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菩薩以大願大行聞名 華嚴三聖踐行第一

中國網2月29日訊 在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中,普賢菩薩以大行大願而聞名,是華嚴三聖之一,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左脅侍, 常助成宣揚如來之化導攝益。普賢菩薩乘坐牙白象隨緣應化、普度眾生,足跡遍及法界,他從遙遠的過去劫中,便已深切地發起大菩提心,依照十大行願身體力行,最終得以具備各種功德。他的名字便是他本身所做德行的體現。千百年以來,普賢菩薩一直是中國乃至整個東南亞最有人緣的菩薩之一。虛空有盡,願力無窮;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普賢菩薩正是這樣一位代表一切諸佛理德定德和大乘菩薩道大願大行的大菩薩。本文將從普賢菩薩的名號、身世、修證、地位、坐騎較為全面概要的描繪這位行深切願的大菩薩。

一、普賢菩薩的名號:鄰極亞聖 普遍周滿

有詩云:

大行菩薩稱普賢,重重願海浩無邊;

端嚴示坐六牙象,智慧化生七寶蓮。

在中國佛教的四大菩薩中,普賢菩薩是以大行而聞名的。

「行」就是行為、動作,並有實踐的意思;普賢菩薩實踐的是以智慧上求無上佛果,以慈悲下化無量眾生的大菩薩道,所以稱為大行。

普賢菩薩中的「普賢」兩個字,是從梵文翻譯成漢文後的名字,他的梵文名字有兩個,一個是邲輸跋陀(Vi?vabhadra),另一個是三曼多跋陀羅(Samantabhadra),漢文則相應的也有兩個譯名,可以翻譯成普賢,也可以翻譯成遍吉,不過現在普遍通行的稱呼是普賢。

「普」是「普遍」的意思,是說普賢菩薩乘坐六牙白象隨緣應化、普度眾生,足跡遍及法界,哪裡的眾生需要他,哪裡就有他的身影;「賢」是指他的地位鄰極亞聖,僅次於佛的果德。普賢菩薩從遙遠的過去劫中,便已深切地發起菩提心,依照十大行願身體力行,最終得以具備各種功德,獲得了極接近於佛位的等覺菩薩位。他的名字便是他本身所做德行的體現,並因此而命名。

普賢菩薩的名字最早在中國出現是西晉的時候,聶道真翻譯的《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首次介紹了他的事迹。稍後,姚秦鳩摩羅什法師在長安譯出了《妙法蓮華經》,因為最後一品《普賢菩薩勸發品》生動描述了普賢菩薩在末世乘坐六牙白象誓願守護眾生的崇高形象,而使得他名聞遐邇,獲得了信眾的廣泛信仰,千百年以來,一直是中國乃至整個東亞地區最有人緣的菩薩之一。

在這裡,順便解釋一下「菩薩」兩個字。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而菩提薩埵是梵文Bodhisattva的音譯,意譯是「覺有情」、「道眾生」等,「菩提」是「覺」的意思,「薩埵」是「眾生」或者「有情」的意思,眾生和有情其實意思是相同的,因為同屬於「眾生」的人或者其他動物,都是有情感的(但在這裡,主要是對人而說的);「菩提薩埵」合起來的意思就是「發大心、求覺悟的人」。古代也有把菩薩翻譯成開士、高士、大士、聖士、大聖等,現在除了偶而有人仍然稱觀音菩薩為觀音大士外,其他的一些稱呼已經不通行了。

在密教中,普賢菩薩的名字和形象遠比顯教來得複雜,他的名字和形象繁多,主要有:普賢如來、金剛薩埵、金剛手秘密主、普賢延命菩薩、降三世明王、步擲金剛等,經典的依據和作用也各不相同,因此,想準確明白地解說出來,並不太容易,此處不不予詳說。

二、《普賢行願品》中普賢菩薩的大行思想

《普賢行願品》1是《華嚴經》的核心內容,而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則是《普賢行願品》的精華所在。

