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武功衡量演算法兼論天龍八部、射鵰三部曲、笑傲江湖高手武力(修訂稿)

在金庸武俠小說中,常出現「甲的武功遠勝於乙」、「乙、丙的武功伯仲之間」、「甲武功略勝(遜)丁一籌(半籌/三分)」、「甲的武功非乙所及」、「乙的武功比丁稍弱」之類的話語,但這些都是很空洞、很模糊的定位,我們無法以之判斷諸人彼此之間的真實差距。比如甲與乙都遜於丙一籌,那麼丙能對付多少個甲?甲乙是否實力相當?實際上,這些問題都無法給予準確的回答。有鑒於此,本文基於數理統計與數學建模,嘗試以科學合理的方式,對金庸武俠書中人物實力予以數量化的衡量。 本文的主題,不是探討誰強誰弱,而是驗證一種衡量武力差距的演算法;所給出的人物武力數值與排名,僅用於驗證演算法的合理性與可行性。 本文不以跨書比較武功高下為目的,所以演算法中給出的、非同一部小說人物的武力數值,不能直接比較[1]。 所有研究分析,以金庸小說第二版為準(三聯版)。 水平有限,錯漏難免,但若能拋磚引玉,亦為一大快事。 注[1]:比如在天龍、倚天兩部小說中,玄慈、渡難武力值都是55左右,但並不能就此認為二人實力差不多,因為他們並非處在同一部小說中,二人的武力值是在不同單位下計量的結果。或許渡難到了天龍八部,武力值僅僅是30也說不定,又或許玄慈到了倚天,武力值僅僅為10也有可能。 ----------------------------------------- 理論: @ 武功不等於戰鬥力/武力。 「慕容復一怔,心道:「你好胡塗,這不是提醒他么?」果然是一言驚醒夢中人,段譽一呆之下,隨即伸手扯開眼上黑布,突然間眼前一亮,耀眼生花,一柄冷森森的長劍刺向自己面門。他既不會武功,更乏應變之能,一驚之下,登時亂了腳步,嗤的一聲響,左腿中劍,摔倒在地。」 「卻見瀟湘子便似風箏斷線般飄出數丈,跌在地下,縮成一團,竟爾昏暈了過去。原來覺遠不會武功,瀟湘子雙掌打到他身上,他既不能擋,又不會避,只有無可奈何的挨打,可是他修習九陽真經已有大成,體內真氣流轉,敵弱便弱,敵強愈強」 「無色、無相等都不禁擔心,齊叫:「何居士劍下留情!」郭襄也道:「休下殺手!」眾人都瞧出覺遠不會武功,但何足道身在戰局中,竭盡全力施展,竟爾親何不了對方半分,哪會想到他其實從未學過武功,所以能擋住劍招,全仗他在不知不覺中練成了上乘內功所致。」 金庸寫明段譽、覺遠不會武功,但真打起來,慕容復、瀟湘子、何足道這樣一等一的武學高手,也全然奈何不了他們;一個從來沒練過武功的壯漢,武功自然是零,但他的戰鬥力顯然不可能是零,昔年俄國大力士挑戰中華武學高手,所向無敵,他可沒學過什麼武功。 「頃刻之間,慕容氏手下的部屬,玄難所率領的少林諸僧,康廣陵等函谷八友,被丁春秋和游坦之二人分別打倒。游坦之本來僅有渾厚內力,武藝平庸之極,但經丁春秋指點數日,已學會了七八招掌法,雖然以武功而論,與尋常武師仍差得甚遠,但以之發揮體內所蘊積的冰蠶寒毒,卻已威力非凡。公冶乾等出掌打在他身上,一擊即中,但被他體內的寒毒反激,反而受傷,再被他加上一掌,那更是難以抵受。」 游坦之以武功而論,與尋常武師仍差得甚遠,自然更無法與公冶乾等武學高手相比,但真打起來公冶乾、包不同等統統敗在游坦之手底下。 「眾弟子驚怒交集,五人同時向游坦之攻去。游坦之雙掌飛舞,亂擊亂拍。他武功低微,比之這些丐幫弟子大有不如,但手掌到處,只聽得喀喇、喀喇,「啊喲!」「哎唷!」砰砰砰,噗噗,五名丐幫弟子飛摔而出,都是著地便死。」 游坦之武功低微,比之這些丐幫弟子大有不如,可這五名丐幫弟子聯手圍攻他,卻被他一一打死。 「青袍客道:「你的武功和我相較,誰高誰下?」  保定帝沉吟半晌,說道:「武功是你稍勝半籌,但若當真動手,我能勝你。」青袍客道:「不錯,我終究是吃了身子殘廢的虧。唉,想不到你坐上了這位子,這些年來竟絲毫沒擱下練功。」他腹中發出的聲音雖怪,仍聽得出語音中充滿了悵恨之情。」 武功稍勝段正明半籌的段延慶,當真動手卻不是段正明的對手。 「歐陽克的武藝本不在馬鈺、王處一、沙通天等人之下,不論功力招數,都高出郭靖甚多,只是郭靖的雙手分擊功夫是武學中從所未見的異術,是以兩次動手,都傷在這奇異招術之下。」 歐陽克不論功力招數,都高出郭靖甚多,兩次動手都被郭靖的雙手分擊功夫秒殺。 「二丐急忙轉身招架,楊過不容他們鐵棒與長劍相碰,晃身閃到二丐背後,兩丐急忙轉身,楊過又已搶到他們背後。他自知若憑真實功夫,莫說以一敵二,就是一個化子也抵敵不過,是以迴旋急轉,一味施展輕功繞著二丐兜圈。  全真派每個門人武功練到適當火候,就須練這輕功,以便他日練「天罡北斗陣」時搶位之用。楊過此時步伐雖是全真派武功,但呼吸運氣,使的卻是「玉女心經」中的心法。古墓派輕功乃天下之最,他這一起腳,兩名丐幫高手竟然跟隨不上。但見他急奔如電,白光門處,長劍連刺。若是他當真要傷二人性命,二十個化子也都殺了。二丐身子急轉,掄棒防衛要害,此時已顧不得抵擋來招,只是儘力守護,憑老天爺的慈悲了。」 若憑真實功夫,楊過莫說以一敵二,就是一個化子也抵敵不過,可他施展輕功身法,以之對敵,若是他當真要傷二人性命,二十個化子也都殺了。 「高手過招,生死決於俄頃,萬萬急躁不得,胡斐的武功只比袁紫衣稍勝半籌,但一個空手,一個有刀,形勢已然扯平,他眼睜睜的見仇人再次逃走,一分心,竟給刺中了左肩。」 胡斐武功明明比袁紫衣稍勝半籌,但袁紫衣手上有刀,就能與胡斐打成平手。 如是,金庸武俠對武功的定義,一般是不包括身體健康、精力體力、鬥志毅力、見識經驗、應變能力、兵器裝備等的,有些時候甚至不包括輕功身法、出手速度、奇招異術等,但無論身體健康,還是精力體力,抑或見識經驗等,都能決定兩人交戰的高下勝敗。戰鬥力/武力卻是一個綜合項目,是武功[1]、身體健康、精力體力、鬥志毅力、見識經驗、應變能力、兵器裝備等諸多因素的綜合結果,武功[1]雖然往往是戰鬥力最重要的一項因素,但它並不是衡量戰鬥力的唯一標準,也不是衡量戰鬥力的充分條件。事實上,即便是公平情況下,武功高於對手,打起來贏不了,甚至不敵的情況,並不少見。 因此,武功和戰鬥力/武力並非同一個概念,戰鬥力/武力才是衡量實力高下的標準。 注釋[1]:這個「武功」,是指攻防意識、武學理論、武學境界、招數武技、內力功力、輕功身法等,都是武功的相關因素。 @ 過招數是可以較準確的衡量武力的標準。 金庸書中充斥著「數招就敗下陣來」、「接我十招」、「三十餘招即不敵」、「五十招內尚可打成平手」、「不到百招就落敗」、「數百招後方能取勝」、「千招不分勝敗」……等等字眼,非但書中人物,就是金庸自己也是有意識的以過招數衡量武功高下: 「郭靖道:「不錯,在洞庭君山和鐵掌峰上,我都曾和他對過一掌,若是打下去,五十招之內,或許能和他擠成平手,但一百招之後,多半便擋不住了。今日我見了一燈大師替你治傷的點穴手法……」」 「郭靖道:「迄此為止,他尚未露出一招本門武功,顯是在竭力隱藏自身來歷,再拆七八十招,齊兒可漸占勝勢,那時他若不認輸,便得露出真相。」這時兩人越斗越快,一轉瞬間便或攻或守的交換四五拓;因之沒多時便拆了七八十招,果如郭靖所云,耶律齊的掌風已將對手全身罩住。」 「白眉鷹王殷天正武功精深,迄今為止,武林中跟他動過手的,還沒有一個能擋得住他十招以上。」 「夏胄武功本來也非泛泛,韋一笑若憑真實功夫與他相鬥,至少也得拆到五十招方能勝他」 「此後令狐衝進洞數次,又學了許多奇異招式,不但有五嶽劍派各派絕招,而破解五派劍法的種種怪招也學了不少,只是倉猝之際,難以融會貫通,現炒現賣,高明有限,始終無法擋得住田伯光快刀的三十招。」 如上示例,作者對書中人物實力差距的界定,往往也是以交手招數為標準的,能抵擋多少招、多少招內打成平手、多少招後落敗……,這就是實力差距的量化反映,比如令狐沖在得到風清揚傳授《獨孤九劍》之前,公平交手,無論如何拼搏努力,都擋不住田伯光的三十招。 「黃藥師搖頭道:「也不是。如此試招,難保沒人說我存心偏袒,出手之中,有輕重之別。鋒兄,你與七兄的功夫同是練到了登峰造極、爐火純青的地步,剛才拆了千餘招不分高低,現下你試郭世兄,七兄試歐陽世兄。」  洪七公心想:「這倒公平得很,黃老邪果真聰明,單是這個法子,老叫化便想不出。」笑道:「這法兒倒不壞,來來來,咱們乾乾。」說著便向歐陽克招手。」 「黃蓉道:「是這樣:爹爹先跟靖哥哥過招,瞧在第幾招上打敗了他,然後師父再與靖哥哥過招。若是爹爹用九十九招取勝,而師父用了一百招,那就是爹爹勝了。倘若師父只用九十八招,那就是師父勝了。」洪七公笑道:「妙極,妙極!」黃蓉道:「靖哥哥先和爹爹比,兩人都是精力充沛,待與師父再比,兩人都是打過了一場,豈不是公平得緊么?」黃藥師點點頭道:「這法兒不錯。靖兒,來罷,你用不用兵刃?」」 黃藥師、洪七公、歐陽鋒等武學大宗師,多次都認為用過招數衡量武力高下、確定勝負是合理的。可見,以交手招數確定實力高下,是有其合理性的;過招數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可以量化反映實力差距的。 (註:神鵰中期的金輪法王是目前所知唯一明顯與演算法不符的人物。) @ 以實戰表現為衡量武力的主要依據。 為什麼要以實戰表現為衡量武力的主要依據?這是因為: 1、戰鬥力≠武功,武力≠武功。⑴、武功僅僅是武力/戰鬥力諸多因素中的一項,雖然往往是最重要的一項,但它並不是評價戰鬥力/武力高下的唯一指標,也不是衡量戰鬥力的充分條件;⑵、旁白對人物實力高下的評價,一般情況下只考慮武功的強弱,基本上不考慮身體健康、精力體力、兵刃武器、實戰經驗等戰鬥力的相關因素,有些時候甚至不考慮輕功身法、出手速度、奇招異術等,但事實上這些因素都會直接決定人物實力的高下;⑶、旁白武功定位與實戰強弱往往會出現一些出入,比如旁白明明寫了兩個人武功伯仲之間,戰鬥力卻大有差距,旁白明明寫了甲武功高於乙,實戰上甲卻不是乙的敵手……。 2、有些時候,旁白之間是相互矛盾的,特別是非同一部小說對比的時候。例如: ⑴、天龍八部有旁白曰:「不料在這一役中,黃眉僧與崔百泉的內力,卻也有一小半因此移入了段譽體內」,黃眉僧與崔百泉只被段譽吸取了一小半內力,但後面一章卻又有旁白曰:「原來段譽昨晚在萬劫谷中得了五個高手的一半內力」,這「五個高手」中的四個是確定的,即三大惡人與鍾萬仇,可剩下的一位,既然黃眉僧和崔百泉都不是,難道是虛擬的「無形人」?⑵、天龍八部有旁白曰:「這些人對鳩摩智敬若天神,……百來斤的大石足足堆了十二三塊」,十二三塊百來斤的石頭,合計重量不過千多斤,但後面卻有旁白曰:「十餘塊大石重重疊疊的推在井口,幾及萬斤」,十二三塊百來斤的石頭,合計重量居然飆升到了幾及萬斤!⑶、天龍八部有旁白曰:「武功高強之人往往能「舉重若輕」,使重兵刃猶似無物,但「舉輕若重」,卻又是更進一步的功夫」;而飛狐外傳卻有旁白曰:「須知武術最難企及的境界,乃是舉重若輕,要使力而不見費力,發勁而不見用勁。每一個武學名家練到最後,都是向這境界致力」。一個說「舉重若輕」已經是最難企及的境界了,另一個卻又說「舉輕若重」是更高的境界,二者的矛盾實在是不言而喻了。⑷、天龍八部有旁白曰:「哪知道段譽對內功、外功一竅不通,豈能在旦夕之間學會?」、「他既不會武功,更乏應變之能」,似乎段譽真的一點都不會內功/武功,可又有旁白說:「大理段氏的內功法要,果是精妙絕倫,他一經照做,四外流竄的真氣便即逐一收入臟腑」、「段譽不知無意之間已窺上乘內功的法要」,顯然段譽是學過大理段氏的內功法要與六脈神劍,以及逍遙派的北冥神功、凌波微步等武功的,段譽於內功、外功顯然絕對不是一竅不通。⑸、倚天屠龍記有旁白曰:「他吸口真氣,雙手挺著巨石一搖,……看來兩塊數千斤的巨石疊在一起」,兩塊巨石都是數千斤,但後面卻又有旁白曰:「他要找圓真報仇,返身再去推那兩塊萬斤巨石」,這兩塊巨石的重量突然就變成萬斤了。⑹、射鵰有旁白曰:「原來他(郭靖)服過大蝮蛇的寶血,百毒不侵」,貌似郭靖真的百毒不侵,可又有旁白說:「郭靖這時只覺頭暈目眩,全身說不出的舒泰鬆散,左臂更酸軟無力,漸漸不欲傷敵,這正是毒發之象,若不是他服過蟒蛇寶血,已然斃命」,郭靖險些死在梅超風爪毒之下。可兩句話一對比,這蟒蛇寶血到底是不是服了之後,「百毒不侵」呢?⑺、射鵰有旁白曰:「要知江南六怪授他的兵刃招數不能算是極上乘武功」,也有獨白言明:「自己(郭靖)雖跟江南六怪學過多般兵刃,但俱非上乘功夫」,越女劍法也是江南六怪傳給郭靖的兵刃功夫之一,照這個旁白,顯然也不能算是極上乘武功;但神鵰卻又有旁白曰:「二武所學的越女劍法本來也是一門極厲害的劍法」、「這劍法源遠流長,變化精微,原是劍學中的一個大宗」,顯然越女劍法也是極厲害/極上乘的武功。但這兩句話一對比,就矛盾了:越女劍法到底是不是極上乘武功/極厲害的劍法?⑻、神鵰有旁白云:「她與楊過雙劍合璧使那「玉女素心劍法」,天下已少有抗手,此刻她一人同使兩劍,威力尤強」,顯然小龍女互搏版的「玉女素心劍法」威力尤強於小龍女、楊過聯手版的「玉女素心劍法」;但同一章又有一句旁白寫到:「其實小龍女一人而使兩般劍法,出招雖快,威力終究不如與楊過聯手,別說真實武功仍與法王相差甚遠,即令瀟湘子等人也是強勝於她」,顯然小龍女互搏版的玉女素心劍法威力終究不及與楊過的聯手版。但兩句話一對比,就矛盾了:小龍女的互搏版玉女素心劍法比之於楊過、小龍女聯手的玉女素心劍法,到底是威力尤強,還是威力終究不及?⑼、神鵰有旁白云:「霍都是金輪法王的得意弟子,已得西藏武功的精要,他與一燈大師最強的弟子朱子柳拆得近千招」,顯然朱子柳是一燈大師弟子中武功最強的;可神鵰又有旁白說:「二十年前,鐵掌幫在江湖上確是聲勢極盛,但二次華山論劍之時,幫主鐵掌水上飄裘千仞皈依佛門,拜一燈大師為師」,顯然裘千仞也是一燈大師的弟子。朱子柳的武功難道強得過裘千仞?⑽、倚天有旁白云:「張無忌有九陽神功護體,諸毒不侵」,但在荒島上張無忌卻被周芷若用毒藥「十香軟筋散」給毒倒了,後來又被朱元璋用**迷倒,可見這個「諸毒不侵「未必靠譜;天龍八部的段譽吃了「莽牯朱蛤」之後,也號稱諸毒不侵/萬毒不侵,就連西夏的強力**「悲酥清風」都奈何不了他,但他居然被王夫人的給迷倒了。⑾、或如段譽以「六脈神劍」氣功逼酒,所展現的神功內力讓蕭峰自愧不如,而射鵰丘處機與江南七怪比拼之時,卻也展示了一手氣功逼酒的絕技;蕭峰、蕭遠山輕裝上陣,全力賓士,兩個時辰不過跑了百餘里,後來蕭峰在趕赴雁門關之時,同樣是輕裝上陣,腳程迅捷,三十里地,行不到半個時辰;而倚天之中,海沙幫普通幫眾肩挑二百餘斤的鹽擔,超級負重,不到半個時辰亦奔出二十餘里;拳頭大小的冰塊,張翠山擲不了十來丈(謝遜也只能擲二十來丈),而《天龍八部》平婆手下的無名雜兵卻可以把拳頭大的石子投出十數丈外,段延慶更是一杖就把壯漢風波惡挑飛十餘丈;張三丰想不明白捏金元寶的金剛指力如何煉成,他的n代徒孫陸菲青卻手捏鐵琵琶如泥;神鵰末期,金輪法王修鍊成第十層龍象般若功,震古爍今,前無古人,一拳擊出,力近千斤,已經NB得了不得,可射鵰初的柯鎮惡卻也能單手用拐杖將盛滿美酒、加起來重量不下於數百斤(至少五六百斤以上)的銅缸當做盤子雜耍,就連楊過的神鵰翅膀一掃都有千斤之力,鹿鼎記的多隆也身俱千斤之力(多隆被九難袖袍一拂,近身不得),書劍恩仇錄的忽倫大虎也有千斤之力(忽倫大虎只是被陳家洛戲耍的料),笑傲江湖的黃鐘公單手提起一塊四尺來闊、五尺來長、厚達半尺的鐵板(重逾數噸!);俠客行結束時,石破天驚天動地的跨海一躍……。這些細節描寫,要認真一一對比,就會得出許多匪夷所思,甚至自相矛盾的結論,實在是殊不可信。⑼、至於那種誇張的旁白,如「快如閃電」、「排山倒海」、「斷碑裂石」、「無堅不摧」云云,更只是小說家誇張形容的修飾手法而已,看看則可以,若當成證據恐怕就不怎麼靠譜了。 3、有些時候,實戰表現與旁白武功定位是矛盾的。例如: ⑴、比如,神鵰中期有旁白曰:「金輪法王與郭靖武功在伯仲之間」,事實上卻是:關於金輪法王的武功,非但實戰與旁白之間明顯有問題,就是旁白之間也是相互矛盾的(詳見本文的神鵰武力衡量章節,第十二章《神鵰中期的金輪法王》)⑵、比如,旁白寫到:「其實小龍女一人而使兩般劍法,出招雖快,威力終究不如與楊過聯手,別說真實武功仍與法王相差甚遠,即令瀟湘子等人也是強勝於她」,但實戰上小龍女非但勝過瀟湘子等人,就是金輪法王也敗在小龍女劍下;⑶、或者,旁白所述的許多強敵內力比蕭峰深厚,招數比他巧妙,實戰上卻總是以蕭峰獲勝而告終;⑷、或者,旁白曰:「慕容復的武功雖較蕭峰稍弱」,實則蕭峰、慕容復武功差距極大,實戰證明蕭峰遠勝慕容復;⑸、或者,旁白所言的魔教十丈老武功與不戒、啞婆婆均在伯仲之間,實際上啞婆婆的武功非但遠不及不戒,就連任盈盈也比不上;⑹、又或者旁白所言的:「要知天下諸般內功,皆不逾九陽神功之藩籬,而乾坤大挪移運勁使力的法門,又是集一切武功之大成,一法通,萬法通,任何武功在他面前都已無秘奧之可言」,但實際上波斯三使就憑著「聖火令」功夫狂虐張無忌,張無忌也無法窺破周芷若速成版的九陰真經;⑺、再如旁白寫到:「他武功佛學,智計才略,莫不雄長西域,冠冕當時,怎知竟會葬身於污泥之中」,鳩摩智武功雖高,佛學雖精,但要說「冠冕當時」則遠未夠格,莫說蕭峰、蕭遠山、慕容博武功均不在他之下,更有那彷如神佛的掃地僧,武功佛學均遠遠凌駕於鳩摩智之上;⑻、或如旁白寫道:「蕭峰藏身山石之後……饒是他武功蓋世,膽識過人」,蕭峰的武功雖然不差,但要說「武功蓋世」則遠未夠格,且不說掃地僧的武功遠遠在蕭峰之上,就是鳩摩智、蕭遠山、慕容博等人,武功也均不在他之下;⑼、或如旁白寫到「他(慕容博)……這一抬手,一飄身,看似平平無奇,卻是一掌擋盡天下諸般攻招,一退閃去世間任何追襲,守勢之嚴密飄逸,直可說至矣盡矣,蔑以加矣「,這句旁白可以說是無以復加的讚譽了,但掃地僧就是一巴掌拍死了慕容博;⑽、或如旁白所言:「他(段延慶)本來武藝高強,足為萬人之敵,可是這時候身受重傷,連一個尋常的兵士也敵不過」,但實際上,蕭峰、虛竹、段譽及少林、丐幫、靈鷲宮、大理國等武林群雄,合計數千人,計其戰鬥力只怕已經是數十倍於段延慶了,卻根本不是兩萬遼兵的敵手;⑾、或如旁白所言:「鍾氏三雄究是一流好手」,而胡斐當時則尚未臻第一流高手的境界(注釋1),然而非但鍾氏三雄中任意一個均非胡斐的敵手,就是三人聯手居然也不敵胡斐。注釋1:此處「第一流高手的境界」與「一流高手的境界」同義,因為當時胡斐與袁紫衣武功難分高下,而袁紫衣則是未躋一流高手之境,且數日之後,胡斐得苗人鳳指點,武功進了一層之後,臻至第一流高手的境界之後,武功亦只是略勝袁紫衣半籌。⑿、或如旁白所言:「他輕功本來並不甚佳,但輕功高低,全然繫於內力強弱」,這裡用了「全然」一詞,單看這一句旁白可知,輕功的高低,完全只跟內力強弱有關係。衍生開來,內力強者輕功必高,內力低者輕功必弱。但事實真的如此嗎?金書輕功第一的韋一笑,內力跟張無忌相差甚遠,而輕功直追韋一笑的周芷若,則內力遠不如殷梨亭。相反的,內力極強的玄冥二老,輕功卻非一流。⒀、或如旁白所言:「那玄冥神掌何等厲害,當年在武當山上,甚至和張三丰都對得一掌」,連張三丰自己也說;「那一年也是在這三清殿上,我和這人對過一掌……」,似乎鶴筆翁真的以玄冥神掌與張三丰對過一掌。而從書中描述二人交手過程來看,張三丰一出手即制住了鶴筆翁,根本就不曾對過掌力。 …… 4、至於獨白/對白與旁白、獨白/對白與實戰表現之間的矛盾,更是多如繁星,數不勝數,就其可信程度而言,獨白/對白的可靠性是十分值得懷疑的,若作為證據,必須謹慎採選。綜合上述,一方面因為多數情況下「武功」≠「戰鬥力/武力」,若以旁白對武功高下的定位為主要標準,實際上未能準確衡量戰鬥力的強弱;另一方面實戰表現與旁白、旁白與旁白及旁白與獨白等,有時是不統一、不一致的,當它們出現矛盾的時候,如何判斷證據的可信程度就是最關鍵的問題,直接影響最終結果的正確性。 鑒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戰中的表現是事實真相的直接展示,是判斷理論的正確與錯誤最重要的標準/依據。因此,以科學、客觀、公正的方法論而言,實戰表現應該是最客觀的、最可信的,正所謂說得好不如做得好,實踐方能出真知,實踐才是硬道理。所以,我的觀點是:實戰為主,旁白為輔,參考獨白。 具體為:⑴、任何旁白,在沒有反例或者與實戰相矛盾時,其權威性是不容置疑(即「無反例,不質疑」原則);⑵、當實戰表現與旁白有矛盾時,以實戰表現為主;⑶、當實戰表現與獨白/對白有矛盾時,以實戰表現為主;⑷、當旁白與獨白/對白有矛盾時,以旁白為主;⑸、當旁白與旁白有矛盾時,若均無其他有效證據,則一般以後出現的旁白為主;⑹、獨白/對白的可信程度,與獨白/對白者的武功境界、見識經驗、掌握的信息量以及為人的客觀謹慎性成正比,即武功越高、見識越多、經驗越豐、掌握信息量越大越准、為人越客觀謹慎,則其獨白/對白可信程度越高;另外,獨白/對白的可信程度,還需要考慮其發生的環境(例如人物心態等等)。 備註1:實戰證據的採選,主要採用正面、公平的交手實戰證據,對於使詐、偷襲、暗算、有心算無心及其他不公平、有爭議的實戰證據,謹慎採用; 備註2:旁白與實戰相衝突時,如果只是個例,則不能完全否認旁白,例如「蕭峰…武功蓋世」、「鳩摩智…武功佛學…冠冕當時」,因為實戰證明掃地僧武功遠在蕭峰、鳩摩智之上,是以該旁白對掃地僧而言是不成立的,但並不意味著對所有人都無效,如果沒有確切的實戰或其他旁白來否認它們,則旁白的權威性是不容置疑的。 @ 關於聯手。 1、聯手人數與聯手威力: 「游驥叫道:「大伙兒靠著牆壁,莫要亂斗!」大廳上聚集著三百餘人,倘若一擁而上,喬峰武功再高,也決計無法抗禦,只是大家擠在一團,真能挨到喬峰身邊的,不過五六人而已,刀槍劍戟四下舞動,一大半人倒要防備為自己人所傷。」 「不到一盞茶時分,靖、蓉二人身周已重重疊疊的圍了成百名幫眾,後面的人別說出手,連郭靖的身子也望不到一眼。」 「張無忌尋思:「昨晚我孤身一人,斗他三人不過,咱們今日人多,倘若一涌而上,一來施展不開,二來倚多為勝,也折了本教的威風。多了不好,少了不成,咱們三個對他三個,最是公平。」」 聯手對敵,人數多於五六人之時,就如上文一般,真正的戰鬥力並沒有提高,能同一時間出手的也就是五六人;若再考慮五六人聯手時,眾人之間的配合(人數越多,默契越差)、招數限制(防止誤傷戰友)、交手空間(人數越多,攻擊空間越小)等等,其綜合戰鬥力也不見得就比三四人聯手更高。 1、本來是數十人圍攻喬峰的局面,玄難這一出手,餘人自覺在旁夾攻反而礙手礙腳,自然而然的逐一退下,各人團團圍住,以防喬峰逃脫,凝神觀看玄難和他決戰。 2、驀聽得吆喝之聲大作,鄭長老左臂上又中了謝遜一拳,在旁觀斗的三名丐幫弟子又挺兵刃上前圍攻。這三人武功不及季鄭二長老,本來反而礙手礙腳,但謝遜目盲之後從未和人動手過招,絕無臨敵經驗,今日初逢強敵,敵人在拳腳之中再加上兵刃,聲音混雜,方位難辨,頃刻之間,肩頭中了一拳。 3、郭靖站在艇首,數度要想躍上相助師父,但見二人越斗越緊,自己功力相差太遠,決計難以近身,空自焦急,卻是無法可施。 4、黃蓉在旁瞧著,但見一燈大師頭頂白氣氤氳,漸聚漸濃,便似蒸籠一般,顯是正在運轉內勁,深恐他年邁力衰,不敵法王,心中又傷痛女兒慘亡,便欲上前與仇人一拚,但聽兩人掌來指往,真力激得嗤嗤聲響,實是插不下手去,正自無計,忽聽得頭頂雕鳴,於是撮唇作哨,向著法王一指。 5、王保保怒道:「妹子你忒也胡塗,你是蒙古王族,堂堂的金枝玉葉,怎能向蠻子賤狗垂青?若讓爹爹得知,豈不氣壞了他老人家?」左手一揮,又有三名好手上前夾攻。張無忌和玄冥二老此時各運神功,數丈方圓之內勁風如刀,那三名好手怎能插得下手去? 6、少林三僧和張無忌的招數越出越慢,變化也愈趨精微。周芷若的武功純以奇幻見長,制服武當二俠實是她成就的峰巔,說到內功修為,比之俞蓮舟、殷梨亭尚遠為不如。這時張無忌與少林三僧各以真實本領相拚,半分不能取巧,她竟已插不下手去,有時軟鞭一晃,上前進攻,在四人的內勁上一碰,立時便被彈了出來。 7、但見東方不敗身子越轉越快,一團紅影滾來滾去。任我行、向問天、令狐沖連聲吆喝,聲音中透著又是憤怒,又是惶急。三人兵刃上都是貫注了內力,風聲大作。東方不敗卻不發出半點聲息。盈盈暗想:「我若加入混戰,只有阻手阻腳,幫不了忙,那可如何是好?看來東方不敗以一敵三,還能取勝。」 8、這屋子的廳堂本不甚大,刀劍揮處,計老人和阿曼都退在一旁,靠壁而立,只有李文秀仍是站在窗前。阿曼搶過去拔起陳達海插在桌上的小劍,想要相助蘇普,但他二人斗得正緊,卻插不下手去。…… 金庸筆下有很多類似的戰例,都證明了下面兩個結論: ⑴、弱者很難插手強者之間的戰鬥,強行插手往往是起反作用;⑵、並不是聯手的人數越多,聯手的威力就越大的。 「忽聽得趙錢孫大聲叫道:「管他使什麼拳法,此人殺父、殺母、殺師父,就該斃了!大伙兒上啊!」他口中叫嚷,跟著就沖了上去。跟著譚公、譚婆,丐幫徐長老、陳長老、鐵面判官單氏父子等數十人同時攻上。這些人都是武功甚高的好手,人數雖多,相互間卻並不混亂,此上彼落,宛如車輪戰相似。」 多人聯手的時候,要注意配合,攻擊要講究層次,要此退彼進,此起彼落,這樣才不會給對手休息的時間;還有,要注意攻擊的路線,不能只顧著自己的攻勢,卻阻擋了另外一人攻擊的路線;此外,若是單打獨鬥,自然不需要考慮與他人的招數配合,橫劈豎打,縱橫進退,毫無顧忌,但與人聯手也是橫劈豎打、縱橫進退的話,搞不好沒打中敵手,反誤傷同伴。 因此,武力差距不大,彼此之間武功無互補性,又沒有陣法/合體技配合的幾人聯手,其中的個體一般是不可能完全發揮出其武力的,只有相互配合無間、心有默契或久經磨練的聯手才能發揮其全部實力,默契極高、配合無間甚至可以產生數倍的增幅效果。 2、聯手類型分類: ⑴一般型聯手: 既不以陣法聯手,武功也無互補性,聯手人數又沒有多到群毆的程度,這樣的聯手即可稱為一般型聯手。一般型聯手是最常見的聯手,金庸小說中的聯手戰例大半都屬於一般型聯手。 ⑵、互補型聯手: 聯手之人武功彼此優劣互補,或相生相剋、相輔相成,或聯手之人極有默契、心意相通等,這樣的聯手類型統稱為互補型聯手。互補型聯手在金庸小說中也是較為常見的,例如: 「眼見梅超風這一下便要抓到丘處機頂心,突然左右兩股掌風撲到,卻是劉處玄與王處一同時發掌。梅超風右抓繼續發勁,左掌橫揮,要擋住劉王二人掌力。豈知這二人掌力同流,一陰一陽,相輔相成,力道竟大得出奇,遠非兩人內力相加之可比。」 「大頭鬼和俏鬼一剛一柔,相輔相成,但史孟捷出招奇快,常言道一快打三慢,三人團團而斗,史孟捷渾沒落了下風。」 「石清是大開大闔,端嚴穩重;閔柔卻是隨式而轉,使劍如帶。兩夫婦所使的劍法招式並無不同,但一剛一柔、一陽一陰,一直一圓、一速一緩,運招使式的內勁全然相反,但一與白萬劍長劍相遇,兩夫婦的劍招又似相輔相成,凝為一體。他夫婦在上清觀學藝時本是同門師兄妹,學藝時互生情愫,當時合使劍法之際便已有心心相印之意,其後結縭二十餘載,從未有一日分離,也從未有一日停止練劍,早已到了心意相通、有若一人的地步。劍法陰陽離合的體會,武林中更無另外兩人能與之相比。」 「白萬劍不願石中玉就此被他如此凌厲的一招擊斃,挺劍使招「老枝橫斜」,從側刺去。石破天柴刀一落,使出一招「長者折枝」,去砍丁不四的手掌。說也奇怪,這一刀一劍的招數本來相剋,但合併使用,居然生出極大威力,霎時之間,將丁不四籠罩在刀劍之下。……此刻他心中慌亂,無暇細思,但見白萬劍使甚麼招數,他便跟著使出那一招相應的招數來,是以白萬劍使「老枝橫斜」,他便使「長者折枝」,白萬劍使「明駝西來」,他便使「千鈞壓駝」。哪知這金烏刀法雖說是雪山劍法的剋星,但正因為相剋,一到聯手並使之時,竟將雙方招數中的空隙盡數彌合,變成了威力無窮的一套武功。」 「兩人刀劍相交,各自退開一步,不禁一怔,心中均十分佩服對方這一招的精妙。兩人派別不同,武功大異,生乎從未見過面,但一招之下,發覺自己這套武功和對方若合符節,配合得天衣無縫,猶似一個人一生寂寞,突然間遇到了知己般的喜歡。  ……張無忌本也料到他四人聯手,定然極不好鬥,果然正反兩套武功聯在一起之後,陰陽相輔,竟沒絲毫破綻。他數次連遇險招,倘若手中所持是件兵刃,當可運勁震斷對方刀劍,偏生過於託大,只拿了一根梅枝。」 由書上互補型聯手戰例歸納,但凡武功相生相剋、相輔相成[1],能彼此彌補對方武功上的不足,攻守默契,甚至心意相通、有若一人,相互應援,使得攻防上的破綻減少,最終增強聯手威力,但又不是以陣法而進行的聯手,均可歸類為互補型聯手。 注釋[1:包括剛柔相濟、陰陽調和、力技相輔〔力量與技巧〕、輕重搭配、緩速結合等等。 ⑶、陣法型聯手: 陣法型聯手是指以專用於聯手的陣法、套子、合體技等功夫,諸人聯手合力,默契而有序的攻擊與防禦。金庸書中比較有名的陣法包括天罡北斗陣、真武七截陣、五行陣、金剛伏魔圈、恆山劍陣等,還有玉女素心劍法、兩儀劍法等雙劍合璧類聯手,較為特殊的是波斯三使的聖火令武功聯手,不是通常意義上的陣法或套子,而是合體技。 ⑷、群毆型聯手: 當聯手人數多到一定程度,又沒有陣法、套子等相互配合,武功亦沒有互補可言,只能各打各的之時,這時的聯手就變成了群毆。 「游驥叫道:「大伙兒靠著牆壁,莫要亂斗!」大廳上聚集著三百餘人,倘若一擁而上,喬峰武功再高,也決計無法抗禦,只是大家擠在一團,真能挨到喬峰身邊的,不過五六人而已,刀槍劍戟四下舞動,一大半人倒要防備為自己人所傷。」 「但參與這英雄大會的人數何等眾多?擊倒十餘人,只不過是換上十餘名生力軍而已。又斗片刻,喬峰暗暗心驚:「如此打將下去,我總有筋疲力盡的時刻,還是及早抽身退走的為是。」」 「趙敏手掌輕擊三下,大殿中白刃耀眼,三人攻向楊逍,四人攻向韋一笑,另有兩人出兵刃制住了周芷若。楊逍立時搶到一劍,揮劍如電,反手便刺傷一人。韋一笑仗著絕頂輕功,以玄陰綿掌拍倒了兩人。但敵人人數實在太多,每打倒一人,立時更有二人擁上。  張無忌給玄冥二老纏住了,始終分身不出相援。」 「岳不群一招得手,嗤的一劍,又插入了另一名敵人左腿,那人破口大罵,退了下去。和他對戰的少了二人,但情勢並不稍緩,哥地里噗的一聲,背心中了一記鏈子錘,連攻三劍,才驅開敵人,忍不住一口鮮血噴出。眾敵齊聲歡呼:「岳老兒受了傷,累也累死了他!」和他對戰的六人眼見勝算在握,放開了圈子,這一來,岳不群更無可乘之機。」 「魔教那首領喝道:「緩攻游斗,耗他力氣!」使槍的八人齊聲應道:「是!」各退了兩步,只待向問天力氣稍衰,鐵鏈中露出空隙,再行搶攻。  旁觀眾人稍有閱歷的都看了出來,向問天武功再高,也決難長久旋轉不休,如此打法.終究會力氣耗盡,束手就擒。」 如上例所示,聯手人數多到一定程度,雖然人數眾多,但能同時出手的人畢竟有限,剩下人只能做生力軍,打法上變成了車輪戰。 群體的戰鬥力在於其持續性,蕭峰、岳不群、向問天等武功再高,內力、體力、精力終究有限,然而聯手群體的消耗甚至可以忽略。是以,群毆性質的聯手,其武力衡量因素和一般的聯手是不完全一致的。 3、單打獨鬥與面臨圍攻的差別: 「洪教主武功高出四人甚遠,若要單取其中一人性命,並不為難,但四人連環進擊,殺得一人,自己難免受傷。」 對付諸多敵人的聯手合擊和與人單打獨鬥所需考慮的的攻防要素並不相同。例如《鹿鼎記》中,洪教主與胖頭陀、許雪亭等四人大戰之時,對付敵人的聯手攻擊,首先考慮的並不是殺傷對手,而是保護自己,否則雖可輕取其中一敵性命,自己也難免受傷;單挑時以傷換傷,以命搏命倒沒什麼,面對眾多敵人的聯手攻擊也是這樣搞,那就是愚蠢和自殺了。 @ 關於秒殺。 秒殺一般都是指極短的時間內(瞬間、剎那,一分鐘之內,以秒計時)擊敗、重傷、擒拿或殺死對手,多數發生於強弱對比太過於巨大的情況,但秒殺也是最不穩定的強弱對比描述。 「兩人身子一晃,任我行但覺全身氣血都是晃了一晃,當即疾退兩步,陡地轉身,右手已抓住了余滄海的胸口,左掌往他天靈蓋疾拍下去。這一下兔起鶻落,實是誰都料想不到的奇變,眼見任我行與方證大師相鬥,情勢漸居不利,按理說他力求自保尚且不及,哪知竟會轉身去攻擊余滄海。這一著變得太奇太快,不然余滄海也是一代武學宗匠,若與任我行相鬥,雖然最後必敗,卻決不致在一招之間便為他所擒。眾人「啊」的一聲,齊聲呼叫。方證大師身子躍起,猶似飛鳥般撲到,雙掌齊出,擊向任我行後腦,這是武學中「圍魏救趙」之策,攻敵之不得不救,旨在逼得任我行撤回擊向余滄海頭頂之掌,反手擋架。眾高手見方證大師在這瞬息之間使出這一掌,都大為欽服,卻來不及喝采,知道余滄海這條性命是有救了。豈知任我行這一掌固是撤了回來,卻不反手擋架,一把便抓住了方證大師的「膻中穴」,跟著右手一指,點中了他心口。方證大師身子一軟,摔倒在地。」 「突然之間,群雄眼前一花,只見韋一笑已欺到了夏胄身前。他二人相隔十餘丈,不知韋一笑如何在頃刻之間竟便一閃即至。韋一笑提起手來,劈劈啪啪四響,打了他四個耳光,手肘一伸,已撞中他小腹上的穴道。夏胄武功本來也非泛泛,韋一笑若憑真實功夫與他相鬥,至少也得拆到五十招方能勝他,但韋一笑的輕身功夫實在太怪,如鬼如魅,攻了他個措手不及,夏胄待要招架,已然著了道兒。」 「向問大身形一晃,雙手連揮,已分別點了不戒夫婦、田伯光和儀琳四人的穴道。他出手之快,實是神乎其技,那婆婆雖然身法如電,竟也逃不開他的手腳。」 「這一下來得好快,費彬出其不意,只得雙掌豎立,運勁擋住屍身,便在此時,雙脅之下一麻,已被劉正風點了穴道。……劉正風是個深沉寡言之人,在師父手上學了這套功夫,平生從未一用,此刻臨急而使,一擊奏功,竟將嵩山派中這個大名鼎鼎、真實功夫決不在他之下的「大嵩陽手」費彬制服。」 「高昇泰道:「是!」懷中取出鐵笛,挺笛指向南海鱷神咽喉,跟著揚臂反手,橫笛掃向葉二娘。這兩記笛招都是攻向敵人極要緊的空隙,南海鱷神一個筋斗避過,拍的一聲,鐵笛重重擊中葉二娘左臂。葉二娘大叫一聲,急忙飄身逃開。高升泰的武功其實並不比這兩人強了多少,只是他旁觀已久,心中早已擬就了對付這兩人的絕招。這招似乎純在對付南海鱷神,其實卻是佯攻,突然出其不意的給葉二娘來一下狠的,以報前日背上那一掌之仇。看來似是輕描淡寫,隨意揮灑,實則這一招在他心中已盤算了無數遍,實是畢生功力之所聚,已然出盡全力。」 「突然之間,三人身形晃動,同時欺近,三隻左手齊往金花婆婆身上抓去。金花婆婆拐杖揮出,向三人橫掃過去,不料這三人腳下不知如何移動,身形早變。金花婆婆一杖擊空,已被三人的右手同時抓住後領,一抖之下,向外遠遠擲了出去。以金花婆婆武功之強,便是天下最厲害的三個高手向她圍攻,也不能一招之間便將她抓住擲出。但這三個白袍人步法既怪,出手又是配合得妙到毫巔,便似一個人生有三頭六臂一般。」 …… 任我行武功雖高,但公平交手,要一招擒住余滄海,卻也決計不能,但偷襲之下,便能一招擒住余滄海,繼而又點中了武功高於自己的方證的要穴;夏胃武功雖不及韋一笑,但若非韋一笑偷襲攻了他一個措手不及,也需要五十招才能取勝,但在韋一笑絕世輕功閃電一擊之下,還是數招落敗受擒;不戒武功之高,幾已不遜於向問天了,但向問天突然出手,卻能點中不戒夫婦、儀琳、田伯光的穴道;金花婆婆武功之強,便是天下最厲害的三個高手,也不能一招將她抓住拋出,但波斯三使步法詭異、配合巧妙,再加上突然出手,卻能做到這一點;高升泰武功不過略強於葉二娘、南海鱷神,但有心算無心之下,卻能出其不意的給了葉二娘一下;費彬武功決不在劉正風之下,但劉正風有心算無心,費彬卻被一擊擒拿……。諸多實戰的情況顯示,秒殺不但能發生於強弱對比巨大的戰例中,即使雙方差距甚小,甚至武功不及對方,只要能「有心算無心」、「出其不意」,未始不能秒殺對手。故此,秒殺並不適於描述武功高下,存在太多的偶然因素了,而交手時間越短,偶然因素的影響越大。(比如心態是否端正?環境是利是弊?攻防是否公平?武器優劣?主動還是被動?……?這些因素,都會直接影響到交手招數的多少、時間的長短。) @ 關於年老力衰。 金庸武俠有一點比較有趣,除主角外,配角很少有年紀輕輕就有一身好武藝的,武功高強的基本都是中老年人,看起來真的是武功越老越強。 「他與郭靖所受之傷情形相若,只是郭靖方當年富力強,復元甚速,他卻年紀老邁,精力已遠為不如。」 「他昔年曾以一枝玉簫與歐陽鋒的鐵箏、洪七公的嘯聲相抗,鬥成平手,這時隔了這許多年,力氣已因年老而衰減,內功卻是越練越深,李莫愁如何抵禦得住?片刻間便感心旌搖動,莫可抑制。」 「他知殷天正比自己大了二十多歲,內力修為是深了二十餘年,但自己正當壯年,長力充沛,對方年紀衰邁,時刻一久,便有取勝之機。豈知殷天正實是武林中一位不世出的奇人,年紀雖大,精力絲毫不遜於少年,內力如潮,有如一個浪頭又是一個浪頭般連綿不絕,從雙掌上向張松溪撞擊過去。」 「王維揚見斗他不下,心知自己年老,不如對方壯盛,久戰之下,氣力精神定然不如,突然間招式一變,掌不離肘,肘不離胸,一掌護身,一掌應敵,右掌往左臂一貼,腳下按著先天八卦圖式,繞著張召重疾奔,正是他平生絕技「游身八卦掌」。原來張召重知道跟著對方轉身,敵主己客,定然不如他熟練自然,眼見他白髮如銀,雖然矯健,長力一定不如自己,於是使出「閉目換掌」功夫,來接他的游身八卦掌」 「劉培生卻想師祖年邁,武學修為雖高,只怕精神氣力不如這正當盛年的惡道,忙奔回去請師父師娘。」 「大悲老人左掌在鏈子上斬落,眼前白光忽閃,急忙向右讓開時,不料他年紀大了,酣戰良久之後,精力已不如盛年充沛,本來腳下這一滑足可讓開三尺,這一次卻只滑開了二尺七八寸,嗤的一聲輕響,瘦子的長劍刺入了他左肩,竟將他牢牢釘在樹榦之上。」 1、年紀老了,精力會衰減,受傷後復元緩慢;年紀大了,氣力精神會不如盛年充沛,長力不濟。 「堪堪拆到千餘招,二人武功未盡,但年紀老了,都感氣喘心跳,手腳不免遲緩。楊過叫道:「兩位打了半日,想必肚子餓了,大家來飽吃一頓再比如何?」」 「趙志敬暗暗駭異:「周師叔祖此時就算未及百齡,也已九十,雖是修道之士,總也不免筋骨衰邁,步履維艱,但他身手如此矯捷,尤勝少年,真乃武林異事。」」 「明梅暗暗擔憂,心想這道人劍法狠辣異常,丈夫年事已高,耳目已不如昔日靈便,平地斗劍決無疏虞,現下身處高塔,清兵箭如驟雨,實是兇險萬分,手中暗扣三粒鐵蓮子,站在窗口相護。」 「風清揚不答他此問,說道:「這第三招『破刀式』講究以輕御重,以快制慢。田伯光那廝的快刀是快得很了,你卻要比他更快。以你這等少年,和他比快,原也可以,只是或輸或贏,並無必勝把握。至於我這等糟老頭子,卻也要比他快,唯一的法子便是比他先出招。你料到他要出甚麼招,卻搶在他頭裡。敵人手還沒提起,你長劍已指向他的要害,他再快也沒你快。」」 2、年紀老了,筋骨會衰邁,耳目沒年輕時靈便,動作沒年輕時靈敏,手腳不免遲緩。 「兩人激斗將近半個時辰,周伯通畢竟年老,氣血已衰,漸漸內力不如初斗之時,他知再難誘楊過使出黯然銷魂掌來,雙掌一吐,借力向後躍出,說道:「罷了,罷了!我向你磕八個響頭,拜你為師,你總肯教我了罷!楊過師父,弟子周伯通磕頭!」說著便跪將下來。」 「他年紀比成昆小了十餘歲,氣血較壯,冰火島上奇寒酷熱的鍛煉,於內力修為大有好處,百餘招中絲毫不落下風。」 3、年紀老了,氣血會衰敗,內力無法持久。 「楊過縱聲長嘯,過了一頓飯時分,非但沒絲毫衰竭之象,反而氣勢愈來愈壯。一燈聽得也不禁暗自佩服,雖覺他嘯聲過於霸道,使的不是純陽正氣,但自己當日盛年之時,卻也無這等充沛的內力,此時年老力衰,自更不如」 「陳近南倘若退避,那刀就奪不下來,只怕她又欲自盡,適才跟她對了一掌,知她年紀老邁,內力已不如己,但出手如電,拳掌功夫精絕,自己只要退得一步,空手再也奪不了她手中兵刃,當下硬挺胸膛,砰的一聲,受了她一掌……歸二娘年紀雖老,昔年功力仍有大半,陳近南為了奪她兵刃,無法運氣防護,這一掌挨得著實不輕……」 4、年老力衰了,內力會不如盛年時充沛,功力會衰減。 「張無忌暗暗驚訝,見黑索揮動時無聲無息,使索者的內力返照空明,功力精純,不露稜角,非自己所能及,心下駭異:「圓真說道,我義父由他三位太師叔看守,看來便是這三位老僧了,功力當真深厚之極!」」 「常人練武,少則數十招,多則變化逾千,傻姑只練六招,日久自然精純,招數雖少,卻也非同小可。」 「群雄都站起來與無塵把盞。無塵笑道:「天山雙鷹果然名不虛傳。陳正德那老兒要是年輕二十歲,老道一定不是他對手。」趙半山笑道:「那時他身手雖然矯健,功夫又沒這麼純了。」」 5、雖然年紀老了,會有諸般衰退,但也有一項好處,招數內力會更精純,功夫也會更精純。 「這一番惡鬥,胡斐一生從未遇過。他武功全是憑著父親傳下遺書修習而成,招數雖然精妙,實戰經驗畢竟欠缺,功力火候因年歲所限,亦未臻上乘,好在年輕力壯,精力遠過對方,是以數十招中打得難解難分。兩人迭遇險招,但均在極危急下以巧妙招數拆開。胡斐奮力拆斗,心中佩服:「金面佛苗大俠果然名不虛傳,若他年輕二十歲,我早已敗了。難怪當年他和我爹爹能打成平手,當真英雄了得。」」 「那陶百歲若是年輕上二十歲,劉元鶴原不是他的敵手。他向以力大招猛見長,現下年紀一老,精力究已衰退,與劉元鶴單打獨鬥已相形見絀,再加上一個鄭三娘在旁偷襲騷擾,更是險象環生。」 年紀老了,氣血衰敗,體力衰減,精力不濟,筋骨衰邁,耳目不靈便,手腳遲緩,受傷後復元緩慢,長力不足,甚至內力也不如盛年充沛,功力衰減。苗人鳳若年輕二十歲,胡斐早就落敗,陶百歲若年輕二十歲,劉元鶴便不是他的敵手,這就是年老力衰,這個「力」不僅是精力、體力,而且是武力。學武之人的武力和年紀的關係,其實類似拋物線,盛年之期不斷增長,雖然增長得越來越慢,盛年之後不斷衰減,且衰減得越來越快。一般來說,學武之人的巔峰期會出現在四五十歲,內功越強,則巔峰期出現得越晚,相應的巔峰期會越持久,但縱然是絕頂高手,也沒有七八十歲才達到巔峰的,除非另有奇遇。 @ 奇招、怪招的作用。 「須知既是武學高手,見聞必博,所學必精,於諸派武技胸中早有定見,不免「百花」易敵,「錯」字難當。」 人總是有慣性的,當一個人習慣了一個武學體系,突然面對另一個未曾見聞的武學體系,總會有種種的慣性思維,往往以慣有方式去對待,結果往往吃虧。「奇招」、「怪招」也不過因為少見、違反某些約定俗成習慣的招數罷了,看破了毫無為奇,看不破就要屢屢吃癟。 「本來歐陽鋒在這緊急關頭怪招碎發,洪七公原難抵擋,就算不致受傷,也必大感窘迫,哪知歐陽克在寶應與郭靖動手時已先行使用過了,雖然獲勝,卻給洪七公覷到了其中關竅。」 「驀地里流雲使躍身半空,向他頭頂坐了下來。這一招更是怪異,竟以臀部攻人,天下武學之道雖繁,從未有這一路既無用、又笨拙的招數。張無忌不動聲色,向旁又是一讓,突覺胸口一痛,已被妙風使手肘撞中。」 「玉真子見他身法奇詭,已全非鐵劍門的「神行百變」功夫,大驚之下,拚力抵拒,但對方劍招身法,生平從所未見,怪招如剝繭抽絲,永無止歇,驚惶中只得連連倒退。……袁承志左掌隨出,結結實實的打在他胸前。」 奇招、怪招往往有以弱勝強、出奇制勝的作用,拉近彼此差距;若同等或武功更高者使出,則反而增大了真實的差距。金庸書中最著名的怪招戰例,莫過於聖火令武功,張無忌賠了夫人又折兵,可謂經典之極。奇招、怪招與圍棋中的「欺招」一樣,看不破,怎麼打都是輸,看破了,應手而解,這就是「奇招」、「怪招」的特性。 @ 下乘武學與上乘武學的差別。 上乘武學與下乘武學差別,具體體現為兩個方面。 一是對自身潛力的開發效率。以郭靖為例,郭靖學降龍十八掌短短數日,前後表現差距明顯,郭靖還是那個郭靖,他的體力、內力也沒多大變化,假設南山拳可以讓郭靖發揮出50%的潛力,而降龍十八掌則可以讓他發揮出100%的潛力。 對自身潛力的開發效率,這是上乘武學與下乘武學的第一個差別。 二是對自身潛力的提升效率。只要不是死人,或者已經到了極限的人,修鍊武功都還是可以不同程度的提升的。然而,修鍊五年的九陽神功,足以令張無忌內力遠超滅絕師太三十餘年苦練的峨眉九陽功,易筋經之於游坦之、九陰真經之於郭靖、神照經之於狄雲……,這些都是上乘武學令修鍊者大踏步前進的實例。 上乘武學對自身潛力的提升效率,比下乘武學要快速得多。 然而,九陽神功與少林派內功練到最高境界,難分高下;佛門道家武學到得最高處,殊途同歸;諸般深奧的學問到了極處,本是殊途同歸……。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所有武功的終點都是人力之極限。對於一個資質極高的人,如黃裳,智慧高到極點,無師自通而最終達於武學最高境界,這樣的人縱然只學二流武功,同樣會成為舉世無雙的高手。當然,這樣的人物金書也是只此一人而已。但對一個資質普通甚至極差的人來說,比如郭芙、大小武,縱然學到了高深的武功,掙扎多年也只能在下乘境界徘徊,如果只學些粗淺功夫,恐怕連下乘境界都成問題。 因此,資質越差,對上乘武學的依賴性就越大。 @ 關於兩手互搏、分心兩用。 這其實可以看作一個小型的陣法(不過這個陣法很特殊,只有一個人),雖然並不是真的能令使用者武功增倍,但雙手招數搭配合理,也至少能增加一籌的戰鬥力;若雙手招數搭配極佳,比如小龍女雙劍合壁的「玉女素心劍法」,互搏所帶來的戰鬥力加成就極為可觀了,甚至是可怕的。 --------------------------------------- 演算法: 1、秒殺,一般指用極短的時間(以秒計數)、極少的招數(數招之內),擊敗/重創/殺死/擒拿對手。 2、金庸筆下的「數X」(數招/數日/數人等),一般情況下都是3—9個X之間。 3、交手千招不分勝敗,已經是很小的差距了,甚至可以忽略不計,所以若存在明顯可見的差距,則必然要在千招之內分出勝敗。 4、金庸筆下的「遠X」(遠勝/遠遜等),一般強者至少可以對付兩個弱者,或者百招之內擊敗弱者; 5、如果弱者有強者七八成以上的本領,則彼此差距相去不遠。 6、比較公認的看法是在《天龍八部》中,蕭峰、蕭遠山、慕容博、鳩摩智等四人,武功相若,難分高下。 7、單打獨鬥,蕭峰擊敗游坦之,所用招數不過10餘招;鳩摩智內傷發作時,不用火焰刀絕技,也是片刻就生擒慕容復(生擒比擊敗難度大得多);游坦之的武功在丁春秋之上,而丁春秋的武功則比慕容復更強一些。因此,蕭峰/鳩摩智要擊敗游坦之,所需招數均不超過10餘招之數,要擊敗丁春秋/慕容復,所需招數自必更少。 8、慕容復、游坦之二人聯手,至少可以戰平蕭峰。 9、神鵰中期,北丐、西毒武功半斤八兩、旗鼓相當,所以打了三天三夜也分不出高下。 10、射鵰之中,歐陽客、梅超風、丘處機等都是射鵰四絕秒殺的對象。 11、神鵰中期,瀟湘子、尼摩星等的武功本來略勝小龍女一籌,但小龍女學會左右互搏、分心二用之術後,武功增加一倍,即便瀟湘子、尼摩星二人聯手,也是「進攻即或不足,自守該當有餘」,再加上個尹克西,才能以守為攻,慢慢的擠死小龍女。 12、第二次華山論劍上,郭靖(非互搏)最多能抵擋東邪、北丐200—300招左右,比較公認的結果是此時郭靖的武力在四絕的七八成左右。 13、三渡的武功與玄冥二老差距不大,如果不是硬拼內力,張無忌非三渡的敵手,第一次交手只能抵擋300餘招,第二次交手他聯合殷天正、楊逍,整整鬥了數個小時也沒有真的分出勝負,第三次交手,即使有周芷若幫忙、甚至靠硬拼內力,也沒能戰勝三渡。 14、因內功屬性相剋,硬拼掌力的話,張無忌要擊敗空手的玄冥二老只需要30招左右,否則至少需要上百招才能取勝;如果玄冥二老使用兵器,要取勝需要的招數更多。 15、謝遜的內力大致是成昆的七成左右,能接成昆200招以上(成昆幻陰指已被破,要不然謝遜敗得更快)。 16、楊逍、殷天正與謝遜武功差距極小,二人聯手對付身處「金剛伏魔圈」陣法之中的渡難,比拼了上千招,也分不出高下(殷天正年老體衰,又曾經元氣大傷,武功已不在顛峰了)。 17、崑崙派「兩儀劍法」能增強何太沖夫婦聯手的威力,但楊逍「知道這劍法的厲害之處」,可算兩相扯直。因此,何太沖夫婦面對楊逍之時,雖有「兩儀劍法」的聯體技,但有等於無,也只能算一般聯手,楊逍自信能於數百招後勝過二人聯手。 18、圍攻三渡的八個人武功都不在何太沖之下,而圍攻渡劫的「河間雙剎」武功要比旁人更高一籌,渡劫一直居於下風,不到百招就應付維艱了,而渡厄卻穩佔先手,行有餘力,渡難對敵其餘三人,打了個平手,其後渡厄、渡劫以二敵五(河間雙煞+青海派三人),也是打了個平手,最後渡難單挑「河間雙剎」之一的郝密,在未盡全力的情況下數招內就令其迭遇險招。 19、耶律齊、楊過初遇時,武功差距不大,耶律齊不在孫不二之下,楊過則與孫不二相若,彼此顧忌。 20、耶律齊至少能夠抵擋李莫愁50招以上(四五十招時,耶律齊兵刃被李莫愁使計打落,仍然可以空手與李莫愁交鋒)。 21、耶律齊與楊過的武功無互補性,無默契,無陣法,所以他們的聯手只是一般型聯手,但已能夠抵擋李莫愁近千招左右(交手時間半個時辰以上)。 22、射鵰第六回《崖頂疑陣》之中,郭靖與黃河四鬼交戰,二三十招之外,才可以打贏老大斷魂刀沈青剛,數十招打贏老二追命槍吳青烈,十餘招打贏老四喪門斧錢青健。 23、射鵰第六回《崖頂疑陣》之中,郭靖對付黃河四鬼中的老三、老四聯手,猶有餘力去分手救助哲別、博爾術;但黃河四鬼齊上,郭靖手中沒兵刃,就抵擋不住;即便僅是黃河四鬼中的老大、老二、老三聯手,郭靖也是不敵。 24、石清、閔柔的劍法內力與白萬劍均在伯仲之間,而且二人數十年一起練劍,已可做到「心意相通、有若一人」、「劍法陰陽離合,相輔相成,凝為一體」,所以二人聯手威力極大,雖然沒有專用的聯手陣法,但顯然也存在很可觀的聯手加成。白萬劍之所以能抵擋七十餘招之上,是因為白萬劍以命搏命,且閔柔出手留了三分餘地,石清也不會有意要傷他。因此,石清閔柔的聯手,雖然本身威力極大,但對白萬劍之時並未完全展現。 25、玄冥二老自幼同門學藝,從壯到老,數十年來沒分離過一天,感情極深,攻守配合默契(倚天一書中多次出現玄冥二老『一攻一守』、『相互配合』),但既沒有專用於聯手的武功,而武功的互補性也不高。所以,二人聯手至多能發揮全部實力,並無例外加成。 26、三渡武功沒有互補性,但有「金剛伏魔圈」陣法配合,而且同練多年,心意相通、有如一人,極有默契(但修為高低不一),至少也能將實力完全發揮。 27、慕容復與游坦之,一個招式精妙、經驗豐富、內力平平,一個內力深厚、招式奇爛、掌力陰毒,武功互補性極強,對陣蕭峰時打法上也是互補的(慕容復把蕭峰的巧招盡數化解,游坦之把蕭峰的剛猛掌力盡數承受)。是以,二人聯手乃是典型的「強強聯合」、「優勢互補」,至少也能將實力完全發揮。 …… 聯合所有有效樣例(詳見本人的《武力衡量演算法之函數擬合》),通過數據模型處理,對數值進行回歸分析與函數擬合(過程從略),可得如下結果: 一、武力衡量演算法: 如果甲的武功是乙的P倍 (P≥1,且這裡的武功所指為戰鬥力,即綜合實力/武力),則甲至多用Q招就絕對擊敗乙(認輸、格斃、重傷或擒下),有如下規律: 結論1:當過招數至少3招(即至少「數招」)之時(即非「秒殺」), 有公式: Q×(P-1)^2≤10 ,或寫成 Q≤10÷[(P-; 結論2:當過招數不到3招之時(即「秒殺」), 有: Q=3,即過招數不到數招的戰例(秒殺),應取3招的為基準,只能作範圍估計,無法確定精確值; 注1:一般盡量取合適的實戰戰例,使得過招數在數招以上(若過招數在十招以上,更好); 注2:如果武功天性相生相剋,一切又當別論,例如玉女心經與全真武學、金烏刀法與雪山劍法,這種相生相剋的戰例,屬於特殊情況,需要另外考慮。 (所計算出來的數據,只能作為評價的參考,而不是評價的根據,因為準確數據,根本是計算不出的;允許存在例外。) 二、聯手演算法: 按照聯手人數多寡、聯手配合模式,以及武功強弱差距,金庸武俠小說中的聯手模式,大致可以分成五種,而聯手武力的計算模式,則可以歸納為:聯手武力=聯手係數×聯手武力直和。 1、一般聯手:武功差距不大,彼此無互補性、無默契、未經磨合,並且聯手人數不超過4個,例如楊過與耶律齊聯手對付李莫愁,這種情況下聯手係數約為 2/3 ; 2、強弱懸殊主從聯手:武功差距懸殊的組合聯手,比如甲武力=3a,乙武力=a,若按照一般聯手計算,二人聯手武力=(3a+a)×2/3=8a/3<3a,也就是說甲乙聯手武力反而不如甲單打獨鬥。換句話說,因為乙武功太差,甲與之聯手非但沒有幫助,反而被拖了後腿,這樣的例子在金庸書中,確實的存在的。強弱懸殊的組合聯手,強者要想不被拖累,則必須承擔主要的攻防,弱者予以輔助配合,而不是各打各的,或者弱者頂在前面,強者反而打醬油。當強弱懸殊組合聯手(武力差距一倍以上),強弱各居其位,強者發揮主力作用,這時雙方聯手武力為雙方武力值的直和。 3、互補聯手:武功有極高的互補性,或配合極佳、極有默契、心意相通等,並且聯手人數不超過4個,例如游坦之與慕容復聯手、石破天與白萬劍聯手、石清閔柔夫婦聯手等,此等情況的最優結果,也僅僅是兩人(或三人)能發揮全部實力,是以這種情況下聯手係數至多為 1,具體系數則需按實際情況來確定。 4、陣法聯手:有專用於聯手的武功或陣法、套路,不但攻防有序,而且配合默契,例如全真七子的「天罡北斗陣」聯手,楊過、小龍女的「玉女素心劍法」聯手,三渡的「金剛伏魔圈」聯手等,聯手係數一般都大於2/3,具體系數則需按實際情況來確定。 5、群毆聯手:聯手人數大於四個,其實就是所謂的「人海戰術」了,武功無互補性,無陣法、無連體技,未經磨合、配合不默契。一般群毆聯手主要就是依靠人多的優勢,實際上並不能提高聯手武力,主要靠的是拼消耗、拼生力軍來決勝負,例如聚賢庄諸豪傑圍毆蕭峰,或者江南七怪圍毆丘處機,就是靠拼消耗來決勝負的,就是憑藉有生力軍這個優點,一個不行了另一個頂上去,不斷輪換,而蕭峰/丘處機等則因為消耗而越來越弱,終將不敵。群毆聯手的武力合成也遵守前面的聯手規則,只是要考慮雙方的消耗問題。 一般群毆聯手的簡單計算:若群毆聯手之人之間沒有特殊武力加成(比如陣法套路、優勢互補、心意相通等),n(n≥5)個乙的群毆一個甲並打成平手,甲、乙平均武力比為P,則有:n=(9/16)×P^2。 注1:一般情況下,聯手演算法必須滿足:如果甲分別用N、M(均大於3,即「非秒殺」)招擊敗乙、丙,則甲擊敗乙、丙聯手所用的招數至少為N+M。 注2:聯手是不可傳替的。即如果A能戰平n個B(一般聯手),而B能戰平m個C(一般聯手),是無法推出A可以戰平n×m個C(一般聯手)的。(n×m > 1) ------------------------------------——— 申明: 若沒有明確指出,本文所分析的一般是該部書中人物最強之時的武力,不會向前或向後延伸,比如分析《天龍八部》中虛竹段譽的武力,乃是以書本結束時間為截期,至於百十年後的情況,不予考慮。 本人贊成存在武功相生相剋的可能性,所以以過招數來斷定武力未必完全準確,但大樣本情況下是不會錯的。 所有數據後面有問號的,表示不確定或理由不充分。 同一數值,不代表實力完全相同,而是指實力差距極小。例如俞蓮舟與宋遠橋,武力同為 42,但實際上俞蓮舟略強於宋遠橋,但這種差距,實在很小(已經無法在數字上體現差距)。 ------------------------------------——— 應用: 一、《天龍八部》 設定天龍八部開篇之時的段延慶武力為 55(%)。 1、掃地僧---------------------------------------------------------->157~1622、段譽-------------------------------------------------------------------0~116 ?3、虛竹------------------------------------------------------------->131~1354、蕭峰、鳩摩智、蕭遠山、慕容博----------------------------119~1235、天山童老-------------------------------------------------------<119~1236、李秋水----------------------------------------------------------<108~1127、游坦之--------------------------------------------------------------73~87 ?8、枯榮大師-----------------------------------------------------------55~67 ?9、玄慈方丈、神山上人--------------------------------------------47~61 ?10、段正明-------------------------------------------------------------55+11、段延慶、丁春秋-------------------------------------------------5512、黃眉僧-------------------------------------------------------------5013、蘇星河-------------------------------------------------------------46~5014、玄苦、玄難、玄寂、玄渡-------------------------------------4215、本觀、本相、本參、本因-------------------------------------4216、慕容復-------------------------------------------------------------41~4217、段正純-------------------------------------------------------------34~4118、余婆、卓不凡----------------------------------------------------32~36 ?19、芙蓉仙子、不平道人、安洞主-------------------------------29~3020、烏老大、高升泰-------------------------------------------------22 ?21、鄧百川、葉二娘-------------------------------------------------1922、公冶乾、徐長老、傳功長老----------------------------------17~1923、南海鱷神、大理-------------------------------------------17~1924、包不同----------------------------------------------------------≤1725、全冠清、白世鏡、雲中鶴----------------------------------≤15~1726、風波惡、丐幫宋奚陳吳四大長老-------------------------≤15~1727、褚萬里、傅思歸、朱丹臣、古篤誠----------------------≤1228、少林慧字輩弟子、丐幫六七八袋弟子-----------------------6~10 《天龍八部》一書可以說是金庸武俠武功描寫的巔峰之一,返老還童、吸人內力、無形刀劍、無形氣牆等等,這些前所未見的奇功絕學,使得天龍八部偏離寫實,近乎魔幻。 (一)、枯榮大師、本字輩四僧、段正明、段正純、黃眉僧: 「兩人接連變招,青袍客總是令得保定帝無法運勁推石,認穴功夫之准,保定帝自覺與己不相伯仲,猶在兄弟段正淳之上。他左掌斜削,突然間變掌為指,嗤的一聲響,使出一陽指力,疾點鐵杖,這一指若是點實了,鐵杖非彎曲不可。不料那鐵杖也是嗤的一聲點來,兩股力道在空中一碰,保定帝退了一步,青袍客也是身子一晃。保定帝臉上紅光一閃,青袍客臉上則隱隱透出一層青氣,均是一現即逝。」 「青袍客道:「你的武功和我相較,誰高誰下?」保定帝沉吟半晌,說道:「武功是你稍勝半籌,但若當真動手,我能勝你。」青袍客道:「不錯,我終究是吃了身子殘廢的虧。唉,想不到你坐上了這位子,這些年來竟絲毫沒擱下練功。」他腹中發出的聲音雖怪,仍聽得出語音中充滿了悵恨之情。」 「青袍客道:「嘿嘿!你自稱是大理國皇帝,我卻只當你是謀朝篡位的亂臣賊子。你有膽子,儘管去調神策軍、御林軍來好了。我跟你說,我勢力固然遠不如你,可是要先殺段譽這小賊卻易如反掌。你此刻跟我動手,數百招後或能勝得了我,但想殺我,卻也千難萬難。我只要不死,你便救不了段譽性命。」 「他(段延慶)兼正邪兩派所長,段家的一陽指等功固然精通,還練就一身邪派功夫,正邪相濟,連黃眉僧這等高手都敵他不過,段正淳自知不是他的對手。」 段延慶的武功稍勝段正明半籌,內力也在段正明之上,但因為身體殘廢,同時有所顧忌情況下[1],打起來卻不是段正明的對手;但並不能說,段延慶真的就大為不如段正明,因為段延慶還兼修了邪派武功,武功正邪相濟,顯然能毫無顧忌的使用正邪武功,才是段延慶的最強狀態。此狀態下,段延慶的戰鬥力比起只使段家武功狀態,只強不弱。況且,段正明只是數百招後或許能勝得了段延慶,但卻無法殺死段延慶。因此,段正明與正邪武功齊使的段延慶的差距極小,基本可以看作相等的,因為已設定段延慶武力值為55,則段正明的武力也在55左右;同時,不使邪派武功的段延慶至少能接段正明數百招,則其武力下限:55×0.845=47,上限小於段正明。 注1:段延慶與段正明、段正淳爭皇位,為了名正言順,在面對段正明、段正淳時一般只用段家武功來決勝負。 「黃眉僧點點頭,緩緩伸出中指,向保定帝胸前點去。保定帝微微一笑,伸出食指,對準他的中指一戳,兩人都身形一晃,便即收指。黃眉僧道:「段賢弟,我的金剛指力可不能勝你的一陽指啊。」保定帝道:「師兄大智大慧,不必以指力取勝。」黃眉僧低頭不語。」 「向棋局上一瞥,見兩人正在打一個「生死劫」,勝負之數,全是繫於此劫,不過黃眉僧落的是後手,一塊大棋苦苦求活。黃眉僧的兩名弟子破痴、破嗔卻已倒在地下,動彈不得。原來二僧見師父勢危,出手夾擊青袍客,卻均被他鐵杖點倒。」 「這段延慶委實非同小可。他身兼正邪兩派所長,段家的一陽指等功固然精通,還練就一身邪派功夫,正邪相濟,連黃眉僧這等高手都敵他不過,段正淳自知不是他的對手。」 黃眉僧的指力並不比段正明差,內力也只稍遜[1],但與段延慶比拼內力、棋藝,即使有弟子旁助,也要落入下風;當然,他們也是比拼了很長的時間。因此,黃眉僧稍弱於段正明、段延慶一些,武力約為46~50。 注1:要注意武功屬性的不同,一陽指是陽柔的武功,金剛指是陽剛的武功,其功法對力道的加成並不一致,段正明指法加成不及黃眉僧,而指力不遜於黃眉僧,則必是內力勝過黃眉僧之故。 「本因方丈道:「鎮南世子將來是我國嗣君,一身系全國百姓的禍福。你的見識內力只有在我之上,既來問我,自是大大的疑難。我一人難決,當與三位師兄弟共商。」」 「這段氏五大高手一陽指上的造詣均在伯仲之間,但聽得嗤嗤聲響,五股純陽的內力同時透入段譽體內。」 「敵人最厲害的招數猝然攻至,段譽兀自懵然不覺。保定帝和本相雙指齊出,將他這四招「火焰刀」接下了,只是在鳩摩智極強內勁的陡然衝擊之下,身形都是一晃。本相更「哇」的一聲,吐出了一口鮮血。」 「他知天龍寺中除枯榮大師外,尚有四位高手,現下忽然多了一個「本塵」出來,這人的名字從未聽過,而內力之強,絲毫不遜於其餘「本」字輩四僧,但看他雍容威嚴,神色間全是富貴尊榮之氣,便猜到他是保定帝了。」 「段延慶武功奇高,大理國除了保定帝本人外,無人能敵,如果他追上了鎮南王,確是大有可慮。」 段正明與本參、本因、本相、本觀等,固然有「一陽指上的造詣均在伯仲之間」的旁白評價,但「伯仲之間」與「不相伯仲」並不等同,其成語詞典解釋為「比喻差不多,難分優劣」,顯然伯仲之間亦有高下,只是這個差距並不會太大,以至於可以輕易分辨出罷了。另外,這也僅是「一陽指上的造詣」伯仲之間,而非內力/功力/武功伯仲之間,更不是武力伯仲之間。本因是天龍寺的方丈,但他自認內力見識均不如段正明;鳩摩智與天龍寺諸僧交手後,判斷段正明內力絲毫不在四本之下;段正明與本相同接鳩摩智兩招火焰刀,段正明雖然也是身子一晃,但實質上未受任何傷害,內力運使也未受任何影響,本相非但身子一晃,更是直介面吐鮮血,二人差距顯然不小;天龍書末,段譽、巴天石、朱丹臣等也認為大理國唯有段正明可以抗衡段延慶。因此,天龍諸本的武力決不在段正明之上。 從本人的《拼勁力「身子一晃」與「退步」研究》一文研究結果來看,同樣是被鳩摩智的兩記「火焰刀」徒然衝擊,段正明僅僅身子一晃,安然無事,本相非但身子一晃,更要口吐鮮血。從力道上分析,段正明的力道略遜於鳩摩智那兩記「火焰刀」的力道半籌(不下於九成),而本相的力道卻遠不及鳩摩智另外兩記「火焰刀」(不到七八成)。 也就是說,本相的力道不到段正明的八成(0.7/0.9≈0.78),這還不考慮段正明先期在皇宮之中曾為醫治段譽,已耗損了一些內力(當然,是很少的一部分)。 這樣,按照武功≈招式×力道,本相與段正明的一陽指造詣在伯仲之間,而其力道不到段正明的八成,若段正明的武力在 55 左右,則本相的武力≤55×0.78≈ 42 左右;本觀、本參、本因與本相的武功,書上並未描述是否存在差距,大概也差不多。 因此,本相、本參、本因、本觀的武力,應該都在 42 左右,略不及段正明。 「兩人一搭上手,使的都是段家祖傳武功。段延慶以杖當劍,存心要以「段家劍」劍法殺死段正淳。他和段正淳為敵,並非有何私怨,乃為爭奪大理的皇位,眼前大理俱在此間,要是他以邪派武功殺了段正淳,大理群臣必定不服。但如用本門正宗「段家劍」克敵制勝,那便名正言順,誰也不能有何異言。段氏兄弟爭位,和群臣無涉,日後登基為君,那就方便得多了。」 「行到二十餘招後,段延慶手中的鐵杖似乎顯得漸漸沉重,使動時略比先前滯澀,段正淳的長劍每次和之相碰,震回去的幅度卻也越來越大。……他二人所使的招數,都是在十三四歲時便已學得滾瓜爛熟,便范驊、巴天石等人,也是數十年來看得慣了,因此這場比劍,決非比試招數,純系內力的比拚。」 「段正淳眼見手中長劍隨時都會折斷,深深吸一口氣,右指點出,正是一陽指的手法。他指力造詣頗不及乃兄段正明,難以及到三尺之外。」 段延慶與段正純交手,系王位之爭,為了名正言順的奪位,段延慶有所顧忌,有所保留,僅僅使用了段氏本門的武功,即使如此段正純在接了段延慶八十餘招之後,也已經支持不住。 前面已經論證了僅僅使用段家本門武功的段延慶,還是稍遜段正明半籌或一籌的,而段正純卻僅僅能接這樣的段延慶八十餘招,因此段正純的武力=(47/1.36)~(55/1.36)=34~41。 「猛聽得「嗚嘩——」一聲大喝,各人耳中均震得嗡嗡作響。保定帝知道這是佛門中一門極上乘的武功,叫作「獅子吼」,一聲斷喝中蘊藏深厚內力,大有攝敵警友之效。」 「本因方丈道:「師叔估量敵勢,咱們若非趕緊練成六脈神劍,只怕寶經難免為人所奪,天龍寺一敗塗地。只是這神劍功夫以內力為主,……」 「手掌提起,保定帝滿頭烏髮盡數落下,頭頂光禿喬地更無一根頭髮,便是用剃刀來剃亦無這等乾淨。段譽固然大為驚訝,保定帝、本觀、本因等也無不欽佩:「枯榮大師參修枯禪,功力竟已到如此高深境界。」」 「鳩摩智見他中指點出,立即蓄勢相迎,不料對方這一指竟然無半點勁力,還道他虛虛實實,另有後著,待見他又點一指,仍是空空洞洞,不禁心中一樂:「我原說世上豈能有人既會使商陽劍,又會使中沖劍?果然這小子虛張聲勢的唬人,倒給他嚇了一跳。」」 枯榮大師的武功,已經到了很高深的境界,內力明顯勝過段正明等人,天龍寺唯有他可以左右手同使六脈神劍。 這裡大致推測一下枯榮的武力。本字輩本因認為縱然損失一些內力,也能練成一脈神劍,事實也是如此,他們都為段譽虛耗了不少內力,但修練六脈神劍中的一劍卻毫無阻礙,可見修成一脈神劍的內力下限低於本字輩的內力;段譽能學全六脈神劍且能同時運用,只是不知道如何運用,時靈時不靈,則可見練全六脈神劍的內力要求上限低於當時段譽的內力。 而根據本人的估算(詳見本人的另一篇文章《天龍寺之時,段譽內力估算》),段譽的內力大致是段正明的兩三倍。如果每多練一脈需要的內力增幅是相同的話,那麼枯榮大師雖然也不能同使兩脈神劍,但已能雙手拇指「少商劍」雙劍齊發,而段正明與四本卻只能驅使單手一脈,即枯榮大師的內力大致勝過本相三成到六成。而對同一門武功,武力高下往往由功力決定,按此計算枯榮大師的武力應該在42×(1.3~1.6)=55~67左右。 