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出息念----禪修者需要熟讀的珍貴文章 (上)
南傳佛教是指現在盛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及我國雲南省傣族地區等的佛教。它是部派佛教中的一個派系。南傳,是從其源流及地理而說,因為這個派系是由印度南傳到斯里蘭卡而後發展起來的。在教義上,南傳佛教傳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統,遵照佛陀以及聲聞弟子們的言教和行持過修行生活,因此稱為「上座部佛教」。南傳佛教主要流傳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南亞和東南亞國家,以及我國雲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龍族一帶地區。南傳佛教使用的經典語言屬於巴利語體系,又稱為「巴利語系佛教」。
修習入出息念有很多殊勝之處。
1、下手容易:與其他的禪修業處對比,修習入出息念非常容易。修習入出息念的所緣只是呼吸。這種禪修方法不用做一些前期準備工作,它直接了當,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修行。除了睡眠(睡著)之外,其他的時間我們隨時都可以修習入出息念。此是殊勝處之一。
2修習入出息念非常寂靜:當我們把心念專註在呼吸的時候,就可以感覺到呼吸的輕柔。當然,我們不用注意其輕柔的特性,只是說跟其他所緣相比,入出息更容易讓人感受到輕柔性。此是殊勝處之二。
3、修習入出息念可以迅速消除妄想:修習入出息念就像大雨洗掉漫天飛揚的塵土一般,能夠使許多妄想很快地被消除。
4、修習入出息念能夠證得禪那:通過修習入出息念,可以證得色界的第四禪。
所以,修習入出息念有諸多的功德、利益。正因如此,所以佛陀在很多經典裡面都教導這種業處;也正因如此,歷代上座部佛教的許多長老、禪師們都喜歡教導和修習入出息念。因為佛陀本人是修行入出息念證得色界第四禪,然後才轉修觀,從而證悟聖道、聖果的。,過去、未來的一切佛陀也是如此。因此,我們修行入出息念也就是追隨佛陀的腳步。
入出息念在佛陀的教導中所佔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佛陀不僅經常教導弟子們修習入出息念, 自己也是如此。
確定所緣
讓心念安置在鼻頭接觸點這一帶的呼吸上。每個人對氣息的敏感度不同,所以無論是在嘴唇上方也好,在鼻孔出口處也好,在人中也好,只要能夠感覺到呼吸,就在那裡覺知呼吸。
有些人認為沒必要在接觸點一帶區域專註呼吸,他們說只是知道呼吸就夠了。這種方法到底正不正確呢?為什麼要在鼻頭接觸點一帶專註入出息呢?
《清凈道論》中強調,修習入出息念必須將正念安置在鼻頭接觸點這一帶區域來專註呼吸。還有一點很重要,是每位禪修者都必須清楚的,那就是只應專註呼吸本身。即只應當覺知呼吸本身就行。
還有一點必須注意:當禪修者的定力提升之後,甚至在達到近行定或安止定的時候,身心很容易會產生舒服、愉悅、輕安的感覺,而且那種感受是很殊勝的。如果他的心被這些殊勝的感受吸引住,去注意這些覺受,那麼他就偏離了自己的禪修業處。須知注意覺受是不可能證入禪那的!因為感受屬於五蘊中的受蘊,是究竟法,不是概念法。因此,在修習止業處的時候要記得:無論任何階段都不要去注意覺受!
有一些人(主要是華人)在禪修了一段時間後,可能會感覺所謂「氣沖頂門」或者「氣聚胸口」等,更有一小撮人喜歡在禪修時糅合諸如「氣功」、「氣脈」、「導氣」、「採氣」、「氣場」之類的。什麼是「氣」?在哪一部經典中看到佛陀曾教導「氣」?!所謂的「氣」是中醫和道教的觀念,跟佛陀的教法沒有瓜葛。個別華人有「氣」的概念,禪修時就會出現這些心理障礙,緬甸人沒有「氣」的觀念,就沒有這些問題。正如前面提到,禪修時感到頭脹、胸悶等是四大不調,這跟心態、姿勢等有關,不是所謂的「氣」。請不要把外學的東西混雜進佛教中來![ 筆者曾經遇到一位因為相信所謂的「氣」而引發心理障礙、情緒失常的禪修者。後來通過否定這種觀念、調整心態等的方法,才使他恢復正常。]
對禪修不要有太多的期待
禪修應當像種樹一樣,只要你老老實實地禪修,踏踏實實地實踐, 能做幾分就幾分, 禪修自然而然就會有進步, 定力就會提升,,觀智就能培育起來。如果總是抱有過高的期望,自己給自己施壓, 那麼心會變得躁動不安, 造成精進根過度而定根不足。
如果一個人壓力太大,過度緊張, 他應當放鬆自己, 讓心平靜下來, 不要只懂得用一股蠻勁往前沖。惟有這樣,才能達到了身心的輕安、身心的平衡和內心的平靜。 心的平靜就是定。不要患得患失, 不要太過計較自己禪修的好壞。
什麼是「心一境性」呢?心只有一個對象, 只有一個所緣, 或者心和所緣結合在一起的狀態叫做心一境性。對於修習入出息念,心的境就是呼吸, 而且只應當是呼吸這一個所緣。在修定的階段, 心一定要單純, 不要把自己弄得很複雜,不要自以為很聰明。
修習次第
定力提升的過程大概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第一、呼吸的進出明顯、清楚,應注意入出息;
第二、當呼吸的進出變得比較微細、緩慢的時候,可以專註長短息;
第三、當呼吸的進出變得更加微細、緩慢時,可以專註全息;
第四、當呼吸變得很微細、若有若無時,可以專註微息;
第五、當呼吸與光融為一體時,應當專註禪相。
如果禪修者確定了入出息念的所緣,就應當依照佛陀教導的次第來實修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全自覺者!