唐澄觀法師《行願品別行疏》認為,這部經典是以「入法界緣起普賢行願」為宗旨的。「入」是悟、解、證、得,這是能證;「法界緣起」是華嚴宇宙觀,這是所證;「普賢行願」則是證入法界的具體方法。從廣義上說,普賢十大行願也是三世諸佛同有的因位行願。

普賢十大行願是:

(一)禮敬諸佛

(二)稱讚如來

(三)廣修供養

(四)懺悔業障

(五)隨喜功德

(六)請轉法輪

(七)請佛住世

(八)常隨佛學

(九)恆順眾生

(十)普皆迴向

善財童子歷參了五十三位善知識,最後見到普賢菩薩,請求為他解說「佛功德海一滴之相」,普賢菩薩便為善財以及法會中的各位菩薩說,如果想成就如來的功德門,就應該修習十種廣大行願。

三、普賢菩薩的身世:久遠劫前發願 寶藏如來授記

佛教經典中有關普賢菩薩身世方面的介紹不多,只能勾划出一個大致的輪廓。

據《悲華經·諸菩薩本授記品》2,在久遠的過去,有個叫刪提嵐的世界,佛號寶藏如來。有一個轉輪聖王叫無諍念,他有一千個兒子,老大叫不眴、老二叫尼摩、老三叫王眾、……、老八叫泯圖。泯圖在寶藏如來面前發了菩提大願後,寶藏如來大加讚歎,說「善男子,汝今世界周匝四面一萬佛土清凈莊嚴,於未來世復當教化無量眾生令心清凈,復當供養無量無邊諸佛世尊」,憑藉這個因緣,為他改名為普賢,並授記他在未來北方的知水善凈功德世界成佛,號智剛吼自在相王如來。

四、普賢菩薩的修證:廣發菩提心 累劫勤精進

普賢菩薩在很久遠的過去便已經證得了清凈法身,因此能夠不離常寂光佛土而垂形法界濟度眾生,他的所修所證,做為一個凡夫的人,無論怎樣推測思量都是不能了知的。儘管這樣,普賢菩薩卻常悲愍眾生,總是想方設法地通過種種方便法門,示現述說自己從前在因位上的修行經歷,來啟發、鼓勵人們。

佛經中記載普賢菩薩的修證事迹不少,現在選擇四個經典事例,給予介紹。

(一)廣發大菩提心

根據《悲華經·諸菩薩本授記品》2記載:普賢菩薩在很久遠的過去世,是轉輪聖王的八王子,名字叫泯圖,他曾在寶藏如來前發菩提心,立下上求圓滿菩提、下化無量眾生的大願。

他說,他決心在這個穢濁髒亂的娑婆世界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大乘菩薩道,以使讓整個世界變得莊嚴美麗溫馨。不但這樣,還要讓一萬個類似的世界變得清凈莊嚴起來,就象光明無垢尊香王佛的青香光明無垢世界一樣。然後去教化無量的菩薩,消除他們沉積在心中的貪嗔痴等染垢,使心靈得以純凈,本性得以顯現,個個發起大乘菩提心,從久遠的過去以來一直遍布在他的世界。只有真正到了這個時候,他才會成就佛果。

接著他希望得到佛的加被護持,獲得比其他菩薩更殊勝的萬千菩薩三昧,以增進修行。隨後便具體的列舉了七個三昧去度化眾生的情形:

1、願我獲得出離三世勝幢三昧,這樣我就能夠看見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界,以及主持教化這些世界的佛,在出離三世後,為眾生演說正法的情形。

2、願我獲得不退三昧,在一念間,就能看見所有如微塵數諸佛和菩薩、聲聞恭敬圍繞,在一起舉行法會的情景。我在佛面前,獲得無依止三昧,因此得以變化身體,同時遍到微塵數多的如來面前,以種種無上珍寶華香、塗香、末香,妙勝妓樂,種種莊嚴供養禮拜。並在無窮無盡的漫長時間裡一直像這樣地修行菩薩道。