注1:一陽指是深具皇道風格的武功,講究氣度與氣勢,而不追求殺傷力。依據一陽指、六脈神劍的原理,可以認為六脈神劍才是一陽指的殺招,只可惜要求太高了,沒有百年功力,根本無法練全。凌空指力的射程不如凌空掌力,這是一個經常被忽略的事實,段正純內力遠勝南海鱷神,但他的一陽指力射不出身外三尺,而南海鱷神的掌力卻可以擊出一丈之外,便是司空玄掌風余勢也可以打倒段譽;金庸筆下,「凌空點穴/解穴」是極其罕見、極其高深的武功,非第一流高手不能辦到,然而凌空掌力/掌風,即使是陸冠英、司空玄這樣的二三流角色,也能辦到,可謂屢見不鮮,即便是數丈的掌力/掌風也並不少見,蕭峰、楊過等都能夠做到,但超過一丈的指力,卻唯有一燈一人。可見,凌空指力的門檻比凌空掌力高,射程卻比凌空掌力近,但凌空指力的威力決不弱於凌空掌力,這也說明凌空勁力的射程遠近與威力大小沒有直接關係。 注2:鳩摩智能以四招「火焰刀」打得本相口吐鮮血,並非鳩摩智的功力真的就有這麼大的優勢,而是鳩摩智的出手實際上是突襲(「猝然」、「陡然」二詞,俱可為證),段正明、本相倉促接招,難以運足全力抗禦,換成公平交手情形,鳩摩智是否還能做到這一點,是存疑的;同時,從段譽的內力來源推算,段譽此時的內力,尚不到三個段正明之和,而只是略大於兩個段正明之和,鳩摩智內力尚不如段譽,自然更不如三個段正明之和了,當與兩個段正明之和彷佛。 (二)、丁春秋、慕容復、游坦之、玄慈方丈、神山上人、蘇星河: (1)慕容復與段延慶的高下: 「慕容復搖頭道:「舅媽,對頭的武功極強,甥兒萬萬不是他的敵手。咱們只可智取,不可力敵。」」 「慕容復抽出腰間長劍,冷森森幻起一團青光,向段延慶刺去。段延慶受五人圍攻,慕容復更是一流高手,但他杖影飄飄,出招仍是凌厲之極。」 「只見風波惡卧在地下,段延慶右手鋼杖在他身外一尺處划來划去,卻不擊他要害。慕容復、鄧百川等兵刃遞向段延慶,均被他鋼杖撥開。這情勢甚是明顯,段延慶如要取風波惡性命,自是易如反掌,只是暫且手下留情而已。  慕容復倏地向後跳開,叫道:「且住!」鄧百川、公冶乾、包不同三人同時躍開。慕容復道:「段先生,多謝你手下容情。  你我本來並無仇怨,自今而後,姑蘇慕容氏對你甘拜下風。」」 「段延慶右手微斜,內力自鋼杖傳上單刀,只聽得叮叮噹噹一陣響聲過去,單刀已被震成十餘截,相互撞擊,四散飛開。慕容復、王夫人等分別縱高伏底閃避,心下均各駭然。」 「慕容復拱手道:「段先生神功蓋世,佩服,佩服。咱們就此化敵為友如何?」段延慶道:「適才你說要布置醉人蜂來害我,此刻比拚不敵,卻又要出甚麼主意了?」」 「聽了這幾句話後,段延慶心下已然雪亮,暗中使了**的自是慕容復無疑,他忌憚自己武功厲害,生怕藥力不足,不敢貿然破臉,要自己走動一下,且看勁力是否尚存,自忖進屋後時刻留神,既沒吃過他一口茶水,亦未聞到任何特異氣息,怎會中他毒計?」 「段延慶心道:「此刻我身中毒藥,唯有勉強答允,毒性一解,立時便將他殺了。」」 「慕容復道:「孩兒這就替義父解毒。」伸手入懷,取了個小瓷瓶出來,正要遞將過去,心中一動:「我將他身上『悲酥清風』之毒一解,從此再也不能要脅於他了。今後只有多向他討好,不能跟他勾心鬥角。他最恨的是段譽那小子,我便將這小子先行殺了。」」 無論實戰還是旁白,或是獨白,均顯示慕容復的武功與段延慶差距極大,即使再加上鄧百川、公冶乾、包不同、風波惡等四人的助力圍攻,也沒能在段延慶手底下佔到半點便宜,甚至風波惡還被打倒在地,而慕容復等人連迫退段延慶半步也不能,段延慶如要取風波惡性命,易如反掌。 武功相差懸殊的組合聯手而戰,若沒有章法,不懂得配合,類似南海鱷神與段正淳聯手對付慕容復,南海鱷神就完全淪為打醬油的角色。風波惡、包不同等與慕容復聯手也是這樣,四家臣武功差慕容復太遠,既便參加聯手,也無多大補益。是以,慕容復與其四家臣的聯手威力其實頗為有限,實際上不會比慕容復單人作戰強多少,這對合理評價段延慶與慕容復及其四家臣的戰鬥,也是比較重要的依據。 綜合來說,慕容復的武力與段延慶差距極大,幾乎可以說是遠遜,也就是說段延慶至少可以對付兩個慕容復,或者慕容復接不了段延慶一百招,段延慶的武力在55左右,則慕容復的武力<55÷1.316≈42。 「慕容復不知他叫嚷些甚麼,右足牢牢踏定了段譽,雙手分敵二人。拆到十餘招後,覺得南海鱷神雖有一件厲害兵刃,倒還容易抵敵,段正淳的一陽指卻著實不能小覷了,是以正面和段正淳相對,凝神拆招,於南海鱷神的鱷嘴剪卻只以餘力化解,百忙中還得一兩招,便將南海鱷神逼躍出數丈以外相避。段譽被他踏住了,出力掙扎,想爬起身來,卻哪裡能夠?……便在此時,慕容復乘著段正淳誤傷對手、心神微分之際,左手中指直進,快如閃電般點中了段正淳胸口的中庭穴。」 慕容復覺得段正純的一陽指不可小覷,需要凝神小心應付,這說明段正純並不是慕容復隨隨便便就能打發的;南海鱷神與段正純武功差距過大,沒能為聯手做出什麼明顯的貢獻,純屬打醬油。更關鍵的是,正是因為南海鱷神的叫叫嚷嚷,導致了段正純的分神,進而迅速落敗,完全是起了反作用。慕容復的的不利因素如下:⑴、慕容復在交手過程中一直沒有移動,腳下始終踩著段譽;⑵、南海鱷神武功雖差,在聯手中起不到多大作用,但不會一點作用都沒有。段正淳的不利因素如下:⑴、段正淳急於救子,一陽指使得「虎虎生風,著著進迫」、「狠辣有餘,沉穩不足」,武功發揮失常;⑵段延慶在旁窺視與嘲諷,也一定程度上讓段正淳分了心。 雙方都有不利因素,也難以說得准誰更不利,誰更佔便宜;書中對三人相鬥,實際上也沒有明示哪一方佔了便宜,哪一方在打鬥中佔了上風,慕容復能取勝,作者歸咎於段正淳的誤傷戰友,心神微分,而不是慕容復武功高強。因此,至少可以確定慕容復的武功與段正純相差不遠,而段正純的武力值在 34~41 之間,即慕容復的武力≤(34~41)×1.32=45~54。又因為,慕容復的武功至少在段正淳之下,即其武力≥34~41。 綜合上面兩個結論,可知慕容復的武力在41~42之間。 (2)丁春秋、段延慶、慕容復的高下: 「丁春秋數招一過,便知慕容復不願與自己對掌,顯是怕了自己的「化功」。對方既怕這功夫,當然便要以這功夫制他,只是慕容復身形飄忽,出掌更難以捉摸,定要逼得他與自己對掌,倒也著實不易。再拆數掌,丁春秋已想到了一個主意,當下右掌縱橫揮舞,著著進逼,左掌卻裝微有不甚靈便之象,同時故意極力掩飾,要慕容復瞧不出來。……又拆了二十餘招,丁春秋左手縮入袖內,右掌翻掌成抓,向慕容復臉上抓去。慕容復斜身轉過,挺拳直擊他左脅。丁春秋一直在等他這一拳,對方終於打到,不由得心中一喜,立時甩起左袖,卷向敵人右臂。……慕容復一驚之下,這一拳打得更狠,驀地里拳頭外一緊,已被對方手掌握住。  這一招大出慕容復意料之外,立時驚覺:「這老怪假裝左側受傷,原來是誘敵之計,我可著了他的道兒!」」 「丁春秋眼見慕容復又以借力打力之法反傷自己弟子,自是惱怒之極,但想:「我若為了保全這些不成材的弟子,放脫他的拳頭,一放之後,再要抓到他便千難萬難。這小子定然見好便收,脫身逃走。這一仗我傷了五名弟子,只抓下他半隻袖子,星宿派可算大敗虧輸,星宿老仙還有什麼臉面來揚威中原?」當下五指加勁,說什麼也不放開他拳頭。」 「丁春秋一時無計可施,游目四顧,見眾弟子之中只有兩人並未隨眾躲避。」 「丁春秋奈何不了慕容復,本已焦躁之極,眼見阿紫的笑容中含有譏嘲之意,更是大怒欲狂,左手衣袖一揮,拂起桌上兩隻筷子,疾向阿紫兩眼中射去。」 「這一役他傷了星宿派二十餘名弟子,大獲全勝,終於出了給丁春秋暗害而險些自刎的惡氣,但最後得能全身而退,實是出於僥倖,路上回思適才情景,當真不寒而慄。與王語嫣、鄧百川一行會齊後,在客店中深居簡出,讓鄧百川等人養傷。」 慕容復與丁春秋的大戰頗為精彩,慕容復雖然大獲全勝,可實際上出於僥倖,自己回思此戰,不寒而粟。在丁春秋以誘敵之計抓住慕容復拳頭之前,雙方已經交手三十來招,此後丁春秋施展化功,欲化去慕容復內力,而慕容復則以斗轉星移,將其轉移到星宿派弟子身上,雙方糾纏良久。單純從武藝上看,這一戰看不出丁春秋在武功上有什麼高出慕容復之處,只是他的毒功實在威力巨大,慕容復開始之時又頗為輕敵,這才受制於人。若慕容復與丁春秋再戰一場,丁春秋要抓到慕容復便千難萬難,那他的化功就難以起到作用。只是,慕容復必然還是畏懼丁春秋的種種劇毒與化功,打起來必然還是難以展開手腳。因此,丁春秋的武力雖然高於慕容復,但只能說是略勝,絕非遠勝。將此戰折算為過招數,則雙方交手招數已不下於五十餘招,且未曾分出勝敗,也就是說,丁春秋的武力<(41~42)×1.447=59~60。 「包不同語聲未歇,兩點火星已向他疾射過來。鄧百川和公冶乾各出一掌,撞開了這兩點火星,但兩人同時胸口如同中了巨錘之擊,兩聲悶哼,騰騰騰退出三步。原來丁春秋是以極強內力拂出火星,玄難內力與之相當,以掌力將火星撞開後不受損傷,鄧百川和公冶乾抵受不住。」 「丁春秋一聲長笑,大袖飛舞,撲向鄧百川身後,和他對了一掌,回身一腳,將包不同踢到。鄧百川右掌和丁春秋相對,胸口登時便覺得空蕩蕩地,待要吸氣凝神,丁春秋又是一掌拍到。鄧百川無奈,只得又出掌相迎,手掌中微微一涼,全身已軟綿綿的沒了力氣,眼中看出來迷迷糊糊的儘是白霧。一名星宿派弟子走過來伸臂一撞,鄧百川撲地倒了。」 「段延慶左杖拄地,右杖橫掠而出,分點鄧百川和公冶乾二人,嗤嗤嗤幾聲,霎時間遞出了七下殺手。鄧百川勉力對付,公冶乾支持不住,倒退了兩步。包不同和風波惡二人回身殺轉。段延慶以一敵四,仍是遊刃有餘,大佔上風。」 鄧百川是慕容氏四大家臣之首,武功比餘下三人更高,公冶乾的掌法連喬峰都曾經讚歎過,可丁春秋僅憑飛射兩點火星,就將他們震退三步;丁春秋與鄧百川對了一掌後,回身一腳就將包不同踢到(不過,包不同已經中了游坦之的寒毒,狀態不佳),再與鄧百川對一掌,鄧百川便中了化功。相比之下,段延慶連出七下殺手也不能立刻便勝過鄧百川與公冶乾的聯手,丁春秋秒殺弱手的本領猶在段延慶之上。 「段延慶心道:「此刻我身中毒藥,唯有勉強答允,毒性一解,立時便將他殺了。」」 「丁春秋眼見慕容復又以借力打力之法反傷自己弟子,自是惱怒之極,但想:「我若為了保全這些不成材的弟子,放脫他的拳頭,一放之後,再要抓到他便千難萬難。這小子定然見好便收,脫身逃走。……」 那麼,丁春秋真的強過段延慶嗎?恐怕也未必!段延慶武功明顯高於慕容復,慕容復對段延慶是「萬萬不是他的敵手」、「只可智取,不可力敵」、「甘拜下風」,而他對丁春秋雖然忌憚,可也沒有這樣的評價。與慕容復的實戰對比,段延慶的表現要優於丁春秋;二人對慕容復的心態優勢,也是段延慶更高,丁春秋自付要再次抓到慕容復千難萬難,段延慶自付毒性一解,立刻便能誅殺慕容復。 因此,綜合看來,丁春秋與段延慶的實力應該差不多,武力值也在 55 左右,慕容複比起這兩人均是略遜。 (3)游坦之與丁春秋、慕容復的高下: 「他這一步跨中帶縱,退出了五尺,卻見游坦之仍在自己身前三尺之處,可知便在自己倒退這一步之時,對方同時踏上了一步,當然他是見到自己後退之後,這才邁步而前,後發齊至,不露形跡,此人武功之高,當真令人畏怖。」 「不料丁春秋第五掌擊出,游坦之回了一掌,丁春秋身形微晃,竟退開了一步。眾高手一見,便知這一招是丁春秋吃了點小虧,當即止步,不再上前應援。原來游坦之吐出四口瘀血後,內息已暢,第五掌上已將冰蠶奇毒和《易筋經》內力一併運出。丁春秋以掌力硬拚,便不是敵手。若不是丁春秋佔了先機,將游坦之擊傷,令他內力大打折扣,則剛才雙掌較量,丁春秋非連退五步不可。」 「丁春秋氣息翻湧,心有不甘,運起十成功力,大喝一聲,鬚髮戟張,呼的一掌又向前推去。游坦之踏上一步,接了他這一掌,叫道:「快放下段姑娘!」呼呼呼呼,連出四掌,每出一掌,便跨上一步。這五步一踏出,已與丁春秋面面相對,再一伸手,便能搶奪阿紫。」 「他(丁春秋)擒獲阿紫,本想當眾將她處死,免得她來爭星宿派掌門人之位,這時見了游坦之的情狀,似可將阿紫作為人質,脅制這個武功高出於己的丐幫幫主庄聚賢(游坦之)」 游坦之的內力、掌力、輕功身法均在丁春秋之上,二人交手十多招之時,丁春秋就已相形見絀;比拼掌力,游坦之在強行收回掌力、被自身掌力擊傷情況下,連接丁春秋五掌,並無大礙,吐口瘀血,內息暢通後再與丁春秋對了四掌,就完全壓倒性的勝過丁春秋,甚至已可以從丁春秋手中搶奪人質[1]。顯然,若無阿紫在場,以至於丁春秋有人質可以脅迫游坦之,丁春秋在游坦之手上走不了數十招。 注釋[1]:游坦之在伸手就以可搶奪人質情況下,卻又被丁春秋脅迫,顯然不是因為武力不足,若人質不是阿紫,游坦之不在意人質的死活,丁春秋只怕當場就被游坦之重創。 而丁春秋對陣游坦之之所以全然處於下風,是因為游坦之內力極深、掌力陰毒,丁春秋的劇毒既對他無用,而丁春秋的招數、經驗等優勢又不足以壓制或抵消游坦之巨大的內力優勢。丁春秋在使用毒功或化功情況下,武力在55左右;丁春秋若與游坦之公平決鬥,在游坦之手底下大約就是能走數十招這樣。因此,游坦之的武力值在:55×(1.33~1.58)=73~87之間。 「他雖在一招間奪到敵人兵刃,但眼見敵方七八個人各挺兵刃,攔在黑衣人之前,要搶桑土公過來,殊非易事,何況適才和那黑衣人對掌,覺他功力雖較自己略有不如,但另有一種詭異處,奪到鋼刀,只是攻了他個出其不意,當真動手相鬥,也非片刻間便能取勝。」 「各人轉過頭向叫聲來處望去,只見游坦之雙手各持一根竹杖,左杖探路,右杖搭在一個中年漢子的肩頭上,從山坳里轉了出來。那中年漢子卻是留守靈鷲宮的烏老大。但見他臉容憔悴,衣衫襤褸,一副無可奈何的神情,虛竹等登時明白,游坦之是逼著他領路來尋阿紫,一路之上,想必烏老大吃了不少苦頭。」 烏老大的功力較之於慕容復只是略有不如,當真動手,慕容復也無法片刻間便能取勝;然而,游坦之即便雙眼盡瞎,亦能完全的壓制烏老大,烏老大這等兇狠狡詐的人物在游坦之手底下,只能做牛做馬,任勞任怨。另外,蕭峰與游坦之單挑,需兩個「數掌」再加「倏地橫掃一腿」,實際上是靠經驗、巧招取勝,然而蕭峰卻自付能在「數掌之間」便要取慕容復的性命;在對陣丁春秋上,游坦之的表現也明顯優於慕容復,讓丁春秋自認武功不及,而慕容復僥倖在丁春秋手底下逃過一次之後,「路上回思適才情景,當真不寒而慄」,顯然對丁春秋畏懼之極。因此,綜合來說,游坦之的武功明顯要比慕容復高出甚多。 (4)玄慈方丈、神山上人的武功: 「喬鋒回鏡擋架之時,已提著止清躍向屋頂,只覺他身子甚輕,和他魁梧的身材實在頗不相稱,但那破鑼似的聲音一響,自己竟然在屋檐上立足不穩,膝間一軟,又摔了下來。他自行走江湖以來,從來沒遇到過如此厲害的對手,不由得吃了一驚,一轉身,便如淵停峙般站在當地,氣度沉雄,渾不以身受強敵圍攻為意。」 「玄難、玄寂相顧默然。他二人在少林寺數十年,和玄慈是一師所授,用功不可謂不勤,用心不可謂不苦,但這大金剛掌始終以天資所限,無法練成。他二人倒也不感抱憾,早知少林派往往要隔上百餘年,才有一個特出的奇才能練成這門掌法。」 「鳩摩智最後所使的「袈裟伏魔功」,玄慈方丈畢生在這門武功上花的時日著實不少,以致頗誤禪學進修,有時著實後悔,覺得為了一拂之純,窮年累月的練將下去,實甚無謂。但想到自己這門袖功足可獨步天下,也覺自慰,此刻一見鳩摩智隨意拂袖,瀟洒自在,而口中談笑,袍袖已動,竟不怕發聲而泄了真氣,更非自己所能,不由得百感交集。」 「游坦之更不打話,左手凌空劈出,右掌跟著迅捷之極的劈出,左手掌力先發後至,右手掌力後發先至,兩股力道交錯而前,詭異之極,兩人掌力在半途相逢,波的一聲響,相互抵消,卻聽得嗤嗤兩聲,玄慈腰間束帶的兩端同時斷截,分向左右飛出丈許。游坦之這兩掌掌力所及範圍甚廣,攻向玄慈身子的勁力被「禮敬如來」的守勢消解,但玄慈飄向身側的束帶卻為他掌力震斷。」 「丁春秋和游坦之的對答,聲音雖不甚響,但內功深厚之人卻早將一字一句都聽在耳里。少林寺眾高僧聽丁春秋公然命這庄聚賢來殺玄慈方丈,無不大怒,但適才見到兩人所顯示的功力,這庄聚賢的功力既強且邪,玄慈在武功上是否能敵得住,已是難言,而各種毒功邪術更是不易抵擋。」 玄慈的武學天份很高,算得上少林寺百年難遇的奇才,般若掌、大金剛拳修鍊有成,玄難、玄寂等比之不及。玄慈以大金剛掌出招,劈空拳一掌竟打得蕭峰「立足不穩,膝間一軟,又摔了下來」,而蕭峰也認為玄慈為自己所遇到高手中的最強者,這說明玄慈的武功明顯高於玄苦、玄難等人。從這裡估算,玄慈武力下限≥42×1.1≈47。鳩摩智挑少林寺之時,以小無相功催動的幾招少林絕技,玄慈自認遠為不如;三十年前,玄慈等二三十人圍攻蕭遠山,反被殺得片甲不留,即使三十年後玄慈武功大進,蕭遠山顯然依舊不是玄慈可以企及的。玄慈與游坦之交手,正面化解游坦之的掌力,略處下風(游坦之的掌力所及範圍甚廣,玄慈僅能化解攻向自己身子的部分掌力,其身側的束帶卻被震斷);丁春秋根本不怕少林寺,大庭廣眾之下也敢直接叫游坦之去殺玄慈,顯然也不怕玄慈,則玄慈的武功不會明顯高於丁春秋;少林諸僧見識了游坦之武功內力之後,對玄慈是否能抵擋游坦之並沒有什麼信心,這也說明玄慈的武功很大可能不如游坦之。因此,粗略估計,可以認為玄慈的武功大體上與丁春秋差不多,其武力在47~61之間。 「眾僧大都知道神山上人在武林中威名極盛,與玄慈大師並稱「降龍」、「伏虎」兩羅漢,以武功而論,據說神山上人還在玄慈方丈之上。只是清涼寺規模較小,在武林中的地位更遠遠不及少林,聲望卻是不如玄慈了,……」 清涼寺規模小,影響力低,但神山上人卻能與玄慈並稱「降龍」、「伏虎」兩羅漢,而且據說武功更在玄慈之上,這就好比一個野雞大學的教授,要讓世人公認他的水平在哈佛、劍橋最知名的教授之上,必然需要具備更出彩的表現、更具水準的業績才能達成。是以,神山上人的真實水平極有可能在玄慈之上。 「神山這才投到清涼寺中,只三十歲時便技蓋全寺,做了清涼寺的方丈。神山上人天資穎悟,識見卓超,可算得是武林中的奇才,只是清涼寺的武學淵源遠遜於少林,寺中所藏的拳經劍譜、內功秘要等等,不但為數有限,而且大部分粗疏簡陋,不是第一流功夫。四十多年來他內功日深,早已遠遠超過清涼寺上代所傳的武學典籍中所載,但拳劍功夫,終究有所不足,每當想起少林派的七十二項絕技,總不自禁又是艷羨,又是惱恨。」 在這裡得贊一下神山上人的武學資質,金庸書中武功超越師傅者多有,武功超越創功者亦有不少,但武功超越武學秘籍所載的武學境界則唯有神山上人一人,這雖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清涼寺武學秘籍檔次較低,但亦不可否認神山上人資質之高。若是神山上人有玄慈的機緣,武功豈止只是「據說」玄慈之上,只怕是遠遠勝過玄慈才恰當,神山上人說玄慈等人是「飯桶」,也不是全無根據的。 (5)蘇星河: 「蘇星河隨手提起身旁的一塊大石,放在玄難身畔,說道:「大師請坐。」玄難見這塊大石無慮二百來斤,蘇星河這樣乾枯矮小的一個老頭兒,全身未必有八十斤重,但他舉重若輕,毫不費力的將這塊巨石提了起來,功力實是了得,自己武功未失之時,要提這塊巨石當然也是易事,但未必能如他這般輕描淡寫,行若無事,當下合十說道:「多謝!」坐在石上。」 「蘇星河和丁春秋二人正在催運掌力,推動火柱向對方燒去。眼見火柱斜偏向右,顯然丁春秋已大佔上風。……虛竹遠遠從眾人身後繞到右首,站在師叔慧鏡之側,只見火柱越來越偏向右方,蘇星河衣服中都鼓足了氣,直如順風疾駛的風帆一般,雙掌不住向前猛推。丁春秋卻是談笑自若,衣袖輕揮,似乎漫不經心。」 蘇星河提起二百餘斤重的大石,舉重若輕,毫不費力,玄難自付未必能如他這般輕描淡寫,行若無事,而玄難的內力是與丁春秋相當的,也就是說蘇星河的功力其實並不比丁春秋差多少,至少並無太大的差距。無涯子傳功虛竹用了將近一個時辰,蘇星河與丁春秋在這段時間之內大戰不停,直到虛竹出了木屋才分出勝敗。顯然,丁春秋的武力也只比蘇星河稍勝。蘇丁交戰一個時辰方分出勝敗,交手招數當不下於千招了,按此推算,蘇星河的武力不低於 55/1.1=50。不過,丁春秋始終在圖謀逍遙派的武功秘籍,其實一直不想殺蘇星河,否則蘇星河也不能與丁春秋大戰這麼久,則蘇星河的實力評價應該降低一些,但比起玄難五六十招被丁春秋所敗,蘇星河的武功還是明顯高於玄難的。 (三)、蕭峰、蕭遠山、鳩摩智、慕容博: (1)先分析蕭峰、蕭遠山、鳩摩智、慕容博彼此之間的高下: 「兩人一前一後的向東北疾馳,蕭峰始終無法追上,那人卻也無法拋得脫他。一個時辰過去,兩個時辰過去,兩人已奔出一百餘里,仍是這般的不即不離。」 「蕭峰笑道:「你手誅白世鏡這等奸徒,實是英雄了得,蕭峰甘拜下風,輕功不如你。咱二人去沽酒喝罷,不比了,不比了。」他一面說話,一面奔跑,腳下絲毫不緩。那人突然止步,說道:「喬峰威震江湖,果然名不虛傳。你口中說話,真氣仍然運使自如,真英雄,真豪傑!」……那人嘆道:「老了,不中用了!你別追來,再跑一個時辰,我便輸給你啦!」說著緩緩向前行去。」 「他素來愛朋友如命,這一次被逐出丐幫,更與中原群豪結下了深仇,以前的朋友都斷了個乾淨,心下自是十分鬱悶,今日無意中遇上一位武功堪與自己相匹的英雄,偏又無緣結識,只得以酒澆愁。但心中長期積著的不少疑團已然解開,卻也大感舒暢。」 「這七八天中,他心中所想的只是兩件事:「害我的那個仇人是誰?救我的那位恩公是誰?」這兩人武功都十分了得,料想俱不在自己之下,武林之中有此身手者寥寥可數,屈著手指,一個個能算得出來,但想來想去,誰都不像。」 「喬峰心中卻隱隱擔憂,總覺這「大惡人」每一步都始終佔了先著,此人武功當不在自己之下,機智謀略更是遠勝,何況自己直至此刻,瞧出來眼前始終迷霧一團,但自己一切所作所為,對方卻顯然清清楚楚。」 「那人罵道:「你這臭騾子,練就了這樣一身天下無敵的武功,怎地為一個瘦骨伶仃的女娃子枉送性命?她跟你非親非故,無恩無義,又不是什麼傾國傾城的美貌佳人,只不過是一個低三下四的小丫頭而已。天下哪有你這等大傻瓜?」」 「馬夫人恨恨的道:「我永遠不會夠的,你……你這眼高於頂的傢伙,就算你是皇帝,也不見得有什麼了不起。」蕭峰道:「不錯,就算是皇帝,又有什麼了不起?我從來不以為自己天下無敵,剛才……剛才那個人,武功就比我高。」」 「灰衣僧轉過身來,向著蕭峰合十說道:「喬大俠武功卓絕,果然名不虛傳,老衲想領教幾招!」蕭峰早有提防,當他合十施禮之時,便即抱拳還禮,說道:「不敢!」兩股內力一撞,二人身子同時微微一晃。」  「黑衣僧道:「我藏身少林寺中,也為了找尋一些東西。我要找的東西,已經找到了,你要找的,想來也已找到。否則的話,咱們三場較量,該當分出了高下。」灰衣僧道:「不錯,尊駕武功了得,實為在下生平罕見,今日還再比不比?」黑衣僧道:「兄弟對閣下的武功也十分佩服,便再比下去,只怕也不易分出勝敗。」」 「這三人都是登峰造極的武功,晃眼之間,便已去得老遠。……蕭遠山和他年紀相當,功力相若,慕容博即先奔了片刻,蕭遠山便難追及,蕭峰卻正當年壯,武功精力,俱是登峰造極之候,發力疾趕之下,當慕容博奔到少林寺山門口時,蕭峰於數丈外一掌拍出,掌力已及後背。  慕容博回掌一擋,全身一震,手臂隱隱發麻,不禁大吃一驚:「這契丹小狗功力如此厲害!」」 「慕容博左手一拂,凝運功力,要將他掌力化去。喀喇喇一聲響,左首一座書架木片紛飛,斷成數截,架上經書塌將下來。蕭峰這一掌勁力雄渾,慕容博雖然將之拂開,卻未得消解,只是將掌力轉移方位,擊上了書架。」   蕭峰多次認為蕭遠山武功與自己難分高下,堪與自己匹敵;他曾在重傷之下與蕭遠山的交手二十餘招,難分高下;也曾比拼過內力輕功,亦是相差彷佛;在言語對白上,蕭氏父子彼此之間均有對對方的讚譽與恭維。蕭遠山與慕容博三次交手,不分高下,金庸更以旁白點明「蕭遠山和他(慕容博)年紀相當,功力相若」;蕭峰與慕容博比拼內力,都是「身子微微一晃」,慕容博反手接蕭峰掌力,「全身一震,手臂隱隱酸麻」,但這是因為慕容世家武功本不以掌力見長,而且慕容博是反手接招,後來在藏經閣中,慕容博再接蕭峰掌力,就絲毫沒有落下風。 因此,蕭峰、蕭遠山、慕容博等人的武功,在旁白評價、彼此評估及實戰對抗上,均是難分高下的。 「蕭遠山和蕭峰對望了一眼,均想:「這蕃僧雖然未必能強於慕容博,但也必甚為了得,他與慕容博淵源如此之深,自然要相助於他,此戰勝敗,倒是難說了。」」 「蕭遠山怒氣填膺,……呼的一拳便擊了過去。鳩摩智斜刺里閃至,雙掌一封,波的一聲響,拳風掌力相互激蕩,沖將上去,屋頂灰塵沙沙而落。這一掌拳相交,竟然不分高下,兩人都暗自欽佩。」 「喬峰藝成以來,雖然身經百戰,從未一敗,但同時與這許多高手對敵,卻也是生平未遇之險。這時他酒意已有十分,內力鼓盪,酒意更漸漸涌將上來,雙掌飛舞,逼得眾高手無法近身。」 「蕭峰藏身山石之後,聽著他述說自己這幾個月來的不幸遭遇,不由得心中一酸,饒是他武功蓋世,膽識過人,但江湖間聲名如此難聽,為天下英雄所不齒,畢竟無味之極。」 「蕭峰心中一凜,他生平從未遇敵手,但眼前這老僧功力顯比自己強過太多,他既出手阻止,今日之仇是決不能報了。」 「虛竹為了要替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群豪解除生死符,在這天山六陽掌上用功甚勤,種種精微變化全已瞭然於胸,而靈鷲宮地底石壁上的圖譜,更令他大悟其中奧妙。不過他從未用之與人過招對拆,少了練習,一上來便與一位當今數一數二的高手生死相搏,掌法雖高,內力雖強,使得出來的卻不過二三成而已。」 「他天生睿智,自少年時起便迭逢奇緣,生平從未敗於人手,一離吐蕃,在大理國天龍寺中連勝枯榮、本因、本相等高手,此番來到少林,原是想憑一身武功,單槍匹馬的鬥倒這座千年古剎」 「鳩摩智心想數千斤的大石壓住了井口,別說此刻武功喪失,便在昔日,也不易在下面掀開大石出來,此身勢必畢命於這口枯井之中。他武功佛學,智計才略,莫不雄長西域,冠冕當時,怎知竟會葬身於污泥之中。」 鳩摩智與蕭峰、蕭遠山、慕容博等人很少有交手機會,僅與蕭遠山對了一掌,不分高下,兩人都暗自欽佩;慕容博、鳩摩智相交多年,也多次表示過對對方武功的欽佩。金庸對蕭峰武功的客觀評價,有「身經百戰,從未一敗」、「武功蓋世」、「生平從未遇敵手」等詞語,而對鳩摩智武功的客觀評價,也有「當今數一數二的高手」、「武功佛學,智計才略,莫不雄長西域,冠冕當時」、 「生平從未敗於人手」等詞語。顯然,蕭峰、鳩摩智在旁白評價上,也是同等級的。 因此,蕭峰、蕭遠山、慕容博、鳩摩智的武功都在伯仲之間,難分高下[1]。 注釋[1]:此四人武功雖在伯仲之間,不過精力卻頗有差距,至少蕭峰年青力盛,精力、體力比蕭遠山、慕容博明顯要好。 (2)再論證一下蕭峰武力值: 「那邊廂蕭峰獨斗慕容復、游坦之二人,最初十招頗佔上風,但到十餘招後,只覺游坦之每一拳擊出、每一掌拍來,都是滿含陰寒之氣。蕭峰以全力和慕容復相拚之際,游坦之再向他出招,不由得寒氣襲體,大為難當。這時游坦之體內的冰蠶寒毒得到《易筋經》內功的培養,正邪為輔,水火相濟,已成為天下一等一的厲害內功,再加上慕容復「斗轉星移」之技奧妙莫測,蕭峰此刻力戰兩大高手,比之當日在聚賢庄與數百名武林好漢對壘,兇險之勢,實不遑多讓。但他天生神武,處境越不利,體內潛在勇力越是發皇奮揚,將天下陽剛第一的「降龍十八掌」一掌掌發出,竟使慕容復和游坦之無法近身,而游坦之的冰蠶寒毒便也不致侵襲到他身上。但蕭峰如此發掌,內力消耗著實不小,到後來掌力勢非減弱不可。游坦之看不透其中的訣竅,慕容復卻心下雪亮,知道如此斗將下去,只須自己和這庄幫主能支持得半個時辰,此後便能穩佔上風。……「殺了喬峰之後,庄聚賢便成大敵,倘若武林盟主之位終於被他奪去,我反而要聽奉他號令,卻又大大的不妥。」是以發招出掌之際,暗暗留下幾分內力……轉瞬之間,三人翻翻滾滾的已拆了百餘招。蕭峰連使巧勁,誘使游坦之上當。游坦之經驗極淺,幾次險些著了道兒,全仗慕容復從旁照料,及時化解,而對蕭峰所擊出剛猛無儔的掌力,游坦之卻以深厚內功奮力承受。」 「段譽在十八名契丹武士圍成的圈子之中,眼看二哥步步進逼,絲毫不落下風,大哥以一敵二,雖然神威凜凜,但見他每一掌都是打得狂風呼嘯,飛沙走石,只怕難以持久,……」 「段譽一側頭,見蕭峰還在和庄聚賢惡鬥,心想自己倘若出言頂撞,立時便給他殺了,他空出手來又去相助庄聚賢,大哥又即不妙,還是跟他拖延時刻的為是,便道:「死有甚麼好?當然是活在世上做人,比較有些兒味道。」」 游坦之、慕容復的聯手是一個奇妙的組合,是典型的「強強聯合」。游坦之內力極其深厚(比蕭峰更深更強)、掌力陰毒,但經驗極淺,招數、應變也差;慕容復則相反,慕容復內力只能算一般水準,大致與段正淳差不多,但他的武技招數卻極其精妙(幾乎不遜於蕭峰),經驗、應變能力也是一流。 這兩個人的聯手,雖然沒有陣法來配合(不過,慕容復是有意識的配合游坦之,游坦之主攻,一力承受蕭峰的剛猛掌力,而慕容復則從旁照應),但因為是互補聯手,聯手威力大得出奇。 即使游坦之、慕容復的聯手有著巨大的威力,要勝過蕭峰卻也不容易。慕容復認為「知道如此斗將下去,只須自己和這庄幫主能支持得半個時辰,此後便能穩佔上風」,這個想法很好,但實現起來並不容易,先別說游坦之、慕容復是否能支持半個時辰,蕭峰有無辦法反轉劣勢,就是游坦之、慕容復真能支持半個時辰以上,那時也僅僅是「穩佔上風」,而不是「取勝」。當然,以蕭峰與慕容復、游坦之二人交手百招以外的實戰表現來看,蕭峰每招均耗極大內力,蕭峰也沒有什麼跡象可以反轉劣勢,甚至連武功外行的段譽也看出蕭峰處境不利,慕容復的想法實現的可能性還是極大的。不過,對高手而言,半個時辰交手的招數恐怕已經不止數百招了,再加上半個時辰之後,要將「穩佔上風」轉化為「取勝」,恐怕也需要數百招,則即使慕容復的想法能實現,也需要千招之外才可能。 因此,游坦之、慕容復有著巨大加成威力的聯手,綜合戰鬥力的確在蕭峰之上,但要勝過蕭峰也並不容易,再加上慕容復因為擔心取勝之後又要與游坦之比拼,暗留了幾分內力,並沒有出全力,兩人聯手要勝蕭峰就更困難了。 而從上文知道,游坦之的武力在 73~87之間,慕容復的武力在 41~42 之間,二人聯手屬於互補聯手,聯手武力約為114~129,則蕭峰的武力≤114~129[1]。 注釋[1]:實際上蕭峰的武力應該是<114~129,因為游坦之在和蕭峰激戰之前,已經被丁春秋用詭計打得重傷嘔血,內力大打折扣,其實力已不在巔峰狀態。 「不料王語嫣一言不發,對喬峰這手奇功宛如視而不見,原來她正自出神:「這位喬幫主武功如此了得,我表哥跟他齊名,江湖上有道是『北喬峰,南慕容』,可是……可是我表哥的武功,怎能……怎能……」」 「王語嫣道:「就說要武功天下第一,你也未必能夠。」李延宗道:「何以見得?」王語嫣道:「當今之世,單是以我所見,便有二人的武功遠遠在你之上。」李延宗踏上一步,仰起了頭,問道:「是哪二人?」王語嫣道:「第一位是丐幫的前任幫主喬峰喬幫主。」」 「原來蕭峰少了慕容復一個強敵,和游坦之單打獨鬥,立時便大佔上風,只是和他硬拚數掌,每一次雙掌相接,都不禁機伶伶的打個冷戰,感到寒氣襲體,說不出的難受,當即呼呼呼猛擊數掌,乘游坦之舉掌全力相迎之際,倏地橫掃一腿。游坦之所長者乃是冰蠶寒毒和易筋經內功,拳腳上功夫全是學自阿紫,那是稀鬆平常之極,但覺腿上一陣劇痛,喀喇一聲,兩隻小腿脛骨同時折斷,便即摔倒。」 「本來慕容復的武功雖較蕭峰稍弱,也不至一招之間便為所擒,只因其時憤懣填膺,一心一意要殺段譽,全沒顧到自身。蕭峰這一下又是精妙之極的擒拿手法,一把抓住了要穴,慕容復再也動彈不得。」 「蕭峰更不打話,呼的一掌,一招降龍十八掌中的「見龍在田」,向慕容復猛擊過去。他見藏經閣中地勢狹隘,高手群集,不便久斗,是以使上了十成力,要在數掌之間便取了敵人性命。」 「慕容復一聽之下,登時面紅耳赤。他與蕭峰在少林寺前相鬥,給蕭峰一把抓起,重重摔在地下,武功大為不如,乃是人所共見,在眾人之前若加否認,不免為天下豪傑所笑。」 蕭峰與游坦之單挑,大約一二十招之間就打斷游坦之的小腿(「數掌」+「數掌」+「一腿」),游坦之的武力在 73~87之間,則蕭峰的武力約在 (73~87)×(1.7~2)=124~174之間;慕容復第一次以假名李延宗出場,王語嫣評價他的武功遠遠不如喬峰(蕭峰);金庸旁白寫明,慕容復武功稍弱於蕭峰,但若非特殊情況,蕭峰也不能一招就擒住慕容復;此外,蕭峰有信心數掌就殺死慕容復,金庸筆下的「數掌」、「數天」等,一般都是代指 3~9 這樣,從這裡估算,蕭峰的武力≥(41~42)×(2~2.83)=82~119。 「他適才和慕容復等各較一招,雖然佔了上風,卻已試出這三大高手每一個都身負絕技,三人聯手,自己便非其敵,何況此外虎視眈眈、環伺在側的,又有千百名豪傑。」 另外,蕭峰與丁春秋、游坦之、慕容復初次接戰後,登時知「三人聯手,自己便非其敵」,但蕭峰此時僅僅與慕容復、游坦之、丁春秋各交手一招,對慕容復、游坦之聯手互補而有著巨大的加成威力這個情況,是不可能未卜先知的,所以蕭峰的判斷自然是以三人當時的表現為依據;同時,因為交手招數太少,蕭峰對游坦之的估計可能過高,畢竟游坦之僅僅展現了自己的深厚內力及反應速度,而這些恰好是游坦之的長處,但游坦之經驗太淺、招數太爛的短處,蕭峰尚不能在一招之中就判知的。因此,蕭峰自認不敵丁春秋、慕容復、游坦之等三人聯手,這個「聯手」應只是一般聯手,丁春秋、慕容復、游坦之一般聯手武力之和約為113~123,則蕭峰的武力<113~123。 綜上所述,蕭峰的武力值在119~123之間 (即約相當於慕容復、游坦之的互補聯手,或者約三四個段延慶的一般聯手)。 (3)再論證一下鳩摩智的武力值: 「鳩摩智喝道:「瞧在你父親面上,十招之內,不使殺手,算是我一點故人的香火之情。」呼的一拳擊出,直取慕容復右肩。……忽聽得鳩摩智不住喘氣,呼呼聲聲,越喘越快,慕容復精神一振,心道:「這和尚內息已亂,快透不過氣來了。我只須努力支持,不給他擊倒,時刻一久,他當會倒地自斃。」可是鳩摩智喘氣雖急,招數卻也跟著加緊,驀地里大喝一聲,慕容復只覺腰間「脊中穴」、腹部「商曲穴」同時一痛,已被點中穴道,手足麻軟,再也動彈不得。」 「慕容復心想:「段譽這小子在少室山上打得我面目無光,令我從此在江湖上聲威掃地,他要死便死他的,我何必出手相救?何況這凶僧武功極強,我遠非其敵,且讓他二人斗個兩敗俱傷,最好是同歸於盡。我此刻插手,殊為不智。」」 「鳩摩智道:「小僧並無加害保定帝皇爺之意,但若眾位相逼,可顧不得了。」右手虛擬,對準了保定帝的後心。他這「火焰刀」的掌力無堅不摧,保定帝既脈門被扣,已是聽由宰割,全無相抗之力。天龍眾僧倘若合力進攻,一來投鼠忌器,二來也無取勝把握。但本因等兀自猶豫,保定帝是大理國一國之主,如何能讓敵人挾持而去?」 病髮狀態的鳩摩智,內力運行艱難,在容讓了十招之後,仍舊短時間內生擒了慕容復(生擒比擊殺難度更大),換成顛峰時期的鳩摩智全力出手,所需招數必然更少,只怕僅需數招而已。按此估算,鳩摩智的武力至少在116以上。 鳩摩智與天龍寺諸僧的斗劍,對評估真實武力有價值的資料並不多,這是因為天龍諸僧多數時間內都是以初學乍練、並不純熟的六脈神劍應戰,而且雙方也只是印證武功,並非生死大戰。但鳩摩智偷襲擒拿段正明的這段原文,參考價值就大了很多,此時已經撕破臉皮,彼此之間再非一團和氣的印證武功,此時天龍諸僧認為合力對付鳩摩智,「一來投鼠忌器,二來也無取勝把握」,這應該是更準確一些的證據。 枯榮的武力在55~67左右,四本原來的武力均在42左右,但他們之前為治療段譽,消耗了小部分內力,則其時四本武力應在38~42之間,五人聯手為「群毆聯手」,聯手武力=[(55~67)+4×(38~42)÷5×SQRT(5)×4/3≈123~140左右。諸僧自付聯手對付鳩摩智,並無取勝把握。因此,鳩摩智的武力應不低於123~140。 綜合鳩摩智、蕭峰二人武力論證結果,可知蕭峰、鳩摩智、蕭遠山、慕容博的武力均在119~123之間。 附錄1: 關於蕭峰、蕭遠山、慕容博、鳩摩智等的實力高下爭論,主要來自蕭峰、鳩摩智二人。關於蕭峰的爭論主要來自「蕭峰遇強更強」這一觀點,而鳩摩智則是他在天龍寺的「表現」太過於優異了。 「他天生異稟,實是學武的奇才,授業師父玄苦大師和汪幫主武功已然甚高,蕭峰卻青出於藍,更遠遠勝過了兩位師父,任何一招平平無奇的招數到了他手中,自然而然發出巨大無比的威力。熟識他的人都說這等武學天賦實是與生俱來,非靠傳授與苦學所能獲致。蕭峰自己也說不出所以然來,只覺什麼招數一學即會,一會即精,臨敵之際,自然而然有諸般巧妙變化。但除了武功之外,讀書、手藝等等都只平平而已,也與常人無異。他生平罕逢敵手,許多強敵內力比他深厚,招數比他巧妙,但一到交手,總是在最要緊的關頭,以一招半式之差兩敗了下來,而且輸得心服口服,自知終究無可匹敵,從來沒人再去找他尋仇雪恥。」 上面這句話是高估蕭峰者的主要依據,但全書看下來,蕭峰之前所遇強者,無一能及得上玄慈;蕭峰以往的戰績,也不足以支持他能夠勝過與自己同一水準的慕容博、蕭遠山、鳩摩智等人,更別說遠勝蕭峰的掃地僧了。蕭峰之強更多是在於天生神武、天生異稟、天生勇力,況且蕭峰所學的降龍十八掌這門外家武學,也正好能完美的將蕭峰的天生勇力發揮出來。蕭峰一生學武,可以說是循序漸進的,既無奇遇,武功修行只能靠自己的勤學苦練,也未學到當世最高深的武學(易筋經、六脈神劍等)。武功循序漸進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因循序漸進,武學根基極佳,穩紮穩打,也能逐步提升經驗見識;但另一方面卻造成了功力限於年歲,無法的攀升到人生極限。比如,蕭峰於內力一道,並無奇遇,雖因資質極佳,內力的確已是不凡,但設想一下,蕭峰此時不過三十來歲,修習少林派內功不過二十餘年,要是他能活到五六十歲,內功修鍊到人生巔峰之時,自非三十來歲之時的內力可比;游坦之修習易筋經雖不足一年,且書中圖像所練者也不過十之六七,還遠遠談不上達到了易筋經大成境界,可蕭峰的內力卻已是明顯不及游坦之;游坦之且不說,就是蕭峰的兩個結義兄弟虛竹、段譽,內力也是遠遠超過蕭峰,具體而言則是蕭峰的內力連他們的一半水平都不到。以此而論,蕭峰的內力比之於將易筋經或與易筋經同等級、甚至更高等級的內功典籍修練到大成境界的高手,遠不足以相提並論;日後虛竹、段譽武功大成,能將遠勝蕭峰的內力隨心所欲的發揮出來,彼時二人武力之強,蕭峰自是望塵莫及。 鳩摩智的問題在於他在天龍寺的表現堪稱神奇,但鳩摩智能有這樣「神奇」的表現,原因甚多: ①、段家諸人的六脈神劍畢竟初學乍練,「不純熟」、「劍法未熟,劍招易於用盡」、「拘泥劍招」,威力本來就不足,而且又為段譽虛耗了一部分內力;觀乎天龍寺一戰,段家諸人威力最強的還是一陽指,其次是掌法,最後才是六脈神劍。段家諸人以最不純熟、威力最次的六脈神劍聯手禦敵,戰力比之於以一陽指聯手禦敵,顯然大有差距。 ②、本子輩聯手效率甚低,因為受鳩摩智言語擠兌,本字輩五僧聯手受到了極大的限制。真正的聯手,是四面八方、一擁而上的出手,然而鳩摩智卻只是正面受敵,不需守御兩側與背後(比如,鳩摩智曾擔心段家諸人群起而攻之);此外,段家諸人居然同意用碧煙來指示劍氣路數,捨棄「無形氣劍」虛無縹緲、無跡可尋的長處,更加不智(枯榮第一次出手,便是將藏香全部斬斷,顯然知道其敝處)。 ③、枯榮完全是單挑鳩摩智,非但不參與段正明、本字輩的聯手抗敵,而且與鳩摩智這等勁敵接戰也是背身安坐,而到最後的鳩摩智偷襲段正明、偷襲段譽,以及擒拿段譽,天龍諸人的反擊/追擊鳩摩智,作為天龍寺最高武力的枯榮,反而始終穩坐如鐘。 ④、凌空勁力隨著距離拉遠而力道衰減,本字輩與鳩摩智等距隔著藏香以凌空勁交手比拼,實際上是吃虧的(詳細分析,請參看本人的《凌空勁力的力道隨距衰減分析》)。 ⑤、鳩摩智做到了知己知彼,深入了解了段家高手的實情,並做了針對性的部署;反觀段家眾人,除了知道鳩摩智的身份,於其武學、性格等基本算是一無所知的。 …… 總的看來,天龍寺五僧聯手力抗鳩摩智,雖是為了保存劍譜,不失聲譽,終究不是非決生死不可的廝殺;五僧初學六脈神劍,畢竟未熟,最危急關頭還是要以一陽指和段家掌法應敵,未能盡展所長;真正的「聯手」,應是從四方八面圍攻對方的,當時雙方以藏香為界,五僧雖然同時出手,也未能盡享「聯手」的優勢;加上枯榮自恃身份,非但不與他人聯手配合,甚至交手時也是背對敵人穩坐,天龍寺六僧可以說甚至從未真的「聯手」過;再者,因性格及國力等因素,鳩摩智偷襲暗算百無忌憚,枯榮、段正明等卻縮手縮腳,疲於應付。因此,鳩摩智在天龍寺的「神奇」表現,顯然不能盡歸諸於武功的因素,這種「神奇」是可一不可再的,帶有浮誇假象的。 附錄2: 慕容博、蕭遠山、鳩摩智、簫峰等武功不相上下,但實戰上簫峰或許有機會略佔上風,這是因為慕容博、蕭遠山、鳩摩智等都有很重的內傷隱患。這樣的內傷在面對低手時尚不致命,因為一般情況下很快的就能結束戰鬥;但在同級對抗中就有極大的影響了,高手之爭,只在一線,功勁稍差半分就會落敗,慕容博、蕭遠山、鳩摩智等人的內傷,就是這「一線之差」了。 同時,蕭峰正當年壯,武功精力俱是登峰造極之候;少林寺大戰,蕭遠山無法追及慕容博,蕭峰卻可以追近。可見,即便蕭峰武功內力只能與慕容博、蕭遠山難分高下,但體力精力卻是大為勝過的,這也是不可忽視的優勢(當然,這個蕭峰的優勢對鳩摩智來說,就不存在了,因為鳩摩智也不老,他的體力精力沒有絲毫衰減的跡象)。 (四)、虛竹、段譽: 段譽和虛竹的內力,均非自己修鍊而得,過於投機取巧,從實戰可以看出來,段譽和虛竹一身的「轉移內力」存在著天生的缺陷:遠不及自身修鍊的內力圓轉如意,在武功屬性匹配上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另外,逍遙派的武功內功,與其他門派的內功也有著很大的差異,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虛竹、段譽實力的發揮。 「虛竹為了要替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群豪解除生死符,在這天山六陽掌上用功甚勤,種種精微變化全已瞭然於胸,而靈鷲宮地底石壁上的圖譜,更令他大悟其中奧妙。不過他從未用之與人過招對拆,少了練習,一上來便與一位當今數一數二的高手生死相搏,掌法雖高,內力雖強,使得出來的卻不過二三成而已。」 「鳩摩智左手被抓,雙掌連環變化、交互為用的諸般妙著便使不出來。虛竹本來掌法不甚純熟,使單掌較使雙掌為便。一個打了個對摺,十成掌法只剩五成,一個卻將二三成的功夫提升到了四五成。一炷香時刻過去,兩人已交拆數百招,仍是僵持之局。」 虛竹與鳩摩智之戰的後半段,虛竹、鳩摩智都是單手應戰,但單手對二人的影響,並不等同。 「虛竹本來掌法不甚純熟,使單掌較使雙掌為便」,虛竹掌法不夠純屬,若同使雙掌,實際上威力反而不及單掌; 「鳩摩智左手被抓,雙掌連環變化、交互為用的諸般妙著便使不出來」,鳩摩智則不同,他武功造詣與武學見識修為都已臻第一流境界,雙掌連環變化、交互為用對他來說當然能產生更大的威力,若只剩單掌,掌法自然打了個對摺,無法完全發揮(見注釋[1])。鳩摩智僅發揮了五成的掌法,且不能使用最厲害的火焰刀,但他的內力還是近乎十成發揮的;虛竹的內力遠勝鳩摩智,在近身肉搏戰中比較有利,且單手的武功比雙手純熟,反而將二三成的功夫提升到了四五成(這個「功夫」所指,應為「武功」,而不是單純的「掌法」或者「內力」,見注釋[2]),而且隨著心態的調整以及對天山六陽掌的領悟領悟越來越多,漸漸將局面拉成了近於平手的態勢。另外,即使經過與鳩摩智的大戰歷練,虛竹再與丁春秋交手時,本身功力發揮依舊不到六七成,由於逍遙派武功性質特殊,虛竹功夫的發揮程度應該不會比功力發揮程度更高。 注 [1]:在只剩單掌、無法移動的情形下,雙掌互用、身法變換之類的功夫就無法使用,這種打法對鳩摩智來說是有弊無利;虛竹則不然,他武功本來就尚未練通,難以純熟運用,只剩單掌與無法移位對虛竹反而成為優勢,變成類似『文比』,雖不是一拳一掌的對打,卻是『不移動』、『出單掌』的過招;同時,虛竹內力遠勝鳩摩智,鳩摩智在無法使出絕技「火焰刀」的情況下,即便打中虛竹,也無法對他形成有效的傷害(當然,若鳩摩智使用兵刃,還是可以有效傷害到虛竹的),久戰又極是消耗內力體能,虛竹內力遠為深厚,近身肉搏大為有利。因此,虛竹和鳩摩智激戰到了「單手應戰、近身肉搏」之時,相比起來是虛竹戰鬥力大幅度提高,而鳩摩智戰鬥力卻是大幅度降低。 注 [2]:①、「一個卻將二三成的功夫提升到了四五成」中的「功夫」二字,不可能是單指「內力」,因為顯然不存在因為雙手變單手,內力發揮反而增加一兩倍這種現象。②、也不可能是單指掌法,因為以鳩摩智武功的純熟程度,雙手變單手,掌法都要折扣一半,虛竹掌法的發揮顯然不可能比鳩摩智更高,也就是說虛竹的掌法發揮也不會超過五成。但書上的描寫顯示,虛竹的「功夫」發揮並非到「四五成」為止,而是隨著戰鬥的進行,不斷提升的,這從虛竹、鳩摩智的攻防態勢就可以看出來,二人的攻防是由「(虛竹)全然處於下風,只有招架之功,無絲毫還手之力」,逐漸提升到「(虛竹)十招中於九招守御之餘,已能還擊一招」,再到「(虛竹)已能在十招中反攻兩三招」,直到「(虛竹)已能佔到四成攻勢」。顯然,虛竹的功夫發揮是一直在提升中的,而且提升幅度很大。因此,如果這個「功夫」純指「掌法」的話,就會出現這麼一個情況:同樣單手應戰,打到最後,鳩摩智掌法的發揮始終是五成,而虛竹掌法的發揮卻由開始的四五成,不斷提升,最後大幅度超過五成。單手對單手,鳩摩智只能發揮五成掌法,虛竹卻發揮出遠超五成的掌法?這顯然是不合理的!是以,這個「功夫」也不可能是單指「掌法」。③、逍遙派武學中內力與招數的關係極其密切,「內力為本,招數為末」是逍遙派武功的核心理論,而與此同時,逍遙派的內力更需要與逍遙派的掌法武技配合,才能發揮出極大威力。虛竹正是因「內力生髮」,才自然而然地把逍遙派的狠辣招數使了出來。對虛竹來說,內力和掌法的發揮是相輔相成的,「功夫」二字包括了內力、掌法兩方面的發揮。 「他決不是想拿住鳩摩智,只是眼見對方武功勝己十倍,單掌攻擊已這般厲害,倘若任他雙掌齊施,自己非命喪當場不可,因此死命拿住他左腕,要令他左掌無法出招。」 「「這時虛竹已能佔到四成攻勢,雖然兀自遮攔多,進攻少,但內力生髮,逍遙派武學的諸般狠辣招數自然而然的使了出來。」 雙方使單手交戰的末段,攻守之勢上,虛竹與鳩摩智已經接近於平手,鳩摩智的優勢已經甚小,說此時雙方單手武力相若,應不算大錯。當然,如果放開雙手來打,此時虛竹應該仍舊遠不是鳩摩智的對手,虛竹心想鳩摩智武功勝己十倍雖然誇張,可也說明雙手齊施,虛竹還不是鳩摩智的敵手。 「虛竹雙手連伸,抓住遼兵的胸口背心,不住擲出陣來,一面向耶律洪基靠近。……這時虛竹既得天山童姥的真傳,又盡窺靈鷲宮石壁上武學的秘奧,武功之高,實已到了隨心所欲、無往而不利的地步,而段譽在得到鳩摩智的畢生修為後,內力之強,亦是震古鑠今,他那「凌波微步」施展開來,遼軍將士如何阻攔得住?」 天龍八部結束之時,虛竹在遼軍中的表現,已明顯超過了蕭峰。虛竹此時的武功,已是盡窺靈柩宮石壁武功秘奧,武功之高已到了隨心所欲、無往而不利的地步,這個讚譽可謂無以復加。此時虛竹的武功,已非蕭峰所能及了,即其武力>(119~123)×1.1=131~135。 再看看一下虛竹集逍遙三老內力於一身後,內力到底比之前強多少: 「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突然間全身一震,兩股熱氣竟和體內原有的真氣合而為一,不經引導,自行在各處經脈穴道中迅速無比的奔繞起來。原來童姥和李秋水的真氣相持不下,又無處宣洩,終於和無崖子傳給他的內力歸併。三人的內力源出一門,性質無異,極易融合,合三為一之後,力道沛然不可復御,所到之處,被封的穴道立時沖開。」 虛竹與段譽的內力雖然均非自己苦練而成,但虛竹的內力完全來自於逍遙三老,而逍遙三老的內力源出一門,性質無異,極易融合,最終也是合三為一、凝成一股,這與段譽來自十餘個不同門派、雜七雜八的內力全然不同,也不會存在隱患。 段譽是天龍三兄弟中的老三,論潛力則是第一,但他實在太不爭氣,白白浪費了這麼好的條件。 「當日在少室山上,慕容復便已不是段譽敵手,此時段譽得了鳩摩智的深厚內功,六脈神劍使將出來更加威力難當。數招之間,使聽得錚的一聲輕響,慕容復長劍脫 手,那劍直飛上去,插入屋樑。跟著波的一聲,慕容復肩頭為劍氣所傷,他知道再逗留片刻,立將為段譽所殺,大叫一聲,從窗子中跳了出去,飛奔而逃。」 得到鳩摩智的深厚內功的段譽,即使正常發揮,還是沒有一招秒殺慕容復的實力,仍需數招才能擊敗慕容復,則其武力<(41~ 42)×2.83 =116~118。 「鳩摩智雖已瞧出段譽武學之中隱伏有大大的破綻,一時敵不過他的六脈神劍,便想以別項高深武功勝他,卻也決計料想不到,竟能如此輕而易舉的手到擒來。」 「蕭峰見段譽的無形劍氣越出越神妙,既感欣慰,又是欽佩,驀地里心中一酸,想起了阿朱:「那朱那日所以甘願代她父親而死,實因怕我殺她父親之後,大理段氏必定找我復仇,深恐我抵敵不住他們的六脈神劍。三弟劍法如此神奇,我若和慕容復易地而處,確也難以抵敵。阿朱以她救我一死,我……我契丹一介武夫,怎配消受她如此深情厚恩?」」 「果然是一言驚醒夢中人,段譽一呆之下,隨即伸手扯開眼上黑布,突然間眼前一亮,耀眼生花,一柄冷森森的長劍刺向自己面門。他既不會武功,更乏應變之能,一驚之下,登時亂了腳步,嗤的一聲響,左腿中劍,摔倒在地。」 段譽的武功其實是有很大波動性的,發揮得好,可以輕鬆打得慕容復落花流水,可以讓鳩摩智自認不敵,也可以讓蕭峰自付難以抵敵;發揮不出來的時候,一個小兵可能也可以打倒他。所以,段譽的武力是金庸筆下最特殊的,武力在0~116之間波動,發揮得好可以達到 116 左右(甚至更高),發揮不好時幾乎等於 0 。 虛竹、段譽是天龍八部的特殊人物,他們的內力均非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苦練而來,而是來自於別人的饋贈,或者自己的盜取,他們沒有系統的學習,沒有紮實的基礎,也沒有自我的領悟,所依賴的僅僅是強橫的內力、精妙的招數。因此,虛竹、段譽是武功高,境界低的典範,他們的潛力是巨大的,這來源於他們深厚無比的內力,神妙無方的武技,但他們要想開發自己的潛力,需要付出比旁人更高的代價,藉助外力,可一時,而不可一世。不過,虛竹的武功基礎遠比段譽要好,且也頗為勤奮好學,他的武功修為進步是極快的,到了天龍末期,已經能較好的發揮自己的實力了;而段譽此人,「討厭武功」、「既不會武功,更乏應變之能」,不喜歡武功,更不會主動修鍊武功,終其一生,恐怕也不能自如的運用自身內力武功。當然,段譽未吸鳩摩智內力之前,內力已經比蕭峰、鳩摩智二人均要更強,吸了之後,內力更是增加近倍,此時他內力之強,被金庸譽之為震古鑠今;虛竹則集逍遙派三元老內力於一身,內力充盈流轉,宛若實質,卓不凡利劍加身竟被彈開,鳩摩智多次重手亦不能傷,內力之強幾乎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是以,虛竹、段譽的內力比之於蕭峰、鳩摩智等,內力優勢實在是太過巨大了,以至於二人只需發揮部分內力,戰鬥力已可與蕭峰、鳩摩智等抗衡,若他們武功到了大成之境,彼時戰鬥力將超越蕭峰、鳩摩智等不只一個等級。 (五)、逍遙三老: 逍遙三老的實力太難判斷了,按推理應該很強,但旁白與實戰上卻又均頗有疑難之處。旁白寫明:「逍遙派武功本是天下第一等的功夫」、「小無相功的威力也決不在任何少林絕技之下」等等,顯然逍遙派的武功可以說當時最上乘的武功之一,逍遙三老資質並不算太差,修鍊的又是天下第一等功夫,修鍊時間比之於蕭遠山、慕容博、鳩摩智等來,幾乎是翻倍,比起蕭峰更是按數倍來算,按推理其實力應該極強。但旁白與實戰上看,逍遙三老的實力卻並不能說太高,李秋水拿下初學天山六陽掌的虛竹便頗不輕鬆,無崖子即使把內力全部傳給蘇星河,蘇星河也無法勝過丁春秋,而只練了十之六七易筋經圖冊的游坦之,卻憑藉著星宿派三腳貓的拳腳功夫,打得丁春秋甘拜下風。兩相對比,逍遙三老的真實實力,令人疑惑得很。 (1)先論述一下先說說逍遙派武功的特點: 「是故本派武功,以積蓄內力為第一要義。內力既厚,天下武功無不為我所用,猶之北冥,大舟小舟無不載,大魚小魚無不容。是故內力為本,招數為末。」 「那老者微笑道:「你還沒學過本門掌法,這時所能使出來的內力,一成也還不到。你師父七十餘年的勤修苦練,豈同尋常?」」 「蘇星河一怔,道:「本派神功和心脈氣血相連,功在人在,功消人亡。師父傳了你神功後便即仙去,難道你沒見到么?」」 「那女童全身顫抖,問道:「怎麼他會命在垂危?他……他一身武功……」突然轉悲為怒,罵道:「臭和尚,無崖子一身武功,他不散功,怎麼死得了?一個人要死,便這麼容易?」」 「不待他回答,催動內力,便向虛竹攻去。童姥明知此舉是加速自己死亡,內力多一分消耗,便早一刻斃命,但若非如此,積水上漲,三人中必定是她先死。」 「梅劍嘆了口氣,說道:「主人,當年姥姥要我們到四十歲之後,才能每年到這石室中來看圖一日,原來大有深意。這些圖譜上的武功太也深奧,婢子們不自量力,照著『甲一』圖中所示一練,真氣不足,立時便走入了經脈岔道。若不是主人解救,我四姊妹只怕便永遠癱瘓了。」」 「他(虛竹)知這是逍遙派武功的上乘秘訣,倘若內力修為不到,看得著了迷,重則走火入魔,輕則昏迷不醒。」 逍遙派武功在武林中可謂別闢蹊徑,有著許多與眾不同的特點: (1)內力為本,招數為末,以積蓄內力為第一要義;(2)神功和心脈氣血相連,功在人在,功消人亡;(3)內力需用特定的武技,才能發揮出應有威力;(4)內力修為不到,修習上乘武學極易走火入魔。 另外,逍遙派上乘內功還隱含了一個讓天下女士們狂喜的熱點——延年益壽,駐顏不老。 (2)關於北冥神功的一些問題: 逍遙三老中應只有天山童姥不懂北冥神功吸納內力之法,李秋水雖懂得北冥神功,可她的防身神功卻是小無相功,而不是北冥神功;與此同時,北冥神功的正牌傳人無崖子,也並沒有用北冥神功去吸納蓄積無窮內力,而是自己長年累月的修鍊,併兼修了小無相功,這是需要首先明確的事實[1]。 注[1]:無崖子傳出功力至虛竹身上是「逆運」北冥神功的結果,故正常狀態當為吸納,且無崖子也是以北冥神功化去虛竹的少林派內力;李秋水顯然懂得「北冥神功」修鍊功法,段譽的「北冥神功」圖冊秘籍即為其所留,足見李秋水至少是懂得「北冥神功」功法的,只是李秋水有沒有修鍊「北冥神功」,則尚需要討論。 「是故本派武功,以積蓄內力為第一要義。內力既厚,天下武功無不為我所用,猶之北冥,大舟小舟無不載,大魚小魚無不容。是故內力為本,招數為末。以下諸圖,務須用心修習。」」 逍遙派的武功,以積蓄內力為第一要義,內力為本,招式為末,這是很極端的功夫;而論及武功招式、經驗技巧等,李秋水也未必在童老之下。因此,李秋水的始終不如天山童姥,十之八九是輸在內力不如上。 對於李秋水、天山童姥二人內力的比較,有旁白曰:「三個同門的內力旗鼓相當」、「童姥和李秋水功力相若,各受重傷之後,仍是半斤八兩,難分高下」,可見童姥、李秋水內力/功力相差不大。當然,這指「八荒六合惟我獨尊功」未竟全功的童姥,天山童姥在功力完整之時,還是略勝李秋水一籌的,但同樣也沒有達到遠勝、大勝這麼誇張罷了。 以天龍八部末期的虛竹、段譽為標杆,逍遙三老的內力顯然均遠未達到極限(至少,虛竹最後的內力遠在三老任何一人之上)。李秋水的內力既然尚有極大的進步空間,且又懂得北冥神功吸納內力之法,而逍遙派的武功又是「內力為本、招式為末」,李秋水更絕非善男信女,童李二人相為死敵,若有機會李秋水必制童姥於死地。然而,為何行事素無顧忌的李秋水不像任我行吸取十餘名高手內力一樣,以北冥神功吸遍武林,聚齊遠超童姥的內力?是因為李秋水未曾修鍊北冥神功吸納內力之法,還是因為北冥神功吸納內力之法也有著無法迴避的隱患/缺陷? 「文中言道:本門內功,適與各家各派之內功逆其道而行,是以凡曾修習內功之人,務須盡忘已學,專心修習新功,若有絲毫混雜岔亂,則兩功互沖,立時顛狂嘔血,諸脈俱廢,最是兇險不過。文中反覆致意,說的都是這個重大關節。段譽從未練過內功,於這最艱難的一關竟可全然不加措意,倒也方便。」 「最後寫道:「世人練功,皆自雲門而至少商,我逍遙派則反其道而行之,自少商而至雲門,拇指與人相接,彼之內力即入我身,貯於雲門等諸穴。然敵之內力若勝於我,則海水倒灌而入江河,兇險莫甚,慎之,慎之。本派旁支,未窺要道,惟能消敵內力,不能引之而為我用,猶日取千金而復棄之於地,暴殄珍物,殊可哂也。」」 相比於其他內功,北冥神功有著兩大難關,極不易通過。如果全無內功根基,雖然可以輕易渡過第一個「兩功互沖」的難關,但這樣的話,第二個「海水倒灌」難關就難以渡過了,畢竟既然未有內功根基,內力為零,則要吸取任何身具內功的敵手的內力,均是「敵之內力勝於我,海水倒灌而入江河」;如果已有內功根基,再學北冥神功,第二個難關自然就不成問題了,可第一個「兩功互沖」的難關卻又兇險莫甚。北冥神功這兩大難關,形成了一個死循環,可謂悖論。對於段譽而言,因為段譽從未練過內功,全無內功根基,是以第一關輕輕鬆鬆的就跨過了北冥神功之「兩功互沖」難關,而後又借著主角光環,郁游標自行將內力打入他的膻中穴,讓段譽渡過了北冥神功之「海水倒灌」難關。但對於李秋水而言,情況卻是不同的,李秋水本身已經修習了小無相功,未必敢冒著如此兇險來修鍊北冥神功。從舊版《天龍八部》來看,舊版並沒有吸人內力的北冥神功,段譽吸人內力的功夫來自於莽牯朱蛤和陰陽和合散的異變,形成了獨一無二的「朱蛤神功」,但與三聯版一樣,能「證明」李秋水會北冥神功的那一句「但你想不勞而獲,盜我一生神功」原文,也是存在的,這樣的對比反而證明了李秋水並沒有修鍊北冥神功;此外,李秋水從未展現過北冥神功,金庸也從未說明過李秋水修鍊過北冥神功,這個固然可以解釋為李秋水會而不施展,但也可以解釋為雖懂卻未曾修鍊。 因此,三聯版中,李秋水雖然也知吸納內力的「北冥神功」功法,但應該沒有真的修鍊過「北冥神功」。 「段譽躺在地下,見到帛軸和男子的圖形,登時想起了那個給自己撕爛了的帛軸,心想:「身上的穴道經脈,男女都是一般,神仙姊姊也真奇怪,為甚麼要繪成裸女之形,而且這裸女又給上自己的相貌?」隱隱覺得不妥,似乎神仙姊姊有意以色相誘人,教人不得不練圖中的神功,自己神智迷糊中將帛軸撕了,說不定反而免去了一場劫難。只是如此推想未免褻瀆了神仙姊姊,這念頭只在腦海中一閃而過,再也不敢多想。」 「段譽神智卻仍清醒,只是體內真氣內力太盛,便似要迸破胸膛沖將出來一般,若是揮動手足,擲破一些東西,便略略舒服一些。他見保定帝進來,叫道:「伯父,我要死了!」雙手在空中亂揮圈子。 …… 保定帝心中焦急,問道:「那是甚麼毒藥,如此厲害?」一名太醫道:「以臣愚見,世子脈象亢燥,是中了一種罕見的熱毒,這名稱么?這個……這個……微臣愚魯……」另一名太醫道:「不然,世子脈搏陰虛,毒性微寒,當用熱毒中和。」段譽體內既有黃眉僧、南海鱷神、鍾萬仇陽剛的內力,復有葉二娘、雲中鶴陰柔的內力,兩名太醫各見一偏,都說不出個真正的所以然來。」 「段譽遵從伯父指點,一路在馬背上疏導體內衝突不休的內息,煩惡稍減,這時隨著伯父來到寺前。這天龍寺乃保定帝常到之地,當下便去謁見方丈本因大師。」 段譽所學北溟神功,「皆是取人內力的法門」,異種真氣內力融合的法門隻字未提;在去天龍寺之前,段譽所吸來的真氣內力並未融合,黃眉僧、南海鱷神、鍾萬仇陽剛的內力,葉二娘、雲中鶴陰柔的內力,還是同時存在、彼此衝突的,段譽也因此被折磨得死去活來[1]。 「那老者微笑道:「你還沒學過本門掌法,這時所能使出來的內力,一成也還不到。你師父七十餘年的勤修苦練,豈同尋常?」」 「虛竹這療傷之法,並不是以內力助他驅除寒毒,而是以修積七十餘年的「北冥真氣」在他脅下一擊,開了一道宣洩寒毒的口子。」 因此,北冥神功固然別出心裁,奧妙莫測,卻也有著不少極艱難、極兇險的難關,而且也未必能無止境地吸納內力,尚有書中未見之隱憂[1],段譽不知(不過也曾認為李秋水留下裸圖秘籍,包藏禍心),李秋水深知卻未曾點明。是故,李秋水始終未以北冥神功吸遍武林,使之內力勝過童姥,而北冥神功的正牌傳人無崖子,也未以北冥神功去吸納無窮內力,反而是自己長年累月的勤修苦練[2]。 注[1]:關於北冥神功的隱患,除了「兩功互沖」、「海水倒灌」這兩個難關,還有「本派神功和心脈氣血相連,功在人在,功消人亡」——【真氣內力不能出現大的損耗】、「膻中氣海卻正是積貯「北冥真氣」 的所在」——【發勁慢人一步】、「北冥大水,非由自生」——【真氣內力不能自生,出現損耗只能從外部恢復】這三個缺陷。詳見本人的《北冥神功——一個優點、兩大難關、三個缺陷》。 注[2]:段譽在天龍寺學到了段家內功心法,並以之將真氣收入臟腑,在功法上與「北冥神功」真氣存於膻中氣海已經截然不同了;同時,段譽吞食了「莽牯朱蛤」,百毒不侵,體質已經改變,而且莽牯朱蛤的所化的一團熱氣已經進入段譽的任脈,最後停留在了膻中,這對於段譽而言,是獨一無二的際遇(舊版段譽吸內力的能力,就來自於吞食的莽牯朱蛤)。這兩方面的奇遇,加上主角光輝,或許才是段譽可以狂吸內力,不懼反噬,終至內力之強震古爍今的根本。 (3)再分析逍遙三老與虛竹的內力高下: 「童姥和李秋水功力相若,各受重傷之後,仍是半斤八兩,難分高下。兩人內力相觸,便即僵持,都停在虛竹身上,誰也不能攻及敵人。這麼一來,可就苦了虛竹,身受左右夾攻之厄。幸好他曾蒙無崖子以七十餘年的功力相授,三個同門的內力旗鼓相當,成了相持不下的局面,他倒也沒有在這兩大高手的夾擊下送了性命。」 「堅冰凝結,童姥和李秋水的內力就此隔絕,不能再傳到虛竹身上,但二人十分之九的真氣內力,卻也因此而盡數封在虛竹體內,彼此鼓盪衝突,越來越猛烈。虛竹只覺全身皮膚似乎都要爆裂開來,雖在堅冰之內,仍是炙熱不堪。」 「他此刻身集童姥、無崖子、李秋水逍遙派三大名家的內力,實已非同小可。」 「但他此刻身上既具逍遙派三大高手深厚內力,復得童姥盡心點撥,而靈鷲宮地下石窖中數月面壁揣摩,更是得益良多,雙掌一拜下,身上僧衣便即微微鼓起,真氣流轉,護住了全身。」 「眾僧適才見到了他劇斗鳩摩智的身手,對他所述均無懷疑,身想:「若不是他一身而集逍遙派三大高手的神功,又在靈鷲宮石壁上領悟了上乘武技,如何能敵得住吐蕃國師的絕世神通?」」 雖然童老受傷斷足,真氣大受損傷,又功虧一簣,沒能把「八荒六合惟我獨尊功」練到功行圓滿,而李秋水則被童老偷襲了一掌,且二人交手二百餘招,耗力不小,但段譽被鳩摩智用「火焰刀」砍得重傷昏迷,張無忌被倚天劍穿身而過,重傷垂死,書上寫明段張二人的內力依舊充沛之極,可見身受重傷不等於內力大大受損,另外兩人僅交手二百餘招,不過片刻而已,也不會耗用太多的內力;加之書中寫明「三個同門的內力旗鼓相當」,顯然童老、李秋水雖因受傷而武功大減,但她們的內力卻並沒有因此大大受損,而書上更多次強調虛竹身集逍遙派三大高手內力/身具逍遙派三大高手深厚內力/一身而集逍遙派三大高手的神功,這也說明童老、李秋水的內力並不比顛峰時差多少。 注釋:或許有人對虛竹能抵擋二人內力左右夾攻感到驚奇,以至於認為無涯子內力遠強於童老、李秋水,其實這是因為二人是在以「隔物傳功」比拼內力之故,是以童老才特地的告誡虛竹「千萬不可運力抵禦」,若真是虛竹在以一敵二,又怎會「千萬不可運力抵禦」?岳不群與木高峰曾借林平之身體比拼內力,洪七公、歐陽鋒也曾借藏邊五醜比拼內力,難道林平之的內力還能等於岳木二人之和?藏邊五丑內力強於洪七公?所以,雖然虛竹身受左右夾攻之厄,但這並不能證明虛竹的內力更強,虛竹也並非在與童李二人比拼內力,而是童李二人以「隔物傳功」的模式,借虛竹之身比拼內力。 因此,虛竹的內力來源為:無涯子的全部內力+天山童老、李秋水二人傷後的九成內力。在三聯版《天龍八部》中,旁白說三老的內力旗鼓相當,但從細節與實戰分析,終究是還存在一些差距,無崖子內力最強,而童姥的「唯我獨尊功」功虧一簣,又因為斷腿受傷,真氣受損,內力便只能和李秋水相若了。簡單的數學分析可知,無崖子至少有虛竹三成半以上的內力,至多有虛竹五成內力。 (4)分析一下鳩摩智與虛竹的內力差距: 1、當日虛竹得段延慶指點,破解無崖子所布下的珍瓏棋局之時,鳩摩智曾見過他一面,此刻突然見他越眾而出,以輪指虛點,封閉玄渡的穴道,手法之妙,功力之強,竟是自己生平所未見,不由得大吃一驚。 2、虛竹為了要替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群豪解除生死符,在這天山六陽掌上用功甚勤,種種精微變化全已瞭然於胸,而靈鷲宮地底石壁上的圖譜,更令他大悟其中奧妙。不過他從未用之與人過招對拆,少了練習,一上來便與一位當今數一數二的高手生死相搏,掌法雖高,內力雖強,使得出來的卻不過二三成而已。……虛竹本來掌法不甚純熟,使單掌較使雙掌為便。一個打了個對摺,十成掌法只剩五成,一個卻將二三成的功夫提升到了四五成。一炷香時刻過去,兩人已交拆數百招,仍是僵持之局。 3、虛竹的武功內力均在丁春秋之上,本來早可取勝,只是一來臨敵經驗實在太淺,本身功力發揮不到六七成;二來他心存慈悲,許多取人性命的厲害殺手,往往只施一半便即收回;三來丁春秋周身劇毒,虛竹頗存顧忌,不敢輕易沾到他身子,卻不知自己身具深厚內力,丁春秋這些劇毒早就害他不得,是以劇斗良久,還是相持不下。 4、游坦之右手將木杖在地上一插,右掌立即拍出,一股陰寒之氣隨伴著掌風直逼而至。虛竹雖不怕他的寒陰毒掌,卻也知道此掌功力深厚,不能小覷,當即凝神還了一掌。 5、這時虛竹既得天山童姥的真傳,又盡窺靈鷲宮石壁上武學的秘奧,武功之高,實已到了隨心所欲、無往而不利的地步,而段譽在得到鳩摩智的畢生修為後,內力之強,亦是震古鑠今,他那「凌波微步」施展開來,遼軍將士如何阻攔得住? 虛竹與鳩摩智交手,即使虛竹發揮了四五成的功夫、接近六七成的功力,在近身肉搏中,掌上力道上也沒有徹底壓倒鳩摩智,在近身肉搏中,雙方真力對抗,力道比拼,鳩摩智既沒有出現手酸身晃,也沒有因為真力不濟而影響到他的出招,也就是說鳩摩智的內力雖不到虛竹的六七成,但也相差不遠[1]。同時,考慮得到鳩摩智內力之前的段譽(略大於一個鳩摩智的內力),內力已是「幾已震古爍今,並世無二」,已不在逍遙三老任何一人之下;得到鳩摩智內力之後的段譽(略大於兩個鳩摩智的內力),內力之強則是「震古爍今」,顯然尚在集逍遙三老內力於一身的虛竹之上。另外,虛竹在本身功力發揮到將近六七成之時,與游坦之對掌並未能佔上風(虛竹的掌法武技,遠高於游坦之,且游坦之還是斷腿、拄著拐杖);對陣丁春秋之時,在內力上的優勢也不及游坦之對陣丁春秋之時那麼巨大。可見,游坦之至少有虛竹六七成的內力。 注[1]:單掌對單掌,虛竹掌法發揮的程度要比鳩摩智略低,但打到最後雙方攻守態勢上近乎平手,則虛竹必然是內力上佔了上風;但如果虛竹發揮出來的內力遠大於鳩摩智的內力,那麼鳩摩智在近身肉搏中,力道必然是大大吃虧的,可鳩摩智在單手過招比拼中,力道上並沒有吃什麼虧。因此,虛竹發揮出來的內力只是略勝鳩摩智。也就是說,虛竹發揮出來的掌法略低於鳩摩智,而發揮出來的內力則略高於鳩摩智,雙方各有所長,是以才打個平手。 綜合上述,可知鳩摩智的內力大約就是虛竹四、五成內力這樣。 再看一段直接的對比: 「這一次躍將上去,身子猶似緩緩上升,雖在空中無所憑依,卻也能轉折自如,他大喜之下,叫道:「行了,行了!」不料一開口,泄了真氣,便即跌落,幸好這次是筆直落下,雙腳腳板底撞得隱隱生痛,卻未摔倒。那女童罵道:「小蠢材,你要開口說話,先得調勻內息。第一步還沒學會,便想走第五步、第六步了。」虛竹道:「是,是!是小僧的不是。」」 「虛竹道:「這個……萬萬不可。小僧決計不能……」他只說了這兩句話,真氣一泄,李秋水已然追近,突然間背心上一冷,便如一塊極大的寒冰貼肉印了上來,跟著身子飄起,不由自主的往山谷中掉了下去。」 虛竹在僅得到無崖子內力之時,兩次一開口,均是泄了真氣。如果說第一次虛竹是因為不懂得調勻真氣,第二次他是已經懂了的。 「蕭峰笑道:「你手誅白世鏡這等奸徒,實是英雄了得,蕭峰甘拜下風,輕功不如你。咱二人去沽酒喝罷,不比了,不比了。」他一面說話,一面奔跑,腳下絲毫不緩。那人突然止步,說道:「喬峰威震江湖,果然名不虛傳。你口中說話,真氣仍然運使自如,真英雄,真豪傑!」」 蕭峰卻「一面說話,一面奔跑,腳下絲毫不緩」、「口中說話,真氣仍然運使自如」。 