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老三樣」(轉載)

深度解析「老三樣」

提起「老三樣」,幾乎每個養魚人都耳熟能詳。「升溫、下鹽、換水」這三種方法一直是初期魚病防治的首選措施,在魚友中間廣為流傳。很多魚友的用藥態度非常謹慎,不到萬不得已絕不用藥,而是通過「老三樣」這樣的保守療法取得了很好的療效,這樣的事例數不勝數。

「老三樣」是非常值得推廣的科學的輔助治療手段,很多魚友都會熟練運用,但是卻說不出「老三樣」的治病機理,有點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覺。在魚友中流傳著很多對「老三樣」的錯誤理解,比如說升溫、下鹽是為了殺菌,這樣的認識是非常錯誤的。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探究 「老三樣」防病機理,揭密「老三樣」。

一、升溫

1、對於升溫的質疑

很多人認為升溫的目的是靠提高溫度來消滅細菌的,這種理解是完全錯誤的。因為絕大多數致病菌是耐高溫的,其最適生長溫度一般在37℃左右,魚缸升溫的上限一般不會超過35℃,這個溫度是細菌的最佳繁殖溫度,根本不會對致病菌造成傷害。升溫不但起不到任何殺菌作用,而且會隨著溫度的升高使致病菌大量繁殖、毒性增大使水質變差,這是稍有一點生活常識的人都明白的道理。那麼升溫到底有沒有科學道理?升溫對於病患中的魚是雪中送炭呢還是雪上加霜呢?這個問題我們應該認真思考一下。 2、升溫的原理探究 想要了解升溫的真正目的就必須了解魚的免疫系統。魚是變溫動物,該生理特點決定了魚不具備維持體溫恆定的能力,大多數魚的體溫與周圍環境溫度是相同的。魚的免疫系統和溫度是息息相關的,在低溫狀態下,免疫作用會減弱,這樣更容易造成魚的死亡。當有疾病入侵的時候,魚本身就會表現出一種「發熱」的癥狀,這表明它們希望水溫升高。 升溫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激發魚的免疫系統,增加魚的新陳代謝來對抗病菌毒素的入侵,而不是靠升溫的那三五度來直接殺菌。當然凡事都有特例,比如白點病的小瓜蟲,就是靠升溫來直接殺滅的。在疾病治療方面要遵守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原則,雖然升溫可能造成細菌大量繁殖破壞水質,但是升溫更能加強魚的免疫防禦能力,增強魚的體質來抵抗疾病,對於病中的魚來說這是至關重要的。

3、升溫的正確的做法

合理的升溫範圍應該是比原缸水上升3-6℃,根據魚種的不同,這個範圍大約是在30-34℃之間。以每天升溫2-3℃為宜,升溫過快會對魚造成不適。升溫必須配合大氧,要保證氧氣的充足供應。因為升溫後魚的呼吸作用會加強,菌的繁殖會加快,需氧量會加大。升溫應配合鹽使用,以減少魚滲透系統的負擔,在下一節詳訴述。

二、下鹽

1、下鹽的誤區

在「老三樣」中,下鹽存在的誤區最多,包括下鹽的理論及用量。很多人每次換水隨手撒一把鹽,治療魚病的時候不敢多下鹽,只是比平時多撒幾把鹽,這些都是錯誤的做法。大多數人都認為鹽能殺菌,認為下鹽是為了殺菌,這更是一個錯誤理論。高濃度的鹽(20%)有一定的防腐作用,由於鹽的滲透作用會使細菌細胞脫水死亡,鹹肉、腌魚就是根據這個原理腌制的。實際上,食品含鹽濃度高,只能減緩或終止細菌的繁殖,但不能將其殺死。而我們在魚缸里下鹽的最高濃度才0.5%,根本起不到任何殺菌作用。我們以一個500L水的魚缸算,下鹽濃度達到0.5%,需用鹽2500克、2.5公斤,這個用量對細菌都不會造成什麼威脅,更何況隨手撒的那幾把鹽了。

