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Mate7火了,那麼華為的問題來了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Mate 7的出現,讓華為真正意義上躋身於高端手機俱樂部的行列。這款自誕生以來口碑極佳的產品,在工業設計上已經達到了可以和蘋果、三星等高端手機比肩的境界。華為在研發上的巨大投入及其本身具有的雄厚技術實力,逐漸開始在終端設備上顯現效果。華為專門在英國等國家進行了一系列用戶調查,選擇Mate7和三星Note3作為對比,將兩個手機的LOGO遮擋住,讓消費者從兩部手機中選擇自己喜歡、想購買的那一款,60%的用戶都選擇了Mate7,足見國外消費者也十分認可該機的設計和做工。現在市場上Mate7可謂一機難求,華為終端的人每天都必須面對的問題就是,什麼時候可以買到Mate7。

關注TMT與移動互聯網行業的讀者,如果想加入「TMT與移動互聯網」專業討論群,請即回復後台「TMT」,我們審核通過後將儘快將您安排加入到相應的微群討論組中。謝謝您的光臨,得大公館歡迎您!

  不久前,經濟學家周其仁為Mate7做了一次很好的背書。他在一次演講中談到中國製造需要從價格競爭轉向品質競爭時,拿Mate7舉例,認為「任正非這款手機很好,拿這個尺度再看五年,我看蘋果夠嗆」。從一個挑剔的經濟學家,同時也是所謂「高端客戶」口中得到這樣的評價,也從一個側面證明Mate7的成功。可以說,Mate7對於華為自身,甚至整個國產手機而已,都具有標誌意義。

  但別高興得太早,市場已經無數次證明,產品的成功與品牌的成功乃至市場的成功之間,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小米賣出了116萬台手機,銷售額達到15.6億元。華為位列第二,達10.6億元。按理對於華為這樣一個移動終端的「後起之秀」來說,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成績。但實際上,它的大部分銷售額都來自榮耀系列產品,而作為華為力推的旗艦產品,Mate7並未在雙十一斬獲佳績。

  這背後的原因,其實頗耐人尋味。外界更多用飢餓營銷來解釋這一現象,華為內部也有意無意地表示這是一種有意為之的營銷策略。但面對雙十一如此巨大而短暫的市場窗口,面對如此眾多如饑似渴的消費者,華為依然選擇繼續「飢餓」下去,著實令人費解。不難理解,飢餓的目的是吊胃口,最終是為了讓消費者吃得更多,但如果餓過勁兒了,消費者隨時可以換菜單,畢竟這是一個選擇豐富的市場。

  如果不是華為對這款產品有極強的自信,就是華為可能實際上面臨某種尷尬的局面:確實沒貨。華為一些內部人士證實了這一判斷。其實,雖然從產品角度華為對Mate7充滿自信,但對於市場反應依然估計不足。這種判斷上的遲緩導致整個供應鏈系統與市場需求出現脫節,最終出現市場熱情已經被喚起,卻無貨可供的局面。

  相比較而言,華為的幾個競爭對手,如蘋果、三星、小米、聯想對於大眾消費市場的理解更為深刻,這也讓他們在對產品的研發、製造和銷售等環節,能做到更無縫地對接,也因此能實現更高的效率。在開拓消費者業務之前,華為一直是一家專註企業級市場的公司,對於大眾市場的理解,是其天然的短板,這種缺陷可能比技術差距更加難以克服。但作為一個務實且十分善於學習的公司,華為一定能在Mate7的營銷過程中獲得很多寶貴的經驗。實際上,近年來華為消費者業務的快速成長也證明了其極強的學習能力和調整能力。Mate7已代表了一種技術高度,能否在營銷上也同樣驚艷,華為還有很多事要做。(張邦松/經濟觀察網)

推薦閱讀:

【品牌事件點評】華為「中國製造」式的海外大片,你怎麼看?
華為榮耀保修政策怎麼樣?
美國禁售,英國送溫暖,華為宣布對英追加30億英鎊投資
華為Mate
乳化了~由海底撈再談華為P10的快閃記憶體門

TAG:華為 | Mate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