瑪欣德尊者入出息念
第一節、戒與止觀修學佛教的目的在於斷除煩惱。要斷除煩惱,就必須禪修。談到禪修,就必須依照戒、定、慧三學的次第修行;也即是說,在戒清凈的基礎上修習止觀。談到戒清凈,對在家人來說,要守護好五戒,有條件的話應持守八戒。對於比庫[1]來說,有四種遍凈戒:第一、巴帝摩卡律儀戒(pàtimokkhasaüvara-s?la),即比庫應當守護的律儀。第二、根律儀戒(indriyasaüvara-s?la),根即感官;守護好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門稱為根律儀。第三、活命遍凈戒(àj?vapàrisuddhi-s?la),即須正命而活(正確的謀生方式),不能邪命自活。第四、資具依止戒(paccayasannissita-s?la),即正確、適當地使用生活必需品,包括袈裟、飲食、住所、醫藥等生活用品。無論在家、出家弟子,都應當守護好各自的戒,持守不犯即是戒清凈。唯有以戒清凈為前提,才談得上修習止、觀。根據南傳上座部佛教[2]的傳承,禪法可以分為兩大業處[3]:1.止業處(samatha-kamma??hàna);2.觀業處(vipassanà-kamma??hàna)。其中,修習止業處能夠培育定力,屬於增上心學;修習觀業處能夠培育智慧,屬於增上慧學。對於修習止業處,佛陀教導了很多種方法,《清凈道論》將之歸納為四十種業處。這四十種業處分別是:十遍、十不凈、十隨念、四無量、四無色、一想以及一差別。對於觀業處,一位禪修者從修習世間慧到出世間慧,次第成就的觀智有十六種,稱為十六觀智,即:名色識別智、緣攝受智、思惟智、生滅隨觀智、壞滅隨觀智、怖畏現起智、過患隨觀智、厭離隨觀智、欲解脫智、審察隨觀智、行舍智、隨順智、種姓智、道智、果智、省察智。其中,能夠斷除煩惱的是道智。道智生起之後即證悟相應的聖果。道智與果智兩種屬於出世間慧。第二節、修習功德在《清凈道論》提到的四十種業處中,最為歷代南傳佛教長老、禪師們所推崇以及教導的是入出息念[4]。為什麼入出息念會受到那麼高的推崇呢?因為:第一、它是一切菩薩證悟佛果的修行方法。當我們的苟答馬[5]佛陀還是菩薩[6]的時候,他坐在布德嘎亞(Buddha-gayà,菩提伽耶)的菩提樹下,專註自己的呼吸,依照入出息念依次證得了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證得第四禪之後,他再轉修觀。在初夜時分,菩薩證得了宿住隨念智(pubbenivàsànussati-¤à?a),也就是宿命通,能夠清晰地了知過去世的種種生死狀態。中夜時分,菩薩證得了有情死生智(sattànaü cut?papàta-¤à?a),也就是天眼智(dibbacakkhu-¤à?a),能夠見到眾生各隨其業,依照善或不善的業不斷地在善趣、惡道里輪迴。在後夜時分,菩薩證得了漏盡智(àsavakhaya-¤à?a)。漏盡智也就是如實知見苦聖諦、如實知見苦集聖諦、如實知見苦滅聖諦、如實知見導至苦滅之道聖諦。當他證得漏盡智的同時,也就是入流道智(sotàpatti-magga,須陀洹道智)與入流果智(sotàpanna-phala,須陀洹果智)、一來道智(sakadàgàmi-magga,斯陀含道智)與一來果智(sakadàgàmi-phala,斯陀含果智)、不來道智(anàgàmi- magga,阿那含道智)與不來果智(anàgàmi-phala,阿那含果智)、阿拉漢道智(arahatta-magga,阿羅漢道智)與阿拉漢果智(arahatta-phala,阿羅漢果智)[7]接連地生起,最後證得了與一切知智(sabba¤¤utà-¤à?a)相應的阿拉漢道。自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的菩薩就成了全自覺者[8]。因為佛陀本人是修行入出息念證得色界第四禪,然後才轉修觀,從而證悟聖道、聖果的。不僅我們的苟答馬佛陀是這樣,過去、未來的一切佛陀也是如此。因此,我們修行入出息念也就是追隨佛陀的腳步。第二、佛陀經常教導修習入出息念。在巴厘三藏裡面,收錄了許多記載佛陀教導入出息念的經文。在《經藏》裡面,《長部》的《大念處經》,《中部》的《念處經》、《入出息念經》、《身至念經》等,《相應部》有一篇《入出息相應》,專門教導修習入出息念的方法。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入出息念在佛陀的教導中所佔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佛陀不僅經常教導弟子們修習入出息念,連他本人也是如此。在這裡舉一個例子:有一次,佛陀跟比庫們說:「我想在三個月中獨坐,除了一位送食者之外,任何人都不能來訪。」當佛陀獨處三個月出來之後,告訴比庫們說:「諸比庫,假如有異學遍行者這樣問:"賢友,沙門苟答馬依何住而多住雨安居呢?』這樣問時,諸比庫,你們應這樣回答那些異學遍行者:"賢友,世尊依入出息念之定而多住雨安居。」(S.54.11)從這裡我們知道,就連佛陀也經常住於入出息念禪那,以入出息念為根本業處住於現法樂住。第三、修習入出息念有很多殊勝之處。1、下手容易,所緣[9]簡單。與其他的禪修業處對比,修習入出息念非常容易,不用另外準備遍相。比如修習不凈先要取不凈相,取不凈相要去找屍體,屍體越腐爛、越難看、越臭、越令人厭惡越好。對於沒有禪那的禪修者來說,取不凈相有時候會發生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又如修地遍要先做地遍的遍相。修白遍等業處也要做遍相。