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害羞和羞愧
少教多學隨想之四十五 文/陳禾
在微博《微觀親子教育那些事兒》的「微訪談」現場,家長們向我提問了257個問題,其中主要是關於幼兒佔有慾、耍賴似哭鬧、不合群、被欺負或欺負同儕等的教養難題。這些難題的牽涉面較廣,微博140字無法說清楚,於是想在這裡做個綜合分析供家長們參考。
孩子的事都是大事,這絕對沒錯。為了孩子,多苦多難的事兒都必須克服,這也絕對正確。我們這一代的年輕父母,在獨生子女政策下,大家都是新爸新媽,沒有養兒育女的經驗,因此預想不到的育兒問題隨時產生。可貴的是,年輕爸媽們都很喜歡學習,不懂就求問,或從育兒專書上尋找答案。只是專家們寫的書理論多,可行可用的操作指引少,許多時候,當發現孩子有著特殊的行為或發展偏向的時候,究竟如何著手補救,難免會產生困惑。
我發現年輕家長們都有一個特點:在和孩子的互動中經常忽視生活細節,於是本來可以不發生的事,漸漸地在孩子身上發生,直到孩子的行為出現明顯的異常,才「驚慌失措」,這時嘗試用自己想出的辦法,或是聽從朋友的建議,想方設法要改變孩子,但都不見功效,甚至越來越糟,於是脾氣變得越來越急躁,內心越來越焦慮。
我這裡說的「行為出現明顯的異常」指的是孩子膽小、怕生、不合群、被玩伴欺負時消極躲避,或者相反,經常蠻不講理、佔有慾強、不願與人分享、愛打人或欺負玩伴。而更令父母手足無措的是,有要求不能獲得滿足時,無視於何時何地,立刻耍賴哭鬧。
缺乏安全感
好好的孩子為什麼會變得這樣不正常?歸根究柢,是長期性缺乏安全感所造成。
和成人不同,幼兒沒有太多的生活經驗,也不會從價值上進行深層思考,「安全感」只是內心直覺的感覺。因此幼兒的安全感可以在親情的撫慰或呵護的下獲得,但他們都十分敏感,缺乏親情,甚至只是父母親一句不適當的話語,一次消極的回應,都會引起情緒上的反應,而經常承受這種不舒服的感覺,不安全感就越來越沉重,負面情緒就漸漸主宰了孩子的心靈。
嬰幼兒缺乏安全感一般現象是:
● 害怕媽媽離開他:因為媽媽是他最信賴,最能滿足他的需求的人,因此有些孩子非常「粘人」。
● 幼兒欠缺親情,容易失去自信,變得膽小、怕事。
● 社會化發展不足的幼兒怕和陌生人相處,因而有害羞心理。
● 親子溝通不良的孩子適應能力、承受能力差,因而經常以哭鬧來引起父母的關注。
● 缺乏分享意識的幼兒害怕失去自己擁有的東西,因而顯得自私,有獨佔或霸佔玩具的表現。
● 語言能力不足的幼兒人際關係差,經常會咬人、打人。
一般家長即使注意到孩子有這些傾向,也會認為這是嬰幼兒的常有現象而不曾在意,以致孩子逐漸朝向負面行為發展,越來越令父母無法理解。
「害羞」是個性發展的第一個缺口
對於嬰幼兒,「害羞」不等於難為情,也沒有道德上的含義,只是指在和他人相處的時候,因對方的語言或行動而感覺焦慮不安時產生逃避心理的表現。家長常常把害羞看成個性內向、膽子小,其實只是社會化發展的問題,只要提高孩子的人際溝通能力,提高適應能力,這種情緒問題就可以獲得解決。
有些家長總認為害羞是寶寶的個性,不值得大驚小怪,於是寵著他,不讓他和陌生人相處。這樣寶寶將越來越膽小內向,不利於心智成長。而更糟的情況是,有些家長經常以嘲弄的語氣逗弄孩子,讓他當眾害羞躲閃,這就為負面情緒的發展種下了禍根。
所以,當家長發覺孩子容易害羞的時候,必須採取的做法是:
● 不要在他人面前訴說孩子害羞,也別責備孩子的害羞行為。害羞不是過錯,別讓孩子感覺自己不如別人,失去了面對他人時應有的自信;
● 給孩子創造更多接觸他人的機會,從生活小節做起:遇到熟悉的人,示範性地打招呼、話兩句家常,孩子自然會跟隨;經常帶他出外,體驗和陌生人招呼和應答的過程。這樣就能加強他與人互動的信心,逐漸消除內心的不安全感。
「羞愧」是滋長負面情緒的溫床
羞愧不同於害羞。對嬰幼兒來說,周圍的一切都是值得他探索和為所欲為的遊樂場,當這種開心玩樂的興緻受到干預或被強硬制止的打擊時,他會感到氣餒、失望而又無可奈何,於是頓然情緒低落,感覺自尊心受到傷害而莫知所從。這種負面情緒就是「羞愧」。一般上,寶寶在感覺羞愧時會出現眼睛下垂,低著頭看著地上,或者以沮喪、乞求的目光望著媽媽。這時,及時的撫慰或製造新鮮舒適的情景可以轉移他被壓抑的情緒,相反,如果父母總是置之不理,逐漸就會演變成以哭鬧、耍賴,拒絕任何溝通交流,甚至打人等失控的行為。