「鳩摩智最後所使的「袈裟伏魔功」,玄慈方丈畢生在這門武功上花的時日著實不少,以致頗誤禪學進修,有時著實後悔,覺得為了一拂之純,窮年累月的練將下去,實甚無謂。但想到自己這門袖功足可獨步天下,也覺自慰,此刻一見鳩摩智隨意拂袖,瀟洒自在,而口中談笑,袍袖已動,竟不怕發聲而泄了真氣,更非自己所能,不由得百感交集。」 鳩摩智在施展「袈裟伏魔功」時,也是「口中談笑,袍袖已動,竟不怕發聲而泄了真氣」。 從開口說話是否影響真氣運使來分析,在三聯版《天龍八部》中,僅得到無崖子內力的虛竹,內力應是不及蕭峰與鳩摩智的。 因此,即使是「逍遙三老」中內力最強的無涯子,其內力也不及鳩摩智,而天山童老的內力尚且略遜無涯子,李秋水的內力更不如天山童老,是以童李二人的內力,更不如鳩摩智了。 (5)再從實戰較量,對比鳩摩智與逍遙三老的高下: 要評價武功高下,自然當看正面對敵、情勢公平的交手戰績,而不是偷襲、暗算或者使詐的戰績(否則,謝遜豈不是強於空見?張無忌豈不是不如周芷若?),從實戰上來分析鳩摩智與李秋水、天山童姥的高下,其實也是高下易見的。 從正面交手(非偷襲、暗算、使詐)戰績來看,童姥、李秋水真不見得能夠與鳩摩智相匹敵: 1、童姥道:「你武功雖低,但無崖子的內力修為已全部注入你體內,只要懂得運用之法,也大可和我的對頭周旋一番。這樣罷,咱們來做一樁生意,我將精微奧妙的武功傳你,你便以此武功替我護法禦敵,這叫做兩蒙其利。」也不待虛竹答應,便道:「你好比是個大財主的子弟,祖宗傳下來萬貫家財,底子豐厚之極,不用再去積貯財貨,只要學會花錢的法門就是了。花錢容易聚財難,你練一個月便有小成,練到兩個月後,勉強可以和我的大對頭較量了……」 2、虛竹驀覺一陣涼風掠過,聽得童姥在他身邊說道:「第二種法門,出掌!」虛竹不明所以,正想開口詢問:「什麼?」只覺寒風撲面,一股厲害之極的掌力擊了過來,當下無暇思索,便以童姥所授破解生死符的第二種手法拍了出去,黑暗中掌力相碰,虛竹身子劇震,胸口氣血翻湧,甚是難當,隨手以第七種手法化開。……李秋水厲聲道:「姑姑問你,如何不理?」說著伸手往他肩頭抓來。虛竹和童姥拆解招數甚熟,而且儘是黑暗中拆招,聽風辨形,隨機應變,一覺到李秋水的手指將要碰到自己肩頭,當即沉肩斜身,反手往她手背按去。 3、虛竹叫道:「罷手,罷手!」搶上去連出兩招「六陽掌」,化開了李秋水的攻擊。童姥順勢後躍,驀地里一聲慘呼,從石階上滾了下去,直滾到二三層之間的石階方停。 4、眼見李秋水第二掌又已拍出,當即揮掌擋住。李秋水斜眼相睨,但見這個「中原武林第一風流浪子」眼大鼻大,耳大口大,廣額濃眉,相貌粗野,那裡有半分英 俊瀟洒,一怔之下,認出便是在雪峰上負了童姥逃走的那個和尚,右手一探,便往虛竹肩頭抓來。虛竹斜身避開,說道:「我不跟你斗,只是勸你別動你師姊的遺體。」李秋水連出四招,虛竹已將天山六陽掌練得甚熟,竟然一一格開,擋架之中,還隱隱蓄有堅實渾厚的反擊之力。李秋水忽道:「咦!你背後是誰?」虛竹几乎全無臨敵經驗,一驚之下,回頭去看,只覺胸口一痛,已給李秋水點中了穴道,跟著雙肩雙腿的穴道也都給她點中,…… 5、童姥偷襲成功,得理不讓人,單腿跳躍,縱身撲上,掌聲呼呼的擊去,虛竹叫道:「前輩,休下毒手!」便以童姥所傳的手法,擋住她擊向李秋水的三掌。 童姥大怒,罵道:「小賊,你用什麼功夫對付我?」原來虛竹堅拒學練「天山六陽掌」,童姥知道來日大難,為了在緩急之際多一個得力助手,便在教他破解生死符 時,將這六陽掌傳授於他,並和他拆解多時,將其中的精微變化、巧妙法門,一一傾囊相授。哪料得到此刻自己大佔上風,虛竹竟會反過來去幫李秋水?虛竹道:「 前輩,我勸你顧念同門之誼,手下留情。」童姥怒罵:「滾開,滾開!」 6、此刻見他一出手便是靈鷲宮本門的功夫,功力之純,竟似尚在老尊主之上。眾女震驚之餘,齊聲歡呼,不約而同的拜伏在地。虛竹驚道:「這算什麼?快快請起,請起。」 7、如此直花了二十餘天時光,才將群豪身上的生死符拔除乾淨,而虛竹每日精研石壁上的圖譜,武功也是大進,比之初上縹緲峰時已大不相同。 8、但他此刻身上既具逍遙派三大高手深厚內力,復得童姥盡心點撥,而靈鷲宮地下石窖中數月面壁揣摩,更是得益良多,雙掌一拜下,身上僧衣便即微微鼓起,真氣流轉,護住了全身。 天山童姥認為,虛竹若懂得內力運用之法,就大可與李秋水周旋一番,若跟自己練兩個月武功,則勉強可與李秋水較量。而實際上,虛竹跟童姥練了兩個月武功之後(尚未得到童老、李秋水內力之前),在西夏皇宮之中正面與李秋水、天山童老交手,數招之內全然不落下風,要不是因為經驗太淺、不夠狠辣,表現自必更好。 虛竹在獲得童、李二人內力之後,內力大非昔比,在發揮欠佳情況下,依舊是「功力之純,竟似尚在老尊主之上」(靈鷲宮眾女的評價);而且,虛竹在縹緲峰靈鷲宮中更是苦練了數月的武功,單是「天山六陽掌」就已經做到了「種種精微變化全已瞭然於胸」,比起在西夏之時,「武功也是大進」。 但看看虛竹與鳩摩智的正面交手: 1、「虛竹眼見對方掌到,斜身略避,雙掌推出,仍是韋陀掌中一招,叫做「山門護法」,招式平平,所含力道卻甚是雄渾。鳩摩智身形流轉,袖裡乾坤,無相劫指點向對方。虛竹斜身閃避,鳩摩智早料到他閃避的方位,大金剛拳一拳早出,砰的一聲,正中他肩頭。虛竹踉踉蹌蹌的退了兩步。鳩摩智哈哈一笑,說道:「小師父服了么?」料想這一掌開碑裂石,已將他肩骨擊成碎片。哪知虛竹有「北冥真氣」護體,只感到肩頭一 陣疼痛,便即猱身復上,雙掌自左向右划下,這一招叫做「恆河入海」,雙掌帶著浩浩真氣,當真便如洪水滔滔、東流赴海一般。 2、鳩摩智見他吃了自己一拳恍若不覺,兩掌擊到,力道又如此沉厚,不由得暗自驚異,出掌擋過,身隨掌起,雙腿連環,霎時之間連踢六腿,盡數中在虛竹心口,正是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的「如影隨形腿」,一腿既出,第二腿如影隨形,緊跟而至,第二腿隨即自影而變為形,而第三腿復如影子,跟隨踢到,直踢到第六腿,虛竹才來得及仰身飄開。」 3、「燃木刀法」是單刀刀法,與鳩摩智當日在天龍寺所使「火焰刀法」的凌虛掌力全然不同,他此刻是以手掌作戒刀,狠砍狠斫,全是少林派武功的路子。他一刀劈落,波的一響,虛竹右臂中招。虛竹叫道:「好快!」右拳打出,拳到中途,右臂又中一刀。鳩摩智真力貫於掌緣,這一斬已不遜鋼刀,一樣的能割首斷臂,但虛竹右臂連中兩刀,竟渾若無事,反震得他掌緣隱隱生疼。 4、鳩摩智這麼一輪快速的搶攻,虛竹手忙足亂,無從招架,惟有倒退,這時連「韋陀掌」也使不上了,一拳一拳的打出,全是那一招「黑虎偷心」…… ……但虛竹用以應付的,卻只一門「羅漢掌」,而且在對方迅若閃電的急攻之下,心中手上全無變招的餘裕,打出一招「黑虎偷心」,又是一招「黑虎偷心」,來來去去,便只依樣葫蘆的一招「黑虎偷心」,拳法之笨拙,縱然是市井武師,也不免為之失笑。 5、鳩摩智掌力越來越凌厲,虛竹心無二用,但求自保,每一招都是守勢。他決不是想拿住鳩摩智,只是眼見對方武功勝己十倍,單掌攻擊已這般厲害,倘若任他雙掌齊施,自己非命喪當場不可,因此死命拿住他左腕,要令他左掌無法出招。虛竹這個念頭雖笨,竟也大有用處。鳩摩智左手被抓,雙掌連環變化、交互為用的諸般妙著便使不出來。虛竹本來掌法不甚純熟,使單掌較使雙掌為便。一個打了個對摺,十成掌法只剩五成,一個卻將二三成的功夫提升到了四五成。一炷香時刻過去,兩人已交拆數百招,仍是僵持之局。……鳩摩智連運三次強勁,要掙脫虛竹的右手,以便施用「火焰刀」絕技,但己力加強,對方的指力亦相應而增,情急之下,殺意陡盛,左手呼呼呼連拍三掌,虛竹揮手化解。 簡單的看看便知,虛竹與鳩摩智交手之初,全無還手之力,連連中招,表現遠不如與童老、李秋水正面交手之時。此戰虛竹能夠得以不敗,甚至獲勝,意外原因是很多的: ①、鳩摩智初時以「小無相功」運使少林派絕技,而虛竹亦身俱「小無相功」內力,且功力之深厚,遠勝鳩摩智,鳩摩智的「小無相功」碰上虛竹的「小無相功」,猶如江河入海,又如水乳交融,難以傷害到虛竹;②、開始之時,鳩摩智有心炫耀,未用全力,也未使本門武功;③、虛竹偶然抓住了鳩摩智的左手,令鳩摩智武功打了個對摺,十成掌法只剩五成,而虛竹使單掌較使雙掌為便,反而將二三成的功夫提升到四五成;④、鳩摩智單手不能使用絕學「火焰刀」;⑤、鳩摩智直到最後,才動用兵器。 虛竹能夠不敗,既有實力的因素,卻也有鳩摩智輕敵之故,更有幸運之助。 與鳩摩智交手之時的虛竹,內力、武功都較在在西夏之時有了極大的進步,但此戰表現卻遠不如之前與童老、李秋水的正面交手表現。 鳩摩智與逍遙三老的高下,一目了然。 (6)其他旁證: 「便在此時,蕭峰的右掌已跟著擊到,砰的一聲響,重重打中那老僧胸口,跟著喀喇喇幾聲,肋骨斷了幾根。那老僧微微一笑,道:「好俊的功夫!降龍十八掌,果然天下第一。」」 「蕭峰藏身山石之後,聽著他述說自己這幾個月來的不幸遭遇,不由得心中一酸,饒是他武功蓋世,膽識過人,但江湖間聲名如此難聽,為天下英雄所不齒,畢竟無味之極。」 「那老人……過了半晌,才道:「……這裡有一幅圖,上面繪的是我昔年大享清福之處,那是在大理國無量山中,你尋到我所藏武學典籍的所在,依法修習,武功便能與這丁春秋並駕齊驅。但你資質似乎也不甚佳,修習本門武功,只怕多有窒滯,說不定還有不少兇險危難。那你就須求無量山石洞中那個女子指點。她見你相貌不佳,多半不肯教你,你求他瞧在我的份上……咳,咳……」」 「虛竹見蘇星河的處境危殆萬分,可是一直站在當地,不肯後退半步。他再也看不過去,搶上前去,抓住他後心,叫道:「徒死無益,快快讓開罷!」便在此時,蘇星河正好揮掌向外推出。他這一掌的力道已是衰微之極,原不想有何功效,只是死戰到底,不肯束手待斃而已,哪知道背心後突然間傳來一片渾厚無比的內力,而且家數和他一模一樣,這一掌推出,力道登時不知強了多少倍。」 「蘇星河又道:「剛才你神功陡發,打了丁春秋一個出其不意,才將他驚走。倘若當真相鬥,你我二人合力,仍然不是他敵手。否則的話,師父只須將神功注入我身,便能收拾這叛徒了,又何必花費偌大心力,另覓傳人?這三十年來,我多方設法,始終找不到人來承襲師父的武功。眼見師父日漸衰老,這傳人便更加難找了,非但要悟心奇高,尚須是個英俊瀟洒的美少年……」」 掃地僧武功超凡入聖,又深悉逍遙派、少林派諸多絕學,卻依舊品評降龍十八掌為天下第一,可見降龍十八掌的絕大威力,亦可見蕭峰武功之強。旁白亦寫明「蕭峰武功蓋世」,若說金庸寫這句話的時候未考慮掃地僧(況且,掃地僧武功強於蕭峰是經過實戰驗證的結論,而且金庸答客問也能旁證,逍遙三老可沒有實戰,或者其它證據來證明他們能比得上蕭峰),那麼在天龍一開始就已經寫到的逍遙三老,金庸也沒有考慮? 另外,無崖子認為虛竹如果資質甚好,那麼他找到自己留在大理無量山中的武學秘籍,依法修習,武功便能與丁春秋並駕齊驅。蘇星河也直言無崖子即使將內力傳給自己,他也不能收拾丁春秋,要知道蘇星河資質再差,再不專心,習武天份也遠比虛竹高,加上逍遙派的武功又是「以積蓄內力為第一要義」、「內力為本,招式為末」,蘇星河只需內力修為到家,要學逍遙派上乘武功自是易如反掌,並且蘇星河的內功家數與無崖子一模一樣,若說虛竹能發揮無崖子二三成的內力,他至少能發揮個五六成。如果蘇星河自己的內力再加上無崖子的內力,對上丁春秋,優勢有如游坦之對丁春秋那般巨大,以蘇星河遠勝游坦之的招數經驗,要殺丁春秋還不是易如反掌?這對評估無崖子的內力,也是相當明確的證據。 「菊劍道:「主人功力深厚,練這些高深武學卻是大大有益。姥姥在石室之中,往往經月不出,便是揣摩石壁上的圖譜。」」 「這時虛竹既得天山童姥的真傳,又盡窺靈鷲宮石壁上武學的秘奧,武功之高,實已到了隨心所欲、無往而不利的地步,而段譽在得到鳩摩智的畢生修為後,內力之強,亦是震古鑠今,他那「凌波微步」施展開來,遼軍將士如何阻攔得住?」 逍遙派武功「以積蓄內力為第一要義」、「內力為本,招式為末」的特殊性質,決定了那些對童姥等人難以理解、難以學會的武技,對於內力遠勝童姥的虛竹來說,只需略一用功就能學會。天龍末期,虛竹已然盡窺靈鷲宮石壁武功秘奧,而天山童姥卻還需要不斷的去揣摩石壁武功,這並非童姥習武天份不及虛竹,實是一個內力有餘,一個內力不足之故。 而虛竹內力既然遠勝逍遙三老,只要他自身內力發揮無礙,武功招數略為精熟,其武力必然不遜於逍遙三老,若是能完美髮揮自身內力武功,必然勝逍遙三老遠矣。 可見,逍遙三老雖然不凡,武功雖神奇,卻也不可太過高估,他們與掃地僧相比固然是望塵莫及,即便是與鳩摩智、蕭峰相比,也未見得一定比得上。 (六)、掃地僧: 天龍八部中,掃地僧的驚艷表演著實不少,有些甚至是金庸武俠系列中獨一無二的: 「他說到這裡,眼光向慕容復轉去,只看了一眼,便搖了搖頭,跟著看到鳩摩智,這才點頭,道:「是了,令郎年紀尚輕,功力不足,無法研習少林七十二絕技,原來是傳之於一位天竺高僧。大輪明王,你錯了,全然錯了,次序顛倒,大難已在旦夕之間。」」 「玄生、玄滅二人突然跪倒,說道:「大師,可有法子救得玄澄師兄一救?」那老僧搖頭道:「太遲了,不能救了。當年玄澄大師來藏經閣揀取武學典籍,老衲曾三次提醒於他,他始終執迷不悟。現下筋脈既斷,又如何能夠再續?其實,五蘊皆空,色身受傷,從此不能練武,他勤修佛法,由此而得開悟,實是因禍得福。兩位大師所見,卻又不及玄澄大師了。」」 「眾人這時方才明白,那老僧適才在藏經閣上擊打二人,只不過令他們暫時停閉氣息、心臟不跳,當是醫治重大內傷的一項法門。許多內功高深之士都曾練過「龜息」之法,然而那是自動停止呼吸,要將旁人一掌打得停止呼吸而不死,實是匪夷所思。……突然間只聽得那老僧喝道:「咄!四手互握,內息相應,以陰濟陽,以陽化陰。王霸雄圖,血海深恨,盡歸塵土,消於無形!」蕭遠山和慕容博的四手本來交互握住,聽那老僧一喝,不由得手掌一緊,各人體內的內息向對方涌了過去,融會貫通,以有餘補不足,兩人臉色漸漸分別消紅退青,變得蒼白;又過一會,兩人同時睜開眼來,相對一笑。」 一抬眼、一舉手,就能把絕頂高手的武功細節判斷個八九不離十,眼力之銳,見識之廣,當世無出其右;一掌將人打得停止呼吸而不死,實是匪夷所思;於「體用雙修」、「陰陽互濟」領會之深,唯有黃裳的九陰真經可與之匹敵。 「雙手攏在衣袖之中,暗暗使出「無相劫指」,神不知、鬼不覺的向那老僧彈去。不料指力甫及那老僧身前三尺之處,便似遇上了一層柔軟之極、卻又堅硬之極的屏障,嗤嗤幾聲響,指力便散得無形無蹤,卻也並不反彈而回。鳩摩智大吃一驚,心道:「這老僧果然有些鬼門道,並非大言唬人!」那老僧恍如不知,只道:「兩位請起。老衲在少林寺供諸位大師差遣,兩位行此大禮,如何克當?」玄生、玄滅只覺各有一股柔和的力道在左臂下輕輕一托,身不由主的便站將起來,卻沒見那老僧伸手拂袖,都是驚異不置,心想這般潛運功力,心到力至,莫非這位老僧竟是菩薩化身,否則怎能有如此廣大神通、無邊佛法?」 「他雙掌只這麼一合,便似有一股力道化成一堵無形高牆,擋在蕭峰和慕容復之間。蕭峰排山倒海的掌力撞在這堵牆上,登時無影無蹤,消於無形。」 「慕容復雙掌推到那老僧身前兩尺之處,突然間又如撞上了一堵無形氣牆,更似撞進了一張漁網之中,掌力雖猛,卻是無可施力,被那氣牆反彈出來,撞在一座書架之上。本來他去勢既猛,反彈之力也必十分凌厲,但他掌力似被那無形氣牆盡數化去,然後將他輕輕推開,是以他背脊撞上書架,書架固不倒塌,連架上堆滿的經書也沒落下一冊。」 掃地僧所展現的非人武功中,「氣牆」是極端神奇的一項,將絕頂高手的攻擊化於無形,潛運功力,心到力至,與無聲無形中將玄生、玄滅扶起,可以說是從所未見的神功。 「二人掌力相合,力道更是巨大,那老僧在二人掌風推送之下,更如紙鳶般向前飄出數丈,雙手仍抓著兩具屍首,三個身子輕飄飄地,渾不似血肉之軀。蕭峰縱身急躍,追出窗外,只見那老僧手提二屍,直向山上走去。蕭峰加快腳步,只道三腳兩步便能追到他身後,不料那老僧輕功之奇,實是生平從所未見,宛似身有邪術一般。」 「四五丈外站著一人,卻是吐蕃國師鳩摩智,臉露譏嘲之色,顯是心中不服。……原來那無名老僧正為眾人說法之時,鳩摩智突施毒手,傷了段譽。無名老僧袍袖一拂,將鳩摩智推出數丈之外。鳩摩智不敢停留,轉身飛奔下山。」 一揮袖袍,把一個身在四五丈外的絕頂高手推出數丈,隨掌風而飄飛的輕功,均為匪夷所思的驚艷表演。 ●《天龍八部》中蕭峰、段譽、虛竹和掃地僧,究竟誰武功最強?包括內力經驗絕技等?(《金庸答客一百問》)金庸:掃地僧最強。 在金庸對記者的答客問中,金庸也同樣認為掃地僧是比天龍三兄弟更強的存在 綜合掃地僧的種種驚艷表演,以及書中人物及金庸本人對掃地僧的評論,已然奠定了掃地僧天龍第一人的地位,而且也使得他有資格去競爭金書第一人。 「他雙掌只這麼一合,便似有一股力道化成一堵無形高牆,擋在蕭峰和慕容復之間。蕭峰排山倒海的掌力撞在這堵牆上,登時無影無蹤,消於無形。蕭峰心中一凜,他生平從未遇敵手,但眼前這老僧功力顯比自己強過太多,他既出手阻止,今日之仇是決不能報了。」 掃地僧的具體武力是無法估計的,只能確定其下限遠勝蕭峰,即其武力>(119~123)×1.32=157~162。 但掃地僧的神奇表現,也有不少存疑之處: 「慕容博初時見那老僧走近,也不在意,待見他伸掌拍向自己天靈蓋,左手忙上抬相格,又恐對方武功太過厲害,一抬手後,身子跟著向後飄出。他姑蘇慕容氏家傳武學,本已非同小可,再鑽研少林寺七十二絕技後,更是如虎添翼,這一抬手,一飄身,看似平平無奇,卻是一掌擋盡天下諸般攻招,一退閃去世間任何追襲,守勢之嚴密飄逸,直可說至矣盡矣,蔑以加矣。閣中諸人個個都是武學高手,一見他使出這兩招來,都暗喝一聲采,即令蕭遠山父子,也不禁欽佩。豈知那老僧輕輕一掌拍落,波的一聲響,正好擊在慕容博腦門正中的「百會穴」上,慕容博的一格一退,竟沒半點效用。」 掃地僧雖然一招殺了慕容博/蕭遠山,但這並非真實實力的反映,實際上是別有原因的,且不說蕭遠山束手待死、全不反抗,就是慕容博的「反抗」也是大有問題的。旁白已然點明了慕容博的「一抬手,一飄身」足以「一掌擋盡天下諸般攻招,一退閃去世間任何追襲,守勢之嚴密飄逸,直可說至矣盡矣,蔑以加矣」,也就是說這一招即使是掃地僧自己使來,也不過如此。掃地僧有能力一招秒殺與自己同等水平的敵手嗎?絕不可能的!所以,掃地僧本是絕無可能一招擊殺慕容博的! 但事實上,掃地僧的確是只一掌就拍在了慕容博的「百會穴」上,把他打得呼吸停止。為何出現這種與旁白完全不符的現象呢?根據書中的描述,原因大概有三點,先看看原文: 「蕭遠山聽他隨口道來,將三十年前自己在藏經閣中夤夜的作為說得絲毫不錯,漸漸由驚而懼,由懼而怖,背上冷汗一陣陣冒將上來,一顆心幾乎也停了跳動。……慕容博心下駭然,自己初入藏經閣,第一部看到的武功秘笈,確然便是《拈花指法》,但當時曾四周詳察,查明藏經閣里外並無一人,怎麼這老僧直如親見?」 「慕容博臉色大變,不由得全身微微顫動。他陽白、廉泉、風府三處穴道,每日清晨、正午、了夜三時,確如萬針攢刺,痛不可當,不論服食何種靈丹妙藥,都是沒半點效驗。只要一運內功,那針刺之痛更是深入骨髓。一日之中,連死三次,哪裡還有什麼生人樂趣?這痛楚近年來更加厲害,他所以甘願一死,以交換蕭峰答允興兵 攻宋,雖說是為了興復燕國的大業,一小半也為了身患這無名惡疾,實是難以忍耐。這時突然聽那老僧說出自己的病根,委實一驚非同小可。以他這等武功高深之士,當真耳邊平白響起一個霹靂,絲毫不會吃驚,甚至連響十個霹靂,也只當是老天爺放屁,不予理會。但那老僧這平平淡淡的幾句話,卻令他心驚肉跳,惶感無 已,他身子抖得兩下,猛覺陽白、廉泉、風府三處穴道之中,那針刺般的劇痛又發作起來。本來此刻並非作痛的時刻,可是心神震蕩之下,其痛陡生,當下只有咬緊 牙關強忍。但這牙關卻也咬它不緊,上下牙齒得得相撞,狼狽不堪。」 「那老僧點頭道:「那也容易。」緩步向前,伸出一掌,拍向慕容博頭頂。慕容博初時見那老僧走近,也不在意,待見他伸掌拍向自己天靈蓋,左手忙上抬相格,又恐對方武功太過厲害,一抬手後,身子跟著向後飄出。……慕容復大驚,搶上扶住,叫道:「爹爹,爹爹!」但見父親嘴眼俱閉,鼻孔中已無出氣,忙伸手到他心口一摸,心跳亦已停止。慕容復悲怒交集,萬想不到這個滿口慈悲佛法的老僧居然會下此毒手,叫道:「你……你……你這老賊禿!」將父親的屍身往柱上一靠,飛身縱起,雙掌齊出,向那老僧猛擊過去。」 原來是因為: ⑴、掃地僧對慕容博、蕭遠山的武功可以說是了如指掌,二人哪時看了哪本絕技,都記得一清二楚,甚至連二人體內的隱疾也是知道得一清二楚。以掃地僧本就遠超蕭遠山、慕容博的武功修為,加上數十年的觀察,要破解二人的武功,可謂易如反掌; ⑵、掃地僧當眾揭示了蕭遠山、慕容博偷盜修習少林派絕技的細節,讓二人[由驚而懼,由懼而怖]、[心下駭然],又揭示「武學障」之因由與強練少林絕技之隱患,指出慕容博身上暗疾,導致慕容博的隱疾當場發作,狼狽不堪,而且一運內功,劇痛難擋; ⑶、掃地僧以有心算無心,突然出手攻擊慕容博,而慕容博則是倉促招架,慕容復萬想不到滿口慈悲佛法的掃地僧居然會下毒手,想來慕容博對掃地僧亦無提防之心,是以在掃地僧走近時,慕容博並不在意,待見掃地僧出手攻擊,才倉促招架。 綜合了以上種種因素,當時慕容博隱疾發作,乃是「心驚肉跳,惶恐無已」、「心神震蕩,劇痛陡生」、「上下牙齒得得相撞,狼狽不堪」、「 只要一運內功,那針刺之痛更是深入骨髓」,十成功夫發揮出來的能有幾成?而掃地僧又做了這麼多先期準備,對慕容博武功了如指掌,本身實力既遠超慕容博,再加上以有心算無心的突然出手,這才成就了掃地僧「一擊秒殺」慕容博的戰績。是以,掃地僧的這個「一擊秒殺」,水分是很大的,並不完全是因為實力差距過大。 「他對那老僧本來十分敬仰,但這時為了相救父親,只有全力奮擊。那老僧伸出左掌,將蕭峰雙掌推來之力一擋,右掌卻仍是拍向蕭遠山頭頂。蕭遠山全沒想到抵禦,眼見那老僧的右掌正要碰到他腦門,那老僧突然大聲一喝,右掌改向蕭峰擊去。蕭峰雙掌之力正與他左掌相持,突見他右掌轉而襲擊自己,當即抽出左掌抵擋,同時叫道:「爹爹,快走,快走!」不料那老僧右掌這一招中途變向,純系虛招,只是要引開蕭峰雙掌中的一掌之力,以減輕推向自己的力道。蕭峰左掌一回,那老僧的右掌立即圈轉,波的一聲輕響,已擊中了蕭遠山的頂門。便在此時,蕭峰的右掌已跟著擊到,砰的一聲響,重重打中那老僧胸口,跟著喀喇喇幾聲,肋骨斷了幾根。那老僧微微一笑,道:「好俊的功夫!降龍十八掌,果然天下第一。」這個「一」字一說出,口中一股鮮血跟著直噴了出來。」 「豈知那老僧輕輕一掌拍落,波的一聲響,正好擊在慕容博腦門正中的「百會穴」上,慕容博的一格一退,竟沒半點效用。「百會穴」是人身最要緊的所在,即是給全然不會武功之人碰上了,也有受傷之虞,那老僧一擊而中,慕容博全身一震,登時氣絕,向後便倒。」 「這一掌手指拍向腦門正中「百會穴」,手掌根拍向額頭入髮際一寸的「上星穴」,這兩大要穴俱是致命之處,只要被重手拍中,立時斃命,無可挽救。」 「「百會穴」正當腦頂正中,自前髮際至後髮際縱畫一線,自左耳尖至右耳尖橫畫一線,兩線交叉之點即為該穴所在。此穴乃太陽穴和督脈所交,醫家比為天上北極星,所謂「百會應天,璇璣(胸口)應人,湧泉(足底)應地」,是謂「三才大穴」,最是要緊不過」 「張無忌右手手掌平平按在史火龍頂門的「百會穴」上,那「百會穴」是足太陽經和督脈之交,最是人身大穴,他只須掌力輕輕一吐,史火龍立時經脈震斷而斃,無藥可救。」 掃地僧以外力將慕容博、蕭遠山打得龜息,的確是金庸書中從所未見的武功,但擊打部位為頭頂「百會穴」, 乃是人身最要緊的所在,稍微碰著都會有重傷的危險,且掃地僧的目的也只是龜息慕容博、蕭遠山,而不是要擊殺二人,則所用力道決不會是剛猛或者強勁的掌力/內勁,而是精確無比的透勁,封閉慕容博、蕭遠山的穴道而不傷人。 「豈知那老僧輕輕一掌拍落,波的一聲響,正好擊在慕容博腦門正中的「百會穴」上,慕容博的一格一退,竟沒半點效用。」 「蕭峰左掌一回,那老僧的右掌立即圈轉,波的一聲輕響,已擊中了蕭遠山的頂門。」 實際上,書中兩句原文:「輕輕一掌拍落」、「波的一聲輕響」,已經明確無疑的寫明了掃地僧只是用很輕的力道拍擊慕容博、蕭遠山的頂門。 也就是說,掃地僧的這兩掌,所用內力並不強(強了反而要真的打死人),厲害之處在於手術刀一般精準的內力運用,用於龜息蕭遠山、慕容博的內力只是掃地僧小部分的內力。因此,掃地僧用於抗禦蕭峰掌力的內力,與全力之時相比就不會有太大的出入,至少也佔了全力的大半以上。 然而,掃地僧若不引開蕭峰雙掌中的一掌,受實了蕭峰的雙掌之力,就承受不住;即便是引開了蕭峰的左掌,蕭峰的右掌之力同樣足以把掃地僧打得「肋骨斷了幾根」、「口中一股鮮血跟著直噴了出來」。也就是說,蕭峰大約五成的掌力,如果打在掃地僧身上,即便掃地僧已運功抗禦,也足以將掃地僧打傷了,這對評估掃地僧內力上限就有了明確的根據。因此,掃地僧的內力應不到兩個蕭峰之和。相比之下,鳩摩智僅有虛竹的四五成內力,鳩摩智、蕭峰的內力亦不到段譽的一半,旁白也說段譽的內力之強,震古爍今。是以,掃地僧的內力應該不如虛竹與段譽,但論及內力的運用水平,掃地僧則比虛竹、段譽強得太多了。 總體來說,掃地僧所展現的武功,似乎已非人間所有,無論如何盛讚都是應該的。故老相傳,金庸筆下最傑出的高手諺曰:「一佛二隱三宗」,「一佛」掃地僧在天龍八部之中,的確如同菩薩佛陀一般,既有深不可測、高山仰止的武功修為,又有慈悲為懷、普度眾生的心腸,唯有「神奇」二字可堪評價。 (七)、玄苦、玄寂、玄難、玄渡等: 「喬峰不願與少林高僧對掌鬥力,右手抓起身前那座裝有銅鏡的屏風,回臂轉腕,將屏風如盾牌般擋在身後,只聽得當的一聲大響,玄難一掌打在銅鏡之上,只震得喬峰右臂隱隱酸麻,鏡周屏風碎成數塊。」 「玄寂喝道:「吃我一掌!」雙掌自外向里轉了個圓圈,緩緩向喬峰推了過來。他掌力未到,喬峰已感胸口呼吸不暢,頃刻之間,玄寂的掌力如怒潮般洶湧而至。喬峰拋去銅鏡,右掌還了一招「降龍十八掌」中的「亢龍有悔」。兩股掌力相交,嗤嗤有聲,玄寂和喬峰均退了三步。喬峰一霎時只感全身乏力,脫手放下止清,但一提真氣,立時便又精神充沛,不等玄寂第二掌再出,叫道:「失陪了!」提起止清,飛身上屋而去。」 「喬峰一愕,立即醒覺,那老僧的掌力不是擊向他背心,卻是對準了止清的後心。喬峰和止清素不相識,原無救他之意,但既將他提在手中,自然而然起了照顧的念頭,一推銅鏡,已護住了止清,只聽得拍的一聲悶響,銅鏡聲音啞了,原來這鏡子已被玄難先前的掌力打裂,這時再受到玄慈方丈的劈空掌,便聲若破鑼。  喬鋒回鏡擋架之時,已提著止清躍向屋頂,只覺他身子甚輕,和他魁梧的身材實在頗不相稱,但那破鑼似的聲音一響,自己竟然在屋檐上立足不穩,膝間一軟,又摔了下來。他自行走江湖以來,從來沒遇到過如此厲害的對手,不由得吃了一驚,一轉身,便如淵停峙般站在當地,氣度沉雄,渾不以身受強敵圍攻為意。」 玄難是達摩院首座,武功自然是少林寺之中最前列的幾人之一,蕭峰接他一掌,「手臂隱隱酸麻」;戒律院首座玄寂一招「一拍兩散」,蕭峰以降龍掌中的「亢龍有悔」對抗,兩人都退三步,蕭峰「一霎時只感全身乏力」,但他一提真氣,立時便又精神充沛;少林方丈玄慈一招大金剛掌,蕭峰接下之後竟然「在屋檐上立足不穩,膝間一軟,又摔了下來」。從這幾個例子可以看出,蕭峰的內力恐怕勝不了玄慈等多少,但蕭峰年輕力壯,體質極佳,回氣迅速,內力強度雖然不夠高,但長力卻充沛。 「但見喬峰和玄難只拆得七八招,高下已判。他二人所使的拳招,都是一般的平平無奇,但喬峰每一招都是慢了一步,任由玄難先發。玄難一出招,喬峰跟著遞招,也不知是由於他年輕力壯,還是行動加倍的迅捷,每一招都是後發先至。」 「玄難、玄寂以二敵一,兀自遮攔多而進攻少。玄難見自己所使的拳法每一招都受敵人克制,縛手縛腳,半點施展不得,待得玄寂上來夾攻,當下拳法一變,換作了少林派的「羅漢拳」。」 「但這時群雄打發了性,哪肯讓他從容自盡?十多人一擁而上。喬峰奮起神威,右手斗然探出,已抓住玄寂胸口的「膻中穴」,將他身子高高舉起。眾人發一聲喊,不由自主的退開了幾步。」 「鳩摩智也即臉露笑容,說道:「久慕玄渡大師的『拈花指』絕技練得出神入化,今日得見,幸何如之。」說著右手食中兩指也是輕輕搭住,作拈花之狀。二僧左手同時緩緩伸起,向著對方彈了三彈。只聽得波波波三響,指力相撞。玄渡大師身子一晃,突然間胸口射出三支血箭,激噴數尺,兩股指力較量之下,玄渡不敵,給鳩摩智三股指力都中在胸口,便如是利刃所傷一般。」 聚賢庄大戰,蕭峰只用一掌便破了玄難的成名絕技「袖裡乾坤」,其後與玄難各以「太祖長拳」交鋒,七八招就高下立判,玄難左支右絀,抵敵不住,轉瞬轉瞬便臨生死關頭;玄寂與玄難聯手對抗蕭峰,卻也是「遮攔多而進攻少」,差距依舊極大,這還是在蕭峰未開殺戒前的情況;蕭峰在受傷、被圍攻情況下,「奮起神威,右手斗然探出」,一招便生擒了玄寂;玄渡與鳩摩智拼指力,三指敗陣。從這幾個例子可以得知,蕭峰/鳩摩智對付玄難、玄寂、玄渡等輩,完全是壓倒性的優勢,基本都是秒殺、秒擒,差距彷如天淵之別,同時可估算出,玄難、玄寂、玄渡的武力值≤(119~123)/2.83≈42~43。 「原來丁春秋是以極強內力拂出火星,玄難內力與之相當,以掌力將火星撞開後不受損傷,鄧百川和公冶乾抵受不住。…………這少林派「快掌」果然威力極強,只逼得丁春秋不斷倒退,玄難擊出了一十八掌,丁春秋便退了一十八步。玄難一十八掌打完,雙腿鴛鴦連環,又迅捷無比的踢出了三十六腿,腿影飄飄,直瞧不清他踢出的到底是左腿還是右腿。丁春秋展動身形,急速閃避,這三十六腿堪堪避過,卻聽得拍拍兩聲,肩頭已中了兩拳,原來玄難踢到最後兩腿時,同時揮拳擊出。丁春秋避過了腳踢,終於避不開拳打。丁春秋叫道:「好厲害!」身子晃了兩晃。玄難只覺頭腦一陣眩暈,登時恍恍惚惚的若有所失。他情知不妙,丁春秋衣衫上喂有劇毒,適才打他兩拳,已中暗算,當即呼了一口氣,體內真氣流轉,左手拳又向丁春秋打去。丁春秋揮右掌擋住他拳頭,跟著左掌猛力拍出。玄難中毒後轉身不靈,難以閃避,只得挺右掌相抵。到此地步,已是高手比拚真力,玄難心下暗驚:「我決不能跟他比拚內力!」  但若拳上不使內力,對方內力震來,立時便是臟腑碎裂,明知已著了道兒,卻不得不運內力抵擋。這一運勁,但覺內力源源不絕的向外飛散,再也凝聚不起。不到一盞茶時分,丁春秋哈哈一笑,聳一聳肩,拍的一聲,玄難撲在地下,全身虛脫。」 丁春秋與玄難內力相當,武藝卻有所不及,玄難施展少林派的「快掌」,逼得丁春秋不斷倒退,玄難擊出了一十八掌,丁春摟便退了一十八步,而後玄難施展腿法,丁春秋甚至瞧不清玄難踢出的到底是左腿還是右腿,三十六腿中連連閃避,丁春秋雖避過了腳踢,終於避不開拳打,中了玄難兩拳。只是丁春秋周身是毒,玄難雖打了丁春秋兩拳,卻也因此身中劇毒,而丁春秋又使出化功,玄難不得不運內力抵擋,因此快速落敗。顯然,若丁春秋沒了毒功,沒了化功,單憑武藝是敵不過玄難的。只不過丁春秋的毒功和內功練到一處,無論是用內力傳毒還是震懾對方使之不敢和自己接觸,總之是他實力的組成部分。玄難與丁春秋交手,六十來招+不到一盞茶時分即落敗,摺合招數,應不少於百招,而丁春秋武力值在 55左右,則玄難的武力值≥55/1.32≈42。 綜合考慮,玄難、玄寂、玄渡的武力值,大約都在42左右,與天龍寺的本字輩四僧相若。 「待得眾僧遠去,屋內寂靜無聲,喬峰為這周遭的情境所懾,一時不敢現身叩門,忽聽得玄苦大師說道:「佳客遠來,何以徘徊不進?」  喬峰吃了一驚,自忖:「我屏息凝氣,旁人縱然和我相距咫尺,也未必能察覺我潛身於此。師父耳音如此,內功修為真當了得。」」 玄苦內功修為極高,蕭峰夜探少林,屏息凝氣,潛身隱藏,其他僧人均無法察覺(包括玄慈、玄難等在內),而玄苦即使已重傷垂死,仍能察覺;玄慈為栽培蕭峰,煞費苦心,自當讓少林僧中武功人品數一數二之人來教導他。因此,玄苦的武功在少林玄字輩諸僧中,應該是最前列的幾人之一。 「這十餘位高僧均是少林寺第一流好手。少林寺第一流好手,自也是武林中的第一流好手,各人擒拿手法並不相同,卻各有獨到之處。一時之間,擒龍手、鷹爪手、虎爪功、金剛指、握石掌……各種各式少林派最高明的擒拿手法,都抓在守律僧身上。」 不得不讚揚一下《天龍八部》中的少林寺,少林寺的武學傳承雖然極少、甚至從未能培養出武功登峰造極的人傑,但少林寺在培養一流高手上效率是頗高的,一般來說,少林寺的第一流好手,自也是武林中的第一流好手,可以說少林寺的武學水平基本就代表了當世武林的水平。 (八)、三大惡人、大理、大理四大護衛、慕容氏四大家臣、丐幫諸長老等 「鄧百川和公冶乾各出一掌,撞開了這兩點火星,但兩人同時胸口如同中了巨錘之擊,兩聲悶哼,騰騰騰退出三步。」 「丁春秋一聲長笑,大袖飛舞,撲向鄧百川身後,和他對了一掌,回身一腳,將包不同踢到。鄧百川右掌和丁春秋相對,胸口登時便覺得空蕩蕩地,待要吸氣凝神,丁春秋又是一掌拍到。鄧百川無奈,只得又出掌相迎,手掌中微微一涼,全身已軟綿綿的沒了力氣,眼中看出來迷迷糊糊的儘是白霧。  一名星宿派弟子走過來伸臂一撞,鄧百川撲地倒了。」 「段延慶左杖拄地,右杖橫掠而出,分點鄧百川和公冶乾二人,嗤嗤嗤幾聲,霎時間遞出了七下殺手。鄧百川勉力對付,公冶乾支持不住,倒退了兩步。包不同和風波惡二人回身殺轉。段延慶以一敵四,仍是遊刃有餘,大佔上風。」 鄧百川接丁春秋以極強內力拂出的火星,胸口如同中了巨錘之擊,兩聲悶哼,騰騰騰退出三步,而後與丁春秋對掌,數招即敗於丁春秋的化功之下。鄧百川的武力值≤55/2.83=19。 段延慶連出七下殺手,鄧百川勉力對付,公冶乾卻支持不住,鄧百川是慕容氏四大家臣之首,公冶乾武功當不及鄧百川,也就是換成兩個鄧百川,是能夠接下段延慶這七下殺手的。因此,鄧百川的武力≥(55/2.2)×3/4=19。 聯合上下兩個數據,可知鄧百川的武力值在 19 左右。 「丁春秋一聲長笑,大袖飛舞,撲向鄧百川身後,和他對了一掌,回身一腳,將包不同踢到。鄧百川右掌和丁春秋相對,胸口登時便覺得空蕩蕩地,待要吸氣凝神,丁春秋又是一掌拍到。」 「宋長老又驚又怒,舉掌當胸,喝道:「你……你……你對幫中兄弟,竟然下這等毒手!」阿紫道:「將他也殺了。」游坦之又是一掌,宋長老舉掌一擋,「啊」的一聲慘呼,摔出了大門。」 包不同身中寒毒,已非最佳狀態,與丁春秋交手,被一腳踢倒,則包不同的武力值 ≤ 55/2.83=19;包不同武功明顯不及鄧百川,因此其武力≤19÷1.1≈17。因此,包不同的武力≤17。 「喬峰見風波惡居然能和這位丐幫四老之一的長臂叟惡鬥百餘招而不落敗,心下也暗暗稱奇,對慕容公子又看得高了一層。」 「但包不同的武功和那矮老者在伯仲之間,一交上了手,要想脫身而退,卻也不是數招內便能辦到。高手比武,每一招均牽連生死,要是誰能進退自如,那便可隨便取了對方性命,豈能要來便來、要去便去?包不同聽到阿朱的呼叫,心知風波惡傷勢有變,心下焦急,搶攻數招,只盼擺脫矮老者的糾纏。矮老者與包不同激斗已逾百招,雖仍是平手之局,但自己持了威力極強的長大兵刃,對方卻是空手,強弱顯已分明。……那使鐧的老者白眉白須,成名數十載,江湖上什麼人物沒會過,然見風波惡片刻之前還是十成中已死了九成,豈知一轉眼間,立即又生龍活虎般的殺來,如此兇悍,實所罕有,不禁心下駭然。他的鐵鐧本來變化繁複,除了擊打掃刺之外,更有鎖拿敵人兵刃的奇異手法,這時心下一怯,功夫減了幾成,變成了只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  ……眼見包不同和風波惡兩人都漸佔上風,但也非轉眼間即能分出勝敗,高手比武,瞬息萬變,只要有一招之式使得巧了,或者對手偶有疏忽,本來處於劣勢者立時便能平反敗局。」 「全冠清武功之強,殊不輸於四大長老,豈知一招也無法還手,便被扣住。」 風波惡與丐幫陳長老(長臂叟)惡鬥百餘招不落敗(注意蕭峰的用詞,可見風波惡雖然不敗,卻應也是落下風的);與丐幫宋長老(使鐧、白眉白須的老者)相鬥,在其心下一怯,功夫減了幾成之下,漸漸能佔到上風,但風波惡自己一分心,肩頭便被宋長老掃了一鐧。顯然,風波惡的武功與陳長老、宋長老基本上相當,但又偏弱幾分這樣。包不同卻與奚長老武功伯仲之間,不過奚長老手持趁手的兵刃,包不同空手對敵,但久斗之下,包不同反而佔了上風,可見包不同還是比奚長老略強三分。全冠清在丐幫是八袋舵主,地位僅次於幫主與六大九代長老,但他的武功之強不輸宋奚吳陳四大長老。 因此,若包不同的武力在17左右,則風波惡、丐幫陳長老、奚長老的武力在15~17左右,全冠清的武力或許不弱於包不同。 「朱丹臣喝道:「下來。」縱身躍上馬臀,左判官筆點向他左腰。雲中鶴左手鋼抓一擋,以長攻短,反擊過去。玉虛散人拂塵抖處,又襲向他的。雲中鶴雙手鋼抓飛舞,以一敵二,竟然不落下風。」 「南海鱷神搖頭道:「不是,不是!他武功還是比我強得多。多年不見,我只道這次就算仍然打他不過,搶不到『四大惡人』中的老大,至少也能跟他鬥上一二百個回合,哪知道三拳兩腳,就給他打得躺在地下爬不起來。老大仍是他做,我做老二便了。不過我倒也在他胯上重重踢了一腳。他說:『岳老三,你武功很有長進了啊。』老大讚我武功很有長進,老大的話總是不錯的。」」 「南海鱷神聽到這裡,目中凶光大盛,呼的一聲,縱身向雲中鶴撲去。雲中鶴明知他是受了木婉清的挑撥,但一時說不明白,自知武功較他稍遜,見他撲到,拔足便逃。」 「華赫艮和朱丹臣應聲而出。兩人雖覺以二敵一,有失身分,而且華赫艮的武功殊不在南海鱷神之下,也不必要人相助,但聽范驊這麼一說,都覺有理。」 「葉二娘認得他是七日前與雲中鶴相鬥之人,武功頗為不弱,然而比之自己尚差了一籌,也不去懼他,只不知他的同伴是否也到了,斜目瞧去,果見另一個黃衣軍官站在左首,這人腰間插著一對板斧。」 「南海鱷神大吼:「你拜的師父是誰?叫他出來,露幾手給我瞧瞧。」段正淳見來者只是四惡之一,武功雖然不弱,比自己可還差了一籌,不妨拿這渾人來戲耍一番,以博皇上、皇后與夫人一粲,當下由得兒子信口胡說,也不出言阻止。」 「只見褚萬里和傅思歸雙戰南海鱷神,仍然勝敗難分。朱丹臣和古篤誠那一對卻給葉二娘的方刀逼得漸漸支持不住。那邊廂雲中鶴腳下雖是絲毫不緩,但大聲喘氣,有若疲牛,巴天石卻一縱一躍,輕鬆自在。……巴天石陡然住足,雲中鶴直撲過來,巴天石砰的一掌,擊將出去。雲中鶴雙掌一擋,只感胸中氣血翻湧,險些噴出血來。他強自忍住,雙睛望出來模糊一片,已看不清對手拳腳來路。巴天石卻並不乘勝追擊,嘿嘿冷笑,說道:「領教了。」」 「高升泰的武功其實並不比這兩人強了多少,只是他旁觀已久,心中早已擬就了對付這兩人的絕招。這招似乎純在對付南海鱷神,其實卻是佯攻,突然出其不意的給葉二娘來一下狠的,以報前日背上那一掌之仇。看來似是輕描淡寫,隨意揮灑,實則這一招在他心中已盤算了 無數遍,實是畢生功力之所聚,已然出盡全力。」 「眾人聽得那嘯聲(南海鱷神)便如潮水急退,一陣陣的漸涌漸遠,然而波濤澎湃,聲勢猛惡,單是聽這嘯聲,便知此人武功非同小可,丐幫中大概只有徐長老、傳功長老等二三人才抵敵得住。」 「這英雄會中好手著實不少,真實功夫勝得過雲中鶴的,沒有五六十人,也有三四十人,只是被他佔了先機,誰都猝不及防。」 南海鱷神被段延慶三拳兩腳打倒,基本上秒殺;華赫艮武功不在南海鱷神之下;巴天石與雲中鶴輕功相若,但內力顯然更勝一籌,是以二人比試輕功,巴天石猶有餘力,而雲中鶴卻喘氣如牛,其後巴天石更一掌打得雲中鶴險些吐血(有取巧的成分)。可見,大理(巴天石、范驊、華赫艮)的武功,俱不在南海鱷神之下,比之於葉二娘,恐怕也只是稍遜半籌,甚至是伯仲之間的。 大理四大護衛的武功,則要比大理差了很多,褚萬里和傅思歸聯手,僅僅能與南海鱷神打個平手,朱丹成與刀白鳳聯手,也僅僅與雲中鶴打了個平手,而朱丹臣和古篤誠聯手,卻不敵葉二娘。 高升泰的武功則只是略勝於南海鱷神、葉二娘,而南海鱷神比起段正淳是「差了一籌」。是以,高升泰的武功比起段正淳應尚有不及。 不過,三大惡人在出場後不久,便都被段譽吸走了一半內力,特別是南海鱷神被段譽吸了兩次,損失內力超過了一半。他們損失的內力是否可以短時間內恢復,書上是沒有說明的,但無論如何,憑空損失一半內力,對實力影響顯然不小。以南海鱷神為例,本來他的武功只遜於段正淳一籌,與段延慶交手雖然三兩下就落敗,可也能在段延慶跨上狠狠踢上一腳,但被段譽吸了一半以上內力之後,對陣實力不高於段延慶的丁春秋,或者實力不及段延慶的慕容復,就完全淪為打醬油的角色。是以,三大惡人在天龍中後期的武功很可能不及剛出場之時。 丐幫之中,武功足以敵得住南海鱷神的,僅僅有傳功長老、徐長老等二三人,顯然宋奚陳吳四大長老武功都不及南海鱷神。雲中鶴在江湖上的武功和地位,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聚賢庄大會不過是少林寺左近方圓數百里內的三百餘個武林人物的聚會,但其中真實武功勝過雲中鶴的,竟然是「沒有五六十人,也有三四十人」,這說明雲中鶴雖然輕功甚強,武功卻還是在江湖中排不上號的二三流人物,不及丐幫四大長老,僅僅略勝大理四大護衛。 所以,以諸人戰績來看,各人武力細節如下:高升泰武力約在22左右,鄧百川、葉二娘武力約在:19 左右,公冶乾、南海鱷神、丐幫徐長老、傳功長老呂章、大理等武力約在:17~19之間,包不同武力≤17,風波惡、丐幫宋奚陳吳四大長老、執法長老白世鏡、全冠清、雲中鶴等武力≤15~17左右,大理四大護衛武力約在:12左右。 「慕容復抽出腰間長劍,冷森森幻起一團青光,向段延慶刺去。段延慶受五人圍攻,慕容復更是一流高手,但他杖影飄飄,出招仍是凌厲之極。」 關於慕容氏四大家臣的武功有一句旁白:「慕容復更是一流高手」,言外之意就是慕容氏的四大家臣還不是一流高手,則武功與他們相若的丐幫諸長老、三大惡人、大理、大理四大護衛等人,自然也均非一流高手。其他人就罷了,可作為天下第一大幫的丐幫,在喬峰離開後,居然沒有一個一流高手,實在是太過於奇葩了。 (九)、丐幫六七八袋等低輩分普通弟子、聚賢庄群雄: 「那中年丐者名叫全冠清,外號「十方秀才」,為人足智多謀,武功高強,是幫中地位僅次於六大長老的八袋舵主,掌管「大智分舵」,問道:「幫主何所見而云然?」」 「黃旗剛豎起,一百數十匹馬疾馳上山,乘者最先的是百餘名六袋弟子,其後是三四十名七袋弟子、十餘名八袋弟子。稍過片刻,是四名背負九袋的長老,一個個都默不作聲的翻身下馬,分列兩旁。」 全冠清其實也是丐幫八袋弟子,但與倚天屠龍記的陳友諒、射鵰英雄傳的黎生一樣,是有司職的八袋弟子/長老;丐幫八袋弟子,人數甚少(大智、大義兩大分舵合計就是十餘人),地位卻甚高;而全冠清的武功,殊不輸於四大長老,可知丐幫八袋弟子中也有強有弱,其中強者甚至可與九袋長老相提並論。 天龍八部一書,丐幫普通弟子基本沒有可以衡量的單獨戰例,但可以通過下面這個群毆的例子推算: 「他正大感疑惑,只見西首和南首也趕到了數十名幫眾,不多時之間,便將杏林叢中的空地擠滿了,然而幫中的首腦人物,除了先到的四大長老和蔣舵主之外,餘人均不在內。」 「喬峰口中說得輕描淡寫,心下卻著實擔憂,眼見大義分舵的二十餘名幫眾一走,杏子林中除了段譽、王語嫣、阿朱、阿碧四個外人之外,其餘二百來人都是參與陰謀的同黨,只須其中有人一聲傳呼,群情洶湧之下發作起來,可十分難以應付。」 「陳長老臉色極是難看,喃喃的道:「懦夫,懦夫!群起一戰,未必便輸,可是誰都怕了喬峰。」他這話確是不錯,當全冠清被制服之初,參與密謀之人如果立時發難,喬峰難免寡不敵眾。即是傳功、執法二長老,大仁、大義、大信、大勇、大禮五舵主一齊回歸,仍是叛眾人數居多。然而喬峰在眾人前面這麼一站,凜然生威,竟是誰也不敢搶出動手,以致良機坐失,一個個的束手就縛。」 丐幫兩大分舵(大智、大義)以及宋奚陳吳四大長老合謀制裁喬峰,合計人數二百來人,但他們若一同出手群毆,以喬峰武功之強,也是不敵的。喬峰武力在124~128左右,全冠清、宋奚陳吳四大長老武力在14~17左右,按群毆型聯手演算法推算,可知丐幫大智、大義兩大分舵弟子平均武力不低於6~7。「蕭峰這次重到中原,仍是有備而來,所選的「燕雲十八騎」,個個是契丹族中頂尖兒的高手。他上次在聚賢庄中獨戰群雄,若非有一位大英雄突然現身相救,難免為人亂刀分屍,可見無論武功如何高強,真要以一敵百,終究不能,現下偕燕雲十八騎俱來,每一人都能以一當十,再加胯下坐騎皆是千里良馬,危急之際,倘若只求脫身,當非難事。」「這英雄會中好手著實不少,真實功夫勝得過雲中鶴的,沒有五六十人,也有三四十人,只是被他佔了先機,誰都猝不及防。」「接到請帖之人連夜快馬轉邀同道,一個轉一個,一日一夜之間,帖子竟也傳得極遠。只因時間迫促,來到聚賢庄的,大都是少林寺左近方圓數百里內的人物。但河南是中州之地,除了本地武人之外,北上南下的武林知名之士得到訊息,盡皆來會,人數著實不少。」另外,從「可見無論武功如何高強,真要以一敵百,終究不能」這句話,也可以估算聚賢庄群雄的平均武力≥9~10,這與聚賢庄群雄中武功勝過雲中鶴的,「沒有五六十人,也有三四十人」是頗為吻合的。雖然只是少林寺左近方圓數百里內的人物彙集聚賢庄,可少林寺畢竟是天下武功之源,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其左近武林的實力真的不可小覷。 從武林整體實力分布來看,丐幫七八袋弟子基本上也能達到武林二三流的水準,與少林派的第二陣線弟子相仿。 (十)、少林絕藝的問題 「眾人聽了,都是一驚:「少林派七十二門絕技名震天下,據說少林自創派以來,除了宋初曾有一位高僧身兼二十三門絕技之外,從未有第二人曾練到第二十門以上。這位慕容先生能知悉少林七十二門絕技的要旨,已然令人難信,至於連破解之道也盡皆通曉,那更是不可思議了。」」 「故老相傳,上代高僧之中曾有人兼通一十三門絕技,號稱「十三絕神僧」,少林寺建寺數百年,只此一人而已。少林諸高僧固所深知,神山、道清等也皆洞曉。要說一身兼擅七十二絕技,自是欺人之談。」 「空聞聽了,沉吟良久,說道:「我少林派七十二項絕技,千百年來從無一名僧俗弟子能練到十二項以上。張真人所學自是冠絕古今,可是敝派只覺上代列位袒師傳下來的武功大多,便是只學十分之一,也已極難。張真人再以一門神功和本派交換,雖然盛情可感,然於本派而言,卻為多餘。」」 枯榮、五本等人聽說,修鍊少林絕技的數目記錄是二十三項,由宋初少林高僧所為,但少林寺自己的記錄中,這個記錄是十三項,是由靈字輩中一位高僧所創造的,而空聞卻說,少林寺七十二項絕技,千百年來從無一名僧俗弟子能練到十二項以上。兼通少林七十二絕藝,其記錄到底是多少門,這是一個問題,這是金庸小說的錯漏。 少林武功之所以難以身兼多門,關鍵在於難相共存、互有抵觸,這一點金庸寫得很清楚: 「少林七十二門絕技有的專練,有的專練輕功,有的以拳掌見長,有的以暗器取勝,或刀或棒,每一門各有各的特長,使劍者不能使禪杖,擅大力神拳者不能收發暗器。雖有人同精五六門絕技,那也是以互相併不抵觸為限。玄生與波羅星都練了般若掌、摩訶指、大金剛拳三門功夫,那均是手上的功夫。故老相傳,上代高 僧之中曾有人兼通一十三門絕技,號稱「十三絕神僧」,少林寺建寺數百年,只此一人而已。少林諸高僧固所深知,神山、道清等也皆洞曉。要說一身兼擅七十二絕 技,自是欺人之談。少林七十二門絕技之中,更有十三四門異常難練,縱是天資極高之人,畢生苦修一門,也未必一定能夠練成。」 「洪七公呵呵笑道:「傻小子心眼兒不錯,當真說一是一。這樣罷,我教你一招『亢龍有悔』。我想那黃藥師自負得緊,就算他心裡羨慕,也不能沒出息到來偷學我的看家本領。再說,他所學的路子跟我全然不同,我不能學他的武功,他也學不了我的掌法。」」 「楊過見她臉色灰白,不禁擔心,只覺她手掌有些陰涼,大著膽子暗自運氣,將一股熱力從手掌上傳了過去。當他與小龍女在終南山同練玉女心經之時,這門掌心傳功的法門已練得極是純熟,但他怕黃蓉的內功與他所學互有衝撞抵觸,初時只微微傳了些過去,後來覺得通行無阻,這才增加內力。」 洪七公也曾經說過,黃藥師練不了他(洪七公)的武功,原因是武功路子不合。慕容博、蕭遠山等之所以強練少林武功而至身有暗疾,緣由其實也就是因所學武功難相共存、互有抵觸,也就是說慕容博、蕭遠山等原來的武功路子與少林武功並非一路,強行修鍊自然有損;少林諸般絕技與小無相功,更是兩個不同的路子(分屬佛、道兩家,差別夠大吧?)。 「武學障」的之說,只是掃地僧從佛學角度出發,對少林絕藝難以藝兼多門做出的解釋。 ---------------------------------―――――― 二、《射鵰英雄傳》 設第二次華山論劍之時的丘處機武力值為 34(%) 1、歐陽峰(逆九陰)----------------------------------------------128 ?2、周伯通(互搏+九陰)----------------------------------------121~128 ?3、王重陽(一論)、黃藥師、一燈、洪七公------------------1164、郭靖(互搏)----------------------------------------------------1065、裘千仞-----------------------------------------------------------≤946、梅超風--------------------------------------------------------------38+7、丘處機--------------------------------------------------------------348、瑛姑-----------------------------------------------------------------32~339、歐陽客(靈蛇拳)、黃蓉(打狗棒法)----------------------27~2910、王處一-------------------------------------------------------------25~2611、馬鈺----------------------------------------------------------------2512、譚處端-------------------------------------------------------------22~2413、劉處玄-------------------------------------------------------------2214、靈智上人、彭連虎、沙通天、梁子翁----------------------2015、赫大通、魯有腳-------------------------------------------------2016、孫不二、簡長老-------------------------------------------------17~1817、梁長老、彭長老、黎生----------------------------------------16~1718、柯鎮惡-------------------------------------------------------------1518、朱聰----------------------------------------------------------------13~1520、候海通--------------------------------------------------------------9~1321、楊康-----------------------------------------------------------------7~1022、江南五怪-----------------------------------------------------------7~1023、一般的全真三代弟子/丐幫八袋弟子----------------------≤7~8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諸多長篇作品中,武功高下差距最懸殊、強弱對比最鮮明的一部書,絕頂高手如老四絕、周伯通、裘千仞等,對付一流高手丘處機、超一流高手梅超風等,也有著幾近於秒殺的戰績,這固然是五絕、周、裘等人武功高絕之故,但射鵰武林的中高層力量,顯然也是明顯存在空白的。造成這種空白的因由,一方面是因為武林中人對《九陰真經》的爭奪,前後死了一大批高手,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少林派在射鵰、神鵰時代的中衰,武林因此缺少了很大一部分力量。故此,射鵰的武林其實是畸形發展的。 (一)、全真七子、歐陽克、彭連虎、沙通天、靈智上人、梁子翁等: 「(神鵰)丘處機的武功在全真七子之中向居第一,這一下情急發招,掌力雄渾已極。」 「丘處機心中奇怪:「怎麼王師弟還不趕出來接應?」剛轉了這個念頭,只見王處一拄著一根木杖,顫巍巍的走過來。師兄弟三人一照面,都是一驚,萬料不到全真派中武功最強的三人竟會都受了傷。」 「北斗七星中以天權光度最暗,卻是居魁柄相接之處,最是衝要,因此由七子中武功最強的丘處機承當,斗柄中以玉衡為主,由武功次強的王處一承當。」 「孫不二武功在全真七子中最弱,王重陽臨終時將全真教最鋒利的一把寶劍傳給了她,俾以利器補武功之不足。」(神鵰) 全真七子之中,丘處機武功最高,王處一居次,馬鈺再次之,孫不二當屬最弱,而譚處端、劉處玄、赫大通則介於馬鈺與孫不二之間;但若論內力,則是馬鈺最強,丘處機次之。 劉處玄、譚處端二人的武功略遜於馬鈺、王處一,而赫大通武功則更差一點,孫不二是全真七子中最弱的,但也勝過柯鎮惡。赫大通、劉處玄、譚處端在《射鵰。荒村野店》一節,同時追蹤周伯通等,追之不及而返回的次序是:赫大通最先返回,劉處玄次之,譚處端最後返回,而且這三人也是輩分排列,可見論武功,基本上譚處端最強,劉處玄次之,赫大通最弱。全真七子聯手對付黃藥師的數次交手中,也可以看出全真七子武功高下排列當如下:丘處機>王處一>馬鈺>譚處端>劉處玄>赫大通>孫不二。 「歐陽克的武藝本不在馬鈺、王處一、沙通天等人之下,不論功力招數,都高出郭靖甚多,只是郭靖的雙手分擊功夫是武學中從所未見的異術,是以兩次動手,都傷在這奇異招術之下。」 「侯通海固然較弱,歐陽克卻內外雙修,出招陰狠怪異,武功尤在彭連虎之上。瞧他武學家數,宛然便是全真教向來最忌憚的「西毒」一路功夫,更是駭異。」 「這時沙通天與梁子翁已截住馬鈺。歐陽克與侯通海左右齊至,上前相助彭連虎。丘處機勁敵當前,精神大振,掌影飄飄,劍光閃閃,愈打愈快。他以一敵三,未落下風……」 「丘處機忙搶上數步,佔住峰側凹洞,這才抬頭,只見沙通天、彭連虎、靈智上人、侯通海等四人並排擋在山道盡頭…………丘處機按劍侍立在旁。沙通夭、彭連虎、靈智上人、侯通海四人或持兵器撲擊,或縮身退避,神態各不相同,但都似泥塑木雕般動也不動,原來均被周伯通點中了穴道。」 歐陽客的武功不弱於馬鈺、王處一、沙通天等人,尤在彭連虎之上,但歐陽克與彭連虎、候通海三人聯手力戰丘處機,也占不到上風(後來之所以能佔上風,卻是因為丘處機「分了精神」);彭連虎武功固然略不及歐陽客,卻也差距不大,雖然候通海較弱,但歐陽客、彭連虎、候通海三人聯手之力,也應該不弱於兩個歐陽客的聯手。此外,第二次華山論劍之時,丘處機與郭靖同上華山,路遇沙通天、彭連虎、靈智上人、侯通海四人,郭靖當時還在心理掙扎於與不與人動武,自己獨自離開了,然而從:郭靖獨自上山→獨思良久→遇梁子翁→與黃蓉重會→與老頑童重會→老頑童下山→老頑童制住沙通天等四人,這麼長的時間裡,丘處機卻一直在單挑四人,也沒有落敗受傷,足見丘處機武功即便不及四人聯手,也絕不會差得太遠。當然,這時的侯通海、沙通天均已斷臂殘廢,武功應不如初出場之時,不過四人聯手合力,戰鬥力也不會低於二三個彭連虎。因此,按推算,丘處機大約能打平兩個歐陽客,則歐陽客的武力應該在:34×3/4=25~26 左右。 「王處一見對方個個武功了得,這歐陽克剛才這麼出手一壓,內力和自己當是在伯仲之間,勁力卻頗怪異,要是說僵了動手,一對一尚且未必能勝,要是對方數人齊上,自己如何能敵?」 「沙通天尋思:「這道士武功絕不在我之下,憑我們師兄弟二人之力,想來留不下那小畜生。彭賢弟雖會助我,但這歐陽克武功了得,不知是甚麼來頭,要是竟和這牛鼻子勾結,事情就不好辦了。」」 「王處一暗暗心驚:「這藏僧內功好生了得!事不宜遲,我非先發制人不可。」」 「丘處機見他身法快捷,舉掌擋格,拍的一聲,兩人各自退開三步。丘處機心下暗驚:「此人是誰?武功竟然如此了得?」豈知他心中驚疑,鬼門龍王沙通天手臂隱隱作痛,更是驚怒,厲吼聲中,掄拳直上。丘處機不敢怠慢,雙掌翻飛,凝神應敵。戰了十餘合,沙通天光頭頂上被丘處機五指拂中,留下了五條紅印。」 「這時彭連虎已將雙筆取在手裡,架開兩劍,還了一筆,卻不料丘處機左手掌上招數的狠辣殊不在劍法之下,反手撩出,當判官筆將縮未縮的一瞬之間,已抓住筆端,往外急崩,喝道:「撒手!」這一崩內勁外吐,含精蓄銳,非同小可,不料對方也真了得,手中兵刃竟然未給震脫。丘處機跟著長劍直刺,彭連虎只得撤筆避劍。丘處機右劍左掌,綿綿而上。彭連虎失了一技判官筆,右臂又是酸麻難當,一時折了銳氣,連連退後。」 「彭連虎和梁子翁一直在完顏洪烈之前互爭雄長,只想壓倒對方,都是面和心不和,見他受挫,均各暗自得意,立時散開,將洪七公等三人圍在核心,要待梁子翁被打倒之後,再上前動手。」 「兩人本來功力悉敵,沙通天身子直立,佔了便宜,但靈智上人卻有備而發,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這一來仍然是半斤八兩,只聽得拍的一響,沙通天退後三步,一交坐倒,靈智上人也被他掌力一震,橫卧在地。」 「他(馬鈺)三根手指在鐵扇上一搭,歐陽克便感一股渾厚的內力自扇柄上傳來,心下驚訝,立時躍後退開。」 「這時沙通天與梁子翁已截住馬鈺。……那邊馬鈺卻支持不住了。他右掌腫脹,麻癢難當,毒質漸漸上來。他雖知針上有毒,卻料不到毒性竟如此厲害,知道越是使勁,血行得快了,毒氣越快攻心,當即盤膝坐地,左手使劍護身,以內力阻住毒素上行。梁子翁所用的兵刃是一把掘人蔘用的葯鋤,橫批直掘、忽掃忽打,招數幻變多端。沙通天的鐵槳更是沉重凌厲。數十招之後,馬鈺呼吸漸促,守御的圈子越縮越小,內抗毒質,外擋雙敵,雖然功力深厚,但內外交征之下,時候稍長,大感神困力疲。」 王處一判斷歐陽客的內力與自己在伯仲之間,他與靈智上人對掌,一個中毒甚深,一個被掌力震傷,可以說兩敗俱傷。不過,王處一號稱「鐵腳仙」,最擅長腿上功夫,靈智上人卻以密宗大手印功夫聞名,王處一是以己之短對敵之長;而且,只論掌力強弱的話,靈智上人不能以掌力傷敵,而是靠掌上附帶的劇毒傷敵,那設若靈智上人掌上無毒的話(正宗的大手印功夫,應該是掌上無毒的,比如霍都的大手印功夫便是掌上無毒),顯然就無法與王處一拼到兩敗俱傷的境地。因此,王處一的內力與歐陽克伯仲之間,應該在靈智上人之上。 王處一與歐陽客內力伯仲之間,武藝也不在歐陽克之上,即其武力≤25~26。 馬鈺武功稍弱於王處一,但內力卻遠勝之,另外金庸多次將馬鈺、王處一相提並論,是以僅論武力,馬鈺與王處一也應相差不遠;此外,馬鈺毒傷發作之時,盤膝坐地,左手使劍護身,以內力阻住毒素上行,沙通天、梁子翁聯手數十招也勝不了他。 從神鵰中前期的情況來看,彼時霍都、達爾巴與赫大通等伯仲之間,不及丘處機、王處一,卻勝過射鵰時期的靈智上人[1],而王處一、赫大通等在射鵰至神鵰期間,武功變化不大,也就是說赫大通至少能與靈智上人伯仲之間。 注釋[1]:霍都不以「大手印」見長,但其功力卻比當年的靈智上人為深,其內功法門亦比靈智上人遠為機巧靈活(靈智上人的內功不是上乘功夫)。 沙通天、靈智上人功力悉敵,難分伯仲;梁子翁內力深厚,足以令王處一忌憚,武功也甚是怪異,與彭連虎與互爭雄長,彼此不服,也當不弱於彭連虎;歐陽客武功卻要比彭連虎高出不少。 侯通海武功最弱,遠不及師兄沙通天,被剛出場的黃蓉戲耍,尹志平和陸冠英聯手即與他打平,再加一個很弱的程瑤迦就被擒(關於侯通海武力的論述,請參看本文第十一小節《全真派三代弟子、丐幫八袋弟子》)。 沙通天與丘處機對掌,各自退開三步,但沙通天實際上是落下風的(「手臂隱隱作痛,更是驚怒」),戰了十餘合,沙通天光頭頂上被丘處機五指拂中,留下了五條紅印;彭連虎與丘處機交手,數招之內兵刃被打掉、手臂酸麻。按此計算,沙通天/彭連虎的武力為:34/(1.7~2)=17~20;而從丘處機可以打平歐陽客、彭連虎、候通海的聯手,王處一內力明顯勝過靈智上人(王處一可以以內力震傷靈智上人),馬鈺中毒情況下依舊可以接沙通天、梁子翁數十招不敗來算,沙通天/彭連虎的武力也就是在 20 左右。 因此,綜合看來,靈智上人、彭連虎、沙通天、梁子翁的武力都在 20 左右,候通海則遠比這四人要弱得多,武力大概在 9~13 左右。 全真七子的武力則應該如下:丘處機 34 左右,王處一 25~26 左右,馬鈺 25 左右,譚處端 22~24 左右 ,劉處玄 22 左右,赫大通 20 左右,孫不二 17~18 左右。 (二)、江南七怪: 「完顏洪烈心想:「這人眼睛瞎了,又如何接得?」卻不知柯鎮惡位居江南七怪之首,武功也為七人之冠……鐵杖已頂在缸底。」 「完顏洪烈見他扇柄一抵,銅缸便已飛回,小小一柄摺扇,所發勁力竟不弱於南希仁那根沉重的鋼鐵扁擔,心下暗自駭異。」 「越女劍韓小瑩叫道:「我來喝一口」右足一點,身子如飛燕掠波,倏地在銅缸上空躍過,頭一低,已在缸中吸到了一口酒,輕飄飄的落在對面窗格之上。她擅於劍法輕功,曹力卻非所長,……」 「只見張阿生、韓寶駒、全金髮都已氣喘連連,額頭見汗。只南希仁功力較深,韓小瑩身形輕盈,尚未見累,敵人卻愈戰愈勇,一斜眼瞥見月亮慘白的光芒從烏雲間射出,照在左側那三堆骷髏頭骨之上,不覺一個寒噤,情急智生,飛步往柯鎮惡躲藏的石坑前奔去,同時大叫:「大家逃命呀!」」 「柯鎮惡掄動伏魔杖,朱聰揮起白摺扇,分別加入戰團。柯朱二人武功在六怪中遠超餘人,以三敵一,便佔上風。」 在射鵰前期,江南七怪中以柯鎮惡武功最強,朱聰次之,此二人武功遠在其他五怪之上;剩下五怪中,南希仁功力較深,韓小瑩劍法造詣未精,但劍招卻已頗為不凡,加上輕功身法也較好,在七怪中應該排在第三第四;張阿生則鐵布衫橫練功夫甚強,而且天生神力,大概可以排在第五的位子上;金全發、韓寶駒二人,書上沒有多少有效的證據,難以確定誰才是七怪中最差的。 「數招一過,丘處機看出她劍法奧妙,當下以快打快。她劍法快,丘處機出手更快,右手以銅缸擋住韓寶駒的金龍鞭,左掌著著搶快,硬打硬拿,要強行奪取韓小瑩手中長劍。片刻之間,韓小瑩倏遇險招,被逼得退到了佛像之旁。……江南七怪中只剩下柯鎮惡、朱聰兩人不傷,餘人存亡不知,這時怎能容他脫身出寺?柯鎮惡一擺鐵杖,攔在大門。」 「接著一劍,又與對方鐵杖相交,這才發覺原來右肩受傷減力,並非對方厲害,倒是自己勁力不濟,當即劍交左手,使開一套學成後從未在臨敵時用過的「同歸劍法」來,劍光閃閃,招招指向柯鎮惡、朱聰、焦木三人要害,竟自不加防守,一味凌厲進攻。……丘處機此刻身中劇毒,又被三個高手纏住,命在頃刻,只得使出這路不顧一切的武功來。拆得十餘招,柯鎮惡腿上中劍。焦木大叫:「柯大哥、朱二弟,讓這道人去吧。」就這麼一疏神,丘處機長劍已從他右肋中刺入。焦木驚呼倒地。」 「朱聰躍開數步,提手只見手背上深深的五條血痕,不禁全身冷汗,眼見久戰不下,己方倒已有三人被她抓傷,待得她丈夫銅屍到來,七兄弟真的要暴骨荒山了,只見張阿生、韓寶駒、全金髮都已氣喘連連,額頭見汗。只有南希仁功力較深,韓小瑩身形輕盈,尚未見累,敵人卻是愈戰愈勇,……」 「江南七怪中三人重傷,本已一敗塗地,這時忽然黑雲籠罩,大雨傾盆而下。各人屏息凝氣,誰都不敢先動。柯鎮惡耳音極靈,雨聲中仍辨出左側八九步處那人呼吸沉重,並非自己兄弟,當下雙手齊揚,六枚毒菱往他打去。」 射鵰初期,江南七怪、焦木聯手,也僅僅能與丘處機打個平手,雙方兩敗俱傷;江南七怪聯手與梅超風交手,也打不贏梅超風,不過靠朱聰的心計和柯鎮惡的毒菱,最終打瞎了梅超風雙眼;陳玄風武功更在梅超風之上,出手連傷三怪,即便突然遇到不利天氣,也打得江南七怪落花流水,已然勝出,誰想他大意之下被小郭靖碰巧以匕首插入練門,頓時斃命。 「歐陽克武功雖高,但六怪十餘年在大漠苦練,功夫已大非昔比。六個圍攻他一人,歐陽克吃了柯鎮惡一杖,又被朱聰以分筋錯骨手扭斷了左手的小指,只得拋下已擄到手的少女,落荒而逃,助他為惡的姬妾卻被南希仁與全金髮分別打死了一人。」 「沙通天怪聲叫道,「好哇,七怪找上門來啦。我老沙正要領教,瞧瞧七怪到底有什麼本事。」……南希仁把扁擔往地下一插,出掌接過,數招一交,便見不敵。韓小瑩挺著長劍,全金髮舉起秤桿,上前相助。  彭連虎大喝一聲,飛身而起,來奪全金髮手中的秤桿。……彭連虎大怒,揉身直上,雙掌虎虎風響,全金髮哪裡攔阻得住?韓寶駒見六弟勢危,他雖失了軟鞭,但拳腳功夫也是不凡,橫拳飛足,與全金髮雙戰彭連虎。但以二對一,兀自抵敵不住。  柯鎮惡掄動伏魔杖,朱聰揮起白摺扇,分別加入戰團。柯朱二人武功在六怪中遠超餘人,以三敵一,便佔上風。」 「郭靖看了片刻,已瞧出全真派乃是布了天罡北斗陣合戰,只是長真子譚處端已死,「天璇」之位便由柯鎮惡接充,想是他武功較遜,又不諳陣法,是以再由尹志平守護背後,臨時再加指點。」 「全真諸子見他窺破陣法的關鍵,各自暗暗心驚,若是譚處端尚在,七子渾若一體,決不容他搶到北極星位。此時「天璇」位上換了柯鎮惡與尹志平二人,武功固然遠遜,陣法又是不熟,天罡北斗陣的威力登時大減。」 射鵰中期,江南六怪在大漠苦練,功力大非昔比,歐陽客也敗在江南六怪聯手之下;另外,南希仁數招不敵沙通天;金全發與韓寶駒聯手,也敵不住彭連虎;但柯震惡或朱聰,加上其餘四人中的兩人,就能在對戰彭連虎或者沙通天中佔上風;柯鎮惡與尹志平聯手,武功也遠遜於譚處端。 推算下來,柯鎮惡的武力在 15 左右,朱聰武功略差柯鎮惡幾分,不過也在15左右,其他五怪則都在7~10之間,仍以南希仁、韓小瑩較強,金全發、韓寶駒較弱,不過差距不大。 (三)、黑風雙煞、瑛姑: 「這時韓寶駒已撿起地下的金龍鞭,六人將梅超風圍在垓心,刀劍齊施。梅超風絲毫不懼,一雙肉掌竟似比六怪的兵刃還要厲害。……斗到酣處,全金髮躲避稍慢,左臂被她一把抓住。五怪大驚,向前疾攻。梅超風一扯之下,全金髮手臂上連衣帶肉,竟被她血淋淋的抓了一塊下來。」 「朱聰躍開數步,提手只見手背上深深的五條血痕,不禁全身冷汗,眼見久戰不下,己方倒已有三人被她抓傷,待得她丈夫銅屍到來,七兄弟真的要暴骨荒山了,只見張阿生、韓寶駒、全金髮都已氣喘連連,額頭見汗。只有南希仁功力較深,韓小瑩身形輕盈,尚未見累,敵人卻是愈戰愈勇,……」 「那道人拿起一顆骷髏骨,細細摸了一遍,搖頭道:「這人武功當真厲害之極,只怕你六位師父不是她的敵手,再加上我,也勝不了。」」 「馬鈺道:」貧道本也這樣想,但聽柯大俠所說當年荒山之戰的情形,那梅超風當時的功夫與現下相差甚遠。她如不再得明師指點,但憑自己苦練,決計到不了眼下這個地步。咱們今日誅了鐵屍,要是黃藥師見怪,這……」」 「朱聰謝道:」十年不見,不料這鐵屍的功夫已練到這等地步,若不是道長仗義援手,我們師徒七人今日難逃大劫。」」 「馬鈺道:」這鐵屍的外門功夫,已遠在貧道與各位之上,就算丘師弟與王師弟真的在此,也未必定能勝得了她,桃花島主有徒如此,真乃神人也。……」 「這十六年來,朱聰不斷追憶昔日醉仙樓和法華寺中動手的情景,丘處機的一招一式,在他心中盡皆清晰異常,尤勝當時所見。但要在他武功中尋找甚麼破綻與可乘之機,實非己之所能,有時竟會想到:「只有銅屍鐵屍,或能勝得過這牛鼻子。」」 射鵰初期,若非以詭計暗算,江南七怪聯手也不敵梅超風(當時她的九陰白骨爪、摧心掌等尚未完全練成);十年之後,梅超風武功大進,朱聰認為江南六怪加上郭靖對上梅超風也是「難逃大劫」,馬鈺甚至認為即便是丘處機、王處一也在場,諸人聯手也不是瞎眼的梅超風的敵手。 「歐陽克驚怒交集,眼見這婆子坐著不動,似乎半身不遂,怯意登減,當即展開家傳的「神駝雪山掌」,身形飄忽,出掌進攻。梅超風十指尖利,每一抓出,都挾著嗤嗤勁風,歐陽克怎敢欺近身去?……片刻之間,沙通天、梁子翁、彭連虎諸人先後趕到。梁子翁見歐陽克連遇險招,一件長袍被對手撕得稀爛,已知這女子便是地洞中扮鬼的婆娘,怒叫一聲,上前夾攻。