然而,修入出息念可以免去這些準備工作。為什麼呢?因為,修習入出息念的所緣只是呼吸。呼吸對於人類來說是與生俱來的。當我們從母胎呱呱落地,一直到這期生命的終結,在這期間都有呼吸。因此,要修入出息念,只須直接去覺知自己的呼吸就行。正念地覺知呼吸就是在禪修。這種禪修方法不用做一些前期準備工作,它直接了當,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修行。除了睡眠(睡著)之外,其他的時間我們隨時都可以修習入出息念。此是殊勝處之一。2、修習入出息念非常寂靜。入出息的相很微細,並不像不凈相等那麼粗。不凈相是很粗、很厭惡的,有時候心會排斥、抗拒。三十二身分的相也同樣是很粗的,容易厭惡。地遍的相在剛開始修的階段也是很粗的。然而,入出息念的相是很細的。當我們把心念專註在呼吸的時候,就可以感覺到呼吸的輕柔。當然,我們不用注意其輕柔的特性,只是說跟其他所緣相比,入出息更容易讓人感受到輕柔性。此是殊勝處之二。3、修習入出息念可以迅速消除妄想。佛陀在《增支部·美奇亞經》(Meghiyasuttaü)中說:「要斷除貪愛,應修習不凈;要斷除瞋恚,應修習慈心;要斷除尋(雜念),應修習入出息念;要斷絕我慢,應修習無常想。」(A.9.1.3)在經律中,佛陀也指出修習入出息念的殊勝之處:「諸比庫,修習、多作此入出息念之定,不但寂靜、殊勝、不雜、樂住,而且能令再生起的惡、不善法由此消失、停止。
諸比庫,猶如在熱季的最後一個月,非時大雨能立刻使飛揚的塵土由此消失、停止。」修習入出息念就像大雨洗掉漫天飛揚的塵土一般,能夠使許多妄想很快地被消除。4、修習入出息念能夠證得禪那。在四十種業處當中,佛隨念、四界差別等十種業處只能達到近行定,不能證得禪那;十不凈、身至念這十一種業處只能達到初禪;慈、悲、喜三種業處只能證得第三禪,但通過修習入出息念,可以證得色界的第四禪。緬甸帕奧禪林的教學實踐也證明,在擁有禪那的禪修者當中,有超過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是通過修習入出息念證得禪那的。所以,修習入出息念有諸多的功德、利益。正因如此,所以佛陀在很多經典裡面都教導這種業處;也正因如此,歷代上座部佛教的許多長老、禪師們都喜歡教導和修習入出息念。當我們見到了入出息念的這些功德與利益,就應當修習入出息念。第三節、去除五蓋在修行之前先要離蓋。蓋,是障蓋、障礙的意思。正如找到了要去一個地方的路,但是路上有很多障礙,諸如荊棘、石塊、樹榦、樹枝等擋住了去路,要順利地走這條路的話,先要把這些路障清除掉。同樣地,我們要修習任何的業處,特別是修習止業處的時候,首先要離蓋。這裡的蓋是心的障蓋,內心的煩惱。蓋一共有五種,稱為「五蓋」。它們依次是:1、欲貪;2、瞋恚;3、昏沉睡眠;4、掉舉追悔;5、疑。它們是七種不善心所,即:1、貪心所;2、瞋心所;3、昏沉心所;4、睡眠心所;5、掉舉心所;6、惡作心所;7、疑心所。如果禪修者有了這五蓋的任何一種,沒有培育起來的定力將不能培育,已經培育起來的定力將會退失。因此,禪修必須先排除這些心的障蓋。第一種蓋稱為「欲貪蓋」,巴厘語叫做kàmacchanda,kàma是欲樂的意思。欲樂通常分為五種,稱為五欲功德:顏色、聲音、氣味(香)、味道(味)、觸(柔軟的、細滑的、舒適的觸覺)。這些能使人產生貪愛、執著的所緣稱為kàma,即欲樂的目標。chanda也是欲,這裡的「欲」是指心的慾望、追求。內心對欲樂目標的貪著、欲求,稱為欲貪,或者直譯為欲欲。一個人心有愛染,比如兒女情長、沉迷歌舞娛樂、執著錢財物品等,這些愛染是禪修的障礙。
第二種蓋是瞋恚(vyàpàda)。瞋恚是心對所緣的抗拒、排斥與厭惡。從很粗程度的暴怒、憤怒,到很細微程度的煩躁、焦慮、憂愁、擔心、牽掛,都屬於瞋恚。只要內心對任何的人、事、物還有厭惡、排斥、抗拒,那麼心就很難平靜。如果你跟他人吵了一架,吵完架後想要禪修,能夠修得好嗎?如果有人在你禪修的時候講話,讓你起煩惱,你的心能平靜嗎?因此,心對所緣的抗拒、排斥是禪修的一種障礙。第三種蓋是昏沉睡眠(th?namiddha),昏沉、睡眠是心與心所的軟弱、無力、遲鈍。如果一位禪修者在禪修的時候打瞌睡、昏沉,那麼他的心就處於軟弱無力的狀態,就好像水池充滿了泥漿一樣,心是很鈍的,不堪任作業,不堪任禪修。第四種蓋是掉舉、惡作(uddhacca-kukkucca)。掉舉叫做uddhacca,意為心的散亂、不能專一,好像把石頭丟進灰土堆後所揚起的灰塵一樣。心的散亂、不安,不能夠專註,稱為掉舉。Kukkucca,直接翻譯成惡作,但是在這裡翻譯為追悔會更加貼切。這種心所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對應該做卻沒有去做的事情感到後悔;第二、對做了不應該做的事情感到懊惱、後悔。順便提一下,這裡的惡作不同於戒律中的惡作罪,雖然中文一樣,但是它們的巴厘語卻不同。這裡是後悔的意思,也可以稱為追悔;但是戒律中的惡作,即不好的行為。掉舉是禪修中最普遍的障礙。一個人的心沒辦法平靜,有很多妄想,心取很多的所緣,一會兒想東、一會兒想西,一會兒想這兒、一會兒想那兒,一會兒想過去、一會兒想未來、一會兒想現在,一會兒想他人、一會兒想自己……怎麼能夠專註呢?內心散亂,怎麼能夠專一呢?如果一個人感到後悔、悔恨:為什麼我剛才這樣做?為什麼剛才我不這樣做?為什麼我剛才會這樣說?如果一個人充滿了懊惱和追悔,他的心就忐忑不安,不能平靜下來;不能平靜就不能專註,不能夠很好地禪修。這是第四種蓋,它包括了兩種心所,跟第三種蓋一樣。第五種蓋是疑(vicikicchà)。在這裡的疑並不是指學習上、生活上遇到不明白之處的疑問,而是對於佛法、對於修行方面的懷疑、不相信。在《法聚論》裡面提到有八種疑:1、疑惑、懷疑導師: 在這裡的導師是指佛陀。對佛陀的身相莊嚴及諸功德的懷疑、不信:「到底有沒有佛陀啊?佛陀是否具足三十二相?佛陀有沒有一切知智?」2、疑惑、懷疑法:「修行佛法是否真的能夠解脫煩惱啊?這種禪法到底對不對啊?現在這個時候是否有可能證得禪那啊?」這是對法的懷疑,它可以障礙你不能夠證得禪那、不能得定。3、疑惑、懷疑僧:「古代的上座長老們是否真的證得了阿拉漢果?現在是否還有聖者?」這是對僧的疑,也是一種障蓋。4、疑惑、懷疑學:這裡的學是指戒、定、慧三學。「修習戒、定、慧是否能夠斷除煩惱啊?修習止觀是否可以證悟涅槃啊?在現在這個時代是否還能夠證得禪那啊?現在是否還能夠證得聖道、聖果啊?」對禪修方法、對三學——戒、定、慧的疑,也是禪修的障礙。5、疑惑、懷疑前際:
