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光會英語還不夠:三個故事告訴你英語背後的跨文化能力
生活在兩個世界的夾縫間
相信凡是關注孩子英語的媽媽,都對孩子有一個美美的期待,就是將來能成為一個具備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人。越來越多的家長都早早打起小算盤,讓孩子到國外鍍金。從十幾年前的雅思托福潮到現在上、國際班、國際小學甚至國際幼兒園,這個大軍已經越來越把戰線往早齡衍伸。
然而很多孩子早早在國內接觸了英語,以後出國留學鍍金是否就可以順利融入國際學習環境和當地社會,畢業後成為國際型人才呢?
答案是否定的:以下是一組很著名的新聞組圖。美國女孩黛西·霍爾多夫,在俄亥俄大學拍到的中國留學生生活真實圖。我可以證明,在歐洲、澳洲的我所見的中國留學生,(尤其是被父母用花錢塞過去的那些)真實的生活如出一轍。
「他們就像生活在中國和美國這兩個世界的夾縫間」
(圖文來自網易教育)
「因為中國學生喜歡待在一起,加上語言障礙,他們真正接觸美國生活的渠道, 可謂少之又少。雖然人在美國,卻仍是在通過教材,了解著美國文化。
「泡泡的口語不錯,通過語言考試後已正式開始學習專業。儘管身邊有了很多美國同學,但她依然覺得交流困難,「有些美式笑話,我根本聽不懂,就只能跟著笑。」
即使這些英語水平已經達到通過考試可以順利入學的程度,但對融入當地環境和國際學生社群,是足足不夠的。所以海外的中國學生普遍抱團,生活在「夾縫」當中,這是讓人相當唏噓的事情。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就是語言背後更深入的一樣東西:
跨文化溝通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這種能力背後的是什麼素質在裡面呢?開朗的性格嗎?文化好奇心?容忍力?
那就還是從DrBing自己親身經歷,親眼所見的事情來進行分享吧。
第一個故事:關於發音和性格
寫作起因如下:周日下午電話響了,是一個中國女朋友。
「大妞,我車正停你門口。來我家?」
「不來,忙」
「中國餐」
「等等,穿鞋」
於是一聲口哨,我家所有大小成員瞬間湧向車庫,跟著她車直奔她家。因為我家車小,我就進了女朋友的車,發現除了德國老公,還有個中國小夥子,是一個中國留學生,今天來給我們下廚。文中就叫他小Q吧。
小Q的德語說得非常流利非常快,語法錯誤也不多,就是因為發音有點問題,聽著比較吃力,加上他自動步槍的語速,聽著更痛苦了。(發音不正就別說太快!沒人會用語速做衡量標準,而是信息傳達效率! 切記!)
小Q有著和我見過的其他中國留學生完全不同的性格,我在學生時期接觸過的留學生,只要是身處國際社區里,就有一種彆扭,恨不得把自己藏起來的感覺:西方人看來就是非常低調、謙恭,中國人總是笑嘻嘻的,而且只要不是被逼,永遠不會主動說一句話;實際上他們可不是謙恭,當只有中國人的時候,本來的個性就洋溢出來了,該吆喝的時候吆喝,該爆粗的時候爆粗。
所以西方人都說中國人謙恭,看他們給騙的!
這些留學生這樣人前人後兩套,不會人格分裂嗎?
