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中國的人們還是新加坡的人們更敬愛李光耀?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加坡萬事通」!新加坡萬事通致力與大家分享新加坡及世界上的新聞動態、社會文化、教育科技及飲食娛樂等各方面的有用信息,輸入數字「0」,您馬上接可以接收到關於新加坡各方面的信息。

李光耀締造了一個世界奇蹟,經濟、金融、政治。。。深遠的影響了亞洲乃至整個世界!

李光耀不僅是新加坡的國父、建國總理,更是一位世界偉人!

一張圖片在網路上廣為傳播,看完之後,很多人直問,「到底是中國的人們還是新加坡的人們更敬愛李光耀?」

圖片顯示,在中國,已經於人把李光耀當作是神給供起來了,並燒香拜著!

而在新加坡本土,人們是這樣景仰的。。。

對比了中國的人們和新加坡的人們悼念李光耀的方式之後,一位網友說,「中國的人們已經把李光耀神化了,新加坡的人們是在把他當作國父悼念著。。。」

李光耀是新加坡的國父,為什麼中國竟有人把他當作神一樣尊敬著,原來是因為李光耀先生和中國極深的淵源。。。

解讀李光耀如何影響了中國,以及他和中國五代最高領導人的故事!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因病於23日凌晨去世,享年91歲。光逝獅城,舉世矚目。從李光耀病重到其去世,國內輿論給予極大關注,不僅因為在他治下的新加坡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成就讓人讚歎、經驗值得中國借鑒,更因為李光耀對中國,有過許多親密的接觸和深度的影響。

  

李光耀身為新加坡華人,受儒家思想浸潤。他曾數十次訪華,為中新關係發展打下基礎,而且對中國有自己的精準判斷。「中國有自己的方式」、「中國將尋求與世界強盛國家平起平坐」等「李光耀預言」都在逐步成為現實。

  

促使鄧小平下決心改革開放

1978年11月,鄧小平訪問新加坡。當鄧小平吃驚地看到新加坡的成就時,他承認對方實行的對外開放、引進外資的方針是對的。

  

這次新加坡之行,直接讓鄧小平下定決心,做了兩大轉變:「一是改變保守自閉,實行對外開放,引進外資;二是接受建議,不再搞革命輸出,大大改善了中國的對外關係。」(太原日報2008年9月4日 第10版《鄧小平認錯》),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新紀元。

  

基於儒家文化的國家治理經驗

李光耀和他的華文老師/南洋理工大學孔子學院創院院長許福吉博士

新加坡基於儒家文化的國家治理經驗也成為中國國家和城市建設學習的典範,如今國人耳熟能詳的「花園型城市」、「智慧城市」等概念無一不源自新加坡。作為一個國土狹小、資源匱乏的城市型國家,新加坡高度重視綠色環保節能建設,主要體現在構建智能交通系統、發展清潔能源、推廣「綠色建築」、廢水利用、垃圾處理等方面。

  

新加坡政府在2009年設立「李光耀世界城市獎」,西班牙畢爾巴鄂、美國紐約、中國蘇州都獲得過此殊榮。蘇州在軌道交通、公共自行車系統、獨墅湖高教區等方面,有力借鑒了新加坡的經驗,在城市轉型與可持續性中找到了結合點。如今,中國不斷在交通、節能等方面參考新加坡的智慧城市經驗,還確定了多個城市為國家智慧城市試點。

 

高度法治化的現代治理體系

新加坡高度的法治化程度,也是新加坡政府廉潔和社會清明的根本原因和社會基礎,這主要體現在全社會對完善規則的追求以及對法治的推崇上。

  

新加坡既有維護社會公序良俗的鞭刑,也有一套嚴密的預防、懲治腐敗貪污的法律制度。除此之外,在土地補償、拆遷安置、城市規劃、公共衛生等幾乎所有領域,都是立法先行、依法而行,形成了高度法治化的現代治理體系。

  

