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書寫與概念

書寫就廣義而言,包括有書寫行為、動作以及各種未知的符號等。然而,書寫行為一旦給予一定的意義就可能具概念性的書寫了,可稱為「日常書寫」。

日常之書寫與概念、邏輯、預設相關,是對符號作具體的約定而成為「文字」的方式。依約定性的原則,通過一定的書寫而成的漢字,通常會被認為不僅僅是記錄語言或是人們思想意識的文字元號,同時也是一種「藝術」——書法。兩種不同的性質共存於一種載體中。可以說,漢字、書法是最為划算的一種東西了,一舉兩得。

書寫之廣義與日常的界線不能僅依概念式的界定便可敘清。一種書寫,不管是以「書法創作」還是「日常書寫」這之間還有很多的交疊。當然有一種東西是可以明確的,那就是目的與意義的結合可用文字元號來表示時,文字的工具性就被顯現出來,一種目的性、意義性便落入了語言里了,如此便是概念的,屬日常書寫範圍。而就書寫本身——在書寫過程中講求技巧和方法,書寫者的意緒易與技巧相結合,在表達上更具直接性和直觀性,這屬於「書法」的形式。

漢字之書寫或書法的形式,它有其存在的特殊意義,可能逸出概念的方式。但一定的書寫動作是否可成為某種概念式的表達呢?許多動作行為書寫亦會受一定的概念影響,但作為日常書寫的方式,包括書法的創作的忘懷楷則至不知筆之為筆之信手書寫之時,好像與概念有亦即亦離的狀態。如衛恆所說:「將奔未馳」[1];蔡邕的「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2]之狀。虞世南的說法較有意思:「字雖有質,跡本無為,稟陰陽而動靜,體萬物以成形,達性通變,其常不主。」[1]跡雖無為,卻源於陰陽之萬物,且能變通物性,有常態而不為主。這便是「書法」或是漢字書寫的特性。

由此,在書法的方式下沒有更多的預設,或確定之前提。書寫,更多的是使各種技法與意義交合而呈現出當下的點畫狀態,其預設和確定有待於書寫瞬間的各種理解、判斷等交集而出。但不管怎麼說,每次的書寫都是「新」的,且遊離於概念之設定之外。書寫之動作和時間的交集在柔軟的筆尖上行走,同時還帶著手指,腕,手臂乃至整個身子都參與其中,甚至還沒來得及想寫出什麼時,一種方式、方法都已開始了——起收、往複之筆,不僅在識里也會在筆間,即還沒有形成什麼意義和概念時,或是還沒說出時已是在書寫了。王羲之說:「夫欲書者,先乾研墨,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前,然後作字。」[2]由此,書寫的結果與概念之意義有很多差異。

差異總會存在,我們的生活也因字形和聲音的差異才能交流和表達,亦因差異也會導向意義的誤讀,會產生絕對的差異,進而產生無法理解。比如不知所云,言不由衷,言不達意等等。如此說明語言概念與事物、人等關係總關聯,並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有時會覺得語言之詭異就像只幽靈盤踞心頭筆尖,把我們引向可能的「誤言」、「誤讀」、「誤解」、「誤書」等。語言好似在出賣我們,語言真的是人之意識的符號嗎?

概念是事物的意義、本質的形式,且依約定的原則來獲取的。不管事物存在與否,語言之概念卻是不變的。如果事物不存在了,語言、意義、概念都還存在,或還在使用。那我們要對一事物的理解到底是在語言概念還是事物的本身呢?我們不得而知。

書寫者自小寫字,或臨摹古碑帖,或抄寫詩詞,或警句名言之類的,未必都知其字的意義與內容,也未必明白其中的概念,但他們都一直在寫,同時在書寫當中並不能以知道的方式來理解和認識他們的書寫行為。如我們在看懷素的《自敘帖》時其中的「畏」、「耳」字被化成了線條。我們一般很難看懂寫的是什麼,也不太注重寫的什麼。再如王羲之的《蘭亭序》雖是一篇有較高文學價值的作品,但在欣賞《蘭亭序》時更多的是把它當作「天下第一行書」來認同。還有顏真卿的《祭侄稿》、《爭座位》都是手稿,文字塗抹很多,許多字還讀不出來,但並不影響我們從其寫得好壞的層面上來把握。

從這裡可以看出,書寫的內容和意義、本質就在書寫的本身,即在書寫得好壞之中,亦可以說,通過書寫的方法和技巧來確認寫的是某種概念,而這個「概念」不是以一個預設的形式來認可的,對象之意義、概念是在書寫的方式中呈現的。另外,作品的文字內容或是概念也可以用不同的書體來書寫和表達,文字的概念、作品的概念都會在書寫的方式中發生,變化,以致產生歧義,概念自身無能為力,無法證明自己,從而使概念的形式處於被動的狀態。

然而「書寫」還在不同的時空變化之中,會有寫錯、寫漏等等。就此而說,書寫的意義,不是一蹴而就,或是一勞永逸的方式,而是體現在每一次的書寫之上。書寫之意義,並非在寫之對象的概念里。也就是說,我們卻難以用概念式的方式來加以敘述,概念之言說、表達——即內非外,或即外非內,有排他性,只言說出一面,而另一面常常會被遮蔽。

漢字之書寫意義,特別是「書法」的方式,總帶有多種方式:有無意的與有意的、有趣的與無趣的、有目的與無目的的等等,以及時好時壞的結果都可能在書寫之中呈現。書寫包含有各種技巧和方法,點畫亦依此寫出,書寫表達了自己的意願。由此,書寫之方法既在意識里,又在具體的書寫點畫之中。換言之,書寫打開了意義的世界,包含有種種概念和書寫者的意識。

甲午深秋於

清華園書法所

[1]虞世南:《筆髓論》,《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96年版,第113頁。

[2]「傳」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96年版,第26頁。

[1]衛恆:《四體書勢》,見《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96年,第16頁。

[2]蔡邕:《九勢》,見《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96年,第6-7頁。

推薦閱讀:

口腔病曆書寫指南
楊度: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他用輓聯書寫了一部中華民國史
【一點資訊】正式出台的漢字「書寫筆順規則」!孩子怎麼可以不知道!
一紙情書寫你,我該如何執筆
張磊:每個人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黎猛辯護詞)

TAG:書寫 | 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