小Q絕不是這樣,他無論和誰都非常自信健談。甚至趁著在花園抽煙的空檔,也把家裡德國老爺爺也抓著狠說了一把。雖然後來和老爺爺一聊才知道他也沒聽太懂。
必須承認小Q的開朗自信在中國留學生裡面絕對是數一數二的。按道理說應該很多各國朋友吧,帶著這個好奇心理,我問了他這個問題。結果是否定的:
他還是只和中國人玩兒。
看來開朗的性格並不是國際型溝通能力的完整條件。但是他那聽著讓人吃力的發音,覺得會是一個決定性音素。
第二個故事:關於文化好奇
在華時我屬於德國領事館屬下的德國工商會,那就必然認識很多德國企業駐華員工和家眷。有一次聚餐有個朋友帶了他16歲的兒子來。因為我和小孩有天生的親和力,一會就和小夥子聊了起來,他是8歲來華的,但很驚奇的是,他居然除了 Ni Hao 和xie xie居然什麼都不會說。雖說是就讀國際學校,但畢竟7、8年了,泡都泡會了才對。果不其然,他學校的朋友,都只有德國孩子,沒有中國或華裔。
再仔細觀察他爸媽,我忽然發現一些問題的蛛絲馬跡了,我們吃飯的地方從中餐,泰國菜,日本菜各種選擇可點,但爸爸媽媽孩子,點的都是德國香腸酸菜土豆和啤酒。
我從長期的國際社區生涯中總結出一個非科學不靠譜但很管用的定理:一個凡是只吃家鄉菜,不愛嘗異國口味的,一般都是對外國文化不包容、不好奇的人。有個詞叫local patriotism,翻譯可能是小地方愛國主義吧。
插播個關於小地方主義好笑的:和商會那批德國人剛認識的時候,長桌上有德國人有中國人,德國人就說我們德國最棒最牛了,等中國人沒趣走光以後,南部德國的人又和北部德國人爭吵起來,南德的說北德人一股魚腥味(靠海),北德人說南德人放假就到山裡爬樹(靠阿爾卑斯),於是南德人也口水戰敗走了;等最後只剩下北德的人的時候,漢堡的人就跟其他北部城市的人說:你們市最美的景點就是通往漢堡的高速路了。(笑 Cry 惹)
雖然大家都是在秀逗扯皮,但折射出的還是人人都有的某種小地方愛國主義吧。
爸媽有小地方愛國主義,對其他文化不好奇,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以後也沒有跨文化能力。
但中國人,尤其是會把孩子送到國外留學的家長普遍不會啊,目前不是都挺崇尚外國文化的么?所以這個結論似乎還有疑點。
第三個故事:關於圈子
以前在國內外國人社區活躍的時候,分為兩種圈子:一個是國際人圈子,大家講的是國際通用英語(相當於我們普通話),一個是地方圈子(例如德國人一個圈子,美國人一個圈子,澳大利亞人一個圈子,甚至英國也分蘇格蘭圈子,威爾士圈子,真是有夠物以類聚的)
這個故事就好笑了。有次在國際商會的派對上坐一群英國人旁邊(當時一桌什麼國家的人都有),聊天聊得非常開心,於是這群英國人就邀請我周末一起去看足球。結果看球那天晚上啊,居然這群英國人說的英語我就一句都聽不懂了:從發音到句子到內涵,簡直和國際社區那個晚上不是一門語言啊。於是那天那群英國人自己嗨得不行,我就一個人尷尬鬱悶死了。後來聽說光是他們英國小圈子活動都一律說肚子疼、發燒。
這種尷尬就是產生一種自己不屬於那個圈子的疏離感,心理上覺得挺壓抑的。所以可以理解中國人到海外抱團的原因:和中國人混可以處於自己的心理舒適區里。
那怎樣才能具備跨文化溝通能力呢?
