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小關節不穩症
腰椎小關節不穩症指因外傷退行性改變及先天發育等因素造成腰椎小關節不穩(又稱為小關節半脫位或小關節錯位)並引起腰痛活動受限及其他一系列癥狀者,?此時大多合併滑膜嵌頓。卧床休息可改善癥狀,一般多可治癒。
病因
當腰椎受到過大的垂直負荷應力或是腰椎過分旋轉的剪力作用時,小關節容易發生損傷性滑膜炎導致關節面軟骨營養不良,軟骨表面變薄出現裂隙,關節面不平整軟骨下的骨松質也會發生退行性改變,骨質變硬。關節囊在承受超負荷應力或劇烈旋轉應力後可以撕裂,並形成纖維瘢痕化。當椎間盤退變椎間隙變窄時可致小關節半脫位。
臨床表現
1.腰痛
患者多為青壯年。急性發作時,患者多數在扭腰或彎腰變為伸腰的過程中立即產生單側或雙側下腰部疼痛,活動腰部則疼痛加劇,甚至向臀部大腿及骶尾部放射。一般不累及小腿。患者常處於強迫體位,懼怕被別人觸摸或搬動。
2.神經根刺激癥狀
早期可有神經根刺激癥狀,可發生下肢痛,一般牽涉的範圍略小,並不按神經根分布區擴散。
3.體征
急性發作時,腰部生理彎曲消失,病變的小關節部有明顯的叩擊痛及壓痛,用普魯卡因或利多卡因行患椎小關節局部封閉可減輕疼痛。下肢肌力、感覺無異常。
檢查
X線檢查可見腰椎生理彎曲發生改變,一般不易發現小關節移位。但動力性側位片可顯示鬆動征,並可發現兩側小關節突呈不對稱狀。左、右斜位有時可見關節突嵌於峽部。CT及MRI影像可顯示受累椎節骨質與周圍軟組織的概況。
診斷
1.臨床癥狀與體征
見於青壯年,多發生在突然扭腰或由彎腰變為伸腰的過程中。表現為劇烈的疼痛,腰部活動明顯受限,骶棘肌明顯緊張,腰部僵硬腰骶部有壓痛及叩擊痛。
2.封閉療法
用1%普魯卡因注射到病變的小關節處,數分鐘後癥狀緩解或消失,有助於本病的診斷。
3.影像學所見
X線檢查可見腰椎生理彎曲發生改變。一般不易發現小關節移位。但動力性側位片可顯示鬆動征,並可發現兩側小關節突呈不對稱狀。左、右斜位有時可見關節突嵌於峽部。CT及MRI影像可顯示受累椎節骨質與周圍軟組織的概況。
治療
1.保守治療
(1)手法操作手法複位是治療腰椎小關節錯位的有效措施,常用的手法有斜扳法背法、旋轉複位法等在手法複位前宜在腰背患處先行按摩。
(2)骨盆牽引腰肌痙攣嚴重而拒絕手法複位者,可先進行患椎小關節封閉,待疼痛緩解後再行骨盆牽引。
(3)理療可應用熱敷、超短波頻譜儀等物理治療,以使肌肉放鬆、水腫消退及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4)藥物腰痛明顯時,可口服消炎止痛解痙的藥物,如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異丙安替比林/咖啡因(散利痛)吲哚美辛(消炎痛)等。
(5)小關節封閉可用1%普魯卡因或2%利多卡因,加入倍氯米松混懸液或醋酸潑尼龍(潑尼松龍)的混懸液,用7號腰椎穿刺針或心內注射針,在棘突旁1.5cm的小關節壓痛點處浸潤小關節周圍。一般選擇腰4~5以及腰5~骶1小關節做多部位的注射。
2.手術治療
對於治療無效,腰痛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的病例。可以採用手術治療。治療方案有:固定融合術,不穩定節段動力重建術等。融合技術,可以選用橫突間後外側融合技術、椎板間後側融合技術、椎間融合技術等。固定融合可以通過傳統開放入路實現,也可以通過微創入路技術完成。
預防
體育運動適度為宜;堅持腰部保健運動;並正確用腰。
推薦閱讀:
※銀屑病關節炎
※膝關節
※肩關節盂唇損傷
※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推拿療法
※風濕關節病究竟病根何在?【葛洪藥膏】
TAG:關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