沙通天等見梅超風出手狠辣,都感駭然,守在近旁,俟機而動。均想:「甚麼地方忽然鑽出來這個武功高強的婆娘?」彭連虎看得數招,失聲道:「是黑風雙煞!」……沙通天斥道:「別嚷嚷的!」忙趕過去相助。這時梅超風在兩名高手夾擊之下漸感支持不住,忽地回臂抓住郭靖背心,叫道:」抱著我腿。」」 「梅超風擲人、沙通天救師弟,都只是眨眼間之事,侯通海肉瘤上剛剛中拳,彭連虎的錢鏢又已陸續向梅超風打到,同時歐陽克、梁子翁、沙通天從前、後、右三路攻來。……梅超風留神了他的話,出手稍緩。前後敵人都是名家高手,她全神應戰,時候稍長都要落敗,何況心有二用?郭靖剛只說得兩句,梅超風左肩右脅同時中了歐陽克和沙通天的一掌,她雖有一身橫練功夫,也感劇痛難當。」 「丘處機與王處一同時飛身搶出,站在門口,袍袖揚處,雙掌齊出。蓬的一響,與門外敵人掌力相接,丘王二人退了兩步,敵人也倒退兩步,譚處端已乘這空隙竄進門來。」 在黑洞中交手,梁子翁數招之內即敗在梅超風手下,當然梁子翁是吃了在眼睛看不見的虧,而梅超風卻眼瞎已久,已經適應了黑暗;歐陽客與梅超風交手,片刻之間就連遇險招,一件長袍被對手撕得稀爛,候通海更是被梅超風一招秒殺;歐陽客、梁子翁聯手,梅超風卻漸漸支持不住。當然,這些戰例都是發生在梅超風半身不遂的情況下。 從實戰上估算,若梅超風不是半身不遂,梁子翁恐怕抵擋不了他十招,歐陽客也不過是能接她十餘招這樣,丘處機、王處一聯手與梅超風對掌,也沒能佔上風,可見梅超風的武功實比丘處機更勝一籌。綜合估算,梅超風的武力在 38 左右比較恰當。 梅超風內功雖不及馬鈺、丘處機,甚至不見得能勝過王處一,但外門功夫強橫至極,加上四丈銀鞭、摧心掌、九陰白骨抓的神奇詭異,武功甚是了得,如非瞎眼,恐怕武功還要高很多。 「黑風雙煞十指抓人的「九陰白骨爪」與傷人內髒的「摧心掌」即將練成,此時火候已到十之八九,他忽地一聲怪嘯,左掌右抓,招招攻向敵人要害。江南五怪知道今日到了生死關頭,哪敢有絲毫怠忽,當下奮力抵禦,人人不敢逼近,包圍的圈子愈放愈大。」 「朱聰向全金髮打個手勢,兩人鑽入了草叢。朱聰眼見鐵屍如此厲害,遠遠瞧那銅屍的身法,似乎功力更在妻子之上,明攻硬戰,顯非他夫妻敵手,只有暗中偷襲,以圖僥倖。」 陳玄風死得早了一些,九陰白骨爪、摧心掌、金鐘照、鐵布衫神功都沒能完全練成,但擊殺江南七怪卻比當時的丘處機、梅超風更是乾淨利落,或許不比射鵰中後期武功大成的瞎眼梅超風差多少。 「四大弟子本覺這事戲弄師父,大大不敬,而且郭靖本身須得干冒大險,各人心中也感不安,可是為了救師父之命,除此實無別法,若是由四弟子中一人出來假扮,他們武功不及瑛姑,勢必被她一刀刺死。」 「她足上使的是桃花島的「掃葉腿法」,移步迅捷,落點奇准,但瑛姑已瞧出她功夫未臻上乘,遠不如竹棒使得變化莫測,何況她傷勢雖愈,元氣未復,若是攻她,數十招即可取勝,……」 「瑛姑心中訝異更甚:「……連武功也勝不得這樣一個乳臭少年,何況他背上負得有人,當真動手,我早輸了。我十餘載的苦熬,豈非盡付流水?復仇救人,再也休提?」」 射鵰中瑛姑最主要的戰績則是一人打敗漁樵耕讀四人,雖然說有針對性的準備和對方因她的身份容讓的因素,但一燈四大弟子均不及瑛姑也是顯而易見的事實;從她與郭靖的幾次過招可以看出,瑛姑的武功雖然大為不及郭靖,但也要十餘招始能分勝敗;另外,裘千仞在瑛姑發瘋般撲上來的時候有所懼怕,一方面固然是因為心中有鬼,難免縮手縮腳,另一方面也說明,瑛姑拚命的情形下是有傷到裘千仞可能性的。這都足以說明,瑛姑的戰鬥力的確甚強。但是,面對重傷初愈、元氣未復的黃蓉,瑛姑尚且需要數十招才能取勝;郭靖背負黃蓉與瑛姑交手、手下留情的情況下,都可以勝過瑛姑((瑛姑主要靠「泥鰍功」的身法來抵擋、化解郭靖的掌力,而且郭靖沒有下重手、用全力,如果郭靖用全力,當時瑛姑就得重傷了)。根據此時瑛姑與郭靖、與裘千仞交手的情況判定,此時的瑛姑大約能在郭靖手上走上十招這樣,約有郭靖(鐵掌峰時)的一半左右的武力,即約為32~33左右,與同時期的丘處機相差甚小。 (四)、黃蓉: 「那邊侯通海與黃蓉也已斗得甚是激烈。侯通海武功本來較高,但想到這「臭小子」身穿軟蝟甲,連頭髮中也裝了厲害之極的尖刺,拳掌不敢碰向她身子,更是再也不敢去抓她頭髻。黃蓉見他畏怯,便仗甲欺人,橫衝直撞。」 「梁子翁身形晃動,首先疾竄而出,已擋住了黃蓉去路,喝道:「甚麼人?」黃蓉見了他這一躍,便知他武功遠勝於己,別說廳里還有許多高手,單這老兒一人已不是他敵手,……」 「她見梁子翁折花、彭連虎發招、沙通天擒拿,個個武功了得,均是遠在自己之上,即如這三頭蛟侯通海,雖曾迭加戲弄,但自己也只是仗著輕身功夫和心思靈巧才佔上風,要講真實本領,自知頗有不如,心想:「唯今之計,只有以小賣小,跟他們胡鬧,只要他們不當真,就可脫身了。」」 「黃蓉連搶數次,不論如何快捷,總被沙通天毫不費力的擋住。此時沙通天如要擒她,可說手到拿來,然見趙王完顏洪烈在旁觀看,便乘機露一手上乘輕功。」 「黃蓉還了一招完顏康的全真派掌法,又架了一招郭靖的「南山掌法」,那都是日間見到兩人比武時學來的,第七招「三徹連環」,竟然現學現賣,便是彭連虎自己所使的第一招,但左支右繼,已是險象環生。若憑二人真實功夫,黃蓉出盡全力,尚且抵禦不住,何況如此存心戲弄?總算彭連虎招數雖狠,畢竟不願真下毒手,憑凌厲內力取她性命,只是要從她招數上認出她的師承來歷,這才容她拆了七招。」 剛出場的黃蓉,靠著軟猥甲護體及自己的詭計多端,可以戲耍候通海,但真實功夫其實不如侯通海,更是遠遠不如沙通天、彭連虎等人,接不住彭連虎十招(其實接七招都已經要靠彭連虎留手了),武力≤20÷2.2≈9~10,大體上仍可以看著與江南五怪、候通海相若。 「黃蓉初使打狗棒法,初出手就逼開了強敵,甚是得意。歐陽鋒萬料不到這小丫頭居然已學會了老叫化的精妙棒法,哼了一聲,縱身又上,伸手徑來硬奪她手中竹棒。黃蓉將新學到的棒法使開了,刺打盤挑,綠影飛舞,雖然不能傷得對方,但歐陽鋒連出七八招,卻也始終抓不到她棒頭。」 「那邊廂黃蓉也是大叫著奔來,雙手捧著一頭野羊。原來她出去獵羊,拿著幾塊石子要擲打羊頭,哪知奔了幾步,不知不覺間竟早已追在野羊前面,回過身來,順手就將野羊抓住,身法之快,出手之准,全然出乎自己意料之外。」 「黃蓉回報一笑,……心想:「靖哥哥與我的武功近來大有長進,若與彭連虎等一對一的動手,我縱使仍然不敵,靖哥哥卻是必操勝算。只是老毒物在旁,又有這許多人聚在一起,今日要想脫險,可是難上加難了。」」 學了打狗棒法之後,黃蓉的武功立刻有了驚人的進步,措手不及之下,歐陽鋒七八招也抓不住黃蓉的棒頭;而郭靖登上吃尿島後,郭靖、黃蓉得洪七公指點武功,又學了一部分九陰真經(主要是易筋段骨篇),不過郭靖進境極快,七日內已有小成,功力增加兩成,黃蓉卻進境就慢了許多,恐怕射鵰末也未把《易筋鍛骨篇》練全。是以,剛離開吃尿島、在海上漂流數日之時,黃蓉的武功雖大有進步,卻尚不如彭連虎。 「黃蓉雖猜她不懷善意,但覺她這掌的來勢竟然似是本門手法,不由得微微一驚,左手勾打,右手盤拿,連發兩招。她練了「易筋鍛骨篇」後,功力大進,出手勁急,只聽拍的一響,傻姑大聲叫痛,右臂已被打中,可是手上絲毫不緩,接連拍出兩掌。」 「兩人奮力將沙通天等打退,都是又驚又喜,真想不到真經中的《易筋鍛骨篇》有這等神效,黃蓉的打狗棒法變化奇幻,妙用無窮,只纏得沙通天、靈智上人手忙腳亂,不知所措,郭靖乘虛而上,掌勁發處,都將他們推了出去。」 「大力金剛杖法使到一半,簡長老已更無半點懷疑,正要撤杖服輸,彭長老忽然叫道:「用擒拿手,抓她棒頭。」黃蓉道:「好,你來抓!」棒法再變,使出了「轉」字訣。……簡長老無法可施,只得向前急縱,卻是避開前棒,後棒又至。他腳下加勁,欲待得機轉身,但他縱躍愈快,棒端來得愈急。……簡長老的圈子越轉越大,逼得魯有腳與彭、梁二長老不得不下台趨避。簡長老再奔了七八個圈子,高聲叫道:「黃姑娘手下容情,我服你啦!」口中大叫,足下可絲毫不敢停步。」」 「歐陽克一落下立即雙手撐地,重行翻上桌子坐定,施開了擒拿法,勾打鎖擊,隔著密室之門與黃蓉相鬥。黃蓉打狗棒法雖然奧妙,但身子不能移動,又須照顧郭靖內息,出招時不敢使力,歐陽克的武功更高出她甚多,只拆了十餘招,已是左支右絀,險象環生。陸冠英夫婦操刀挺劍,上前夾攻。轉眼間兩人拆了五六十招,黃蓉已迭遇兇險。她的功夫得自父親的親傳,歐陽克則是叔父所傳。黃藥師與歐陽鋒的武功本來不相伯仲,可是黃蓉還只盈盈十五,歐陽克卻已年過三旬,兩人學藝的時日相差幾達二十年,何況男女體力終究有別,而黃蓉學武又不若歐陽克勤勉,她後來雖得洪七公教了幾套武功,但學過便算,此後也沒好好練習,是以歐陽克雖然身上負傷,卻仍然大佔上風。」 「此時黃蓉已使開打狗棒法,將那農夫直逼到禪房門外。那書生以變起倉卒,未明靖、蓉二人用意,連呼:「有話請說,不必動手。」那農夫見師父為人所制,勢如瘋虎,不顧性命的向禪房猛衝,但那打狗棒法何等精妙,連沖三次,都給黃蓉逼得退回原位。」 不過,《九陰真經》神奇無比,黃蓉進步雖不如郭靖,但進步也是很明顯的,再到了《大鬧禁宮》一章,黃蓉已能用打狗棒法纏得沙通天、靈智上人手忙腳亂、不知所措;而經過與郭靖七日七夜密室療傷的修鍊,到了《軒轅台前》,黃蓉雖然內力不及梁長老、簡長老,卻能以打狗棒法輕鬆(都不超過百招)的擊敗二人,顯然武力勝過二人頗多;軒轅台丐幫大會後,黃蓉在鐵掌幫於被裘千仞打傷,但經過一燈的一陽指治療,打通奇經八脈,此時她的已經可以用打狗棒法輕鬆壓制一燈的三弟子(農夫,即武三通)。當然,在《密室療傷》一章,斷腿殘廢的歐陽克武功依舊比黃蓉高出甚多,此後黃蓉雖也有不小的進步,但應尚不可能立即就追上了歐陽克,至少在黃蓉學到了九陰真經總旨之前,其武功應尚未超越歐陽克。 「黃蓉大怒,提起竹棒迎面直點。柯鎮惡還了一杖,哪知打狗棒法神妙絕倫,數招一過,鐵杖已被黃蓉用「引」字訣拖住,跟著她竹棒揮舞,棒東杖東,棒西杖西,全然不得自由。柯鎮惡在北斗陣中位居「天璇」,他一受制,陣法登時獃滯。丘處機劍光閃閃,刺向黃蓉背後,本來這招原可解了柯鎮惡之厄,可是黃蓉恃著身披寶甲,竟不理會,棒法一變,連打三招。丘處機長劍已指到她背心,心念一動:「丘某是何等樣人,豈能傷這小小女孩?」劍尖觸背,卻不前送。就這麼救援稍遲,黃蓉已搶到空隙,竹棒疾搭急回,借著伏魔杖法外崩之力,向左甩出。柯鎮惡力道全使反了,鐵杖不由自主的脫出掌握,飛向半空,噗通一聲,跌入了南湖。」 黃蓉受裘千仞鐵掌重創,卻得一燈援救,而且一燈更翻譯出了九陰真經的總旨,並將其傳授給了郭靖、黃蓉。經一燈大師得月余教導,郭靖功力深了一層,想來黃蓉也有收穫。黃蓉在重傷初愈、內力未復、身法頗減靈動的情況下,在搖晃顛簸的船上與瑛姑過招,也能支撐不敗;在煙雨樓大戰,黃蓉以打狗棒法連拌了彭連虎幾個跟斗,更在十餘招將柯鎮惡鐵杖擊飛。柯鎮惡的武力在15 左右,則黃蓉的武力在:25~30 左右。因此,煙雨樓之時,黃蓉的武力在:25~30 左右,與歐陽克(靈蛇拳)大體上差不多。 「兩人回到帳中,這番當真研習起《九陰真經》上的武功來,談論之下,均覺對方一年來武功大有長進,均感欣慰。」 煙雨樓大戰之後,黃蓉被歐陽鋒抓走,然而在這一年之中,武功也是進步非小,得到再與郭靖重逢,二人武功都大有進境。當然,即使如此,此時黃蓉與郭靖聯手也非歐陽鋒的敵手,而此時郭靖、歐陽鋒的武力分別為:70~77、116,則黃蓉的武力小於等於31,即尚不如丘處機。 射鵰時代,郭靖武功一直是大踏步的前進,但黃蓉的進步卻慢了許多,到了射鵰末期也未進入超一流。當然,這也是天性使然,天分不差,卻不能下苦功,這是黃蓉大大的缺點。 (五)、小石屋之前的郭靖: 「原來郭靖心思單純,極少雜念,修習內功易於精進,遠勝滿腦子各種念頭此來彼去、難以驅除的聰明人,因此不到兩年,居然已有小成。」 作為射鵰的男主角,郭靖在射鵰主體劇情的短短數年之內,武功內力進步之快,遠勝旁人。這一方面是因為郭靖得洪七公的真傳,學到了外家巔峰絕學、掌法之妙天下無雙的降龍十八掌,後又學到了武學最高境界、天下武術總綱的九陰真經,以及千古未有之奇的雙手互搏、分心兩用;另一方面,郭靖雖天資魯鈍,與聰明機敏等等無緣,但在內功修習上卻實有著極高的天賦,加之郭靖為人既有赤子之心,又身俱大毅力,且胸襟博大,這才在諸般機緣之下學得一身不凡武功。 「郭靖究竟功力尚淺,兩隻手都招架不住,右手一遇險招,左手自然而然的過來救援。周伯通拳法快速之極,郭靖竟是無法回復四手互戰之局,又成為雙手合力的三國交鋒,只是這時他已通悉這套怪拳的拳路,雙手合力,可與周伯通的左手或右手打個旗鼓相當。」 「他自忖武功本就高過郭靖,這一拳又帶了三分偷襲之意,突然間攻敵不備,料想必可打得對方目腫鼻裂,出一口心中悶氣。不料郭靖此時身上的功夫,較之在寶應劉氏宗詞中與他比拳時已頗不相同,眼見拳到,身子略側,便已避過,跟著左手發「鴻漸於陸」,右手發「亢龍有悔」,雙手各使一招降龍十八掌中的絕招。這降龍十八掌掌法之妙,天下無雙,一招已難抵擋,何況他以周伯通雙手互搏,一人化二的奇法分進合擊?以黃藥師、歐陽鋒眼界之寬,腹笥之廣,卻也是從所未見,都不禁吃了一驚。  歐陽克方覺他左掌按到自己右脅,已知這是降龍十八掌中的厲害家數,只可讓,不可擋,忙向左急閃,郭靖那一招「亢龍有悔」剛好湊上,蓬的一聲,正擊在他左胸之上,喀喇聲響,打斷了一根肋骨。」 「歐陽鋒從未見過這般左右分心搏擊的拳路,不禁一呆,竟被郭靖連搶數招。講到真實功夫,就是當真有兩個郭靖,以二敵一,也不是歐陽鋒的對手,只是他這套武功實在太奇,竟爾出敵不意,數招間居然佔了上風。」 「這拳甚是沉重,郭靖眼前金星亂冒,心想這當兒刻刻都是危機,必當疾下殺手,眼見他第二拳跟著打到,仍是舉左臂擋架。歐陽克依樣葫蘆,手臂又彎擊過來,郭靖頭向後仰,右臂猛地向前推出。本來他既向後避讓,就不能同時施展攻擊,但他得了周伯通傳授,雙手能分別搏擊,左架右推,同時施為。歐陽克的右臂恰好夾在他雙臂之中,被他左臂回收,右臂外推,這般急絞之下,喀的一聲,臂骨登時折斷。歐陽克的武藝本不在馬鈺、王處一、沙通天等人之下,不論功力招數,都高出郭靖甚多,只是郭靖的雙手分擊功夫是武學中從所未見的異術,是以兩次動手,都傷在這奇異招術之下。」 「他已將經中《易筋鍛骨篇》練到了第二段,雖無新的招數拳法學到,但原來的功力卻斗然間增強了二成,這一拉、一拍、一踢,招數平平無奇,勁力竟大得異常。歐陽鋒一驚之下,筏上狹窄,無可退避,只得舉手格擋,抓住黃蓉的手卻仍是不放。」 「這套拳法來勢怪異,郭靖從未見過,……當下依著洪七公前時所指點的方策,不論敵招如何變化多端,自己只是將降龍十八掌的掌力發將出去。  兩人數招一過,……再拆數招,郭靖的掌力將他越迫越後,眼見就要退入海中。梁子翁見「野狐掌」不能取勝,要想另換拳法,但被郭靖掌力籠罩住了,哪裡緩得出手來?掌聲呼呼之中,只聽洪七公叫道:「下去罷!」郭靖的一招「戰龍在野」,左臂橫掃。梁子翁大聲驚呼,身不由主的往船舷外跌出。」 「當日郭靖在桃花島上旁觀洪七公與歐陽鋒相鬥固是大有進益,畢竟他心思遲鈍,北丐與西毒二人的武功又皆非真經一路,是以領悟有限,此時見七子行功布陣,以道家武功印證真經中的道家武學,處處若合符節,這才是真正的一大進益。」 「《九陰真經》為前輩高人自道藏中所悟,與馬鈺所傳的全真派道家內功、全真七子的天罡北斗陣皆是一脈相通,只不過更為高深奧妙而已,只是郭靖悟心實在太差,事隔多月,始終領會不到其間的關連之處,此時見到天上北斗,這才隱隱約約的想到了。 ……丐幫八袋弟子的武功只與尹志平、楊康之儔相若,郭靖一起手就擊倒了四人,雖有一人回來重行加入戰團,但郭靖將降龍十八掌與天罡北斗陣配在一起,以威猛之勢,濟以靈動之變,這五丐怎能抵擋得住?」 郭靖初學成左右互搏之術,雙手合力可與周伯通的左手或右手打個旗鼓相當;而後兩次與歐陽克交手,都是數招就重創歐陽客,雖然佔了分心互搏招數奇異的優勢,但歐陽客卻也均是主動偷襲,而且他的靈蛇拳,對郭靖而言也屬於奇招、怪招,數招分勝敗,應該還是合理的;梁子翁武功不弱,出手怪異,郭靖在不知對手底細的情況下,出手謹慎,但也極快的擊敗梁子翁,可見此時郭靖武功已經是遠遠勝過了歐陽客、梁子翁。 周伯通頓悟之後,若不用互搏、不使九陰武功,武功大致與裘千仞打個平手,則頓悟之前,若不用互搏、不使九陰武功,武功應不及裘千仞;而兩個互搏的郭靖大約能與一個不用互搏、不使九陰武功的周伯通打個平手,按此推算,郭靖此時的武力≤94÷1.32≈71。 郭靖(左右互搏)數招(3~5招)擊敗歐陽克(武力在 25~26 左右),則左右互搏的郭靖武力至少為:(25~26)×(2.41~2.83)=61~73。 郭靖即使不用左右互搏,也能數招擊敗梁子翁,這個「數招」應該是6~10招(兩個數招,一般情況下,金庸筆下得數招、數天是代指3~5招/天),則不用左右互搏,郭靖的武力為:20×(2~2.3)=40~46。 竹筏之上,黃蓉、郭靖聯手與歐陽鋒打了個平手,歐陽鋒的武功本遠勝郭靖、黃蓉聯手,但歐陽鋒當時的情況並非最佳狀態,而是「在海中浸了數日,性命倒已去了半條」,而且黃蓉當時的武功尚遠不及歐陽克,由此計算,則郭靖得武力小於等於:70。 因此,綜合來看,剛練成左右互搏的郭靖,武力在60左右;當郭靖從全真七子行功布陣(天罡北斗陣)印證九陰真經武學,大有進益之後,武功見識自然更進一步了,至少他的降龍十八掌,已能與「天罡北斗陣」相配合,以威猛之勢,濟以靈動之變,威力更是大增,其後易筋鍛骨篇略有小成(即第一次與裘千仞交手之時),此時武力則在64~65 左右。 「一燈伸手往他臂下一抬,郭靖只感一股大力欲將他身子掀起,不敢運勁相杭,隨著來力勢頭,緩緩的站起身來,說道:「求大師救她性命!」一燈適才這一抬,一半是命他不必多禮,一半卻是試他功力,這一抬只使了五成力,若覺他抵擋不住,立時收勁,也決不致將他掀個筋斗,如抬他不動,當再加勁,只這一抬之間,就可明白對方武功深淺,豈知郭靖竟是順著來勢站起,將他勁力自然而然的化解了,這比抬他不動更令一燈吃驚,暗道:「七兄收的好徒弟啊,無怪我徒兒甘拜下風。」這時郭靖說了一句:「求大師救她性命!」一言方畢,突然立足不穩,身子不由自主的向前踏了一步,急忙運勁站定,可是已心浮氣粗,滿臉漲得通紅,心中大吃一驚:「一燈大師的功力竟持續得這麼久!我只道已經化除,哪知他借力打力,來勁雖解,隔了片刻之後,我自己的反力卻將我這麼向前推出,若是當真動手,我這條小命還在嗎?東邪西毒,南帝北丐,當真是名不虛傳。」這一下拜服得五體投地,胸中所思,臉上即現。」 「黃蓉心道:「好,我們先對付了裘千仞,再給你瞧些好的。」向郭靖使個臉色,兩人一使竹棒,一發雙掌,並肩向裘千仞攻去,頃刻間三人又打了個難解難分。瑛姑凝神觀斗,見裘千仞掌力雖然凌厲,終是難勝二人,但見他不住移動腳步,似是要設法出奇制勝。」 「那邊郭靖與裘千仞對掌,一時倒未分勝敗。郭靖自得一燈大師指點武學精要,這些日子來功力又深了一層,勉力支撐,居然尚能自保。」 「黃藥師放下女兒,閃開郭靖手掌,搶步來奪鐵杖,這次柯鎮惡已有了防備,便沒給他抓到。師徒二人聯手,剎時間已與黃藥師斗得難解難分。郭靖雖屢逢奇人,學得不少神妙武功,但與這位武學大宗師的桃花島主相較,究竟相去甚遠,縱有柯鎮惡相助,亦是無濟於事,只拆得二三十招,已被逼得難施手腳。  丘處機心道:「全真派危急時他師徒出手相助,眼下二人落敗,我們豈可坐視?且不管周師叔生死若何,先打服了黃老邪再定分曉。」」 「這天來到濟水畔山谷中的一個村莊,正想借個地方飲馬做飯,突然前面喧嘩之聲大作,人喊馬嘶,數十名金兵衝進村來。兵士放火燒村,將眾百姓逼出屋來,見有年輕女子,一個個用繩縛了,其餘不問老幼,見人便砍。郭靖見了大怒,縱馬上前,夾手將帶隊軍官手中大槍奪過,左手反掌揮出,正打在他太陽穴上。這些時日中他朝晚練功不輟,內力大進,這掌打去,那軍官登時雙睛突出而死。」 「此時郭靖早已將《九陰真經》上的《易筋鍛骨篇》練成,既得一燈大師譯授了真經總綱,經上其它的功夫也已練了不少,內力的精純渾厚更是大非昔比」 「此時郭靖武功大進,但說到行軍打仗,卻是毫不通曉,只得向哲別、速不台等大將請教。」 「要論到兩人功力,郭靖仍略遜一籌,此時形勢,已與當日臨安皇官水簾洞中抵掌相似,雖然郭靖已能支持較久,但時刻長了,終究非死即傷。」 「歐陽鋒從未和這三人交過手,但適才對了一腳,已試出魯有腳內力不弱,其餘二丐想來也都相類,自己與郭靖單打獨鬥雖穩操勝券,但加上一群臭叫化,自己就討不了好去,當下哈哈一笑,說道:「傻小子,你功夫大進了啊!」」 「兩人回到帳中,這番當真研習起《九陰真經》上的武功來,談論之下,均覺對方一年來武功大有長進,均感欣慰。」 「飛身而起,劈面就是一掌。歐陽鋒舉手擋開,回了一拳。頃刻之間,兩人在石屋之間打得桌翻凳倒。拆了三十餘招,郭靖究竟功力不及,被歐陽鋒搶上半步,右掌抹到了脅下。」 與黃蓉分開的一年之中,郭靖的武功有了很大的進步,但這個進步主要集中在內力這一方面。從內力略遜裘千仞半籌,以及能自然而然化解一燈的五成力來看(並不能完全化解一燈的內力後招,但這已與內力關係不大,而與一燈借力打力有關了),插天峰上的郭靖,大約有一燈五六成左右的內力(按此推理,裘千仞則大約有一燈七成左右的內力)。再經過一年的苦練,郭靖練成了九陰真經的易筋鍛骨篇,內力大進,已經超過了洪七公/黃藥師的八成內力(第二次華山論劍之上,黃藥師七成力出手被郭靖壓制、百招無法反先,洪七公八成力打在郭靖肩頭,只能讓他肩頭劇痛)。 但郭靖在武力(戰鬥力)方面的進步,則沒有這麼大了。在煙雨樓大戰之時,郭靖與柯鎮惡聯手對陣黃藥師,「只拆得二三十招,已被逼得難施手腳」、「二人落敗」,要知道黃藥師並沒有下殺手、出全力,若沒有柯鎮惡相助,郭靖恐怕接不了黃藥師二十招;一年之後,即使「一年來武功大有長進」、「武功大進」 ,與歐陽鋒在小石屋交手,也是「拆了三十餘招,郭靖究竟功力不及,被歐陽鋒搶上半步,右掌抹到了脅下」。因此,郭靖在年余之中,具體而言,是從「能接黃藥師二十餘招」提升到了「能接歐陽鋒三十餘招」,按此計算武力大約提升了一成左右,雖然不是突飛猛進,但卻還可以說是較大的進步了(四絕從第一次華山論劍到第二次華山論劍的二十餘年中,武力也不過提升了一成左右)。 所以,綜合看來,煙雨樓之戰,郭靖(左右互搏)的武力大約在70左右,年余之後、與歐陽鋒小石屋大戰之前,郭靖(左右互搏)的武力在77左右。 (與歐陽鋒在小石屋的月余纏鬥是郭靖一生無可比擬的運氣,歐陽鋒固然要從郭靖身上觀摩九陰真經的要旨,郭靖卻也能從中磨礪武功,內力、招數、經驗、修為也是大有長進,「郭靖的功夫在這月余之中竟然突飛猛進」就是明證。) (六)、裘千仞: 射鵰一書幾次提到裘千仞武功比之五絕只是稍遜,甚至是伯仲之間的,但全書看下去,其實相差頗遠: 「這一來,丐幫四老均知郭靖與裘千仞的武功大致是在伯仲之間,雖然郭靖稍有不及,卻也相差不遠,實是可驚可畏。黃蓉更感驚疑:「這老騙子功夫甚是尋常,怎能擋得住靖哥哥這一掌之力?這是硬接硬架的真本事,萬萬不能施甚鬼蜮伎倆,好教人難以索解。」裘千仞一招接過,已試出郭靖的真實功夫,以內力修為而論,自己尚勝他半籌,但這小子與丐幫友敵難分,自己身在險地,犯不著在此與他拚斗,當下右手一揮,約束鐵掌幫諸人遲後。」 「裘千仞掌心與她蝟甲尖刺一觸,也已受傷不輕,雙掌流血,心下驚怒交集,眼見郭靖掌到,急忙回掌橫擊。兩人掌力相交,砰砰兩聲,各自退出三步。只不過裘千仞穩穩站住,郭靖卻身子連晃了兩下,這一掌既交,雙方可說高下已判,昨晚在君山借著丐幫弟子的身子較勁,兩人似乎打成了平手,然而那是由於郭靖出手中帶著天罡北斗陣的巧勁,此刻硬碰硬的比拚,畢竟還是輸了一籌。」 「郭靖道:「不錯,在洞庭君山和鐵掌峰上,我都曾和他對過一掌,若是打下去,五十招之內,或許能和他打成平手,但一百招之後,多半便擋不住了。今日我見了一燈大師替你治傷的點穴手法……」」 軒轅台前,裘千仞的內力修為尚勝郭靖半籌,但彼時的郭靖卻只有一燈五六成內力而已(見注1、注2);二人對掌,郭靖以天罡北斗陣的巧勁與裘千仞打成了平手,而次日在鐵掌峰二人再次硬碰硬的對掌,雖然二人均是各自退出三步,但裘千仞卻穩穩站住,而郭靖卻是身子連晃了兩下,畢竟還是輸了一籌。其後郭靖點評,如果軒轅台和鐵掌峰二人打下去,他五十招之內或許能與裘千仞打個平手,一百招之後,多半便擋不住了。 注1、段延慶的武功略高段正明半籌,而黃眉僧基本等於段正明,然而就這半籌的差距,黃眉僧、段延慶拼內力、棋藝還是需要一日一夜才能分出高下,可見相差半籌其實是很小的差距了。注2、此時郭靖的內力,也就是四絕的五六成左右,尚不到七成,則裘千仞的內力,大致為四絕的七成左右。(詳見本文第五部分,《小石屋之前的郭靖》) 「那邊郭靖與裘千仞對掌,一時倒未分勝敗。郭靖自得一燈大師指點武學精要,這些日子來功力又深了一層,勉力支撐,居然尚能自保。裘千仞見瑛姑先由敵人變為兩不相助、忽又由兩不相助變為出手助己,雖感莫名其妙,卻不禁暗暗叫好,精神一振,掌力更為沉狠,料得定時候稍長,對手終究會抵擋不住,眼見郭靖揮掌猛擊而來,當即側身,避過正面鋒銳,右掌高,左掌低,同時拍出。郭靖回掌兜截,四掌相接,各使內勁。兩人同時「嘿」的一聲呼喊,都退出了三步。」 「柯鎮惡沒等他說完,已縱身撲將過去。郭靖搶在頭裡,竟是後發先至。黃藥師還了一招,雙掌相交,蓬的一聲,將郭靖震得倒退了兩步。」 「郭靖見他借勁出掌,眼看這一下來勢非同小可,咬一咬牙,出一招「見龍在田」,只得以降龍十八掌的功夫硬拚,自知武功遠為不及,硬碰硬的對掌有損無益,但若不強接對方這一招而閃身避開,他必佔住北極星位,那時再要除他可就千難萬難了。這一招出去,實是豁出了性命的蠻幹,哪知黃藥師掌出尺許,突然收回,叫道:「傻小子,快讓開,你為甚麼跟我過不去?」」 「黃藥師放下女兒,閃開郭靖手掌,搶步來奪鐵杖,這次柯鎮惡已有了防備,便沒給他抓到。師徒二人聯手,剎時間已與黃藥師斗得難解難分。郭靖雖屢逢奇人,學得不少神妙武功,但與這位武學大宗師的桃花島主相較,究竟相去甚遠,縱有柯鎮惡相助,亦是無濟於事,只拆得二三十招,已被逼得難施手腳。  丘處機心道:「全真派危急時他師徒出手相助,眼下二人落敗,我們豈可坐視?且不管周師叔生死若何,先打服了黃老邪再定分曉。」」 「周伯通哈哈大笑,得意之極,說道:「你瞧我使的是經上功夫么?我費了好大勁兒才把經文忘記了。嘿嘿,學學容易,忘記可真麻煩!我使的是七十二路空明拳,老頑童自己想出來的,跟《九陰真經》有屁相干?」  黃藥師在桃花島上與他動手之時,覺得他拳腳勁力大得出奇,這時見他拳法雖然精奇,勁力卻已較前減弱,只堪堪與自己打了個平手,正自奇怪,聽他這麼說,不禁暗暗納悶,不知他使了甚麼希奇古怪法兒,方能將一門上乘武功硬生生從自身驅除出去。」 「郭靖點頭道:「我也這麼想。你爹爹、洪恩師、周大哥、裘千側、歐陽鋒五人,個個有獨擅技藝。但不知洪恩師是否已全然康復?是否武功如昔?」說著蹙然有憂。黃蓉道:「按理說,原是老頑童武功最強,但若他不使《九陰真經》上的功夫,卻又不及另外四人了。」」 「只聽黃蓉叫道:「老頑童,你聽不聽我的話?」周伯通道:「我打不贏你爹爹,你放心。」黃蓉叫道:「我要你快去打老毒物,可不許殺了他。」」 「裘千仞與他一動手,初時尚打成平手,待他使出左右互搏之術,登時不敵,只得退避。……周伯通的武功雖比裘千仞略勝一籌,但要傷他性命,卻也大非易易。」 得到一燈指點武學精要,學會了九陰真經總綱之後,郭靖武功又進了一層,已能跟裘千仞打上頗久,至少百招之內能打成平手;與黃蓉聯手,則可以十餘招就打得裘千仞左右支絀(見注3)。相比之下,煙雨樓之戰,郭靖加上柯鎮惡,二十餘招卻被黃藥師打得難施手腳,而且黃藥師還沒用全力;大半年之後,郭靖武功內力又是大有進境,卻還是敵不過歐陽峰三十餘招。郭靖在得到一燈傳授九陰神功前,自言武功頗有不及裘千仞(鐵掌峰),旁白則評之為「輸了一籌」;得到一燈傳授九陰真經、武功更深了一層之後,卻自知武功依舊遠不及黃藥師(風雨樓),而旁白評之為「相去甚遠」。「輸了一籌」與「相去甚遠」二詞,已經可以看見裘千仞、黃藥師各與郭靖差距之差別,更何況黃藥師面對的還是武功更高之時的郭靖?射鵰《湍江險灘》一章,郭靖與裘千仞對掌,一時難分勝敗,硬碰硬的對抗,二人都退出了三步,但十多天之後的煙雨樓之戰,不以掌力見長的黃藥師,一掌就將郭靖震得倒退了兩步。不使九陰、不用互搏的老頑童,可不是黃藥師的對手,二人十餘年中PK無數次,老頑童次次都是輸,但這個狀態的老頑童,卻已經可以與裘千仞打了個平手;老頑童一使左右互搏,裘千仞便登時不敵,只好逃命,但沒了九陰的老頑童即使使出互搏之術,最多就是能與黃藥師打個平手,甚至依舊是不如的(「只堪堪」是什麼意思不難理解吧?)。以周伯通為比較橋樑,已然可以看到裘千仞與黃藥師的差距了。 因此,裘千仞與黃藥師、歐陽鋒、一燈、洪七公等的差距,並沒有真的小到伯仲之間的程度,實際上還是頗為可觀的,至少也是略遜一籌。 注3、射鵰《密室療傷》一章,尚有旁白云:歐陽克的武功更高出她(黃蓉)甚多,此時的黃蓉已經學會了打狗棒法,也練了九陰真經的一些功夫。即使與裘千仞相鬥之時黃蓉已經得一燈講解傳授九陰梵音總綱,但旁白云:(黃蓉)傷病痊癒未久、內力未復、身法頗減靈動。所以,湍江一戰,與郭靖聯手對戰裘千仞之時的黃蓉,戰力實際上還是不及歐陽客、王處一。 裘千仞的武力估算如下: 「郭靖道:「不錯,在洞庭君山和鐵掌峰上,我都曾和他對過一掌,若是打下去,五十招之內,或許能和他打成平手,但一百招之後,多半便擋不住了。今日我見了一燈大師替你治傷的點穴手法……」黃蓉大喜,搶著說道:「你就學會了?你能勝過那該死的裘鐵掌?」郭靖道:「你知我資質魯鈍,這點穴功夫精深無比,哪能就學會了?何況大師又沒說傳我,我自然不能學。不過看了大師的手法,於《九陰真經》本來不明白的所在,又多懂了一些。要勝過裘鐵掌是不能的,但要和他多耗些時刻,想來也還可以。」」 按照郭靖自述的「若是打下去,五十招之內,或許能和他打成平手,但一百招之後,多半便擋不住了」,即郭靖能抵擋裘千仞 50~100 招,當時郭靖的武力約在66左右,則裘千仞武力為:66×(1.32~1.45)=86~94。 「裘千仞與郭靖對掌,本已漸佔上風,但黃蓉使打狗棒法上來加攻,他以一敵二,十餘招以後,不由得左支右絀,繞著船舷不住倒退,他背心向著江面,教黃蓉攻不到他後背。」 「郭靖側身避過,短劍刺出,身子卻被來掌帶得一晃,急忙踏上一步,見敵人正是鐵掌幫幫主裘千仞。郭靖知他武功在自己之上,顧不得再追殺仇人,當下右劍左掌,凝神接戰。……郭靖得黃蓉相助,已與裘千仞戰成平手。那邊全真派卻已迫蹙異常,郝大通腿上給蛇仗掃中,孫不二的道袍給撕去了半邊。」 又有,郭靖加黃蓉至少能與裘千仞打成平手,但郭靖、黃蓉的聯手屬於強弱懸殊聯手,且是互補的(郭靖能正面抗住裘千仞的剛猛勁力,而黃蓉則以精妙無雙的打狗棒法相助)。此時黃蓉的武功尚不及歐陽客,又重傷初愈、內力未復、身法頗減靈動,即黃蓉的武力≤24,而當時郭靖武力在70左右,則裘千仞的武力≤70+24=94。 因此,綜合上面幾個分析,可知裘千仞的武力應該不超過 94 。 (七)、黃藥師、歐陽峰、洪七公、一燈大師: 先分析射鵰四絕之間的武功高下: 「兩人二十年前論劍之後,一處中原,一在西域,自來不通音問,互相不知對方新練武功的路子,這時一交手,兩人武功俱已大進,但相互對比竟然仍與二十年前無異,各有所長,各有所忌,誰也剋制不了誰。眼見月光隱去,紅日東升,兩人窮智竭思,想出了無數新招,拳法掌力,極盡千變萬化之致,但功力悉敵,始終難分高低。」 「洪七公與歐陽鋒各自施展上乘武功,在烈焰中一面閃避紛紛跌落的木杆繩索,一面拆解對方來招。這中間洪七公卻佔了便宜,他曾入海游往小艇,全身濕透,不如歐陽鋒那麼衣發易於著火。二人武功本是難分軒輊,一方既佔便宜,登處上風。」 「自華山二次論劍之後,十餘年來洪七公與歐陽鋒從未會面。歐陽鋒神智雖然胡塗,但逆練九陰真經,武功愈練愈怪,愈怪愈強。洪七公曾聽郭靖、黃蓉背誦真經中的一小部分,與自己原來武功一加印證,也是大有進境,畢竟正勝於逆,雖然所知不多,卻也不輸於西毒。兩人數十年前武功難分軒輊,此後各有際遇,今日在華山第三度相逢,一拚功力,居然仍是不分上下。」 「黃藥師與歐陽鋒的武功本來不相伯仲,可是黃蓉還只盈盈十五,歐陽克卻已年過三旬,兩人學藝的時日相差幾達二十年,何況男女體力終究有別,而黃蓉學武又不若歐陽克勤勉,她後來雖得洪七公教了幾套武功,但學過便算,此後也沒好好練習,是以歐陽克雖然身上負傷,卻仍然大佔上風。」 在洪七公、歐陽鋒等修習《九陰真經》之前,無論實戰還是旁白、獨白,都顯示東邪、西毒、北丐的武功均是半斤八兩,不相伯仲。 「郭靖又道:「咱們師父、你爹爹、周大哥、歐陽鋒、裘千仞這五人武功再高,卻也未必勝過一燈大師。」……郭靖臉上現出忸怩神色,頗感不好意思。黃蓉笑道:「咦!怎麼難為情起來啦?」郭靖道:「一燈大師武功決不在西毒之下,至少也能打成平手,我瞧他的反手點穴法似乎正是蛤蟆功的剋星。」」 「老叫化心想:他當日以一陽指和我的降龍十八掌、老毒物的蛤蟆功、黃老邪的劈空掌與彈指神通打成平手,如今又得王重陽傳授了先天功,二次華山論劍,武功天下第一的名號非他莫屬,為甚竟要將這兩門絕技平白無端的傳給老叫化?如說切磋武功,為甚麼又不肯學我的降龍十八掌,其中必有蹺溪。後來老叫化細細琢磨,又背著他與他的四大弟子一商量,終於瞧出了端倪,原來他把這兩門功夫傳了給我之後,就要自戕而死。至於他為甚麼如此傷心,他的弟子卻不知情」 「這《九陰真經》的總綱精微奧妙,一燈大師雖然學識淵博,內功深邃,卻也不能一時盡解,說道:「你們在山上多住些日子,待我詳加鑽研,轉授你二人。」又道:「我玄功有損,原須修習五年,方得復元,但依這真經練去,看來不用三月,便能有五年之功。雖然我所習是佛門功夫,與真經中所述的道家內功路子頗不相同,但看這總綱,武學到得最高處,殊途同歸,與佛門所傳亦無大別。」」 第一次華山論劍之後,王重陽與一燈交換絕技,一燈由此學到了王重陽最得意的武功「先天功」。依郭靖的估計,一燈的武功絕不在西毒之下,也未必輸於周伯通等人;而依洪七公的估計,如果都無意外(《九陰真經》的擴散與周伯通的突然崛起),一燈會是第二次華山論劍的武功天下第一。一燈為黃蓉療傷,損失了五年功力,可郭靖背誦《九陰真經》的梵文總綱,讓《九陰真經》的總綱得以現世,一燈由此學到了《九陰真經》總綱,損失的功力只需三個月即能恢復。因此,射鵰結束時,一燈的武功應該依舊不在未曾逆練《九陰真經》的歐陽鋒之下。 再估算射鵰四絕的武力: 「郭靖站在師父身側,但覺掌風凌厲,不及回身,先自雙掌併攏,回了一招,只覺來勢猛惡,竭盡平生之力,這才抵住。歐陽鋒見這一掌居然推不倒他,咦了一聲,微感驚訝,上步反掌橫劈。郭靖知道再也難以硬架擋開,當下左掌引帶,右手欺進,徑攻歐陽鋒的左脅。歐陽鋒這掌不敢用老了,沉肩回掌,往他手腕斬落。郭靖眼見處境危急,只要給歐陽鋒守住艙門,毒蛇便不斷的湧進來,自己與師父必致無幸,於是左手奮力抵擋來招,右手著著搶攻。他左擋右進,左虛右實,使出周伯通所授的功夫來。歐陽鋒從未見過這般左右分心搏擊的拳路,不禁一呆,竟被郭靖連搶數招。講到真實功夫,就是當真有兩個郭靖,以二敵一,也不是歐陽鋒的對手,只是他這套武功實在太奇,竟爾出敵不意,數招間居然佔了上風。西毒歐陽鋒享大名數十年,究是武學的大師,一怔之下,便已想到應付的法門,」咕」的一聲大叫,雙掌齊推而出。郭靖單憑左手,萬萬抵擋不住,眼見要被他逼得向後疾退,而身後蛇群已嘶嘶大至。」 「歐陽鋒的武功原本遠勝郭、黃二人聯手,但他在海中浸了數日,性命倒已去了半條;黃蓉武功雖不甚高,但身披軟蝟甲,手持鋒銳之極的短劍,這兩件攻防利器可也教他大為顧忌;再加上郭靖的降龍十八掌、七十二路空明拳、左右互搏、以及最近所練的《九陰真經》《易筋鍛骨篇》等合成一起之後,威力實也非凡,是以三人在筏上鬥了個難分難解。時候一長,歐陽鋒的掌法愈厲,郭、黃二人漸感不敵,洪七公只瞧得暗暗著急。掌影飛舞中歐陽鋒左腳踢出,勁風凌厲,聲勢驚人,黃蓉不敢拆解,一個筋斗翻入了海中。郭靖獨抗強敵,更是吃力。黃蓉從左邊入海,立時從筏底鑽過,從右邊躍起,揮短劍向歐陽鋒背心刺去。歐陽鋒本已得勢,這一來前後受敵,又打成了平手。……她一退開,郭靖又感不支,勉力接了三招,第四招已是招架不住,只得向後退了一步。」 「一燈伸手往他臂下一抬,郭靖只感一股大力欲將他身子掀起,不敢運勁相杭,隨著來力勢頭,緩緩的站起身來,說道:「求大師救她性命!」一燈適才這一抬,一半是命他不必多禮,一半卻是試他功力,這一抬只使了五成力,若覺他抵擋不住,立時收勁,也決不致將他掀個筋斗,如抬他不動,當再加勁,只這一抬之間,就可明白對方武功深淺,豈知郭靖竟是順著來勢站起,將他勁力自然而然的化解了,這比抬他不動更令一燈吃驚,暗道:「七兄收的好徒弟啊,無怪我徒兒甘拜下風。」」 「師徒二人聯手,剎時間已與黃藥師斗得難解難分。郭靖雖屢逢奇人,學得不少神妙武功,但與這位武學大宗師的桃花島主相較,究竟相去甚遠,縱有柯鎮惡相助,亦是無濟於事,只拆得二三十招,已被逼得難施手腳。丘處機心道:「全真派危急時他師徒出手相助,眼下二人落敗,我們豈可坐視?且不管周師叔生死若何,先打服了黃老邪再定分曉。」」 「郭靖見他借勁出掌,眼看這一下來勢非同小可,咬一咬牙,出一招「見龍在田」,只得以降龍十八掌的功夫硬拚,自知武功遠為不及,硬碰硬的對掌有損無益,但若不強接對方這一招而閃身避開,他必佔住北極星位,那時再要除他可就千難萬難了。」 「郭靖見了大怒,縱馬上前,夾手將帶隊軍官手中大槍奪過,左手反掌揮出,正打在他太陽穴上。這些時日中他朝晚練功不輟,內力大進,這掌打去,那軍官登時雙睛突出而死。」 「此時郭靖早已將《九陰真經》上的《易筋鍛骨篇》練成,既得一燈大師譯授了真經總綱,經上其它的功夫也已練了不少,內力的精純渾厚更是大非昔比。」 「此時郭靖武功大進,但說到行軍打仗,卻是毫不通曉,只得向哲別、速不台等大將請教。」 「要論到兩人功力,郭靖仍略遜一籌,此時形勢,已與當日臨安皇官水簾洞中抵掌相似,雖然郭靖已能支持較久,但時刻長了,終究非死即傷。」 「歐陽鋒從未和這三人交過手,但適才對了一腳,已試出魯有腳內力不弱,其餘二丐想來也都相類,自己與郭靖單打獨鬥雖穩操勝券,但加上一群臭叫化,自己就討不了好去,當下哈哈一笑,說道:「傻小子,你功夫大進了啊!」」 「兩人回到帳中,這番當真研習起《九陰真經》上的武功來,談論之下,均覺對方一年來武功大有長進,均感欣慰。」 「飛身而起,劈面就是一掌。歐陽鋒舉手擋開,回了一拳。頃刻之間,兩人在石屋之間打得桌翻凳倒。拆了三十餘招,郭靖究竟功力不及,被歐陽鋒搶上半步,右掌抹到了脅下。」 同時,黃藥師、歐陽峰等多次展現了秒殺梅超風、丘處機這樣高手的實力,則其武力至少為:(34~38)×2.83=96~108。 在《射鵰。篡改經文》一節提到,即使有兩個(分心互搏的)郭靖,以二敵一,也不是歐陽鋒的對手,此時郭靖的武力大致在 60 左右,則歐陽峰的武力大於:60×4/3=88。 在《射鵰。一燈大師》一節,一燈大師以五成力出手試探郭靖的功力,「豈知郭靖竟是順著來勢站起,將他勁力自然而然的化解了,這比抬他不動更令一燈吃驚」,可見郭靖的功力已經超過了一燈大師的五成(具體而言,郭靖此時大約有一燈大師六成左右的內力)。 在《射鵰。竄改經文》一章中,郭靖竭盡全力才接住歐陽峰幾招;在《射鵰。騎鯊遨遊》一章中,面對「在海中浸了數日,性命倒已去了半條」的歐陽峰,郭靖黃蓉聯手也不能勝,「她一退開,郭靖又感不支,勉力接了三招,第四招已是招架不住,只得向後退了一步,……」,郭靖接歐陽鋒數招已經很不容易了;《射鵰。島上巨變》一節,郭靖即使有柯鎮惡相助,與黃藥師交手也是「只拆得二三十招,已被逼得難施手腳」;年余之後,即使郭靖練成了九陰真經的「易筋鍛骨篇」等武功,內力武功大為精進,在小石屋之中也是三十餘招就敗在歐陽峰手下。可見,在郭靖練成「易筋鍛骨篇」等九陰武學之前,他是抵擋不住黃藥師或者歐陽峰的二三十招,而煙雨樓之時,郭靖的武力約在70左右,則黃藥師、歐陽峰的武力在:70×(1.58~1.71)=110~119左右。 在《射鵰。從天而降》一章中,歐陽峰自付「自己與郭靖單打獨鬥雖穩操勝券,但加上一群臭叫化,自己就討不了好去」,不過歐陽鋒可能高估了魯有腳等人的實力,畢竟魯有腳長於腳上功夫,而歐陽鋒卻是從魯有腳與自己對的一腳來判斷魯有腳的內力,而且簡長老、梁長老武功其實不及魯有腳,歐陽鋒卻認為他們與魯有腳相類。此時郭靖的武力在77左右,魯有腳武力在20左右,郭靖與這三人聯手,屬於強弱懸殊聯手(郭靖主攻,能抗住歐陽鋒的掌力,魯有腳三人輔攻),其聯手武力為:77+20×3×2/3=117左右,則歐陽鋒的武力≤117。 小石屋中,郭靖與歐陽鋒再度交手,「拆了三十餘招,郭靖究竟功力不及,被歐陽鋒搶上半步,右掌抹到了脅下」,三十餘招就敗陣了,而此時郭靖武力在77左右,則歐陽鋒的武力為:77×(1.5~1.58)≈115~121左右。 因此,綜合看來,黃藥師、歐陽峰、洪七公、一燈的武力應該都在 116 左右。 (八)、歐陽峰(瘋癲)、周伯通(互搏): 「黃藥師見了他的舉止,已知他神智錯亂,只是心中雖瘋,出手卻比未瘋時更是厲害。饒是他智慧過人,卻也想不明白其中道理,怎知歐陽鋒苦讀郭靖默寫的假經,本已給纏得頭昏腦脹,黃蓉更處處引他走入歧路,盲練瞎闖,兼之急欲取勝,貪圖速成,用功更為莽撞,只是他武功本強,雖然走了錯道,錯有錯著,出手恢誕,竟教洪、黃兩大宗師差愕難解。數十招一過,黃藥師又敗下陣來。」 「洪七公與黃藥師父女大驚,一齊搶上救援。洪七公伸指疾點歐陽鋒背心「鳳尾穴」,要迫他鬆手。不料他此時全身經脈倒轉,穴道全已變位,洪七公挺指戳將下去,他茫然未覺,全不理會。」 「黃蓉眼見父親連遇險招,叫道:「師父,對付這瘋子不必依武林規矩,咱們齊上!」洪七公道:「若在平時,咱們原可合力擒他。只是今日華山論劍,天下英雄都知須得單打獨鬥,咱們以眾敵寡,須惹江湖上好漢恥笑。」但覺歐陽鋒瘋勢更是厲害,口吐白沫,舉頭猛撞。黃藥師抵擋不住,只是倒退。」 「只十餘合,郭靖肩上腿上接連中招。洪七公道:「靖兒退下,再讓我試試。」空手搶上。兩人這一番激斗,比適才更是猛惡。洪七公當歐陽鋒與黃藥師、郭靖對掌之時,在旁留神觀看,見他出招雖然怪異無比,其中實也有理路可尋,主要是將蛤蟆功逆轉運用,上者下之,左者右之,雖然並非盡皆如此,卻也是十中不離七八,心中有了個大概,對戰之時雖仍處於下風,卻已是有攻有守,三招中能還得一招。黃蓉取出手帕,給父親包紮指上創口。黃藥師更瞧出許多路子來,接連叫道:「七兄,踢他環跳。」「上擊巨闕!」「反掌倒劈天柱。」黃藥師旁觀者清,洪七公依言施為,片刻間便將戰局拉乎。只是兩人心中都暗自慚愧:「這是合東邪、北丐二人之力,合拚西毒一人了。」眼見即可取勝,歐陽鋒忽然張嘴,一口唾沫往洪七公臉上吐去。…………原來他經脈倒轉,洪七公這一指雖戳中他「足陽明胃經」的大穴,他只是全身微微一麻,立即如常,卻乘機一掌擊在洪七公的肩頭。幸得他中指在先,這一掌的力道已不如何凌厲,洪七公順著來勢倒翻筋斗,將他掌力消去大半,百忙中還回了一招「見龍在田」,也將歐陽鋒打得倒退幾步。洪七公幸而消解得炔,未受重傷,但半身酸麻,一時之間已無法再上。他是大宗師身分,若不認輸那就跡近無賴,同時心中確也佩服對方武功了得,抱拳說道:「歐陽兄,老叫化服了你啦,你是武功天下第一!」  歐陽鋒仰天長笑,雙臂在半空亂舞。向黃藥師道:「段皇爺,你服不服我?」黃藥師心中不忿,暗想:「武功天下第一的名號,竟教一個瘋子得了去,我眼老叫化二人豈不教天下好漢恥笑?」但若上前再斗,自忖卻又難以取勝,只得點了點頭。」 「歐陽鋒向郭靖道:「孩兒,你爹爹武藝蓋世,天下無敵,你喜不喜歡?」  歐陽克是他與嫂子私通所生的孩子,名是叔侄,實是父子,此時他神智半迷半醒,把郭靖當作歐陽克,竟將藏在心中數十年的隱事說了出來。郭靖心想這裡各人都不是他對手,他天下第一的名號當之無愧,說道:「咱們都打不過你!」」 「歐陽鋒嘻嘻傻笑,問黃蓉道:「好媳婦兒,你喜不喜歡?」黃蓉見父親、師父、郭靖三人相繼敗陣,早在苦思對付這瘋漢之法,但左思右想,實無妙策,這時聽他相問,又見他手舞足蹈,神情怪異,日光映照之下,他身後的影子也是亂晃亂搖,靈機忽動,說道:「誰說你是天下第一?有一個人你就打不過。」」 「歐陽鋒才智卓絕,這些疑問有時亦曾在腦海之中一閃而過,此時連斗三大高手而獲勝,而全身經脈忽順忽逆,心中忽喜忽怒,摹地里聽黃蓉這般說,不禁四顧茫然,喃喃道:「我,我是誰?我在哪裡?我怎麼了?」」 「黃藥師哈哈大笑,一手挽了女兒,一手挽著郭靖,向洪七公道:「七兄,武學之道無窮無盡,今日見識到老毒物的武功,實令人又驚又愧。自重陽真人逝世,從此更無武功天下第一之人了。」」 「二十五年後,王重陽逝世,黃藥師等第二次華山論劍,除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四人外,又有周伯通、裘千仞、郭靖三人參與。各人修為精湛,各有所長,但真要說到「天下第一」四字,實所難言,單以武功而論,似乎倒以發了瘋的歐陽鋒最強。」 射鵰最後一章《華山論劍》,歐陽峰以逆練的九陰真經折服了洪七公、黃藥師,奪得武功天下第一的名號。此時東邪、北丐都不敵西毒,郭靖十餘招即敗,東邪數十招再敗,後來洪七公最後又戰一場,「黃藥師旁觀者清,洪七公依言施為,片刻間便將戰局拉平。……眼見即可取勝」,其實是合兩人之力來對付西毒了。但考慮到當時的特殊情況,東邪、北丐剛經過與郭靖的一場大戰,已不在最佳狀態;西毒練成詭異絕倫的逆九陰真經,黃藥師、洪七公一時難以看破,特別是經脈倒轉,穴道易位,幾乎是「金剛不壞之身」,黃藥師、洪七公屢點中他的要穴都傷不了他,實際上都輸在了這一點上[1]。 注[1]:經脈倒轉,穴道易位,則要害不成要害,內力護體遠比正常狀態強悍,洪七公點中歐陽鋒的鳳尾穴、地倉穴,卻根本奈何不了歐陽鋒;洪七公與歐陽鋒互換了一掌,歐陽鋒渾若無事,而洪七公卻半身酸麻,無法再上。可見逆練了九陰真經的歐陽鋒,抗打擊能力遠在黃藥師、洪七公之上,簡直可以說是「金剛不壞之身」。 歐陽鋒強行逆練九陰真經,招數怪異,黃藥師、洪七公一時不察,初始之時難以抵擋。然而,即使在洪七公、黃藥師看破了歐陽鋒逆練九陰的路數,不懼他的怪招後,仍舊難以對付歐陽鋒幾已可說是「金剛不壞之身」的逆轉經脈,最終北丐、東邪、郭靖都承認非西毒的敵手,都承認了西毒武功天下第一。因此,歐陽鋒的武功的確勝過黃藥師等人,且其優勢是明顯可以看出的,可以讓黃藥師、洪七公無意再戰、直接認輸的決定性差距,因而這個差距必然不小於一成。同時,以各項素質而論,歐陽鋒在內力、招數、經驗等項目上,對黃藥師、洪七公其實並沒有明顯優勢。逆練九陰真經而成的怪招,初始之時頗有出奇制勝的效果,可洪七公第二次與歐陽鋒交手時,已經基本摸清了歐陽鋒怪招的本質,是以單純怪招的效果其實已不大。歐陽鋒之所以讓黃藥師、洪七公屢次落敗,甚至最終認輸,還是在於逆練九陰真經後,歐陽鋒全身經脈倒轉,穴道變位,防禦護體、抗打擊能力極強,可謂「金剛不壞之身」。若對手「堂堂正正」的擊敗自己,自然心服口服,可若對手以怪招、奇術,或者神兵等擊敗自己,那是難以讓自己心服的。這也是黃藥師心中猶有不忿,第二次論劍歐陽鋒明明勝出,卻只是「單以武功而論,似乎倒以發了瘋的歐陽鋒最強」的原因。是以,歐陽鋒雖然武功的確比東邪北丐為高,打起來也的確快速分出勝敗,但這其實是特例,真實差距其實沒那麼大,遠遠說不上什麼遠勝、大勝。歐陽鋒對黃藥師的真實優勢,大約就在一成左右。因此,歐陽峰的武力約在116×1.1≈128左右。 「郭靖道:「你拿得定能夠勝他?」周伯通道:「我武功仍是遜他一籌,但既已練就了這套分身雙擊的功夫,以二敵一,天下無人再勝得了我。黃藥師、洪七公、歐陽鋒他們武功再強,能打得過兩個老頑童周伯通么?」郭靖一想不錯,也很代他高興。」 「周伯通道:「我一隻手是打你不過的,唉,不過沒有法子。我說甚麼也不能對不起師哥。」右手運力抵擋,左手垂在身側,他本身武功原不及黃藥師精純,右手上架,被黃藥師內勁震開,一個踉蹌,向後跌出數步。」 「黃藥師在桃花島上與他動手之時,覺得他拳腳勁力大得出奇,這時見他拳法雖然精奇,勁力卻已較前減弱,只堪堪與自己打了個平手,正自奇怪,聽他這麼說,不禁暗暗納悶,不知他使了甚麼希奇古怪法兒,方能將一門上乘武功硬生生從自身驅除出去。……只聽黃蓉叫道:「老頑童,你聽不聽我的話?」周伯通道:「我打不贏你爹爹,你放心。」」 「裘千仞與他一動手,初時尚打成平手,待他使出左右互搏之術,登時不敵,只得退避。」 「黃蓉道:「按理說,原是老頑童武功最強,但若他不使《九陰真經》上的功夫,卻又不及另外四人了。」」 領悟左右互搏、分心兩用的周伯通到底有多強,這是一個問題。不用互搏,不使九陰真經上武功的周伯通,僅僅能與裘千仞打個平手,然而左右互搏之術一經使出,裘千仞登時敗北,可見差距頗大。然而周伯通與黃藥師交手,若不使九陰真經上的武功,則只堪堪打了個平手,時間一久似乎仍然不敵,這樣看來周伯通所謂的:「我現下武功已是天下第一」、「我武功仍是遜他一籌,但既已練就了這套分身雙擊的功夫,以二敵一,天下無人再勝得了我」,畢竟不能當真了,左右互搏對於其武力的增幅作用雖大,但也達不到真的有如以一敵二。左右互搏對周伯通的增益作用,也僅僅是從裘千仞這一級數提升到黃藥師這一級數,大概是一籌的增幅而已,絕非「武功倍增」那麼誇張。 「黃藥師與周伯通、歐陽鋒三人比賽腳力,賓士數百里,兀自難分上下,原本是要分出勝負方始罷手,豈知奔跑中間,周伯通忽地想起將洪七公一人留在深宮之中,他武功已失,若是被人發覺,立時有性命之憂,忙道,「老頑童有事,不比啦,不比啦!」」 周伯通與黃藥師、歐陽峰比拼過長途腳力輕功,又與裘千仞玩過萬里追蹤,都沒有輸掉,可見無論內力還是輕功,周伯通都是不輸黃藥師、歐陽峰的。然而不用互搏之術、九陰真經的周伯通,武功卻不及黃藥師等人,他到底差在那裡呢?金庸在描述黃藥師、周伯通在桃花島交手的時候,寫到過「他(周伯通)本身武功原不及黃藥師精純」,這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則應該是壓箱絕技了,洪七公有降龍十八掌、打狗棒法兩大絕技,歐陽峰有蛤蟆功這一絕技,黃藥師則兼有奇門五轉、彈指神通等諸多絕學,一燈也有一陽指、先天功兩大絕學,甚至裘千仞也有鐵掌功這一絕學,周伯通卻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絕學,從九陰真經化出的空明拳雖然不錯,卻似尚不及降龍十八掌。可見,周伯通在絕技這一板塊上,是輸了一籌的,這或許是因為周伯通破了童男之身,不能練王重陽的幾門厲害武功的緣故(周伯通語)。 「只見周伯通慢慢站起身來,說道:「老頑童上了自己的大當,無意之中竟學到了九陰奇功,違背師兄遺訓。若是雙手齊上,黃老邪,你是打我不過的。」黃藥師知他所言非虛,默默不語」 「黃藥師道:「伯通,這點兒金子,你拿去頑皮胡用罷。你武功確比黃老邪強,我佩服得很。」」 「洪七公眼角一橫,見郭靖向黃藥師瞪目怒視,黃蓉泫然欲淚,心知其中糾葛甚多,尋思:「待老頑童到來,憑他這身功夫,當可藝壓全場,那時老叫化自有話說。」」 「洪七公在樓頭也已聽到,高聲叫道:「老毒物布蛇陣,大夥快到樓上來。」周伯通的武功在眾人中算得第一,可是他生平怕極了蛇,發一聲喊,搶先往煙雨樓狂奔。」 「周伯通見眾師侄情勢危急,於是左掌右拳,橫劈直攻,待打到黃藥師面前時,忽地哈哈一笑,拳變掌,掌成拳,橫直互易。黃藥師萬料不到他出此怪招,急伸臂相格時,眉梢已被他掌尖拂中,雖未受傷,卻是熱辣辣的一陣疼痛。周伯通一掌拂中對方,倏地驚覺,左手拍的一聲,在自己右腕上打了一記,罵道:「該死,該死,這是《九陰真經》中的功夫!」黃藥師微微一怔,手掌已遞了出去,這一招也是快速無論,無聲無息的在周伯通肩上一拍。」 既使出分心互搏之術,又使出九陰真經武功的周伯通,武功該有多強呢?桃花島上,周伯通以九陰真經所載身法閃避黃藥師的攻擊,精妙至極,周伯通說道:「若是雙手齊上,黃老邪,你是打我不過的」,黃藥師默然不語,後來黃藥師也說:「你武功確比黃老邪強,我佩服得很」。足見黃藥師的確不及九陰互搏的周伯通。 煙雨樓大戰,洪七公認為周伯通可以藝壓全場(黃藥師、歐陽鋒均在場),金庸更以旁白寫明「周伯通的武功在眾人中算得第一」。 「二十五年後,王重陽逝世,黃藥師等第二次華山論劍,除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四人外,又有周伯通、裘千仞、郭靖三人參與。各人修為精湛,各有所長,但真要說到「天下第一」四字,實所難言,單以武功而論,似乎倒以發了瘋的歐陽鋒最強。」 然而,因為約誓,周伯通在桃花島一戰之後,就刻意的忘掉九陰真經,禁止自己使用。然而在《射鵰。鐵槍廟中》一章,周伯通見眾師侄情勢危急,情急之下以互搏之術使出九陰神功,立刻拂中黃藥師,當然這一招招數極怪,黃藥師沒有防備;在《射鵰。是非善惡》一章中,周伯通則再次使出九陰真經武功,化解了裘千仞攻向瑛姑的鐵掌絕招;在《神鵰。排憂解紛》一章,周伯通與楊過交手時,又無意中使出了九陰真經上的武功。顯然,周伯通終究沒能徹底忘掉九陰真經。 射鵰一書,周伯通使出九陰真經的次數雖少,卻屢屢能湊奇效,設若歐陽鋒沒有逆練成九陰真經,則身懷九陰真經、左右互搏兩大絕學的周伯通,才是天下第一高手,可沒有如果,歐陽鋒逆練成九陰真經後,已經是公認的天下第一高手,便是到了神鵰第三次華山論劍,第二次論劍歐陽鋒武功最強的說法也得到了確認,只能說是「既生瑜,何生亮」了。因此,使出九陰真經、左右互搏兩大奇功的周伯通,武功在黃藥師之上,但仍舊不及歐陽鋒,即武力約在:121~128 左右。 (九)、王重陽: 老五絕中,東、南、西、北四人都從九陰真經中獲益不小,而東、南兩絕又沾了多活了十六年的光,不過東邪、南帝都已經是百歲上下之人了(神鵰末,黃藥師年紀超過九十四,一燈超過一百),早已衰邁,精神氣力的下降只怕比武學修為的提高更大,內力亦已不及盛年之時充沛,武功即便是再求寸進也是千難萬難的,大家還是半斤八兩的;但中神通就比較吃虧了,死得太早了,第一次華山論劍之後的第四年就死了,雖然拿到了九陰真經,卻既沒有修鍊的慾望,也沒有修鍊的機會。 「裘千仞見靖、蓉二人候在一邊,心中暗暗吃驚,尋思須得乘早溜走,否則這三人合力,自己決討不了好去,一到明日正午,那是單打獨鬥的爭雄賭勝,就不怕他們了,當下雙足一點,猛竄而前,舉起毒蛇往周怕通臉上挨去。」 「黃蓉眼見父親連遇險招,叫道:「師父,對付這瘋子不必依武林規矩,咱們齊上!」洪七公道:「若在平時,咱們原可合力擒他。只是今日華山論劍,天下英雄都知須得單打獨鬥,咱們以眾敵寡,須惹江湖上好漢恥笑。」」 華山論劍是金庸筆下最著名的戰例,也是最公平的比拼,乃是以單打獨鬥的方式進行,第一次華山論劍,王重陽並非「一挑四」,而是與四絕一一單打獨鬥,並且四絕之間也是單打獨鬥的。 「洪七公道:「那倒也未必。二十多年前,我們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人在華山絕頂比武論劍,比了七天七夜,終究是中神通最厲害,我們四人服他是天下第一。」」 「這降龍十八掌乃洪七公生平絕學,一半得自師授,一半是自行參悟出來,雖然招數有限,但每一招均具絕大威力。當年在華山絕頂與王重陽、黃藥師等人論劍之時,這套掌法尚未完全練成,但王重陽等言下對這掌法已極為稱道。後來他常常嘆息,只要早幾年致力於此,那麼「武功天下第一」的名號,或許不屬於全真教主王重陽而屬於他了。」 「一燈喜道:「好啊,想不到你帶有這補神健體的妙藥。那年華山論劍,個個斗得有氣沒力,你爹爹曾分給大家一起服食,果然靈效無比。」」 「馬鈺等皆以為他與丐幫必有重大關連,丐幫是天下第一大幫會,幫主洪七公是與先師王真人齊名的高人,自是不能攔阻。當著二丐之面,不便細問,即與胖瘦二丐以江湖上儀節相見。」 「這時我師方才明白,重陽真人千里迢迢來到大理,主旨是要將先天功傳給我師,要在他身死之後,留下一個克制西毒歐陽鋒之人。只因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人向來齊名當世,若說前來傳授功夫,未免對我師不敬,是以先求我師傳他一陽指,再以先天功作為交換。」 「這黑衣僧正是鐵掌幫幫主裘千仞。當日在華山絕頂頓悟前非,皈依一燈大師座下為僧。這位白眉老僧,便是與王重陽、黃藥師、歐陽鋒,及洪七公齊名的一燈大師。」 「周伯通道:「……歐陽鋒明明在窗外見我師哥逝世,一切看得清清楚楚,這時忽見他從棺中飛躍而出,只嚇得魂不附體。他本就對我師哥十分忌憚,這時大驚之下不及運功抵禦,我師哥一擊而中,『一陽指』正點中他的眉心,破了他多年苦練的『蛤蟆功』。」 「先師見那岩石觸手深陷,就與上次一般無異,更是驚奇,心想:『黃藥師的功夫明明遜我一籌,怎地也有這等厲害的指力?』一時滿腹疑團,突然伸手指在岩上一刺,說也奇怪,那岩石竟被他刺了一個孔,就在這裡。」 第一次華山論劍之時,王重陽也不過是六十歲上下,與第二次華山論劍的黃藥師年紀相若,正是一個武人戰鬥力最巔峰的時期(往前則偏嫩,往後則偏老,唯有此時體力、內力、見識、招數、精力、應變能力等,結合程度最好)。第一次華山論劍之時,四絕能與王重陽論劍七日七夜,五人均至精疲力竭之境,王重陽始能折服四絕,差距顯然極小,千招之內定然無法分出勝敗。否則,若千招之內能分勝敗,則差距彷如朱子柳與霍都的差距(數百招之外、千招之內分勝敗),強弱之勢固然清晰,更不可能出現要打到精疲力竭才分勝敗的情形[1]。王重陽為了對付歐陽鋒,可以說是處心積慮,而即便是臨終時的暗算,一指點中歐陽鋒眉心,也只能破了歐陽鋒的「蛤蟆功」,而不能殺他,這也說明王重陽雖勝過歐陽鋒,但要殺歐陽鋒卻萬萬不能;而洪七公也曾惋惜未能早幾年致力於降龍十八掌,否則「武功天下第一」的名號,或許不屬於王重陽而屬於他了。射鵰五絕是齊名於世的,王重陽雖然年齡高出其餘四絕一輩,武功聲望上卻只能與其餘四絕平輩論交。是以,第一次華山論劍的王重陽的武功縱然稍勝四絕,也必然是非常小的差距。 綜合上述,第一次華山論劍,王重陽的武功只是略勝其餘四絕一籌,若按交手分勝敗所需招數而論,則至少需千招之外才能分勝敗。 注[1]:霍都與朱子柳交手落敗後,又與楊過交手,都不見絲毫疲軟,更何況打贏了的朱子柳?對比之下,第一次論劍,五絕卻需要打到精疲力竭才能分勝敗,彼此間的差距顯然較朱子柳、霍都之間的差距為小。 「二十年前華山論劍,洪七公與歐陽鋒對餘人的武功都甚欽佩,知道若憑劍術,難以勝過旁人,此後便均舍劍不用。洪七公改用隨身攜帶的竹棒,這是丐幫中歷代幫主相傳之物,質地柔韌,比單劍長了一尺。他是外家高手,武功純走剛猛的路子,使上這兵器卻是剛中有柔,威力更增。」 「洪七公與歐陽鋒都是一派宗主,武功在二十年前就均已登峰造極,華山論劍之後,更是潛心苦練,功夫愈益精純。」 「黃藥師旁觀之下,不禁暗暗嘆氣,心道:「我在桃花島勤修苦練,只道王重陽一死,我武功已是天下第一,哪知老叫化、老毒物各走別徑,又都練就了這般可敬可畏的功夫!」」 「兩人二十年前論劍之後,一處中原,一在西域,自來不通音問,互相不知對方新練武功的路子,這時一交手,兩人武功俱已大進,但相互對比竟然仍與二十年前無異,各有所長,各有所忌,誰也剋制不了誰。」 然而,第一次論劍之後的第四年,王重陽即病逝了,武功已然止於當時,而其他四絕卻依舊年青力盛,武功繼續進步;二十餘年後,四絕武功均已大進,追及當年略微勝過自己的王重陽,乃是必然之事,追不上才是怪事。 「陳玄風和悔超風是同門師兄妹,兩人都是東海桃花島島主黃藥師的弟子,黃藥師武功自成一派,論到功力之深湛,技藝之奧秘,實不在號稱天下武學泰斗的全真教與威震天南的段氏之下,陳玄風與梅超風學藝未成而暗中私通,情知如被師父發覺。」 「黃藥師身子微側,避開二人劍鋒,刷刷刷,向孫不二又劈三掌。想那桃花島主掌法何等精妙,這六掌劈將下來,縱然王重陽復生,洪七公傷愈,也要避其鋒銳,那清凈散人孫不二如何抵擋得住?」 當然,二十餘年後的四絕同樣也沒有超過當年王重陽的跡象,言語中對王重陽同樣還是那麼佩服,可知昔年王重陽即便放到二十餘年後,也可列五絕之一;同時,王重陽、四絕資質相若(由王黃武學創造力可見一二),武功進境亦當相若(四絕練來練去,還是伯仲之間),則同年齡段的王重陽與四絕,亦當是伯仲之間的。金庸寫出「縱然王重陽復生,洪七公傷愈」,或也是暗指復生的王重陽與康復的洪七公可以相提並論。 因此,第一次華山論劍之時王重陽的武功,與二十五年之後第二次華山論劍的黃藥師基本上半斤八兩、旗鼓相當,其武力在116左右,而彼時的四絕武力則在106左右;到了第二次華山論劍時,東邪、南帝、北丐均已追上了當年王重陽驚人的武力,而西毒憑藉著逆練九陰真經,已經超越了當年的王重陽,老頑童則憑藉著九陰真經和分心互搏,也超越了當年的王重陽。 「十餘年後華山論劍,奪得武學奇書九陰真經。他決意不練經中功夫,但為好奇心所驅使,禁不住翻閱一遍。  他武功當時已是天下第一,九陰真經中所載的諸般秘奧精義,一經過目,思索上十餘日,即已全盤豁然領悟,當下仰天長笑,回到活死人墓,在全墓最隱秘的地下石室頂上刻下九陰真經的要旨,並一一指出破除玉女心經之法。」 不過,王重陽最巔峰的時刻,並不是第一次華山論劍之時,而是華山論劍之後,他通讀九陰真經,於經中所載諸般秘奧精義,全盤豁然領悟。這樣,雖然王重陽沒有讀懂九陰真經最高明的總旨部分,但他對九陰真經的理解該當不輸周伯通,即便沒有真的著手修鍊,不過武功理論境界是要上一個檔次的,足與第三次華山論劍的新五絕相提並論了。 (十)、華山論劍的郭靖: 「歐陽鋒尚知此人是周伯通的對頭,裘千仞卻認定屋中兩人自是一路。周、裘、歐三人武功卓絕,而郭靖與歐陽鋒鬥了這數十日後,刻苦磨練,駸駸然已可與三人並駕齊驅。」 「周伯通與郭靖拆了十餘招,覺得他武功已大非昔比,又驚又喜,連問:兄弟,你從哪裡學來的功夫?」但門外廝殺正酣,郭靖怎能聽見?周伯通怒道:「好,你不肯說,卻賣甚麼關子?」」 「郭靖心想:「我擋住歐陽鋒,讓周大哥先結果了裘千仞。那時咱兩人合力,殺歐陽鋒不難。」」 「歐陽鋒與裘千仞從他袍袖拂風之勢中,察覺周伯通上粱暫息,心想正好合力斃了這傻小子,當下一左一右,分進合擊。郭靖先前被周伯通纏住了,連變四五般拳法始終無法抽身,好容易待他退開,兩個強敵卻又攻上,不禁暗暗叫苦,只得打起精神,以左右互搏術分擋二人。斗得片刻,歐陽鋒與裘千仞都不禁暗暗稱奇。均知以郭靖功力,單是歐、裘一人都能勝他,哪知兩人聯手,他竟左掌擋歐、右拳擊裘,兩人一時之間竟然奈何他不得。周伯通在樑上坐了一陣,心想再不下去,只怕郭靖受傷,當下悄悄從牆壁溜下,雙手亂抓,一下子恰好抓到歐陽鋒後心。」 「郭靖聽不到他說話,忽覺三人同時向自己猛攻,只得拚命閃躲。周伯通不住鼓勵:「別怕,別怕。危險時我會幫你。」但在這漆黑一團之中,只要著了任誰的一拳一足,都有性命之憂,周伯通縱然事後相救,哪裡還來得及?再拆數十招,郭靖累得筋疲力盡,但覺歐、裘兩人的拳招越來越沉,只得邊架邊退,要待躍到樑上暫避,卻始終給周伯通的掌力罩住了無法脫身,驚怒交集之下,再也忍耐不住,破口罵道。「周大哥你這傻老頭,盡纏住我幹甚麼?」」 小石屋與歐陽峰交手之前,郭靖與歐陽峰差距極大,三十餘招就已不敵,然而經過在小石屋的數十日苦練,與歐陽峰的日日纏鬥,武功有了極大的提高,用金庸的話來說就是「駸駸然已可與三人並駕齊驅」。 在小石屋四人大戰中,歐裘二人有一句心理獨白:「歐陽鋒與裘千仞都不禁暗暗稱奇。均知以郭靖功力,單是歐、裘一人都能勝他」,即歐陽峰、裘千仞都認為二人都均還能勝過郭靖。但需要注意,歐陽峰(也包括其他三絕)與裘千仞的交手招數從未達到十招以上,對裘千仞的實力並不熟悉,相比之下,歐陽峰、洪七公交手千招以上才能互判高下,則歐陽鋒、裘千仞的這幾招交手,顯然是看不出什麼的,彼此難以做到準確定位的;而裘千仞對郭靖的武功認識,卻還停留在煙雨樓一戰,而此時郭靖的武功、內力較之煙雨樓之時,又有極大進步,而裘千仞卻對此卻一無所知,他的判斷就更加不準了。與歐陽峰、裘千仞的想法相對應的,則是郭靖的想法:「我擋住歐陽鋒,讓周大哥先結果了裘千仞」,周伯通不用九陰真經武功,即使使出互搏之術,也不過與黃藥師打個平手,甚至是不敵的,顯然也不會強過未歐陽鋒,然而郭靖卻有信心擋住歐陽鋒,讓周伯通先結果了裘千仞。要知道,郭靖與歐陽鋒、裘千仞、周伯通都是多次交手,可不是歐陽鋒、裘千仞彼此之間無甚了解,交手招數從未破十招這種一知半解的狀態。郭靖的這個獨白,要比歐陽鋒、裘千仞的獨白更有價值。 實戰上,郭靖以分心互搏之術抵擋歐陽峰、裘千仞兩人近百招不敗,其後又抵擋周伯通、歐陽峰、裘千仞三人數十招才筋疲力盡;相比之下,射鵰《湍江險灘》一章中,郭靖、黃蓉聯手十餘招就打得裘千仞左支右絀,要知道彼時郭靖的武功較小石屋之時,是大為不如的,而當時的黃蓉更是重傷初愈,內力未復,身法頗減靈動的。可見,裘千仞的戰鬥力明顯已不及小石屋中的郭靖了。 歐陽峰、裘千仞聯手武力之和為:(116+94)×2/3=140,郭靖(互搏)能抵擋二人聯手近百招,則郭靖的武力約在106左右 。 歐陽峰、周伯通、裘千仞三人聯手武力之和為:(116+106+94)×2/3=210,郭靖能抵擋他們三人聯手數十招才落敗(歐陽鋒、裘千仞出全力,而周伯通純為遊戲),則郭靖的武力至少為:105。 因此,綜合看來,使出左右互搏之術的郭靖武力在 106 左右,戰鬥力比之於裘千仞已然是頗有勝過了。 「數招一過,黃藥師大是驚異:「這傻小子的武功怎麼竟練到了這個地步?我若是稍有容讓,莫說被他擋到三百招之外,只怕還得輸在他手裡。」高手比武,實是讓不得半分。黃藥師初時出手只用了七分勁,哪知被郭靖全力奮擊,竟然壓在下風。他心中一急,忙展開落英神劍掌法,身形飄忽,力爭先著。可是郭靖的功夫實已大非昔比,黃藥師連變十餘種拳法,始終難以反先,待拆到一百餘招,他倏施詭招,郭靖料不到他竟會使詐,險些被他左腳踢中,只得退開兩步,這才扳成平衡之局。欲待乘機佔到上風,不料郭靖守得堅穩之極,儘管他攻勢有如驚風駭浪,始終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拳腳上竟沒半點破綻。耳聽得女兒口中已數到「二百零三,二百零四」,黃藥師大是焦躁:「老叫化出手剛猛,若是他在一百招內敗了靖兒,我這張臉往哪裡擱去?」招勢一變,掌影飄飄,出手快捷無倫。……可是黃藥師內力的後勁極大,人雖退開,拳招余勢未衰,郭靖竟然定不住身子,只得彎腰俯身,右手用力在地下撥動,借著「降龍十八掌」的猛勁,滴溜溜的向右打了十多個旋子,腦中方得情明,呆了一呆,向黃藥師道:「黃島主,你再出數招,我非摔倒不可。」」 「洪七公見他門戶守得極是緊密,心下甚喜,暗道:「這孩子極有長進,也不在了我教導一場,但我若在二百招之內敗他,黃老邪臉上須不好看。過得二百招後,我再使用重手便是。」當下依著降龍十八掌的招式,自一變以至九變順序演將下去,疾風呼呼,掌影已將郭靖全身裹住。此時洪七公若猛下重手,郭靖兵刃功夫未至登峰造極,原是不易抵擋,但洪七公要在二百招後再行取勝,卻是想錯了一著。……待拆到兩百招外,郭靖鐵簫上的劍招倒還罷了,左手配合的招勢卻漸見強勁,洪七公暗想不妙,若與他以力相拼,說不定會輸在他手裡,……左足倏起,將他手中鐵簫踢飛,右掌斜翻,打在他的肩頭。這一掌手下容情,不欲傷他身子,只使了八成力,准以為他定要摔倒,那就算是勝了。豈知郭靖這幾年來久歷風霜,身子練得極為粗壯,受了這一掌只晃得幾晃,肩頭雖是一陣劇痛,竟未跌倒。…………但郭靖習了那左右互搏的法子,右手出的是空明拳,左手出的卻是降龍拳,剛柔相濟,陰陽為輔,洪七公的拳招雖然剛猛莫京,竟也奈何他不得。黃蓉在旁數著拳招,眼見三百招將完,郭靖全無敗象,心中甚喜,一招一招的數著。…………洪七公見郭靖居然擋得住自己畢生精力之所聚的這一掌,不由得又驚又喜,憐才之意大盛,好勝之心頓滅,決意讓他勝此一招,以成其名,當下留勁不發,緩緩收力。」 華山論劍之上,郭靖不用互搏之術對陣黃藥師,接了他三百招不敗(不過黃藥師再出數招,郭靖就要敗了),但這個前一百餘招黃藥師因留手反被郭靖壓在下風,黃藥師需使詐才能扳平;後面二百招黃藥師才出全力。因此,正常交手,郭靖也就是能抵擋黃藥師二百招這樣。按此計算,郭靖(非左右互搏)的武力大致為:116÷1.22=94左右,恰好與裘千仞的武力相若,即此時郭靖(非互搏)已經與裘千仞並駕齊驅、難分高下了。 