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China 看中國-中國古典詩詞精品賞讀-蘇 軾

蘇軾,字子瞻,一字和仲,四十六歲以後自號東坡。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軾生於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十二月十九日(按公曆當是1037 年初),卒於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七月。蘇軾出生在一個富有文學修養的家庭。祖父蘇序雖為平民,但富有遠見卓識,非常注重子孫的教育。父親蘇洵二十七歲才發憤讀書,悉心研讀諸子之學,最終成為著名的古文家。母親程夫人出身書香門第,知書達理,仁惠賢淑。蘇洵早年外出遊學求取功名,便由夫人教導蘇氏兄弟讀書。程夫人教子有方,常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勵兒子砥礪名節。宋仁宗嘉元祐年(1056),二十一歲的蘇軾與弟弟蘇轍一起跟隨父親離開家鄉,前往京城開封參加進士考試。兄弟二人順利通過了同年八月的舉人考試。次年初舉行的禮部考試試題是《刑賞忠厚之至論》,蘇軾這篇僅六百餘字的答卷,見解獨到,說理透闢,筆力穩健,文風質樸自然。正在倡導詩文革新運動的主考官歐陽修看過此文後大為驚喜,想要把它列為第一,又擔心是自己的學生曾鞏所作,為「避嫌」起見,降為第二。三月,禮部考試合格者參加殿試,仁宗親臨崇政殿主持策問,蘇軾兄弟同科進士及第。這一年蘇軾二十二歲,蘇轍十九歲。才華出眾、氣宇軒昂的兩兄弟給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據說殿試結束後,仁宗皇帝回到後宮十分高興,對皇后說:「我今天為子孫得了兩個太平宰相。」蘇軾的才華受到歐陽修的高度讚賞。他曾對人說:「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此人,放出一頭地也。可喜!可喜!」並預言蘇軾將來必定會超過自己,成為文壇的執牛耳者:「更三十年,無人道著我也!」蘇氏父子一時名噪京城,文名遠播。蘇軾的宦途正要開始,就在此時,家鄉傳來噩耗,程氏夫人因操勞過度,於四月病故。蘇軾父子聞訊悲痛欲絕,日夜兼程趕回眉山。從嘉祐二年(1057)六月起,蘇軾便在家為母親守喪。直到嘉祐四年(1059)十月服喪期滿後,蘇軾父子才帶領全家應詔前往京城。嘉祐五年(1060)三月,蘇軾被禮部任命為河南府福昌縣主簿,蘇轍也被任命為河南府澠池縣主簿,都是辦理文書事務的九品官。因第二年要舉行制科考試,兄弟二人都沒有赴任。嘉祐六年(1061)八月,蘇軾考取「賢良方正能言直諫科」第三等,由於一、二等為虛設,所以第三等實際上是最高等級。考試完畢後,蘇軾被授大理評事,簽判鳳翔府(今陝西鳳翔),從此踏入仕途,時年二十六歲。鳳翔三年,蘇軾為政勤勉,深入府屬各縣訪察,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初次為官的蘇軾,既增長了地方治理的經驗,同時也開始體會到宦遊生活的沉重乏味、理想與現實的反差。嘉祐八年(1063)仁宗去世,英宗繼位。因久聞蘇軾文才,英宗即位不久即召蘇軾回京,任職史館,授直史官。這個職位雖無重權,卻是一個清要之職。正在蘇軾仕途順利之時,家庭不幸又接踵而至。英宗治平二年(1065)五月,恩愛的妻子王弗因病去世,年僅二十七歲。緊接著,第二年四月,父親蘇洵也病逝於京城。蘇軾、蘇轍兄弟護送靈柩回到眉山老家。這也是蘇軾最後一次回到故鄉。蘇軾在家守喪期間,朝廷的政局也在發生變化。治平四年(1067),英宗逝世,二十歲的神宗即位。年輕的皇帝銳意改革,希望徹底改變國家積貧積弱的現狀。