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在懲罰那些不重視與孩子早年親密感培養的父母

-01-

近期,著名演員馬伊琍發了一條有關育兒心得的微博獲得一萬多的轉發,也引起我的關注。

她這條微博講了自己在帶大女兒的過程中犯過的錯誤:

孩子小的時候特別依賴她,總想著讓她摟著睡到天亮,而她受獨立育兒理念的影響,堅持讓孩子睡自己的小床,哪怕半夜起來也要把孩子從大床上抱到小床上去睡。

她講了一段非常棒且非常有心理學味道的話:

「現在回想究竟在怕什麼?怕她跟我們睡一張床就太依賴?怕這種依賴會破壞了孩子長大後的獨立?那時候的育兒理念多是從小訓練獨立啊延遲滿足啊挫折教育啊,現在看全是胡扯!分明越是滿足依賴感,越是從嬰兒時期,就得到充分情感回應的孩子,長大才會有安全感才真正獨立!」

馬伊琍在娛樂圈裡屬於育兒大咖。

她曾發起的「母嬰室不足」「背奶媽媽辛苦」等育兒話題引起很多人的討論和重視。

而她之所以發起的這些話題能夠引人關注,是因為她很真誠地講訴自己育兒的故事,遇到的難題,而這些難題也是很多父母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

在我看來,馬伊琍這次發的微博內容不僅僅是父母和孩子要怎麼睡,要不要和孩子分床睡的問題,也不是父母要不要訓練孩子獨立的問題。

而是父母要不要和孩子親密,要不要重視孩子的需要,要不要滿足和回應孩子對於依戀和親密的情感需要的問題。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埃里克森(E.H.Erikson)提出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

他認為0—2歲是孩子建立起對世界基本信任感的階段。

在這兩年中,如果孩子的很多需要,包括物質和情感的需要得到父母的滿足,他就會對世界產生安全感、信任感。反之,孩子就會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

那孩子在0—2歲這個階段有什麼需要呢?基本上就兩大類:

一是在生活上給予他敏感而準確的照顧,滿足其生理上的需要,餓了給奶喝,冷了給衣穿,拉屎了給換尿布……

二是在情感上也給予他恰如其分的情感關愛,滿足其情感需要,傷心哭的時候有安慰,寂寞無聊的時候有人陪玩,想要抱抱的時候就有溫暖的懷抱……

如果做到這些,孩子與父母的狀態自然呈現出來的就是一個非常依戀與親密的關係。

孩子會很依賴父母,父母也很愛孩子。

親子關係親密有愛。

孩子長大後,就會成為一個內心有安全感,對自己有信任感和認同感,對世界也有善意與信任的人。

-02-

在嬰兒期和幼兒期,孩子與父母保持著良好的親密關係,會成為他一生心理健康的基石,

也會滋養著他內在的情感世界,還會影響孩子未來和整個世界的相處質量。

可是我在現實生活中卻看到很多父母並不重視孩子小時候有關依戀和親密的情感需求。

前幾天,一親戚家的女兒,28歲,大學畢業後在二線城市工作多年的姑娘和我討論她和男友準備結婚的事。

她問我,婚前沒有一起共同生活的經歷,怎麼確定彼此的價值觀是否一致?

我說你們可以討論一些未來生活的具體問題。

比如要不要買房結婚?如果買房,首付誰來出?房子寫誰的名字?

再比如,要不要生孩子?孩子生下來誰來帶?

談到生孩子這個問題,她很疑惑地說:「孩子肯定要生啊,生下來不都是父母帶的嗎?這個問題沒有什麼好討論的呀。」

我問:「你想過你們夫妻自己帶孩子嗎?」

她更加困惑了:「我身邊的很多朋友都是生下孩子後,交給父母帶的。為什麼要自己帶孩子呢?」

我表弟也是如此,孩子剛滿四個月交給奶奶撫養,夫妻兩人離開孩子去了外地打工。

半年或一年才能見孩子一面。

還有我認識的鄰居、朋友,他們不少人只負責生孩子,將養育孩子的重任甩給老家的父母。

有的父母即便和孩子一起生活,孩子生活上的一切事務,吃喝拉撒睡,陪玩,親密互動等也是全部由老人承包,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就是跑龍套的角色。

都說中國人重視孩子,其實在我看來,我們中國人是非常忽視孩子的。

我認識的這些親戚、朋友、鄰居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父母,但是對養育孩子依然是這樣的認知。