郭靖以互搏之術對陣洪七公,則三百招全不落下風,可見使出分心互搏之術的郭靖,武力當大於 94 ,但此時郭靖武功尚不及黃藥師,從與歐陽鋒的交手就可以看出來,郭靖十餘招敗陣,而黃藥師能支撐個數十招。因此,郭靖(互搏)的武力≤116÷1.1≈106。 綜合上述,第二次華山論劍之期,郭靖不用左右互搏,武力大約在94左右,與裘千仞旗鼓相當,與未使互博之術、九陰真經的周伯通,也是難分伯仲;郭靖使出左右互搏,則武力在106左右。 (十一)、全真派三代弟子、丐幫八袋弟子: 「連虎聽得王妃的說話,大踏步走向場中,左臂振出,格在旗杆之上。郭靖斗然間只覺雙手虎口斗然劇痛,旗杆脫手飛向天空。錦旗在半空被風一吹,張了開來,獵獵作響,雪花飛舞中展出「比武招親」四個金字。   郭靖大吃一驚,尚未看清楚對方身形面貌,只覺風聲颯然,敵招已攻到面門,危急中斜竄出去,饒是他身法快捷,彭連虎一掌已擊中他的手臂。郭靖站立不穩,登時摔倒。」 「彭連虎冷笑一聲,揮掌掠開,只三招間,郭靖便已情勢緊迫。」 「梁子翁聞到他身上藥氣,惡念陡生:「他喝了我的蝮蛇寶血,我立即取他性命,喝乾他的血,藥力仍在,或許更佳也未可知。」想到此處,不禁大喜,雙掌翻飛,數招間已抓住郭靖手臂,腳下一勾,郭靖撲地倒了。」 「梁子翁的眼光自始至終不離郭靖,見歐陽克出手後六怪轉眼要敗,當下雙手向郭靖抓去。郭靖急忙抵擋,卻哪裡是他對手,數招一過,胸口已被拿住。」 「殊不知真正原因,卻在於他得洪七公指點教導,幾近兩月。天下武學絕藝的「降龍十八掌」固然學會了十五掌,而這些時日中洪七公隨口點撥、順手比劃,無一而非上乘武功中的精義,盡為「江南七怪」生平從所未窺的境界。郭靖牢牢記在心中,雖然所領悟的不過十之一二,但不知不覺之間武功已突飛猛進,此刻修為,已殊不遜於六位師父,再來看馬青雄的武功,自覺頗不足道。」 郭靖剛出大漠、下江南時,與彭連虎、梁子翁等交手,均是數招之內就落敗,按此推算,當時郭靖的武力≤20/(2.05~2.83)≈7~10。當郭靖得到洪七公傳授降龍十八掌中的十五掌,又經洪七公有意無意的點拔,武功已經不遜於江南六怪了,則此時其武力≥15。 「人搭上了手,翻翻滾滾的又鬥了起來。這次郭靖留了神,那公子連使詭計,郭靖盡不上當。講到武功,那公子實是稍勝一籌,但郭靖拚著一股狠勁,奮力劇戰,身上儘管再中拳掌,卻總是纏鬥不退。」 「小王爺激斗大半個時辰,雖把郭靖摔了六七交,大佔上風,對方終於知難而退,但自己身上也中了不少拳腳,累得手疲腳軟,滿身大汗,抄起腰間絲巾不住抹汗。」 「郭靖武功本來不及完顏康,這番交手,初時又吃了幾下虧,拆不十餘招,只覺腹中炎熱異常,似有一團火球在猛烈燃燒,體內猶如滾水沸騰,熱得難受,口渴異常,周身欲裂,到處奇癢無比,心想:「這番我真要死了,蛇毒發作出來了。」」 「他不住加快腳步,有心試探郭靖武功,到後來越奔越快。郭靖當日跟丹陽子馬鈺學吐納功夫,兩年中每晚上落懸岩,這時一陣急奔,雖在劇斗之後,倒也還支持得住。疾風火著雪片迎面撲來,王處一向著一座小山奔去,坡上都是積雪,著足滑溜,到後來更忽上陡坡,但郭靖習練有素,竟然面不加紅,心不增跳,隨著王處一奔上山坡,如履平地。  王處一放手鬆開了他手臂,微感詫異,道:「你的根基扎得不壞啊,怎麼打不過他?」」 「其實若是當真動手,完顏康雖然不及朱聰,但不致立時就敗,只是大廳倒塌時亂成一團,完顏康又牽著那姓段的武官,朱聰最善於乘人分心之際攻人虛隙,是以出手即中。」 郭靖剛下江南之時,武功稍遜楊康一籌,郭靖的招數、經驗稍弱,心性也不如楊康狠辣,而他的體力、鬥志、韌性則更強,內功根基也不在楊康之下,兩人激斗大半個時辰,也沒有真的分出勝敗;另外,楊康雖較郭靖稍勝一籌,不過也還不如朱聰,但朱聰要立時擊敗楊康卻也是不能的。因此,楊康的武力與郭靖大體上還是相仿,即便是更強,優勢也不會太大。 「尹志平道:「是我師兄。弟子雖然年長一歲,但楊師哥入門比弟子早了兩年。」江南六怪適才見了他的功夫,郭靖實非對手,師弟已是如此,他師兄當然是更加了得,這一來身上都不免涼了半截,而自己的行蹤丘處機知道得一清二楚,張阿生的逝世他也已知曉,更感到己方已全處下風。」 「小王爺十指成爪,不斷戳出,便以先前傷了穆易的陰毒手法抓向郭靖。但郭靖使出分筋錯骨手來,盡能抵擋得住。」 「完顏康見一直架在後頸的鋼刀已然移開,當即暗運內勁,手指抓住身上綁縛的繩索,大喝一聲,以「九陰白骨爪」功夫立時將繩索撕斷了。」 「他(完顏康)武功原比陸冠英高出甚多,只因在湖水中被浸,喝了一肚子水,委頓之下,氣力不加,兼之身陷重圍,初次遇險,不免心怯,這才讓陸冠英拆了數十招,待得精神一振,手上加緊,只聽得砰的一聲,陸冠英肩頭中拳。」 「尹志平剛才見過他的武藝,知道不及自己,心中有恃無恐,冷笑一聲,說道:「好啊,咱們這就比劃比劃,瞧瞧到底是誰目中無人了。」」 「陸冠英這幾個月來得了父親指點,修為已突飛猛進,只是畢竟時日太短,敵不住長春子門下的嫡傳高弟。黃蓉在小鏡中瞧著二人動手,見尹志平漸佔先著,心中罵道:「你這小雜毛罵我爹爹,若不是靖哥哥受傷,教你嘗嘗我桃花島旁門左道的手段。啊喲,不好!」」 「尹志平稍落下風,陸冠英立時挺刀上前助戰。尹志平比之當年夜斗郭靖,武功已有長進,與陸冠英雙戰侯通海,堪堪打成平手。」 「丐幫八袋弟子的武功只與尹志平、楊康之儔相若,郭靖一起手就擊倒了四人,雖有一人回來重行加入戰團,但郭靖將降龍十八掌與天罡北斗陣配在一起,以威猛之勢,濟以靈動之變,這五丐怎能抵擋得住?」 尹志平年紀雖比楊康大一歲,入門時間卻比楊康晚兩年,以二人的資質、修行時間推斷,尹志平的武功不會超過楊康,武功不如楊康的可能性更大。再者,楊康其實也學到了九陰白骨爪,雖然所學時日尚短,其藝未精,不過也增長了不小的戰鬥力。 楊康的武功本來高出陸冠英甚多,即便在氣力不加、身陷重圍、心怯等不利條件下,依舊能數十招戰勝陸冠英。陸冠英後來雖得父親指點,武功大有進步,但比起尹志平來還是明顯不如的。按此推算,陸冠英的武力≤(7~10)/1.1≈6~9。 陸冠英、程佳瑤聯手也不敵侯通海,但尹志平與陸冠英聯手已能與侯通海打個平手了,再加入個程佳瑤,侯通海就被擊倒、擒拿了。按此推算,侯通海的武力為:((7~10)+(6~9))×2/3≈9~13左右,基本上和江南七怪中的南希仁相若,或者稍勝一籌,不過應該尚不如柯鎮惡、朱聰。 楊康、尹志平是全真派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則其餘全真派三代弟子的武力,大體上都應該在7~8左右,或者之下。 丐幫八袋弟子與尹志平、楊康之儔相若(「儔」,意思是「同輩」,意即全真三代弟子),顯然武力也在7~8左右(或之下)。不過,黎生是個例外,他得洪七公傳授了一招「神龍擺尾」及其他一些武功,武功遠勝同輩,與歐陽克交手三四十招才落敗,則其武力為:(25~26)/(1.5~1.58)=16~17左右,已經接近丐幫九袋長老的水平了。 ——————————————————————————————————————— 三、《神鵰俠侶》 射鵰、神鵰是一脈相承的,所以射鵰的數據完全可以應用於神鵰,設定第二次華山論劍之時的丘處機武力值為34(%)。 1、郭靖---------------------------------------------------------------------136 ?2、老頑童(互搏+九陰)、楊過(黯然銷魂)--------------------136 ?3、東邪、西毒、北丐、南帝------------------------------------------1324、金輪法王(龍象般若)---------------------------------------------115~1165、裘千仞----------------------------------------------------------------≤94-6、小龍女(左右互搏)----------------------------------------------≥68 ?7、公孫止、黃蓉----------------------------------------------------------508、瀟湘子-------------------------------------------------------------------42~469、尹克西、尼摩星(殘廢)-------------------------------------------38~4210、達爾巴、丘處機、瑛姑---------------------------------------------34~3811、馬鈺、朱子柳---------------------------------------------------------34+12、耶律齊、史叔剛、霍都、李莫愁---------------------------------3413、王處一------------------------------------------------------------------29~3014、劉處玄------------------------------------------------------------------26~2715、赫大通、馮默風------------------------------------------------------25~2616、點蒼漁隱、武三通、樵夫------------------------------------------20~2517、魯有腳---------------------------------------------------------------≤2018、靈智上人、彭連虎、沙通天(此三人均已殘廢)---------<2019、簡長老、孫不二------------------------------------------------------18~2020、梁長老、彭長老、無色、天鳴------------------------------------16~1721、柯鎮惡、尹志平、趙志敬------------------------------------------15~1722、郭芙------------------------------------------------------------------≤1023、全真三代普通弟子、丐幫八袋普通弟子----------------------≤7~8 射鵰、神鵰之間,有著幾十年的時間跨度,高手之間武功進境差異極大,比如神鵰末期的郭靖武功內力均遠勝於射鵰末期的郭靖,但裘千仞卻還是原地踏步走,甚至因為年老力衰而倒退了不少,如果不考慮高手之間武功進境差異,仍然將射鵰末期的情況套用到神鵰末期,其結果必將與事實差了十萬八千里。因此,諸人武功進境的差異是極端重要的,必須著重處理的問題。 九陰真經最重要的是上卷內功、武學理論和九陰真經總旨,下卷武技對五絕這樣的高手來說,已無太大助益,九陰真經的武技也並不比五絕的絕技更加高明,而且到了最後九陰真經對五絕的作用也是越來越小的[1]。所以,四絕無論怎麼苦練,結果還是難分伯仲的,老頑童之所以強過東邪、南帝等人,主要因為分心互搏對武力的加成。 注釋[1]:一方面是大家都練了九陰真經,無形中消除了九陰真經帶來的差距;另一方面是武功到了最高境界,都是殊路同歸的。 老四絕中,東邪本已擁有殘缺的九陰真經下卷武技,後來應也得到了部分的九陰真經上卷內功與理論[2];南帝得到了九陰真經的總旨,還學會了王重陽最厲害的先天功;西毒得到了九陰假經(缺總旨),練成了逆九陰;北丐曾聽郭靖、黃蓉背誦真經中的一小部份,後來又得到了九陰真經的總旨;老頑童只缺九陰真經的總旨;黃蓉、郭靖擁有全部的真經;楊過、小龍女也擁有一小部分九陰真經,不過只是對付玉女心經的法門,比之郭靖、黃蓉所學遠為不如,但後來楊過又從歐陽鋒處學到了部分九陰假經。 注釋[2]:黃藥師應也得到了九陰上卷,靖蓉成婚後,黃藥師將桃花島武學向郭靖盡數傳授,郭靖沒有理由反而對岳父藏私;而且黃藥師原擁有的九陰真經下卷武技,非但殘缺不全,而且沒有上卷道家內功、武學理論的配合,根本就無法研習,而神鵰末所列舉的九陰研習者中,黃藥師赫然在列,是以必然得到了上卷相應的道家內功、武學理論才成。因此,黃藥師十之八九也是練了全本九陰的,至少也練了一部分。 裘千仞呢?很難想像,裘千仞還能武功大進!反而有原文證明,裘千仞與老四絕、周伯通的差距是越來越大了(詳見本文第四章節,關於裘千仞的武力論述)。裘千仞一來未學到更高明的武學,使之得以大踏步前進,二來直到神鵰中期,裘千仞始終困於心魔,而心魔突破之時,卻早已過了練武的顛峰時期,已經衰邁不堪了,縱然有進境,也有限得很了[1]。從他與楊過相鬥的情形看來,百餘招他就因「年紀衰邁」,而「漸漸招架不住」,而歐陽鋒、洪七公單挑近千招,體力才不支,甚至十六年後,周伯通與武功更進一步的楊過較量,也是打了半個時辰以上,才出現內力漸漸不如初斗之時的現象。可見,裘千仞衰老得比四絕、老頑童更早,更致命。 注釋[1]:裘千仞的年齡比洪七公、黃藥師等還大,洪七公在射鵰中不過是個「中年乞丐」,而黃藥師「也不老」,裘千仞卻已經是「白須白髮」、「白須皓髮」 的「老者」/「老頭」。 「昔日華山論劍,郭靖殊非歐陽鋒敵手,但別未勇猛精進,武功大臻圓熟,歐陽鋒雖逆練真經,也自有心得,但一正一反,終究是正勝於反,到此次交手,郭靖已能與他並駕齊驅,難分上下。黃蓉要丈夫獨力取勝,只在旁掠陣,並不上前夾擊。」 「自華山二次論劍之後,十餘年來洪七公與歐陽鋒從未會面。歐陽鋒神智雖然胡塗,但逆練九陰真經,武功愈練愈怪,愈怪愈強。洪七公曾聽郭靖、黃蓉背誦真經中的一小部分,與自己原來武功一加印證,也是大有進境,畢竟正勝於逆,雖然所知不多,卻也不輸於西毒。」 郭靖、洪七公的武功進境都比歐陽鋒快,這一點有原文明確的寫明(「正勝於反」/「正勝於逆」),但郭靖與洪七公相比,誰的武功進境更快呢?郭靖在神鵰初期,就追上了射鵰二次論劍上武功第一的歐陽鋒,而洪七公在六年後的神鵰中期,也與歐陽鋒再次打成平手,但要注意到,郭靖在二次華山論劍之時,武功尚不及洪七公。足見,郭靖的武功進境比洪七公還快。當然,郭靖方當盛年,年青力盛,所學九陰真經又遠比洪七公完整齊全,武功進境更快是應該的。 因此,東邪、南帝等都擁有部分九陰真經,包括至高無上的九陰總旨在內,武功進境應當差不多,他們在射鵰末期武功稍遜九陰互博的老頑童一籌,但到了神鵰末期卻只差三分了,則他們的武功進境顯然是高於老頑童的;老頑童畢生所學與九陰真經道家武學一理相通,他雖然沒有學到九陰總旨,也沒有主動修鍊九陰真經,但其武功還是受到了九陰真經潛移默化影響的。第二次華山論劍之時,歐陽鋒當時武功天下第一,但神鵰中期周伯通已然隱隱勝於歐陽鋒了,是以其武功進境也應不下於西毒;裘千仞基本沒有進步了,老一輩中以他的武功進境最小(詳見本文第四小章《裘千仞》)。 綜合上述,神鵰時期諸人武功進境大小排序如下:郭靖 > 北丐、東邪、南帝>老頑童>西毒>裘千仞(基本無進境,甚至倒退了不少)。 (一)、神鵰中期的李莫愁、霍都、耶律齊、達爾巴、朱子柳、丘處機等: 「柯鎮惡與李莫愁交手數合,就知不是她的對手,心想,「這女魔頭武功之強,竟似不亞於當年的梅超風。」當下展開伏魔杖法,緊緊守住門戶。李莫愁心中暗贊:「曾聽陸郎這沒良心的小子言道,他嘉興前輩人物中有江南七怪,武功甚是不弱,收下一個徒兒大大有名,便是大俠郭靖。這老兒是江南七怪之首,果然名不虛傳。他盲目跛足,年老力衰,居然還接得了我十餘招。」」 神鵰初期,李莫愁十餘招拿不下柯鎮惡,而柯鎮惡年老力衰,他的武功不會比起射鵰盛年時期更強,即其武力小於等於15~17,則李莫愁此時的武力≤(15~17)×(1.71~2)≈27~34。 「黃藥師嘆道:「黃老邪果然徒弟眾多,若是我陳梅曲陸四大弟子有一人在此,焉能讓她(李莫愁)說嘴?」 黃藥師認為自己的陳梅曲陸四大弟子有一人在此,焉能讓李莫愁說嘴,其意如何自然清晰明了。而這個結果,既可從馮鐵匠(黃藥師最小、武功本來最弱的弟子)與李莫愁之戰加以印證,又可從柯鎮惡對李莫愁的評價看出: 「當今武林之中,女流高手以黃蓉和李莫愁兩人聲名最響。清凈散人孫不二成名雖早,武功遠不及兩人。」 「馮默風越聽越怒,鐵鎚和拐杖橫揮直壓,猛不可當,初時他招術頗見生疏,鬥了一陣,越來越是順手。二人功力原本相差不遠,但李莫愁橫行江湖,大小數百戰,見識多他百倍,拆得二三十招,李莫愁已知馮默風功力不弱,經驗卻實在太過欠缺。……馮默風但然道:「若非你失了兵刃,那麼時刻一久,便可勝我。」」 「陸乘風心想:「梅師姊功夫精進如此,這次要是跟我動手,十招之內,我哪裡還有性命?這位郭老弟年紀輕輕,怎能有如此深湛的武功?我真是走了眼了,幸好對他禮貌周到,絲毫沒有輕忽。」」 馮默風是黃藥師最小的弟子,被趕出桃花島之時,尚且年幼,武功低微,再者三十餘年來從未與人動手,武功都忘得差不多了,經驗更差,又一條腿殘廢了,論實力自然遠不能與梅超風相比。但就是這樣的馮默風,李莫愁卻無法輕易勝過;反觀射鵰之中,同年齡段的陸乘風固然雙腿俱廢,但練功卻遠比馮默風勤奮,經驗自然也遠比馮默風為高,整體實力當不至差得太遠,但陸乘風卻自付難接梅超風十招。 所以,李莫愁比起梅超風還是稍遜一籌的,她的真實武功遠勝孫不二,也比赫大通強,勉強可與劉處玄、王處一平手,與朱子柳也是各有所長,卻不及馬鈺與丘處機,但憑藉著卓絕的輕功身法、狠辣的行事作風、豐富的臨敵經驗、出色的應變能力,以及毒掌、毒針等,她的戰鬥力恐怕不弱於馬鈺。因此,綜合考慮,神鵰中期的李莫愁武力應該在34左右,比起昔年的梅超風還是稍遜一籌,比起神鵰時期的丘處機,也是略有不及。 「他知自己遠不是李莫愁的對手,縱然加上耶律齊,仍難以取勝,於是擺下「空城計」,抬出師父來嚇她一嚇。」 「李莫愁見他慢慢走近,腳步凝重,看他年紀不過二十來歲,但適才投擲酒杯的手勁,以及拔劍邁步的姿式,竟似有二十餘年功力一般,……」 「李莫愁見他此招一出,就知是個勁敵,於是跨步斜走,拂塵後揮。耶律齊但見灰影閃動,拂塵絲或左或右、四面八方的掠將過來,他接戰經歷甚少,此時初逢強敵,當下抖擻精神,全力應付。剎時之間二人拆了四十餘招,李莫愁越攻越近,耶律齊縮小劍圈,凝神招架,眼見敗象已成,但李莫愁要立時得手,卻也不成。她暗暗讚賞:「這小子果是極精純的全真武功,雖然不及丘王劉諸子,卻也不輸於孫不二。全真門下當真是人才輩出。」  又拆數招,李莫愁賣個破綻。耶律齊不知是計,提劍直刺,李莫愁忽地飛出左腳,踢中他的手腕,耶律齊手上一疼,長劍脫手,但他雖敗不亂,左手斜劈,右手竟用擒拿法來奪她拂塵。李莫愁一笑,贊道:「好俊功夫!」  只數招間,便察覺耶律齊的擒拿法中蘊有餘意不盡的柔勁,卻是劉處玄、孫不二等人之所無,心下更是暗暗詫異。……李莫愁見小龍女始終沒有現身,更是放心寬懷,全力施展。楊過和耶律齊畢竟功力和她相差太遠,戰到此時,二人均已面紅心跳,呼呼氣喘。李莫愁見狀大喜,心道:「不用半個時辰,便可盡取這批小鬼的性命。」」 「原來耶律齊於十二年前與周伯通相遇,其時他年歲尚幼,與周伯通玩得投機,老頑童便收他為徒。所傳武功雖然不多,但耶律齊聰穎強毅,練功甚勤,竟成為小一輩中的傑出人物。」 耶律齊武學天分甚高,頗不在楊過之下,周伯通僅僅傳了他一些全真派武功,也無心教導,際遇遠不及楊過,但二人初遇之時,耶律齊武功實不在楊過之下。 李莫愁與耶律齊單挑,四十餘招大佔上風,不過也不能立即得手,再拆數招後,使計才擊敗了耶律齊,則可知耶律齊此時的武力≥34÷1.45=23~24;楊過與耶律齊聯手也敵不過李莫愁,但李莫愁也難言輕鬆取勝,只是憑藉內力上的優勢而佔上風,需用數百招才能取勝,則楊過與耶律齊聯手的武武力在34÷(1.1~1.18) = 29~31左右;由於楊過、耶律齊的聯手只能算一般聯手,按一般聯手演算法,可以計算出楊過的武力不超過20~21。顯然,楊過、耶律齊此時武功相若,這書上原文也是相符的。 「丘處機、郝大通等人見她忽然露了這手輕身功夫,不由得相顧駭然。丘郝二人與她交手,己知她武功雖精,比之自己終究尚有不及,但如此了得的輕身功夫卻當真見所未見。」 未修鍊玉女心經的小龍女,武功尚不及赫大通,不過輕功身法幾乎已是冠絕天下了。 「此時楊過的武功其實遠不及尹志平,如與別派武學之士相鬥,對手武功與尹志平相若,楊過非輸不可,但林朝英當年鑽研克制全真武功之法,每一招每一式都是配合得絲絲入扣,」 「小龍女嘆道:「我血行不足,難以運功治傷。但縱然身未受傷,咱師徒倆也鬥不過我師姊……」」 「小龍女道:「此時我師姊定是守住了出墓的要道,要逼我交出玉女心經。我功夫遠不如她,又受了傷,定然斗她不過,是不是?」」 「楊過一呆,道:「咱們強衝出去,雖然打不過師伯,卻也未必不能逃命。」」 「小龍女知道楊過適才這一擊只是僥倖得手,師姊真正厲害的「赤練神掌」功夫施展出來,合自己與楊過二人之力也是抵擋不住,當即拉著楊過手臂,閃身穿出室門。」 「小龍女與師姊赤手對掌,雖在重傷之餘,但習了玉女心經後招數變幻,數十招內原可不落下風,但她見楊過的背影在洞口一晃,想到此後與他永遠不能再見,忽地胸口一熱,眼中發酸,似要流下淚來。她從來不動真情,今日卻兩番要哭,不禁大是驚懼。」 玉女心經未成功行圓滿,又未學九陰,且剛受內傷的小龍女已能與李莫愁打上數十招不落下風,健康狀態下必然能支撐更多的招數;再者當時楊過的武功遠不如尹志平,即便小龍女身體健康,楊龍聯手也敵不過李莫愁,大致可以推算出當時小龍女的武力≥34÷(1.32~1.58)≈22~26,此時小龍女的武功已不在於赫大通之下了。 「師徒倆日間睡眠,晚上用功。數月過去,先是小龍女練成,再過月余,楊過也功行圓滿了。兩人反覆試演,已是全無窒礙,楊過又提入世之議。」 「就因這一席話,兩人在山谷中又多住了一年有餘。小龍女和楊過重經秘道潛入墓中,將重陽遺刻誦讀數日,記憶無誤,這才出來修習。年余之間,師徒倆內功外功俱皆精進。但墓中的重陽遺刻只是對付玉女心經的法門,僅為九陰真經的一小部份,是以二人所學,比之郭靖、黃蓉畢竟尚遠為不如,但此卻非二人所知了。  這一日練武已畢,兩人均覺大有進境。」 其後年余,楊過、小龍女先是練成了玉女心經,後是又修鍊了部分九陰真經,此時楊過的武功已經由遠不及尹志平提升到了不遜於孫不二的程度(孫不二武功遠勝趙志敬/尹志平),小龍女自然也大有進步,其具體實力可從如下實戰分析一二: 「小龍女接過一招之後,極是害怕,說什麼也不敢再正面擋他第二招,當下展開輕功,在廳上飛舞來去,手中綢帶飄動,金球急轉,幻成一片白霧,一道黃光。那金球發出玎玎聲響,忽急忽緩,忽輕忽響,竟爾如樂曲一般。」 「此時瀟湘子、尼摩星雙戰小龍女,達爾巴、霍都合斗朱子柳,均已大佔上風。」 「李莫愁拂塵斜揮,化作萬點金針,往法王眼中灑將下來。法王鉛輪上拋,擋開了她這一招,右手接住回飛而至的銅輪。雙手互交,銀銅兩輪碰撞,當的一響,只震得山谷問回聲不絕,這時左手的銀輪已交在右手,右手的銅輪已交在左手,雙輪移位之際,殺著齊施。李莫愁斗逢大敵,精神為之一振,想不到這高瘦和尚膂力固然沉厚,出招尤是迅捷,當下展開生平所學,奮力應戰。」 「兩人夾洞相鬥,瞬息間拆了十餘招。法王倘若恃力搶攻,小龍女原是難以抵擋,但他數日前攻進山洞,足底為冰魄銀針刺傷,險些送了性命,小龍女武功與李莫愁全是一路,而招數巧妙尤在李莫愁之上,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他哪肯重蹈覆轍?」 練成玉女心經,又修行王重陽留在古墓中的石刻九陰真經後,小龍女武功大有進步,此時她與歐陽鋒交手,都能支撐不短的時間(當然,此時歐陽鋒畢竟已經瘋癲,也沒有使出全力/絕招,且小龍女是以輕功游斗);從小龍女與法王的數次交手可以看出,小龍女與李莫愁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的,特別是功力上的差距,李莫愁抱著郭襄,都可以正面與金輪法王交鋒近百招,而小龍女只能游斗,不敢再正面接金輪法王一招,正面交鋒不出十招就得落敗;對抗與瀟湘子、尼摩星聯手(不過要注意,尼摩星前一天剛被郭靖一腳踢斷三根肋骨,受傷甚重),也能支撐不短的時間。當然,小龍女的輕功身法比李莫愁高明,武功招數也比李莫愁精妙。綜合來看,小龍女的功力明顯不及李莫愁,臨敵經驗也太少,但輕功身法、招數卻又均大為勝出,未練互搏之前在面對金輪法王這樣功力深厚、力量雄勁的對手,是比較吃虧的,但小龍女若真與李莫愁相鬥,李莫愁的力量沒有金輪法王那種壓倒性的優勢,要想勝過小龍女也甚是不易。也就是說,此時小龍女的實力應該是僅略遜李莫愁半籌或者三分這樣,武力在31~34左右,已經不低於朱子柳了。 「這一拉之下,那貴公子的身子晃了幾晃,摺扇居然並未脫手。郭靖微感驚訝:「此人年紀不大,居然抵得住我這一拉,他內力的運法似和那藏僧靈智上人門戶相近,可比靈智上人遠為機巧靈活,想來是西藏一派。他這扇子的扇骨是鋼鑄的,原來是件兵刃。」」 「郭靖解開他的道袍,不禁一驚,但見他胸口印著一個手印,五指箕張,顏色深紫,陷入肉里,心想:「敵人武功果是西藏一派,這是大手印功夫。掌上雖然無毒,功力卻比當年的靈智上人為深。」」 「洪七公又搖搖頭,說道:「西藏聖僧、金輪法王?沒聽見過。西藏有個和尚,叫甚麼靈智上人,倒見過的,他武功強過你們,但所學的不是上乘功夫。你們學得功夫很好,嗯,大有道理。你去叫你們祖師爺來,跟我比劃比劃。」」 霍都剛出場時,郭靖就斷言他的內功心法在靈智上人之上(洪七公後來的推斷也可旁證),大手印功夫雖掌上無毒,功力卻比當年的靈智上人為深。按此推測,此時的霍都武功應該已經在當年的靈智上人之上了(當年的靈智上人武力在20左右)。 「達爾巴的武功自是遠在楊過之上,只是心存敬畏,功夫倒去了五成,楊過卻是乘機全力施展。」 「他(達爾巴)武功原比楊過為高,但此刻師父正處於奇險之境,一受外感,立時性命不保,惶急之下心神失常,這一招章法大亂,竟自犯了武學的大忌,給楊過反擒手背,一帶一送,將他摔得跌了出去。」 「霍都當年在重陽宮與郭靖交手,一招即敗,其時還道他是全真派門人,後來稍加打聽,自即知道了他的來歷。師兄達爾巴與自己只怕仲之間,就算師兄弟兩人齊上,多半也敵不過洪七公這位弟子郭大俠……」 「達爾巴和霍都的武功與郝大通等在伯仲之間,雖不及丘處機、王處一的精湛……」 楊過武功遠遜於達爾巴,即達爾巴至少可以對付兩個楊過,或者楊過至多可以接達爾巴百招左右。因此,達爾巴的武力≥(20~21)×1.32=27~28;達爾巴、霍都武功伯仲之間,則霍都的武力下限應該也在27~28左右。 「擠斗時使這般戲弄手段,須得比對方武功高出極多方無危險,楊過雖然學過不少上乘武功,功力卻遠遠不及霍都,如此胡鬧本來必定遭殃。」 「霍都是金輪法王的得意弟子,已得西藏武功的精要,他與一燈大師最強的弟子朱子柳拆得近千招,功力之深,與楊過自是不可同日而語。楊過初時激他動了怒氣,乘機佔得便宜,霍都也未全力與搏,此刻當真動手,二十餘招之後,楊過便即相形見繼。……楊過知道如此相鬥,十招之內便要給敵人打倒,瞥見小龍女雖仍坐在石礎上,背心卻已不再倚靠廳柱,神色關注,隨時便要躍起相助,心念一動,突然橫棒揮出,身子斜飛,從小龍女腳上躍過。」 神鵰中期,楊過與霍都交手,若非靠耍花招等等手段,支持不了數十招,楊過當時的武力在20~21左右,則霍都的武力在26~27左右。 另外,霍都輕鬆的就打發了魯有腳(不超過百招),武功自然是遠勝,而魯有腳已經年老力衰,初學打狗棒法又未精熟,此時他的武功不會比射鵰盛年之時更強了,即其武力不超過20,也可推算霍都的武力值在26左右。 因此,大勝關武林大會時的楊過武力在 20~21 左右,耶律齊的武力在23~24 之間,霍都武力在 25~27 之間,達爾巴的武力在27~28 之間,小龍女的武力則在31~34 之間。 「金輪法王經這數日運功自療,傷勢愈了八九成,已可行動如常,這日見楊過突然神情平和、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知他於武學之道已進了一層,說道:「楊兄弟,我帶你去見一個人。此人雄才偉略,豁達大度,包你見了心服。」」 「李莫愁哼了一聲,她對楊過實在大是忌憚,與他同處在這暗洞之中,刻刻都是危機,自己武功已未必能夠勝他,智計更是不及,當下低頭沉思出洞之策。」 武林大會之後,楊過學全了打狗棒法,再經過「七日七夜」頓悟後,武功又進了一層,此時他的武功與李莫愁、朱子柳等差距已不大(不過,具體而言可能還是略遜幾分,他與法王交手,以命搏命才能到支撐二三十招之外,李莫愁抱著郭襄都能與法王交手數十招不敗,甚至超過百招)。 「那書生贊道:「好俊功夫!」長劍挺出,斜刺他的右脅。郭靖眼看來勢,心中微驚,已知一燈四大弟子之中這書生雖然人最文雅,武功卻勝於儕輩,當下不敢怠慢,雙掌飛舞,將黃蓉與自己籠罩在掌力之下。」 「黃蓉道:「朱師兄,以你一陽指功夫,要勝這蒙古王子是不難的。」朱子柳當年在大理國中過狀元,又做過宰相,自是飽學之士,才智過人,大理段氏一派的武功十分講究悟性。朱子柳初列南帝門牆之時,武功居漁樵耕讀四大弟子之末,十年後己升到第二位,此時的武功卻已遠在三位師兄之上。」 「楊過大感驚疑:「李莫愁的武功未必不及朱伯伯。何以對他如此懼怕?那天竺僧呢?」兩人(朱子柳、李莫愁)武功各有所長,但輕功顯是李莫愁強多了……」 「此時瀟湘子、尼摩星雙戰小龍女,達爾巴、霍都合斗朱子柳,均已大佔上風。」 朱子柳雖然是一燈的四弟子,但武功卻遠在三個師兄之上,武功進步甚快。 神鵰中期,朱子柳近千招勝過霍都,卻不及霍都、達爾巴聯手,而此時霍都武力在25~27左右,達爾巴武力在27~28左右,則朱子柳武力≥(25~27)×1.1=28~30,且≤(35~37)÷1.1=31~34;同時,考慮到朱子柳與霍都之戰為比武較藝,而非決生死,朱子柳並未下殺手(霍都則不然),甚至有戲弄的成分(比如在霍都的扇子上寫字、交戰時還在與黃蓉飲酒助興),若是真的決生死,霍都所能接招數顯然更少,數百招(三百招為上限)之內必敗無疑,則朱子柳的武力當大≥(25~27)×1.18=31~32。將這些證據聯合起來,則可知朱子柳武力應在31~32左右,這也與李莫愁、朱子柳武功各有所長的旁白,以及楊過評價李莫愁武功未必不及朱子柳的獨白相對應(李莫愁武力在34左右)。 「楊過見這老道姑出手既准且快,武功遠遠勝過趙志敬,心中也自忌憚,忙退在一邊。  孫不二雖然修道多年,性子仍是極為剛強,見楊過的功夫奇詭無比,似乎正是本門武功的剋星,自己出手也未必能勝,叫道:「走罷!」」 「孫不二武功在全真七子中最弱,王重陽臨終時將全真教最鋒利的一把寶劍傳給了她,俾以利器補武功之不足。」 「世上如點蒼漁隱這般神力之人已然極為罕有,再要兩個膂力相若、武功相若之人碰在一起如此惡鬥,更是難遇難見了。」 「只見點蒼漁隱右手拿著斷槳,正與達爾巴爭執,要以單槳與他再斗。達爾巴只是搖頭,他知敵人力氣功夫和自己半斤八兩,若再比武,也是難勝,既在兵刃上佔了便宜,這場比武就算贏了。」 「點蒼漁隱折斷鐵槳之後,一直甚不服氣,此時見到這「無上大力杵法」如此威武,心想自己槳法之中實無這般至剛至猛的招數,倒也不由得暗自欽佩。」 「郭靖、黃蓉與眾貴賓低聲商量,覺得對方此議實是難以拒卻,今日與會之人,除了黃蓉不能出陣之外,算來以郭靖、郝大通,和一燈大師的四弟子書生朱於柳三人武功最強。」 「一燈大師對四名弟子一視同仁,諸般武功都是傾囊相授,但到後來卻以朱子柳領會的最多,尤其一陽指功夫練得出神入化。此時他的武功比之郭靖、馬鈺、丘處機尚有不及,但已勝過王處一、郝大通等人了。」 「達爾巴和霍都的武功與郝大通等在伯仲之間,雖不及丘處機、王處一的精湛……」 「一個高瘦藏僧站著督工,另有僧俗兩人在旁指揮,宋德方認得這兩人是曾來攻打重陽宮的達爾巴和霍都,武功與郝大通等不相上下。」 「忽聽錚的一響,手上劇震,卻是一枚銅錢從牆外飛入,將半截斷劍擊在地下。他內力深厚,要從他手中將劍擊落,真是談何容易?……但為時已經不及,小龍女手上使勁,丘處機力透劍鋒,二人手勁對手勁,喀喇一響,長劍又斷。但小龍女也是震得手臂酸麻,胸口隱隱作痛。只這一招之間,她己知丘處機的武功遠在郝大通之上,自己的「玉女心經」未曾練成,實是勝他不得,……」 孫不二的武功,在全真七子中向來是最低的,耶律齊武功已經在孫不二之上暫且不提,就是初出古墓的楊過,她也未必能贏,當然楊過也對孫不二忌憚不已,只怕亦無取勝把握。因此,孫不二的武力應與大勝關之時的楊過差不多,約在18~20左右。 點蒼漁隱武功雖遠不如師弟朱子柳,也不如赫大通,但他與達爾巴交手不分高下,只是輸在兵刃不如對手堅固上。顯然,點蒼漁隱與達爾巴差距甚小,使出「無上大力杵法」的達爾巴或許方能稍勝點蒼漁隱三分半籌。 關於朱子柳與全真六子的高下,書中有旁白寫道:「此時他的武功比之郭靖、馬鈺、丘處機尚有不及,但已勝過王處一、郝大通等人了」;同時在重陽宮大戰之時,又有旁白說道:「達爾巴和霍都的武功與郝大通等在伯仲之間,雖不及丘處機、王處一的精湛……」(馬鈺當時已經重病垂死),這裡出現了個「郝大通等」,顯然非僅指赫大通一人,據其語境分析,應該還包括劉處玄。因此,丘處機、馬鈺、王處一、朱子柳等人武功排列當如下:丘處機>馬鈺>朱子柳>王處一>劉處玄≥達爾巴≥霍都≥赫大通>泗水漁隱>樵夫、武三通>孫不二>柯鎮惡、尹志平、趙志敬。 神鵰中期,霍都武力在25~27左右,而朱子柳武功在31~32左右,王處一勝過霍都、達爾巴,卻不及朱子柳,則其武力在29~30左右,馬鈺勝於朱子柳,則其武力當在34左右了(注釋[1]),而全真七子中武功最高的丘處機,武功遠勝赫大通,以其射鵰、神鵰戰績來看,當至少能對付兩個赫大通,即其武力在34~38左右(非常接近於射鵰梅超風了)。 注釋[1]:射鵰時代,王處一武功高於馬鈺,但到了神鵰時代卻是馬鈺高於王處一,可見馬鈺武功進步甚大。馬鈺深體道家抑己從人、清凈無為的要道,可以說是大器晚成。 (二)、神鵰末期的耶律齊、霍都、史叔剛、達爾巴、朱子柳、丘處機、瑛姑等: 神鵰末期,全真七子都已年老力衰,巔峰已過,武功難有寸進;朱子柳也已老邁(七八十歲了),但其時武功應仍不下於霍都,當能與十六年前的馬鈺並駕齊驅了,至少為 34。 「史仲猛嘆了口氣,道:「前年歲尾,我三弟在涼州打抱不平,和人動手,對方突然使用詭計,我三弟一個不慎,身受重傷……」……史仲猛道:「打傷我三弟的,是個蒙古王子,名叫霍都,聽說是蒙古第一護國大師金輪法王的弟子。」楊過微微頷首,心道:「原來是他,怪不得有此功夫。」……史仲猛道:「這個卻不敢勞動神鵰俠的大駕,只須我三弟內傷痊癒,再去尋他,正大光明的打上一架,卻也未必再輸……」 「待斗到五十招以上,耶律齊漸漸心驚,不論自己如何變招,對方始終從容化解,實是生平罕見的強敵,但他卻又不乘勢搶攻,似乎旨在消耗自己內力,然後大舉出擊。……黃蓉問郭靖道:「你說這人是何家數?」郭靖道:「迄此為止,他尚未露出一招本門武功,顯是在竭力隱藏自身來歷,再拆七八十招,齊兒可漸占勝勢,那時他若不認輸,便得露出真相。」這時兩人越斗越快,一轉瞬間便或攻或守的交換四五招;因之沒多時便拆了七八十招,果如郭靖所云,耶律齊的掌風已將對手全身罩住。郭靖和黃蓉凝目注視著何師我,知他處此境地,若再不使出看家本領,仍用旁門雜派的武功抵擋,非吃大虧不可。耶律齊也已瞧出此點,掌力漸漸加重,但毫不盲進,只是穩持先手。」 「耶律齊一怔之下,……知道對方久戰不勝,忽施奸計,在黑暗之中取出兵刃突襲。……黑暗之中,何師我果然側頭閃避,鬆了手指,耶律齊挾手將兵刃奪過。便在此時,他左頰上猛地一陣刺痛,已然受傷,跟著拍的一下,胸口中掌,站立不穩,登時被震下台。他哪料到對手的兵刃甚為特異,中裝機括,分為兩截,上半截給他奪去,餘下的半截陡然飛出,擊中了他的面頰。」 「郭芙大不服氣,叫道:「這人暗使奸計,齊哥,上台去跟他再決勝敗。」耶律齊搖頭道:「他便是以智取勝,也是勝了。何況縱然各拼武功,我也未必能贏。」」 「猛聽得左首一人叫道:「誰都不得上台。」橫臂阻住了他的去路。耶律齊伸手一撥,那人反抓擒拿,招數精妙,而內力雄渾,更是別具一功。耶律齊吃了一驚,看那人時,正是史氏兄弟中的老三史叔剛。耶律齊連變數招,始終不能將他擊退。心下暗暗駭異:「這人只是神鵰俠手下的一名走卒,已然如此了得。那神鵰俠叱吒號令,驅使得動這許多高手,他自己更不知是何等人物?」 霍都若能輕鬆勝過史叔剛,自然不需要使詭計暗算,況且霍都為人卑鄙陰狠,既然暗算了史叔剛,自然要殺之滅口,但霍都卻未能這樣做,這說明霍都即使暗算重傷了史叔剛,要殺他也不容易;而史仲猛也認為史叔剛若痊癒,再與霍都光明正大的打一架,未必再輸(是否能贏則未可知);另外,楊過也認為霍都有傷史叔剛的實力。這些現象說明,霍都、史叔剛武功差距不會太大,基本是相若的。 耶律齊與霍都交手,霍都若不用本門武功,不偷襲暗算,百餘招後就敗勢已成;其後霍都偷襲、暗算、使詐,這才贏了耶律齊,不過突襲暗算中兵刃卻被耶律齊所奪,如果不是兵刃特異,耶律齊只怕非但可以奪霍都兵刃,而且不會受傷。當然,耶律齊同樣也明言「縱然各拼武功,我也未必能贏」,這說明耶律齊對戰霍都,並沒有必勝的把握,二人武功其實也是相若的。 史叔剛阻止耶律齊登台助霍都,其招數之精妙、內力之雄渾讓耶律齊也吃了一驚,連變數招也無法擊退史叔剛。這也說明史叔剛武功內力甚是了得,不是耶律齊所能輕易打發的。 因此,神鵰末期,史叔剛、霍都、耶律齊的武功,應該都在伯仲之間,差距甚小。 「史叔剛緩步上前,伸掌平平推出。楊過叫道:「好功夫!」左掌伸出相抵,微微一笑,使上了三成掌力。他十餘年來在海濤之中練功,掌力倘若用足了,別說血肉之軀,縱然大樹厚牆,也是一掌而摧。史叔剛曾得異人傳功,內力卻亦不同凡俗,身子一晃,竟不後退。楊過道:「小心了!」掌力催動,又加上了兩成勁道。史叔剛眼前一黑,知道性命不保,忽聽得楊過說道:「啊,你身上有病!」身前一股排山倒海而至的巨力瞬時間消於無影無蹤。史叔剛死裡逃生,獃獃的說不出話來。」 神鵰末期,史叔剛接楊過的三成掌力,僅僅是「身子一晃,竟不後退」,但當時史叔剛是重傷在身,以至於「雙目凹進,滿臉蠟黃」、「病奄奄的有氣無力」、「走路搖搖晃晃」、「身上有病,縱躍不得」的情(詳見注釋[1]),非但身體狀態極差、體力明顯不足,就是內力也發揮明顯打了個折扣,此外論及掌法武技,史叔剛更不可能比得上楊過。依照掌力與內力、本力、掌法武技的關係推斷,顯然史叔剛至少有楊過三成以上的內力(詳見注釋[2]),而射鵰末期的丘處機,其內力大約也就是相當於當時的黃藥師三成左右,射鵰末的黃藥師內力該當不及神鵰末的楊過。因此,史叔剛的內力該當不在射鵰末的丘處機之下。 注釋[1]:關於史叔剛身體狀態的原文如下:①、西山一窟鬼中尚有四人未曾出手,對方卻只青甲獅王一人空手掠陣,他靠在一頭雄獅身上,病奄奄的有氣無力。②、眼見史叔剛雙目凹進,滿臉蠟黃,走路也搖搖晃晃,顯然患病不輕,對他毫不在意。③、史叔剛哼了一聲,搖搖晃晃的向笑臉鬼走去。笑臉鬼不敢和他正面為敵,快步閃開。史叔剛因身上有病,縱躍不得,仍是有氣沒力的向他走去。 注釋[2]:掌力與內力、本力的關係,可以簡單的表述為:掌力≈內勁×掌法力道加成+本力×肢體運勁加成(詳見本人的《掌力論》)。 「黃蓉看了十餘招,見耶律齊絲毫未佔上風,細看何師我的武功,竟辨不出何家數,所出拳腳,招式甚是駁雜,全無奇處,但功力卻極深厚,少說也已有四十年以上的勤修苦練,……」 「周伯通那雙手互搏之術並非人人可學,耶律齊雖是他的入室高弟,卻也沒學到他這路奇功,但全真教玄門的正宗武功,耶律齊卻已學到了十之八九,這時施展出來,但見合邊十多根火把的火頭齊向外飄,只此一節,足見掌力之強。」 神鵰末期,從霍都、耶律齊所展現的武功內力來看,比之於十六年前均有不小的進步。而從修鍊時間、習武天份、功法層次來看,神鵰末期的耶律齊在四十歲左右,習武已經近三十年了,耶律齊的武學天分也殊不在丘處機、李莫愁之下,所學武學檔次,用功之勤,亦均不在邱、李二人之下。則同年齡段之時,耶律齊的武功自當不下於丘處機(射鵰末,丘處機也是五十歲左右)、李莫愁(神鵰中期,李莫愁大約三十六七歲)。再者,十六年前,霍都與朱子柳的差距,耶律齊與李莫愁的差距,雖然均不小,但也並不是天淵之別,以十六年之功,自當能彌補這樣的差距了。 因此,神鵰末期,史叔剛、霍都、耶律齊的武力大致也在34左右。 「說話之間,台上達爾巴和霍都斗得更加狠了。兩人一師所傳,互知對方武功家數,達爾巴勝在力大招沉,霍部長於矯捷輕靈,堪堪又斗數百招,兀自不分勝敗。……霍部在杵影中跳蕩閃避,往往間不容髮。台下群雄屏息以觀,瞧著這般險惡的情勢,無不駭然。達爾巴擲到第十八下,猛喝一聲,雙掌推杵,金杵如飛箭般平射而出。霍都再也無法閃避,砰的一聲,金杵撞正胸口。他身子軟軟垂下。橫卧台下,一動也不動了。」 十六年前,霍都、達爾巴武功在伯仲之間,但十六年後達爾巴因得金輪法王傳授精妙武功,武功要比霍都高出一截了,交手近千餘招,霍都還是完敗在達爾巴手裡。 「那老婦二十餘年來苦練「寒陰箭」掌力,已能一掌連碎十七塊青磚,而每塊青磚的磚屑決不四散飛揚,實是陰狠強勁,兼而有之。」 「突見黑影晃動,瑛姑已攻至身畔,法王手掌外撥,斜打她的腰脅。瑛姑的武功本來尚不及黃蓉,但她所練的「泥鰍功」卻善於閃躲趨避,但覺一股巨力撞到,身子兩扭三曲,竟將這一擊避過。法王卻不知她武功其實未臻一流高手之境,連打兩拳都給她以極古怪的身法避開,不禁暗暗驚訝。」 神鵰末期,瑛姑練成了「寒陰箭」掌力,身法也更加凝練精進,武功較射鵰更是精進。然而旁白有言,瑛姑的武功「尚不及黃蓉」、「其實未臻一流高手之境」[1],這足以說明瑛姑的武功尚不及尼摩星、瀟湘子、尹克西、黃蓉等這樣的一流高手。同時,瑛姑武功固然較射鵰更高,但人也更衰老,戰鬥力未必真的大大勝過射鵰時期。綜合考慮之下,依舊將瑛姑與丘處機定位在同一層次,稍勝朱子柳、馬鈺等人三分半籌,即其武力在34~38左右。 注釋[1]:「一流高手之境」是一個極特殊的定義,與「一流高手」、「一流好手」是不等同的,詳見本人的《境界論》。 (三)、黃蓉、公孫止、瀟湘子、尼摩星、尹克西、小龍女(互搏)等: 「黃蓉、武三通、耶律齊三人不約而同的縱上。三人於一瞥之間均已看出,慈恩右手這一抓雖然兇猛,但遠不及左掌那麼一觸即能制人死命。因此三掌齊出,都擊向他左掌。砰的一聲,四股掌力相撞。慈恩嘿的一聲,屹立不動。黃蓉等三人卻同時倒退數步。耶律齊功力最淺,退得最遠,其次則為黃蓉。」 裘千仞與黃蓉等動手,一招內就佔了絕對優勢,而且黃蓉比武三通還要退得更遠,足見黃蓉當時的功力(這個「功力」應該是指掌力)尚不及武三通。不過黃蓉剛生下孩子,氣血未復,內力也遠不在顛峰狀態,且因女子體質,掌力非其所長,因而這一段並不能說明太多問題。 「這時屋頂上黃蓉雙掌飛舞,已與這十餘年不見的老對頭斗得甚是激烈。她這些年來武功大進,內力強勁,出掌更是變化奧妙,十餘招中,歐陽鋒竟絲毫占不到便宜。」 「黃蓉見他意興勃發,豪氣不減當年,笑道:「好,咱們便照主帥之意。  你把這枝雪參服了罷,我瞧總能抵得上三五年的功力。」郭靖道:「不!你連生了三個孩子,內力不免受損,正該滋補一下才是。」」 神鵰開始時,黃蓉與西毒交手,十餘招不落下風,雖然西毒精神糊塗,武功浮動太大,也沒有出盡全力,更未用殺手鐧——蛤蟆功,但也證明了黃蓉此時武功已頗為了得。當然,西毒若用蛤蟆功,黃蓉很可能會被秒殺,畢竟歐陽鋒在這次交手中,也曾一招抓住黃蓉的肩頭;神鵰末的金輪法王,也是一掌打斷黃蓉的竹棒。但如郭靖所言,黃蓉「連生了三個孩子,內力不免受損」,神鵰時期黃蓉的武功進境顯然大有問題,武功似乎不進反退。 「黃蓉的棒法快速無倫,六七招一過,李莫愁已感招架為難。她本身武功比之黃蓉原已稍遜,何況手抱孩兒,更加轉動不靈。」 「李莫愁功力深厚,拂塵上招數變化精微,但對方的打狗棒法實在奧妙無比,她勉力抵擋得數十招,已可說是武林中罕有之事,眼見竹棒平平淡淡的一下打來,到得身前,方向部位斗然大異,自知再斗下去,終將落敗。這竹棒看來似乎並非殺人利器,但周身三十六大穴只要被棒端戳中一處,無一不致人死命。李莫愁奮力再招架了幾棒,額頭已然見汗,拂塵在身前連揮數下,攻出兩招,足下疾向後退,說道:「郭夫人的棒法果然精妙,小妹甘拜下風。」 「李莫愁先覺下臂酸麻,……慘然道:「郭夫人,我平素殺人如麻,早就沒想能活到今日。鬥智鬥力,我都遠不如你,死在你的手下,實所甘服,但我斗膽求你一件事。」」 「李莫愁眼瞧周遭情勢,單是黃蓉、楊過、小龍女任誰一人,自己便均抵敵不住,何況群敵合圍?」 以神鵰中期而論,剛生完孩子、身體未痊癒的黃蓉在數十招之外、百招之內就能令李莫愁甘拜下風,則其武力至少為:34×1.33=46;而考慮到此時黃蓉的狀態,與巔峰之時顯然差距明顯,至少精力、體力、內力、氣血上就均是大打折扣,戰鬥力削減必然不小於一成。因此,到了神鵰末期,狀態完好的黃蓉的武力應不低於46×1.1≈ 50。 「啪的一響,雙掌相交,震得楊過退後三步,公孫谷主卻站在原地不動,只是身子微微一晃。公孫谷主穩住了身子,顯是大佔上風,其實楊過掌力反擊,也已震得他脅口一陣隱痛,……」 「好在楊過聽到法王吟詩,也早防有此著,竟不再使自創的四言詩劍法,長劍橫守中盤,左手中指錚的一聲,在金刀背上一彈。公孫止只感手臂一震,虎口微微發麻,心下吃驚:「這小子的古怪武功真多。」」 公孫止的內力與掌力,比之於當時的楊過強得很有限,輕功身法則是頗不如的,其所長者純為「閉穴功」與「陰陽刃法」。 「楊過道:「他武功雖強,卻也並不在金輪法王之上。我二人聯手勝得法王,諒來也可勝他。」」 「他敗在小龍女與楊過聯手的「玉女素心劍法」之下,引為畢生奇恥,此後苦苦思索,始終想不出破解之法,這時見谷主陰陽刃法極是厲害,頗不在自己金輪之下,於是出言相激,要他三人相鬥,一來可乘機再鑽研二人聯劍招法中的破綻,尋求取勝復仇之機,「二來也盼他們斗個三敗俱傷。」 「公孫谷主也是暗暗納罕:「柳妹與這小子武功都不及我,二人合力我本來絲毫不懼,怎知雙劍合璧,竟然如此厲害,看來那賊禿的話倒也不假。若是今日輸在他二人手下……若是今日輸在他二人手下……」想到此處,猛地里左刀右攻,右劍左擊。使出他平生絕學「陰陽倒亂刃法」來。黑劍本來陰柔,此時突然硬砍猛斫,變成了陽剛的刀法,而笨重長大的鋸齒金刀卻刺挑削洗,全走單劍的輕靈路子,刀成劍,劍變刀,當真是奇幻無方。金輪法王、瀟湘子、尹西克三人都是見識廣博,但這路陰陽倒亂的刀法劍法卻是生平從所未見,從所未聞。」 「依二人功力而論,楊過早已不敵,全賴裘千尺搶先提示,點破了公孫止所有厲害招數。此時二人翻翻滾滾,已拆了七八百招,谷中諸子弟固然瞧得心驚膽戰,而瀟湘子等眾高手也是目眩神馳,猜不透這場激戰到底誰勝誰敗。」 「武三通若非先受了傷,六人聯手,原可和公孫止一斗,但他腿傷後轉動不便,真正武功精強的只剩耶律齊一人,自是抵擋不住。」 「原來她與黃蓉暗中較上了勁,要瞧是誰先將這漢子的兵刃打落脫手。但她一直叫到「十」字,公孫止仍是有攻有守。那少年長劍刷刷刷連刺三劍,指向公孫止後心。這三劍勢狠力沉,公孫止緩不出手來抵擋,向前縱躍丈余,脫出圈子,心知再斗下去,定要吃虧,……黃蓉與李莫愁不敢輕敵,舉兵刃嚴守門戶,哪知公孫止在空中一個轉身,落地後幾下起落,奔上了山嶺。黃蓉和李莫愁相視一笑,均想:「此人武功既強,人又狡猾,自己若是落單,只怕不是他的敵手。」」 「郭芙向耶律齊道:「咱們快上去幫手!」耶律齊搖頭道:「石樑上無第二人可插足之處。」郭芙和公孫止交過手,知他武功極高,連母親也非敵手,小龍女一人如何斗得過他?」 十六年前公孫止的表現在瀟湘子、尼摩星等人之上,李莫愁、黃蓉均非其敵手,楊過、小龍女聯手亦是不敵;而對比楊過與金輪和楊過與公孫止的兩場交戰,公孫止的力道與內力雖均遠遜於金輪,但在武功招式與應變能力上,公孫止和金輪棋逢對手,甚至猶有過之,便是楊過、瀟湘子(甚至金輪法王自己),都不認為金輪法王能遠勝公孫止。⑴、楊過與小龍女若不是以「玉女素心劍法」聯手,敵不過公孫止,當時楊過、小龍女的武力均在31~34左右,則公孫止的武力>[(31~34)+(31~34)×2/3=41~45。⑵、李莫愁與黃蓉聯手雖不能十招內勝過公孫止,但也已非公孫止所能匹敵的,李莫愁、黃蓉當時的武力分別:34、46,則其時公孫止的武力<(34+46)×2/3 = 52~53,並且公孫止尚要明顯勝於當時的黃蓉,也就是說差距至少是勝過一成,即公孫止的武力≥46×1.1=50。因此,公孫止當時的武力應在:50~53之間。⑶、同時,武三通、耶律齊、大小武、耶律燕、完顏萍等六人聯手,實可與公孫止一斗,而這種聯手屬於「群毆聯手」,武三通武力為:20~25,耶律齊武力為:23~24,大小武、完顏萍、耶律燕武力均不超過10,六人群毆聯手合力≤4/3×(六人武力平均值)×Sqrt[6]=43~47,因此公孫止的武力應該與43~47相差不大。 聯合⑴、⑵、⑶,可知公孫止的武力大約為:50左右。 「法王等四大高手的武功都在全真五子之上,此時全真教中要有如此一個都是千難萬難。丘處機等心想:「若是先師在世,自能勝得過他們,周師叔大概也勝他們一籌,但若同時受這四人圍攻,十九要抵敵不住。」」 「楊過重劍拄地,適才和法王這番比拼實是大耗內力,尋思:「……群道武功雖不及法王等人,但眾志成城,威力實比法王等各自為戰強得多了。……」」 瀟湘子、尼摩星、尹克西及金輪法王,武功都在全真教五子之上。 「金輪法王應蒙古王子忽必烈之聘,受封為蒙古第一國師,瀟湘子與尼摩星一直氣忿不服,此時見他如此蠻橫,更是惱怒,兩人相互使個眼色。……他雖自恃武功高強,但若這五大高手聯手來攻,自己不僅決然抵擋不住,尚有性命之憂,嘴上敷衍對答,心中尋思脫身之計。……論到武功造詣,法王實在尼摩星之上,只是這釋迦擲象功他從所未見,一時竟攻了他個措手不及,眼見大石轉向飛到,只得又躍開閃避,尼摩星乘勝追擊,那巨岩給他一次次加力,去勢愈猛。法王尋思:「如此再打下去,須敗在這黑矮子手中,該當立時變計。幸好他獨自先行挑鬥,我下毒手儘快斃了他,殭屍鬼就不敢再上。楊龍二人身上有毒,那『玉女素心劍法』使不順手。」」 「他在笑談之中斗然刺出一劍,招數固極凌厲,又是出其不意的近身突襲,法王只要武功稍差,若與尼摩星、瀟湘子等人相仿,這一劍已自送了他的性命,總算他變招迅捷,危急中運勁左臂,向外疾掠,擋開了劍鋒。」 「瀟湘子已知其意,心想自己的武功和尹克西在伯仲之間,尹克西既已在這少年手底受辱,自己又怎討得了好去?」 「到得驚神峰上之時,兩人已然筋疲力盡,都知這般下去,終究會活生生的累死,終於出手打了起來,尹克西說,那瀟湘子武功本來在他之上,哪知雖是瀟湘子先動手打了他一掌,結果反而是他略佔上風。」 「瀟湘子的武功本比尹克西稍勝一籌,但因他在華山絕頂打了覺遠大師一拳,由於反震之力,身受重傷,因之後來與尹克西相鬥時反而先行斃命。」 尹克西與金輪法王較量,表現不及尼摩星、瀟湘子(二人均能短時間內占金輪法王的上風),甚至蒙古軍營大戰中,郭靖也是從諸人奔跑取兵刃的動作判斷他最弱,而從他入手破敵,更有旁白寫明尹克西武功稍遜瀟湘子一籌,這些都表明無論內力、武功、輕功身法,尹克西都是三人中的最弱者。尼摩星、瀟湘子對金輪法王被封為蒙古第一國師一直氣憤不服,旁白也寫明瀟湘子、尼摩星等的武功只是比法王稍差,這說明法王的武功雖然高於尼摩星、瀟湘子,但卻不是遠勝、大勝這樣大的差距;法王被尼摩星打得甚為狼狽,也可以為證(詳細論述,參看本文的第十二章,《神鵰中期的金輪法王》)。另外,金庸對瀟湘子、尼摩星的武功與心態描述一直是並舉,這說明二者實力基本上相當。 因此,神鵰中期,瀟湘子等人武力強弱排序應該如下:尼摩星≈瀟湘子>尹克西(>丘處機)。 要量化瀟湘子等人的武功,則不得不提一個被忽略的人——李志常。 「原來全真七子每人均收了不少門徒,是以教中第三代弟子人數眾多,除尹志平外,如李志常、張志敬、王志但、祁志誠、張志仙、趙志敬等均是其中的佼佼者。」 「這時全真教的掌教由第三代弟子李志常充任,但遇上這等大事,自仍由全真五子發號施令。」 「到得襄陽,郭芙見了父母,遞上長春真人丘處機的書信。說他年老有病,不能起床,但全真教教主李志常率同教中好手前來赴會。」 李志常是丘處機的第二弟子,全真三代弟子中的三號人物,尹志平、趙志敬歿後,全真掌教一職就是由李志常接任的。 「這時李志常已從弟子手中接過一柄長劍,大聲道:「……」說著挺劍上前,和趙志敬鬥了起來。……他雖見情勢極其不利,仍決意一拚,指揮群道迎敵。但群道大都赤手空拳,斗不多時,已有十餘人屍橫就地。接著尹志平、李志常、王志坦、宋德方、祁志誠等一一失手,或兵刃被奪,或受傷倒地,或被點中穴道,餘下眾道被尹克西率領的武士逼在大殿一隅,無法反抗。」 李志常武功雖不及趙志敬,但神鵰中期與趙志敬的一戰,卻也劇鬥了頗長的一段時間,武功還不至於遠不如趙志敬,而根據後續的論述,趙志敬的武力在15~17之間,則李志常的武力應在11~13之上、13~15之下(即李志常約有趙志敬7~9成戰鬥力),也就是說在13左右為宜。李志常與瀟湘子比拼,兩劍全斷,對付李志常,瀟湘子顯然還做不到斷彼劍而己劍不斷。 「瀟湘子忽地冷冷插口道:「如何無禮,倒要見識見識!」猛地伸出長臂,左抓一把,右抓一把,隨手便將王志坦與宋德方手中長劍都奪了過來。趙志敬立時躍起,雙臂使招「白雲出岫」護住後心,站在那貴官身旁。瀟湘子將左手中長劍交了給他,右手劍刷的一聲向李志常刺去。李志常舉劍擋架,只覺手臂微微一麻,急運內功相抗,嗆啷一響,雙劍齊斷。瀟湘子奪劍、震劍,快速無倫,只一瞬間之事,接著袍袖一拂,雙掌齊出,將身邊四名全真大弟子的長劍一齊震開。他連使三招,挫敗全真教七名高手,殿上數百道人無不駭然,瞧不出這殭屍一般的人武功竟如此高強。」 「王志坦、宋德方與其餘五名大弟子列成天罡北斗陣法,登時將瀟湘子圍住。瀟湘子武功雖強,但這陣法一經催動,威力非常,他急從袍底取出鋼棒招架,但見陣法變幻,七名全真道人左穿右插,虛實互易,不由得眼花鐐亂。」 王志坦為全真三代佼佼者,武力應在10~13之間,而宋德方雖也是丘處機諸弟子之一,但並無出奇之處,武力應只有全真三代的普通水準,武力在10左右,二人聯手武力在13~17之間,卻被瀟湘子一招將手中長劍都奪了過來,則瀟湘子武力應在 (13~15)×2.83≈37~43 以上;王志坦、宋德方與其餘五名大弟子列成天罡北斗陣法,非但可與瀟湘子抗衡,而且頗佔優勢(瀟湘子急用兵刃招架;而且陣法變幻,瀟湘子不由得眼花繚亂),而此七人平均武力在10左右,七人陣法聯手武力在48左右(根據射鵰全真七子陣法聯手係數估算),則瀟湘子的武力應超不過 48÷1.1≈44。因此,神鵰中期瀟湘子的武力應在37~44之間,尚不及黃蓉。 此外,神鵰中期丘處機的武力大約在34~38左右,而黃蓉的武力不下於46,尹克西稍勝丘處機,卻又稍遜於瀟湘子,而瀟湘子、尼摩星武功難分高下,卻又不及黃蓉。因此,可認為神鵰中期,瀟湘子、尼摩星、尹克西的武力大致如下:尹克西武力略微大於38(即為38+),尼摩星、瀟湘子則在42~44左右。 再看看神鵰末期的尼摩星、瀟湘子、尹克西: 「尼摩星武功雖較尹趙二道為高,但雙腿斷折不久,元氣大傷未復,一手揮杖與二道動手,另一拐杖必須支地,數招一過,已然不支。」 「尼摩星雙腿雖斷,手上武功未失,經過十餘年來苦練,一雙鐵杖上的造詣只有更勝斷腿之前。……他(耶律齊)知這天竺矮子武功甚強,自己也敵他不住,竟能被妻子所殺,實是大出意外,從郭芙手中接過燭台,湊近看時,更是詫異無比。」 「楊過軒眉笑道:「故人久違,今日有幸相逢,何以匆匆便去?」尹克西拱了拱手,陪笑道:」楊大俠別來無恙?」瀟湘子深恨終南山上折臂之辱,這十餘年來雖然功力大進,自知終非敵手,當下再也不向楊過多瞧一眼,徑自走向樓梯。」 「楊過再也聽不清楚,暗暗奇怪:「這兩人怕極了一個和尚,唯恐給他追上。這兩個惡徒武功各有獨到之處,方今除了黃島主、一燈大師、郭伯伯等寥寥數位,極少有人是他們之敵,何況他二惡聯手,更是厲害,不知那位高僧是誰,竟能令他們如此畏懼?」 「尹克西吃了一驚,心想:「我對周伯通、郭靖、楊過一干人雖然忌憚,但這些人都是武林中頂尖兒的高手,除了這寥寥數人而外,我實已可縱橫當世,豈知這小小孩童也奈何他不得?」」 神鵰末期,尼摩星雖然手上功夫未失,一雙鐵杖上造詣更甚斷腿之前,但雙腿殘廢對武功影響是極大的,比如段延慶武功明明勝過段正明半籌,打起來卻可能不是段正明的對手,尼摩星的殘廢情況與段延慶相仿,同樣大大影響了戰鬥力。當然,即使是殘廢的尼摩星,耶律齊也是自知不敵的,這也說明此時的耶律齊十之八九也不如十六年前的尼摩星(耶律齊沒有見過十六年後尼摩星施展武功,他的判斷應是以尼摩星十六年前的表現為基準的);反而是瀟湘子十餘年苦練之下,功力大進,尼摩星本與他伯仲之間,但這一進一退,就拉開距離了。當然,一則金庸書中的大進、大勝等等,甚至遠勝,真實差距其並不大;二則瀟湘子、尼摩星等人,年紀也不小,神鵰中期正是盛年之時,雖又過了十六年,戰鬥力真實進展其實也不會太大,三人在神鵰末的表現,也證明了這一點。是以,瀟湘子恐怕依舊超越不了神鵰中期的黃蓉、公孫止;尹克西武功進境不詳,但始終是稍遜瀟湘子一籌的,自然更不能與神鵰中期的黃蓉、公孫止相比了。 因此,神鵰末期,瀟湘子的武力大約在42~46左右,尼摩星(殘廢)、尹克西稍遜瀟湘子一籌,二人武力大約在38~42左右。 「原來小龍女得周伯通授以分心二用、左右互搏之術,斗然間武功倍增。她與楊過雙劍合璧使那「玉女素心劍法」,天下已少有抗手,此刻她一人同使兩劍,威力尤強。二人不論如何心意相通,總不及一個人內心的意念如電,她此刻所使劍術勁力雖不及二人聯手,出手卻比之兩人同時要快上數倍。」 「她自跟周伯通習了分心合擊之術後,武功陡增一倍。雖然臟腑潛毒。內力消減,但雙手同使「玉女素心劍法」,其神妙處又豈是公孫止的金刀黑劍所能敵。」 未學會左右互搏之術前,小龍女的武力約在31~34 之間,按金庸的旁白,小龍女學會左右互搏之後,「武功倍增」、「武功陡增一倍」,這個兩個評語應該是實寫。因此,互搏後小龍女的武力約在:(31~34)×2=62~68左右。 再從實戰上研究一下小龍女(互搏玉女素心劍法)的武力: 「總算「玉女素心劍」招數雖然精妙,傷人的威力不強,小龍女也無殺他之意,因此上公孫止還支撐得一時。……再斗片刻,黃蓉瞧出小龍女雙劍所使的竟是分心合擊之術,這門武功舉世除周伯通和郭靖外無第三人會得,小龍女自是得了周伯通的傳授,雙劍合璧,本來威力奇大,但她重傷之後加上中毒,內力大損,出劍乏勁,始終無法取勝。……公孫止金刀脫手,別說進攻,連守御也已難能。小龍女左一劍、右一劍,連刺四劍,公孫止身子搖晃,右腕中劍,黑劍又掉下了谷去。」 「瀟湘子等聽在耳里,臉上都是微微一熱。他們生平對甚麼仁義道德原是素不理會,然均傲慢自負,對身份體面卻瞧得極重,平時別說三人聯手,便是單打獨鬥,也不屑跟這樣一個年紀輕輕的姑娘動手,但此刻自知單憑自己一人,決計抵擋不了她這般神鬼莫測的劍招,對馬光佐的譏嘲只好裝作沒聽到,」 「尼摩星與瀟湘子自左右搶到,鐵蛇和哭喪棒搶在身前,他二人聯手,進攻即或不足,自守該當有餘。小龍女見無隙可乘,雙劍即不遞出,眼見趙志敬逃向殿後,仗劍追了兩步,但尼摩星和瀟湘子兩般兵刃使得颼颼風響,竟然搶不過去。」 「三人毫不怠懈,過了一會,便向前踏出半步,這時人人都已瞧出,三人圍著小龍女的圈子漸漸縮小,到最後便會將她擠在中心。……小龍女見三人越來越近,兵刃招數中卻仍是無隙可乘,眼見過不多時,勢非被他們擠死不可,當下雙劍連刺,只聽得叮叮之聲忽急忽緩,每一招都碰在對方兵刃之上。她連攻數十劍,盡數給擋了回來,那三人卻又各自踏迸了半步。」 從實戰上分析,小龍女重傷之後加上中毒,內力大損,出劍乏勁,而且沒有殺心的情況下,已可在與公孫止的交戰中佔得上風,再得黃蓉、楊過以話語擾亂公孫止的心神,便頓時擊敗了公孫止。因此,即便是此時重傷、中毒的小龍女,武力也已是明顯勝過公孫止(至少是一成以上的差距),健全之時的小龍女武力無疑是是遠勝公孫止的(足以以一敵二,或者百招內擊敗對手),而公孫止武力約在50左右,則健全的小龍女的武力≥50×1.32=66。 而瀟湘子、尼摩星二人若單獨與小龍女(互搏+玉女素心劍法)交手,根本不是對手;聯手作戰則是「進攻即或不足,自守該當有餘」;再加上尹克西,則可以以守為攻,慢慢的壓迫小龍女的活動空間,最終擠死小龍女(沒能達成擠死小龍女的目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小龍女借用了當時的環境(遍地是劍),破掉了三人的合圍)。瀟湘子武力約在42~44之間,尼摩星原來的武功與瀟湘子難分高下,殘廢之後則大體上與尹克西相若,武力略微大於38,則瀟湘子、尼摩星聯手武力約合((42~44)+38)×2/3≈53~55,再加上尹克西,三人聯手武力約合((42~44)+2×38)×2/3≈78~80,根據這些數據推算,小龍女(互搏+玉女素心劍法)的武力約在60~72之間。 綜合上面四個分析結果,可知神鵰中期,小龍女(互搏+玉女)的武力約66~68左右。 「(楊過)又問:「你的武功可有擱下?若是爬不上,我負你上去。」  小龍女微笑道:「十六年來雖無寸進,從前所學的功夫多半還留著。」」 至於神鵰末期的小龍女,缺少相關的評價與實戰,其武功難以估計,不過小龍女曾自稱:「十六年來雖無寸進,從前所學的功夫多半還留著」,想來小龍女也不至於對楊過說謊,那麼以此看來,此時小龍女的武功應不如十六年前。 (四)、裘千仞: 「楊過見他接招的手法和耐力,知他武功決不在黑衣僧之下,但這般一味挨打,便鐵石身軀終於也會毀了。這時他對一燈已欽佩無已,明知他要捨身點化惡人,但決不能任他如此喪命,心想憑自己單掌之力,擋不了黑衣僧的鐵掌,回身提起玄鐵重劍,繞過一燈身側,待慈恩又揮掌拍出,便即挺劍直刺。玄鐵劍激起勁風,和慈恩的掌風一撞,兩人身子都微微一搖。」 「一燈越看越奇,心想這少年不過二十有餘,竟能與當代一流高手裘鐵掌打成平手,自己見多識廣,卻也認不出他的武功是何家數,這柄劍如此沉重,亦奇妙之至。」 「這時兩人一劍雙掌越斗越激烈,楊過在兵刃上佔了便宜,慈恩卻多了一條手臂,可說扯了個直。」 「慈恩十餘年來從未與人如此酣戰,打得興發,大吼聲中鐵掌翻飛,堪堪拆到百餘招外,但覺對方劍上勁力不住加重,他年紀衰邁,漸漸招架不住。楊過挺劍當胸刺去,見他斜走閃避,當即鐵劍橫掃,疾鳳捲起白雪,直撲過去。慈恩雙目被雪蒙住,忙伸手去抹,猛覺玄鐵劍搭上了右肩,斗然間身上猶如壓上了千鉤之重,再也站立不住,翻身跌倒。」 神鵰中期,裘千仞與楊過激斗,武功未輸,體力卻先不支,可以說是衰邁不堪之極。 「楊過生怕慈恩忽又惡性發作,加害小龍女,當即追上相護。他輕功不及二人,但內功既厚,腳下勁力自長,初時和二人相距甚遠,行不到半個時辰,前面二人的背影越來越是清晰。」 「兩人口中說話,足下毫不停留,又行一會,和小龍女及慈恩二人更加接近了。一燈和楊過相視一笑。他二人輕功雖不及小龍女和慈恩,但長途賓士,最後決於內力深厚。再看前面兩人時,小龍女已落後丈許,以內力而論,她自是不及慈恩。」 「楊過只覺對方衝撞而來的勁力綿綿不絕,越來越強,暗自駭異:「此人內力竟然如此深厚。」又想:「既至互拚內力,玄鐵劍上的威勢便無法施展,這賊禿練功時日久長,功力深厚,為時一久,必佔上風。且引他近身,用袖子出其不意的拂他面門。」……楊過重劍拄地,適才和法王這番比拼實是大耗內力,尋思:「金輪法王、瀟湘子等互有心病,和我相鬥時逐一出手,均盼旁人鷸蚌相爭,自己來個漁翁得利。要是這六人一擁而上我就萬難抵擋。何況我與金輪法王比拚內力,實已輸定,幸得姑姑金針一刺,才令我僥倖得勝。……」 「周伯通最不能受人之激,越是難事,越是要做到,當即拔下王旗,向他擲去,叫道:「接著了,今晚我來盜便是。」法王伸手接住,旗杆入手,才知這一擲之力實是大得異乎尋常,忙運內勁相抗,但終於還是退了兩步,這才拿樁站住。」 「周伯通低聲道:「這場玩耍老頑童輸定了,只怕性命也輸了給你。臭法王,你這毒蜘蛛是甚麼傢伙,這等歹毒?」這幾句話悄聲細語,有氣沒力,但法王隆隆的笑聲竟自掩它不下。法王暗自駭然:「他給我的彩雪蛛咬了,居然還不死,這幾句話內力深厚,非我所及。幸好中我之計,去了一個強敵。他此刻雖還不死,總之也挨不到一時三刻了。」」 「那白眉僧緩緩的道:「不應作而作,應作而不作,悔惱火所燒,證覺自此始……」這幾句偈語輕輕說來,雖在黑衣僧牛吼一般的喘息之中,仍令人聽得清清楚楚。楊過吃了一驚:「這老和尚內功如此深厚,當世不知有誰能及?」」 「一燈大師見楊過將慈恩制眼,心想:「如此少年英傑,實在難得。」走上前去,伸指輕輕在劍刃上一點,楊過只覺左臂一熱,玄鐵劍立時盪開。」 神鵰中期,楊過輕功大為不及裘千仞(短時間內,被裘千仞、小龍女二人甩開甚遠),但長途賓士,卻可以追及裘千仞,金庸亦特別點明「長途賓士,最後決於內力深厚」,可見楊過此時內力已經比裘千仞更為深厚;楊過與金輪法王拼內力,立時知不敵,可見楊過的內力與金輪法王差距不小;金輪法王則自認內力不及周伯通深厚,而他接周伯通所擲王旗,也退了兩步才拿樁站住;神鵰中期,楊過練成重劍之後,內力、武功、見識都已經到了極高的境界,前後又與金輪法王數度交手,連內力也比拼過,既見識過郭靖、黃藥師、周伯通、金輪法王、裘千仞等人的內力與武功,也曾經聽過周伯通、黃藥師以音功展現內力,但一聽到一燈大師以音功展現內力,當即認為一燈大師內力之深厚,當世無人能及,而且一燈重傷嘔血後,仍可輕輕一點,即將楊過的玄鐵劍立時盪開。可見,神鵰中期之時,內力高下排名應如下:一燈>周伯通>金輪法王>楊過>裘千仞。 因此,至少在內力上,裘千仞與一燈的差距已經很大了(而且並非是稍遜一籌,而是極明顯的差距)。 「慈恩出家以來,十餘年中雖有違犯戒律,但殺害人命卻是第一次,一時心中迷惘無依,只覺過去十餘年的修為頃刻間盡付東流。」 「黑衣僧道:「弟子惡根難除。十年之前,弟子皈依吾師座下已久,仍然出手傷了三人。今日身內血煎如沸,難以自制,只怕又要犯下大罪,求吾師慈悲,將弟子雙手割去了罷。」白眉僧道:「善哉善哉!我能替你割去雙手,你心中的惡念,卻須你自行除去。若是惡念不去,手足縱斷,有何輔益?」 黑衣僧全身骨骼格格作響,突然痛哭失聲,說道:「師父諸般開導,弟子總是不能除去惡念。」 慈恩在射鵰末到神鵰中這十餘年中的「努力修為」完全是著重在「克制心中惡念」的修心養性功夫,都要求一燈幫他砍手了,說他從皈依一燈座下到神鵰中期為止,還在武功上勤學苦練、大費苦功,或者武功大進,實在不合情理,而且也與書上的描寫不符: 「周伯通邁開大步跟隨其後,低聲道:「再奔半個時辰,他腳步便會慢下來。」……這般奔了半個多時辰,果如周伯通所料,慈恩腳步漸慢。」 「裘千仞號稱「鐵掌水上飄」,輕身功夫還在他之上,若非對他心有忌憚,不敢過份逼近,早已追上。」 「裘千初號稱鐵掌水上飄,輕身功夫可算得武林獨步,當年與周伯通纏鬥,萬里奔逐,從中原直到西域,連老頑童這等高強武功也追他不上」 「楊過一瞥之間,便覺此人輕身功夫實不在小龍女和慈恩之下,只見他背上負著一件巨物,似是一口箱子,但仍然步履矯捷,和小龍女始終相隔數丈。」 神鵰中期,周伯通對裘千仞輕功、內力的推測與事實一致,這也客觀的說明裘千仞的輕功、內力與射鵰時期基本沒有大的變動;而且,射鵰之時裘千仞輕身功夫在周伯通之上,然而神鵰之時,周伯通的輕身功夫已不在裘千仞之下,周伯通背上負著一件大箱子,甚至後來又多了個小龍女,輕功身法依舊不在裘千仞之下,而且這還未必是周伯通的極速。可見周裘二人的差距,實際上越來越大了。 裘千仞年紀比洪七公、黃藥師更老,神鵰中期已經八十多歲了,而與楊過的交手也顯示,裘千仞早已衰邁不堪,同時段的西毒北丐尚可交手千招才體力不支,甚至再過十六年之後,周伯通也能與武功更進一步的楊過交戰半個時辰以上,內力才漸不如初始之時,但裘千仞與楊過交手僅百餘招就體力不支了,可見其衰邁不堪之極,盛年早已一去不返。以年紀而論,射鵰第二次華山論劍時期的裘千仞,年歲未老邁,而鐵掌功已大成,內力充沛悠長,功力精純圓熟,精力體力也未衰落,這才是他一生武功的巔峰期;神鵰時代年老力衰且沒有學到更高明武學的裘千仞,又是一心懺悔崇佛,不以武功為業,便是想保持射鵰時期的戰鬥力也是千難萬難。