3、願我獲得一切身變化三昧,於一念之中,便在一一佛前,了知無數諸佛世界。

4、願我獲得功德力三昧,使我能夠到微塵數的佛世尊那裡,以各種微妙的讚歎來讚歎佛。

5、願我獲得不眴三昧,使我在一念中,能夠全都清楚地看見一切諸佛世尊遍滿十方無量無邊的世界中。

6、願我獲得無諍三昧,使我在一念中,能夠全都清楚地看見過去、未來、現在一切佛世尊所有的凈妙世界。

7、願我獲得首楞嚴三昧,因此能夠化作地獄之身,到地獄中去,為地獄眾生說微妙法,勉勵誘導他們發起無上菩提心。使他們在未來世里能夠生在人中,能夠隨佛聽法,行菩薩道,最終了脫生死,得到解脫,成為證得不退轉地的大菩薩。不但這樣,還隨緣教化天龍八部,以及天、人、餓鬼、畜生等六道眾生,使他們像地獄一樣最終得以解脫生死,住於不退轉地。

普賢菩薩的這番大願,得到寶藏如來的嘉許讚歎,並獲授記——將來成佛,號智剛吼自在相王如來,世界名為知水善凈功德。

(二)修習心聞圓通法門

在佛菩薩等賢聖看來,一切法都是佛法,三萬八千法門都能通達佛道,但他們都會根據自身特點以及外在的因緣,充分發揮自己獨特的方便法門去修行度生。

在楞嚴會上,釋迦牟尼佛詢問在座的各大菩薩、大阿羅漢說:「你們最初發心覺悟六根、六塵、六識等十八界,具體是用哪個根塵識作為圓通法門的?以什麼作為方便,而悟入三摩地的呢?」

於是,普賢、觀音等各位大菩薩和大阿羅漢們都一一敘說了自己從前修道時,是怎樣悟入圓通法門的。他們共說出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根,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塵,六識——眼、耳、鼻、舌、身、意識,以及七大——地、水、火、風、空、見、識大等二十五種入道法門,總稱為「二十五圓通」。

其中普賢菩薩說,我曾經做過恆河沙數如來的法王子,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在教導他們的弟子修習大乘菩薩道的根本時,都會以普賢為榜樣,教他們修習普賢行。而這種法門因為是由我而建立的,所以稱作普賢行。我是從心聞入門,並用心聞的方法,去分別一切眾生的所有知見,即使遠在恆河沙數世界以外,有一個眾生,他內心真切發起修習普賢行的,我也會在這時,乘坐六牙白象,分出百千個化身,到他的面前。縱然他業障深重,一時不能夠看見我,我也會在暗中為他摩頂,並且擁護安慰他,讓他逐漸得以成就普賢行。世尊您問我們修習什麼方法,得以悟入圓通法門。我剛才說了自己從前開始學佛時,正是用這種心聞的方法,發明悟入圓通法門的,從而生起自在運用分別心的微妙作用,我認為這是首要的法門。

(三)請問菩薩因地修證法門

普賢菩薩位居僅次於佛的等覺位,依然能夠始終上求佛道不厭,下化眾生不倦,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啊!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4記載了普賢菩薩就有關一些菩薩因地修證法門的疑問,向釋迦牟尼佛請教的事迹。

一天,釋迦牟尼佛入神通大光明藏三昧,示現凈土。普賢菩薩以此因緣,便接連向釋迦牟尼佛提問了四個有關修行和解脫的問題:

