人們少數的娛樂,如在京郊的雪天,全村人興高采烈地圍看著兩個京劇武生對槍的畫面......他愛拍孩子們純真的臉,但對於肩扛木頭來福槍的紅小兵們同仇敵愾的操練場面,他則坦言心生戰慄;在另一幕忙碌的墾荒場面中,他鏡頭的焦點卻落在農民中間一位戴眼鏡的文弱書生上.

「我寧願拍攝一些細節,普通生活中微末的事物。」翻閱馬克·呂布的攝影集,讀者將淹沒在過去幾個時代變遷的細節里。「我第一次到中國時,深圳只是一個小漁村,如今它正被建設成一個擁有300萬人口且堪與香港匹敵的大城市。」90年代中,在讚歎中國迅猛發展和蓬勃生機的同時,這位七旬老人也表達了他的憂慮:他所愛的那個擁有悠久歷史的東方正在被驟然粗暴的西方化,中國正越來越失去她的傳統和本土氣質;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喪失其原本的身份,他感到痛心:「一個國家粉碎了與其本身歷史的系鏈,變得像我們這裡有的最壞的東西那樣——金錢成為人們所有活動的唯一準則。道義與家庭等價值正在崩潰。這如同把我們(三四個世紀)一系列歷史進展儘可能短地壓縮在一場賽跑中.....」 這是1996年在巴黎舉辦《中國四十年回顧展》時,馬克接受記者採訪時懇切而善意的批評。而《新觀察者》雜誌的主編讓·丹尼爾則撰文為老友感慨:「我的東方死了。」 有一幅照片令人難忘:夜幕降臨,某南方都市擁擠的車陣後一面巨大的廣告牌上,赫然定格著女模特一雙瞪大的眼,美艷卻驚恐。馬克·呂布,這位忠實的記錄者,依然無法迴避這雙現實又超現實的歷史之眼.

馬克·呂布其他作品:


推薦閱讀:

放生各種鳥類全紀實!快來隨喜哦!
62年大陸逃港難民紀實【上】
最感動攝友的紀實攝影作品 讓夢想飛翔
不該出現的寫作混淆現象——對報告文學與紀實文學的辨析(李炳銀)

TAG:中國 | 呂布 | 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