因此神鵰時期的裘千仞,其戰鬥力的高度超不過射鵰第二次華山論劍之時,即武力小於等於94,而其戰鬥力的持續性則已大為不及第二次華山論劍之時。 神鵰中期,當時東邪南帝、周伯通等的內力武功猶在手持重劍的楊過之上(楊過直到神鵰末期,才有足與老四絕相匹敵的實力),楊過既能在百餘招擊敗裘千仞,則東邪南帝、周伯通等欲擊敗裘千仞,所需招數自然更少。對比第二次華山論劍之時,裘千仞尚能抵擋四絕二三百餘招以上,可見裘千仞與四絕、老頑童的差距進一步加大了。 (五)、林朝英: 「當年王重陽和林朝英互有深情,全真五子盡皆知曉,雖均敬仰師父揮慧劍斬情絲,實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好漢,但想到武學淵深的林朝英以絕世之姿、妙齡之年,竟在古墓中自閉一生,自也無不感嘆。」 林朝英是金庸筆下的奇女子,才情高絕,文才武學,兩臻佳妙,且又具絕世姿容,但情途坎坷,令人可嘆可惜! 「丘處機道:「不是。論到武功,此人只有在四大宗師之上,只因她是女流,素不在外拋頭露面,是以外人知道的不多,聲名也是默默無聞。」」 「他獨入深山,結了一間茅廬,一連三年足不出山,精研這玉女心經的破法,雖然小處也有成就,但始終組不成一套包蘊內外、融會貫串的武學。心灰之下,對林朝英的聰明才智更是佩服,甘拜下風,不再鑽研。」 林朝英的武功向來與同階段的王重陽差不多,創出《玉女心經》後,武功又有進展,《玉女心經》可以剋制王重陽的武功,讓王重陽鑽研十餘年都無法破解,甘拜下風,足見林朝英才智之非凡,實在是金書罕見的的奇女子。 「此時楊過的武功其實遠不及尹志平,如與別派武學之士相鬥,對手武功與尹志平相若,楊過非輸不可,但林朝英當年鑽研克制全真武功之法,每一招每一式都是配合得絲絲入扣,而她創成之後從未用過,是以全真弟子始終不知世上竟有這一門本門剋星的武功。」 「玉女心經的武功專用以克制全真派,楊過未練玉女心經,先練全真武功,不過練得並不精純,「一劍化三清」是化不來的,「化二清」倒也心得似模似樣。」 但要說林朝英必勝射鵰時期的四絕,卻也未必,一則玉女心經最厲害的「玉女素心劍法」,實質上是「玉女劍法+全真劍法」的二人聯手劍陣,若無互搏之術,絕非一人可以使得出,單純的玉女劍法「未必真的勝過少林各路劍術」,四絕的壓箱功夫也是一等一的武林絕學(降龍十八掌為天下第一掌法,一陽指為天下第一指法,彈指神通、蛤蟆功也足與降龍十八掌、一陽指比肩),《玉女心經》並不比四絕的武功更高明;二則《玉女心經》雖可以剋制王重陽的武功,卻對其餘四絕的武功卻無此針對性的效果。是以,林朝英縱然能讓王重陽拜服,卻未見得就能戰勝其他四絕中任何一人,最多也就是平手而已。 (六)、神鵰舊四絕: 「凡是景物依稀熟捻之地,他必多所逗留,只盼能找到自己,這幾個月來他一直耽在嘉興,便是由此。近年來他逆練九陰真經,內力大有進境,腦子也已清醒得多,雖然仍是瘋瘋癲癲,許多舊事卻己逐步一一記起,只是自己到底是誰,卻始終想不起來。」 「二人不交手已十餘年,這次江南重逢,都要試一試對方迸境如何。昔日華山論劍,郭靖殊非歐陽鋒敵手,但別未勇猛精進,武功大臻圓熟,歐陽鋒雖逆練真經,也自有心得,但一正一反,終究是正勝於反,到此次交手,郭靖已能與他並駕齊驅,難分上下。黃蓉要丈夫獨力取勝,只在旁掠陣,並不上前夾擊。」 「郭靖在舟中潛運伸功,數日間傷勢便己痊癒了大半。夫婦倆說起歐陽鋒十餘年不見,不但未見衰邁,武功猶勝往昔,這一掌若是打中了郭靖胸口要害,那便非十天半月之內所能痊可了。」 「歐陽鋒神智雖然胡塗,但逆練九陰真經,武功愈練愈怪,愈怪愈強。洪七公曾聽郭靖、黃蓉背誦真經中的一小部分,與自己原來武功一加印證,也是大有進境,畢竟正勝於逆,雖然所知不多,卻也不輸於西毒。兩人數十年前武功難分軒輊,此後各有際遇,今日在華山第三度相逢,一拚功力,居然仍是不分上下。」 「十餘年前洪七公固恨西毒入骨,但此時年紀老了,火性已減,既見他瘋瘋癲癲,楊過又一再求情,實已無殺他之意,當下氣運丹田,只守不攻,靜待歐陽鋒內力衰竭。哪知對方內力猶如長江浪濤,源源不絕的湧來,過了一浪又是一浪,非但無絲毫消減之象,反而越來越是兇猛。洪七公自信內力深厚,數十年來勇猛精進……」 歐陽鋒是第二次華山論劍的天下第一,當時即便是黃藥師、洪七公也不是他的對手;十餘年後的神鵰開篇,金庸也寫明歐陽鋒武功越練越怪、越怪越強,內力大有進境,而且未見衰老(應只是外貌上未見衰老,實際上歐陽鋒精力已遠不及郭靖),可見他的內力武功比起射鵰第二次華山論劍之時,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了。北丐得到了九陰真經總旨等精要,正勝於逆,武功進境比歐陽鋒更快,神鵰中期已能趕上西毒了,兩人在華山上的最後一次論劍,幾乎可以說是金庸書中層次最高的一場交鋒,結果始終是半斤八兩,難分勝敗。 「那白眉僧緩緩的道:「不應作而作,應作而不作,悔惱火所燒,證覺自此始……」這幾句偈語輕輕說來,雖在黑衣僧牛吼一般的喘息之中,仍令人聽得清清楚楚。楊過吃了一驚:「這老和尚內功如此深厚,當世不知有誰能及?」」 「這經書的名字人人都是第一次聽見,但《九陰真經》的名頭實在太響,黃藥師、周伯通、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皆曾先後研習,少林寺的武功為達摩祖師所傳,他手寫的經書自然非同小可,是以一聽之下,登時群情聳動。」 一燈則得到了記載著九陰真經最高要義的總旨,兼又修習了王重陽的壓箱絕學先天功,武功進境也不會在洪七公之下;神鵰中期,單論內功修為,一燈更是當世無人能及。神鵰末期,金庸在列舉研習九陰真經的諸人之時,黃藥師非但赫然在列,而且還排在了第一位,顯然也是研習了九陰真經中的武學。射鵰四絕武功向來並駕齊驅,雖然第二次華山論劍歐陽鋒因為逆練九陰真經而將其餘三人甩開一段距離,但隨著黃藥師、洪七公、一燈的分別研習九陰真經,到了神鵰中期四絕再次處在了同一水平線上。 至於神鵰末期的黃藥師、一燈,武力是否還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書中則沒有給出相關的信息,但我們如果注意到一點,則也可以做出合理的推斷:神鵰一書,所有關於射鵰四絕、周伯通武功/內力進步的描述,都是在神鵰前期到神鵰中期這段時間內的;而神鵰末期關於黃藥師、一燈、周伯通武功內力進步的描述,非但完全沒有,反而出現了更多的黃藥師、一燈、周伯通的內力、體力、精力大不如前的描述,甚至神鵰中前期這樣的描述也不少。 我們先看看神鵰中期四絕與周伯通的年齡: 根據書上描述,周伯通在神鵰末期是年近百齡,則神鵰中期顯然超過八十歲了;黃藥師也已經是年近八十了;一燈年紀比周伯通還大,恐怕離九十歲都不遠了;洪七公、歐陽鋒年紀也與周伯通差不多;另外,射鵰之中對裘千仞、周伯通外貌描述上,周伯通還只是「鬚髮蒼然,並未全白」,裘千仞卻已經是「鬍鬚全白」,可見裘千仞比周伯通年紀更大。顯然,神鵰中期,老四絕、周伯通、裘千仞等人,年輕的都已是奔八十的人了,年老的更是奔九十了,按年齡來說,顯然都已經是年逾古稀、歲登耄耋、精力衰竭的老年人了。 再看看金庸關於老四絕、周伯通、裘千仞衰老時間與衰老程度的描述: (1)神鵰初期: 「他(歐陽鋒)與郭靖所受之傷情形相若,只是郭靖方當年富力強,復元甚速,他卻年紀老邁,精力已遠為不如。」 (2)神鵰中期: 「堪堪拆到千餘招,二人(洪七公、歐陽鋒)武功未盡,但年紀老了,都感氣喘心跳,手腳不免遲緩。」 「他(黃藥師)昔年曾以一枝玉簫與歐陽鋒的鐵箏、洪七公的嘯聲相抗,鬥成平手,這時隔了這許多年,力氣已因年老而衰減,內功卻是越練越深,李莫愁如何抵禦得住?」 「慈恩十餘年來從未與人如此酣戰,打得興發,大吼聲中鐵掌翻飛,堪堪拆到百餘招外,但覺對方劍上勁力不住加重,他年紀衰邁,漸漸招架不住。」 (3)神鵰末期: 「一燈聽得也不禁暗自佩服,雖覺他嘯聲過於霸道,使的不是純陽正氣,但自己當日盛年之時,卻也無這等充沛的內力,此時年老力衰,自更不如」 「兩人激斗將近半個時辰,周伯通畢竟年老,氣血已衰,漸漸內力不如初斗之時,他知再難誘楊過使出黯然銷魂掌來,雙掌一吐,借力向後躍出」 「黃蓉在旁瞧著,但見一燈大師頭頂白氣氤氳,漸聚漸濃,便似蒸籠一般,顯是正在運轉內勁,深恐他年邁力衰,不敵法王」 足見在神鵰主體劇情中,老四絕、老頑童、裘千仞都已經年老力衰,若與同級數、但更年青力盛的高手(如郭靖、楊過,甚至金輪法王)交手超過數百招未能分出勝敗,再要取勝就很困難了,往往會出現神鵰中期裘千仞大戰楊過的情形——「武功未輸,體力先不支」,或者洪七公與歐陽鋒大戰的情形——「武功未盡,年紀老了,氣喘心跳,手腳不免遲緩」。他們(裘千仞除外)戰鬥力的顛峰期,應該是神鵰一書開篇時段(前後數年),此時他們體力、精力雖稍微衰減,但尚未嚴重影響戰鬥力,而他們的武技、內力、境界、見識等卻因為修習九陰真經,而得以大幅度的提升,綜合實力也因此有了長足的進步,攀升到了自己的巔峰極限。(詳本人的《年齡與內力、武力的關係研究》) 「郭靖搖頭道:「這股內力純以剛猛為主,以我所知,自來只有兩人。」黃蓉微微頷首,道:「可是恩師七公早已逝世,又不是你自己。」」 「黃藥師道:「雙鵰若不給那奸僧害死,咱們陣法發動,雙鵰便可飛臨高台,搶救襄兒下來,目下卻無善策。這二十八宿大陣乃依五行生剋變化,由五位高手主持。咱們東南北中四個方位都有人了,但老頑童身受重傷,少了西方一人。倘若楊過在此,此人武功不在昔年歐陽鋒之下,此刻卻哪裡找他去?這西方的主將,倒是大費躊躇。」」 到了神鵰末期,楊過以罡氣將郭襄的金絲細鐲一激,將尼摩星的鐵杖撞飛,郭靖評價這樣剛猛的內力,非但自己可以,連已去世十六年的洪七公也可以。這說明,至少在內力剛猛上,洪七公與郭靖、楊過是同一個等級的。而黃藥師評價楊過的武功為「不在昔年歐陽鋒之下」,而不是「遠在昔年歐陽鋒之上」,也是把楊過與昔年歐陽鋒放在同一等級上。 因此,西毒、北丐雖比東邪、南帝少了16年的苦功,實質上也沒有多大的差距,一則東邪、南帝的武功早已是無可再練,頂多就是招數、內力更加精純而已,這樣的進境本難以導致本質上的差距;二則東邪、南帝雖然多練了十六年武功,但本已均年老力衰、精力衰竭、盛年不再了,這又衰老十六年,體力、精力與內力的充沛、持久能力,反而比不上十六年前了。所以,神鵰末期的東邪、南帝的武力與十六年前相比,不會有太大的變動。 「這「彈指神通」奇功與楊過的「黯然銷魂掌」鬥了個旗鼓相當,誰也沒能贏誰。」 「楊過見他手掌心紫氣隱隱,知道此人練的是毒砂掌中的一門,心念微動:「我何不藉此三人,向黃老前輩探問南海神尼之事?」眼見他手掌將及自己肩頭,反手一搭,拍的一聲,清清脆脆的打了他個耳光。黃藥師暗吃一驚:「這一掌打得好快!」就只這麼一掌,已瞧出楊過自創武功,已卓然而成大家。只聽得拍拍連響,瀟湘子左右雙頰也均中掌。」 神鵰末期,武功大成的楊過以「黯然銷魂掌」和黃藥師的「彈指神通」鬥了個旗鼓相當,誰也沒能贏誰。那麼十六年前,即便楊過手持玄鐵重劍,武功也不會比當時的黃藥師更強。由對裘千仞的武功分析可知,神鵰中期手持重劍的楊過已能在百餘招擊敗裘千仞,當此之時,黃藥師要擊敗裘千仞,所需招數不會比楊過更多,則黃藥師的武力>94×1.32=123。由黃藥師可以秒殺瀟湘子,則黃藥師的武力≥(42~46)×2.83=119~130。因為神鵰時期的歐陽鋒,和射鵰末期相比,武功愈練愈怪,愈怪愈強,內力大有進境,則其武力>128。又因為神鵰中期的歐陽鋒、洪七公武功應已不如同期的郭靖,則歐陽鋒的武力<136。 綜上,神鵰老四絕的武力應在130~136之間。 (七)、神鵰末的金輪法王: 「據那「龍象般若經」言道,此時每一掌擊出,均具十龍十象的大力,他自知再求進境,此生已屬無望,但既已自信天下無敵手,即令練到第十一層,也已多餘。當年他敗在楊過和小龍女劍下,引為生平奇恥大辱,此時功力既已倍增,趁著蒙古皇帝御駕親征,便扈駕南來,要雙掌擊敗楊龍夫婦,以雪當年之恥。」 神鵰末期,金輪法王把密宗至高無上的護法神功——「龍象般若功」練到了震古爍今、前無古人的第十層,可以說是密宗千古第一人了,是以信心爆棚,自信天下無敵手,於是再戰江湖。金庸對金輪法王此時的評價是「功力既已倍增」,顯然功力進境明顯,但要說金輪法王此時武力就遠勝神鵰中期之時,那也未必,一則此處「功力」二字所指不一定是武力,也不一定是內力;二則這一段話充滿了「自知」、「自信」、「引以為」、「要」……等等人物心理活動辭彙,可見這段話其實是作者以「間接內心獨白」來描述金輪法王的心理活動,其可信程度是存疑的(詳見注釋[1);三則「功力既已倍增」只是虛寫,不是功力真的恰好就增加了一倍,而是泛指功力進步很大。 注釋[1:作者以旁觀者的身份描述人物心理活動,即為「間接內心獨白」。 「一燈道:」我和他在南湖隱居,近日來風聲頻傳,說道蒙古大軍久攻襄陽不下,發兵繞道南攻大理,以便回軍迂迴,還拔襄陽。慈恩見老衲心念故國,出去打探消息,途中和一人相遇,二人激斗一日一夜,慈恩終於傷在他的手下。」楊過頓足道:「唉,原來金輪法王這老賊又來到中原!」」 「法王自練成十層「龍象般若功」後,今日方初逢高手,正好一試,見周伯通揮拳打到,於是以拳對拳,跟著舉拳還擊。」 再次登場,金輪法王與裘千仞打了一場遭遇戰,二人激斗一日一夜,裘千仞終於落敗受重傷,這是金輪法王少有的輝煌戰績。況且,在這一場大戰中,金輪法王甚至還沒有使出全力[1],始終保留了壓箱的絕技——第十層「龍象般若功」。不使第十層「龍象般若功」的金輪法王與裘千仞激斗一日一夜才能獲勝,這麼長的時間,交手招數至少數千招以上,是以不使第十層「龍象般若功」的金輪法王與裘千仞的實力差距極其微小。 裘千仞幾乎可以說是神鵰最老的人之一,神鵰中期與楊過的一場激斗,裘千仞武功未輸,體力卻先不支,也顯示出裘千仞的衰老比四絕出現得更早,衰老情形更重。根據本文「(四)、裘千仞」這一段的分析,神鵰時代裘千仞的武力超不過94。 注[1]:金輪法王在絕情谷遇到黃蓉、周伯通一伙人時,金庸寫明「法王自練成十層「龍象般若功」後,今日方初逢高手」,而金輪法王此前已經與裘千仞大戰了一場,可見要麼是金輪法王並不認為手下敗將裘千仞是高手,他與裘千仞交手時沒有使出第十層「龍象般若功」,要麼就是他當時還沒有練成第十層「龍象般若功」。事實上,金輪法王是練成第十層「龍象般若功」後才再次來中原的。因此,年老力衰的裘千仞在修成第十層龍象般若功的金輪法王眼裡已經不夠看了,甚至連讓法王使出壓箱絕技的資格都沒有了。 因此,不使第十層「龍象般若功」的金輪法王,要敗裘千仞決不只千招之數,則其武力≤94×1.1≈104;同時,楊過在未知金輪法王十六年後武功進境情況下,已斷言打傷裘千仞必然是金輪法王,可見即便是神鵰中期的金輪法王,武功也是較明顯的強於裘千仞,也就是說神鵰中期的金輪法王,其武力≥94×1.1≈104。因此,對比兩個結論,則可知神鵰末期,不用第十層龍象般若功的金輪法王武力在104左右。 那麼,使出第十層龍象般若功的金輪法王又該有多強呢? 「周伯通當年曾聽師兄王重陽說起黃藥師所擅的一路五行拳法,拳力之中暗合五行,此時楊過右袖是北方癸水之象,左拳「是中央戊土之象,輕靈沉猛,兼而有之,當下不敢怠慢,左手使「空明拳」中的一招,右手使一招「大伏魔拳」,以輕靈對輕靈,以渾厚對渾厚,兩下衝擊,兩人同聲呼喝,各自退出數步。」 「周伯通吃了一驚,料知對方拳力有異,不敢硬接,手肘微沉,已用上空明拳中的功夫。法王一拳擊出,力近千斤,雖不能說真有龍象的大力,卻也決非血肉之軀所能抵擋,然與周伯通的拳力一接,只覺空空如也,竟無著力之處,心下暗感詫異,左掌跟著拍出。周伯通已覺出對方勁力大得異乎尋常,實是從所未遇。他生性好武,只要知道誰有一技之長,便要纏著過招較量,一生大戰小斗,不知會過多少江湖好手,但如法王所發這般巨力,卻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一時不明是何門道,當下使動七十二路空明拳,以虛應實,運空當強。這麼一來,雖教法王的巨力無用武之處,但要傷敵,卻也決非可能。」 「楊過見情勢危急,不能和他在梯上多拼掌力,長劍向上疾束, 或擊小腿,或削腳掌。法王身子在上,若出金輪與之相鬥,則兵刃既短,俯身彎腰實在大是不便,只得急奔回上高台。……適才兩人在梯級上較量了這一招,楊過但覺法王掌力沉雄堅實,生平敵手之中從未見過,不由得暗暗稱奇,心想自己在海潮之中練功,力足以與怒濤相抗,十六年前法王已非自己對手,何以今日他一掌擊下,自己竟會險些兒招架不住?」 周伯通可以用大伏魔拳接楊過的黯然銷魂掌掌力,但對金輪法王的龍象般若功巨力,周伯通卻不敢硬接;周伯通與楊過交手後,再與國師交手,卻認為金輪法王的勁力才是從所未遇、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高台長梯上,金輪法王身子在楊過頭頂之上,出招需俯身彎腰,大是不便,然而一掌之力已讓楊過險些招架不住。這些證據已經足以證明金輪法王的掌力之強,尤在楊過之上[1]。 注釋[1]:「龍象般若功」修鍊出來的巨力,是需要通過拳掌才能發揮出來的。是以,楊過雖掌力不及金輪法王,但用長劍與金輪法王的雙輪較量真力,力道上卻可以不落下風,畢竟楊過是練過獨孤求敗用劍運勁法門的,而法王的「龍象般若功」卻無法通過兵刃使出來。 「楊過的輕功雖然稍勝法王一籌,畢竟背上負了人,若在平原曠野之間,早給趕上,但他盡揀陰暗曲折的里巷東躲西藏,法王始終追他不上。」 「他服食蛇膽後內力大增,同時身軀靈便,輕功也遠勝往昔。」 「他輕功不及二人,但內功既厚,腳下勁力自長,初時和二人相距甚遠,行不到半個時辰,前面二人的背影越來越是清晰。」 「原來小龍女身後不遠又有一人快步而行。楊過一瞥之間,便覺此人輕身功夫實不在小龍女和慈恩之下,只見他背上負著一件巨物,似是一口箱子,但仍然步履矯捷,和小龍女始終相隔數丈。」 但以輕功而論,未服食蛇膽的楊過輕功已然勝於金輪法王一籌,而服食蛇膽之後,楊過非但內力大增,連輕功身法也同樣遠勝往昔,可見金輪法王的輕功再與楊過相比,差距更大了。然而,服食蛇膽之後的楊過的輕功固然甚佳,但卻還是大為不及裘千仞、小龍女,而周伯通此時的輕功卻已不在裘千仞、小龍女之下;黃藥師、歐陽鋒在射鵰時期曾與周伯通比試過輕功,沒輸也沒贏,神鵰時期,黃藥師、周伯通幾次展現輕功身法,也幾如鬼魅。可見,金輪法王的輕功身法固然遠不足以與小龍女、裘千仞、周伯通、黃藥師等相比,就是與楊過相比,都是差距極大。 「這時楊過單手獨臂,已與法王的銅鐵雙輪拆到二百招以上。兩人武功家數截然不同,但均是愈鬥力氣愈長,輪影掌風,籠蓋了高台之頂,台腳下衝上來的黑煙直熏入三人眼中。楊過雖無兵刃,卻始終不落下風。法王激斗中覺得高台微微搖晃,心知台腳為火焚毀,頃刻間便要倒塌,那時勢必和楊過、郭襄同歸於盡,又見楊過掌法越變越奇,再斗百餘招只怕便要為他所制,情急之下,毒念陡起,猛地里鐵輪向楊過右肩砸下,乘他沉肩卸避,右手銅輪突然飛出,擊向郭襄面前。」 金輪法王與楊過之戰,打到二百招以上,雖然依舊是平手之局,但金輪法王卻自付:「又見楊過掌法越變越奇,再斗百餘招只怕便要為他所制」,可見法王當時已無勝過楊過的把握了。但若說楊過再斗百餘招就必勝金輪法王,卻也是存疑的,一則因為這只是「只怕」的情況,而不是必然,只是大有可能而已;二則這也需要楊過的掌法能繼續越變越奇下去,才有這種可能;三則焉知楊過當時的心情不是與金輪法王相若? 當然,金輪法王與楊過相比,論及戰鬥力的各項素質,基本沒有優勢,內力/勁力頂多是略勝幾分,而掌法武技、輕功身法、速度等則統統遠遠不及,應變能力、心性修為也遠遠不及,也就是能占兵刃和多了一條手臂的優勢而已。所以,即使在平地上,金輪法王依舊不如楊過的可能性還是極高的。 「古墓派的輕功乃武林一絕,別派任何輕功均所不及。於平原曠野之間尚不易見其長處,此時在廳上使將出來,的是飄逸無倫,變幻萬方。她一生在墓室中練功,於丈許方圓之內當真趨退若神。」 金輪法王與楊過決鬥於高台,輕功的差異對戰局也是有些影響的。當時已是「高台微微搖晃」,情勢危急,若是在平地金輪法王還可以有地方閃避或者暫避敵手鋒芒,但高台狹小,仿若「梅花樁」一般,並不利於金輪法王這種武功剛猛霸道、以力雄人的人物發揮;但對楊過來說,古墓派輕功在小範圍內反而更能展現長處,高台方圓丈許的範圍,非但不影響楊過發揮,反而有利於楊過的發揮。當然,也不能說高台的因素只對楊過有利,因為楊過的輕功本就遠勝過金輪法王,在平地上金輪法王也無法憑藉輕功獲得優勢,只是會有更多的進退閃避空間而已,不會有質的變化。另外,高台環境也同樣限制了楊過的發揮,因為楊過是在獨臂、空手,且武功發揮失常狀態下與金輪法王交手的,又需要分神保護郭襄,使之不受侵害。 因此,總體來說,高台的因素對二人大致還是公平的,就算不公平,也是楊過更吃虧(不利因素,法王只佔一項,楊過至少要佔三項)。 楊過(黯然銷魂掌)的武力大致與周伯通(互搏+九陰)相若,在136左右,金輪法王能接他數百招(三百到四百招),則計算可知金輪法王(龍象般若功)的武力大概有楊過86%~87%的實力,即其武力為:136×(0.86~0.87)≈115~117左右;結合注釋[1以及神鵰中期金輪法王實力的論證,神鵰中期金輪法王武力超不過104,神鵰末武力增加約合一成一分這樣,則神鵰末其武力≤104×1.11≈115~116,顯然這個結論與根據楊過、金輪法王交手戰績分析結果是一致的。 「法王好容易脫身,提氣急奔,心知只要再被周伯通一纏上,數百招內難分勝敗,那白眉老僧乘虛下手,自己這條老命非葬送在這絕情谷中不可。」 由後文可知,神鵰末期,周伯通若不使互博之術,不用九陰真經上的武功,其武力≤121,但這樣的周伯通,法王判定自己與之交手,數百招內難分勝敗。也就是說,法王的武力其實也應該在121之下。 因此,神鵰末期,練成了第十層「龍象般若功」的金輪法王,武力在115~116左右。 注[1]:在神鵰中到神鵰末的十六年中,金輪法王是「潛修苦學,進境奇速,竟爾衝破第九層難關,此時已到第十層的境界」,並非從頭開始修練「龍象般若功」,而是衝破第九層、進入第十層。舊版神鵰,十一層「龍象般若功」是「十一龍十一象的大力」,而三聯版神鵰第十層是「十龍十象的大力」,是以其修鍊每增加一層,難度加倍,而力量則增加一龍一象之力。因此,第十層與第九層的力量比例為10÷9 ≈ 1.11 ,其實也就是一成一分左右的差距。換句話說,這十六年來,金輪法王的功力實際上是增長了一成一分左右。 注[2]:論內力/力量,金輪法王可能不會輸給神鵰時期任何人,但內力/力量絕不是決定戰鬥力高下的唯一要素,比如游坦之的內力還要勝過蕭峰,但武力上的差距與內力的差距卻是不成正比的。除內力/力量之外,招數、速度、兵刃、體力、精力、反應、武學境界、奇技等都能決定一個人實力,一個真正頂尖的高手,是需要沒有明顯短板,但又要有獨門絕技才行的。金輪法王內力深厚,又天生神力,是以掌力強勁,力道剛猛,這是他的長處;但他的武學理論、臨敵經驗、掌法武技、出手速度、輕功身法卻均有不足之處,基本上就是一般一流高手的水準,例如他的武學理論不及裘千尺,掌法武技超不過公孫止,實戰經驗尚不如李莫愁,至於輕功身法,連未吃蛇膽的楊過,輕功也勝他一籌,心理素質也較差……。相對其他絕頂高手而言,法王短板是比較多的,所以才經常被人剋死。 (八)、神鵰末期的楊過: 「保定帝沉吟半晌,說道:「武功是你稍勝半籌,但若當真動手,我能勝你。」青袍客道:「不錯,我終究是吃了身子殘廢的虧。唉,想不到你坐上了這位子,這些年來竟絲毫沒擱下練功。」」 「駱冰伸手摟住他的頭頸,忽然叫道:「道長在使腿了,這連環迷蹤腿當真妙極。」文泰來道:「道長缺了左臂,因此腿上功夫練得出神入化,以補手臂不足。當年他威服青旗幫,就是單憑腿法取勝。」」 「無塵只有一臂,左邊防禦不周,加之拳法較弱,見敵拳打到,疾忙側身閃避,拳力雖消,竟是沒有避開,一拳給打在腰上,劇痛之下,退出數步。」 「封萬里與白萬劍齊名,本是雪山派第二代弟子中數一數二的人物,劍術之精,尚在成、齊、廖、梁四個師叔之上,可是他右臂已失,左手使劍究屬不便。那姓廖的一劍疾刺,他雖然擋開,但姓廖的跟著變招橫削,封萬里明知對方劍招來路,手中長劍卻是不聽使喚,幸好右臂早去,只給削去了一截衣袖。」 武功勝段正明半籌的段延慶,因殘廢實戰起來卻不敵段正明;無塵苦練步法來彌補斷臂的缺陷,但只有一臂,左邊防禦不周;封萬里劍法本在廖自礪之上,斷臂之後,左手使劍究屬不便,反被廖自礪佔了上風……,可見殘廢對實力影響極大。 斷臂殘廢也是楊過無法迴避的弱點,這一點在他的武功中也是有體現的。比如他與裘千仞交手,旁白寫道:「楊過在兵刃上佔了便宜,慈恩卻多了一條手臂,可說扯了個直」,當時楊過的劍法,非得用玄鐵重劍才有大威力,若無玄鐵重劍在手,楊過顯然是吃虧的;又如他與周伯通交手時,金庸寫道「楊過以單掌對他雙手,本就吃虧,這時更感支絀」,顯然斷臂也是楊過的短板。 「他由此深思,創出了一套完整的掌法,出手與尋常武功大異,厲害之處,全在內力,一共是一十六招」 「只因他單剩一臂,是以不在招數變化取勝,反而故意與武學道理相反」 事實上,楊過對自己的斷臂短板也有清醒的認識,斷臂後若不是專攻兵刃功夫,就是靠力量、身法、奇招來彌補缺陷,楊過的黯然銷魂掌所走的道路就是力量與奇招這兩條道路。黯然銷魂掌「厲害之處,全在內力」,楊過在海潮中練劍練氣,對抗海潮巨浪,以此橫練,內力之剛猛強韌,當世無人能及,而以如此剛猛強韌的內力,所催動的掌法自然是剛猛之極,力道自然也是雄勁之極;而與此同時,黯然銷魂掌「出手與尋常武功大異」、「不在招數變化取勝,反而故意與武學道理相反」,招數上則劍走偏鋒,以奇制勝。 高台之戰,法王招數上本就不及楊過,在失去冷靜的情況下突然碰上了黯然銷魂掌這種「出手與尋常武功大異」、「故意與武學道理相反」的掌法,落敗是意料中事。當然,黯然消魂掌有怪招之嫌,法王若有機會再次遇到楊過,有所準備的話,即使依舊要輸,卻未必會再輸得這麼慘。 「這時楊過單手獨臂,已與法王的銅鐵雙輪拆到二百招以上。兩人武功家數截然不同,但均是愈鬥力氣愈長,輪影掌風,籠蓋了高台之頂,台腳下衝上來的黑煙直熏入三人眼中。楊過雖無兵刃,卻始終不落下風。法王激斗中覺得高台微微搖晃,心知台腳為火焚毀,頃刻間便要倒塌,那時勢必和楊過、郭襄同歸於盡,又見楊過掌法越變越奇,再斗百餘招只怕便要為他所制……」 高台之戰,金輪法王自思:「楊過掌法越變越奇,再斗百餘招只怕便要為他所制……」,但這也只是單方面的判斷(況且也只是「只怕」,而不是「必定」),比如洪七公也曾自思要敗在歐陽鋒手裡,卻不知道歐陽鋒同樣也到了極限,金輪法王固然自思再斗百餘招恐怕要為楊過所制,焉知楊過不是或也在自思:「金輪禿賊力道越來越強,再斗下去我就接不住了……」?所以,關鍵在於楊過的掌法是否能繼續「越變越奇」下去?考慮到當時的楊過空手、獨臂而且黯然銷魂掌也已失效,且需要分神庇佑郭襄,顯然正常狀態下的楊過是可以「掌法越變越奇」下去的。也就是說,基於楊過還有壓箱神功——黯然銷魂掌,金輪法王的自思「楊過掌法越變越奇,再斗百餘招只怕便要為他所制……」的確是事實。 「楊過心想軟騙不成,只有用強,當真動手比武,可也實無勝算,說不得,只有走到哪裡是哪裡了。」 「兩人拳掌所及的圈子漸漸擴大,郭襄一步步的向後退開。酣斗良久,老頑童那七十二路空明拳堪堪打完,他雖在招數上佔了便宜,但以勁力而論,卻總不及楊過在海潮中練出來的洶湧奔騰、無窮無盡之勢。……這麼一來,有如是老頑童搖身一變,化身為二,左右夾擊。  楊過以單掌對他雙手,本就吃虧,這時更感支絀。……郭襄雖然無法領會兩人招數中精微奧妙之處,但兩人自旗鼓相當而轉為楊過處於劣勢,卻也瞧得出來。」 「周伯通知道這一掌力似穹廬,圓轉廣被,實是無可躲閃,當下舉掌相迎,拍的一下,雙掌相交,不由得身子一晃,都只為他過於託大,殊不知他武功雖然決不弱於對方,但一掌對一掌,卻遠不及楊過掌力的厚實雄渾。」 「這四招一過,一老一少都暗自佩服對方。楊過心想:「自練成這黯然銷魂掌以來,所遇強敵當以此翁為最,若要勝他,委實不易。……周伯通連連搖手道:「不對,不對!你沒輸,我也沒贏,你要出這百花谷,除非把一十七路掌法使全了。」」 「楊過要將周怕通擊敗,原非易事,但只求自保,老頑童也奈何他不得,不論周伯通如何故露破綻,如何假意示弱,楊過終不上當,那「黯然銷魂掌」中新的招式再不顯示,偶爾卻將「心驚肉跳」、「杞人憂天」、「無中生有」、「拖泥帶水」這四招略加變化的使將出來,更令周伯通心癢難搔。兩人激斗將近半個時辰,周伯通畢竟年老,氣血已衰,漸漸內力不如初斗之時,他知再難誘楊過使出黯然銷魂掌來,雙掌一吐,借力向後躍出,說道:「罷了,罷了!我向你磕八個響頭,拜你為師,你總肯教我了罷!楊過師父,弟子周伯通磕頭!」」 「這「彈指神通」奇功與楊過的「黯然銷魂掌」鬥了個旗鼓相當,誰也沒能贏誰。」 「倘若楊過在此,此人武功不在當年歐陽鋒之下,此刻卻到那裡找他去?這西方的主將,倒是大費躊躇。」」 至於楊過的武功,以楊過與周伯通的交手比拼來說,兩人雖不是性命之搏,但也出盡全力了。周伯通單使空明拳與楊過在海潮中練就的掌法打個平手,招數佔優但勁力卻不及;九陰互搏的周伯通將楊過打得左右支絀,全然處於下風,卻又與楊過的黯然銷魂掌鬥了個難分高下;楊過要將周怕通擊敗,原非易事,但只求自保,老頑童也奈何他不得;考慮到年齡與精力的因素,久斗之下(至少半個時辰),楊過雖不能擊敗周伯通,但局面上略微占些上風還是有可能的。楊過與黃藥師較技比力,楊過的黯然銷魂掌力道稍勝黃藥師的落英神劍掌一籌,卻與黃藥師的彈指神通旗鼓相當,「旗鼓相當」一語應也是對楊過、黃藥師整體武功的評價;黃藥師對楊過武功的評價是「不在當年歐陽鋒之下」,這也給出了楊過武功的定位。 另外,對於老頑童的武功,神鵰末期有兩句關鍵的旁白:「武功決不弱於楊過」、「以他如此功力,普天下哪裡找對手去?」,顯然論武功只能是:老頑童≥楊過;而與此同時,楊過、周伯通又以實戰較量證明了,周伯通實際上也無法擊敗楊過,二人戰鬥力的差距微乎其微。因此,神鵰末期楊過的武力與周伯通相若,周伯通當時的武力在136左右,則楊過的武力自然也約在136左右。 附錄1:關於黯然銷魂掌 黯然銷魂掌是「出手與尋常武功大異」、「不在招數變化取勝,反而故意與武學道理相反」的武功,而且實際出手,黯然銷魂掌的招數的確怪誕: 「單臂負後,凝目遠眺,腳下虛浮,胸前門戶洞開,全身姿式與武學中各項大忌無不吻合、但這等以胸肌傷人,卻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心驚肉跳」 「楊過手臂下垂,絕無半點防禦姿式,待得周伯通拳招攻到近肉寸許,突然間手足齊動,左掌右袖、雙足頭錘、連得胸背腰腹盡皆有招式發出,無一不足以傷敵」——「無中生有」 …… 幾乎每一招都是怪誕異常、鬼奇莫測的,就其武學分類,當屬於以奇制勝、以怪制敵的奇招、怪招一類。 金庸筆下的奇招、怪招有一大特點,只要不被看破路數,就屢屢能建奇功,一旦被看破了路數,就再難有出奇制勝之效,甚至會反受其害,怪招傷人亦傷己。 楊過的黯然銷魂掌第一次對周伯通使用都無法擊敗對手,以後周伯通有了防備,再要取勝難度自然更大。再者,楊過其實已經將黯然銷魂掌的奧秘盡數告知周伯通,即使周伯通不能練成,但楊過再想通過黯然銷魂掌取勝,就難上加難了。更何況,楊過與小龍女相逢之後,黯然銷魂掌業已作廢,必得傷心欲絕才能重現。是以,黯然銷魂掌這種掌法威力雖強,使用限制卻也多。 附錄2:關於楊過的重劍與木劍 「這時兩人一劍雙掌越斗越激烈,楊過在兵刃上佔了便宜,慈恩卻多了一條手臂,可說扯了個直。」 「高手比武,手上有無兵刃相差其實不多,洪七公將降龍十八掌使將開來,掌風掃到一丈開外,郭靖雖有鐵蕭,又哪能近身還擊?」 「「破掌式」破的是拳腳指掌上的功夫,對方既敢以空手來斗自己利劍,武功上自有極高造詣,手中有無兵器,相差已是極微。」 「心想:「我持玄鐵重劍,幾已可無敵於天下,但瞧獨孤前輩遺言,顯是木劍可勝玄鐵重劍,而最後無劍卻又勝於木劍。龍兒既說須十六年後方得相見,這漫漫十餘年中。我就來鑽研這木劍勝鐵劍、無劍勝有劍之法便了。」」 「這時候楊過手仗木劍,在海潮中迎波擊刺,劍上所發勁風己可與撲面巨浪相拒,神鵰縱然力道驚人,也已擋不住他木劍的三招兩式,這時他方體會到劍魔獨孤求敗暮年的心境:「以此劍術,天下復有誰能與抗手?無怪獨孤前輩自傷寂寞,埋劍窮谷。」」 「楊過心下暗驚:「一十六年來,我從未使過玄鐵重劍,今日可當真忒也託大了。」」 神鵰末期,使重劍的楊過武功能有多強呢?這需要從幾個方面來看,若是在神鵰中期,楊過當時除了玄鐵劍法外,其他武功造詣均淺,且斷臂未久,對玄鐵劍依賴很大,沒重劍在手是不行的。但武功到了一定境界,手上有無兵刃相差極微,即便使用神兵利刃也無法大幅度的增強戰鬥力,而楊過在這十餘年中,內外兼修,武功漸臻入神坐照的化境,則此時兵刃對楊過戰鬥力的加成,顯然也不會太大了;二則這十餘年中,楊過一直在修鍊「木劍勝鐵劍、無劍勝有劍之法」, 而且也已頗有成就,否則楊過也不會放下玄鐵劍,更兼修了黯然銷魂掌,可見使不使玄鐵劍對楊過的實力,已無太大的影響;三則高台之上,楊過之所以後悔未帶玄鐵劍,主要是楊過在與法王硬碰硬的力道對抗中,使用普通長劍占不到便宜,若使用玄鐵劍則更有利。 因此,綜合來看,使玄鐵劍的楊過與使黯然銷魂掌的楊過,基本上並無太大差距,用上玄鐵劍主要是在力道硬拼、兵器猛磕上更加有利。 (九)、郭靖: 1、從獨白/對白分析神鵰中前期郭靖的武功: 「中原群雄大半知道郭靖武功驚人,又當盛年,只怕已算得當世第一,此時縱然是洪七公也未必能強過他去……」 「忽必烈喜道:「小王邀聘各位英雄好漢,正是為此。但聽人言道,這郭靖武功算得中原漢人第一……」 「他心中對郭靖一直崇敬異常,覺他德行武功固然超凡絕俗,對待自己更是一片真心,這時才知竟是大大受了欺騙,只覺此人奸詐尤甚於黃蓉。」 「忽必烈親在城下督戰,見這漢子如此英勇,不由得呆了半晌,嘆道:「天下勇士,更有誰及得上此人?」楊過站在他身側,問道:「王爺可知他是准?」忽必烈一驚,道:「難道便是郭靖?」楊過道:「正是!」」  「楊過瞧了一陣,心想:「郭伯伯武功之強,冠絕當時,但他傳授徒兒似乎未得其法,武氏兄弟又資質平平,看來郭伯伯武功的二成也未學到。」突然縱聲長笑,緩步而出。」 「他服食蛇膽後內力大增,同時身軀靈便,輕功也遠勝往昔。但郭靖的武功實在非同小可,單是降龍十八掌的掌力就只怕天下無人能敵,再加上黃蓉的打狗棒法變化奧妙,自己所知者不過十之六七,因是半點也不敢大意,到了郭府門外,悄悄越牆而進。」 神鵰中前期,眾多的書中人物,如中原群雄、忽必烈、楊過等,都曾認為郭靖武功當世第一/天下無人能及/冠絕當時/天下無敵/超凡絕俗……。 2、從旁白分析神鵰中前期郭靖的武功: 「此時郭靖的武功真所謂隨心所欲,不論舉手抬足無不恰到好處,他右手雙指微微一沉,那劍倒豎立起,劍柄向上反彈。」 「郭靖倏地矮身,竄到東北角上,但見西南方兩個小陣如影隨形的轉上,當即指尖抖動,長劍於瞬息之間連刺了十四下,十四點寒星似乎同時撲出,每一劍部刺中一名道人右腕外側「陽谷穴」。這是劍法中最上乘功夫,運劍如風似電,落點卻不失厘毫,就和同時射出十四件暗器一般無異。」 「這劍法源遠流長,變化精微,原是劍學中的一個大宗,若由郭靖使將出來,自是雷霆生威,勢不可當,……」 「這路「上天梯」的高深武功當世會者極少,即令有人練就,每一步也只上升得二三尺而已,他這般在光溜溜的城牆上踏步而上,一步便躍上丈許,武功之高,的是驚世駭俗。霎時之間,城上城下寂靜無聲,數萬道目光盡皆注視在他身上。金輪法王暗暗駭異,知道這「上天梯」功夫全憑提一口氣躍上,只消中間略有打岔,令他一口氣鬆了,第三步便不能再行竄上,當下彎弓搭箭,又是一箭向郭靖背心射去。……其實昨晚他若非運用真力助楊過意守丹田,以致大耗元氣,那麼使「上天梯」功夫之際,即使有法王射箭阻撓,也難為不了他。」 「只是郭靖的降龍十八掌實在威力太強,兼之他在掌法之中雜以全真教天罡北斗陣的陣法,斗到分際,身形穿插來去,一個人竟似化身為七人一般」 「這一招他日夕勤練不輟,初學時便已非同小可,加上這十餘年苦功,實已到爐火純青之境,初推出去時看似輕描淡寫,但一遇阻力,能在剎時之間連加一十三道後勁,一道強似一道,重重疊疊,直是無堅不摧、無強不破。這是他從九陰真經中悟出來的妙境。縱是洪七公當年,單以這一招而論,也無如此精奧的造詣。」 「郭靖此時所施展的正是武林絕學「降龍十八掌」。法王等三人緊緊圍住,心想他內力便再深厚,掌力如此凌厲,必難持久。豈知郭靖近二十年來勤練「九陰真經」,初時真力還不顯露,數十招後,降龍十八掌的勁力忽強忽弱,忽吞忽吐,從至剛之中竟生出至柔的妙用,那已是洪七公當年所領悟不到的神功,以此抵擋三大高手的兵刃,非但絲毫不落下風,而且乘隙反撲,越斗越是揮灑自如。」 在金庸的旁白評價中,郭靖也得到了極高的讚譽,武功已到隨心所欲、舉手投足無不恰到好處的境界[1],並非最擅長的劍法也已是劍法中最上乘的功夫[2],超脫了常識、驚世駭俗的輕功身法[3],降龍十八掌超越當年的洪七公,將至剛至堅的降龍十八掌練到了至柔的境界[4]。 注釋:[1]、金庸書中寫明武功到了「隨心所欲/從心所欲」境界的,只有三個人:集逍遙派三元老內力於一身、盡窺靈鷲宮石壁武功秘奧的虛竹;中國武學史上不世出的奇人,武功之深到了從心所欲、無不如意的最高境界,武學修為震古爍今的張三丰;剩下一個就是郭靖。[2]、此處「劍法中最上乘的功夫」是指郭靖的劍法造詣到了最上乘的境界,而不是指郭靖所用劍法的武學檔次是上乘的武學還是下乘武學,因為「運劍如風似電,落點卻不失厘毫,就和同時射出十四件暗器一般無異」這句話,是對郭靖劍法「快」、「准」、「精」等造詣的描述,與劍法本身的檔次高低無關,況且便是並非上乘功夫的越女劍法,由郭靖使將開來,都已是「雷霆生威,勢不可當」,顯然是因為郭靖劍法造詣精深無比之故。相比之下,作為「劍魔」獨孤求敗傳人的楊過,其劍法卻被金庸評價為「他的劍法沒有很強」(詳見《金庸答客一百問》)。[3]、將一步僅能上升二三尺的上天梯練到了一步上升丈余的境界;元氣完足之時,施展上天梯之際,即便受人阻撓也無妨礙;融入了陣法、竟似一人化七的輕功身法。[4]、將至剛至猛的武功修鍊到至柔之境,彷如郢匠揮斤,技藝無上境界,莫過於此了。 3、從實戰描寫上分析神鵰中前期郭靖的武功: 「近年來他逆練九陰真經,內力大有進境,腦子也已清醒得多,雖然仍是瘋瘋癲癲,許多舊事卻己逐步一一記起,只是自己到底是誰,卻始終想不起來。」 「昔日華山論劍,郭靖殊非歐陽鋒敵手,但別未勇猛精進,武功大臻圓熟,歐陽鋒雖逆練真經,也自有心得,但一正一反,終究是正勝於反,到此次交手,郭靖已能與他並駕齊驅,難分上下。」 「他與郭靖所受之傷情形相若,只是郭靖方當年富力強,復元甚速,他卻年紀老邁,精力已遠為不如。」 歐陽鋒的武功本是第二次華山論劍的天下第一,而且從射鵰到神鵰這十一二年中,他逆練九陰真經,內力武功也均有不小的進步,但郭靖學到了完整的九陰真經,武功進境比歐陽鋒更快,到了神鵰初期,郭靖已能與他並駕齊驅、難分高下[1]。 注[1:射鵰第二次華山論劍,洪七公與歐陽鋒一掌換一掌,而且歐陽鋒已經中指在先,結果歐陽鋒平安無事,洪七公卻半身酸麻,這是因為歐陽鋒逆練九陰真經,經脈盡數逆轉,要害不成要害,抗打擊力之強幾成金剛不壞之身,絕非常人可比。相比之下,此時西毒與郭靖互換了一招,受傷程度卻是相若,郭靖的武功內力決不在歐陽鋒之下是顯而易見的結果。 郭靖年紀比老四絕、周伯通等小了四十來歲。神鵰時期的他正當年青力盛之時,精力體力較之已然年老力衰的老四絕、周伯通等均是遠遠勝過,所學又是完整版的九陰真經,武功進步速度明顯比老四絕、周伯通等更快。是以,從射鵰末到神鵰初這十一二年中,郭靖的武功從殊非歐陽鋒對手,追到了與歐陽鋒並駕齊驅、難分勝敗的程度。同樣的道理,以郭靖更勝於歐陽鋒、洪七公的武功進境(郭靖是神鵰中期的大勝關英雄大會之後,才開始助守襄陽的,此前一直在桃花島勤修苦練),到了六七年後的神鵰中期,其武功內力非但絕無可能不及歐陽鋒、洪七公,而且隱隱已超越了歐陽鋒、洪七公,旁白描述的郭靖降龍十八掌超越洪七公,眾人評價的郭靖武功無人能及/冠絕當時/當世第一/天下無敵等等,恰好也證明了這一點。 「他在笑談之中斗然刺出一劍,招數固極凌厲,又是出其不意的近身突襲,法王只要武功稍差,若與尼摩星、瀟湘子等人相仿,這一劍已自送了他的性命,總算他變招迅捷,危急中運勁左臂,向外疾掠,擋開了劍鋒。」 「就在這時,法王的金輪和瀟湘子的桿棒已同時攻到。郭靖一扯金龍鞭不下,大喝一聲,一股罡氣自金鞭上傳了過去。尹克西胸口猶如被大鐵鎚重重一擊,眼前金星亂舞,哇的一聲,噴出一口鮮血。郭靖已放脫金鞭,回手招架。尹克西自知受傷不輕,慢慢退開,在地膝而坐,氣運丹田,忍住鮮血不再噴出。  法下與瀟湘子、尼摩星見郭靖一上手就將尹克西打傷,都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喜的是少了一人搶那「蒙古第一勇士」的頭銜,懼的是郭靖如此厲害,只怕自己也折在他手裡。當下三人不敢冒進,嚴密守注門戶。」 「郭靖右掌正與法王各以上乘內力相比拚,卻發覺自己與楊過同時遇險,他不救自己,先護楊過,左掌「神龍擺尾」,砰的一聲,擊中桿棒,只震得瀟湘子全身發燒,一張白森森的臉登時通紅。  但便在此時,尼摩星著地滾進,鐵蛇挺上,蛇頭已觸到郭靖左脅。郭靖全身內勁有七成正在對付金輪法王,三成震開瀟湘子的桿棒,全無餘力抵禦鐵蛇,危急中左脅斗然向後縮了半尺,總算避過了敵招最厲害的鋒芒,但鐵蛇蛇頭還是刺入他脅中數寸。」 瀟湘子、尼摩星等人武功只是比金輪法王稍弱,但郭靖在被圍攻情況下,一上手就打傷伊克西;郭靖以七成內勁對抗金輪法王,三成內勁就震得瀟湘子全身發燒,一張白森森的臉登時通紅。瀟湘子、尼摩星的武力在42~43之間,伊克西武力在38~42左右,則郭靖的武力≥(42~43)×2.83≈119~122。 「豈知郭靖近二十年來勤練「九陰真經」,初時真力還不顯露,數十招後,降龍十八掌的勁力忽強忽弱,忽吞忽吐,從至剛之中竟生出至柔的妙用,那已是洪七公當年所領悟不到的神功,以此抵擋三大高手的兵刃,非但絲毫不落下風,而且乘隙反撲,越斗越是揮灑自如。……金輪法王的武功與郭靖本在伯仲之間,郭靖雖然屢得奇遇,但法王比大了二十歲年紀,也即多了二十年的功力,二人若是單打獨鬥,非到千招之外,難分勝敗,再加上瀟湘子和尼摩星兩個一流好手相助,法王本來不難取勝,只是郭靖的降龍十八掌實在威力太強,兼之他在掌法之中雜以全真教天罡北斗陣的陣法,斗到分際,身形穿插來去,一個人竟似化身為七人一般;又因他一上來便將尹克西打傷,這一下先聲奪人,敵對的三人先求自保,不敢放手攻擊,是以雖然以三敵一,也只打了個平手。又拆數十招,法王的金輪漸漸顯出威力,尼摩星的鐵蛇也是攻勢漸盛。郭靖暗感焦躁:「如此纏鬥下去,我終究要抵敵不住。過兒和那大個兒到那邊相鬥,那大個兒武功平平,這會兒該當已料理了他。須得儘快跟過兒會合,共謀脫身。」四人全力拚搏,目光不敢有瞬息旁顧,楊過與馬光佐在十餘丈外觀斗,郭靖等四人均無暇顧及。……這時郭靖與楊過在萬軍之中已鬥了大半個時辰,日光微偏,法王舞動金輪,招數突變,當的一下,與楊過長劍相交。」 蒙古軍營大戰的前一晚,楊過假裝走火入魔,郭靖為之調理內息,大耗元氣,連日來更是連番惡戰,大耗心力,顯然蒙古軍營這一戰,對郭靖來說並不公平,且不說他的體力、精力、內力均非最佳狀態,就作戰而言,也是客場作戰,甚為不利。再者,蒙古軍營大戰,其實郭靖也未能盡展實力,至少雙手互搏的絕招,便沒有怎麼施展(僅僅是對付尹克西時使了一招),甚至還要背負著楊過作戰,被楊過屢次暗算、拖累。當然,郭靖並非神鵰一書的男主角,書中武功描寫也是為了情節服務的,金庸這樣處理,也無不可。 蒙古軍營大戰中,法王、瀟湘子、尼摩星在初始之時雖然「先求自保,不敢放手攻擊」,但拆了百來招之後(由兩個「數十招」組成),金輪法王、瀟湘子、尼摩星的攻勢都已經完全展開,乃是「四人全力拚搏,目光不敢有瞬息旁顧」。因此金輪法王等也僅僅是開始的百招左右先求自保,但百招之後則是全力搏擊了,而交手一百招對高手而言,用時不過片刻。 然而郭靖、楊過前後與金輪法王等的交手時間,長達大半個時辰,且從郭靖受傷到「這時郭靖與楊過在萬軍之中已鬥了大半個時辰,日光微偏」這句話,不過片刻時光而已。顯然,郭靖與金輪法王等的交手時間,絕不短於半個時辰。以郭靖、金輪法王等的武功,不短於半個時辰的交戰時間,交手招數何止數百招,甚至數千招都有可能,即使扣除去金輪法王等開始之時因「先求自保,不敢放手攻擊」而有所保留的百來招,郭靖與金輪法王等的全力拚搏的招數,也必然在數百招以上。 另外,金輪法王等人的各懷鬼胎、相互牽制,是郭靖受傷後諸人為了爭功才發生的,前面可是實打實的全力拚搏。 「郭靖右掌正與法王各以上乘內力相比拚,卻發覺自己與楊過同時遇險,他不救自己,先護楊過,左掌「神龍擺尾」,砰的一聲,擊中桿棒,只震得瀟湘子全身發燒,一張白森森的臉登時通紅。」 「楊過早已算到:「郭伯母智謀勝我十倍,我若有妙策,她豈能不知?她邀我來此相商,唯一用意,便是要我和姑姑伴同郭伯伯前去敵營。郭伯伯到得蒙古軍營,法王、瀟湘子等合力縱能敗他,但要殺他擒他,卻也未必能夠。」 此戰,郭靖因不救自己,先救楊過,最終受傷落敗。但此戰,郭靖同樣打傷了尹克西、尼摩星,即使輸了,也不丟人。郭靖縱然輸了,也不是因為武功不及對方,而是輸在楊過的詭計之下。郭靖若不曾為楊過大耗元氣,不曾背負楊過作戰,法王等四人聯手,縱能敗他,也傷不了他。 因此,蒙古大營一戰,法王、瀟湘子、尼摩星聯手,要擊敗郭靖至少需要數百招。神鵰中期,法王的武力在104左右,瀟湘子、尼摩星的武力在42~43之間,因為法王實力比尼瀟二人強很多,三人聯手屬於強弱懸殊組合聯手,又因為此戰法王正面與郭靖對抗,比拼掌力內力,是對抗郭靖的主力,因此三人聯手武力應為:[法王武力]+[尼瀟聯手武力],即 104+(42~43)×4/3 = 160~161,則郭靖的武力≥(160~161)÷1.18=136~137。 綜上,神鵰中期郭靖的武力不低於136。 4、神鵰末期,郭靖的武功: 神鵰末期郭靖極少出手,對於其武功的描述也極少,只能有一些模糊的推斷。 「兩人哈哈一笑,重行歸座,斟酒再飲。黃藥師道:「老弟這一路掌法,以力道的雄勁而論,當世唯小婿郭靖的降龍十八掌可以比擬。老夫的落英神劍掌便輸卻一籌了。」」 「郭襄限於年歲,武功雖不甚精,但她親友中不少是當世第一流的武學高手,見識是極高的,……郭襄心想:「說到掌力的剛猛渾厚,又有誰能及得爹爹的降龍十八掌?你們這崑崙三聖僻處荒山,井底觀天,夜郎自大,總有一日叫你們見識見識中土人物。」」 「張三丰於剎那之間,只覺掌心中傳來這股力道雄強無比,雖然遠不及自己內力的精純醇正,但泊泊然、綿綿然,直是無止無歇、無窮無盡,一驚之下,定睛往張無忌臉上瞧去,只見他目光中不露光華,卻隱隱然有一層溫潤晶瑩之意,顯得內功己到絕頂之境,生平所遇人物,只有本師覺遠大師、大俠郭靖等寥寥數人,才有這等修為,至於當世高人,除了自己之外,實想不起再有第二人能臻此境界。」 「張無忌道:「……據說貴派創派祖師郭女俠的父親郭靖大俠,資質便十分魯鈍,可是他武功修為震爍古今,太師父說,他自己或者尚未能達到郭大俠當年的功力。你峨嵋派內功的法門似乎尚在武當派之上,依我瞧啊,你將來的成就當可超過尊師滅絕師太。」」 已多年未見郭靖施展降龍十八掌的黃藥師,依舊認為郭靖的降龍十八掌力道之雄勁,足與楊過的黯然銷魂掌比擬;而見識極高,且親歷了楊過與周伯通、楊過與金輪法王這兩場大戰的郭襄,則認為郭靖掌力之剛猛渾厚,無人能及;即便是絕代宗師張三丰,對郭靖的武功也是敬服不已,稱其武功修為震爍古今,自言或者尚未能達到郭靖當年的功力。 「郭靖右掌正與法王各以上乘內力相比拚,卻發覺自己與楊過同時遇險,他不救自己,先護楊過,左掌「神龍擺尾」,砰的一聲,擊中桿棒,只震得瀟湘子全身發燒,一張白森森的臉登時通紅。但便在此時,尼摩星著地滾進,鐵蛇挺上,蛇頭已觸到郭靖左脅。郭靖全身內勁有七成正在對付金輪法王,三成震開瀟湘子的桿棒,全無餘力抵禦鐵蛇,危急中左脅斗然向後縮了半尺,總算避過了敵招最厲害的鋒芒,但鐵蛇蛇頭還是刺入他脅中數寸。」 「史叔剛緩步上前,伸掌平平推出。楊過叫道:「好功夫!」左掌伸出相抵,微微一笑,使上了三成掌力。他十餘年來在海濤之中練功,掌力倘若用足了,別說血肉之軀,縱然大樹厚牆,也是一掌而摧。史叔剛曾得異人傳功,內力卻亦不同凡俗,身子一晃,竟不後退。楊過道:「小心了!」掌力催動,又加上了兩成勁道。史叔剛眼前一黑,知道性命不保,忽聽得楊過說道:「啊,你身上有病!」身前一股排山倒海而至的巨力瞬時間消於無影無蹤。史叔剛死裡逃生,獃獃的說不出話來。」 同樣是三成,神鵰末期楊過的三成掌力,僅僅讓重傷在身、行動不便的一流高手史叔剛「身子一晃,竟不後退」,而神鵰中期的郭靖三成內勁卻已震得超一流高手瀟湘子「全身發燒,一張白森森的臉登時通紅」。要知道,累日以來,郭靖連番惡戰,本已大耗心力,而他在去蒙古軍營與法王等大戰的前夜,又大耗元氣為搞鬼的楊過意守丹田,調理內息,次日又是一場惡戰,無論精力還是內力,均已非最佳狀態;而史叔剛卻是重傷在身,以至於「雙目凹進,滿臉蠟黃」、「病奄奄的有氣無力」、「走路搖搖晃晃」、「身上有病,縱躍不得」(詳見注釋[1]),身體狀態極差,體力明顯不足,內力也發揮明顯打了個折扣,而掌法武技更不可能比得上楊過。 可見,甚至是神鵰末期的楊過,內力都未必能勝過神鵰中期的郭靖(詳見注釋[2])。 注釋[1]:關於史叔剛身體狀態的原文如下:①、西山一窟鬼中尚有四人未曾出手,對方卻只青甲獅王一人空手掠陣,他靠在一頭雄獅身上,病奄奄的有氣無力。②、眼見史叔剛雙目凹進,滿臉蠟黃,走路也搖搖晃晃,顯然患病不輕,對他毫不在意。③、史叔剛哼了一聲,搖搖晃晃的向笑臉鬼走去。笑臉鬼不敢和他正面為敵,快步閃開。史叔剛因身上有病,縱躍不得,仍是有氣沒力的向他走去。 注釋[2]:掌力與內力、本力的關係,可以簡單的表述為:掌力≈內勁×掌法加成+本力(詳見本人的《掌力論》)。 先看看一燈的內力: 「那白眉僧緩緩的道:「不應作而作,應作而不作,悔惱火所燒,證覺自此始……」這幾句偈語輕輕說來,雖在黑衣僧牛吼一般的喘息之中,仍令人聽得清清楚楚。楊過吃了一驚:「這老和尚內功如此深厚,當世不知有誰能及?」」 「楊過聽到一燈的聲音,也是十分喜歡,他知一燈所使的是上乘內功」千里傳音」之法。這功夫雖然號稱「千里傳音」,自然不能當真聲聞千里,但只要中間並無大山之類阻隔,功夫高深之人可以音送數里,而且聽來如同人在身側,越是內功深湛,傳音越是柔和。楊過只聽了他這兩句話,心下便大為欽服,自嘆這位高僧功力渾厚,自己頗有不及,又想:「這老婦原來叫作瑛姑。不知一燈大師要見她何事?有他出面調處,靈狐或能到手。」」 「這四招一過,一老一少都暗自佩服對方。楊過心想:「自練成這黯然銷魂掌以來,所遇強敵當以此翁為最,若要勝他,委實不易。倘欲真分勝負,非以內力比拼不可,那時若不是一死一傷,便如洪七公與我義父比武那般,鬧個同歸於盡,卻又何苦?」」 神鵰中期,楊過練成重劍之後,內力、武功、見識都已經到了極高的境界,前後又與金輪法王數度交手,連內力也比拼過,既見識過郭靖、黃藥師、周伯通、裘千仞等人的內力/武功,也曾經聽過周伯通、黃藥師以音功展現內力,但一燈大師一展示內力,他便認為一燈大師內力之深厚,當世無人能及;神鵰末期,一燈大師以上乘內功「千里傳音」之法懇求瑛姑相見,楊過只聽了他兩句傳音,心下便大為欽服,自嘆一燈大師功力渾厚,自己頗有不及。顯然,論內力之深厚,一燈大師才是老一輩最強之人,黃藥師、周伯通等均要遜於他;而實戰證明,楊過若與周伯通比拼內力,不是一死一傷,就是同歸於盡,而且贏的還不一定是楊過,顯然周楊二人內力半斤八兩,旗鼓相當。因此,一燈大師內力之強,實在楊過、周伯通、黃藥師等之上。 「他連彈三下,但聽得撲通、撲通、撲通三響,瀟湘子等三人摔在樓板之上,暈了過去。這「彈指神通」奇功與楊過的「黯然銷魂掌」鬥了個旗鼓相當,誰也沒能贏誰。」 「丘處機道:「這何消說得?你想當世之間,論指力是誰第一?」郭靖道:「那自然是一燈大師的一陽指。」」 「一燈與法王本來相距不過數尺,但你一掌來,我一指去,竟越離越遠,漸漸相距丈余之遙,各以平生功力遙遙相擊。……但他此時正出全力和一燈大師相抗,半分也鬆懈不得,雙鵰突然撲到,只得左掌向上揚了兩下,兩股掌力分擊雙鵰。雙鵰抵受不住,直衝上天。這是這麼一打岔,一燈立佔上風。法王左掌連催,方始再成相持之局。」 彈指神通是以招數簡明、力大勁厲見稱[1,龍象般若功也是以剛猛巨力見長,而一陽指雖然有個「陽」字,實際上卻並非剛猛凌厲的指力,更不是以力雄人的武功,而近於陽柔一類[2]。黃藥師與楊過較技比力,彈指神通與黯然銷魂掌鬥了個旗鼓相當,誰也沒能贏誰,然而以指力而論,一燈大師的指力才是當世第一,黃藥師的彈指神通尚得屈居其下;一燈大師以一陽指與金輪法王的龍象般若功較力,可以說是以短擊長[3],但一燈大師的指力之強,已可與金輪法王的掌力正面相抗,絲毫不落下風,而原文顯示楊過的掌力卻是不及金輪法王的[4。顯然,單論力道大小(掌力/指力),以上諸人排名大體如下:一燈大師≈金輪法王>楊過≈黃藥師;而考慮到力道強弱與功法加成、本力等因素的關係,以之推導諸人內力強弱,一燈大師的內力楊過、黃藥師等之上,也在金輪法王之上,是顯而易見的。 注釋[1]:彈指神通與降龍十八掌相類,也是招式簡明、勁力精深的指法,其招數極為簡單,就是那麼一彈指而已(也正是因為彈指神通的招式簡明、勁力精深,所以射鵰小郭靖才能在臨安牛家村見了黃藥師與全真七子一戰,便學到了其中若干訣竅),而其勁力則是大得異乎尋常/力大勁厲,可見「彈指神通」是以力量見稱的指法。 注釋[2]:金庸筆下的武術,按剛柔陰陽屬性分類,可以大體分為四種:陽剛、陽柔、陰剛、陰柔。降龍十八掌、鐵掌功、大力金剛掌、金剛指等,可歸類為陽剛武術;太極拳、一陽指、純陽無極功等,可歸類為陽柔武術;空明拳、寒冰綿掌、幻陰指等,可歸類為陰柔武術;玄冥神掌、陰寒箭等,可歸類為陰剛武術。 注釋[3]:一陽指是點穴功夫,而且屬於陽柔一類武術,與大力金剛指、降龍十八掌這類以勁力見長,靠勁力取勝的剛猛功夫根本是不相同的,力量的硬拼硬架非其所長,正面的力量較量,可以說是以短擊長。 注釋[4]:金輪法王的「龍象般若功」掌力比楊過的「黯然銷魂掌」掌力更強,詳見本文的第七部分《神鵰末的金輪法王》。 綜合上面兩個結論可知,一燈大師內力之強,比周伯通、黃藥師、楊過、金輪法王等均要更勝一籌,實為老一輩內力最深厚的人物,金庸評其一陽指為「出神入化」、「登峰造極、爐火純青」、「沛然渾厚,無可與抗」、「玄功若神」,實是名副其實的。當然,一燈大師在內功法訣上,本來就比周伯通、黃藥師、楊過等更具優勢,先天功與九陰真經總旨內功畢竟不是白練的。 「楊過見了那僧人的身形步法,暗暗稱奇:「這人的輕功未必在龍兒和我之上,但手上拉了一少年,在這陡山峭壁之間居然健步如飛,內力之深厚,竟可和一燈大師、郭伯伯相匹敵。怎地江湖之上從未聽人說起有這樣一位人物?」」 「張三丰於剎那之間,只覺掌心中傳來這股力道雄強無比,雖然遠不及自己內力的精純醇正,但泊泊然、綿綿然,直是無止無歇、無窮無盡,一驚之下,定睛往張無忌臉上瞧去,只見他目光中不露光華,卻隱隱然有一層溫潤晶瑩之意,顯得內功己到絕頂之境,生平所遇人物,只有本師覺遠大師、大俠郭靖等寥寥數人,才有這等修為,至於當世高人,除了自己之外,實想不起再有第二人能臻此境界。」 神鵰中期,郭靖內力之深厚尚不如一燈大師,但到了神鵰末期,卻已是可與覺遠大師、一燈大師相匹敵,顯然郭靖雖分心於軍務,武功內力依舊有不小的進步;而神鵰末期,覺遠大師的內力在楊過之上(詳見注釋[1]),一燈大師的內力也在楊過、金輪法王、周伯通、黃藥師等人之上。顯然,覺遠、郭靖、一燈這三人才是神鵰時代內力排行榜中前三甲的人物,比之於楊過、金輪法王、周伯通、黃藥師等人猶有過之。恰巧,郭靖、一燈大師均修習了九陰真經總旨內功,覺遠大師則修習九陽真經達於大成境界,金庸的這番安排,九陰九陽並駕齊驅之意,不言而喻。 注釋[1]:覺遠、楊過內力高下的對比分析,請參看本文的第十一章節《覺遠》。 再看看神鵰末期其他的一些關於郭靖武功的蛛絲馬跡: 「黃藥師道:」中央黃陵五氣,屬土,由郭靖統軍八千,此軍直搗中央,旨在救出郭襄,不在殲敵。各軍背負土囊,中盛黃土,一攻至台下,立即以土囊滅火壓柴,拆台救人。」郭靖接令,站在一旁。」 「倘若楊過在此,此人武功不在當年歐陽鋒之下,此刻卻到那裡找他去?這西方的主將,倒是大費躊躇。」」 眾人擺「二十八宿大陣」救郭襄,郭靖負責中央,即便楊過當時在襄陽,黃藥師也只是分配他去當西方的主將。顯然黃藥師認為,中路救援郭襄,對付金輪法王,郭靖比楊過更合適。 「他素知郭靖深明大義,決不肯為了女兒而斷送襄陽滿城百姓,是以出言相激,盼他自逞剛勇,入了圈套。但郭靖怎能上他這個當,說道:「韃子若非懼我,何須跟我小女兒為難?韃子既然懼我,郭靖有為之身,豈肯輕易就死?」  法王冷笑道:「人道郭大俠武功卓絕,驍勇無倫,卻原來是個貪生怕死之徒。」他這激將之計若是用在旁人身上,或能收效,但郭靖身系合城安危,只是淡淡一笑,並不理會。」 「只聽得金輪法王高聲叫道:「八……九……十!好,舉火!」剎時間堆在台邊的柴草著火,濃煙升起。郭靖所統的八千黃旗軍背上雖各負有土囊,但攻不到台前二百步以內,只有徒呼負負。  黃蓉眼見黑煙中火焰上升,臉色慘白,搖搖欲墜。耶律齊伸手扶住,說道:「岳母,你到陣後休息,我便性命不保,也要救襄妹出來。」  便在此時,猛聽得遠處喊聲如雷,陣後數萬蒙古兵鐵甲鏗鏘,從兩側搶出,徑去攻打襄陽。「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呼聲震山撼野。蒙圖大汗蒙哥的九旄大纛高高舉起,疾趨城下,精兵悍將在大汗親自率領之下蜂湧攻城。  郭靖左手持盾,右手挺矛,本已搶到離高台不足百步之處,蒙古射手箭如蝗集,卻始終傷不著他,眼見便可竄上高台,忽聽得陣後有變,不禁吃了一驚,心道:「啊喲不好,中了韃子的調虎離山之計。安撫使懦怯懼敵,城中兵馬雖眾,但乏人統領,只怕大事不妙。」」 郭靖身系襄陽合城安危,有為之身,不可輕易就死,顯然郭靖是不會拿自己生命開玩笑,不會不惜命的。高台之下,郭靖所統領的八千黃旗軍攻不到台前二百步,郭靖卻已獨力突進到不足百步,眼見便可竄上高台。顯然,如無意外(蒙古軍調虎離山,突然攻城),郭靖必將登台與金輪法王交手的,而且是單身一人,無有助力。如果郭靖並無把握打贏金輪法王,那他豈不是去送死?須知,郭靖若真的登台與金輪法王單打獨鬥,輸了自然萬事皆休,就算是打個平手,也是全然無用,同樣救不了郭襄,自己反而身陷險境。 「蒙古軍督戰的萬夫長大喝:「放箭!」霎時之間千弩齊發。郭靖上躍之際早已防到此著,扯下長袍下襟,右手拉索,左手將袍子在身前舞得猶如一塊大盾牌,勁力貫袍,將羽箭盡皆擋開,……」 「蒙古軍奉忽必烈將令,在帳外排得密密層層,務要生擒郭靖,此時給他搶入陣來,眾兵將擒他不得,傷他不能,只聽得刀槍撞擊,叱喝叫嚷,反而阻住了法王等三人的追擊。」 「蒙哥居高臨下,放眼望去,只見一名宋軍將軍手執雙矛,騎了一匹高頭大馬,在戰陣中左衝右突,威不可當,羽箭如雨點般向他射去,都被他一一撥開。……蒙哥見他橫衝直撞,當者披靡,在百萬軍中來回衝殺,蒙古官兵雖多,竟是奈何他不得,……」 「但蒙古兵箭法精絕,台前數千精兵張弓發箭,勢不可當。萬箭攢射下……郭靖左手持盾,右手挺矛,本已搶到離高台不足百步之處,蒙古射手箭如蝗集,卻始終傷不著他,眼見便可竄上高台,忽聽得陣後有變,不禁吃了一驚,心道:「啊喲不好,中了韃子的調虎離山之計。」 「周伯通奪了兩枝長矛,當先開路,黃藥師和一燈各持一盾,倒退反走,抵擋追兵,四個女子居中,向前急闖。好在身處蒙古營中,敵兵生怕傷了自己人馬,不敢放箭,少了一件最厲害的兵器,否則若在空曠之地,萬箭齊發,周伯通、黃藥師等便有三頭六臂,又怎抵擋得了。」 神鵰之中,郭靖無數次沖陣破敵,於百萬軍中、槍林箭雨下,橫衝直撞、當者披靡,也曾無數次被圍攻,陷入孤立無援的絕境,除卻因楊過暗算而受傷的那一次,都是全身而退;然而神鵰末期,集合黃藥師、周伯通、一燈、黃蓉等七人的戰力,在蒙古軍最厲害兵器弓箭使用受限制的情況下,反而無法突破蒙古軍大營,數人都受了重傷。同樣面對弓箭,若是在空曠之地,蒙古軍萬箭齊發,周伯通、黃藥師等便是有三頭六臂也擋不住,然而蒙古軍無論是千弩齊發,還是羽箭如雨點,或者箭如蝗集……,郭靖卻自始至終都能毫髮未傷、全身而退。對比之下,在軍陣中的戰力,郭靖實在是比周伯通、黃藥師等強太多了。 綜合以上,郭靖的武力應不在楊過、老頑童之下,也就是說郭靖的武力≥136。 郭靖既精擅至剛至堅的外家巔峰神功降龍十八掌,又精擅內家至柔拳術空明拳,還擁有武學最高境界的《九陰真經》全本,武功剛柔陰陽,無一不具,更擁有分心互搏這種能憑空大幅度提升戰鬥力的無上武技,雜以融入「天罡北斗陣」陣法的輕功身法,是以郭靖武功配置之完美、融洽與和諧,在金庸十五部小說書之中都是極其罕見的。 ●請問您筆下的男主角中,誰的武功最高?(金庸/浙江大學/2001年)答:這個不太好說,男主角我最喜歡令狐沖、楊過、蕭峰。武功最高就不好說了,不過郭靖武功是很好的,算是第一吧。郭靖為國為民,我是很佩服的。 2001年,金庸在浙江大學回答讀者提問的時候,不僅對郭靖的品格予以了極高的評價,對於郭靖的武功,金庸也認為算是男主角中第一的,這應該是最直接、最正面的評價了。 (十)、老頑童周伯通: 作為新五絕之首的「中頑童」周伯通,武功到底如何呢?是否名符其實呢? 「郭靖道:「你拿得定能夠勝他?」周伯通道:「我武功仍是遜他一籌,但既已練就了這套分身雙擊的功夫,以二敵一,天下無人再勝得了我。黃藥師、洪七公、歐陽鋒他們武功再強,能打得過兩個老頑童周伯通么?」」 「周伯通道:「我一隻手是打你不過的,唉,不過沒有法子。我說甚麼也不能對不起師哥。」右手運力抵擋,左手垂在身側,他本身武功原不及黃藥師精純,右手上架,被黃藥師內勁震開,一個踉蹌,向後跌出數步。」 「黃藥師在桃花島上與他動手之時,覺得他拳腳勁力大得出奇,這時見他拳法雖然精奇,勁力卻已較前減弱,只堪堪與自己打了個平手,正自奇怪,聽他這麼說,不禁暗暗納悶,不知他使了甚麼希奇古怪法兒,方能將一門上乘武功硬生生從自身驅除出去。」……只聽黃蓉叫道:「老頑童,你聽不聽我的話?」周伯通道:「我打不贏你爹爹,你放心。」 「黃蓉道:「按理說,原是老頑童武功最強,但若他不使《九陰真經》上的功夫,卻又不及另外四人了。」」 射鵰之中,不使兩手互搏、分心兩用之術的老頑童武功仍舊不及老四絕,非但老頑童自認武功仍是略遜東邪一籌,而旁白也點明他的武功不及東邪之精純。第一次華山論劍之後,王重陽的葬禮上,西毒與老頑童的第一次交手,三、四十招時老頑童已難以招架;數年後,老頑童第一次與黃藥師交手,也是被打斷了雙腿,此後十五年中多次交手,始終不敵黃藥師。不過,老頑童的武功進境要比四絕進境更快,十五年後老頑童再與東邪的比拼可以看出,雖然依舊不如四絕,但差距卻小了很多。當然,老頑童與四絕差距的拉近,主要是因為「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是非常困難的事,老四絕武功早已經登峰造極,要再求進步,艱難無比,而周伯通武功本來較低,進步空間自然比老四絕更大。所以,周伯通射鵰前期十餘年中武功進步比老四絕快,但未必能一直比老四絕快,因為老頑童在射鵰中後期,也同樣進入了武功登峰造極的境界,同樣是要再求進步,艱難無比。 「周伯通一愣,他對一燈和瑛姑負疚極深,兩人若是有難,便舍了自己性命相救,也無半分躊躇,然見郭襄笑吟吟的絕無絲毫擔憂的神色,大笑道:「你想騙我嗎?段皇爺武功出神入化,怎會有大禍臨頭?倘若真有厲害的對頭,他打不過,我也打不過。」」 「法王又是一驚:「這粒小石子從如此遠處射來,竟撞得我輪子晃動,此人功力之強,決不在那老和尚和老頑童之下,怎地天下竟有如許高手?」」 「周伯通知道這一掌力似穹廬,圓轉廣被,實是無可躲閃,當下舉掌相迎,拍的一下,雙掌相交,不由得身子一晃,都只為他過於託大,殊不知他武功雖然決不弱於對方,但一掌對一掌,卻遠不及楊過掌力的厚實雄渾。」 「這四招一過,一老一少都暗自佩服對方。楊過心想:「自練成這黯然銷魂掌以來,所遇強敵當以此翁為最,若要勝他,委實不易。倘欲真分勝負,非以內力比拼不可,那時若不是一死一傷,便如洪七公與我義父比武那般,鬧個同歸於盡,卻又何苦?」」 「楊過要將周怕通擊敗,原非易事,但只求自保,老頑童也奈何他不得,不論周伯通如何故露破綻,如何假意示弱,楊過終不上當,那「黯然銷魂掌」中新的招式再不顯示,偶爾卻將「心驚肉跳」、「杞人憂天」、「無中生有」、「拖泥帶水」這四招略加變化的使將出來,更令周伯通心癢難搔。」 「這「彈指神通」奇功與楊過的「黯然銷魂掌」鬥了個旗鼓相當,誰也沒能贏誰。」 「各人聽了,都是一怔,說到武功之強,黃藥師、一燈等都自知尚遜周伯通三分,所以一直不提他的名字,只是和他開開玩笑,想逗得他發起急來,引為一樂。」 射鵰時代,老頑童若不使用九陰真經中的武功,就算使出互搏之術,也只是可與黃藥師打個平手,時間一長似乎依舊不敵;若同時使出互搏與九陰,方能勝過黃藥師。然而神鵰時代,九陰真經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黃藥師、一燈、洪七公、歐陽鋒等都已研習,並且他們都是用心研習九陰真經,而周伯通卻礙於誓言,連想都不敢想,更不會主動修鍊,則周伯通來自於九陰真經的優勢,自然蕩然無存了,以至於到了神鵰末期,周伯通認為一燈打不過的敵手,他也打不過。因此,雖然黃藥師在射鵰中略遜周伯通一籌,但在神鵰之中,差距卻縮小到了三分,可以說微乎其微了。也就是說,神鵰時期,反而是黃藥師、一燈等人的武功進境比周伯通更快。 從第二次華山論劍第三次華山論劍這段時間內,黃藥師、一燈等的武力從116左右提升到了132左右,大約提升了一成三四分這樣,而同時段的周伯通武功進境不及黃段等人,則在第三次論劍之時,其武力<(121~128)×(132/116)≈137~147。 周伯通單使空明拳,就難以抵敵楊過的黯然銷魂掌,黃藥師的彈指神通卻與楊過的黯然銷魂掌旗鼓相當。因此,不用互博之術,不使九陰真經上的武功,周伯通仍舊稍遜於黃藥師。若武功存在明顯看見的差距,則必然要在千招內分勝敗,即武力差距不小於一成。因此,神鵰末期,周伯通(非互搏/非九陰)的武力≤132÷1.1≈121。 雖然第三次華山論劍之時,東邪、南帝等均自知尚遜老頑童三分,但是周伯通卻也認為南帝打不過的敵手,自己也打不過,顯然周伯通認為自己與南帝的差距並不大;而從與楊過的較量情況來看,周伯通與黃藥師也不存在明顯的差距。因此,這個「三分」顯然不是「三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三」這樣的意思。 「說到武功之強,黃藥師、一燈等都自知尚遜周伯通三分」這段話中的「分」當與天龍八部中黃眉僧自述當年自己的金剛指功力為「二成六七分」的「分」類似,則老頑童的武力約為:132×(1+3%)=136。老頑童與東邪、南帝的三分的差距,已經無法體現在勝負上,而是若真的交手,會略佔上風之類的優勢而已。 「周伯通生性好武,雖在百花谷隱居,每日仍是練功不輟,但以他如此功力,普天下哪裡找對手去?」 「黃藥師笑道:「老頑童啊老頑童,你當真了不起。我黃老邪對『名』淡泊,一燈大師視『名』為虛幻,只有你,卻是心中空空蕩蕩,本來便不存『名』之一念,可又比我們高出一籌了。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頑童,五絕之中,以你居首!」」神鵰末期,周伯通的功力已是普天下找不到對手,第三次華山論劍的「中頑童」稱號,實至名歸!第三次華山論劍雖然沒有真的開打,但結果卻還是較為公正的,如黃藥師所言,五絕之中,以老頑童居首![1]注釋[1]:老頑童在心胸境界上比黃藥師、一燈高,在武功上也勝過黃藥師、一燈等三分,這是黃藥師推老頑童為五絕之首的原因,但這個結論郭靖、楊過來說,卻是不公平的,這種一團和氣的「華山論劍」,其實也宣告了「華山論劍」的末日。