2、下鹽的原理探究 要想了解下鹽的原理,必須要了解鹽的滲透作用。在黃瓜的表面撒一點鹽我們可以看到黃瓜的表面會「出水」這就是鹽的滲透作用。鹽離子在擴散作用下會由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滲透,水分子在滲透作用下會由濃度低的一邊向濃度高的一邊流動。 魚是通過滲透調節來控制體內的鹽和水的平衡。淡水魚體液中的鹽濃度要高於環境中的鹽濃度,由於滲透壓的作用,水會通過魚的體表進入魚的體內,最終由腎臟代謝成尿液排出體外。所以淡水魚從來不喝水,只是撒尿。如果看懂了這一段的內容,就好理解下鹽的目的了。 加鹽的目的是調節水的滲透壓,降低水對魚體的滲透,防止水中的病毒在體內擴散,降低腎臟負擔,減輕滲透系統的壓力,提高免疫力。下鹽可以降低升溫帶來的負面結果,雖然升溫可以使細菌繁殖加快,但是下鹽後水的滲透壓降低,可以最大限度的阻擋細菌進入魚的體內,所以升溫和下鹽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3、下鹽的正確的做法 只有在魚得病需要治療的時候下鹽才是正確的時機。每次換水都加鹽會降低魚的滲透調節能力,等真正魚病的時候效果就差了,平時不可為。用鹽最好使用粗鹽或者水族專用鹽,不可使用含添加劑的調味鹽,比如加碘鹽。鹽應事先溶解並粗濾一下再添加,應在1-2天內逐漸的增加鹽濃度,以免引起魚的滲透壓震蕩。 下鹽的濃度要達到0.3%-0.5%才能起到調節滲透壓的作用,這個濃度對絕大多數魚是非常安全的。有些魚,例如有些「軟水」魚類和一些鯰魚,對氯化鈉非常敏感,用鹽要小心謹慎。另外,用鹽過量會造成過度滲透壓,這會進一步導致身體細胞的生理變化,會導致魚對疾病的抵禦能力下降。當鹽濃度超過1%時,即使短時間的浸泡也會使魚類出現不良反應。

三、換水 換水的目的是為了迅速稀釋水中的細菌和毒素,減少其對魚的危害。相對於升溫和下鹽來說,換水是對魚的傷害最小,效果最迅速的方法。尤其是在硝化系統未建立完善、毒素超標、水質極度混濁等情況下,換水幾乎是唯一的選擇。「老三樣」里的換水不是指一次性的,而是要堅持一個周期,天天或者隔天換水。一次的換水量國內普遍提倡20%—30%之間,我查閱的國外文獻有很多提出一次的換水量應在50%—75%之間。我支持大量換水,因為這樣效果快,對病魚幫助更大。 換水應該注意的是:溫度、氯氣含量、ph的控制。換水的溫度要比魚缸水的溫度高1-3℃為宜,切忌加入大量涼水,水溫的降低會帶來很多問題。氯的控制非常重要,有條件的當然困水最好,或者使用熱水器里的水,適量的使用水質穩定劑也是除氯的好方法。每次換水ph的變化應小於0.3,否則會因ph變化過大造成魚血液酸鹼失衡、代謝紊亂,加重魚的病情,因此準備一支調校準確的ph筆還是很有必要的。總之,只要控制好溫度、氯含量和ph值,換水對魚的影響是很小的。另外,大換水後要補足鹽分,防止滲透壓出現震蕩。 最後總結: 對於很多初期魚病來說「老三樣」的聯合使用會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個人認為換水是核心,迅速的降低細菌和病毒的含量是治療的基礎。換水可以單獨使用,升溫和下鹽要配合使用。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能夠幫助更多的朋友了解「老三樣」的治病機理,使我們能夠更好的運用「老三樣」。 全文完。

推薦閱讀:

[轉載]除障妙法:將煩惱轉化為利益他人的慈悲心!
[轉載]寒嘯聯句400對
轉載【火風凰的博客 -----唐詩精選鑒賞版②!【經典圖文】
(535)[轉載]十二地支三刑
[轉載]趙堡侯春秀老師拳架講解(三)

TAG:轉載 | 深度 |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