這裡的前際是指過去世。「到底有沒有前世?我是從哪裡來的?」6、疑惑、懷疑後際:這裡的後際是指未來世。「到底有沒有來世?人死了之後不是一了百了嗎?人死不是如燈滅嗎?」懷疑、不信有未來世。7、疑惑、懷疑前際及後際:
前面的兩種疑是只相信有未來世但不相信有過去世,以及只相信有過去世但不相信有未來世。在這裡又特別提出對過去世、未來世兩者都懷疑不信,把它另歸為一種疑。8、疑惑、懷疑此緣性、諸緣生法(idappaccayatà pa?iccasamuppannesu dhammesu ka?khati vicikicchati)。
「造了善行是否有善報?造了不善業是否有苦報?」對十二支緣起、善惡業報、因果法則的疑惑、不信。
在禪修實踐中,還必須特彆強調三種疑。禪修者必須去除這三種疑:1、疑法:懷疑禪修方法。禪修者懷疑說:「這種方法到底能不能夠證得禪那?這種方法到底對不對啊?現在這個時候還有沒有可能證得禪那啊?」這是對法的懷疑,是一種很嚴重的障蓋,它可以障礙你不能證得禪那、不能得定。2、疑師:懷疑業處導師[10]。「業處導師是不是很厲害啊?他有沒有經驗啊?他是否已經學完了止觀禪修啊?他是否了解我的問題啊?」對業處導師起懷疑,或者對導師所教導的指示只聽一半不聽一半。有這麼樣的一些禪修者,他們表面上對導師很恭敬、很順從,但是卻不肯老老實實地按照導師所給的指示去做。就好像一個人生了病,跑到醫生那裡去看病,醫生診斷後給他一定份量的葯,然而他卻只吃了一兩片就把葯丟掉,或者根本不吃就把它扔進垃圾桶。由於病人的頑固,他的病將很難治好。同樣的,想要證得禪那、培育觀智,導師是很重要的。只要肯依照導師的指示,把導師給你們的指示認認真真地落實在禪修實踐上,那麼,禪修進步的把握就很大。就猶如佛陀糾正阿難(ananda)尊者的話一樣:有一次,阿難尊者對佛陀說:「尊者,我認為梵行有一半要依靠善知識。」佛陀立刻糾正他說:「夠了,阿難,夠了,我說善知識是梵行的全部!」正是因為有佛陀這樣的善知識,我們才有可能依法修行,正是因為有古代的那些阿拉漢們、有那些維護佛陀正法傳承的上座、長老、善知識們,我們現在才有可能聽聞到佛法,才有可能依法禪修。如果我們的業處導師精通經論、維護傳統、嚴格謹慎,不會標新立異、雜糅百家,他就堪任為眾人師,我們應當對這樣的業處導師有信心,不要懷疑。3、疑己:懷疑自己。「哎,別人修得那麼好,我的福德那麼淺,資質那麼差,怎麼可能禪修成功呢?」對自己缺乏信心,沒有自信心,這也是禪修的一種蓋,自己障礙自己。因此,我們要禪修的話,必須去除這三種疑,要先去除這五種蓋。去除了這五種蓋,禪修之路才有可能平坦。想在這裡強調一下,對於排除禪修障礙,有一種不正確的觀念以為:禪修提升了,有了定力,障礙就自然會消失。事實恰好相反!應該先排除禪修的障礙,端正自己的禪修心態,之後才能談禪修!我們要先從端正己身開始,端正自己的身、語、意,守護好根門,盡量減低自己的貪、瞋、痴,唯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禪修,在禪修的時候才能爭取更好的效果。有問題不要動輒就賴外部原因,很大部分的原因還是出在自己。如果自己沒有嘗試去做、去實踐,或者說只是懂得一些理論、道理,卻沒有真正落實到平時的生活當中,沒有真正用它來改變自己的心態,問題就會很多。
當我們去除了這些對禪修的心理障蓋之後,還應當注意避免一些外在的干擾。在《清凈道論》中提到十種安止善巧的第一種就是使內外的事物清凈(vatthu-visadakiriya):頭髮、指甲太長、衣服骯髒、住所污穢等都會干擾禪修。禪修的環境也很重要,不能嘈雜,在吵雜的地方很難禪修。應當少事務、少責任。假如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一天到晚都忙個沒完,哪裡還能抽空禪修?!想要禪修,要選擇好的地方、好的環境,外部條件是禪修的保障。
除了禪修環境之外,人際關係也很重要。佛陀在《增支部》里教導有五種適合禪修的條件:1、青春;2、健康;3、衣食易得;4、國泰民安;5、僧團和合。(A.5.54)這五個條件是適合禪修、精進的。第四和第五都談到了人際關係的和諧:人人和睦,歡喜無諍,大家沒有爭鬥,沒有攻訐,沒有仇恨,彼此之間不會互相對抗、互相排斥、互相製造痛苦。大家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禪修氣氛,對我們禪修是很有幫助的。沒必要對別人的言行舉止產生不滿。如果隨喜他人的禪修成就,你自己也在造很強的善業。如果別人禪修有成,或者別人正在精進禪修,你就前去干擾別人;雖然你現在干擾別人可以得逞,但是你所造下的業以後也將會成為你禪修的障礙。禪修的條件準備妥當之後,就可以投入禪修了。第四節、經文淺釋應當如何修習入出息念呢?要修習入出息念,就必須依照佛陀的教導。佛陀教導修習入出息念有很明確的次第。這種次第在所有經典里的教導幾乎都是一樣的。在這裡,我想舉出佛陀在《長部·大念處經》(Mahàsatipa??hànasuttaü)裡面的教導。在這部經中,佛陀教導入出息念的修習方法:「諸比庫,於此,比庫前往林野,前往樹下,或前往空閑處,結跏趺坐,保持其身正直,置念於面前。他只念於入息,只念於出息。
