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生的兩種需求

  圖1/3  人生的精神需求(資料圖)  文:多識仁波切  人生的需求有兩種,一種是物質生活方面的需求,一種是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  一、物質生活方面的需求就是人們維持生命所需物質條件,如食物、飲用水、衣服、住房、交通工具、衛生條件、適合於生存的自然環境等等。這種物質條件在質量上有優質和劣質之分,在數量上分不足、基本充足和富裕三個等級。  人類對物質的需求分基本需求和高級需求兩類。基本需求就是維持生命的基本條件的需求,高級需求就是優質生活條件和富裕的財富的追求。對水和麵包的需求屬於基本需求,列寧說的「土豆加牛肉的共產主義」,高樓大廈,電燈電話等屬於高級需求。人類的政治,軍事,經濟,教育科技活動等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圍繞物質需求這個中心展開的。但人類除了物質的需求而外還有精神的需求,如果人類只有物質需求,沒有精神需求,不具備精神內涵,仍然沒有脫離猿猴的種類。  二、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生存條件,飲食男女等生理需求是人類和動物共同的需求,只有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才是人類不同於動物的主要標誌。人類的精神需求可分兩類:一類是對知識和娛樂的需求,一類是對精神信仰的需求。  進行生產勞動和各種社會活動都需要知識,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參與的社會活動領域的專業化和複雜化程度的越來越高,人類對知識的需求量就越來越大,對知識的專業化程度和精度也越來越高。知識的需求都是為了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發達不發達的主要標誌是教育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  人類的生活需要調劑,精神需要放鬆和休息,因此就有了對各種文藝和娛樂活動的需求。在溫飽線一下的人,出了最基本的物質需求外,沒有這消閑的娛樂需求。  人類的生活充滿了各種矛盾和困難,精神上面對各種壓力,個人的身體和生命,家庭和社會,地位和財富都處於無常的變化之中,想要的得不到,得到的要失去,不想要的摔不掉,親人要生離死別,遭遇無法預料的各種災難等等。人生處於各種困難,困惑,不安寧,不快樂之中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改變命運,解脫困境,獲得安樂的精神需求。這種需求導致了宗教信仰的需求。馬克思說:「宗教是被壓迫生靈的嘆息,是無情世界的感情,是人民的鴉片(鎮靜劑)」。「宗教在窮人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通過幻想一個沒有痛苦、沒有壓迫的超自然的世界,它消解了現實世界中所受的殘酷的剝削之痛」。馬克思只看到了窮人的痛苦,卻沒有看到富人和人類的普遍痛苦。人類只要有痛苦,就會有解脫痛苦的願望和獲得終極安樂的要求,就有宗教信仰的需求。法國哲學家塗爾干說:「信仰和儀式體現了一個社會的需求。宗教信仰是社會健康的標誌」。他說:「如果一個社會的存在與繁榮確實需要宗教,那麼從來沒有任何一個社會可以既沒有宗教也沒有某種填充其位置的類似事物」。現在全球信仰宗教的人數有五十個億。這個數字有力地證明了塗爾乾的觀點。  人類的第一級需求是物質需求,第二級需求是知識和娛樂的需求,第三級需求是精神信仰的需求,這也是人類的最高需求。  世界上有許多中宗教信仰,從本質上看只有兩類:一種是是追求死後的靈魂進入天堂的宗教,一種是追求徹底擺脫輪迴之苦,獲得完全自在的宗教。前一種包括除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如印度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藏族的原始宗教苯教、道教等等。佛教又分只求自己解脫輪迴的小乘教和拯救眾生為己任的大乘佛教。