論及心胸境界,郭靖只在老頑童之上,絕無不及之理,這在《射鵰英雄傳》的《第十六回 九陰真經》一章就有極明確的證據,射鵰時期的青年郭靖已然身具王重陽所言的「救世濟人的胸懷」,老頑童、黃藥師等修習武功,也不過停留在修身養性、強身健體、武林爭勝等等之上,又怎能與郭靖「救世濟人」的博大胸襟,「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境界相提並論?論及武功,「說到武功之強,黃藥師、一燈等都自知尚遜周伯通三分」這句話中的「等」,所指乃是故意跟老頑童開玩笑、逗他發急的那幾個人,郭靖在第三次論劍之上,幾乎一言不發,更別說和老頑童開玩笑了,顯然這個「等」是不包括郭靖的;而楊過「一直自負己雖獨臂,決不輸於天下任何肢體完好之人」,且楊過與周伯通交手也未曾落下風,更不可能突然就認為自己不如周伯通了。論及實戰/真打,神鵰末期周伯通的實戰表現,比起郭靖、楊過二人來,非但未能超過,反而似是略有不如。(十一)、覺遠 先看看覺遠與楊過的內力高下: 「這兩句喝聲只震得滿山皆響,顯是內力充沛之極,雖不威猛高昂,但功力之淳,竟是不弱於楊過的長嘯。」 「楊過見了那僧人的身形步法,暗暗稱奇:「這人的輕功未必在龍兒和我之上,但手上拉了一少年,在這陡山峭壁之間居然健步如飛,內力之深厚,竟可和一燈大師、郭伯伯相匹敵。怎地江湖之上從未聽人說起有這樣一位人物?」」 覺遠大喝所展現的功力之淳,不在楊過的長嘯之下,聯繫前後文,這個「淳」所指顯然為「內力充沛之極」。而楊過的長嘯是有功法加成的(就算不如獅子吼也差不遠),覺遠可沒這類功法加成,但覺遠所展現的內力充沛已不在楊過之下。 再者,楊過對覺遠的「輕功」評價為「這人的輕功未必在龍兒和我之上」,已經不敢肯定小龍女與自己的輕功是否能匹敵覺遠了,則覺遠的「輕功」縱然不在楊過之上,至少也是相若。但事實上,覺遠根本不會任何輕功,也不會任何運勁發力的技巧,完全是依靠深厚的內力。 不會輕功的覺遠,「輕功」表現卻已經與身負當時最高級輕功功法的楊過相若,則誰的內力更深厚,不言而喻。 因此,覺遠的內力顯然要比楊過更高一籌。 「覺遠袍袖一拂,擋在他的面前。瀟湘子惡念陡起,吸一口氣,將他深山苦練的內勁全部運在雙掌之上,挾著一股冷森森的陰風,直撲覺遠胸口。  楊過、周伯通、一燈、郭靖四人齊聲大叫:「小心了!」但聽得砰的一響,覺遠已然胸口中掌,各人心中正叫:「不妙!」卻見瀟湘子便似風箏斷線般飄出數丈,跌在地下,縮成一團,竟爾昏暈了過去。原來覺遠不會武功,瀟湘子雙掌打到他身上,他既不能擋,又不會避,只有無可奈何的挨打,可是他修習九陽真經已有大成,體內真氣流轉,敵弱便弱,敵強愈強。那掌力擊在他身上,盡數反彈了出來,變成瀟湘子以畢生功力擊在自己身上,如何不受重傷?  眾人又驚又喜,齊口稱譽覺遠的內力了得。但覺遠茫然不解,口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那僧人回過頭來,兩人相對,都是一愕。原來這僧人便是覺遠,三年以前,兩人在華山絕頂曾有一面之緣。郭襄知他雖然生性迂腐,但內功深湛,不在當世任何高手之下,便道,「我道是誰,原來是覺遠大師。你如何變成了這等模樣?」」 「郭襄聽到「其病於腰腿求之」這句話,……那日瀟湘子打他一掌,他挺受一招,反而使瀟湘子身受重傷,如此神功,便是爹爹和大哥哥也未必能夠。今日他師徒倆令何足道悄然敗退,自又是這部九陽真經之功。他口中喃喃念誦的,莫非便是此經?」」 最頂級內功修鍊到大成境界,作者以旁白形式寫明的只有覺遠一個人,覺遠的內力非但不在神鵰時期任何人之下,而且隱隱然是神鵰時期的第一人,甚至整個三部曲時代都是如此。(十二)、神鵰中期的金輪法王: 金輪法王在金庸的設定中,便是一個矛盾的人物,特別在於其武力的兩面性。這個兩面性體現如下: B 法王面對非絕頂高手(四絕、郭靖、老頑童等)之時,只能展現出超一流高手的實力。 1、先從書中人物的獨白、對白來確定金輪法王的實力: 「他倒並非對二人另眼相看,卻是知道黃蓉、小龍女、楊過三人武功雖然都不及自己,但如聯手相鬥,那就不易應付,即使得勝,也未必定可擒獲黃蓉,因之有意相間,那是得其主幹、舍其旁枝之意。」 「豈知金輪法王本來擔心黃蓉、小龍女、楊過三人聯手合力,這才對楊過客氣,此刻聽了他這幾句話,向黃蓉臉上一望,果見她容色憔悴,病勢竟自不輕,心想單憑你這兩個少年男女,我金輪法王又有何懼?」 「楊過一驚,道:「將他擒住?」黃蓉道:」那又有何難?此刻你我聯手,智勝於彼,力亦過之,現下我要解說這亂石陣的奧妙,你一時定然難以領會,好在你記心甚好,只須將三十六般變化死記即可。楊過瞧了她的神情,知她已想到計策,當下故作不知,說道:「若是你身子安健,和我雙戰法王,自能獲勝,又或能邀得我師父來,那也好了。」」 「他敗在小龍女與楊過聯手的「玉女素心劍法」之下,引為畢生奇恥,此後苦苦思索,始終想不出破解之法,這時見谷主陰陽刃法極是厲害,頗不在自己金輪之下,於是出言相激,要他三人相鬥,一來可乘機再鑽研二人聯劍招法中的破綻,尋求取勝復仇之機,「二來也盼他們斗個三敗俱傷。」 「金輪法王、瀟湘子等均是一流高手,與人動手,決不肯自墮身份,倚多為勝,但郭靖武功實在太強,每人又均想得那「蒙古第二勇士」的封號,只怕給旁人搶了頭籌,但見白刃閃動,黃光耀眼,四人手中均已執了兵刃。」 「金輪法王應蒙古太后之聘,受封為蒙古第一國師,瀟湘子與尼摩星一直氣忿不服,此時見他如此蠻橫,更加惱怒,兩人相互使個眼色。」 「法王見他如此勇決,倒也好生佩服,又想他雙足殘廢,從此不足為患,伸手點了他雙腿膝彎處的「曲泉穴」及大腿上的「五里穴」,先止血流,然後取出金創葯敷上創口,撕下他外衣包紮了斷腿。」 「法王將搭在他肩頭的手略略一松,稍減下壓之力,心想:「這兩個道士不過四十歲左右,內功居然如此精純,倒也不易。」……法王也曾聽過丘處機的名頭,知他是全真派第一高手,眼見尹趙二人武功不弱,心想全真派劍術內功果然名不虛傳,自己此番幸得一出手便制了先機,否則當真動手,卻也須二三十招之後方能取勝。」 「眾人「阿」的一聲,一齊站了起來。法王等均已明白,原來裘千尺適才並非指點楊過如何取勝,卻是教他如何從不可脅之中,尋求可勝之機,並非指出公孫止招數中的破綻,而是要楊過在敵人絕無破綻的招數之中,引他露出破綻。她一連指點了幾次,楊過便即領會了這上乘武學的精義。各人心中均佩服無已,暗道:「敵人若是高手,招數中焉有破綻可尋?這位裘老前輩的指點,當真令人一生受用不盡。」」 「裘千尺緩緩的道:「公孫止的祖上在唐代為官,後來為避安史之亂,舉族遷居在這幽谷之中。他祖宗做的是武官,他學到家傳的武藝,固然也可算得青出於藍,但真正上乘的武功,卻是我傳的。」」 (1)、法王擔心黃蓉、小龍女、楊過三人聯手合力,並無取勝把握,黃龍楊三人聯手武力在65~67左右,則法王的武力應該不大於65~67。(2)、楊過與黃蓉均認為,黃蓉若身子安健,與楊過聯手就可以擊敗金輪法王。須知,當時楊過的武功只與孫不二相若,遠不如李莫愁/黃蓉,這說明金輪法王與黃蓉差距甚小。(3)、法王對尼摩星、瀟湘子是忌憚與防備,而尼摩星、瀟湘子對法王也是一直氣忿不服,屢次挑釁與挑戰,可以看出法王縱然比尼摩星、瀟湘子武功更強,也是強得很有限,遠遠說不上遠勝。(4)、法王認為公孫止「陰陽刃法極是厲害,頗不在自己金輪之下」,顯然公孫止、法王武功差距不大,而公孫止武力約在50左右,則法王的武力也應在50左右。(5)、法王需要二三十招才能勝過尹志平、趙志敬的聯手,而趙志敬的武力在15~17之間,尹志平稍遜於趙志敬(但也是伯仲之間的),但原文寫明:「(孫不二)武功遠遠勝過趙志敬」。尹趙二人聯手若只是一般型聯手,其聯手武力則在20~23之間,那麼法王的武力也不過:(20~23)×(1.58~1.71)=31~40左右;往最有利於法王的情形設想,假設尹趙聯手有如神助,其聯手武力也超不過30~34左右(非互補,又無合體技聯手合力的極限了),那麼法王的武力也不過:(30~34)×(1.58~1.71)=53~58左右(注釋[1])。(6)、裘千尺的武功是裘千仞所傳,但她對楊過的指點,讓法王等心中也佩服不已,感覺到一生受用不盡,這至少說明法王的武理與見識是不如裘千尺的,自然更不如裘千仞了。另外,公孫止真正上乘的武功是裘千尺所傳,陰陽倒亂雙刃法也是裘千尺更改完善的,但已讓金輪法王承認其極是厲害,頗不在自己金輪之下,這實際也證明了法王法王的武理與見識,十之八九難與裘千仞相提並論。 注釋[1]:李莫愁勝過楊過、耶律齊聯手需要半個時辰以上,而楊過、耶律齊的武功均在趙志敬、尹志平之上,如果金輪法王需要二三十招後才能勝過尹趙聯手,那他要打贏李莫愁至少需要二三十招以上,這與旁白:「說到武功內力,法王均勝一籌,何況李莫愁手中又抱著一個嬰兒,按理不到百招,她已非敗不可」還是相吻合的。 2、從旁白評價確定法王的實力: 「金輪法王武功雖然遠勝,但她一味騰挪奔躍,卻也奈何不了,只聽得鈴聲玎玎,有如樂曲,聽了幾下,竟便要順著她樂音出手,急忙擺動金輪,發出一陣嘈音來沖盪鈴聲。」 「法王武功雖然遠勝小龍女,但輪短索長,不入山洞,終究難以取勝,轉眼間已拆到六七十招,兀自制不住對方。」 「小龍女一驚,忙鎮懾心神,刷刷刷還了三劍,但此時只憑單劍,武功便己遠不及法王。」 「李莫愁斗逢大敵,精神為之一振,想不到這高瘦和尚膂力固然沉厚,出招尤是迅捷,當下展開生平所學,奮力應戰。兩人甫拆數招,楊過已然趕到,他站在圈外數丈之地旁觀,一面調勻呼吸,俟機搶奪嬰兒。只見二人越斗越快,三輪飛舞之中,一柄拂塵上下翻騰。說到武功內力,法王均勝一籌,何況李莫愁手中又抱著一個嬰兒,按理不到百招,她已非敗不可。」 「他在笑談之中斗然刺出一劍,招數固極凌厲,又是出其不意的近身突襲,法王只要武功稍差,若與尼摩星、瀟湘子等人相仿,這一劍已自送了他的性命,總算他變招迅捷,危急中運勁左臂,向外疾掠,擋開了劍鋒。」 「她與楊過雙劍合璧使那「玉女素心劍法」,天下已少有抗手,此刻她一人同使兩劍,威力尤強。二人不論如何心意相通,總不及一個人內心的意念如電,她此刻所使劍術勁力雖不及二人聯手,出手卻比之兩人同時要快上數倍。」 (1)、多處旁白寫明,法王武功遠勝未學左右互搏的小龍女。小龍女的武力在31~34左右,則法王的武力≥(31~34)×1.32=41~45。(2)、旁白寫明,法王的武功內力均只勝李莫愁一籌,而且李莫愁抱著一個嬰兒情況下,法王也需要近百招才能勝過李莫愁,那麼法王要勝完全狀態的李莫愁,顯然就不是百招內可以辦到的了。李莫愁的武力在34左右,則法王的武力≤34×1.32=46 。(3)、旁白寫明「法王只要武功稍差,若與尼摩星、瀟湘子等人相仿」,意即尼摩星、瀟湘子等的武功只是比法王稍差,而非遠遜。按照這個評價,瀟湘子、尼摩星的武力在42~44左右,則法王的武力≤(42~44)×1.32=55~58。(4)、旁白寫明小龍女、楊過的「玉女素心劍法」聯手為「天下已少有抗手」。抗手者,能與抗衡者也,至少也是武功相若。金輪法王數十招就敗在了「玉女素心劍法」之下,顯然當不起能與楊龍聯手的「玉女素心劍法」抗手的評語;而楊龍聯手的「玉女素心劍法」既然尚有抗手,則這個抗手必然包括黃藥師、一燈、周伯通、郭靖等四人。須知,黃、段、周、郭是當時天下最頂尖的四強,彼此之間差距甚小。也就是說,黃藥師、一燈、周伯通、郭靖等四人,任誰都具備與楊龍聯手的「玉女素心劍法」抗手的實力,其中強者甚至能戰而勝之。所以,按此旁白,神鵰中期的金輪法王,在黃藥師、周伯通、一燈、郭靖等手上,其實走不了數十招。 3、從實戰確定法王的實力: 「這時楊過滔滔不絕的早已數到了「一千零五、一千零六、一千零七……」但小龍女不與敵人正面動手,金輪法王卻算來未滿十招。」 「但法王剛上石堆,楊過已揮棒打向腳骨,他鐵輪是短兵刃,不能俯身攻拒,只得躍下平地,橫輪反擊。  又拆十餘招,眼見暮色蒼茫,四下里亂石嶙峋,石陣中似乎透出森森鬼氣,饒是他藝高膽大,至此也不由得暗暗心驚」 「二人連日鏖戰,於對方功力招數,都是心中明明白白,一出手均是以快打快,但見二人身形晃動,三道白光上下飛舞,轉瞬間拆了二十餘招。李莫愁暗暗驚異:「怎地相隔並無多日,這小子武功已練到了如此地步?」」 「金輪法王也沒料到這矮子天生神力,竟舉大石砸到,當下不敢硬碰,側身避開,右手銅輪向他背心橫掃過去。……楊過將馬光佐救起,與小龍女並肩觀斗,見尼摩星神力過人,武功特異,兩人均感驚詫。見二人又斗片時,尼摩星力道絲毫不衰,突然大喝一聲:「阿婆星!」托起岩石,向法王擲將過去。」 「論到武功造詣,法王實在尼摩星之上,只是這釋迦擲象功他從所未見,一時竟攻了他個措手不及,眼見大石轉向飛到,只得又躍開閃避,尼摩星乘勝追擊,那巨岩給他一次次加力,去勢愈猛。法王尋思:「如此再打下去,須敗在這黑矮子手中,該當立時變計。幸好他獨自先行挑鬥,我下毒手儘快斃了他,殭屍鬼就不敢再上。楊龍二人身上有毒,那『玉女素心劍法』使不順手。」」 (1)、由法王千招無法傷得了小龍女(《神鵰。武林盟主》),法王十餘招勝不了初學全打狗棒的楊過(《神鵰。禮教大防》),此時楊過的武力不超過射鵰軒轅台之時的黃蓉,即其武力不超過25,而小龍女當時的武力約在31~34 之間,都可以推算出法王武力≤25×2=50。(2)、《神鵰。禮教大防》一章,法王需要數十招才能勝過楊過、小龍女的一般聯手,此時小龍女武力在31~34左右,楊過武力在20~21 左右,則法王的武力≥{[(20~21) +(31~×2/3}×1.32=45~49,並且法王的武力≤{[(20~21) +(31~×2/3}×1.58=54~58。(3)、《神鵰。危城女嬰》一章,爭奪郭襄時,楊過不顧自己性命與法王死拚,法王數十招也勝不了楊過(至少三十招),此時楊過的武力尚不及李莫愁,則可以推算出法王的武力≤34×1.58=53~54。(4)、由尼摩星與法王交手情況來看,尼摩星至少可與法王交手百招不敗,神鵰中期尼摩星武力與瀟湘子同級,均在42~44左右,則法王的武力≤(42~44)×1.32=55~58。 綜合人物獨白、對白,作者旁白以及實戰等分析,不難得到結論A:神鵰中期,金輪法王在面對非絕頂高手,即瀟湘子、尼摩星、李莫愁、小龍女、趙志敬等等之時,武力值約在50左右。 B、金輪法王與絕頂高手(特別是郭靖)的差距,從旁白看來,並不遙遠。 「郭靖見對方掌勢奇速,急使一招「見龍在田」擋開。兩人雙掌相交,竟沒半點聲息,身子都晃了兩晃。郭靖退後三步,金輪法王卻穩站原地不動。他本力遠較郭靖為大、功力也深,掌法武技卻頗有不及。郭靖順勢退後,卸去敵人的猛勁,以免受傷。」 「二人均是並世雄傑,數十招內決難分判高下,金輪法王勉強在一招中先佔地步,胸口又不免隱隱生疼,好在對方只求救人,並不繼續迸招,於是口唇緊閉,暗運內力,打通胸口所凝住的一股滯氣。」 「要知法王與郭靖的武功雖在伯仲之間,但郭靖自幼在蒙古受神箭手哲別傳授,再加上精湛內力,弓箭之技,天下無雙,法王自是瞠乎其後。」 「金輪法王的武功與郭靖本在伯仲之間,郭靖雖然屢得奇遇,但法王比大了二十歲年紀,也即多了二十年的功力,二人若是單打獨鬥,非到千招之外,難分勝敗,再加上瀟湘子和尼摩星兩個一流好手相助,法王本來不難取勝,只是郭靖的降龍十八掌實在威力太強,兼之他在掌法之中雜以全真教天罡北斗陣的陣法,斗到分際,身形穿插來去,一個人竟似化身為七人一般;又因他一上來便將尹克西打傷,這一下先聲奪人,敵對的三人先求自保,不敢放手攻擊,是以雖然以三敵一,也只打了個平手。」 「一燈道:」我和他在南湖隱居,近日來風聲頻傳,說道蒙古大軍久攻襄陽不下,發兵繞道南攻大理,以便回軍迂迴,還拔襄陽。慈恩見老衲心念故國,出去打探消息,途中和一人相遇,二人激斗一日一夜,慈恩終於傷在他的手下。」楊過頓足道:「唉,原來金輪法王這老賊又來到中原!」」 (1)、法王的掌力與郭靖伯仲之間,兩次對掌不分高下。(註:法王本力遠勝郭靖,這對掌力也有極大的影響,大體上有如下關係:掌力≈內力×掌法力道加成+本力,詳見本人的《掌力論》)(2)、依旁白而論,法王的武功與郭靖在伯仲之間的,數十招之內決難分高下、千招之內難分勝敗(詳見注釋[1])。(3)、楊過十六年未見法王,根本不知法王武功進境情況,顯然是以神鵰中期法王的武功為判斷依據,可見在楊過眼中,神鵰中期的法王武功已經高於裘千仞。 注釋[1]:不是「數十招之內不分高下」、「千招之內不分勝敗」,「難判高下」、「難分勝敗」畢竟不等於「不分高下」、「不分勝敗」,難以做到,卻不等於不能做到。是以,數十招分高下、千招內分勝敗,同樣是有可能的,只是概率比較小而已。另外,《神鵰。襄陽鏖兵》一章中,關於的金輪法王與郭靖的武功「本在伯仲之間」、「非到千招之外,難分勝敗」這兩個評語,似是把郭靖的「降龍十八掌」和雜以「天罡北斗陣」陣法的輕功身法都排除後的結果。 綜合以上(1)—(3)的分析,並結合本文關於神鵰末金輪法王武力的論述,可以得到結論B:神鵰中期,金輪法王在面對絕頂高手,即郭靖、裘千仞、周伯通等等之時,武力值約在104左右。 然而,將A與B兩個方面同時看來,就發現問題了,似乎在金庸的設定中,法王在非絕頂高手與絕頂高手面前的表現差距太大了,簡直是兩個人。可以說,金輪法王是金庸武俠作品中,武功設置與定位及實戰描寫最失敗、最混亂的一個人! 再由本人的《神鵰中期金輪法王的諸般素質》,除了本力、內力、勁道之外,法王與絕頂高手(如郭靖、黃藥師、周伯通等)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上,他的輕功身法、掌法武技、實戰經驗、心裡素質、應變能力等,對一流高手(如李莫愁、瀟湘子等)都沒有太大的的優勢,甚至有所不如。 綜合上述內容,可知法王在對陣絕頂高手與一二流高手之時,表現是起伏不定的,這既是情節設置的需要,也是金庸人物設置的Bug。因此,在神鵰中期的法王,在武力上是一個兩分的人物,在非絕頂高手面前,他的武力在50左右;在絕頂高手面前,他的武力在104左右。 「兩人雙掌相交,竟沒半點聲息,身子都晃了兩晃。郭靖退後三步,金輪法王卻穩站原地不動。他本力遠較郭靖為大、功力也深,掌法武技卻頗有不及。郭靖順勢退後,卸去敵人的猛勁,以免受傷。金輪法王卻極為好勝,強自硬接了這一招,忍著胸口隱隱作痛,竟然凝立不動。」 「金輪法王給楊過一搗亂,攪得臉上無光,硬要爭回顏面而實接郭靖掌力,卻是大耗內力真氣,雖似佔了上風,內里卻是吃虧。二人均是並世雄傑,數十招內決難分判高下,金輪法王勉強在一招中先佔地步,胸口又不免隱隱生疼,好在對方只求救人,並不繼續迸招,於是口唇緊閉,暗運內力,打通胸口所凝住的一股滯氣。」 法王與郭靖兩次對掌,都是表面佔優,內里吃虧,假如郭靖上前補一掌,怎麼辦? 「郭靖身在半空,心想連受這番僧襲擊,未能還手,豈非輸於他了?望見金輪法王又是一箭射來,左足一踏上城頭,立即從守軍手中搶過弓箭,猿臂伸屈,長箭飛出,對準金輪法王發來的那箭射去,半空中雙箭相交,將法王來箭劈為兩截。法王剛呆得一呆,突然疾風勁急,錚的一響,手中鐵弓又已斷折。」 金庸雖屢次強調法王、郭靖武功在伯仲之間,然而看看這個情景:如果郭靖射的不是弓,而是金輪法王本人,怎麼辦?金輪法王能躲得開嗎? 可見,金庸旁白的「金輪法王、郭靖武功在伯仲之間」、「千招難分勝敗」等,與「金輪法王武功比尼摩星、瀟湘子稍強」、「金輪法王武功內力均勝李莫愁一籌」等,是需要拆分開來看待的,神鵰中期的金輪法王,是需要當成「兩個人」來看待的,「一個」金輪法王具備了絕頂高手的實力,武功可勝於裘千仞,也可與郭靖正面較量,而「另一個」金輪法王卻僅具備超一流高手的實力,還需要與尼摩星、瀟湘子等爭一日之長短。 (十三)、魯有腳、丐幫八袋弟子、全真三代弟子、無色、天鳴等: 「郭靖、黃蓉與眾貴賓低聲商量,覺得對方此議實是難以拒卻,今日與會之人,除了黃蓉不能出陣之外,算來以郭靖、郝大通,和一燈大師的四弟子書生朱於柳三人武功最強。」 「楊過見這老道姑出手既准且快,武功遠遠勝過趙志敬,心中也自忌憚,忙退在一邊。」 (射鵰)「這次岳州大會,凈衣派的眾丐早就甚是憂慮,心想繼承幫主的,論到德操、武功、人望,十之八九非魯有腳莫屬,而又以他最得洪幫主器重。」 「魯有腳的武功本已頗為精湛,打狗棒法雖未學全,究已使他原來武功加強不少威力」 魯有腳的武功在丐幫四大長老中雖是最強的,但也強不過赫大通,更不及朱子柳;初學打狗棒法,因資質不佳,敵不過霍都,但畢竟也有些進步,到神鵰末期把打狗棒法練熟之後,武功應該會再進一步。 孫不二在神鵰中實力變化也不大,一直在18~20左右,但她的武功還是遠勝趙志敬、尹志平的,則趙志敬、尹志平的武力超不過:(18~20)×0.7≈15,大致與柯鎮惡相仿。 「這兩名七袋弟子練功數十年,內力深湛,在江湖上已少逄敵手,要論武功底子,實遠勝楊過,論到招數的奇巧奧妙,卻又不及。……想到此處,不禁臉色大變,飛身搶在二丐頭裡,攔在樓梯中路,砰砰兩掌,將二丐擊回樓頭。她倏下倏上,只見黃影閃動,已回上樓來,抓住一丐手臂一抖,喀喇聲響,那人臂骨折斷,手臂軟軟垂下。另一個化子大驚,但他甚有義氣,卻不奔逃,搶上來護住受傷的同伴,眼見李莫愁搶上前來,急忙伸拳直擊。李莫愁隨手抓住了他手腕,順勢一抖,又折斷了他臂骨。」 「丐幫八袋弟子的武功只與尹志平、楊康之儔相若,郭靖一起手就擊倒了四人,雖有一人回來重行加入戰團,但郭靖將降龍十八掌與天罡北斗陣配在一起,以威猛之勢,濟以靈動之變,這五丐怎能抵擋得住?」 丐幫的七袋弟子,兩人聯手也是被李莫愁秒殺,則丐幫七袋弟子的平均武力≤(34/2.83)/4*3≈9;丐幫八袋弟子也不過與射鵰的尹志平、楊康相若,可見一般丐幫八袋弟子、全真三代弟子的武功,恐怕不及江南七怪中的韓小塋了;郭靖剛下江南時,武功與楊康相若,接不了彭連虎、梁子翁等幾招,因此丐幫八袋普通弟子、全真三代普通弟子的武力,基本不超過10,精英弟子也很少有能超得過15的。 「一燈大師的一陽指功夫天下馳名,無色禪師自然識得,斗見郭襄出此一招,一驚之下,急忙縮手變招。其實無色若不縮手,任她連撞三處穴道,登時可發覺這「一陽指」功夫並非貨真價實,但雙方各出全力搏鬥之際,他豈肯輕易以一世英名冒險相試?」 「無色的手指剛要碰到她手腕,突然白光閃動,劍鋒來勢神妙無方,險些兒五根手指一齊削斷,總算他武功卓絕,變招快速,百忙中急退兩步,但嗤嗤聲響,左袖已給短劍劃破了一條長長的口子。無色禪師變色斜睨,背上驚出了一陣冷汗。  郭襄大是得意,笑道:「這是甚麼劍法?」其實天下根本無此劍術,她只不過偷學到一招打狗棒法,用在劍招之中,只因那打狗棒法過於奧妙,她雖使得似是而非,卻也將一位大名鼎鼎的少林高僧嚇得滿腹疑團,瞠目不知所對。  郭襄心想:「我只須再使得幾招打狗棒法,非殺得這老和尚大敗虧輸不可,只可惜除了這一下子,我再也不會了。」」 「歐陽克一落下立即雙手撐地,重行翻上桌子坐定,施開了擒拿法,勾打鎖擊,隔著密室之門與黃蓉相鬥。黃蓉打狗棒法雖然奧妙,但身子不能移動,又須照顧郭靖內息,出招時不敢使力,歐陽克的武功更高出她甚多,只拆了十餘招,已是左支右絀,險象環生。陸冠英夫婦操刀挺劍,上前夾攻。」 「堪堪拆了百餘招,金輪法王瞧得大不耐煩,喝道:「達爾巴,趕快反擊,他不是你的大師兄!」達爾巴的武功自是遠在楊過之上,只是心存敬畏,功夫倒去了五成,楊過卻是乘機全力施展。」 「叫人眼花撩亂,但遭逢到真正高手,卻總是相形見絀,便和金輪法王的弟子達爾巴、霍部相較,也是頗有不及。」 無色的武功,倒是需要討論討論的,畢竟作為三部曲承先啟後的人物之一,對三部曲的武學水平對比,還是大有參考價值的。在郭襄與無色的十招交手中,郭襄不過僅會一招打狗棒法,但就是這一招打狗棒法,已足以使得無色極為狼狽,設若郭襄多會幾招,無色落敗似乎也非不可能。學全了打狗棒法的黃蓉(而且還練了一部分九陰真經),將打狗棒招數、口訣都學到手的楊過、魯有腳,這三個人的打狗棒法雖未練到較高境界,但比起郭襄僅會一招來,那也是遠遠勝過的。然而,彼時黃蓉的武功依舊差歐陽克甚遠(且,當時歐陽克已經殘廢了),楊過也只能被霍都壓著打,魯有腳也輕鬆愉快的敗在霍都手下;況且就算是射鵰末期的黃蓉,或者領悟了「當用則用」、武功又進了一層的楊過,怕也未曾能分別勝過歐陽克、霍都。因此,無色與霍都、歐陽克的差距,顯然差距明顯。 射鵰、神鵰時期少林衰落,的確是不爭的事實,無色這種角色,在少林已然是最前列的高手之一了,但這個高手的真實水平,其實勝不了柯鎮惡、朱聰太多,頂多就是孫不二的檔次罷了。 (十四)、左右互搏對武力的加成: 射鵰三部曲時代,共有三人修習了左右互搏、分心兩用這種奇術,各人使出互搏武力增幅作用分析如下: 1、周伯通 「裘千仞與他一動手,初時尚打成平手,待他使出左右互搏之術,登時不敵,只得退避。……兩人打打停停,逃逃追追,越走越遠。周伯通的武功雖比裘千仞略勝一籌,但要傷他性命,卻也大非易易。」 周伯通不用互搏,則與裘千仞打個平手,使用互搏則登時擊敗裘千仞,書上言明其互搏增幅為一籌。 2、郭靖 「歐陽克的武藝本不在馬鈺、王處一、沙通天等人之下,不論功力招數,都高出郭靖甚多,只是郭靖的雙手分擊功夫是武學中從所未見的異術,是以兩次動手,都傷在這奇異招術之下。」 歐陽克功力招數,都高出郭靖甚多,但郭靖一使出互搏,則秒殺歐陽克。 3、小龍女 「原來小龍女得周伯通授以分心二用、左右互搏之術,斗然間武功倍增。」 「她自跟周伯通習了分心合擊之術後,武功陡增一倍。雖然臟腑潛毒。內力消減,但雙手同使「玉女素心劍法」,其神妙處又豈是公孫止的金刀黑劍所能敵。」 小龍女學會互搏之後,武功倍增。 不難看出,左右互搏、分心兩用這種奇術,實在是金庸書中第一Bug的奇功,一旦學會,小則武功憑空增加一籌,大則武功陡增一倍,金庸評之為「千古未有之奇的怪功夫」、「武學中從所未見的異術」、「天下無比的奇功」,實是名副其實!! 「郭靖道:「你雙手的拳路招數全然不同,豈不是就如有兩個人在各自發招?臨敵之際,要是使將這套功夫出來,那便是以兩對一,這門功夫可有用得很啊。雖然內力不能增加一倍,但招數上總是佔了大大的便宜。」」 「她並無一招是明攻直擊,但每一招中均含陰毒後著,若非郭靖會得雙手互搏之術,急危中能分手相救,早已中招受傷。」 左右互搏所能增加的是左右手招數配合的精妙默契程度,以及一心兩用、攻防一體的妙用,它並不能提升使用者的力量,主要作用於招數和反應速度方面。在武功層次較低的時候,互搏的確能大幅度的提升戰鬥力,因為在這一層次,武功招數的精妙奇幻還是佔了主要地位,有著巨大的殺傷力,但武功到了絕頂境界,人體的潛力已經基本被開發出來了,這時招數的神奇玄妙已不能主導同檔次之間的高下勝敗了,往往需要別出心裁的奇技妙招,或者是真功夫的硬碰硬,互搏的威力就相應的被「消減」了,互搏的作用就顯得越來越小了。例如,射鵰郭靖武功較低時,使用互搏戰鬥力的提升也很明顯,但華山論劍上的郭靖使出互搏,也沒有武功倍增的跡象,而射鵰老頑童使出互搏之術也只能將武功提高一籌;神鵰時代,郭靖基本不用互搏,暫時無法評估,老頑童使出互搏,雖然戰鬥力大增,卻也不到倍增的程度。不過,有一點是需要特別提出的,小龍女的左右互搏由於使的是「玉女素心劍法」這種極特別的雙劍合壁武功,是以其互搏之後武功增幅之大,應該是周郭龍三人中第一的。 當然,對絕頂高手而言,武功提高一點都千難萬難了,何況能憑空提高一籌?[棋差一著,縮手縮腳],這「一著」的差距,往往已經再怎麼努力也無法彌補的差距了。因此,對絕頂高手而言,互搏對戰鬥力的增益雖較小,卻也絕不是可以忽略不計的,這一點差距往往就是生死成敗的關鍵。 (十五)、《九陰真經》的作用: 常有人說,九陰真經為武學最高境界,天下武學總綱,名不符實!論掌法,降龍十八掌掌法之妙,天下無雙;論指法,一陽指冠絕天下,彈指神通也是神妙無方;論劍法,哀牢山三十六劍攻勢凌厲天下第一,玉女素心劍也是神奇無比,獨孤求敗一脈的劍法更是獨步古今;論輕功,古墓派輕功為天下輕功之魁首;論棍法杖法,古往今來,打狗棒法獨領風騷;論內功,天下諸般內功,皆不逾九陽神功之藩籬,九陽神功非任何內功所能及;論神奇,左右互搏、分心兩用之術千古未有……。如是說來,九陰真經在內功、掌法、指法、劍法、棍法、輕功、奇異等等方面,沒有一樣是第一的。因而,這樣的說法倒也不算太過,然而卻也是誤解了九陰真經的真實威力所在。 「洪七公道:「真經上言道:圓通定慧,體用雙修,即動而靜,雖攖而寧。這四句話使我茅塞頓開,咱們下去罷。」……洪七公道:「我受傷之後,只知運氣調養,卻沒想到我這門外家功夫,愈是動得厲害,愈是有益。只可惜活動得遲了一些,現下性命雖已無礙,功夫是難得復原了。」」 「這九陰真經的總旨精微奧妙,一燈大師雖學識淵博,內功深邃,卻也不能一時盡解,說道:「你們在山上多住些日子,待我詳加鑽研,轉授你二人。」又道:「我玄功有損,原須修習五年,方得復元,但依這真經練去,看來不用三月,便能有五年之功。雖然我所習是佛門功夫,與真經中所述的道家內功路子頗不相同,但看這總旨,武學到得最高處,殊途同歸,與佛門所傳亦無大別。」黃蓉說起洪七公為歐陽鋒擊傷之事,一燈大師甚是關心,說道:「你二人將這九陰神功告知你們師父,他必可由此自復功力,倒不必由老友動手了。」郭蓉二人聽了更是歡喜。」 「他武功當時已是天下第一,九陰真經中所載的諸般秘奧精義,一經過目,思索上十餘日,即已全盤豁然領悟,當下仰天長笑,回到活死人墓,在全墓最隱秘的地下石室頂上刻下九陰真經的要旨,並一一指出破除玉女心經之法。」 九陰真經可以讓洪七公茅塞頓開,可以讓一燈快速恢復功力、領會武學最高處的精義,可以讓王重陽短時間內破解原來苦思十餘年也無法破解的玉女心經……,這都是武學境界上的提升。玄難的少林絕技被蕭峰的太祖長拳克制,何以故?境界不如也!九陰真經的這些功用,實際上是已經將武學最核心、最本源、最高深的理論予以了完整的闡述,使人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這不是降龍十八掌、一陽指、打狗棒法等等所能替代的。 九陰真經的地位,在雙鵰之中是至高無上的,然而九陰真經的偉大,卻非其中包含的一招一式,而是最基本的武功道理,以及體用雙修、陰陽調和、剛柔互濟等武學至理,這些武學理論實際上就像牛頓力學三大定律一樣,已經將武學這座「高樓大廈」的根基塌實、構架樹立。武學的最高境界,向來是大而化之、玄之又玄的大道理,所謂「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只能理會,不能言傳,誰也說不清楚,而九陰真經則將這個大道理予以了完整的闡述,指出了一條通往武學最高境界的道路。 ---------------------------------―――――― 四、《倚天屠龍記》 設定倚天屠龍記結束之時的楊逍的武力為 42(%)。 1、張三丰------------------------------------------------------------------≥157 ?2、張無忌------------------------------------------------------------------≥1453、空見、陽頂天、何足道-------------------------------------------------68~75 ?4、渡厄-------------------------------------------------------------------------62~68 ?5、渡劫、渡難----------------------------------------------------------------55~566、玄冥二老(空手)、成昆(「幻陰指」)-----------------------------557、周芷若(九陰)、史火龍-----------------------------------------------46~508、俞蓮舟(太極)----------------------------------------------------------42+9、楊逍、范遙、傳功長老、殷天正-------------------------------------4210、空聞、空智、阿大、阿二、阿三、宋遠橋(太極)------------4211、殷梨廷 (太極)、河間雙煞---------------------------------------------38~42—12、滅絕、黛綺絲、韋一笑------------------------------------------------38~42—13、張松溪(太極)、空性----------------------------------------------------38—14、宋青書(九陰白骨爪)------------------------------------------------3615、冷謙、殷野王、執法長老、莫聲谷---------------------------------32~3516、掌缽龍頭、宋青書(初期)------------------------------------------3017、何太沖、青海三雄等---------------------------------------------------27~3118、趙敏、靜玄---------------------------------------------------------------15~2719、陳有諒------------------------------------------------------------------≤2120、少林、武當、峨嵋等的二代弟子、丐幫八袋弟子------------≤12 (1)玄冥二老自幼同門學藝,從壯到老,數十年來沒分離過一天,感情極深,攻守配合默契(倚天一書中多次出現玄冥二老『一攻一守』、『相互配合』),但既沒有專用於聯手的合體技,且武功的互補性也不高,則聯手之力至多可達到二人之直和(1+1=2)。(2)河間雙煞(郝密、卜泰)武功甚強,不過也沒有合體技,渡難單挑郝密,不起身、數招之內,郝密就疊遇險招,但河間雙煞聯手對付渡劫,卻半響就讓渡劫降落下風,數十招即應付維艱,顯然難以支撐到百招之外。可見河間雙煞的聯手,存在極大的加成威力,但因為沒有合體技,所以聯手之力至多也只能是二人之直和(1+1=2)。(3)武當七俠久有默契,且有陣法配合(真武七截陣),聯手加成恐怕也是甚為可觀。 (一)、少林三空、武當七俠、明教逍遙二仙、四王等: 「那人﹝說不得﹞道:「白眉鷹王和青翼蝠王的武功誰高?」張無忌道:「我不知道。請問前輩,是誰高啊?」那人道:「各有所長,兩人誰的勢力大些?」」 「金花婆婆咳嗽數聲,道:「謝三哥,當年你我的武功,高下如何?」謝遜道:「四王,各有所長。」金花婆婆道:「今日你壞了一對招子,再跟老婆子相比呢?」謝遜昂然道:「你要恃強奪刀,是不是?謝遜有屠龍刀在手,抵得過壞了一對招子。」 「原來楊逍雖和周顛有隙,但念在同教之誼,究不願一掌便傷他性命,因此這一掌未使全力,但韋一笑武功深湛,一招「寒冰綿掌」拍到,楊逍右臂一震,登覺一股陰寒之氣從肌膚中直透進來,忙運內力抵禦。兩人功力相若,登時相持不下」 「如此支持了一盞茶時分,冷麵先生冷謙在旁冷眼旁觀,但見韋一笑和四散人都是神色緊張,楊逍卻悠然自若,心下好生懷疑:「楊逍武功雖高,但和韋一笑也不過在伯仲之間,未必便能勝得了他,再加上說不得等四個人,楊逍萬萬抵敵不住,何以他以一敵五,反而似操勝算,其中必有古怪?」低頭沉思,一時會不過意來。」 「他二人途中較勁,比賽腳力,殷天正內力較深,楊逍步履輕快,竟是並肩出發,平頭齊到。長笑聲中,兩人一齊從屋角縱落」 「張無忌知外公武功深湛,不在楊逍、范遙之下,比舅舅高出甚多,若是由他出戰,當多幾分把握」 「他從未見過義父與人動手,此刻只瞧了幾招,心下甚喜:「昔年金毛獅王威震天下,果然名不虛傳。我義父武功在青翼蝠王之上,足可與我外公並駕齊驅。」」 殷天正、謝遜二人內力深湛、掌力強勁,韋一笑輕功冠絕金書,黛綺絲則武功詭異(畢竟是西域武功)、水下功夫極強、輕功身法也是極高,可見「四王,各有所長」確非虛言,縱然仍有高下,差距也是甚小。 楊逍與韋一笑則是「功力相若,一時相持不下」,冷謙也認為楊逍、韋一笑武功乃是伯仲之間,楊逍未必能取勝。 張無忌認為謝遜、殷天正武功並駕齊驅,不在楊逍、范遙之下,韋一笑武功則不及殷天正、謝遜;謝遜則說,黛綺絲能成為四王之首,是諸人相讓的結果,並非武功勝出。 因此,楊逍、范遙、殷天正、謝遜(未瞎眼)武功難分伯仲,而韋一笑、黛綺絲比起楊范殷謝等四人,稍遜半籌。 「張翠山在屏風後想起殷素素殺害龍門鏢局滿門之事,實感惶愧無地。待見到宋遠橋這一下衣袖上所顯得深厚功力,心下大為驚佩,尋思:「我武當派內功越練到後來,進境越快。我在王盤山之時,與義兄年力相差極遠,但到冰火島分手,似乎已拉近了不少。當年義兄在洛陽想殺大師哥,自然抵擋不住。但義兄就算雙眼不盲,此刻的武功卻未必能勝過大師哥多少。再過十年,大師哥、二師哥便不會在我義兄之下。」」 「俞蓮舟如此叫陣,可說是自高武當派身分了。俞蓮舟這一下看似險著,實則也是逼不得已,他深知少林三大神僧功力甚高,年紀遠比自己師兄弟為大,修為亦自較久,若是單打獨鬥,大師哥宋遠橋當可和其中一人打成平手,自己傷後初愈,未必能擋得住一位神僧。至於餘下的一位,不論張松溪、殷梨亭或莫聲谷,都非輸不可。」 倚天中前期,張翠山認為謝遜的武功未必勝過宋遠橋多少,再過十年,宋遠橋、俞蓮舟便不會在謝遜之下;俞蓮舟認為單打獨鬥,宋遠橋能與少林三空之一打個平手,而張松溪、殷梨亭均非少林三空敵手。若宋遠橋真能與少林三空之一打個平手,則武功尚在宋遠橋之上的俞蓮舟,健康之時,就很有可能戰勝少林三空之一。 「加之她內力深厚,猶在宋遠橋、俞蓮舟、何太沖諸人之上,僅比少林派掌門空聞神僧稍遜,十香軟筋散的毒性遇到解藥後漸漸消退,被她運氣一逼,內功登時生出,不到半個時辰,內功已復了五六成。」 「這一招更是壯烈,屬於武當派劍招,叫做「天地同壽」,卻非張三丰所創,乃是殷梨亭苦心孤詣的想了出來,本意是要和楊逍同歸於盡之用。他自紀曉芙死後,心中除了殺楊逍報仇之外,更無別念,但自知武功非楊逍之敵,師父雖是天下第一高手,自己限於資質悟性,無法學到師父的三四成功夫,反正只求殺得楊逍,自己也不想活了,是以在武當山上想了幾招拚命的打法出來。」 「范遙道:「……若是在下僥倖得勝一招半式,無知之輩加油添醬,只怕要說苦頭陀上得少林寺來,打敗了寺中第一高手。……」」 「回頭哈哈一笑,說道:「在下並無勝你的把握。」空智微笑道:「老衲也無勝得施主的把握。」兩人相視點頭,突然之間,心頭都浮上英雄重英雄、好漢惜好漢之情。」 「俞蓮舟掌心化勁,殷梨亭則是空中化勁,在武功上是稍遜半籌,但一眼望去,卻是他急速轉身的身法好看得多。」 空聞的內力為六大派第一,空智則少林七十二絕技得其十一,范遙稱之為「少林寺中第一高手」,二人武功均有不凡之處;范遙與空智交過手,也無取勝的把握(空智同樣也無取勝把握)。可見空聞、空智武功,實不在范遙之下。 倚天中末期,從光明頂六大派與殷天正交手的情況看來,殷天正已經連斗數位高手,拼起內力來依舊強於張松溪;宋遠橋與殷天正武功招數上差距甚小,內力上的差距可能較大;殷梨亭與楊逍乃是奪妻大仇,若他的武功僅稍遜楊逍半籌,甚至在伯仲之間,差距小到可以以命搏命的程度,他也不會放過報仇的機會,顯然楊逍的武功不是當時的殷梨亭可以企及的,這個差距可能會有一籌以上(當然,也有可能是楊逍勢力太大,殷梨亭即使想報仇也無可奈何,不過武當派的勢力也不小,這個說法是行不通的)。 倚天末期,金庸寫明殷梨亭武功遜於俞蓮舟半籌,而此時的俞蓮舟已不在范遙之下了。 「金花婆婆此時已知這尼姑的功力實不在自己之下,至於招數之妙,則一時還沒能瞧得出來。」 「她剛才揮劍一擊,雖然削斷了對方拐杖,但出劍時還附著她修練三十年的「峨嵋九陽功」,這股神功撞到金花婆婆身上,卻似落入大海一般,竟然無影無蹤,只帶動一下她的衣衫,卻沒使她倒退一步。」 「金花婆婆舒了口長氣,緩緩的道:「我生平和人動手,只在你師父手下輸過一次,可是那並非武功招數不及,只是擋不了倚天劍的鋒利。……」」 「周芷若道:「婆婆憑良心說一句,倘若先師和婆婆空手過招,勝負如何?」金花婆婆沉吟半晌,道:「不知道。我原想知道尊師和我到底誰強誰弱,是以今日才到大都來。唉!滅絕師太這一圓寂,武林中少了一位高人。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峨嵋派從此衰了。」」 「銳金旗掌旗使庄錚見情勢不對,手挺狼牙棒搶上迎敵,才將滅絕師太擋住。十餘招一過,滅絕師太展開峨嵋劍法,越打越快,竭力搶攻。但庄掙武藝甚精,一時竟和她鬥了個旗鼓相當。……庄錚砰砰砰三棒,將滅絕師太向後逼退一步,跟著又是一棒,摟頭蓋腦的壓將下來。滅絕師太長劍斜走,在狼牙棒上一點,使一招「順水推舟」,要將他狼牙棒帶開。哪知庄錚是明教中非同小可的人物,在武林中實可算得是一流高手,他天生膂力奇大,內外功俱臻上乘。這時狼牙棒上感到對方劍上內力,大喝一聲,一股剛猛的臂力反彈出去,拍的一響,滅絕師太長劍斷為三截。」 「光明使者楊逍、青翼幅王韋一笑兩人武功深厚,均可和滅絕師太一斗,未必便輸於她,只恨受了圓真的暗算,重傷之後,一身本事半點施不出來,但眼光尚在,兩人各自指點了一個關鍵所在,正是對付滅絕師太寶劍快招的重要訣竅。」 滅絕內力雖強,與黛綺絲相比也不過是伯仲之間,招數上則看不出明顯的差距,輕功身法則是黛綺絲更強,二人若均不憑藉珊瑚金、倚天劍這等神兵利器之助,交手的結果勝敗應如黛綺絲所言的「不知道」,五五開而已;不使倚天劍的滅絕,與五行旗銳金旗掌旗使庄錚交手,也看不出有什麼明顯優勢可言,要是沒有倚天劍在手,誰輸誰贏還不一定。旁白也寫明,楊逍、韋一笑「均可和滅絕師太一斗,未必便輸於她」。當然,滅絕極擅於使用倚天劍,倚天劍在她手上的威力,要比別人強得多(她還特別的創出來「滅劍」與「絕劍」來配合倚天劍),使用倚天劍的滅絕,一招秒殺庄錚,光明頂上更是打得張無忌滿地跑,恐怕成昆/鶴筆翁等都未必能敵。 因此,綜合來看,空聞(六大派內力第一)、空智(少林七十二絕技得其十一)、俞蓮舟(武當七俠中的第一)的實力,與明教使者法王中的佼佼者楊逍、范遙、殷天正等差不多,而滅絕、張松溪、殷梨廷、空性等則與韋一笑、黛綺絲等也差不多,稍遜空聞、楊逍、俞蓮舟等半籌左右。 所以,空聞、空智、俞蓮舟、楊逍、范遙、殷天正、宋遠橋等的武力,都在42左右,而宋遠橋則比起空聞、俞蓮舟等稍弱一些,滅絕、空性、殷梨亭、張松溪、黛綺絲、韋一笑等的武功均稍遜楊逍等半籌,比起宋遠橋似乎也有所不如,武力在38~42左右;謝遜因為瞎了眼,武功打了個大折扣,實力發揮太依賴對手類型、作戰環境,不能準確的定位了。 「俞蓮舟道,「我們七人各有所長,大師哥深通易理,沖淡弘遠。三師弟精明強幹,師父交下來的事,從沒錯失過一件。四師弟機智過人。六師弟劍術最精。七師弟近年來專練外門武功,他日內外兼修、剛柔合一,那是非他莫屬……」」 「宋青書搖搖晃晃的站了起來,怒道:「陳友諒,你花言巧語,逼迫於我。那一晚我給莫七叔追上了,敵他不過,我敗壞武當派門風,死在他的手下,也就一了百了,誰要你出手相助?我是中了你的詭計,以致身敗名裂,難以自拔。」」 莫聲谷本來是頗有潛力的,不過一來年紀尚輕,功力尚淺,二來也還沒有學到太極拳劍就死了,是以他的武功雖然不錯,畢竟仍屬有限。不過,倚天前期有旁白說到:「若是以一敵一,來客之中只怕誰也不是武當六俠的對手」,看來莫聲谷雖然不及師兄,但似乎也不在何太沖之下;再者,未學九陰白骨爪的宋青書是敵不過莫聲谷的。以光明頂之戰,莫聲谷與殷天正交手的情況來看,莫聲谷能夠在殷天正手上走上100至200招左右,武力在32~35左右,與殷野王、冷謙大體相當,稍勝何太沖夫婦、宋青書(前期)一籌。 (二)、阿大、阿二、阿三、剛相: 「只是在對少林派空性所率的第三撥人下毒時給撞破了,真刀真槍的動起手來。空性為阿三所殺,餘人不敵玄冥二老、神箭八雄,以及阿大、阿二、阿三等人,死了十多人後,盡數遭擒。」 「那阿三道:「小人最近也沒做過甚麼事,只是在西北道上曾跟少林派一個名叫空性的和尚過招,指力對指力,破了他的龍爪手,隨即割下了他的首級。」」 「眾人見了他這等狂風驟雨般的攻勢,盡皆心驚:「無怪以空性大師這等高強的武功,也喪身於他手下。」除了趙敏攜來的眾人之外,無不為張無忌擔心。」 「張無忌見他掌路和阿三乃是一派,看年紀當是阿三的師兄,武功輕捷不及,卻是遠為沉穩,當下運起太極拳中粘、引、擠、按等招式,想將他身子帶歪,不料這人內力太強,反而粘得自己跌出了一步。」 「張三丰「噫」的一聲,心中叫道,「不好!這等蠻打,力強者勝,正和太極拳的拳理全然相反。這禿頭老者內力渾厚,武林中甚是罕見,只怕這一掌之下,小孩兒便受重傷。」便在此時,兩人第二掌再度相交,砰的一聲,那阿二身子一晃,退了一步,張無忌卻是神定氣閑的站在當地。」 「這阿二是「金剛門」中的異人,天生神力,由外而內,居然另闢蹊徑,練成了一身深厚內功,造詣早已遠遠超過了當年的師祖火工頭陀,可說乃是天授。」 「老一輩的人都知八臂神劍方東白是丐幫四大長老之首,劍術之精,名動江湖,只因他出劍奇快,有如生了七八條手臂一般,因此上得了這個外號。」 「方東白揉身進劍,說道:「有僭了!」一劍刺到,青光閃閃,發出嗤嗤聲響,內力之強,實不下於那個禿頭阿二。眾人凜然而驚,心想他手中所持莫說是砍金斷玉的倚天寶劍,便是一根廢銅爛鐵,在這等內力運使之下也必威不可當,「神劍」兩字,果然名不虛傳。」 「張無忌心下讚歎:「若在半年前遇到此人,劍法上我不是他敵手。比之那八臂神劍方東白,這苦頭陀又高上一籌了。」」 阿二、阿三、剛相都是金剛門的人,金剛門的武功以外門硬功為主,於兵刃功夫並不擅長,阿大原本為丐幫四大長老之首,而且是劍法高手,是以阿大多半不是金剛門的人。 阿三練成了佛門正宗的最上乘武功「金剛伏魔神通」,能以指力對指力擊斃空性[1],而且明教諸高手都認為阿三有擊斃空性的實力。 阿二天生神力,由外而內,另闢蹊徑,練成了一身深厚內功,造詣遠在其祖師火工頭陀之上。張無忌用太極與他較量,根本粘他不動,自己反被粘得跌出一步;用上了九陽神功的剛勁,才能把阿二震退兩步;再用上乾坤大挪移借力打力的手法,才把阿二擊飛。 注釋[1]:阿三既然以此事為榮,自然不會是群毆而殺空性,否則也不光彩啊,趙敏的話也可旁證此事;書上也寫明是「真刀真槍的動起手來。空性為阿三所殺」,既非下毒,也不是偷襲。 阿大(方東白)的內力極強,不下於阿二,當在楊逍、范遙等人之上,但他的最強項——劍法,卻略遜范遙一籌,整體看來,應該其武功與范遙差不多,或者略差幾分。 因此,阿大、阿二、阿三的武功,至少都不在空性之下;而剛相就很難推斷了,能被派去突襲張三丰,怎麼都得有兩下子才行,至少不下於何太沖吧。 (三)、何太沖、班淑嫻、明教五散人等: 「崑崙派「兩儀劍法」成名垂數百年,是天下有名的劍法之一,何氏夫婦同門學藝,從小練到老,精熟無比。楊逍曾和崑崙派數度大戰,知道這劍法的厲害之處,雖然不懼,但知要擊敗二人,非在數百招之後不可,此刻心中只想著紀曉芙的生死,哪有心情爭鬥?」 楊逍自付數百招之後才能擊敗何太沖、班淑嫻聯手,何太沖、班淑嫻以「兩儀劍法」聯手對敵,本應比一般聯手威力更強,但楊逍數度與崑崙派交手,深悉這路劍法的厲害之處,顯然何太沖、班淑嫻的「兩儀劍法」,對楊逍恐怕沒有什麼大威力可言,二人的聯手,效果僅僅與一般聯手相若。楊逍自付數百招(三百招以上,千招以下)之後才能擊敗何太沖、班淑嫻的聯手,簡單計算便可知何太沖、班淑嫻的武力在:27~31左右。 「明教五散人中武功以冷謙為冠,這是眾所周知之事。」 「他拔步上前,右掌揚起,剛要揮出,突然全身劇烈冷戰,掌上勁力已然無影無蹤。這時冷謙已和那人拆了二十餘招,眼見不敵。楊逍心中大急,只見冷謙右足踢出,被那人搶上一步,一指截在臂上,冷謙身形一晃,向後便倒。」 冷謙能接成昆(幻陰指)二十餘招,而按後面的推算,成昆(幻陰指)的武力約在55左右,則冷謙的武力在:55×(0.586~0.63)=32~35之間。 (四)、修行太極拳劍後的俞蓮舟、宋遠橋、殷梨亭: 「張三丰道:「那也難為你了。倘若蓮舟在此,當能懂得五成。唉,你五師弟悟性最高,可惜不幸早亡,我若有三年功夫,好好點撥於他,當可傳我這門絕技。」」 「周芷若身法詭奇,然太極劍法乃張三丰晚年繼太極拳所創,實是近世登峰造極的劍術,殷梨亭功勁一加運開,綿綿不絕,雖然傷不了對手,但只求只保,卻也是絕無破綻。」 太極拳劍這種功夫,難以速成,很難直接提升戰鬥力,或者說一學會就有驚人表現,而是需要長期水磨的功夫,絕非旦夕之間就能有大成就的。但學了太極拳劍的俞蓮舟、殷梨亭等人,也至少在兩方面得到了比較明顯的提升,其一是武學理論,其二是防禦能力,則相應的對戰鬥力也應有較大補益。 俞蓮舟的武功本已極強,位居武當七俠的魁首,本來就不在空聞、空智、殷天正、光明二使等之下,而學到了太極劍、太極拳之後,武功自然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了。以倚天末期的實力而言,他當略微勝過光明二使一些(范遙需要張無忌指點才能破宋青書的九陰白骨爪,俞蓮舟卻自己就能破九陰白骨爪),學成了太極拳劍的俞蓮舟,武力應該在42+左右。 再過十來年,當俞蓮舟把太極練到純熟的境界、達到自己人生巔峰之時,武功或許能接近倚天末期的玄冥二老(空手)或成昆(無幻陰指)的水平,當然這還需要看俞蓮舟是否能把內力提升到玄冥二老、成昆的水平。要知道,倚天末期的俞蓮舟,內力尚不到成昆七成水平,俞蓮舟學武已經四十多年了,四十多年的勤修苦練,只能修聚到成昆、鶴筆翁的六七成內力,卻要在十來年內再追上三成,而且還要加上年老力衰、精力衰竭的因素,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了。因此,俞蓮舟的一生,恐怕都處於追趕玄冥二老、成昆的狀態,可以說是:「一直在追趕,從未能超越」。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資質瓶頸」了,除非有奇蹟(近乎不老不衰的天生體質,大增內力的神物,更高明的神功絕學等),否則一流之上的境界幾已無法通過「熬工齡」達到。「二十歲不成國手,終身無望」,學圍棋的人大概都知道這句話,實際上武功的修行也有類似的規律,靠「熬工齡」而取得的成就始終是有限的。 「殷天正見自己上三路全被他掌勢罩住,大吼一聲,雙拳「丁甲開山」,揮擊出去。兩人雙掌雙拳,便此膠在空中,獃獃不動。拆到這一招時,除了比拚內力,已無他途可循。」 光明頂之時,宋遠橋與殷天正在招數上打了個平手,但論內功可能還是稍遜幾分[1],是以整體實力還不及殷天正。宋遠橋年紀較大,武功卻不及俞蓮舟,不過練了太極拳劍之後應該也略有進步,武力應在42左右,實力上應該追上了殷天正、楊逍、空聞。 注釋[1]:滅絕的內力不過與紫衫龍王伯仲之間,而殷天正內力卻在紫衫龍王之上,而宋遠橋內力卻在滅絕之下,顯然宋遠橋的內力應不及殷天正。 「俞蓮舟持劍在旁看了半晌,始終無法捉摸到她鞭法的精要所在,暗想:「我再出手,這套太極劍法也無法使得比六弟更好。但若斗得久了,她女子內力不足,我們或能以韌力長勁取勝。」他見殷梨亭劍法吞吐開合、陰陽動靜,實已到了恩師張三丰平時所指點的絕詣,心想師弟一生中從未施展過如此高明的劍術,今日面臨生死關頭,竟將劍法中最精要之處都發揮了出來,武當派武功講究愈戰愈強,時刻拖得越久,越有不敗之望。」 「俞蓮舟掌心化勁,殷梨亭則是空中化勁,在武功上是稍遜半籌,但一眼望去,卻是他急速轉身的身法好看得多。」 殷梨廷的劍法本來就是武當七俠中的翹楚,面對以阿二為首的五人圍攻,還能放倒兩人,實力似乎尤在空性之上;以修行不久的太極劍後與周芷若激戰,更是能將其絕詣、最精要之處發揮,以其時武力而言,已經接近楊逍、范遙的水平,只比俞蓮舟稍遜半籌,即學了太極拳劍之後的殷梨廷武力在38~42-左右。 (五)、宋青書、周芷若: 宋青書擊斃丐幫掌缽、執法二人,靠的是九陰白骨抓的陰毒、詭異,真實武功未必在二人之上(宋青書不用九陰,而用武當武功,大致可以戰平掌鉑長老)。使用九陰白骨抓的宋青書百餘招敗在俞蓮舟手下,則其武力大致在:(42~46)×0.76=32~36之間,再和宋青書與丐幫掌缽、執法二長老的實戰對比,可知此時宋青書的武力應在36左右。 周芷若在九陰真經修習上遠比宋青書深入,她在書末表現如下: 「殷梨亭一招「風擺荷葉」,長劍削出,鞭劍相交,輕輕擦的一響,殷梨亭只覺虎口發熱,長劍險些兒脫手,心中大吃一驚:「我只道她招式怪異,內力非我之敵,不料她內勁也這般奇詭莫測。」」 「周芷若突然間長鞭抖動,繞成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圈子,登時將殷梨亭裹在其間。太極拳和太極劍都講究運勁成圈,周芷若長鞭竟也抖動成圈,鞭圈方向與殷梨亭的劍圈相同,只是快了數倍。」 「楊逍、殷天正等一齊追上,只見她輕飄飄的有如一朵紅雲,向東而去,輕功之佳,竟似不下於青翼蝠王韋一笑。楊逍等料知追趕不上,怔了半晌,重行回入廳來。」 武評向來有「重內力,輕招數」的積弊,總以為是內力強才算真的強,這種觀點是要不得的,否則病廢時的令狐沖豈不是任人宰割?小龍女豈不是不堪一擊?事實上,林平之、令狐沖、小龍女、東方不敗等,內力未見得有多高,戰鬥力卻高得離譜。戰鬥力是一個綜合的概念,是內力、招式、輕功身法、經驗等的綜合權衡,而非獨尊內力,覺遠、游坦之的例子也說明,內力決非衡量實力的唯一標準。況且,殷梨廷內功修為雖遠勝周芷若,但以力相拼,殷梨廷卻「虎口發熱,長劍險些兒脫手」,這說明周芷若雖然內力修為遠不如對手,但在運勁使力法門上卻尤有過之;而同時,殷梨廷的武功招式、輕功身法、出招速度等則均遠遜於周芷若。 「周芷若突然間長鞭抖動,繞成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圈子,登時將殷梨亭裹在其間。太極拳和太極劍都講究運勁成圈,周芷若長鞭竟也抖動成圈,鞭圈方向與殷梨亭的劍圈相同,只是快了數倍。殷梨亭劍上勁力被她這麼一帶,登時身不由主,連轉了幾個身,青光一閃,長劍脫手上揚。周芷若長鞭倒卷,鞭頭對準殷梨亭天靈蓋砸了下去。……二人三掌相接,張無忌猛覺周芷若雙掌中竟無半分勁力,心下大駭:「啊喲,不好!她和六叔苦鬥二百餘招,竟已到了油盡燈枯的境地。我這股勁力往前一送,豈非當場要了她的性命?」」 「俞蓮舟縱身而起,右手抓住了軟鞭的鞭梢。周芷若裙底飛出一腿,正中俞蓮舟腰脅。俞蓮舟一直捉摸不定周芷若詭異的鞭法精要所在,待得見她抖鞭成圈,奪落殷梨亭手中長劍,登時心中雪亮:「原來她功力不過爾爾,這幾下抖鞭成圈,比之我們的太極拳功夫可差得遠了。」一抓住鞭梢,拚著腰間受她一腿,左手探出,正是一招「虎爪絕戶手」,直插周芷若小腹。周芷若無可抵擋,心中如電光般閃過一個念頭:「我今日死在俞二叔手裡。」右手放脫鞭柄,五指向俞蓮舟頭頂插落,只盼和他斗個同歸於盡。俞蓮舟側頭欲避,不料腰間中腿後穴道被封,頭頸僵硬,竟爾不能轉動,左手卻仍是運勁疾落。」 「周芷若叫道:「哪一位英雄前來賜教?」范遙束了束腰帶,大踏步走出。張無忌道:「范右使,我下令,你不可出戰,咱們……咱們認輸……」一口氣岔了道,又是兩口鮮血噴出。范遙對教主之令不敢不從,倘若堅持出戰,勢必引得張無忌傷勢加劇,何況出戰只是盡心竭力,枉自送了性命,卻於本教無補。」 倚天之中,太極劍兩次被破,東方白的中宮直進、逼得張無忌不得不與之較力,還只是瞎貓捉對死老鼠,而周芷若以圈破圈,在招數上則完破殷梨亭的太極劍,比之於東方白以命搏命的蠻橫破法,實際上遠遠勝出。周芷若二百餘招完勝殷梨亭,而殷梨亭此時的武力在38~42之間,則周芷若的武力在:(38~42)×(1.18~1.22)=46~50之間。 俞蓮舟為救殷梨亭而出手,「一抓住鞭梢,拚著腰間受她一腿,左手探出,正是一招「虎爪絕戶手」,直插周芷若小腹」,可以說完全是以命搏命的打法,而且也有偷襲的嫌疑,但結果卻是「俞蓮舟側頭欲避,不料腰間中腿後穴道被封,頭頸僵硬,竟爾不能轉動,左手卻仍是運勁疾落」,按這個結果,俞蓮舟是頭上中爪,必死無疑,而周芷若是小腹中爪,也幾乎是必死的結果,二人可以說是拼了個同歸於盡。但要注意,俞蓮舟是一出手就打著以命搏命的算盤,而當時周芷若卻並不是在防備俞蓮舟的攻擊,或者與俞蓮舟單打獨鬥,而是在和殷梨亭激戰。顯然,如果是單打獨鬥,正常情況下,俞蓮舟要想和周芷若拼個同歸於盡,基本上是做不到的。 范遙自認挑戰周芷若的結果只有送死而已,張無忌也認定范遙決非周芷若的對手。須知,此時張無忌已旁觀周芷若的武功良久,又與她交過手,是以這個結論還是相當有說服力的。可想而知,數十年後,若周芷若九陰真經修鍊有成,稱雄倚天決非難事。 宋青書能憑藉九陰白骨抓輕易擊殺傳功、執法二人,雖然內力略遜,但整體實力已不遑多樣了,而周芷若於九陰真經所學遠勝宋青書,又能讓張無忌感嘆除了自己外無人能維護趙敏,能讓明教上下、少林武當諸派、屠獅大會群雄不敢應戰,能讓范遙不必實戰就自知必然不敵,這樣的差距絕非伯仲之間的,既范遙若與周芷若真的交手,必然會在千招內分出勝負,而范遙武力在42左右,則周芷若武力下限為42×1.1≈46。 「張無忌凝視敵鞭來勢,一一拆解,心下暗自焦急:「芷若武功雖奇,畢竟所學時日無多,尚比不上外公和楊左使二人聯手的威力。我獨力難支,看來今日又要落敗了。這次再救不出義父,那便如何是好?」」 在張無忌看來,周芷若武功雖奇,畢竟所學時日無多,尚比不上殷天正和楊逍二人聯手的威力,也就是說,周芷若的武力<(42+42)×2/3≈56。 「周芷若長劍揮動,月光下如銀蛇狂舞。玄冥二老一杖雙筆,聯手進攻。張無忌先前只見到周芷若使鞭的功夫,這時見她劍招神光離合,在二大高手夾擊下竟是有守有攻,偶爾虛實變幻,巧招忽生。再斗數十合,周芷若劍招愈來愈奇,十招中倒有七招是極凌厲的攻勢。」 另外,玄冥二老聯手進攻,至少數十招內奈何不了周芷若,當然玄冥二老的目的是奪取武功秘笈,在未確定秘笈是否在周芷若身上之前,是不會輕易下殺手的,而是想生擒周芷若。不過,即便如此,能在玄冥二老聯手圍攻下,抵擋這麼久,也足以說明周芷若武功已與鶴筆翁等差距不大了,甚至已然不輸於玄冥二老。 綜上所述,倚天末期與張無忌聯手合力對抗三渡「金剛伏魔圈」之時的周芷若,其武力在46~50之間。 (六)、成昆、玄冥二老: 「兩人這一搭上手,以快打快,轉瞬間便拆了七八十招。謝遜雙目雖然不能見物,但他一身武功全是成昆所授,他的拳腳成昆固所深悉,而成昆諸般招數,他也無不瞭然於胸。事過數十年,二人內功修為俱各大進,拳腳的招朮卻仍是本門的解數。謝遜不必用眼,便知自己這一掌過去,對方將如何拆招,而跟著來的一招,多半是那幾項變化中的一項。加上他年紀比成昆小了十餘歲,氣血較壯,冰火島上奇寒酷熱的鍛練,於內力修為大有好處,因之一百餘招中竟絲毫不落下風。」 「謝遜與成昆仇深似海,苦候數十年,此刻方始交上了手,張無忌本來料他定要不顧性命的撲擊,與成昆斗個兩敗俱傷,哪知他一招一式全是沉穩異常,將門戶守得極是嚴密。張無忌初時略覺詫異,又看了數十招,當即領悟,成昆武功之強幾已不輸於渡厄、渡難等三僧,謝遜若是一上來便逞血氣之勇,只怕支持不到三百招以上。顯然謝遜心中仇恨越深,手上越是謹慎,生怕自己先毀在成昆手下,報不了父母妻兒的血仇。」 「成昆久戰不勝,心中早便焦躁,暗想:「他是我徒兒,雙眼又盲了,我竟然仍是奈何他不得,我的心腹在旁瞧著也是不服。我那幻陰指神功,那日偏又給張無忌這萬惡小賊的純陽內力破了,否則今日又怎會跟謝遜纏鬥這麼久?眼下情勢險惡,唯有儘速制住這逆徒,方能挾制明教,又可乘機挑動與他有仇之人。至不濟也能脫身自保。」」 「堪堪拆到二百餘招,謝遜大喝一聲,呼的一拳擊出。崆峒派的關能叫道:「七傷拳!」……謝遜每一拳打出,成昆受了他拳力的七成,以少林九陽功化解,其餘三成卻反激回去。謝遜呼呼呼打出十二拳,成昆連退數十步,看來似是謝遜大佔上風,依實內傷越受越重。」 謝遜雖然雙眼俱瞎,但在冰火島苦練內功,內力大有進境,而且謝遜、成昆乃是以本門武功交手過招,二人對彼此的武功均是瞭若指掌,謝遜瞎眼的劣勢已經被削弱到了最低點。所以謝遜雖然瞎了眼,但對戰局影響並不少很大,二人的交手,還是大致可以算公平的。當然,若對手換成另外一個人,比如鹿杖客,謝遜的瞎眼就是大大的缺陷了,只有面對成昆之時,謝遜才能發揮幾近於健康之時的實力。 成昆可以用少林九陽功將謝遜的掌力化解七成,其餘三成則反激回去。其實,如果內力修為差距夠大,比如覺遠對瀟軒子,是可以將對方掌力盡數反彈的;而如果雙方功力相等,任何一方均只能化解對方的掌力,而無餘力反激。成昆只能反激三成,按此估算,謝遜的內力大致是成昆的七成左右。而實戰上,打到兩百餘招之後,謝遜敗局已定,他以七傷拳攻擊成昆,顯是打算以傷換傷的,可他的七傷拳傷不了成昆,反而因掌力被反彈而致內力傷越受越重,若非趙敏等出言譏諷恐嚇成昆,謝遜實難再支撐多久。因此,即便是成昆因幻陰指被張無忌破掉而造成武功有所降低,謝遜也不過是能接成昆三百招左右。謝遜(等若健康狀態)武力在42左右,成昆(非幻陰指)能接他三百招就擊敗謝遜,則成昆(非幻陰指)的武力在:42×1.18≈50左右。 「張無忌尋思:「苦頭陀武功之強,只怕和玄冥二老不分上下,雖不知內力如何,但招數神妙,大是勁敵。他只打手勢不說話,難道是個啞巴?可是他耳朵卻又不聾。趙姑娘對他頗見禮遇,定是個大有來頭的人物。」」 「范遙將此事從頭至尾虛擬想像一遍,覺得這條計策雖然簡易,倒也沒有破綻,說道:「我想楊大哥之計可行。鶴筆翁性子狠辣,卻不及鹿杖客陰毒多智,只須解藥在鶴筆翁身上,我武功雖不及他,當能對付得了。」」 「范遙笑了笑,說道:「鹿先生,苦頭陀的武功就算及不上你,也差不了太多。你要打敗我,只怕不是一兩百招之內能夠辦到。你勝我三招兩式不難,但想既挾韓姬,又救師弟,你鹿杖客未必有這個能耐。」 張無忌認為范遙武功之強,只怕和玄冥二老不分上下,但這個「武功」所指應只是招數,並不包含內力;范遙則自認武功不及鶴筆翁,但鶴筆翁也無法在一二百招內勝過范遙,則鶴筆翁的武力:42×(1.22~1.32)≤51~55。 「張無忌見三名老僧在片刻間連斃崑崙派四位高手,舉重若輕,遊刃有餘,武功之高,實是生平罕見,比之鹿杖客和鶴筆翁似乎猶有過之,縱不如太師父張三丰之深不可測,卻也到了神而明之的境界。」 三渡武功甚高,但在張無忌看來,也僅僅是「比之鹿杖客和鶴筆翁似乎猶有過之」;成昆實力甚強,張無忌則認為他「武功之強幾已不輸於渡厄、渡難等三僧」。顯然成昆、玄冥二老、三渡武功差距不大。再者鹿杖客武功雖勝過范遙,但要打敗范遙,只怕不是一兩百招之內能辦到的(鹿杖客不使兵刃),而謝遜若逞血氣之勇,恐怕接不了成昆三百招(成昆幻陰指已經被破),而范遙、謝遜武功在伯仲之間,是以鹿杖客、成昆的表現,還是差不多的。 綜合來說,成昆的幻陰指被破之前,其武力與玄冥二老同等級,均在55左右;幻陰指被破掉之後,成昆的武力則下降到50左右。 (七)、渡厄、渡難、渡劫: 金庸書中的少林寺極少有兩代齊輝的,天龍時期的少林寺,玄字輩擔重擔,但其前一代靈字輩似乎已經死絕,笑傲、書劍各書亦是如此,這就顯出倚天少林寺的特別了,倚天少林寺的空字輩四大神僧已擔大梁,然而前輩耆宿渡字輩三僧猶在,而且實力更強。 「張無忌見三名老僧在片刻間連斃崑崙派四位高手,舉重若輕,遊刃有餘,武功之高,實是生平罕見,比之鹿杖客和鶴筆翁似乎猶有過之,縱不如太師父張三丰之深不可測,卻也到了神而明之的境界。」 「張無忌初時略覺詫異,又看了數十招,當即領悟,成昆武功之強幾已不輸於渡厄、渡難等三僧,謝遜若是一上來便逞血氣之勇,只怕支持不到三百招以上。」 「三僧中渡厄修為最高,深體必須除卻「人我四相」,但渡難、渡劫二僧爭雄鬥勝的念頭一盛,染雜便深,著了世間相的形跡,渡厄的鞭法非和他二人相配不可……」。 「斗到一頓飯時分,張無忌等三人已將索圈壓得縮小了丈許圓徑。然而三僧的索圈壓小,抗力越強,三人每攻前一步,便比前要多花幾倍力氣。楊逍與殷天正越斗越是駭異,起初尚是以三敵三的局面,到得半個時辰之後,楊殷二人漸漸支持不住,成為二人合斗渡難,張無忌卻是一人對付渡厄、渡劫二僧。」 三渡之中,渡厄的修為最高,渡難、渡劫的武功則難分高下,這從二人分別對付楊逍、殷天正的戰況就可以看出。與其他人比較,三渡武功下限應不低於玄冥二老、成昆,而玄冥二老、成昆(幻陰指)的武力都在55左右,則三渡的武力下限應不低於55。 「張無忌暗暗稱奇:「這八人的武功著實了得,實不在何太沖夫婦之下。除了三個是青海派外,其餘五人的門派來歷全然瞧不出來。可見天下之大,草莽間卧虎藏龍,不知隱伏著多少默默無聞的英雄好漢。」」 「他看了一會,見那使劍三人的劍招,和數日前死在少林僧手下的青海三劍乃是一路,但變化精微,勁力雄渾,遠在青海三劍之上,當是青海派中長輩的佼佼人物,這三人合力攻擊渡厄。另有三人合攻渡難,餘下二人則聯手對付渡劫。渡劫的對手雖只二人,但二人的武功卻比餘人又高出一籌。鬥了半晌,張無忌看出渡劫漸落下風,渡厄卻穩佔先手,以一敵三,兀自行有餘力。又拆十餘招,渡厄看出渡劫應付維艱,黑索一抖,偷空向渡劫的兩名對手晃去。那二人都是身材魁梧,黑須飄動,身手極為矯捷,一個使一對判官筆,另一個使打穴橛。渡厄和渡劫身在數丈之外,已隱然感到他二人兵刃上發出來的勁風,若被欺近身來,施展短兵刃上的長處,勢必更為厲害。青海派三人劍上受力一輕,慢慢又扳回劣勢。這麼一來,變成渡難以一敵三,渡厄、渡劫二僧則是以二敵五,一時相持不下。」 「十一人拆到一百餘招時,少林三僧的黑索漸漸收短。黑索一短,揮動時少耗內力,但攻敵時的靈動卻也減了幾分。更斗數十招,三僧的黑索又縮短了六七尺。那兩名黑須老人越斗越近,兵刃上的威力大增,尋瑕抵隙,步步進逼,竭力要撲到三僧身邊。但三僧黑索收短後守御相當嚴密,三條黑索組成的圈子上似有無窮彈力,兩名黑須老人不住變招搶攻,總是被索圈彈了出去。這時三僧已聯成一氣,成為以三敵八之勢。少林三僧奮力禦敵,心下都不禁暗暗叫苦,與這八人相鬥,再久也不致落敗,只須黑索再縮短八尺,便組成了「金剛伏魔圈」,別說八名敵人,便是十六人,三十二人,那也攻不進來,可是這圈子之中卻隱伏著一個心腹之患的強敵,張無忌若是出手,內外夾攻,立時便取了少林三僧的性命。三僧見他安坐不動,顯在等待良機,要讓自己三人和外敵拚到雙方筋疲力竭,他再來收漁人之利。這時三僧的內功已施展到了淋漓盡致,有心要長嘯向山下少林寺求援,卻是開口不得,這當兒只要輕輕吐出一個字,立時氣血翻湧,縱非立時斃命,也必身受內傷,成為廢人。三僧心下自責過於託大,當強敵來攻之初,竟未出聲通知本寺人眾,否則只要達摩堂或羅漢堂有幾名好手來援,便可克敵取勝。……眼見雙方勝負非一時可決,他低下頭來,只見一塊大岩石壓住地牢之口,只露出一縫,作為謝遜呼吸與傳遞食物之用。」 「渡厄等三僧對謝遜與張無忌對答之言,盡數聽在耳里,又想到適才他就算不是乘人之危,只須袖手旁觀,兩不相助,當卜泰破了「金剛伏魔圈」攻到身邊之時,以河間雙煞下手之辣,此刻三僧早已不在人世。 「他心下大驚:「原來三僧聯手,有如一體,這等心意相通的功夫,世間當真有人能做到么?」他哪知渡厄、渡劫、渡難三僧坐這三十餘年的枯禪,最大的功夫便是用在「心意相通」之上,一人動念,其餘二人立即意會,此般心靈感應說來甚是玄妙,但三人在斗室中相對三十餘年,專心致志以練感應,心意有如一體,亦非奇事。」 三渡與河間雙煞等八人交手的過程可以概括如下:①青海三老VS渡厄,渡厄穩佔先手、遊刃有餘;河間雙煞VS渡劫,渡劫漸落下風、應付維艱;剩下三人VS渡難,難分高下。②青海三老+河間雙煞VS渡厄+渡劫,難分高下;剩下三人VS渡難,難分高下。③三渡黑索收短,聯成一氣,成為以三敵八之勢,難分高下。④三渡的「金剛伏魔圈」被破了後,各自為戰,便敵不過河澗雙煞等八人聯手。 三渡黑索收短,聯成一氣,成為以三敵八之勢,無論是三渡自己的選擇,又或者是三渡不得已而為之,但陣法能夠增強聯手威力卻始終不可忽視,況且即便不用陣法,三渡坐了三十餘年的枯禪,已是心意相通,有如一人,彼此之間的配合默契也遠非河間雙煞、青海三老這種臨時組合可比的。 