入息長時,了知:"我入息長。』出息長時,了知:"我出息長。』入息短時,了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時,了知:"我出息短。』他學:"我將覺知全身而入息。』他學:"我將覺知全身而出息。』他學:"我將平靜身行而入息。』他學:"我將平靜身行而出息。』」這一段經文是佛陀教導入出息念的修習次第。在此,我想先依照緬甸傳統的解經方式——nissaya,依句釋——的方式來簡單地解釋這一段經文,然後再進一步作詳細討論:「諸比庫」——是指在佛陀的正法、律中出家、受了具足戒的比庫。佛陀舉出比庫們為說法的主要對象,當然也包括所有的禪修者。「於此」——是指修習入出息念之人所依止的佛陀的教法。「前往林野,前往樹下,或前往空閑處」——是指修習入出息念的適當場所。安靜的環境有利於專註呼吸,有利於培育內心的平靜。在剛開始修習入出息念的時候,先要找一個安靜的地方,特別是對初學者來說,環境是很重要的因素。初學者的心很容易受外在環境的影響,因此對外在環境的要求更高。他應先找一個沒有干擾、少噪音、少障礙的地方,去到那裡之後,結跏趺坐。「結跏趺坐」——能夠雙跏趺當然最好;如果不行,不要勉強,單盤也可以,再不行的話散盤也可以。「保持其身正直」——把身體坐正直。「置念於面前」——將正念現起於面前,將正念確立在自己的業處,即鼻頭這一帶區域的呼吸。接著的這一段巴厘經文非常重要。So意思是他,即禪修者。satova是sati + eva,sati = 念,eva = 只是。assasati意思是入息、吸氣。他只是把正念安置在自己的入息上。satova passasati,是sati + eva + passasati。passasati意思是出息、呼氣。他只是把正念安置在自己的出息上。這是修習入出息念的第一個階段。一般上來說,禪修者從開始注意自己的呼吸,一直到證入禪那,基本上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入出息的階段;第二個階段:長短息的階段;第三個階段:全息的階段;第四個階段:微息的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入出息的階段,即:「他只念於入息,只念於出息。」第二個階段是長短息的階段,即:「入息長時,了知:"我入息長。』出息長時,了知:"我出息長。』入息短時,了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時,了知:"我出息短。』」第三個階段是全息的階段,即:「他學:"我將覺知全身而入息。』他學:"我將覺知全身而出息。』」這裡「全身」的「身」是指呼吸身,也就是呼吸從頭到尾的整個過程。第四個階段是微息的階段,即:「他學:"我將平靜身行而入息。』他學:"我將平靜身行而出息。』」這是佛陀在《大念處經》等聖典中教導入出息念的修習次第。下面,我們將依據佛陀的這些教導,詳細地討論修習入出息念的具體方法。第五節、調整坐姿在具體實修方面,想修習入出息念,要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在禪修的時候,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下來,但要注意座位也有一些要求。可先找一個通風、適合的位置,然後再找一個舒適的墊子。墊子不要太硬,也不要太軟,硬度適中,把臀部墊高一點。為什麼呢?如果一個人直接坐在地上的話,他的身體重心為了達到平衡,慢慢地上身就會往前傾。如果臀部能夠稍微墊高一點,這種情況就能改善。建議大家可以墊大約四指高,或者更高一點,這樣的話身體就能夠保持重心的平衡,而且容易坐得久。第一、結跏趺坐他可以結跏趺坐。對於坐姿,建議大家用雙盤。如果雙跏趺坐不行的話不要硬撐,單盤也可以。有些人可能天生就不能夠盤腿,那麼散盤也可以。對於肥胖的人來說,即使是散盤也不行,那麼他可以把一隻腳放在前面,一隻腳放在後面。總之,對於坐姿要注意兩個要點:1、要坐得舒適。坐姿不舒服容易產生疼痛。假如坐姿不舒適,你的心會一直放在姿勢上,放在身體的苦受上,這種苦受會干擾你的專註力。因此,在坐姿方面要坐得舒服。坐姿舒適,就不容易產生痛、麻、癢、痹等身體的苦受。2、要持久。不要動來動去,頻繁地換腿,10分鐘換一次腿,15分鐘又換一次腿……當定力培育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是很忌諱換腿的;一旦換腿之後,定力很可能就開始走下坡路了。所以在開始禪修時,選擇一種舒適的姿勢持續地坐,能夠坐一個小時就坐一個小時,能夠坐一個半小時就坐一個半小時,盡量不要換腿。當然,如果腿確實痛到已經妨礙你沒辦法繼續禪修的時候,還是可以換腿的,但這只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進行,不要在稍微感覺到有點痛、有點麻就換腿。假如你換來換去養成了習慣,比如說才坐了半個小時就換腿的話,那麼,每次當你坐到差不多半個小時左右腿就開始痛了。想要突破這一點,應當學習忍耐。當你覺得腿痛、想換腿時,你應當下決心對自己說:且讓我再坐多十分鐘才換腿。然後就忍多十分鐘,十分鐘後再換腿。如此經過大約四、五座的忍耐,你就能持續地坐四十分鐘了。