1、普賢菩薩問:「修習大乘菩薩行的人,聽說了這個圓覺清凈境界後,該怎樣修行呢?」

佛答:「修習大乘菩薩行的人,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的境界。剛開始的時候,可以修習止觀作為基礎,首先要努力做到讓內心停止攀附外緣,這樣便不會生起妄情雜念;然後再觀察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緣和合而存在,是虛妄不實的。因此,有止觀作為基礎,便能遠離一切幻化、虛妄不實的境界。」

2、普賢菩薩聽了佛的解答後,雖然明白了第一個問題,卻接著又產生了新的疑問,他說:「假如世間的芸芸眾生,知道世間一切事物都是幻化、虛妄不實的,甚至連修行者本人的身心也是幻化、虛妄不實的;那麼,又怎麼能夠用這虛幻的身心,去修習遠離同樣是虛幻的外境呢?」

佛答:「修行大乘菩薩行的人,不僅僅要遠離幻境,而且也要同時遠離以幻心離幻境的幻心。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夠達到根塵雙亡、內外皆空的境界。」

3、普賢菩薩緊接著再問:「假如包括能離的幻心和所離的幻境等一切幻性都泯滅了,那麼也就沒有能離幻境的心了,這樣又有誰能夠修行大乘菩薩行呢?」

儘管普賢菩薩的提問一浪高過一浪,佛卻優雅從容、不緊不慢地解說道:「修習大乘菩薩行的人,在遠離幻心之後,還需要遠離以知悉幻心的幻智。因為如果單單只是遠離了幻心,卻偏愛於幻智,其實這也是一種心病,所以同樣也需要遠離。」

4、釋迦牟尼佛的話音剛落,普賢菩薩又提出了第四個問題,也就是最後一個問題,他說:「假如世間的芸芸眾生,從無始以來一直輪迴流轉於生死之中,恆常處於幻化、虛妄不實的境界而自己卻毫不察覺,那麼,這些人的妄想心,又怎樣得到解脫呢?」

佛依然從容答道:「修習大乘菩薩行的人,儘管已經遠離了幻境、幻心、幻智,但心中如果還有一個「離」的概念,也照樣需要遠離的。只有做到這個程度,才能最終覺悟到離無所離,就能消除世間的一切幻化不實的境界。舉個生活小常識來說,譬如鑽木取火,火勢熊熊燃燒了起來,但在木頭最終燒完之後,一切還是灰飛煙滅,歸於平靜。以幻修幻,也是同樣的道理。」

至此,普賢菩薩四個問題都得到圓滿地解答。消除了普賢菩薩的疑問,同時也消除了在會上旁聽的各位大菩薩大弟子們的疑問,使大家對因地修證法門有了更高更清晰的認識。

(四)誓願守護正法

護持正法,續佛慧命,這是每個佛教徒共同的責任和義務。做為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的左膀右臂——普賢菩薩更是義不容辭的。

一次,聽說釋迦牟尼佛和大菩薩、大弟子以及天人們一起在娑婆世界的耆闍崛山中舉行法華大會,普賢菩薩便從東方遙遠的寶威德上王佛國帶領著很多菩薩以及天龍八部等浩浩蕩蕩地趕來參加了。

會上,普賢菩薩當即表示,如果將來有一天佛陀涅槃了,自己會誓願守護受持《法華經》5的人,使正法流通於後世。他說:「在五百年後的濁惡世中,我要堅決守護受持《法華經》的人,消除他們的憂慮禍患,使他們擁有穩定安心的環境,讓一切魔和夜叉等都無法騷擾破壞他們的修持。不論人們站著走著讀誦《法華經》,還是坐著思惟《法華經》,我都會在這個時候,騎著六牙大白象王,和大菩薩們一起來到他們所在的地方,現身供養守護,安慰穩定他們的心。對於經文如果有所遺忘,我會教他,並一起讀誦,直到通順為止。受持讀誦《法華經》的人見到我,會馬上生起大歡喜心,更加勇猛精進,並將獲得三昧以及種種陀羅尼。」