熙寧二年(1069),神宗啟用王安石為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由於變法的程度過於激進,引起了保守勢力和主張穩健改革者的反對,影響蘇軾命運的長達數十年的黨爭,由此發端。蘇軾一貫主張穩健、漸變的政治方針。熙寧二年還朝後,在政見上與王安石多有不合,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因此大為不滿。神宗賞識蘇軾的才能,很重視他的奏對見解,這對新黨來說不啻為一個不小的威脅。由於蘇軾再三批評新法,神宗皇帝也漸漸心生不滿,這使得朝中小人有了可乘之機。很快,有人上疏誣告蘇軾兄弟在居喪期間利用官船販賣私鹽、木材等,雖然最後查無實據,不了了之,但蘇軾已經感受到了人心的險惡和情勢的危急,為求自保,隨即請求外任,以離開京城這個政治鬥爭的漩渦。熙寧四年(1071),蘇軾被任命為杭州通判(知州的助理官)。七月,蘇軾攜繼室夫人王閏之和兩個兒子離京上路。途經陳州,與蘇轍一家相聚,並與蘇轍同行到穎州(今安徽阜陽)拜望致仕的老師歐陽修。這是兩位文壇巨匠的最後一次相見,第二年歐陽修便溘然長逝。蘇軾萬分悲痛,但因公務纏身,無法前往弔唁,於是寫下《祭歐陽文忠公文》,寄託自己深切的哀悼之情。終其一生,蘇軾對歐陽修都念念不忘,直到老年,他還常常向門人提起恩師的言談教誨。杭州美麗的湖光山色沖淡了蘇軾內心的煩惱和抑鬱,也喚醒了他內心深處對大自然的熱愛。在杭州期間,除了本著仁民愛物的胸懷盡心竭力地為百姓奔波操勞外,他時常陶醉於自然山水中。由於生性豁達,開朗詼諧,不管是文人雅集還是群眾遊樂,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還喜歡窮幽覽勝,參訪名山古剎,結交了不少得道高僧。杭州的三年,蘇軾寫下了許多描繪西湖勝景的美麗詩篇,同時也記下了百姓的疾苦和他們的哀樂。據今人研究,蘇軾也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填詞,但詞風基本上是沿襲傳統的路徑。杭州任滿後,熙寧七年(1074),蘇軾被改調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密州地處偏僻,文化閉塞,景物寥落,和杭州不可同日而語。清苦和寂寞的生活雖然讓人鬱鬱寡歡,但比起京城的黨爭來卻要好得多,他在詩中說:「為郡鮮歡君莫嘆,猶勝塵土走章台。」(《次韻劉貢父李公擇見寄二首》之一)蘇軾到任後不久,密州就發生了嚴重的蝗災,他指揮百姓滅蝗,上書要求朝廷減免秋稅,並虔誠地齋戒吃素,為民祈福。密州是蘇軾思想發展史的重要時期。在孤寂和苦悶的處境中,他開始尋求曠達超然的自我解脫方式。與此相應,詞的創作也突破了旖旎婉約的傳統,無論題材內容還是意境風格都表現出「以詩為詞」的特徵;內容上不拘成法,「無意不可入」;境界則闊大明朗,飄逸豪放,為中國詞史掀開了新的一頁。熙寧九年(1076)底,蘇軾又改知河中府(今山西永濟西)。不久,朝廷又改派他為徐州(今江蘇徐州)知州。蘇軾到任徐州不足三個月,就遇到了黃河決口。他積極組織民眾救災,並加固堤防,疏浚河道。他的另一德政是找到優質煤炭,為百姓解決了生活難題。徐州本是人文薈萃之地,蘇軾此時又是文壇上的風雲人物,因此徐州本地和外地的文人士子都爭相與蘇軾交往。黃庭堅、秦觀、晁補之、陳師道等先後求列於蘇軾門下。儘管不容於朝廷,但賓客盈門,士林愛戴,蘇軾在徐州的生活還是比較順遂的。元豐二年(1079),蘇軾移任湖州。此時王安石已離任退居江寧。朝中小人當道,朝廷中的鬥爭已不再以變法和反變法為重心,而多淪為官場上的互相迫害傾軋。朝廷的新貴們從蘇軾的政績中挑不出什麼毛病,便在他寫的文字中尋找把柄。這年七月,朝廷忽然派人前來將蘇軾逮捕,因為有人從蘇軾的詩歌和奏章中尋章摘句,羅織莫須有的「包藏禍心」、「指斥乘輿」、「謗訕先帝」等罪名,要求皇帝將蘇軾處以「大誅」之罪。蘇軾被押至御史台,經過兩個月的嚴刑逼供,精神和肉體上都受到了難以言喻的凌辱和折磨,最終「罪名」成立,只等皇帝判決。