能坐四十分鐘後,再增加到五十分鐘、一小時等等。一點一點慢慢地增加,不久你就能克服腿痛的困擾。同時,在腿痛的時候不要去注意腿的苦受。當腿發生疼痛、酸麻時,它會將你的心拉過去。如果你去注意腿痛的話,不僅身體感受著痛,連心也會受到影響,痛上加痛,這是很不明智的做法。正確的做法是:你應當用更強的精進力把心拉到業處上——鼻端一帶的呼吸——不要讓腿痛吸引你的心!在腿痛的時候,你的呼吸會加速,那你就可以用快速的數息法,不要放過任何一個呼吸,從1數到8或10。要對自己說:不數到80或100決不放腿!因此,在禪修的時候要注意讓自己坐得舒服、舒適,但是又不能過於舒適,太舒適心容易放逸,容易昏昏入睡。在坐的時候應當保持中道,既不要讓自己的身體產生劇烈的苦受,也不應當過分舒適。就好像有些人喜歡躺在床上專註,他躺著躺著就變成在修「睡禪」,而不是在修入出息念了。在禪坐的過程中,如果腿的疼痛確實已經影響到自己的禪修、干擾到自己的專註,還是可以換腿的。在換腿的時候也必須保持正念,不要一想到換腿立刻就發生動作,應當慢慢地覺知我要換腿,然後輕輕地換腿,當腿一換完,就回到自己的業處,回到鼻息上。這是對坐姿的要求和對腿痛的解決方法。總之,坐得舒適、持久是為了幫助我們提升定力。坐好了,就應該專註業處,不要在腿上花太多的時間。第二、正直其身1、正——正而不歪。身體不要歪向一邊,頭也不要歪。有的禪修者坐久了,身體不知不覺會往一邊歪;有的人坐久了,頭就會往一邊歪,這跟他們的呼吸以及個人習慣有關係。但是無論如何,在剛開始坐的時候,身體和頭部應該保持端正,不要歪斜。2、直——直而不曲。上身保持自然的平直,不要彎曲,避免脊椎骨彎曲和壓到胸口。如果禪修者彎著腰禪修的話,不久之後就會產生胸悶、胸痛等問題。假如養成了習慣,不但胸部容易憋氣,而且連走路也會像駝背一樣。在《大念處經》中講到坐姿要「保持其身正直。」《清凈道論》里也有解釋。保持身體的正直意味著脊椎骨既不要像弓箭的弓一樣彎曲,也不要像箭一樣綳直。像弓一樣叫做彎曲,不叫正直;像箭一樣叫做綳直,也不叫正直。正直是指自然的直,而不是挺直。假如綳直、挺直久了,腰背這一帶地方會難受,甚至會酸痛。我們要用自然的坐姿保持上身正直,正而不歪,直而不曲。保持上身的正直,還要調整脖子和頭的關係。頭不要太低,也不要太仰。有些人在禪修的時候頭慢慢地會仰起來,或者會耷拉下去,這跟他個人的呼吸有關。如果他吸氣長,呼氣短,頭慢慢地就會往上仰;如果他吸氣短,呼氣長,頭慢慢地就會耷拉下去。有些禪修者坐著坐著,臉就會歪向一邊,這些現象也跟他的呼吸有關。有時候我們兩個鼻孔的出氣是不同的。如果是左邊出氣,他的頭慢慢就會往右邊歪。往左邊歪也同理。另外,這跟一個人的習慣也有關係。如果你發覺身體老是愛往一邊倒,或者頭愛往一邊歪,警覺到之後就應當糾正過來,養成身體保持正直的習慣。如果歪慣了,久而久之脊椎骨就會受壓畸變,造成因為禪修姿勢不正確而帶來的沒必要的毛病。身體保持正直的最好方法是從鼻樑一直到肚臍處能夠成一條垂直線。保持上身正直之後,你的手怎麼放都可以,既可以疊掌,也可以垂在兩腳前,或者放在膝蓋上,只要覺得自然就行,不要造作。總之,頭、頸、身、手、腳都要保持自然、舒適的狀態。然後把眼睛閉上,不要睜著眼睛,也不要微微睜開眼睛,要閉著眼睛來禪修。在禪修之前,還可以檢查身體是否會繃緊?有哪些地方還沒有放鬆?有些禪修者在禪坐的時候頭、頸部不知不覺會繃緊,久而久之會造成頭、頸等部位疼痛、僵硬等,甚至想到禪修都會感到害怕。所以,在開始禪修前應先檢查身體是不是已經處於柔軟的狀態。這裡所說的柔軟並不是軟綿綿的柔軟,更不是軟弱,而是說身體處於輕鬆、自然、舒服、適合禪修的姿勢與狀態。當身體處於自然、放鬆的狀態之後,再把妄念紛飛的心收回來,不要追憶過去,也不要計劃未來,把所有跟禪修無關的東西、外緣都先放下,決意回到當下,回到自己的禪修業處。攀緣的心、散亂的心跟我們的業處是不相應的。唯有專一、平靜的心才跟我們的業處相應。所以,不要用一顆與禪修不相應的心來專註呼吸,要讓心處於平靜、自然、清凈、無雜染的狀態。等內心具足禪修的素質之後,再把正念確立在鼻頭、人中或嘴唇上方這一帶區域,讓心只專註進出於這一帶區域的呼吸。第六節、確定所緣置念於面前——讓心念安置在鼻頭接觸點這一帶的呼吸上。這裡的「面前」是指業處。什麼是業處呢?業處,巴厘語kamma??hàna。kamma,古代依梵語karma音譯成羯摩,巴厘語為kamma,意為業,也即是工作、造作的意思。kamma??hàna的?hàna有幾種意思,可以是理由、原因、道理,以及場所、地方、住處、狀態等意思,在這裡作場所、地方解。因此,kamma??hàna直譯為業處,意思是工作的地方。什麼的工作呢?心的工作!心在什麼地方工作呢?在鼻孔出口處這一帶工作,鼻孔出口處這一帶的呼吸就是我們心工作的地方。一般上來說,業處也可以理解為平時所說的法門。法門,巴厘語dhammapariyàya,即禪修的方法。在修習入出息念的時候,業處有三種意思:1、禪修方法——通過專註呼吸藉以培育定力的方法叫做入出息念業處。在此,業處即是修行的法門。2、呼吸本身——呼吸本身就是業處。因為心是取呼吸為工作的物件,把心專註在呼吸上,就是我們的業處。說到要專註業處就是指專註自己的呼吸。3、鼻頭一帶區域——當我們說在業處專註呼吸時,即是說在接觸點這一帶區域專註呼吸。鼻頭、人中這一帶區域也可以叫做業處。因此,業處有三種理解方法:第一種是指專註呼吸的修行方法;第二是指呼吸本身;第三是指呼吸進出的這一帶區域。當我們做好了身心的準備之後,就可以在鼻頭這一帶區域覺知呼吸。不過,氣息的入出口處每個人都不盡相同。