既然身邊的例子不多,也懶得為了一篇吐槽文特意找案例,那就講一下自己作為正面例子的所經歷的節點吧。
1.嚼舌頭
首先我覺得有貢獻的是我的發音。因為DrBing 5,6歲就有嚼舌頭(公眾號HiDrBing回復嚼舌頭),發音模仿能力一直都挺好的。不光是英語,法語和德語雖然學的晚,不具備「原汁原味」,但至少是沒有母語口音干擾的(回復德語,法語看視頻)。嚼舌頭帶來的優勢是什麼?就是和其他人溝通的時候,人家聽的不吃力,不用猜。再進一步語言達到了語義細微的高級層面(例如調侃,諷刺,冷幽默)之類的,就增加了溝通的有趣性,雙方聊得很爽很開,這就願意繼續深入交往。所以中國人和外國人「非功利性溝通」(就是不像談生意那樣有目的驅動的,而是純粹交朋友)的第一個基石就是發音。
如果好像小Q說德語那樣,聽著很吃力,聽者就要高度集中精力,一段時間下來精神就會很緊張,覺得很累(你試試和一個地方口音很重的人聊正經事兒,聊完一定整個人垮了似的)。人都是有「心理舒適區」(Comfort zone)的,可以很放鬆地溝通交流就是處於「舒適區」;需要高度集中精力,萬一聽不懂還要賠笑,假笑,那就是在「非舒適區」。另外,發音不正,聽著「吃力」,如果遇到正事兒,甚至要反覆去問,確認意思,這麼一來一去的就變相提高了有效溝通成本,所以最後大家就不願意深入混在一起了。所以我以前念書時打工都是一小時幾十甚至一百多歐元的高級工(項目編程)有次一個兩周的網站項目就賺了5000歐元,那一年基本不用幹活,爽得;小Q打的就是11.5的低級工(超市搬運),挺辛苦的。
我今天看到朋友圈有個轉發《中國孩子的英語啟蒙線路圖》總結了曹文、安妮鮮花、汪培珽等四個專家或媽媽總結的線路,截圖如下
第一個問題:自然拼讀對應「說的能力」這是不對的,因為按照這個思路,孩子只是能通過字元得出讀音,這完全不是根本上的「說」,而僅僅是符號-發音的轉換規律而已。自然拼讀的本質見詞能讀,聽詞能拼(公眾號HiDrBing回復 自然拼讀),是從聽說過渡到文字閱讀的拐杖,「說」的最終目的是能表達自己的意思。兩者有巨大的區別。
第二個問題:按照這個線路,自然拼讀後立刻就過渡到獨立閱讀了。獨立閱讀的確是能夠吸收大量的單詞和文法,但和能自由表達還有很大的一個距離。所以英華蘭啟蒙線路和課程設計思路,是把「交流」和「閱讀」兩條線路分開的,而且交流高於閱讀。因為1. 國內高校生能英語閱讀的大有人在,早年和德國教授一起回來做客座的時候,發現學生的英語論文都挺好的,但能交流的聊聊無幾,英語啟蒙其實是要解決「啞巴英語」這個我國最根本的問題。 2. 在關於嚼舌頭的公開課我說了:通過閱讀我們接觸的大多是陳述性的表述,交流可以用到的語句其實寥寥無幾(頂多就是文中幾個主人公的對白了,而且由於故事性的需要,不一定就能在生活中適用)那孩子吸收到適合用於交流的「積累素材」就非常少了。
2.消除陌生感
這個和我說的英語啟蒙首先要消除語音陌生感是一個道理。
我不知道現在我國人民對待外國人是什麼樣子,但我小時候,簡直是萬人空巷看怪獸似的,覺得他們多了不起了。陌生帶來距離,距離帶來恐懼,恐懼就覺得別人牛掰,反向就產生不自信。
我記得我最初接觸外國人是10歲左右,爸媽的大學來了叫Michal的超級帥哥。媽媽經常找他練英語,花痴的我也非去不可(公眾號HiDrBing回復語感啟蒙線路圖 有這段分享)一段時間下來就和帥哥熟悉了,用自己會的英語生搬硬套地和帥哥套近乎,這就完成了基本交流的啟蒙步驟。這同時也是消除對外國人的陌生感,知道他們既不是外星人,也不會吃小孩,更不會怎麼牛掰,喜怒哀樂都是一樣的,就是膚色不同而已。
牛掰的永遠是個人,而不是他的人種。中國任何一個普通人都比歐美一個領救濟金酗酒的人強,但中國姑娘似乎現在還不明白這個道理,看到好多年輕漂亮姑娘的往又老又丑又胖的老外身上蹭,唉,價值觀失誤啊。
後來初中每周都有外教課,姐姐當時進了外企,家裡外國客人挺多,再加上十七八歲經常背包族,往西藏新疆泡,經常都是和各國背包族同路(關於旅行給我的啟示會在後面的文章分享,那真是對人格培養太重要了),那到了出國的時候就完全不覺得外國人有什麼特別了:思維方式,幽默感,價值觀其實全世界是相通的,根本不存在本質性的隔閡。覺得有隔閡主要都是在接觸的第一道坎兒上過不去。
3.學習外國還是中國文化?