我在諮詢中遇到很多類似的案例。

他們都是曾經被父母這樣對待長大的孩子。

有的是因為父母工作忙,將一歲多點的孩子送到保育院里照顧,一兩個星期才回一次家。

保育院里阿姨少,孩子多,孩子常常被忽略。

他們與父母的關係疏離而淡漠,心裡一直有一股悲傷:「我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裡?」

有的是年輕的父母生下孩子後,因為工作忙碌,將孩子丟給鄉下的老人,或者送到某個親戚家裡撫養,

父母每個月甚至幾個月才去看一次。

更糟糕的父母是先將孩子放在姑姑家呆幾個月,再到姨媽家呆上半年,然後是送到舅舅家生活上一年,又送到姥姥家生活上一段時間,直到上學才回到父母身邊。

因為不停地更換養育者,孩子很容易缺乏安全感。

有的孩子因為超生或者父母工作忙等原因在奶奶或者外婆身邊長到6、7歲才回到父母家。

這個時候要適應新環境,又非常想念老人,剛開始要喊出「爸爸」、「媽媽」都顯得很困難。

父母不僅沒有理解和關心孩子,還會責罵孩子:

「你這個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不喊爸爸、媽媽?」

孩子長大後,與父母始終無法親近,總有一層難以消除的隔閡。

有的孩子一直和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關係親密,當老人去世,他們又很年輕,老人的離去對他們的打擊非常大,彷彿人生失去了支撐。

還有的父母外出打工,將孩子一個人留在老家。

爺爺奶奶又因為身體健康的緣故無法照顧他,孩子被迫早早獨立。

5、6歲就自己做飯吃,自己走路去上學。

長大後,他看起來成熟穩重,獨立能幹,但內心卻有著深深的憂鬱和孤獨,對父母的感情也很淡漠。

一名網友曾在知乎上匿名發起提問:「曾經的留守兒童長大後是個什麼狀態?」

近400人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很多人都提到自己的問題:敏感、自卑、缺乏安全感……

不是所有的留守兒童都會有心理問題。

但是因為在生命的早年與父母分離太多,與父母不親密,缺乏從父母那裡得到足夠的關愛,他們的內心更加脆弱,也更容易遭遇心理危機。

-03-

有數據顯示,中國現在有超過6千多萬的留守兒童。

這麼多留守兒童中,又有多少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就沒有與父母一起共同生活呢?

為什麼中國有這麼多孩子會成為留守兒童?

這一方面與我們的經濟發展,社會現實有關。

另一方面也與中國父母一代代陳舊的育兒觀念有關:

1、養孩子只要給他吃飽穿暖,供他上學就可以了;