在覺知呼吸的時候,有些人可能會感覺到左鼻端這邊的呼吸會明顯一點,那就在左鼻端這邊,沒關係,只要能夠感知到呼吸就行;如果在右鼻端這邊可以感覺到呼吸,沒關係,就在這邊去覺知;有些人在整個鼻頭一帶都可以感覺到,沒關係,都可以;有些人在人中這個地方,也就是嘴唇到鼻頭中間這一段可以感知到呼吸,也沒關係,很好;有些人在嘴唇上方可以感覺到呼吸,沒關係,都可以;有些人在整個鼻頭的這一帶區域都可以感知到呼吸,那也很好。因為每個人的氣息強弱程度不同,或者每個人對氣息的敏感度不同,所以無論是在嘴唇上方也好,在鼻孔出口處也好,在人中也好,只要能夠感覺到呼吸,就在那裡專註覺知呼吸。有些人認為沒必要在接觸點一帶區域專註呼吸,他們說只是知道呼吸就夠了。這種方法到底正不正確呢?為什麼要在鼻頭接觸點一帶專註入出息呢?《清凈道論》中說:「只有將念放置在[鼻頭]接觸點的地方修習者,才能成就[入出息念的]修習。」在這裡強調,修習入出息念必須將正念安置在鼻頭接觸點這一帶區域來專註呼吸。同時,《清凈道論》又提到,有三樣東西是很重要的:相.入息.出息,非一心所緣,不知三法者,修習無所得;相.入息.出息,非一心所緣,知此三法者,修習有所得。」(Vm.1.227)哪三法呢?1、相;2、入息;3、出息。這三法的關係是怎麼樣的呢?《清凈道論》接著解釋:「比庫將念置於鼻頭(nàsikagge)或口相(mukha- nimitte)而坐著,不作意來與去的入息,但不是不知來與去的入息,也了知精勤及完成努力,成就殊勝。」(Vm.1.227)在這裡,入息就是我們的吸氣,出息就是我們的呼氣,相(遍作相)就是鼻頭或上唇這一帶區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將正念安住在鼻頭或上唇這一帶區域覺知入息和出息。如果有了這三樣東西,我們才可以修習入出息念,培育定力才能夠成功。《清凈道論》又說到的:「另外,具足了念與慧的比庫,不應在自然觸處之外去尋求其入出息。」
所以,修習入出息念的正確方法是:不應離開鼻頭接觸點一帶區域去覺知入出息。還有一點很重要,是每位禪修者都必須清楚的,那就是只應專註呼吸本身!呼吸本身不就是呼吸嘛,為什麼還需要強調呢?在這裡可以做個試驗。如果我們嘗試去分析呼吸的話,將能夠發現呼吸裡面有很多法。舉個例子來說,假如現在讓你去注意吸氣時的涼,可不可以?可以的!你將能發現鼻頭或人中這一帶有涼涼的感覺。假如讓你去留意呼氣是暖的,可不可以?也是可以的。同樣的道理,去注意呼吸的柔軟、細滑、輕盈、流暢、推動等都是可以的。
在呼吸裡面有很多法,這些法我們可以用四大來分析。假如禪修者注意自己呼吸的柔軟、細滑、輕盈等,那麼他是在注意地大,而不是在注意呼吸。為什麼?因為軟、滑、輕是地大的特相。假如注意呼吸的流暢、流動,那麼他是在注意水大,因為流動是水大的特相。假如注意呼吸的冷、暖,那麼他是在注意火大,因為熱、冷是火大的特相。假如注意呼吸的推動、支持、力度,那麼他是在注意風大,因為推動、支持是風大的特相。這些都不是呼吸本身!
據說有些人在修入出息念的時候,把呼吸從鼻頭經過喉嚨,再經過心臟,一直引進丹田或引進肚臍,又從這裡再引出來,他其實是在注意氣息的流動。《清凈道論》在講到「隨逐」時提及,並不是說鼻端是初,心臟是中,肚臍是後,隨息不是這樣的隨,而是只讓心念在鼻頭接觸點一帶隨著呼吸,這才稱為隨逐。假如跟隨著呼吸進入體內,出到體外,這時水大的流動相會變得明顯,那就成了注意水大。
因此,呼吸裡面有很多法,如果要分析呼吸的話,可以分析出它的軟、滑、輕、流動、熱、冷、推動等,然而,這些只是呼吸裡面所具備的四大的特相而已,都不是呼吸本身。在修習入出息念時,我們不應當去注意四大的這些特相,只應當覺知呼吸本身就行。
那麼,我們把心放在人中一帶,藉助皮膚的感覺來修習入出息念可不可以?不可以!假如專註這裡感覺的話,那專註的是觸所緣。因為皮膚屬於身根,身根的所緣是觸所緣。觸所緣有三種:第一種是地界;第二種是火界;第三種是風界。
我們的身體可以感受到堅硬、柔軟,同時,粗糙、細滑、重量、輕盈等都是地界的特相,它們屬於觸所緣,是通過身體來感覺的。身體所觸知的是觸所緣。
現在天氣很熱,我們的身體能夠感覺到熱。如果把手伸進水裡面會感覺到涼。因此,身體可以感覺到冷和熱,冷和熱是火界,也屬於觸所緣。如果有人拍了你一下,或者不小心撞到桌子,你會感覺到撞擊,這是風界,因為撞擊、推動屬於風大。所以,我們的身體可以觸知三種所緣:地、火、風。假如我們在人中這裡覺知暖、冷、麻、輕柔等,那只是在練習這裡皮膚的感覺,而不是在修習入出息念。雖然說修習入出息念很簡單,只需注意自己的呼吸就可以,但是因為呼吸裡面有太多的法,一不小心就會走彎路、找錯對象。所以,在此就採用阿毗達摩的分析法來解釋。
入出息念,顧名思義即是將正念安住於呼吸。那麼,呼吸屬於什麼呢?呼吸屬於法所緣。它不是顏色所緣,不是聲音所緣,不是香(氣味)所緣,不是味所緣,也不是觸所緣,它是法所緣。為什麼呢?因為呼吸是概念法,概念法只屬於法所緣。呼吸不是眼門的所緣,不是用眼睛去看呼吸,不是用耳朵聽呼吸,不是用鼻子嗅呼吸,不是用舌頭嘗呼吸,也不是用身體觸知呼吸,而是用我們的心去覺知呼吸。為什麼呢?因為意門所對應的所緣是法所緣。概念法屬於法所緣,而呼吸是概念法,它只是意門的所緣。所以,我們經常強調要用心去覺知呼吸,就是這樣的意思。
有一種錯誤的方法是叫大家「看呼吸」,用眼睛去看呼吸,或所謂的「眼觀鼻,鼻觀心」。由於鼻子離眼睛很近,使人往往不自覺地會用眼睛去看呼吸。假如禪修者在看呼吸的時候叫他張開眼睛,他的眼睛就會像「鬥雞眼」(對眼)一樣,是不是?看呼吸是壞習慣!看久了會出現很多問題,例如鼻樑發緊、眉頭酸脹、額頭繃緊、頭部僵硬等等。因此,不要用腦去想呼吸,不要用眼睛去看呼吸,只應用心去覺知呼吸。當我們能夠正確地辨識入出息念的所緣之後,就只是專註在呼吸本身就可以了。呼吸本身是很自然的,我們也應當用很自然的心去覺知很自然的呼吸,不要造作、不要想像。呼吸是怎麼樣的相狀,我們就怎麼樣去覺知它。