而今天的中國,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描繪了「法治中國」的藍圖,建設社會主義法治中國,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之一,法治正在成為國家治理理念、社會共同信仰。人們逐漸認識到,唯有將法治意識融入公民血液,使法治社會建設氛圍日漸濃厚,才能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真正實現現代化。

 

「工業園區」理念再造新蘇州

新加坡的工業園區遍布全島,2004年全國就已經有大大小小的工業區38個,其中新加坡裕廊工業區作為綜合性工業區,為全國最大的工業園區。高度的自主權、強烈的親商理念,以及高效快捷地吸引投資,成為經濟園區的鮮明特點。

  

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借鑒新加坡經濟建設和公共管理經驗、取得改革開放新突破的成功對接。1994年,中國政府和新加坡政府簽署協議,合作開發蘇州工業園區,蘇州的經濟發展模式從「蘇南模式」轉向外向型經濟模式。經過20餘年的發展,這片新城吸引近百家世界五百強企業落戶,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已成為主導產業。

  

2007年11月1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共同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新加坡共和國政府關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一個生態城的框架協議》。國家建設部與新加坡國家發展部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新加坡共和國政府關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一個生態城的框架協議的補充協議》。協議的簽訂標誌著中國――新加坡天津生態城的誕生。

  

按照兩國協議,中新天津生態城借鑒新加坡的先進經驗,在城市規劃、環境保護、資源節約、循環經濟、生態建設、可再生能源利用、中水回用、可持續發展以及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進行廣泛合作。

「中國人要的是一個復興的中國」

對於民主,李光耀秉持一貫的實用主義觀點,他不排斥西方的民主,但他倡導的民主是適合新加坡的民主,即「有紀律的民主」。李光耀認為,民主制度不會自然而然地帶來發展,一個國家如果要發展自己,更需要紀律,而非民主。要檢驗一套政治體制的價值,最終還是要看它能否建立穩定的社會環境,是否有助於改善大多數民眾的生活標準,能否在確保人民和平共處的前提下享有最大限度的自由。

  

2013年,李光耀在《李光耀論中國與世界》中,著重談了他對中國崛起的前景的看法。面對「中國會成為西方式民主國家嗎?」的問題,李光耀回答:「西方一些人希望中國變成西方傳統意義上的民主國家,但這不會發生。中國是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巨大國家,文化和歷史都與西方不同,中國有自己的方式,中國人要的是一個復興的中國。」

李光耀與中國五代最高領導人的故事

李光耀奉行平衡外交理念,其對華政策有一定的兩面性。李光耀早些年曾提出中國是國際秩序特別是東亞秩序的威脅,並表態希望美國能夠出面制衡中國,還告誡日本、印度等國,對中國成為強國提高警惕。直到70年代末,李光耀才開始和大陸交往,新加坡是東盟中和中國建交最晚的國家。

自1976年首次訪問中國至今的39年間,李光耀共訪華33次,從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到習近平,李光耀是罕有的與五代中國領導人會面的外國領導人。可以說,沒有哪一個政治家,能像李光耀一樣與中國有著如此密不可分的關係。

毛澤東

1976年5月10日至23日,應華國鋒總理邀請,李光耀率領新加坡政府代表團訪問中國。

1976年5月12日,毛澤東會見了唯一能說漢語的外國政府首腦、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當時看到新聞照片的國人,無不感到震撼,與前幾次的照片相比,毛澤東目光無神,已經不能正常地抬頭,只能把頭仰靠在沙發上。

1976年5月10日至23日,應華國鋒總理邀請,作為破冰之旅,李光耀率領新加坡政府代表團訪問中國,時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總理的華國鋒前往機場迎接,並舉行盛大宴會歡迎李光耀總理一行。5月12日下午,衰老病重中的毛澤東支撐著身體,會見了新加坡總理李光耀。