御史台又稱烏台,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烏台詩案」。蘇軾下獄,愛戴他的地方百姓聞之傷心,朝野的正直士大夫,包括持不同政見的王安石,也都紛紛為之不平;一些人上書勸諫皇帝,連病中的曹太后(仁宗皇后)也出面干預。經過多方營救,至此年年底,蘇軾終於得以免除死罪,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實際是作為罪人被監管在黃州。「烏台詩案」對蘇軾的打擊非常沉重,他的生活、思想和創作由此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在黃州,好友馬夢得為蘇軾申請了城東荒地供其生活。蘇軾對他親手墾殖的土地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並以此地自號「東坡」。此時的蘇軾雖然沒有放棄儒家經世濟民思想,但由政治上的逆境而產生了對整個人生的困惑和懷疑。在他的思想中,佛老的清凈無為、超然世外逐漸佔了上風,這也使得他能夠以更加超脫的態度看待人生的種種遭遇。雖然這場文字獄使他下筆小心了不少,但黃州依然是蘇軾創作上一個輝煌的豐產時期。他寄情山水,在對大自然的感悟中淡化和超越人生的苦難。體現在詩、詞、文賦的創作中,透露出一種尋求解脫的精神追求。元豐八年(1085),神宗病故,即位的哲宗只有十歲,由宣仁高太后(英宗皇后)聽政。高太后傾向舊黨,起用舊黨人物司馬光、呂公著等人,全面廢除王安石新法,史稱「元祐更化」。高太后十分器重蘇軾,先後起用他為禮部郎中、起居舍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元祐二年(1087),蘇軾再次被提升為翰林學士兼侍讀。一年多的時間,蘇軾的官運可謂順暢至極。但蘇軾堅持自己的政見,既反對新黨的過激變法,同時又反對舊黨對待新法全盤否定的做法,主張「參用所長」。其後果是很快遭到新、舊兩黨的不滿和忌恨。這種無休止的政治鬥爭讓蘇軾感到十分厭倦,他多次上書請求外任。元祐四年(1089)三月,蘇軾又一次出任杭州知州。十五年後再次至杭,「江山故國,所至如歸,父老遺民,與臣相問」(《杭州謝表》)。他勤政愛民,開浚西湖,賑濟災民,興建醫坊,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此後的元祐六、七年間,他數次被召回京,但都深感朝廷不可久留,因此又多次自請外放。蘇軾在朝期間,主持過學士院考試和進士貢舉。他像恩師歐陽修一樣,積極拔擢後進,黃庭堅、秦觀、張耒、晁補之、陳師道等才士雲集京都,一時文壇興盛,蘇軾成為文壇當之無愧的盟主。這為北宋後期文學的發展開創出一個新的局面。元祐八年(1093),高太后去世,十九歲的哲宗親政。哲宗重新起用新黨,大力打擊「元祐黨人」。紹聖元年(1094),哲宗在蘇軾政敵的鼓動下,又以「譏斥先朝」、「謗訕先帝」等罪名,將年近六旬的蘇軾貶謫到千里之外的嶺南英州(今廣東英德),尚未到任,又被貶為寧遠軍節度副使,到惠州(治所在今廣東惠陽)安置。儘管屢受打擊,但蘇軾仍舊保持著樂觀的精神,寫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這樣曠達的句子。紹聖四年(1097),朝廷仍不放鬆對他的打擊,又將他流放到天涯海角的儋州(今海南儋縣)。那裡瘴癘肆虐,幾近蠻荒。此時的蘇軾早已看淡了世間的榮辱,但始終沒有放棄儒家的濟世精神。他積極改善當地的狀況,獎勵農業生產,傳播文化知識,破除陋習,培養人才。惠州、儋州時期,條件最為艱苦,但蘇軾的文學創作卻獲得了再次豐收。這時期的思想和創作是黃州時期的繼續和發展。佛老思想再次成為他思想的主導,他的詩詞中常常流露出隨遇而安、放達自適的人生態度。但是與黃州時的寄情山水不同,此時蘇軾的思想已經完全成熟,隨緣自適不再是苦苦追求的理想,而完全成了自身生命的一部分。