接著,普賢菩薩又進一步說:「在後世,不論是比丘、比丘尼等四眾弟子,還是普通讀誦、書寫《法華經》的人,在三個七天中,應當一心精進,到時,我會親自乘六牙大白象,和無量菩薩一起去圍繞著顯現在他的面前,為他說法,使他得大歡喜、大利益,也讓他們獲得陀羅尼咒,這樣,便沒有誰能夠再蓄意破壞惑亂了。

「後世如果有人能夠受持讀誦、正確憶念、深切地理解《法華經》的宗旨義理,並且如所說的道理去修行,那麼這個人就是在修習普賢行,在無量無邊的佛世界,都種下了善根,一切如來會為他摩頂加被。即使只是單單書寫,將來也會生於忉利天上,享受種種快樂;更何況是受持讀誦、正確憶念,理解了它的深刻含義,如所說的去修行呢!世尊!我現在以神通力守護《法華經》,即便將來有一天您入涅槃了,也會讓《法華經》在人世間廣泛而長久地流布,絕不會讓它失傳斷滅的。」

普賢菩薩這種堅定的護法精神,當場贏得了釋迦牟尼佛的肯定和讚歎。

以上四個有關普賢菩薩修習菩薩行的事迹片段,分別記載於《悲華經》、《楞嚴經》、《圓覺經》和《法華經》中,依次是最初發大菩提心,修習心聞圓通法門,請問菩薩因地修證法門以及誓願守護正法的感人事迹。當然,普賢菩薩在漫長的修行過程中,不啻有無數類似的事迹;這裡所說的,只是滄海一粟、管中窺豹,但是落一葉而知天下秋,已足以顯示出普賢菩薩的崇高偉大了。

五、普賢菩薩的地位:四大菩薩 佛教「亞聖」

普賢菩薩從初發菩提心以來,經過漫長的修行積累,歷登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果位,最後證得等覺地大菩薩位,在佛教中被尊為「亞聖」 。他與文殊、觀音、地藏並稱為中國佛教的四大菩薩,如果再加上大勢至、彌勒就成了六大菩薩。

在佛教所說的娑婆世界中,普賢菩薩和文殊菩薩是釋迦佛的兩大助手,始終努力地幫助著如來教導度化眾生的事業。作為如來的左膀右臂,文殊菩薩駕獅子脅侍左邊,而普賢菩薩則乘白象脅侍右邊。他們不僅在空間位置上倆倆相對,更是在內在的德行上相互依存、相互融攝,共同組成難以分割的實質關係。

普賢菩薩表示理、行、定三德,文殊菩薩則象徵智、證、慧三德,兩者密切融合,就意味著佛法最圓滿境界的完成。

為什麼這麼說呢?原來除了普賢與文殊菩薩兩者之間那層相輔相成的關係外,他倆又共同和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形成另一層的因果關係,這就是普賢與文殊是因,毗盧遮那佛是果。因為一旦能夠圓滿徹底地證得普賢菩薩所表示的理、行、定三德,以及文殊菩薩所象徵的智、證、慧三德,那就是佛了。可見,「理」與「智」是成佛的因,佛是「理」與「智」的果。唐澄觀法師說:「三聖之內,二聖為因,如來為果。」法藏法師也說:「文殊與普賢不二鎔融,而成毗盧遮那佛,乃至顯現三聖圓融之境界。」他們所表達的,正是這個道理。

基於這種深刻的認識,人們在總結《華嚴經》所闡明的宗旨時,認定是一佛二菩薩的法門,因此把毗盧遮那、普賢、文殊統稱為「華嚴三聖」。

六、十方普賢菩薩聖像的佛教含義

十方普賢菩薩聖像為銅質,通高48米,佔地1256平方米,總體重約600噸。須彌座上立六牙吉象,大象背上第一層為普賢菩薩的四頭像和兩面身;第二層為普賢菩薩四頭像;最高層為前後普賢菩薩頭像。聖像內為484平方米的佛中殿,供奉阿彌陀佛銅像,四周繞漢白玉雕佛像。