毛澤東其時已達83歲高齡,垂暮之年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會見時,毛澤東由他的貼身秘書張玉鳳和孟錦雲攙扶著,走到接見大廳坐在沙發上。當李光耀來到大廳,張玉鳳和孟錦雲把主席扶起來,她倆趕緊隱退到屏風後面。毛澤東剛站起來與李光耀握完手,就「撲通」一聲坐下了,小張和小孟在屏風後看得清清楚楚,驚訝得差點喊出聲來。她倆最清楚毛澤東的病情,經常兩腿發軟,無法站立,這次突然坐下,是主席實在無法支撐,不由自主坐下的。毛澤東接見李光耀,僅寒暄幾句,前後只有幾分鐘就迅速結束。

次日的《人民日報》等各大報紙,都在頭版刊登了會見的照片。對於這次會見,李光耀後來回憶說:毛澤東當時已83歲高齡,無論是精神或者體力都很虛弱,已不像中國新聞媒體描繪的「神采奕奕」的樣子了。但他看到的仍是領導過長征,堅持抗日游擊戰,打敗國民黨軍隊,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巨人。

鄧小平

1978年10月,鄧小平訪問新加坡。而這之前,中國在極左時期一直稱新加坡為「美帝國主義的走狗」。當鄧小平吃驚地看到新加坡的成就時,他承認對方實行的對外開放、引進外資的方針是對的。當談到中國的對外方針時,李光耀說,中國必須停止革命輸出。鄧小平停頓片刻後突然問:「你要我怎麼做?」這倒讓李光耀吃了一驚,他就大膽地說:「停止馬共和印尼共在華南的電台廣播,停止對游擊隊的支持。」

李光耀後來回憶:「我從未見過一位共產黨領袖,在現實面前會願意放棄一己之見,甚至還問我要他怎麼做。儘管鄧小平當時已經74歲,但當他面對不愉快的現實時,他還是隨時準備改變自己的想法。」

這第一次會面,李光耀對鄧小平印象深刻,以致他在書中寫道:「鄧小平是我所見過的領導人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儘管他只有5英尺高,卻是人中之傑。雖已年屆74歲,在面對不愉快的現實時,他隨時準備改變自己的想法。兩年後,中國同馬來西亞和泰國兩地的共產黨分別做了其他安排,果然從此終止了電台廣播。」

李光耀曾經看到過人民大會堂里擺放著痰盂,所以也特地安排把一個藍白色的瓷痰盂擺在鄧小平的座位旁。李光耀也了解到鄧小平有使用痰盂的習慣,因此雖然新加坡總統府里有規定,冷氣房裡不準抽煙,但還是特地在顯眼的地方為鄧小平擺了個煙灰缸。「這都是為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人物而準備的。」

江澤民

2002年9月10日,國家主席江澤民在北京中南海會見來華訪問的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李光耀對兩國關係的發展表示滿意。他說,就全球政治經濟局勢變化而言,我們正處在一個很有意義的時代。

江澤民歡迎李光耀再次訪華。談到國際局勢時,江澤民說,解決恐怖主義問題需要從和平與發展的高度來看待。中國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贊成加強反恐國際合作,主張發揮聯合國和安理會的主導作用,並注重標本兼治,逐步減少貧困與社會不公正。東盟國家都是中國的友好鄰國,中國真誠地發展與東盟國家的睦鄰關係,希望在政治上增進互信、經濟上促進合作,共同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發展。

李光耀感謝江澤民會見。他表示,新加坡願與中國保持溝通,加強合作。李光耀說,當前國際形勢變化很快,恐怖主義已成為一個嚴重的威脅,有必要對此保持警惕。他說,中國經濟發展很快,對東盟國家是重要的機遇,希望雙方抓住機遇,加強合作,促進共同發展。

2010年5月6日,退休後的江澤民在遊歷家鄉揚州期間,還宴請了老朋友、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李光耀女兒李瑋玲在新加坡《海峽時報》撰文透露,父親一行人原本打算直飛上海,但在江澤民的邀請下,決定先到揚州探望老朋友:「我了解我的父親。為了表現他不曾遺忘退休的老朋友,他樂意踏上這讓人疲憊的旅程。這是獨特且值得的一趟旅程。」