很多家長誤會以為西方文化是必修的,我看到英華蘭學員裡面,12月朋友圈照片,很多家庭都有聖誕樹。我覺得這個很好,但並不是完全必要的。進入一個國際圈子,其實每個人都是很友好的,你不懂得他們的文化和禮儀,不但人家不會怪你,還會很熱情地為你介紹(地方愛國主義又作祟了,弘揚我大X國文化精髓哈哈哈)。這樣反而增加你們的談資。談資多,關係就容易深入。不然就哼哼哈哈點點頭,說說天氣,然後就散了。
相反,你不懂得自己的文化,這就鬧笑話了。我遇到凡是稍微有文化一點的外國人都有個特點,他們都會對人文非常有興趣,有些知道一些中國古代歷史,有些對琴棋書畫,孔孟庄感興趣。這個時候我就能擠出小時候積累的文化沉澱,跟他們講解,有時候還會在家裡彈奏一曲,或者即興一下書法,這樣談資就來了。這比懂得別人的文化更加促進友誼和關係。
記住在國際環境中,你要去表現你是一個中國人,而不是假裝自己是一個外國人。假裝成外國人,但你永遠不會是真的外國人,反而變成了一個四不像的奇怪生物。
好奇心,開放性是必須有的,但不代表專門去學人家的文化:所以中國家長現在做的好些事情都是本末倒置的。把優先順序搞反了。
4.我的留學生涯
最後就說一下自己在德國的留學生涯作為結尾吧。很幸運的是,我們班我是唯一一個中國人。(所以想和中國人抱團取暖的機會都沒有過)還有一個幸運的事情是遇到了兩個非常可愛的人,一個叫做Malte,是照顧外國學生的,特別暖男。另一個叫Verena,是個金髮碧眼的南部姑娘,因為很喜歡藝術所以和我臭味相投。他們都很快和我成為了最好的朋友,帶領我去各種學生派對。
在一句德語都不會就去德國,到可以和德國人融洽地混在一起去飯堂,上下課,開派對,用了不足兩個月時間。一開始是有點尷尬的,人家笑自己跟著假笑也是必須的,不過這個痛苦期過得很快:第一有自己喜歡的信任的朋友,老時不時過來給我翻譯一下,照顧一下,那是很暖心的;第二我當時就知道這個階段是必經的,必須把自己暴露在非舒適區里,才能順利進入舒適區。果然痛苦期就很短。
這是我到德國第一年的生日趴,我是最下方烤焦的那個,旁邊是Verena,她太白了,顯得我直接是黑人。當時已經很多各國朋友(唯獨沒有中國人),第一張的帥小伙兒就是Malte。至今感謝他們幫我踏出完全融入他鄉文化的第一步。
最後還有一個趣事,有次刷朋友圈,憑著我女性特有的覺察能力發現,發現一個移居美國多年,而且還是英語超牛的朋友發的一張復活節照片,居然節慶的孩子全部都是華人!!!
我於是找他聊天,看看是什麼回事。聊天對話如下,你隨意感受一下。
不能跨文化而生活在異鄉,真可怕!
認同觀點,可以原文鏈接了解我的英華蘭
推薦閱讀:
※如何言簡意賅回答外國熊孩子「中國人會吃人肉嗎?」這類的問題?
※為什麼很多華夏人喜歡「唐人」這個稱呼?比如唐人街、唐裝等等
※Common Sense Not So Common for Foreigners -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