只應當覺知自然的呼吸,不要嘗試去改變它。如果呼吸很柔和、很緩慢,甚至有時發現很難覺察到呼吸,這個時候也不要去改變呼吸,不要刻意用深呼吸讓它變得明顯。同樣的,有一些禪修者剛坐下來的時候,感覺呼吸比較急促,他想控制呼吸,拉長呼吸,甚至憋氣,憋得臉紅耳赤。實在沒必要!不要改變呼吸!請記得:呼吸要自然,因為呼吸自然,我們的心才能自然,才能如實地覺知呼吸。因此,不要嘗試去改變呼吸,不要去造作呼吸,我們的心應順其自然,呼吸是怎麼樣的,就怎麼樣去覺知。而且,我們必須得承認這樣的事實,即每個人的呼吸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呼吸會急促點,有的人呼吸會綿長點;有的人左鼻孔呼吸明顯,有的人右鼻孔呼吸明顯;有的人今天在這邊呼吸明顯,明天又那邊明顯;有的人今天呼吸的感覺明顯,而明天又不明顯……雖然同樣是呼吸,但是每個人的都不盡相同,而且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刻也不盡相同,這些跟生理狀況等有關係。但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要嘗試去改變呼吸,只是知道呼吸就可以。
還有一點必須注意:心不要跟著呼吸進到體內,也不要跟著呼吸出到體外,只應在鼻端這一帶區域覺知呼吸。應當如何在鼻頭這一帶覺知呼吸呢?對此,《清凈道論》舉了幾個例子,其中一個是守門人的譬喻。一個守門人在看守著城門,他的職責是檢查到達城門的人。已經進到城裡的人不是他的職責,已經走出城外的人也不是他的職責,他的職責只是守好崗位,檢查經過城門的每一個人。同樣的,當我們專註呼吸的時候,只是覺知經過鼻頭或者人中這一帶區域的呼吸就夠了。吸進體內的呼吸不是我們的責任,呼出體外的氣息也不是我們的責任,我們的責任只是在這個區域上的呼吸。還有另外一個是鋸木的譬喻。猶如有一個人在鋸木頭,假如他去留意鋸子從一端到另外一端的話,那麼,他的頭將一直在不斷地搖,可能搖不了多久就暈倒了。他應當只是注意觸到木頭那一段的鋸子,不斷地拉鋸,就可以輕鬆、省事地把木頭鋸斷。覺知呼吸也是這樣,不用跟隨著呼吸進出。呼吸是動的,好像鋸子;接觸點一帶是靜的,比喻是木頭。鋸木時沒必要注意鋸子的來回,只是注意跟木頭接觸那一段的鋸子。同樣的,我們專註呼吸也是,只要在人中接觸點這一帶區域去覺知呼吸就夠了。《清凈道論》還舉了個盪鞦韆的譬喻。一個跛腳的人與妻子玩鞦韆,他推動鞦韆之後,只需坐在鞦韆的柱子下。他沒必要從這頭推到那頭,再從那頭推到這頭。因此,我們要用這些譬喻裡面所闡明的道理,來覺知鼻頭一帶的呼吸。同時,也要留意別做「愚蠢的看門人」!有一則笑話講到:有個財主雇了個傭人,說:「我今天要出門去,你要好好地把門看好。」「是的,主人!」傭人滿口答應。財主放心地走了。等財主離開不久,外面來了個戲班、馬戲團,在門外鑼鼓喧天,圍了一大群觀眾。傭人心裡痒痒的很想去觀看,但是他想著主人叮囑,不能去看呀,主人吩咐我要看好門。然而,他靈機一動:「哎呀!主人叫我看門,我把門拆了背著去看不就行了嘛。」他很高興地照做了,結果小偷就把財主的家洗劫一空。財主回來之後,憤怒地責備傭人:「我叫你看門,你為什麼不好好地看門?!」傭人說:「主人,我確實依照您的話去做了。看,我把門都看好了,這門不是還好好的!」不要做這種愚蠢的看門人!我們強調:覺知這一帶的呼吸。但是卻有些人會自作聰明地去注意這一帶皮膚的觸覺,這就像那個傭人一樣。在《如實知見》、《智慧之光》等帕奧禪師的著述中,強調的是「觸點上的氣息。」接觸點是定語,氣息才是主語!還有一點也必須注意:當禪修者的定力提升之後,甚至在達到近行定或安止定的時候,身心很容易會產生舒服、愉悅、輕安的感覺,而且那種感受是很殊勝的。如果他的心被這些殊勝的感受吸引住,去注意這些覺受,那麼他就偏離了自己的禪修業處。須知注意覺受是不可能證入禪那的!因為感受屬於五蘊中的受蘊,是究竟法,不是概念法。因此,在修習止業處的時候要記得:無論任何階段都不要去注意覺受!有一些人(主要是華人)在禪修了一段時間後,可能會感覺所謂「氣沖頂門」或者「氣聚胸口」等,更有一小撮人喜歡在禪修時糅合諸如「氣功」、「氣脈」、「導氣」、「採氣」、「氣場」之類的。什麼是「氣」?在哪一部經典中看到佛陀曾教導「氣」?!所謂的「氣」是中醫和道教的觀念,跟佛陀的教法沒有瓜葛。個別華人有「氣」的概念,禪修時就會出現這些心理障礙,緬甸人沒有「氣」的觀念,就沒有這些問題。正如前面提到,禪修時感到頭脹、胸悶等是四大不調,這跟心態、姿勢等有關,不是所謂的「氣」。請不要把外學的東西混雜進佛教中來![11]第七節、修習次第剛才已經比較詳細地討論了確定入出息念所緣的方法,下面再來學習修行的次第。定力提升的過程大概可以分為幾個階段:第一、呼吸的進出明顯、清楚,應注意入出息;第二、當呼吸的進出變得比較微細、緩慢的時候,可以專註長短息;第三、當呼吸的進出變得更加微細、緩慢時,可以專註全息;第四、當呼吸變得很微細、若有若無時,可以專註微息;第五、當呼吸與光融為一體時,應當專註禪相。如果禪修者確定了入出息念的所緣,就應當依照佛陀教導的次第來實修。他應當:「他只念於入息、只念於出息。」
推薦閱讀:
※公益禪修活動中心匯總
※★入出息念----禪修者需要熟讀的珍貴文章 (下)
※禪修纏休的文件夾【管理常識】
※佛教禪修 | 教你駕馭自己的心
※四無量心慈悲喜捨的禪修(5)~~?明就仁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