在日常生活中,細心的父母如果注意觀察,就會發覺寶寶在做某件事情時,都是因為好奇、覺得好玩、有趣,並不是一般人說的調皮、搗蛋,更不是存心讓父母生氣。曾經不止一次聽到一些家庭教育專家對家長說:「許多時候,孩子都是在測探你的底線,想看看你能容忍到什麼程度。」這是以大人的思維來揣測嬰幼兒的心思,足以誤導家長。事實上,寶寶絕沒有這種勾心鬥角的本事。例如在吃飯的時候,寶寶拿著小勺翻攪碗中的食物,撥弄得桌上地上一片狼藉,除了因為小肌肉發展不足,手腕手指不夠靈活的原因之外,他的原始動機純粹是由於好奇,可能是五顏六色的食物激起他對顏色的興趣,也可能是想看看裡邊還隱藏著什麼。再如喝牛奶的時候,他舉起杯子,讓牛奶像瀑布一樣傾瀉而下,歡欣鼓舞地看得入神;給他碗碟和小勺,他會把它當鑼鼓敲打,或摔到地上,純粹是為了聽聽那「奇怪」或好聽的聲音。但在一些父母看來,這是無法容忍的事,立刻板起臉孔,大聲喝止,甚至舉手就打,這意外的、突然的打擊,孩子先是不知所措,進而驚駭恐慌,而父母的責罵和憤怒的表情讓他產生犯罪感,他沒有機會也能力去向父母解釋,只有壓抑著情緒,覺得羞愧。這種體驗將形成一個心結,讓他惶恐不安,於是在許多事件的反應上出現偏差。
家長必須注意以下幾種情況:
● 在面對孩子的「不可接受」的行為時,以同理心去感受孩子的內心世界,理解並接受他的原始動機,不暴怒、不責備,而是耐心地引導他認識事件的後果和可以有的更好的做法。例如:把牛奶倒下來欣賞一道瀑布,這很好玩,但這樣你就沒有牛奶喝了,而且你弄得地板很臟,媽媽擦洗起來很辛苦;一方面,帶他到衛生間去,拿個杯子給他盛水倒著玩。這樣孩子玩得很快樂,以後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 在和孩子的互動對話中,家長的每一句話都要拿捏得恰當,這是很難做到的。許多時候,家長都會因為「習慣成自然」地說出不適當的話,或因為生氣、忙碌或情緒不佳而口不擇言。例如:當孩子做某件事情遇到挫折,向媽媽哭訴的時候,得到了這樣的回答:「哭什麼?一點兒也沒有男子氣慨!你是女孩子嗎?這點小事就哭了!」在孩子聽來,這無異於警告他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是一種錯誤,他會羞愧,從此不敢再把心事告訴媽媽,從此就會越來越不自信。
● 有些事情是孩子無法通過努力去改變的,例如「尿床」。媽媽當然很煩,即使不責罵,也在行動上表露出厭煩與無奈。更糟的是以尿床作為話題來嘲弄孩子,這對孩子自尊心的打擊最大,讓他羞愧難當,心理永遠潛藏著一種罪惡感。孩子尿床有生理原因,也有情緒問題,這不是他的錯,家長應該以實際行動來幫助他,而不是針對尿床的該與不該做文章。
有人主張讓孩子為某項違反規範的行為感覺羞愧,然後再給予適當撫慰,可以提高他的社會化發展,這有正麵價值。沒錯,但要掌握好分寸,否則,不當的干預、言語的粗暴和忽略後續性的舒解,激化了孩子的負面情緒,將會造成自卑、自暴自棄和對父母的不信任等等後果,不利於個性發展,也影響親子的關係。
家長在暴怒時打孩子,肢體上的痛楚對孩子的傷害是暫時的,而語言造成的傷害——現在的說法叫「語言暴力」,不管是有意或無意,話一出口,就深深刺入孩子脆弱的心靈,所以「暴力」的種子來自家長的語言暴力。肢體暴力不會傳染,語言暴力卻會產生異變。因為孩子的羞愧已經形成,這條毒蛇,將隨著孩子的成長,隨時侵襲他脆弱的心靈,造成無可收拾的後果。
我給家長們的建議是:在處理孩子的問題時,必須堅持「對事不對人」的心態。嬰幼兒無論做出什麼「不可接受」的事故,都不是他的錯,不應指責,相反,還要給予寬解和撫慰;但在這同時,要應用自己的智慧,心平氣和地、耐心地針對事件的產生進行分析,然後採取積極的、有效可行的做法去改變孩子,或幫助孩子克服困難。(文/陳禾)
推薦閱讀:
※膽小的人是不是都比較害羞?
※矜持害羞,生活很單純,出淤泥不染的3個星座女
※表妹好久不見了,有些害羞
※有時候,女孩子看起來「不高興」;實際上,只是因為她「很害羞」
※內向害羞的男人喜歡一個女生地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