2、孩子小的時候怎麼對待他都沒有關係,因為他小,什麼都不懂。等他長大了,再重視他,對他好就可以了。

這是非常錯誤的育兒觀念,小時候應該親密卻不親密,長大了應該放手卻又不肯放手,造成孩子一生的痛苦。

說到底中國的很多父母還是沒有把孩子,更準確一點說把嬰幼兒當成一個真正的人來看待,來尊重。

我現在依然常常聽到父母輩的老人說,「孩子小,不記事的」「他那麼小,懂什麼啊!」

可是事實上,孩子在嬰兒時期就懂得很多,他們生下來沒有多久就有自己的意志和豐富的情感世界。

我之前也寫過一個例子,

在兒童醫院裡,碰到一個焦慮的媽媽,因為擔心孩子的體重不夠,強迫幾個月大的孩子吃奶,結果孩子從剛開始的抗拒到後來的厭奶。

我也是一位母親,經常能體會得到孩子對於父母在身邊陪伴的渴望。

女兒小巴掌一歲之前幾乎沒有與我有超過半天的分離。

她14個月自然離乳之後,我有時白天會出門做諮詢,到晚上七八點回來。

回到家,我會抱抱她,陪她玩一會。

她爸爸也報告說,白天她吃的好、睡的好,也沒有哭鬧。

到了九點多,我哄她睡覺,她也很快能睡著了,看起來似乎一切都很好。

但是半夜裡,她卻會醒來哭鬧,要我抱抱,如果我多抱她一會,嘴裡說著「媽媽在」「媽媽在」,她就能夠再次安心入睡。

這樣兩次之後,我知道對於媽媽白天離開她,她是有分離焦慮的。

於是,每次出門之前,我都會主動陪她玩一會,並且告訴她,媽媽今天出去工作,大概什麼時候會回來。

回家之後,我還會盡量陪她玩得久一點,玩得開心一點,同時表達我今天有多麼想她。

有時候我們在中午還會視頻聊一會天(雖然她不會說話)。

平常我在家的時候,還會和她玩躲貓貓的遊戲,讓她知道媽媽只是暫時不見了,媽媽並沒有消失,媽媽會一直都在。

每次出門之前和回來,我都主動提供陪伴,滿足她對於親密的需要。

這樣做之後,半夜她不再哭醒要我抱抱了。

孩子對父母的依戀之情有多麼深,我相信,每一個親自養育孩子的父母都有體會。

-04-

有的父母總認為孩子小,怎麼對待他都沒所謂。

實際上,孩子非常敏感,非常在意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與態度。

曼徹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埃德·特洛尼克做過一個有名的「靜止臉」實驗——

他先讓母親與孩子玩耍,孩子非常開心,積極響應。

而後讓母親換上毫無表情的「撲克臉」,無論孩子怎樣做,母親都一直面無表情。

連接在孩子身上的儀器顯示,在母親毫無反應的時間裡,他的心跳開始加速,體內壓力激素增加,

如果持續下去,他的大腦關鍵部位細胞可能出現死亡。

實驗到後來,孩子徹底崩潰了。

最後,母親恢復了好的情緒,孩子才從絕望哭泣的狀態好轉過來。

1、實驗之初,母親積極回應孩子,孩子很開心。

2、靜止臉實驗開始,母親面無表情,切斷和孩子的情感連接。

3、孩子盡一切努力讓母親與自己互動,但是母親仍然面無表情。

4、最後孩子崩潰大哭。

埃德·特洛尼克教授說:「嬰兒和所有人類一樣,天生需要與他人互動,當我在八十年代第一次做這個實驗的時候,都不知道與他人連接對孩子來說有多重要,也不知道當嬰兒不能與他人連接的時候,消極影響又有多大。」

母親的「撲克臉」其實就是一種拒絕和孩子互動,不再和孩子有情感連接的表現。

切斷和孩子情感連接幾分鐘的實驗對孩子的影響都這麼明顯,那如果和孩子長時間的分離,對孩子的創傷則更為巨大。

-05-

心理學上還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恆河猴實驗,說明父母與孩子的親密接觸對孩子的成長是多麼重要。

實驗者哈羅將8隻小恆河猴和猴媽媽隔離開。

幼猴被隨機分成兩組給兩隻人工母猴撫養。

一隻母猴用光滑的木頭做身子,用海綿和毛織物把它裹起來;在胸前安裝一個奶瓶,身體內還安裝一個提供溫暖的燈泡。

另一隻母猴是由鐵絲網製成,外形與木製母猴基本相同,以便使幼猴用接近木猴的方式接近它。

這隻鐵絲母猴也安裝了奶瓶,且也能提供熱量。

換句話說,這隻鐵絲母猴與木製母猴相比,除了在被哈羅稱為「接觸安慰」的能力方面有差異外,其他方面完全一樣。

研究者把這些人造母猴分別放在單獨的房間里,這些房間與幼猴的籠子相通。

剛開始所有的幼猴與兩隻人工母猴都有接觸。

但是經過最初幾天的調適後,無論哪只母猴提供奶,所有的幼猴幾乎整天與毛茸茸的木製母猴待在一起。

甚至是那些由鐵絲母猴餵養的幼猴,它們為了吃奶才迫不得已離開木製母猴,吃完後便迅速返回到絨毛母猴這裡。

這些幼猴大多數時候都在絨毛母猴周圍玩耍,困了還會在它懷裡睡覺。

當一隻發條玩具熊在旁邊「咚咚」地打鼓時,害怕的小猴會選擇緊緊抱住絨毛母猴以尋求安慰和保護,而不是鐵絲母猴。

隨著幼猴年齡的增長,這種反應變得更加強烈。

無論是哪一隻母猴餵養的幼猴,其反應沒有差異:

當它們害怕時,都會到絨毛母猴那裡尋求安全感。

還有一次,哈羅把幼猴放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了,裡面放了積木等一些新玩具。

如果有絨毛母猴在場,小猴子們會把「她」當作安全的來源,會喜歡出去探索和擺弄各種玩具,然後時不時回到母猴的懷裡,接著又繼續出去玩。

然而,如果只有鐵絲母猴在場,它們就會對陌生環境充滿了恐懼,它們哭叫,縮成一團,焦慮不安,根本不會去玩玩具,探索外面的世界。

除此之外,哈羅還發現,鐵絲母猴餵養的小猴對牛奶消化不良且經常腹瀉。

這說明,缺少母猴的接觸安慰使幼猴產生心理上的緊張。

這一經典的心理學實驗證明了跟猴子一樣,人類除了基本的飢餓、乾渴等生理需求外,還有一種要接觸柔軟物質的需求。

接觸柔軟的物質會帶來了安慰,而安慰感才是人與人之間產生愛的最重要的元素。

人是需要愛的,需要情感依戀的,被人愛跟吃飽飯一樣是人的基本需求。

這個實驗讓我看到愛是有物質屬性,它是柔軟的、溫暖的。

同時,也讓我看到愛的作用,不僅讓你的身體更健康,還可以給人安全感和支撐感,讓一個人能夠更安心更自由地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它還讓我看到,愛就是在一起,就是父母與孩子每天不停地接觸與互動。

很感謝我的父母從小一直將我帶在身邊。

我家在農村,家裡雖然窮,父母干農活也很忙,但是他們一直帶著我。

我記得小時候,常常跟著媽媽去菜地。

我還記得自己坐在爸爸的籮筐里,他用扁擔挑著我去紅薯地。

父母幹活,我就在樹蔭下玩花玩草玩蟲子。

他們的照顧與陪伴給予我安全感,也讓我愛上了自然。

很希望我們的社會和企業能夠創造一個更好的有利於父母參與育兒的大環境,

比如給爸爸育兒假,比如企業有讓父母放心的早托班,再比如可以帶孩子上班等。

如果父母真愛孩子,不能僅僅只滿足孩子物質上的需要,應該多花時間照顧孩子,多抱抱孩子,與孩子親密互動,滿足其情感需要。

尤其是在孩子的生命早期,給予親密的陪伴,建立情感鏈接。

這對於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建立高質量的親子關係都是至關重要的。

有人可能會說,「為了滿足孩子物質上的需要,我已經竭盡全力了,你還要我花時間陪孩子。」

還有人會說,「搬起磚我抱不了你,放下磚我養不起你。」

我寫這篇文章,不是說父母一天24小時都要陪伴孩子,也不是說父母在養育的路上要單打獨鬥,不讓老人幫忙帶孩子。

無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延續也好,還是現實需要也罷,在中國老人幫子女照看孩子是非常普遍的情況。

我自己的公婆也在幫忙我們小夫妻照看孩子。

寫這篇文章是想提醒年輕的父母,「隔代幫忙」不是「隔代育兒」。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即便有老人幫忙,自己工作很忙,一定要盡量多多參與育兒。

千萬不能當甩手掌柜,不要讓孩子與父母有太多的分離,不要忽視孩子的情感需要。

最重要的是心態上重視孩子生命早期與你的情感聯結。

哪怕忙到每天只能陪孩子讀十幾分鐘的繪本,也比當甩手掌柜對孩子、對你自己都更好。

也想提醒那些自己帶孩子的父母要重視孩子情感上的需要,積極回應和滿足孩子在情感上的需要。

我們老家有句話:孩子要屎一把尿一把地親自拉扯才會親。

這是很有道理的。

我們不是靠血緣自然就變得親密的。

父母如果在孩子的生命早期參與不足,彼此間的情感關係就不夠親密,錯過了這段親子關係建立和培養的關鍵期,以後想再建立起親密的情感鏈接就非常困難了,甚至一生都無法彌補。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只有時間不會撒謊。

你現在不愛孩子,不滿足孩子的情感需要。

等他長大了,他不愛你,不滿足你的情感需要時,你也只能受著,因為這是你自己當年偷的懶,犯的錯,現在正在被懲罰。


推薦閱讀:

身為父母,你做對這四件事了嗎?
你留意過你的父母嗎?
「獨一代」做父母不能大撒把
為什麼父母很少對孩子說「對不起」?
二胎終於生了個兒子,我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轉載)

TAG:孩子 | 父母 | 世界 | 懲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