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五次遠征漠北三犁虜庭,但戰功卻遠弱於清朝康熙皇帝
明朝與清朝作為我國最後兩個封建王朝,經常被人們拿來比較。明粉、清粉經常針鋒相對,彷彿代表了兩個你死我活勢不兩立的王朝。而明成祖朱棣與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因為在所屬的朝代中位置大概相同,常常被人拿來相互比較。
(清聖祖康熙皇帝像)
很多文史愛好者都認為朱棣在文治方面朱棣可能稍遜康熙,畢竟朱棣是尚武的。而在武功方面,朱棣無論是燕王時代還是靖難之役亦或是坐上皇位後,都不曾停止武力。其中還有5次親征蒙古,五齣漠北,三犁虜庭,一次派兵遠征安南,彷彿就要躋身偉大君主的行列了。而清聖祖玄燁在武功方面可能1V1打不過朱棣,但是他在位期間滅鰲拜平三藩收台灣戰沙俄討葛爾丹,為大清構築起龐大的疆域版圖。也構成了今天新中國領土的基本樣貌。
(清朝皇帝戎裝像)
我們比較下明成祖朱棣五次御駕親征蒙古以及清聖祖玄燁三次親征噶爾丹,會發現明成祖遠征漠北收穫甚小,而清聖祖玄燁卻完全佔領了準噶爾的部落領地,並平定了蒙古人的分裂與紛爭。可見後者取得的成績遠超於前者,那麼為何二者之間的戰果相差的如此之大呢?小編帶您侃侃。
(相貌英武的明成祖朱棣)
「五齣漠北,三犁虜庭」是一般對於明成祖朱棣遠征蒙古的評價。明成祖朱棣在位時國家內部相對已比較穩定,而來自北方的少數民族襲擾卻常有。在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已安排藍玉大將軍痛擊蒙古,蒙古已分成韃靼、瓦刺、兀良哈三大部落,已經勢衰了。朱棣傾全國之力遠征漠北,御駕親征帶了50萬軍力,但是常常遇不到蒙古軍主力,皆聞風遠遁,所以成果並不大。而且也並沒有有效的打擊到蒙古軍主力,導致不久之後的瓦刺部落崛起,才有了明英宗朱祁鎮的「土木堡之變」。
(明朝地圖)
而康熙皇帝三次親徵實力的強勁的準噶爾汗國,準噶爾汗國是明末時期崛起的漠西蒙古一部,原來就是屬於朱棣時代的瓦刺部,但是後來被崛起的韃靼部趕到了漠西蒙古。而蒙古在康熙時期也分裂成了漠北、漠南和漠西蒙古,準噶爾汗國的首領噶爾丹統一了漠西蒙古,又在沙皇俄國的支持下不斷的襲擾漠北、漠南蒙古以及清朝疆域,還打敗了哈薩克和喀爾喀等國家,成為了西域著名的大帝國,風頭一時無二。
康熙皇帝親率大軍征討噶爾丹,由於清軍配有火炮,且清軍本身就是游牧民族立軍立國,善於在草原上征戰,再配合其他長期被噶爾丹欺壓的西域各部協同作戰,噶爾丹被打的走投無路丟盔棄甲,勢力基本被瓦解。一年之後,噶爾丹的重要根據地今天的新疆伊犁已被其侄子策妄阿那布坦奪取,噶爾丹也在康熙皇帝又一次的征討中服毒自殺。之後清朝佔領和控制了蒙古、新疆、西藏以及中亞的部分區域。
但見朱棣與玄燁的御駕親征,朱棣雖然在數量上佔優,但是其實取得的實際效果遠沒有康熙大。究其原因在於明軍雖然長期抗元對戰蒙古兵有經驗,但是並未有在草原上進行騎兵對戰的經驗,被蒙古部落的機動戰搞的暈頭轉向。
而且明朝並未像清朝那般佔據草原,設立軍政部門安排駐軍控制草原,他們的目的僅僅的將韃子趕的越遠越好,而清朝卻是宣服歸化狄鬼,所以結果你懂的。
推薦閱讀:
※明成祖朱棣為何要遷都北京?
※若是把李景隆換成孫傳庭,能擋住朱棣的靖難嗎?
※燕王朱棣為什麼要奪親侄子的江山?
※明成祖朱棣為何要誅殺方孝孺十族?
※明成祖靖難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