十方普賢菩薩聖像正面手持如意,騎六牙聖象;另一面結阿陀定印,表六道眾生顯得四智菩提之義。

十方普賢菩薩聖像的含義以及造型結構:通高48米,表徵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普賢」,即「普」之平等無礙,「賢」為無處不到。座像造型結構從下至上分為8個部分:

1、基座部分為四方六層,表徵佛教的「四攝」,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六度」 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般若)。

2、圓環部分:表徵「一真法界」。

3、蓮花部分:表徵「眾生之心,心生萬物」。

4、祥雲部分:表徵「空性」。

5、四尊吉象:表徵「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暨「普渡眾生、大行無止」。

6、兩面身部分:表徵「華藏世界一佛二菩薩」。

7、十尊菩薩頭像:表徵「普賢菩薩十大行願」。

8、菩薩頂上的圓滿寶柱:表徵「華藏世界重重無盡,普放光明」和「法門盡虛空,遍法界」。

十方普賢菩薩聖像內供奉的阿彌陀佛:表徵同歸極樂。

此外,在《佛說一切諸如來心光明加持普賢菩薩延命金剛最勝陀羅尼經》 (三藏沙門不空譯本)中寫道:「……我(指釋尊)此延命法先須彩書普賢菩薩。如滿月童子形。五佛頭冠。右手持金剛杵。左手持召集金剛鈴。契鬘縱緩帶坐千葉寶華。下有白象王象有三頭。鼻卷獨股杵。各具六牙。其象四足踏一大金剛輪。輪下有五千群象。各負其輪。於菩薩身放百寶光。」可見,在這部佛經中,普賢菩薩還有一種聖像示現,莊嚴無比。因此,在民間,也將普賢菩薩尊稱為「延命普賢菩薩」、「延命菩薩」等。

七、普賢菩薩的坐騎:六牙白象四神足 願行廣大德圓滿

普賢菩薩的坐騎是六牙白象。

象有大威力,而其性柔順,以象調順,性無傷暴有大威力如善住龍,意表菩薩性善柔、有大勢。而白色表示清凈無染,白象代表普賢菩薩的願行殷深,辛勤不倦。

一般的大象都是兩牙的,但普賢菩薩的坐騎卻是六牙白象,這是為何?

普賢觀經曰:「六牙表六度,四足表四如意。」止觀二曰:「言六牙白象者,是菩薩無漏六神通。牙有利用如通之捷疾,象有大力,表法身荷負,無漏無染,稱之為白。頭上有三人,一持金剛杵,一持金剛輪,一持如意珠,表三智居無漏頂。」

六牙白象原為菩薩所化,表示威靈,象徵「願行廣大,功德圓滿」。《普曜經》云:「菩薩便從兜率天上垂降威靈,化作白象,口有六牙。」六牙是佛法中的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象徵。

四如意足,又叫四神足。就是成就究竟解脫所需要的四種力道:欲如意足(欲神足)、精進如意足(勤神足)、念如意足(心神足)、思惟如意足(觀神足)。如果有這四種力道,就能很快成就佛果。比如佛經的咒語中常會念「娑婆訶」。「娑婆訶」就是「速速成就」的意思。

此外,據《因果經》等載,釋迦牟尼從蔸率天宮降生於人間時,乘六牙白象,其母摩耶夫人晝寢,夢六牙白象來降腹中,遂生釋迦。《異部宗輪論》謂「一切菩薩入母胎時,做白象形」。(伍策 王冠)


推薦閱讀:

苦海意清涼:觀世音菩薩與龍王的修法與驗記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二
菩薩藏會-羼底波羅蜜多品
藥王葯上二菩薩
彌勒菩薩留給世人的兩個啟示,讀懂一個,受益終身,全家獲福!

TAG:菩薩 | 普賢菩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