他把這樣一種精神的關照投諸平常生活,投諸一草一木,從瑣事中也能發現無窮的生機和樂趣。也正因為如此,恬淡自適的陶淵明最受晚年東坡的喜愛,他寫了大量的和陶詩與書札散文。這些作品恬淡、超拔、精深、華妙,成為他一生創作的最後輝煌。元符三年(1100),哲宗去世,徽宗即位。六十五歲的蘇軾獲赦北還,結束了七年的嶺南生涯。艱苦卓絕的環境並沒有磨滅蘇軾的精神意志,豁達的性格也絲毫沒有改變。他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仍舊豪邁地說:「九死南荒吾不悔,茲游奇絕冠平生。」建中靖國元年(1101)五月,蘇軾為自己的畫像題了一首詩:「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這是蘇軾對自己一生的總結,是憤懣,是曠達,是自嘲,還是感慨?箇中滋味實在是一言難盡。這年七月二十八日,回京途中的蘇軾在常州與世長辭,終年六十六歲。蘇軾從年輕時便懷抱經國之志,但終其一生都未能施展抱負。他的一生因為政治而屢遭坎坷和不幸,但這使得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社會和人生,也大大地豐富和深化了他的文學作品的內蘊,成就了他卓越的文學事業。蘇軾的文學成就是多方面的。在散文創作方面,他是繼歐陽修之後宋代古文運動的領袖。他和歐陽修一起,樹立了平易暢達、簡潔明快的散文風格,成為後世散文家學習的典範。他的議論文雄健奔放、辨析周密,且善於翻奇出新;記和書序則將散文抒情、敘事、議論的功能結合得水乳交融,具有相當高的文學價值;他的隨筆小品更是一絕,信筆寫成,娓娓道來,既生動活潑又樸素雋永,有一種令人不忍釋卷的魅力;他的辭賦也取得了相當高的成就,《赤壁賦》和《後赤壁賦》即是明證。蘇軾的詩現存有兩千七百多首。詩歌的表現力非常驚人,幾乎沒有不能夠入詩的題材。蘇軾詩歌的總體風格是自然奔放、揮灑自如。他博學才高,對詩歌藝術的掌握達到純熟的境界。詩中比喻生動新奇,用典穩妥渾成,對仗精工而不失活潑,做到了運用技巧而不露鍛煉之痕。蘇軾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對詞體的革新意義尤其重大。他突破了詞為「艷科」的傳統格局,不僅大大拓展了詞的題材內容,用詞來記游、贈答、懷古、說理,使之成為「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的文體形式;而且將柔情之詞變為性情之詞,使詞像詩一樣可以表現作者的性情懷抱,甚至寄寓理性的思考,從而提高了詞的品格境界和地位;同時,他還突破了音樂對詞體的制約和束縛,使之變成一種獨立的抒情詩體,強化了詞的文學性,創造了新的美學規範,為詞的創作拓寬了道路。蘇軾是一個藝術全才。他的書法「端莊雜秀麗,剛健含婀娜」,被公認為北宋四大書家「蘇黃米蔡」之首。他的繪畫也富有創意,愛畫竹木怪石,與文同、米芾等開創了墨戲一派。蘇軾在中國思想、文學、藝術、文化上的影響是極為廣泛而又深遠的。他那寵辱不驚、進退自如的人生態度,成為後代文人景仰的人生範式;他那非凡的文藝見解和不朽的藝術創作,為後代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精神寶藏;他還以幽默機智、和藹可親的形象活在普通民眾的心中,關於他的各種傳說故事都是人們喜聞樂道的話題……總之,蘇軾是說不盡的,他值得人們用一生去喜愛,去思索,去體味。·
推薦閱讀:

太平經合校之太平經合校卷九十八己部之十三神司人守本陰佑訣第一百五十六
有人把李白杜甫一生的旅行足跡做了地圖,忽然發現了不得了的事情……
古典詩詞鑒賞:露螢清夜照書卷——周邦彥作品賞析(十首) 
中國古典詩詞的美感與表達:古典詩詞的意境美2

TAG:中國 | 詩詞 | 古典 | 古典詩詞 | 精品 |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