  圖2/3  正確選擇信仰(資料圖)  三、理智地選擇正確的信仰。在信仰中有至關重要的兩個問題,一個是信仰的態度問題,一個是信仰對象的選擇問題。  信仰的態度有兩種:一種是盲目的信仰,一種是建立在理性認識基礎上的信仰。  洋教講:信仰不需要什麼理由,佛教反對盲目迷信,信仰首先要搞清理由。就要搞清楚信仰對象的性質和他的可信性程度如何?,他的教義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如何?,以及自己皈依的理由什麼?等等。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說:「古希臘人和印度的佛教徒處在理性思維的高級階段」。這句話充分反映了佛教信仰的性質。龍樹菩薩在《中觀寶鬘論》中說:「具信故依法,具慧故正知,二中慧為主,信是彼前導」。就是說,先要用智慧鑒別,然後用建立在正確認識基礎上的信仰作修行的前導。智慧為主,信仰為從屬。  正確的信仰對象必須具必超人的智慧和完美的品德,度化眾生的能力。從其教理的思想體系是否合乎邏輯,是否合乎事物的普遍規律以鑒別他的智慧,從其慈悲德行和價值觀念衡量他的思想品德,從智慧和品德,自度和度眾的實踐考察他的能力的可靠性。  比如說,世界上沒有永恆不變的事物,這是個無數事實證明的普遍規律。因此,如果說生在天堂的人和神永遠不死,永享快樂是不合邏輯的。又如一切事物都是眾因緣形成之物,無一例外。上帝創造萬物,那麼上帝是誰創造的呢?佛是人修成佛因緣形成的,但上帝的生成因緣是什麼呢?他們說上帝既然不是因緣形成的,那就是不存在的。從這些基本教義上進行思辯,就會分清那種說法是合理的,那種說法是不合理的。  又如,德行方面,各種宗教都講仁慈,但施仁慈的對象各不相同。有的宗教的施仁慈的對象是信仰同一個宗教或同一個教派的人,別的都是異教徒,可殺;有的宗教施仁慈對象擴大到了全人類,但不包括動物類和其它有生命的東西,在《聖經》中說,牛羊雞鴨魚是人類的食品,可以宰殺食用;唯有佛教把慈悲關愛的對象範圍擴大到了一切有生命的物種,即眾生。  從心量看,別的宗教,信仰的目的都是從個人利益出發,追求自救,佛教以無我觀,空觀破除自我和個人利益,無私追求眾生的世間和出世兩種利益。心懷眾生和心中只有自己的心量哪個大,哪個小不是顯而易見嗎?佛教把利益眾生放到一切善行的首要位置,其原因是:  (一)從生命的總量不變的情況下,在無窮盡的輪迴轉世過程中,生命相互為母子的概率相當高,由此推出一切眾生都曾經是自己的母親的結論。母親懷胎育養,恩大無比,因此,知母恩,報恩進孝,就理所當然地成了為人第一大善行。儒家提倡的孝敬父母,是孝敬今生父母,佛教提倡的孝敬父母指曾經是父母的一切眾生。  (二)任何人生存發展都離不開眾生,眾生社會給自己提供了一切生存發展的精神和物質條件,因此,眾生對自己有大恩。  (三)眾生是福田。就是說,眾生是一塊肥沃的土地,在這塊土地上播種善種,就會得到巨大的收穫。在成佛的諸因緣中行善播種福田的因緣位居第一。就是說行善利眾是世間幸福和成佛的主要因緣。  (四)利眾不但是成佛的因緣,而且是成佛的唯一目的。成佛利眾的目的和關愛眾生的大慈大悲心密切相關。  (五)眾生都有佛性,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佛,因此,對待眾生的態度,就是對待佛菩薩的態度,孝敬眾生就是孝敬佛菩薩,危害眾生就是危害佛菩薩。  (六)立志為拯救苦海眾生,離苦得樂而修證佛的大智大能,是成佛的種子,是菩提心。以上六條就是大乘佛教重視眾生利益,服務眾生,報銷社會的主要理由。

  圖3/3  多識仁波切(資料圖)  四、因果道理。  宇宙人生,萬事萬物都是因果形成的,一切事物的生滅興衰都是特定因緣的結果。有其果,必有其因,同因生同果,異因生異果,無因便無果。這是一切事物普遍規律,無一例外。因此,一切生命的生滅興衰,貧富苦樂,都和各自的因緣有著必然的聯繫。有現世因緣,有隔世因緣,有可知可見的因緣,有不可知不可見的因緣。大至海嘯地震,小至感冒頭痛都有各自的因緣,並非偶然。以緣起論觀察一切事物,解釋一切問題是佛教智慧的一大特點。  中國人有個口頭禪,叫做:「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是不報,時機未到,時機到了,一切會報」。這句話反映一條非常重要的客觀規律,人類的歷史證明了這條規律。佛教不承認上帝創世說,主張業創世說。「業」指身體,言論,思想的動作行為和行動所造成的業績。業分善惡兩類,結樂果者為善業,結苦果者為惡業。分清善惡,行善戒惡,是信佛的根本原則。  行善有多種多樣,總起來說,就是幫助需要幫助的一切眾生,為眾生的利益做無私的奉獻。有些人也許會問,行善有什麼回報?龍樹菩薩在《中觀寶鬘論》中說:「施得財富戒安樂」。「施」指施捨度,即施捨,供養。施捨,供養是種福田,是獲得巨大回報的投資。眼前的回報是行善行為引起的快樂感和樂善好施榮譽、自身社會形象的改變等等。  如商人企業家的人品和社會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從這個意義上講行善行為會變成無形的資產和事業成功的一個契機。這施捨獲得的財富是無窮的,佛經上講今世的財富都是前世施捨錢財,幫助別人,供養三寶師長,孝敬父母的福報,行施捨,就像銀行存款、投資放債。行善不計回報,但回報是必然規律,如播種就會生長莊稼。如天津蹬三輪車的助學老人的事迹。  諸善行中修寺建塔的功德為什麼比的功德更大呢?因為助教建寺建塔,弘揚佛法是建萬世教化眾生的善業,利益萬世,工在千秋。如二千多年前印度阿育王建佛舍利塔八萬四千座,其塔遍布亞洲,阿育王在二千多年前就不在了,但他的美名和阿育王塔連在一起,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代代接受著香火和朝拜。  「戒安樂」的意思是說:堅持德行,能獲得今生和來世的安樂。德行高尚的人會受道人們的普遍尊重,不作傷天害理之事,不作違紀違法的事,心情坦然,坐卧安寧。有德者雖然物質財富貧窮,但卻有精神財富可享受,真正的貧窮是精神財富的貧窮,如果只有物質財富,沒有精神財富,那才是最可憐的貧窮。有德行的做事心安理德,尊敬別人,讓別人滿意快樂,自己也會安然快樂。這也事因果規律。
推薦閱讀:

需求在Scrum框架下具體管理
假如你單身,你想要什麼樣的男朋友?
抓住男生三大需求,讓他永遠離不開你
關於研發項目計劃排期與項目需求延期的想法
現代女性的心理需求

TAG:人生 | 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