胡錦濤

2007年11月16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

胡錦濤積極評價中新關係取得的新進展,以及李光耀為中新關係的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他說,建交17年來,中新關係深入發展。雙方高層交往密切,政治互信日益增強。兩國經貿合作成果豐碩,人文等領域的交流全面推進。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密切配合。新加坡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反對「台獨」,支持中國和平統一大業。我們對此表示讚賞和感謝。胡錦濤表示,當前中國正在學習和貫徹落實中共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加坡也在實施「重塑新加坡」戰略,這為中新關係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中方願同新方一道,充分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條件,把中新關係推上更高的水平,以造福兩國人民和地區國家人民。

李光耀對中共十七大成功舉行表示熱烈祝賀。他說,中國的發展無論對亞洲還是對世界都是一件大好事。新加坡將繼續致力於同中國的全方位長期互利合作,為本地區共同成長和繁榮作出貢獻,為推進中國與東盟的合作發揮積極作用。

習近平

2007年11月訪華時同習近平的首度會面給李光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習近平的大氣讓我印象深刻。他視野廣闊,看待問題深刻透徹,但又絲毫不炫耀才識。他給人的感覺很莊重。這是我對他的第一印象。我進一步想到他曾經受的磨難與考驗,1969年到陝西插隊,一步步往上奮鬥,從未有過牢騷或怨言。我想,他應該屬於納爾遜·曼德拉級別的人物。」

李光耀說,習近平是「1949年以來中國第五代領導集體的核心」,他領導的政府在各方面都擁有很強的能力,這得益於中國長期以來的官僚體系。「越來越多的中國官員開始接受西方教育,了解世界,還能講流利的英語。他們不再是嚴格意義上的共產主義者,而變成了實用主義者,一心要建設一個富裕、發達、技術先進的國家。前四代最高領導人都留下了自己獨特的印記:毛澤東留下的是無休止的革命,鄧小平留下的是改革開放,江澤民留下的是穩定與發展,胡錦濤留下的則是和諧社會,特別是縮小貧富差距。習近平將會留下什麼遺產呢?」

至於習近平將採取什麼政策、將給自己謀求什麼政治遺產,在李光耀看來這些都很難預測。就國內的挑戰而言,中國正處於關鍵時期,習近平將會集中精力處理這些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會有怎樣的外部突發事件擺在他的面前。一旦發生嚴重的不測,計劃必定要受影響。「不過我相信,他能處變不驚、妥善應對。習近平很有影響力,我相信他能領導好中國共產黨,他的軍隊背景又使他在軍中同樣很有威信。」

當然,李光耀個人獨特魅力以及帶領新加坡人民創造經濟奇蹟的成就也得到了中國領導人的高度評價。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1年曾這樣評價李光耀:「李光耀是我們尊敬的長者,迄今,他依然不懈地推進中國與新加坡的雙邊關係,我對他滿懷敬重之情。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對我們的雙邊關係做出的重要貢獻。」

從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到習近平,李光耀是罕有的能有機會與這五代中國領導人會面的外國領導人。包括在1976年首次訪問中國,李光耀在37年間共訪華33次。

現任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的長子李顯龍在《李光耀與新中關係》特輯的獻詞中,形容李光耀為新中「緊密關係的奠基者」。他說:「在1970年代中期,李光耀先生審時度勢,預見中國巨大的發展潛能,同時深信一個和平發展、與世界接軌的中國必能惠及區域和世界……李先生與中國歷屆領導友好和真誠交往,使兩國建立起廣泛的合作關係和深厚的友誼。」

您的關注,是新加坡萬事通給大家及時分享有趣、有用的信息資訊以及正能量的最大動力!


推薦閱讀:

從要求孩子改變到家長主動改變,這才是中國好家長該有的標配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七 陝西籍文物
中國第一位女校長,被總統兒子苦苦追求,卻終身未婚成了傳奇!
中國古代的三公九卿制
中國汽車關稅要降了,誰受益最大?

TAG:中國 | 新加坡 | 李光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