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尊重孩子,讓孩子感到被重視

只有被人尊重,孩子才可能懂得自尊,並可能學會尊重別人,而自尊和尊重他人是成為一個具有健康人格的人的首要條件。由於孩子還不成熟,自尊意識往往處於嫩芽狀態,特別容易受到傷害,一旦他們的自尊受到傷害,他們便會用諸多的「不聽話」來進行對抗。 傳統的觀點往往認為,孩子是父母的附屬物,你給他什麼就是什麼,孩子本身並不存在索取的理由。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孩子有他應得的東西,比如,受教育的權利;比如,被尊重 的權利。 其實,好多時候,父母將成人間的那種處理問題的技巧和方法以及寬容的態度用的孩子身上,就很讓孩子感動了。但大多時候,父母對孩子沒有尊重意識,孩子在被責備後,大多不知道如何來捍衛自己的權利,懦弱的孩子對父母的決定和誤判只能是承受,而勇敢的孩子就會起來反抗,結果造成孩子的「不聽話」。 孩子對自己的權利的意識在幼年時期處於萌芽狀態,父母肩負著喚醒孩子權利意識的任務,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權利,並且指導孩子「這是你的權利」,「你可以決定這件事情」等。久而久之,孩子的權利意識就會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才會知道捍衛自己的權利。 父母如何尊重孩子呢?不妨按照下面的方法來做: 1、認真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如果不知道,就說:「對不起,我也不知道,我們一起來研究吧。」這完全不會影響大人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只會讓孩子感受到真誠。 2、對孩子許下的諾言,要認真對待,不能兌現時,也要對孩子有個交代,不能不當一回事。這不僅是讓孩子體驗「言而有信」,更能從中體會出大人對自己的重視。 3、多徵求孩子的意見,鼓勵孩子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在發表意見時,大人和孩子是平等的,可以保留意見。但是,誰也不應該將意見強加於誰。 4、尊重孩子的不同意見和反對意見,不能大人「常有理」,也不要簡單的否定,盡量用商量的辦法解決問題,讓孩子感到自己是家中平等的一員。 5、尊重孩子的隱私,不強迫孩子公開自己的小秘密,不得到孩子的允許,不隨意翻動孩子的東西,不強硬掏孩子的衣兜,讓孩子有獨立感。 6、如果家長錯了,要主動向孩子認錯,並誠懇地表示歉意,不要遮遮掩掩,不要羞於啟齒,不要欺騙孩子。 7、不要隨意給孩子下消極的斷言,如「你真笨」,不要經常將孩子和別人相比較,特別不要以他人之長比孩子之短,不要讓孩子相形見絀。 8、尊重孩子的意願,尊重孩子對朋友和活動的選擇,大人可以向孩子提供意見,但不要強迫孩子接受,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是獨立的個體。 尊重孩子,不僅對轉變孩子的不聽話有著莫大的作用,還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創造性、不畏困難的精神、健康自我意識等良好個性,有著積極的推動。
推薦閱讀:

怎樣培養孩子獨睡一床和獨自一個房間獨睡?
王恆屹與其他孩子到底有什麼不同?
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
如果你家孩子額頭有「這種」,命中注定長大富貴發達,有錢有勢!
窮孩子有沒有春天?

TAG:孩子 | 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