以三渡未以陣法聯手的情形來看,渡劫不敵河間雙煞聯手,渡難可戰平剩餘三人,渡厄勝過青海三老聯手;渡厄+渡劫與青海三老、河間雙煞戰平;三渡聯手,未用陣法前,也與河間雙煞等八人聯手勉強戰平。粗略估計,應該可以有這麼個關係:渡厄≤河間雙煞聯手,渡難≈渡劫≤青海三老≈剩餘三人聯手。 因此,渡厄比渡劫強多少,就轉化成河間雙煞聯手比青海三老聯手強多少。 當然,以上只是粗略的估計,實際上河間雙煞等八人一直是處於進攻態勢,越攻越近,三渡不得不收縮防禦,最終以「金剛伏魔圈」來禦敵,仍舊沒有取勝的把握;而「金剛伏魔圈」被破掉之後,即便張無忌兩不相幫,三渡亦無法抗衡河間雙煞等八人。也就是說,若無「金剛伏魔圈」陣法,三渡聯手實際上是敵不過河間雙煞等八人聯手的。 圍攻三渡的八人,武功均不在何太沖夫婦之下,而何太沖的武力在28~31左右,計算則可知渡難、渡劫的武力都在56~62 左右。 「渡難專心致志對忖那黑須老者,不論武功和內力修為都是勝了一籌,他坐在松樹穴中,並不起身,十指拍、戳、彈、勾、點、拂、擒、拿,數招之間,便令那黑須老者迭遇險招。」 河間雙煞聯手半響就打得渡劫應付維艱,百招擊敗渡劫已是必然,則其聯手武力約在:(56~62)×1.32≈74~82左右。若河間雙煞聯手能產生1+1=2的效果,則河間雙煞的個人武力在 37~41左右;若河間雙煞聯手只是一般聯手,則其個人武力在55~62左右,也就是說河間雙煞任何一人的實力都不在渡難之下,顯然這是不可能的。事實上,後來渡難單挑河間雙煞之一的郝密,不起身,數招之內就令其疊遇險招,可見差距甚大。以郝密、殷天正分別對渡難時的表現來說,委實看不出郝密有勝過殷天正的實力。因此,河間雙煞的聯手應該也是存在巨大加成的,按無陣法聯手最大加成來估計,河間雙煞的個人武力在 37~41 左右更合理。 至於渡厄,對付青海派三人,以一敵三猶佔上風,與渡劫聯手以二敵五(河間雙煞+青海派三人)則是平手。粗略估計,渡厄的武力大致與河間雙煞聯手相若,或者稍遜一些,即渡厄的武力在 74~82 之間。 因此,高估的話,無陣法,三渡戰平河間雙煞等八人,三渡之中,渡難、渡劫武力都在56~62左右,渡厄武功修為最高,其武力在74~82 之間;低估的話,無陣法的三渡聯手實際上是不敵河間雙煞等八人聯手,河間雙煞等八人越攻越近,而三渡陣破必死,也就是說三渡的實際實力還得略微下調一成半成的,故此可認為渡難、渡劫武力在55左右,而渡厄的武力在62~68左右。 附錄:關於楊殷戰二渡 楊逍、殷天正與渡難、渡劫的交手,常常被誤解,比如: 「斗到一頓飯時分,張無忌等三人已將索圈壓得縮小了丈許圓徑。然而三僧的索圈壓小,抗力越強,三人每攻前一步,便比前要多花幾倍力氣。楊逍與殷天正越斗越是駭異,起初尚是以三敵三的局面,到得半個時辰之後,楊殷二人漸漸支持不住,成為二人合斗渡難,張無忌卻是一人對付渡厄、渡劫二僧。」 按上面這段原文,是不是可以說楊逍、殷天正可以分別和渡劫、渡難單挑半個時辰? 不是的! 如果非要這樣理解,就會產生兩個極端的後果: 第一個匪夷所思的結果就是渡難、渡劫與楊逍、殷天正的差距,小得可憐:楊逍「單挑」渡劫、殷天正「單挑」渡難,半個時辰後才漸漸支持不住,這個差距之小,幾乎只有幾分之弱了。 第二個匪夷所思的結果就是渡厄武功之強,簡直不可思議:「單挑」張無忌半個時辰不落下風,這還是在渡厄坐著打的情況下。可想而知,如果渡厄站起來,張無忌非得落荒而逃不可。 很明顯,這種把身處「金剛伏魔圈」陣法的三渡割裂看待的結果就是:渡厄單人都已經可以完敗張無忌了,渡劫、渡難與楊逍、殷天正的差距卻微乎其微! 但事實上真是這樣的嗎?請看原文: 「少林三僧的臉色本來各自不同,這時卻都殷紅如血,僧袍都鼓了起來,便似為疾風所充。但張無忌的衣衫卻並無異狀,這情景高下已判,倘若他是以一對一,甚而以一敵二,早已獲勝。」 顯然,如果沒陣法,渡厄+渡劫對張無忌也是早就不敵(周芷若、張無忌此時與三渡交手時常,不過小半個時辰+百餘招)。那換成渡厄來單挑張無忌,豈不是敗得更快?何來渡厄單挑不輸,甚至完敗張無忌之說? 因此,張無忌、楊逍、殷天正聯手對付三渡,三渡的「金剛伏魔圈」陣法始終未破,三渡始終處於陣法中,此戰雖然前半個時辰之內是三對三的局面,但並不等於楊逍、殷天正就是分別在與渡劫、渡難單挑。三渡以陣法聯手,是一個整體,雖然是三對三的局面,也應從整體考慮,而不能孤立出某個一對一,以他們「單挑」的招數論高下。 是以,三渡「金剛伏魔圈」聯手是不能割裂的,這種把三渡「金剛伏魔圈」聯手割裂開來看待的結果將是可怕的,甚至是不可思議的。 (八)、張無忌: 修鍊乾坤大挪移之前,張無忌內力雖強,可武功卻粗淺得很,也無多少研究價值,故本文只研究張無忌修行乾坤大挪移後的實力。 「鹿杖客適才吃過他的苦頭,知道單憑鶴筆翁一人之力,不是他的敵手,搶上前來,向他擊出一掌。張無忌右掌仍是擊向鶴筆翁,左掌從右掌下穿過,還了鹿杖客一掌。這是真力對真力相碰,中間實無閃避取巧的餘地。三個人四掌相交,身子各是一晃。」 「玄冥二老是趙敏手下頂兒尖兒的能人,豈知不出三十招,便各受傷。……但他二人隨即想到,張無忌留居武當數月,一面替俞岱岩、殷梨亭治傷,一面便向張三丰請教武學中的精微深奧,終致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再加上武當絕學的太極拳劍,三者漸漸融成一體。二人心中暗贊張三丰學究天人,那才真是稱得上「深不可測」四字。……玄冥二老自恃內力深厚,玄冥神掌是天下絕學,是以一上陣便和他對掌,豈知張無忌的九陽神功卻非任何內功所能及,數十掌一過便即落敗。他二人的兵刃卻以招數詭異取勝,兩人的名號便是從所用兵刃而得,鹿角短杖和鶴嘴雙筆,每一招都是凌厲狠辣,世所罕見。張無忌聚精會神,在三件兵刃之間空來插去,攻守自如,只是一時瞧不明白二人兵刃招數的路子,取勝卻也不易。幸好鶴筆翁重傷之餘,出招已難免窒滯。……張無忌給玄冥二老纏住了,始終分身不出相援。他和楊韋二人要全身而退,倒也不難,要救周芷若卻萬萬不能,正自焦急,忽聽趙敏說道:「大家住手!」這四個字聲音並不響亮,她手下眾人卻一齊凜遵,立即躍開。」 倚天中期,玄冥二老聯手與張無忌硬拼掌力,難敵張無忌三十招,當然這也有九陽神功可以剋制玄冥神掌的緣故;玄冥二老使用兵刃,則與張無忌打了個難分難解,張無忌取勝頗為不易。玄冥二老聯手武力約為110,則此時張無忌的武力≤110×1.1=121。 「但張無忌以九陽神功為根基,以挪移乾坤心法為脈絡,加之對武當派武功盡數瞭然於胸,一招一式,無不攻向四俠的空隙之處。斗到二十餘招時,那聖火令功夫越來越奇幻莫測。……張無忌見他身當危難,可是步法沉穩,劍招絲毫不亂,這三劍來得凌厲,但每一劍仍是嚴守武當家法,心下暗暗喝采:「若不是我學到了這一門古怪功夫,要抵擋四位師伯叔的聯手進攻,大非易事。」」 張無忌學會聖火令武功後,武功便有正有邪,而且有些時候邪功更具奇效,比如對付武當四俠聯手,以張無忌本來的武功,大非易事,可使用聖火令武功,居然不到百招就勝了。武當四俠聯手武力約為(42+42+42+38)×2/3=110,則此時張無忌的武力≥110×1.1=121,另外張無忌只是靠聖火令怪招出奇制勝,真實武功並非遠勝四俠聯手,則其武力≤110×1.32=144。因此,學會聖火令武功後,張無忌的武力約為121~144。 「二老見他空手,便即放下兵刃,凝神以待。……張無忌曾與玄冥二老數度交手,知道他二人本來已非自己對手,最近自己與渡厄等三僧三度劇斗,武功又深了一層,要擊敗二人可說綽綽有餘。只是二人畢竟修為非同小可,卻也不敢輕忽,當下展開太極拳法,圈圈連環,九陽神功從一個個或正或斜的圓圈中透將出來。玄冥二老漸感陽氣熾烈,自己玄冥神掌中發出的陰寒之氣,往往被對方逼了回來。斗到百餘合時,……」 倚天末期,張無忌與三渡三次大戰後,武功又深了一層,但此時再與玄冥二老交手(都是空手),也不能在百招內取勝。 可見,即使到了最後,張無忌也不能在百招內擊敗玄冥二老(除非玄冥二老偏偏要硬拼掌力)。按此計算,倚天末期張無忌的武力還是超不過:1.32×110≈145。 「他越斗越是心驚,只覺身周氣流在三條黑索和三股掌風激蕩之下,竟似漸漸凝聚成膠一般。他自習成武功以來,從未遇到過如此高強的對手。三僧不但招數精巧,內勁更是雄厚無比。張無忌初時七成守御,尚有三成攻勢,斗到二百餘招時,漸感體內真氣不純,唯有隻守不攻,以圖自保。……更拆數十招,尋思:……」……已然無法脫身。」 「他心下大驚:「原來三僧聯手,有如一體,這等心意相通的功夫,世間當真有人能做到么?」他哪知渡厄、渡劫、渡難三僧坐這三十餘年的枯禪,最大的功夫便是用在「心意相通」之上,一人動念,其餘二人立即意會,此般心靈感應說來甚是玄妙,但三人在斗室中相對三十餘年,專心致志以練感應,心意有如一體,亦非奇事。」 「斗到一頓飯時分,張無忌等三人已將索圈壓得縮小了丈許圓徑。然而三僧的索圈壓小,抗力越強,三人每攻前一步,便比前要多花幾倍力氣。楊逍與殷天正越斗越是駭異,起初尚是以三敵三的局面,到得半個時辰之後,楊殷二人漸漸支持不住,成為二人合斗渡難。張無忌卻是一人對付渡厄、渡劫二僧。」 「但不論楊逍如何變招,渡難一條黑索分敵二人,仍是絲毫不落下風。眾人只見殷天正頭上白霧升起,知他內力已發揮到了極致,一件白布長袍慢慢鼓起,衣內充滿了氣流。他每踏出一步,腳底便是一個足印,斗到將近一個時辰,三株松樹外已被他踏出了一圈足印。」 「眼見太陽由偏東而當頭直射,更漸漸偏西。空聞、空智、范遙、韋一笑等高手這時已看出了雙方勝負之機。……」 「又斗小半個時辰,……倘若他是以一對一,甚而以一敵二,早已獲勝。他練的九陽真氣原本渾厚無倫,再加上張三丰指點,學得太極拳中練氣之法,更是愈斗愈盛,最能持久,實可再拚一兩個時辰,以待對手氣衰力竭。少林三僧拚到此時,已瞧出久戰於已不利,突然間齊聲高喝,三條長鞭急速轉動,鞭影縱橫,似真似幻。張無忌凝視敵鞭來勢,一一拆解,心下暗自焦急:「芷若武功雖奇,畢竟所學時日無多,尚比不上外公和楊左使二人聯手的威力。我獨力難支,看來今日又要落敗了。這次再救不出義父,那便如何是好?」」 渡厄、渡難、渡劫以「金剛伏魔圈」陣法聯手,數十年苦修之下,已是心意相通、有如一體,配合極其默契,應能發揮全部實力,則三渡聯手之力至少為:172~180左右。 張無忌單挑三渡的「金剛伏魔圈」,未及三百招已是真氣不繼、只守不攻,堪堪將落敗;張無忌與殷天正、楊逍聯手再與三渡的「金剛伏魔圈」交手,則大致打了個平手,當然殷天正因為光明頂大戰之時,元氣大傷,遠不在最佳狀態,楊逍此戰也有出工不出力之嫌;張無忌與周芷若聯手[1],基本可以與三渡的「金剛伏魔圈」打個平手,而張無忌一人則只能接三渡聯手的三百到近千招。因此,張無忌以內力而論的確不輸於三渡聯手,但論武力則還是略遜三渡聯手一籌;同時,由三次交手的情況分析計算,張無忌的武力約在:145左右。 聯合上一推斷,可知萬安寺中張無忌的武力在123~132左右,大戰三渡之後,張無忌的武力在145 左右[2]。 注釋[1]:若是周芷若與三渡之一單挑,當不至於差距太大,但三渡以陣法聯手,心意相通,有如一人,周芷若內力遠為不及,擅長的詭異精妙的招數輕功,又因難以近身而無法發揮;另外,此戰周芷若疑似未出全力的,因為她的目的是殺謝遜,而不是救謝遜。 注釋[2]:張無忌曾自思非武當四俠或少林二空、成昆聯手之敵,但這更多的是一種性格上的謹慎與自謙,實戰上其實是勝過的,三渡若非以金剛伏魔圈聯手,尚自不敵張無忌,少林二空與成昆聯手又如何能打得贏張無忌? 「滅絕師太又道:「黃女俠在鑄刀鑄劍之前,和郭大俠兩人窮一月心力,繕寫了兵法和武功的精要,分別藏在刀劍之中。  屠龍刀中藏的乃是兵法,此刀名為『屠龍』,意為日後有人得到刀中兵書,當可驅除韃子,殺了韃子皇帝。倚天劍中藏的則是武學秘笈,其中最為寶貴的,乃是一部『九陰真經』,一部『降龍十八掌掌法精義』,盼望後人習得劍中武功,替天行道,為民除害。」」 「趙敏將兩束紙片放在他手裡。張無忌就燭光一看,只見這些紙片其實非紙,乃是薄如蟬翼的絹片,密密麻麻的寫滿了細如蠅頭的工整小楷。第一束上開頭寫著「武穆遺書」四字,內文均是行軍打仗、布陣用兵的精義要訣。再看第二束時,見開頭四字是:「九陰真經」,內文儘是諸般神奇怪異的武功,翻到最後,「九陰白骨爪」和「摧心掌」等赫然在內。」 倚天結束之時,張無忌又得到了倚天劍屠龍刀中所藏的兵法與武學秘籍,其中包括的「九陰真經」與「降龍十八掌」等高深武功,這無疑會把張無忌的武功推向更高深的境界。 附錄1:關於張無忌的內力: 張無忌的內力向來頗得讚譽,但實際上他的內力並未能超越已將九陽真經修練到大成的覺遠: 「原來覺遠不會武功,瀟湘子雙掌打到他身上,他既不能擋,又不會避,只有無可奈何的挨打,可是他修習九陽真經已有大成,體內真氣流轉,敵弱便弱,敵強愈強。那掌力擊在他身上,盡數反彈了出來,變成瀟湘子以畢生功力擊在自己身上,如何不受重傷?」 「原來這一招不是直刺,卻是先聚內力,然後蓄勁彈出。但覺遠的內功實已到隨心所欲、收發自如的境界。  何足道此劍雖快,覺遠的心念卻動得更快,意到手到,身意合一,他右手一收,扁擔上的大鐵桶登時盪了過來,擋在身前,當的一聲,劍尖刺在鐵桶之上。劍身柔韌,彎成了個弧形。何足道急收長劍,隨手揮出,覺遠左手的鐵桶橫過,又擋開了。」 「這一下將落未落,楊不悔忽感丹田一陣火熱,全身麻木,不由自主的放脫了那小鬟的手腕,雙膝一軟,坐在椅中。原來她使勁擊打張無忌的穴道,張無忌神功初成,九陽真氣尚無護體之能,卻已自行反激出來,沖盪楊不悔周身脈絡。」 「他站起身來,又去推那石門,只覺體內真氣流轉,似乎積蓄著無窮無盡的力氣,可是偏偏使不出來,就似滿江洪水給一條長堤攔住了,無法宣洩。」 「張無忌練到第五層後,只覺全身精神力氣無不指揮如意,欲發即發,欲收即收,一切全憑心意所之,周身百骸,當真說不出的舒服受用。」 「張無忌練就九陽神功後,本身所蓄的力道已是當世無人能及,只是他未得高人指點,使不出來,這時一學到乾坤大挪移心法,體內潛力便如山洪突發,沛然莫之能御。」 「張三丰於剎那之間,只覺掌心中傳來這股力道雄強無比,雖然遠不及自己內力的精純醇正,但泊泊然、綿綿然,直是無止無歇、無窮無盡,一驚之下,定睛往張無忌臉上瞧去,只見他目光中不露光華,卻隱隱然有一層溫潤晶瑩之意,顯得內功己到絕頂之境,生平所遇人物,只有本師覺遠大師、大俠郭靖等寥寥數人,才有這等修為,至於當世高人,除了自己之外,實想不起再有第二人能臻此境界。」 張無忌得乾坤袋奇遇,九陽神功大功告成,但速成的就是速成的,並不是真的就與自然而然、勤修苦練而大成的九陽神功毫無分別。比如,在內力護體上,張無忌初成的九陽神功,就是「九陽真氣尚無護體之能,卻已自行反激出來」,雖可以反激∕反彈,卻不能自動護體,而覺遠卻已是「體內真氣流轉,敵弱便弱,敵強愈強」、「那掌力擊在他身上,盡數反彈了出來」;在內功境界與內力運用上,覺遠的內功「實已經到了隨心所欲、收發自如的境界」、「 意到手到,身意合一」,張無忌卻只能是「體內真氣流轉,似乎積蓄著無窮無盡的力氣,可是偏偏使不出來」、「未得高人指點,使不出來」,直到學了乾坤大挪移之後,內力才能運轉自如;在對《九陽真經》所載武學理論的理解上,覺遠對《九陽真經》後發制人、捨己從人等理論亦有深刻見解,而張無忌對《九陽真經》的武學理論理解只能說是才起步的、極粗淺的。張無忌在倚天之中,屢次被內力遠不如己的人點穴、打痛、打傷,這正是他內力速成的弊端——功力不精純[1]、也不能圓轉自如[2]。 注釋[1]:張無忌內力遠不如張三丰精純;張無忌也認為三渡功力之精純,非己所及。注釋[2]:武學高手的內功或許可以自動運行,武技卻需要有意識的運使方可,而張無忌卻是靠乾坤大挪移這門武技,才能自如的運使內力。是以在未運使乾坤大挪移之時,張無忌的內力運使、內力護體等就頗有缺陷。 附錄2:關於張無忌的實戰: 「於是他練得更加熱切,想得更加深刻。因為最上乘的武功,是用腦子來練而不是用身子練的。」(《飛狐外傳》) 最上乘的武功,尤其重領悟,重專研,並非勤學苦練就能有大成就的,但如果連勤修苦練都沒有,那麼武功要登堂入室,無疑是痴心妄想的。 「……這三部書的男主角性格完全不同。郭靖誠樸質實,楊過深情狂放,張無忌的個性卻比較複雜,也是比較軟弱。……張無忌的一生卻總是受到別人的影響,被環境所支配,無法解脫束縛。」(《倚天屠龍記》後記) 張無忌的武功並非自己有心苦練而成,反而多為環境、人事所逼,他自身是並不怎麼好武的。是以,張無忌雖然學到了一系列的上乘武功,但深入的鑽研一二卻是罕見,在書中極少看到他主動的對武功進行推敲、琢磨,因而對這些武功的掌握,甚至連登堂入室都說不上。比如,楊逍以第二層的乾坤大挪移,戰績比張無忌第七層的乾坤大挪移都要出彩。 S問:「金庸先生,你認為在你的小說中,哪一位主角的武功最高強?」金庸先生回答:「很大可能是張無忌。」 S反問:「不是令狐沖嗎?」金庸先生回答:「張無忌集各家之長,應該比較全面。」(一九九九年八月三十日,香港蘋果日報,專欄《給你一個敏》) 然而,張無忌集各家之長,在內外武功配置上,均已是頂級的了,也非常的全面(這一點金庸在訪談中多次都特別提及過),但因他性格偏於仁厚(也有些軟弱),且意志力也不強,他往往發揮不出全部的實力,加上所學武功又偏重於防禦,偏重於借力打力、後發制人,展現不出超凡的攻擊力,實戰經驗又尚有不足,這才導致其戰績並不怎麼出彩。實際上,張無忌的實力是很強的,金庸在答客問中,也曾說張無忌很大可能是主角中武功最高強的。 (九)、張三丰: 張三丰可以說是金庸書中出場人物年紀最老的,逾百年的生涯,武功自然不可能一成不變,實際上是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再從盛到衰、從強到弱的大起伏。先看看倚天中前期金庸對張三丰武功的評價: 「這一番大笑,竟笑出了一位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大宗師。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沖虛圓通之道和九陽真經中所載的內功相發明,創出了輝映後世、照耀千古的武當一派武功。後來北游寶鳴,見到三峰挺秀,卓立雲海,『於武學又有所悟,乃自號三豐,那便是中國武學史上不世出的奇人張三丰。」 「少林和武當兩派武功各有長短,武當派中出了一位蓋世奇才張三丰,可是少林寺千餘年的浸潤傳授,究竟非同小可,只不過張翠山此時功夫在武當派中已是第一等高手,而圓音、圓心、圓業三僧雖然武功也算頗為了得,在少林寺中總不過是二流角色。」 「俞岱岩雖然殘廢,但他們說起來還是「武當七俠」,而七兄弟之後,還有一位武學修為震鑠古今、冠絕當時的師父張三丰在。」 「張三丰這番言語,大出少林諸僧意料之外,他神功蓋代,開宗創派,修練已垂九十載,當代武林之中,聲望之隆,身分之高,無人能出其右,萬想不到今日竟會來向少林派求教。」 「這一下變故突如其來,張三丰武功之深,雖已到了從心所欲、無不如意的最高境界,但哪能料到這位身負血仇、遠來報訊的少林高僧,竟會對自己忽施襲擊?」 顯然,倚天中前期的張三丰所得到的評語是極高的,「一位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大宗師」、「中國武學史上不世出的奇人」、「蓋世奇才」、「武學修為震鑠古今、冠絕當時[1]」、「神功蓋代」、「武功之深,雖已到了從心所欲、無不如意的最高境界」,雖不能說真的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至少也是一個極了不起的武學大師,在張無忌武功未有大成之前,張三丰始終把持著天下第一高手的寶座,名垂天下七十餘年。 注釋[1]:關於張三丰的評價,這一句「武學修為震爍古今、冠絕當時」,或許不是是旁白,而是張松溪、俞岱岩二人的內心獨白,其可信度是存疑的。 再看看倚天后期,金庸對張無忌武功的評價: 「但他二人隨即想到,張無忌留居武當數月,一面替俞岱岩、殷梨亭治傷,一面便向張三丰請教武學中的精微深奧,終致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再加上武當絕學的太極拳劍,三者漸漸融成一體。」 「張無忌曾與玄冥二老數度交手,知道他二人本來已非自己對手,最近自己與渡厄等三僧三度劇斗,武功又深了一層,要擊敗二人可說綽綽有餘。」 「果然一切皆如所料,張無忌武功當世無敵,說到機變計謀,與朱元璋可差得太遠,終於墮入這一代梟雄奸謀之中。張無忌雖然從來不想要做甚麼皇帝,但此後每當想起徐常二人的寡恩少義,終身不免鬱郁。」 金庸席間被記者問到對演員演出他筆下的張無忌有何看法,金庸表示他唯一擔心的是對方的身手,因為他筆下的張無忌可是天下第一高手。一九九九年八月("金庸著作慈善匯展"開幕典禮訪問) 張無忌得到張三丰指點,身上的諸大絕技與內功已經漸漸融成一體,與三渡三戰之後,其武功又深了一層,最後還得到了九陰真經、降龍十八掌等高深武學,只怕武功會更進一步。當此之時,張無忌已經是天下第一高手,武功當世無敵。 另外,在江湖中人的眼裡,甚至張無忌自己眼裡,他的武功都已經超越了張三丰。比如,韋一笑認為張無忌當世武功第一,渡厄等認為張無忌的武功天下第一/舉世再無第二位,張無忌認為當世除自己之外,只怕無人能護得趙敏周全,趙敏認為張無忌武功之強,當世無人能及,屠獅大會群雄則認為張無忌武功之強,當今獨步……。 以倚天中前期金庸對張三丰的評價和後期對張無忌的評價對比,就可知倚天中前期,張三丰是天下第一高手,而倚天后期,張無忌則取代了張三丰的地位,聲名與實力俱已超越了張三丰。 當然,張無忌的武功最終超越了張三丰,是早就有蛛絲馬跡可循的,並不是什麼突兀的事,在倚天中前期,張無忌在內力、輕功兩方面,都已經超越當時的張三丰了: 「張無忌練就九陽神功後,本身所蓄的力道已是當世無人能及,只是他未得高人指點,使不出來,這時一學到乾坤大挪移心法,體內潛力便如山洪突發,沛然莫之能御。」 「張無忌最後說到「那也不必」時,陡然間身形拔起,在空中急速盤旋,連轉四個圈子,愈轉愈高,又是一個轉折,輕輕巧巧的落在數丈之外。眾人只瞧得神眩目馳,若非今日親眼目睹,決不信世間竟能有這般輕功。青翼蝠王韋一笑自負輕功舉世莫及,這時也不禁駭然嘆服。」 「滅絕師太好容易反賓為主,長劍顫動,直刺他後心。張無忌內力雖強,卻未當真練過輕功,不能如韋一笑那麼手中抱了人、腳下仍然絲毫不慢,聽到背後風聲,只得回刀揮出,當的一響,手中寶刀又斷去了半截。」 「韋一笑展開輕功,和他並肩而行。群豪答應之聲未出,兩人已到了少林寺外。這兩人輕功之佳、賓士之速,當世再無第三人及得上。」 「他(張翠山)武當派輕功原為各門各派之冠,此時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如何敢有絲毫大意?」 張無忌練成九陽神功之後,本身所蓄力道已經是當世無人能及,單以內力而論,顯然要在張三丰之上。 再者,韋一笑可是金庸在訪談中點明的金書輕功狀元,輕功身法可以說是《倚天屠龍記》中當之無愧的第一人,但光明頂大戰時張無忌展現的輕功卻讓韋一笑也得駭然嘆服;金庸更以旁白寫明,韋一笑、張無忌的輕功之佳、賓士之速,當世無第三人能及,顯然張三丰輕功、速度均已不及張無忌。然而,要知道張無忌甚至連輕功也沒有當真練過,那麼他的輕功與速度,顯然來自於深厚的內力;而張三丰卻不同,他所創的武當派輕功乃是武林一絕,是當時數一數二的輕功,結果張無忌、張三丰卻在輕功、速度上見了差距。 因此,張三丰的輕功、速度、內力均已不及張無忌,是很明顯的事實。 對習武之人而言,一般來說,一二十歲是武功的高速增長期,三四十歲是武功的平緩增長期,五六十歲則是武功的成熟豐收期,此後武功修為或許能繼續增長,實戰上則比較難說了。保養得好、先天體質好或者修鍊功法對延緩衰老有奇效的,體力、精力不會嚴重下降,戰鬥力可能還會有小幅度的增長,若體力精力下降得太厲害,戰鬥力往往就不增反降了。上了年紀之後,爆發力可能依舊不遜於盛年之期,短時間內的戰鬥力也可能較盛年之時更強,但一旦交手超過百招,後勁不足就會顯現出來,這正是「拳怕少壯」道理所在。 一般情況下,即便是絕頂高手的盛年期,也不會落在七十歲之後,而倚天后期的張三丰已經一百一十多歲了,顯然早已經不在巔峰狀態了。是以,此時張三丰內力、輕功、武功均不及張無忌,並不是不能接受的,畢竟張無忌正當盛年,而張三丰早已是垂垂老矣的暮年。不過,以暮年之期、垂垂老矣的張三丰來與年青力盛的張無忌相比,得出張三丰內力、輕功、武功皆不如張無忌的結論,是沒有錯,但並不全面,也不客觀,因為張三丰盛年之時的輕功、內力、武功是否也是不如張無忌,實際上是無法斷言的。 最後再看看,倚天中前期張三丰的一次出手: 「張三丰及俞蓮舟、張松溪、殷梨亭四人齊聲驚呼搶上。但聽砰砰砰幾聲連響,六七人飛身摔出,均是張翠山身周的賓客,被張三丰師徒掌力震開。……便在此時,廳口長窗外一個孩童聲音大叫:「爹爹,爹爹!」第二句聲音發悶,顯是被人按住了口。張三丰身形一晃,已到了長窗之外,只見一個穿著蒙古軍裝的漢子手中抱著一個八九歲的男孩。那男孩嘴巴被按,卻兀自用力掙扎。張三丰愛徒慘死,心如刀割,但他近百年的修為,心神不亂,低聲喝道:「進去!」那人左足一點,抱了孩子便欲躍上屋頂,突覺肩頭一沉,身子滯重異常,雙足竟無法離地,原來張三丰悄沒聲的欺近身來,左手已輕輕搭在他的肩頭上。那人大吃一驚,心知張三丰只須內勁一吐,自己不死也得重傷,只得依言走進廳去。」 張三丰百歲大壽上,一出手便制住了鶴筆翁!張三丰出手前,曾出言提醒鶴筆翁,並不是一言不發的暗中偷襲,鶴筆翁也不是毫無準備的(這個準備,不是指準備與張三丰對敵,而是他起跳逃跑的動作,並沒有滯後於張三丰的出手;相對來說,反而是鶴筆翁起跳在先,張三丰出手在後)。但從鶴筆翁聽到張三丰的警告到被制住,鶴筆翁連起跳的動作都沒有做完(雙腳都沒離地),可見張三丰的身手何等的驚人迅捷。以此評估鶴筆翁與張三丰若正面對敵,落敗多半也就是幾招內的事,甚至過不了一招(正面對敵,鶴筆翁固然是十成精力的攻防戒備,但張三丰與鶴筆翁的距離,卻也同樣的縮小到了面對面的程度,如果鶴筆翁的動作頻率沒有變化,則無論鶴筆翁做什麼動作(起跳、閃避、出招),都足夠張三丰跨越這段更短得多的距離制住他了)。 可見,無論是出其不意的攻擊,或者正面的對敵,鶴筆翁都難逃被張三丰輕鬆擒拿的命運,以張三丰至少能秒殺鶴筆翁來推算,則張三丰的武力≥55×2.83≈157,張三丰的這份實力比之於倚天末期的張無忌都要高出一籌。以此,也可窺見巔峰時期張三丰風采之一二,即便是早十年的張三丰,武功都還是非倚天末期張無忌可以企及的。 「張三丰是當世武學中的泰山北斗,人人都是佩服的,她從未想過能蓋過這位古今罕見的大宗師。」 「史婆婆眉頭一皺,說道:「小子胡說八道,我是和阿綉同練『無妄神功』以致走火,豈是尋常的瘋癱?今日打通一處經脈,已是謝天謝地了,就算是達摩祖師、張三丰真人復生,也未必能在一日之中打通我全身塞住了的經脈。」」 「戴大夫眼見南大夫碰了個大釘子,如何敢提少林派,便道:『聽說武當派創派祖師張三丰武術通神,所創的內家拳掌尤在少林派之上。依小人之見,達摩祖師乃是胡人,殊不足道,張三丰祖師才算得是古往今來武林中的第一人。』」史婆婆道:「少林、武當兩大門派,武功各有千秋,不能說武當便勝過了少林。但張三丰祖師是數百年來武林中震爍古今的大宗師,那是絕無疑義之事。」」 故老相傳,金庸筆下最傑出的高手諺曰:「一佛二隱三宗」,作為「三宗」之一的張三丰,武功、名氣、業績均是金庸全書最前列的人物之一,如果真的存在「神級高手」這種說法,張三丰也必是其中之一。 (十)、空見、陽頂天、何足道: 先分析一下空見的武功情況: 空見用「金剛不壞體」反彈謝遜的「七傷拳』,的確是罕見的神功,但要注意到,用「金剛不壞體」來反彈對方的攻擊,本質上與用般若掌是一樣的,那不是單純的挨打,而是專門的護體反彈武功,而且是要刻意運功,包括在合適的時機上步,與覺遠無可奈何之下挨瀟湘子的打,根本是兩回事。 「謝遜點頭道:「五弟見多識廣,所料果然不錯。我這拳擊出,和前三拳已大不相同,他身上生出一股反震之力,只震得我胸內腹中,有如五臟一齊翻轉。我心知他也是迫於無奈,倘若不使這門神功,便擋不住我的七傷拳。……謝遜撫著他的頭髮,說道:「我打過第五拳,空見大師便道:『謝居士,我沒料到七傷拳威力如此驚人,我不運功回震,那便抵擋不住。』」 「他躍出火堆,立足未定,俞蓮舟叫道:「吃我一掌!」左掌擊向他肩頭。鶴筆翁不敢抵敵,沉肩相避,俞蓮舟這一掌似已用老,但他肩頭下沉,這一掌仍是跟著下擊,拍的一聲,只痛得他額頭冷汗直冒,此刻救師兄要緊,忙抱起鹿杖客,飛身躍出高牆。」 「地牢中積水齊頸,一團漆黑,成昆登時也成了瞎子。他急速後躍,只盼遠離敵手,但地牢狹窄之極,一躍之下,後背重重撞上了石壁,想要縱身躍起,小腹上卻中了一招七傷拳,登時劇痛入心。」 「原來韋一笑被圓真一指點中後,雖然受傷極重,但他內力畢竟高人一籌,並非登時全無反擊之力,只是裝作暈去,等到圓真得意洋洋、絕不防備之際,暴起襲擊。這一掌他逼出了全身勁力,為了挽教明教浩劫,意圖與敵同歸於盡。圓真雖然厲害,但青翼蝠王是明教四大護教法王之一,向與殷天正、謝遜等人齊名,這奮力一擊,豈同小可?「寒冰綿掌」的掌力入體,圓真但覺胸口煩惡欲嘔,數番潛運內力欲圖穩住身子,總是天旋地轉,便欲摔倒,只得盤膝坐下,運氣與那「寒冰綿掌」的寒氣相抗。」 「謝遜一凜,向旁跨開,便這麼稍一遲疑,成昆已找到空隙,一拳無聲無息的拍到,正印在謝遜胸口,掌力吐處,謝遜向後便倒。」 「謝遜聽到趙敏叫聲時,揮右臂擋格拍向右肩的一掌,豈知成昆先一掌卻是虛招,以趙敏的呼叫引開謝遜右臂,左掌乘虛而入,拍的一聲,重重擊在他後心。張無忌雖及時提醒,但成昆這一掌出招快極,謝遜待得聽到張無忌的叫聲,已然不及變招。」 然而,空見若不使「金剛不壞體」 主動護體反彈,就擋不住當年謝遜的「七傷拳」,這對評估空見的實力上限就有了很明確的證據。雖然「七傷拳」掌力很厲害,但當年的謝遜,實力只能算一流中上等水平,比起倚天末期的自己或者楊逍、俞蓮舟等人是明顯不如的,然而空見若不使「金剛不壞體」主動護體反彈,就擋不住當年謝遜的「七傷拳」,而鶴筆翁並非運氣主動護體,而是交手失招情況下,被俞蓮舟打中肩頭,卻僅僅是「只痛得他額頭冷汗直冒」,並未受到多大傷害;成昆在得意洋洋、全無防備情況下,被韋一笑全力一掌拍在背後,實際上也未受致命重傷,韋一笑雖然已是受傷極重,但這一掌也是韋一笑同歸於盡、拼盡全力的一掌,亦是非同小可;另外,成昆跌下地牢時,小腹中了謝遜一招七傷拳,可也只是「登時劇痛入心」,其實並沒有受重創;甚至於,謝遜武功內力皆不及成昆,失招之下,胸口、後心分別中了成昆兩掌,也未受致命重傷,成昆的掌力可不是當年謝遜可比的。這一對比,空見的內力比起倚天末期的鶴筆翁、成昆,並沒有明顯的優勢,最多只是略勝幾分的微小優勢罷了,甚至是有所不及的。 「我躍出牆外,身子尚未落地,突然覺得肩頭上被人輕輕一拍。我大吃一驚,以我當時武功,竟有人伸手拍到我身上而不及擋架,實是難以想像之事。無忌,你想,這一拍雖輕,但若他掌上施出勁力,我豈不是已受重傷?  我當即回手一撈,卻撈了個空,反擊一拳,這拳自然也沒打到人,左足一落地,立即轉身,便在此時,我背上又被人輕輕拍了一掌,同時背後一人嘆道:『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謝遜續道:「當時我只嚇得全身冰冷,如墮深淵,那人如此武功,要制我死命真是易如反掌。他說那『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這八個字,只是一瞬之間的事,可是這八個字他說得不徐不疾,充滿慈悲心腸。我聽得清清楚楚。  但那時我心中只感到驚懼憤怒,回過身來,只見四丈以外站著一位白衣僧人。  我轉身之時,只道他離開我只不過兩三尺,哪知他一拍之下,立即飄出四丈,身法之快,步法之輕,實是匪夷所思。」 空見的身法、步法,則足與戲弄倚天前期的謝遜,雖是有心算無心,卻已可證明其輕功身法之快之奇,遠非輕功不到一流的玄冥二老所及。 「「我心下好生駭異,喝道:『小心了!』第十拳輕飄飄的打了出去。他微微點了點頭,不待我拳力著身,便跨上兩步,竟在這霎息之間,佔了先機。」  無忌自然不懂跨這兩步有甚麼難處。張翠山卻深知高手對敵,能在對手出招之前先行料到,實是極大的難事,通常只須料到一招,即足制勝,點頭道:「了不起,了不起!」」 空見的武功招式、見識修為,則看不出是否能遠勝謝遜,謝遜打到第十拳,空見始能佔得先機,雖然料敵機先並非易事,但若有蕭峰、玄難那般差距,甚至每一招都能做到料敵機先。因此,空見在武功招式、見識修為上對謝遜的優勢,反而遠不如內力、輕功上的大。 綜合來說,空見的輕功身法應該遠勝鶴筆翁,武功招數、內力修為兩方面則基本看不出太明顯的優勢,而力量勁道應該是不如的。 再分析一下陽頂天的武功情況: 渡字三僧坐枯禪三十餘年,為的正是找陽頂天報仇。這三十餘年間,渡字輩與世隔絕,根本不知陽頂天已死,自然會認為陽頂天的武功在這三十年間武功同樣與日俱增,當年既然不如陽頂天,此時自然也沒有把握敵得過陽頂天。是以,三渡在這數十年中,苦練的是「金剛伏魔圈」這種三人聯手合擊的陣法,而不是專門去提升個人武力,乃是認為一對一的單挑是打不過同期陽頂天的,唯有以「金剛伏魔圈」陣法群毆[1],才有取勝的機會。 三渡年紀比陽頂天要大上十來歲,倚天末年紀應均已超過九十歲了(他們的師侄空聞、空智等,都已經七八十歲了),則當年交手之時,三渡約莫六十歲左右,陽頂天約莫五十歲左右,恰好都在武林中人的戰鬥力鼎盛之時。是以,三渡的個人實力比起三十餘年前,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優勢,最多是略勝三分半籌而已,而當時陽頂天能戰勝三渡,顯然有著壓倒性的優勢,至少讓三渡認為單挑根本沒取勝機會[1],這個差距應該不小於一籌。因此,陽頂天的武力至少不遜於三渡中最強的渡厄。 注釋[1]:少林派乃天下第一大派,渡字三僧亦該是自重身份之人,三打一是不可能的,別人也不是傻子,准你群毆別人,就不準別人群毆你?明教諸人一擁而上,還不把少林給踏平了?所以,三渡所打的注意顯然是以「金剛伏魔圈」以三打三,或者以三打多。 「眾人都想:善者不來,來者不善,此人竟敢孤身上光明頂來,必有驚人的藝業,但陽教主武功之高,幾已說得上當世無敵,除了武當派張三丰真人,誰也未必勝得他一招半式」 「楊逍、韋一笑等相互對望一眼,均想:「教主內力之深,實是駭人聽聞,當年陽教主在世,也是遠有不及。看來今日之戰,本教可操必勝。」」 「圓真森然道:「當年陽頂天武功高出我甚多,別說當年,只怕現下我仍然及不上他當年的功力……」」 謝遜在遇上空見之前,與明教諸人都認為陽頂天武功之強,「除了武當派的張三丰真人,誰也未必勝得他一招半式」,空見可說得上是謝遜最崇敬的人,但在他眼中也是未必能勝得了陽頂天一招半式。可是誤殺空見後,提到「內力真的渾厚堅實」者,卻只提空見與張三丰,卻沒提及他向來最尊敬的陽頂天,可見空見內力應在陽頂天之上(謝遜並沒有見識過三渡、玄冥二老的內力,所以這個對比並不能說明空見內力比三渡、玄冥二老更強)。而根據上面對空見的武功分析,空見的內力比起鶴筆翁來其實並沒有明顯的優勢,是以陽頂天的內力比之於鶴筆翁,顯然也不會有明顯的優勢。 范遙、楊逍等都認為張無忌內力遠勝陽頂天,這說明陽頂天內力應未到絕頂境界;而成昆認為自己現在的功力(指的應是武功),「只怕仍然及不上」當年的陽頂天。從本人的《倚天高手內力修為(大體推測)》中的數據來看,陽頂天的內力並沒有達到很高深的境界[1],大致與成昆差不多,但他的招數、經驗應該強於三渡頗多,所以當年才能勝過三渡。 注[1]:修鍊乾坤大挪移所需要的內力是線性增長的,資質次者有14年功力可練成第二層,28年功力練成第二層……,其他以此類推。陽頂天是剛突破到第四層的時候就死亡的,也就是說陽頂天的內力恰好超過第四層的要求,大體上第二層乾坤大挪移所需內力的兩倍;楊逍練成第二層乾坤大挪移後,多年也突破不到第三層,顯然楊逍的內力雖然不達不到第三層乾坤大挪移的要求,卻已經超過第二層的要求不少,比較接近第三層內力要求了,要不然楊逍也不會去嘗試練第三層乾坤大挪移。因此,陽頂天的內力是不如兩個楊逍之和的;而謝遜內力與殷天正彷佛,均在楊逍之上,然而卻只相當於成昆的七成這樣。對比一下,可發現陽頂天的內力應該與成昆差距不大了,成昆說自己功力(這個「功力」指的應是武功)只怕不如當年的陽頂天,顯然也是比較接近事實的,至少二人內力差距已不大。 何足道是神鵰末、倚天初武林中的隱士奇人,也是大放了一番異彩。 「這時何足道也不敢再只閃避而不還招,將短劍插入腰帶,雙足穩穩站定,喝道:「你會硬功,難道我便不會么?」待衛天望雙掌推到,左手反擊一掌,以硬功對硬功,砰的一聲,衛天望身子一晃,倒退了兩步。何足道卻站在原地不動。衛天望自恃外門硬功當世少有敵手,豈知對方硬碰硬的反擊,毫不借勢取巧,竟以硬功將自己震退。他心中不服,吸一口氣,大喝一聲,又是雙掌劈出。何足道也是一聲猛喝,反擊一掌,喀喇喇響聲過去,只震得亭子頂上的破洞中泥沙亂落。衛天望退了四步,方始拿樁站住。他對了這兩掌後,頭髮蓬亂,雙睛突出,模樣甚是可怖,雙手抱著丹田,呼呼呼的運了幾口氣,胸口凹陷,肚脹如鼓,全身骨節格格亂響,一步步的向何足道緩緩走來。何足道見了他這等聲勢,便也不敢怠慢,調勻真氣,以待敵勢。衛天望走到離敵人身前四五尺之處,本該發招,可是仍不停步,又向前走了兩步,直到兩人面對而立,幾乎呼吸相接,這才雙掌驟起,一掌擊向敵人面門,另一掌卻按向對方小腹。這一次他雙掌錯擊,要令對手力分而散。招勢掌力,俱是凌厲已極。何足道也是雙掌齊出,交叉著左掌和他左掌相接,但掌力之中卻分出了一剛一柔。衛天望只覺擊向對方小腹的一掌如打在空處,擊他面門的右掌卻似碰到了銅牆鐵壁,甫覺不妙,猛地里一股巨力撞來,已將他身子直送出石亭之外。這一下仍是硬碰硬的以力對力,力弱者傷,中間實無絲毫迴旋餘地,不論衛天望拿樁站定,或是一交摔倒,他自己的掌力反擊回來,再加上何足道的掌力,定須迫得他口噴鮮血。」 「潘天耕師兄弟自忖此事由自己身上而起,當由自己手裡了結,因此每日騎了駿馬,在山前山後巡視,一心要攔住這個自稱「琴棋劍三聖」的傢伙,打得他未進寺門,先就倒爬著回去,然後再回寺來和眾僧侶較量一下,要令西域少林派壓得中原少林派從此抬不起頭來。哪知石亭中一戰,何足道只出半力,已令三人鎩羽而遁。天鳴禪師一得到訊息,心知今日少林寺已面臨榮辱盛衰的大關頭,但估量自己和無色、無相的武功,未必能強於潘天耕等三人多少,這才不得不請出心神堂七老來押陣。」 何足道與衛天望以硬功掌力硬碰,應該是評價何足道功力的最好戰例,正面掌力交鋒,何足道足以將衛天望擊退四步,從本人的《拼勁力的身子一晃》一文大致可知,何足道的內力大致相當於兩個多衛天望。不過,何足道掌力運用遠比衛天望精妙,最後兩掌一剛一柔,將衛天望擊飛。當然,何足道、衛天望在力量上的真實差距沒這麼大的,何足道對衛天望也需要「不敢怠慢,調勻真氣,以待敵勢」,而不是隨手一掌就打飛了的,最後兩掌實際上是加上了衛天望自己的掌力。 「何足道頭一低,從他手臂底下鑽過。衛天望只覺左腕上微微一麻,手中持著的短劍已給他挾手奪去。衛天望搶奪郭襄的短劍之時,身法奇快,令人無法看清,但何足道這一下卻是飄然而過,輕描淡寫的便將短劍隨手取了過來,身法手勢,均無甚麼特異之處。」 「這當兒何足道終於顯出了生平絕技,他右手彈琴,左手使劍,無法再行按弦,於是對著第五根琴弦聚氣一吹,琴弦便低陷下去,竟與用手按捺一般無異,右手彈奏,琴聲高下低昂,無不宛轉如意。潘天耕急攻數招,何足道順手應架,雙眼只是凝視琴弦,惟恐一口氣吹的部位不合,亂了琴韻。潘天耕愈怒,劍招越攻越急,但不論長劍刺向何方,總是給他輕描淡寫的擋開。」 何足道的武功招式,更是遠勝衛天望等太多,優勢更要大於內力上的優勢,非但可以輕鬆奪劍,一手撫琴,一手使劍,也可以輕鬆對付潘天耕。 「何足道不答,俯身拾起一塊尖角石子,突然在寺前的青石板上縱一道、橫一道的畫了起來,頃刻之間,畫成了縱橫各一十九道的一張大棋盤。經緯線筆直,猶如用界尺界成一般,每一道線都是深入石板半寸有餘。這石板乃以少室山的青石鋪成。堅硬如鐵,數百年人來人往,亦無多少磨耗,他隨手以一塊尖石揮劃,竟然深陷盈寸,這份內功實是世間罕有,只聽他笑道:「比劍嫌霸道,琴音無法比拚。大和尚既然高興,咱們便來下一局棋如何?」」 何足道最後在少林大出風頭,無色等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只能俯首認輸。何足道輕功之高,匪夷所思;劍法之快,更是超乎想像;劃石為局,深陷盈寸,內力也是力壓少林諸高手。顯然,何足道的武功內力輕功,均遠超無色、天鳴之輩。但何足道是否就可與神鵰新五絕相比呢?其實還是大有不如的: 「覺遠叫聲:「啊喲!」百忙中雙手一合,當的一聲巨響,兩隻鐵桶竟將長劍硬生生的挾住了。何足道使勁回奪,哪裡動得半毫?」 「說到武功家數,何足道比之張君寶何止勝過百倍?但一經比拚內力,張君寶曾自「九陽真經」學得心法,內力綿綿密密,渾厚充溢。頃刻之間,何足道便知並無勝他把握,當即縱身躍起,讓張君寶的拳力盡皆落空,反掌在他背上輕輕一推。」 「他得覺遠傳授甚久,於這部九陽真經已記了十之五六,十餘年間竟然內力大進,其後多讀道藏,於道家練氣之術更深有心得。」 何足道的內力與覺遠相比那是天淵之別,與覺遠比拼力道,完全是蚍蜉撼樹;張三丰在覺遠臨終背誦《九陽真經》後,所記也不過十之五六,之前隨記所練自然更少,比之於未進乾坤袋的張無忌大有不如(張無忌已經學全了九陽神功,只是最後大關未破),但他的內力卻已不下於何足道,而神鵰新五絕的內力,是可與《九陽真經》大成的覺遠、張無忌相提並論的。可見何足道的內力尚不及神鵰新五絕、覺遠、張無忌等的三四成水平,差距太大了。何足道雖然輕鬆勝過衛天望等三人,卻也未能完全無視對方,比如以硬碰硬對付衛天望,還需要「不敢怠慢,調勻真氣,以待敵勢」,這個表現尚不如射鵰初出場的周伯通[1],這也說明何足道武功尚未登峰造極,並未能達到五絕那等驚世駭俗的境界;張三丰練了十多天的羅漢拳就能與他單挑十招,可見何足道雖有獨到之處,但還達不到出神入化之境。 注[1]:射鵰初出場的周伯通,一掌就把學全了降龍十八掌的郭靖直揮出去,讓其跌出了七八步,背心在一棵樹上一撞,這才站定。 結合來說,何足道、空見、陽頂天這三人,均是奇人異士之屬,武功各有所長,比之於三渡的中規中矩,或者玄冥二老、成昆的瑜瑕參半,各有驚采絕艷之處,某些優點甚至已可直追絕頂高手,但以整體實力而言卻又達不到武功登峰造極的境界,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是以,何足道、空見、陽頂天之輩(也包括游坦之、小龍女等),可稱之為準絕頂高手,比之於三渡、玄冥二老、成昆之輩的超一流之稱,又有勝出。 (十一)、史火龍、丐幫諸長老: 「張無忌正打量間,忽聽得殿上一人喝道:「掌缽龍頭到!」群丐一齊站起,那秀才模樣的九袋長老手捧破缽,緩步而出,站在右首。又有人喝道:「掌棒龍頭到!」那周倉般的九袋長老雙手高舉一根鐵棒,大踏步出來,站在左首。那人喝道:「執法長老到!」只見一個身形瘦小的老丐走了出來,手中持著一根破竹片,腳下輕捷,走動時片塵不起。張無忌心道:「此人好高的輕功,只較韋蝠王稍遜。」有人喝道:「傳功長老到!」這次出來的是個白須白髮的老丐,空著雙手,身形步法之中卻看不出武功的深淺。」 「鶴筆翁一招「玄冥神掌」還擊了過去。砰的一聲巨響,雙掌相對,對到三掌之後,傳功長老已是相形見絀。那邊廂鹿杖客使動鹿角杖,雙戰執法長老和掌缽龍頭二人,一時難分高下,掌棒龍頭見傳功長老臉紅如血,一步步後退,不禁暗自駭異,心想傳功長老功力深厚,乃本幫第一高手,怎地不敵這個老兒?眼見他對到第五掌時,喘息聲響,白須飄動,已現狼狽之態,雖知他對敵之時向來不喜歡相助,但到此地步,終不能任由他喪生敵手,當下舉起鐵棒,向鶴筆翁腳下橫掃過去。」 「楊逍和韋一笑齊聲怒喝,撲上前去。那兩個老者又是揮出一掌,砰砰兩聲,楊逍和韋一笑騰騰退出數步,只感胸口氣血翻湧,寒冷徹骨。兩個老者身子都晃了一晃,右邊那人冷笑道:「明教好大的名頭,卻也不過如此!」玄冥二老和楊逍、韋一笑對掌之時,已先受到張無忌九陽神功的衝擊,掌力中陰毒已不到平時二成,但楊韋二人兀自打坐運氣,過了半天才驅盡陰毒。」 「范遙道:「可是此人實在狡獪,武功又強,我接連暗算了他三次,都沒成功。第三次雖然刺中了他一劍,我卻也被他劈了一掌,好容易才得脫逃,不致露了形跡,但卻已身受重傷,養了年余才好。……」」 丐幫第一高手傳功長老與鶴筆翁比掌力,雖然完全處於下風,但連拼五掌而未受重傷,比起俞蓮舟、楊逍、韋一笑被鶴筆翁/鹿杖客一掌放倒,需要打坐半日療傷,表現顯然更為搶眼,至少在掌力/內力上是要勝於俞蓮舟、楊逍、韋一笑的。范遙掌力/內力也勝不了楊逍,卻有信心在鶴筆翁手上撐上一兩百招,顯然打的是游斗的主意(畢竟玄冥二老輕功只是二流水平),這也是因為范遙知己知彼,故而能揚長避短;而傳功長老在拼掌力已經明顯不敵的情況下,還是要與鶴筆翁死拼掌力,恐怕有些不知變通、不夠靈活。同時,以傳功長老的表現,要說再打下去,能與鶴筆翁拼到一死一傷的境地,也是絕無可能的;而范遙偷襲了成昆一劍,但自己也被成昆反擊重創,再比對謝遜與成昆的戰績,正面交手情況下,范遙/謝遜也沒有資格與成昆拼到一死一傷的境地。因此,以對戰記錄與表現而言,傳功長老至少不弱於楊逍、范遙、韋一笑一干人等,即其武力至少為42左右。 「班淑嫻使的是一招「金針渡劫」,那高老者使的卻是一招「萬劫不復」,一正一反,均是施發了兩儀術數中的極致。莫看那高老者在張無忌手下縛手縛腳,似是功夫平庸,實則他刀法上的造詣確是不同凡響。兩人刀劍相交,各自退開一步,不禁一怔,心中均十分佩服對方這一招的精妙。」 「只見場中丐幫的執法長老一掌將華山派的矮老者劈得口噴鮮血。……高老者怒道:「鬥不過也要斗!」嘴裡雖這般說,其實深知師兄的武藝與自己招數相同而修為較深,師兄尚且敗陣,自己也是非輸不可。」 華山二老武功與何太沖、班淑嫻差不多,但華山派矮老者不敵執法長老,高老者武功還不如矮老者,顯然也應是不敵的。因此,何太沖的武力在27~31左右,則執法長老的武力≥(27~31)×1.1≈30~34。 「那邊廂鹿杖客使動鹿角杖,雙戰執法長老和掌缽龍頭二人,一時難分高下」 「那日在彌勒廟中曾見玄冥二老和丐幫高手交戰,只是身藏樹中,不敢探首,所見不切,此刻親自交手,才知傳功、執法兩長老足可列名當世一流高手。掌棒龍頭火候較淺,卻也只是稍遜一籌而已。瞬息間,丐幫三老已和張無忌拆過了二十餘招。」 執法長老和掌缽龍頭二人聯手戰鹿杖客,一時難分高下,因此執法長老和掌缽龍頭二人聯手至少能接鹿杖客百招以上,甚至可以打成平手,按此推算二人平均武力至少為28以上,這與上面對執法長老的武力估計是相符的。因此,掌缽龍頭武功至少不低於何太沖,其武力下限是27~31,執法長老則較何太沖稍勝一籌,其武力下限是30~34。 張無忌認為掌棒龍頭略遜傳功、執法二長老一籌,對掌缽龍頭則沒有這種評價,此外掌缽龍頭在丐幫中位份僅次於幫主及傳功、執法二長老。因此,掌棒龍頭的武功應該不會高得過掌缽龍頭,其武力下限不低於:(30~34)÷1.32≈23~26,上限不超過27~31。 總體來說,倚天丐幫雖然近世中衰,但幫中諸長老實力卻甚為搶眼,執法長老輕功極高,僅稍遜於韋一笑,傳功長老武功連張無忌也看不出深淺,較弱一些的掌缽龍頭武功都不在何太沖之下,最次的掌棒龍頭,武功也只是稍差傳功、執法二長老一籌,若再加上叛出丐幫的阿大(東方白),不計較真實的水平高下,只考慮當時的相對實力與地位,此時的丐幫諸長老反而較天龍、射鵰、神鵰等時代更加出彩。 「黃衫女子道:「史夫人言道:史幫主和一名老者連對一十二掌,那老者嘔血而走。史幫主也為那老者掌力所傷。史幫主自知傷重不治,料想那老者三日之後,必定元氣恢復,重來尋釁,當即向夫人囑咐後事,說出仇人姓名,乃是混元霹靂手成昆。史幫主雙臂癱瘓之症,其時已愈了九成,他曾得降龍十八掌中的十二掌真傳,武功已是江湖上一流高手,但竭盡全力,十二掌使完,仍是難逃敵人毒手。」」 以傳功長老對鶴筆翁、范遙對成昆的表現,正面對敵絕對無法打到「一死一傷」的境地,而史火龍在重傷未痊癒的情況下已能做到與成昆「一死一傷」,若是完好狀態,恐怕差距更小,則史火龍武功在范遙、傳功長老之上是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以,史火龍的武功,應在成昆之下,而在傳功長老之上,或許與練了速成九陰的周芷若差不多(半吊子的降龍十八掌對速成的九陰白骨爪,半斤八兩)[1]。 注釋[1]:在趙敏帶著玄冥二老闖丐幫之時,掌棒龍頭對作為丐幫第一高手的傳功長老不敵鶴筆翁很是吃驚,不過這並不能說明史火龍武功一定不如傳功長老。因為,真的史火龍已經殘廢二十餘年,而且已經與丐幫沒有什麼聯繫了,成昆讓人假扮的史火龍則是一個全無武功的普通人,掌棒龍頭認為傳功長老是丐幫第一高手,並沒有將真的史火龍武功強弱考慮在內。 (十二)、張翠山、宋青書(初期)、趙敏、陳友諒、靜玄等 「掌缽龍頭在丐幫中位份僅次於幫主及傳功、執法二長老,掌底造詣大是不凡。宋青書是武當派第三代弟子中的佼佼人物,但初習峨嵋派的「金頂綿掌」,究竟不甚熟練,掌法中的精微奧妙變化施展不出來。他斗到四五十合之後,已迭逢險招,自然而然的便以武當派「綿掌」拆解。這是他自幼浸潤的武功,已練了二十餘年,得心應手,威力甚強,與峨嵋派「金頂綿掌」外表上有些彷佛,運勁拆招的法門卻大不相同。旁人不明就裡,還道他漸漸挽回頹勢。殷梨亭卻越看越怒,叫道:「宋青書,你這小子好不要臉!你反出武當,如何還用武當派的功夫救命?你不要你爹爹,怎地卻要你爹爹所傳的武功?」宋青書臉上一紅,叫道:「武當派的武功有甚麼稀罕?你看清楚了!」左手突然在掌缽龍頭眼前上圈下鉤、左旋右轉,連變了七八般花樣,驀地里右手一伸,噗的一響,五根手指直插入掌缽龍頭的腦門。」 宋青書與掌缽龍頭交手,使用初學的峨嵋派「金頂綿掌」,不甚熟練,掌法中的精微奧妙變化施展不出來,斗到四五十合之後,已迭逢險招;換成了自幼浸潤的武當派「綿掌」,則漸漸挽回頹勢;突然使出「九陰白骨爪」,則立馬秒殺了掌缽龍頭。因此,宋青書即使不用「九陰白骨爪」,武功也並不弱於掌缽龍頭,而掌缽龍頭武力不低於27~31,則宋青書的武力也當不低於27~31。 「但見滅絕師太、殷梨亭、宋青書、靜玄四人一齊發足追趕。……初時滅絕師太等四人並肩齊行,奔了大半個圈子,已然分出高低,變成二前二後。殷梨亭和滅絕師太在前,宋青書和靜玄在後。」 「金花婆婆咳了幾聲,道:「你們想倚多為勝?嘿嘿,在我金花婆婆眼下,再多十倍,又有甚麼分別?」突然間放開了周芷若,身形晃處,直欺到靜玄身前,食中兩指,挖向她雙眼。靜玄急忙回劍削她雙臂,只聽得「嘿」的一聲悶哼,身旁已倒了一位同門師妹。金花婆婆明攻靜玄,左足卻踢中了一名峨嵋女弟子腰間穴道。」 靜玄為滅絕首徒,武功甚高,在追韋一笑時與宋青書並排;在大都廢園中,黛綺絲可以輕鬆教訓丁敏君,卻只能佯攻靜玄。因此,靜玄的武力>〔38~42〕÷2.83≈13~15,其上限則接近出場時的宋青書。 「張無忌之傷不到十天以外,萬難痊可,用不著成昆親至,只要來得一兩個二流高手,例如陳友諒之類的人物,便也無法抵擋。」 陳友諒可以挾制宋青書,如果武功差距太大,宋青書自然可以輕鬆的殺人滅口,但陳友諒非但沒有被滅口,反而宋青書被他挾製得死死的,這就不單是心機智謀的原因了,武功也不可能差距太過於遙遠。根據金庸的評語,可知陳友諒也就是二流水平而已,則宋青書即便是一流高手,也必然是一流高手中墊底的人物(何太沖、班淑嫻、掌缽龍頭等同理);陳友諒則是二流高手中較拔尖的人物。 「趙敏在萬安寺中學得六大門派武功的精髓,反手刷刷刷三劍,一招華山劍法,一招崑崙劍法,第三招是崆峒派劍招絕學,待得第四招使出,已是峨嵋派的「金頂九式」。陳友諒一驚之下,竟然招架不來。……但見宋青書施展武當劍法,又穩又狠,確已得了宋遠橋的真傳。陳友諒從旁夾攻。趙敏所習絕招雖多,終究駁雜不張純,何況以一敵二,早已遮攔多而進攻少。」 趙敏的武功顯然略有不及宋青書;然而陳有諒在趙敏絕招之下,四招就會敗亡。是以,趙敏的武功,應介於宋青書與陳友諒之間。 「張翠山見這兩僧膂力甚強,使的又是極沉重的兵刃,倘若給他們躍上牆頭,自己以一敵二,倒是不易取勝,當下門戶守得極是嚴密,居高臨下,兩僧始終無法攻上。」」 「張翠山乍逢好手,尋思:「我武當和少林近年來齊名武林,到底誰高誰低,卻始終沒較量過,今日里正好一試少林高僧的手段。」當下展開一對肉掌,在兩根禪杖、一對虎爪之間縱橫來去,斬截擒拿、指點掌劈,雖是以一敵三,反而漸漸佔了上風。」 「少林和武當兩派武功各有長短,武當派中出了一位蓋世奇才張三丰,可是少林寺千餘年的浸潤傳授,究竟非同小可,只不過張翠山此時功夫在武當派中已是第一等高手,而圓音、圓心、圓業三僧雖然武功也算頗為了得,在少林寺中總不過是二流角色。時候一長,張翠山越戰越是神定氣足,揮灑自如,驀地里右手倏出,使個「龍」字訣中的一鉤,抓住了圓業的禪杖,順手一拉,往圓音的禪杖上碰了過去。」 倚天開篇之時二十一二歲的張翠山武功比起「屠獅大會」之時二十八九歲的宋青書,除了資質或可略勝之外,年齡、功力、招數、修為顯然均有不及(宋青書對俞蓮舟比起張翠山對謝遜尚要出彩),也就是說此時張翠山應勝不過初出場的宋青書,即剛出場的張翠山武功頂多就是28~31之間。 少林派圓字輩三僧聯手也不敵張翠山,則三僧聯手也當遜於張翠山不只一成,因此少林派圓之輩弟子的平均水平也就是:28÷1.1÷2≈12以下,這應該也是少林、丐幫、武當、峨眉等門派二三代弟子的普遍水平了。 ---------------------------------―――――― 五、《笑傲江湖》 設笑傲江湖開篇之時的岳不群(未練辟邪劍法)的武力為 42(%)。 1、東方不敗-------------------------------------------------------144~1552、風清揚----------------------------------------------------------115~1443、令狐沖(書末)--------------------------------------------≥86~874、方證--------------------------------------------------------------86~875、任我行-----------------------------------------------------------61~666、沖虛、岳不群(辟邪劍法)--------------------------------55~607、林平之(辟邪劍法)-----------------------------------------54~568、左冷禪-----------------------------------------------------------559、向問天-----------------------------------------------------------50~5510、不戒、方生---------------------------------------------------45~4611、上官雲、黃鐘公---------------------------------------------42~4612、岳不群、封不平、黑白子、鮑大楚---------------------4213、賈布、桑三娘等魔教長老---------------------------------38~4214、任盈盈---------------------------------------------------------34~3815、寧中則、余滄海、桃谷六仙、禿筆翁、丹青生------31~3216、田伯光---------------------------------------------------------31~3217、成不憂、從不棄---------------------------------------------24~2718、令狐沖(初期)、天松道人--------------------------------18~2219、勞德諾(隱藏實力)--------------------------------------≤6~820、青城四秀-----------------------------------------------------≤5~621、青城派一般弟子--------------------------------------------≤4 (一)、寧中則: 「他師兄妹功夫相差不遠,岳不群雖然稍勝,但岳夫人既占機先,是否真能擋開,也是殊無把握,只盼令狐沖所受創傷較輕而已。」 從旁白評價來看,岳不群、寧中則的武功相差不遠,差距不會大到岳不群可以對付兩個寧中則的程度,因此寧中則的武力不下於:42×0.75=31~32。 「眼見師父舞動長劍,以一敵四,師娘則在和兩個敵人纏鬥。他知師父師娘劍術極精,雖以少故多,諒必不會敗落。二師弟勞德諾大聲叱喝,也是以一擋二,他兩個敵人均使單刀,從兵器撞碰聲中聽來,顯是膂力沉雄,時候一長,勞德諾勢難抵擋。眼見己方三人對抗八名敵人,形勢已甚險惡,廟內情景只怕更是兇險。……過不多時,廟中又擁出兩個敵人,變成岳不群獨斗七人,岳夫人力抗三敵的局面。只聽得岳夫人和一個敵人齊聲呼叱,兩人腿上同時受傷。那敵人退了下去,岳夫人眼前雖少了一敵,但腿上被重重砍了一刀,受傷著實不輕,又拆得幾招,肩頭被敵人刀背擊中,委頓在地。……十五人團團圍在岳不群四周,八名好手分站八方,與岳不群對戰,餘下七人手中各執孔明燈,將燈火射向岳不群雙眼。華山派掌門內功雖深,劍術雖精,但對戰的八人均屬好手,七道燈光迎面直射,更令他難以睜眼。他知道今日華山派已然一敗塗地,勢將在這藥王廟中全軍覆沒,但仍揮劍守住門戶,氣力悠長,劍法精嚴,燈火射到之時,他便垂目向下,八個敵人一時倒也奈河他不得。」 以藥王廟中的實戰來說,寧中則大致與兩個蒙面人打個平手(本為以一敵二,後敵人增加到三人,寧中則與其中之一兩敗俱傷),而岳不群大致能與四個蒙面人打個平手(本為以一敵四,後敵人增加到五人,最後更增加到八人,岳不群打傷其中四人),即使後面敵人增加到七、八個,並且以燈火照射岳不群的眼睛,令他難以睜眼,他也能抵擋一段時間。從聯手演算法推算,寧中則的武力大致是一個蒙面人(平均)的1.33倍(一般聯手),而岳不群的武功則大致是一個蒙面人(平均)的2.66倍(群毆聯手)。因此,有兩種結果:1、如果這些蒙面人的武功均相若,則岳不群、寧中則的武力比(均值)大約為:2.66/1.33≈2,岳不群的武力在42左右,則寧中則的武力為:21左右;2、如果這些蒙面人武功差距較大,比如圍攻寧中則的三個蒙面人武功較圍攻岳不群的為強,則這種比例遞推就不成立了,而實際上這些蒙面人的武功的確也存在差距,並非真的就沒有較大差距[1]。 所以,藥王廟中的實戰,存在無法確定的因素,並不能否定「他師兄妹功夫相差不遠,岳不群雖然稍勝」這句旁白;同時,岳不群武功只是稍勝寧中則,也可以從岳不群、寧中則與桃谷六仙的戰鬥力對比推測一二。因此,對寧中則的武力評價,還是採用「他師兄妹功夫相差不遠,岳不群雖然稍勝」這句更明確的定位,寧中則的武力不下於:31~32。 注釋[1]:「那十四人的笑聲呵呵不絕,但這一人的說話仍然清晰洪亮,未為嘈雜之聲所掩,足見此人內功比之餘人又勝了一籌」,這人(蒙面老者)是十五人的首領,內力明顯高於其餘諸人。 (二)、桃谷六仙: 「再伸掌按到今狐沖胸口的膻中穴上,……每一股真氣雖較自己的紫霞神功略遜,但只須兩股合而為一,或是分進而擊,自己便抵擋不住」 「岳夫人道:「這六怪既伏下了這條毒計,定然去而復來,咱們若和他們硬拚,雖然未必便輸,但如有個閃失……」岳不群搖頭道:「『未必便輸』四字,談何容易?以我夫婦敵他三人,不過打個平手,敵他四人,多半要輸。他五人齊上……」說著緩緩搖頭。岳夫人本來也知自己夫婦並非這五怪的敵手,但知道丈夫近年來練成紫霞神功後功力大進,總還存著個僥倖之心,這時聽他如此說,登時大為焦急,」 「玉璣子已深得泰山派劍術精髓,一劍既出,二劍隨至,劍招迅疾無倫。桃花仙說話之間,已連避了他四劍。但玉璣子劍招越來越炔,桃花仙手忙腳亂,哇哇大叫,想要抽出腰間短鐵棍招架,卻緩不出手來。劍光閃爍之中,噗的一聲響,桃花仙左肩中劍。」 「他兩劍急攻桃枝仙和桃根仙,用意是在迫使二人放手退避,不料桃谷六仙相互配合得猶如天衣無縫,……在這一霎之間,左冷禪已從桃實仙、桃花仙出相架的招式與內力之中,知道要迫退二人,至少須在六招以外,待得拆到六招,玉璣子早給四人撕裂,當下長劍圈轉,劍光閃爍。」 岳不群的內力不足以力敵桃谷二仙,但卻略勝桃谷一仙;岳不群與寧中則聯手,也不過能戰平桃谷三仙,多半不敵桃谷四仙;在玉璣子佔了先手的情況下,桃花仙不能反先,迅速落敗(一般武功相當的對手,即使佔了先手也不會輕易就分出勝敗);左冷禪判斷要迫退桃谷二仙,需要六招以上。 綜合看來,桃谷一仙大致與寧中則差不多,或許還稍弱幾分;岳不群大致與桃谷二仙聯手相當。根據設定,岳不群的武力為42,以可以戰平兩個桃花仙而論,則桃谷六仙的武力在:42×3/4=31~32左右。 (二)、余滄海、田伯光、任盈盈、啞婆婆: 「令狐沖瞧著地下一截截斷劍,心下駭然,才知師娘這一劍刺出時使足了全力,否則內力不到,出劍難以如此迅捷,但劍尖一碰到肌膚,立即把這一股渾厚的內力縮了轉來,將直勁化為橫勁,劇震之下,登時將一柄長劍震得寸寸斷折,這中間內勁的運用之巧,實已臻於化境,嘆服之餘,說道:「田伯光刀法再快,也決計逃不過師娘這一劍。」」 「令狐沖道:「倘若這幾十劍都是向我身上招呼,只怕我一劍也擋不掉,全身要給他刺上幾十個透明窟窿了。這矮道士比之田伯光,似乎又要高出半籌。」」 「適才在房中相鬥,頃刻間拆了五十餘招,田伯光刀法精奇,攻守俱有法度,余滄海自忖對方武功實不在自己之下,就算再斗三四百招,可也並無必勝把握。」 令狐沖曾認為田伯光武功不如余滄海,但當事人余滄海在與田伯光交手之後,卻認為田伯光武功實不在自己之下,再打數百招也無必勝把握,可見初期的令狐沖眼光與見識還是不足,無法準確判斷武功高於自己的人物的高下。是以,他認為的寧中則武功勝於田伯光,也應該打個問號(須知,田伯光之前與令狐沖交手,並未下殺手,比如田伯光的「快刀」就沒有用)。 「令狐沖陡然間見到師父和人動手,對手又是青城派掌門,不由得大是興奮,但見師父氣度閑雅,余滄海每一劍刺到,他總是隨手一格,余滄海轉到他身後,他並不跟著轉身,只是揮劍護住後心。余滄海出劍越來越快,岳不群卻只守不攻。」 岳不群武功明顯高於余滄海,與之交手,氣定神閑、遊刃有餘;余滄海的武功與寧中則是伯仲之間的,田伯光的武功也不下於余滄海。因此,余滄海、田伯光的武力都在31~32左右。 「賈布手持一對判官筆,和盈盈手中一長一短的雙劍斗得甚緊。……賈布所使的一對判官筆份量極重,揮舞之際,發出有似鋼鞭、鐵鐧般聲息。盈盈的雙劍始終不和他判官筆相碰。賈布每一招都是筆尖指向盈盈身上各處大穴,但總是差之毫厘。」 「那八名長老都是日月教中第一等的人才,武功與不戒和那婆婆均在伯仲之間,以八對二,數招間便佔上風。田伯光拔出單刀,儀琳提起長劍,加入戰團。他二人武功顯是遠遜,八長老中二人分身迎敵,田伯光仗著刀快,尚能抵擋得一陣,」 「她「動手」二字一出口,只聽得叮叮噹噹幾下兵刃迅速之極的相交。張夫人等七人一齊離開了長凳,各挺兵刃和余滄海拆了幾招。七人一擊即退,仍團團的將余滄海圍住。只見西寶和尚與頭陀仇松年腿上鮮血直流,余滄海長劍交在左手,右肩上道袍破碎,不知是誰給重重的擊中了一下。張夫人叫道:「再來!」七人又是一齊攻上,叮叮噹噹的響了一陣,七人又再後退,仍是將余滄海圍在垓心。只見張夫人臉上中劍,左邊自眉心至下頦,划了一道長長的口子。余滄海左臂上卻被砍了一刀,左手已無法使劍,將長劍又再交到右手。玉靈道人一揚狼牙錘,朗聲說道:「余觀主,咱二人是三清一派,勸你投降了罷!」」 「張夫人動作極是迅捷,懷中抽出短刀,將盈盈手足上的繩索兩下割斷。她想盈盈武功極高,只須解開她的綁縛,七人便群起而攻,也無所懼。刀光閃處,仇松年一刀已砍了過來。張夫人短刀嗤嗤有聲,連刺三刀,將仇松年逼退了兩步。」 「方生大師一用到兵刃,果然是少林高僧,非同小可,戰局當即改觀。……又斗片刻,但聽得兵刃撞擊之聲漸緩,但勁風卻越來越響。方生大師說道:「你內力非我之敵,我勸你快快拋下兵刃,跟我去少林寺,否則再支持得一會,非受沉重內傷不可。」……方生大師又道:「善哉,善哉!你已受了傷,更加支撐不住了。我一直手下留情,你該當知道。」」 「恆山弟子比青城派人數多上數倍,兼之有不戒和尚、盈盈、桃谷六仙、田伯光等好手在內,倘若動手,青城派決無勝望。雙方強弱懸殊,余滄海不是不知,但他狂怒之下,雖然向來老謀深算,這時竟也按捺不住。」 「但令狐沖、盈盈、余滄海這等高手,卻清清楚楚見到林平之曾伸手向木高峰的坐騎點了兩下,定是做了手腳。」 「任我行道:「我就跟你再打一場,向左使斗余矮子,我女兒女的斗女的,便向寧女俠請教。」」 任盈盈也算得上高手了,雖然在令狐沖、任我行等圍攻東方不敗時插不了手(上官雲還可以插手),但面對魔教青龍堂長老賈布也能大斗一場,對比之下,田伯光面對日月教十大長老級別的高手,只能是「武功顯是遠遜」;張夫人等七人聯手圍攻余滄海,余滄海已是落入下風,雖然打傷數位敵手,自己卻也幾乎失去了戰鬥力,然而張夫人卻認為即便是游迅、仇松年等七人聯手,任盈盈也是無所畏懼。因此,任盈盈的武功應在余滄海、田伯光之上,而且優勢頗為明顯,也就是說至少有一成以上的優勢(千招內分勝敗),余滄海武力在31~32左右,則任盈盈武力≥(31~32)×1.1≈34~35。任盈盈與方生對戰,也能支撐不短的時間,雖然方生一直手下留情,但若任盈盈是方生三兩下就能輕鬆打發的,任盈盈又怎能在與方生激戰之際,還殺了方生的三個師侄?因此,任盈盈的武功雖然明顯不及方生,但應該也不算遠遜,也就是說任盈盈至少可以接方生百招,或者兩個任盈盈聯手,至少可以打平方生,按後面的推算,方生武力在46~50左右,則則任盈盈的武力至少為≥(46~50)×0.75=34~38。此外,在金庸列舉高手之時,將任盈盈放在桃谷六仙、田伯光之前,第二次列舉也把任盈盈放在余滄海之前,這或許也就是金庸心中的高低排名。少林寺三戰之時,任我行提議讓任盈盈對戰寧中則,顯然也是認為任盈盈對付寧中則,至少可以不敗,寧中則的武力在31~32左右,則任盈盈武力≥31~32。 綜合上面三個結論,可知任盈盈的武力至少在34~38左右,比寧中則、余滄海、田伯光等猶有過之。 「那婆婆的武功其實也不甚高,所長者只是行走無聲,偷襲快捷,真實功夫固然遠不及岳不群、左冷禪,連盈盈也比她高明得多。但令狐沖拳腳功夫甚差,若不是那婆婆防著他的「吸星」,不敢和他手腳相碰,令狐沖早已接連中掌了。」 「那八名長老都是日月教中第一等的人才,武功與不戒和那婆婆均在伯仲之間,以八對二,數招間便佔上風。田伯光拔出單刀,儀琳提起長劍,加入戰團。他二人武功顯是遠遜,八長老中二人分身迎敵,田伯光仗著刀快,尚能抵擋得一陣,儀琳卻被對方逼得氣都喘不過來,若不是那長老見她穿著恆山派服色,瞧在令狐沖臉上容讓幾分,早便將她殺了。」 啞婆婆的真實武功其實遠不及不戒(這個「真實武功」,是指正面交手時的戰鬥力,不包括「行走無聲,偷襲快捷」這兩項非正常因素),任盈盈的武功也比她高明得多,但比起空手的令狐衝來,啞婆婆卻是要強得多的。 (四)、梅庄四友、不戒、方生: 「那人道:「老二玄鐵棋盤上的功夫,那可是真材實料了,一動手攻人,一招快似一招,勢如疾風驟雨,等閑之輩確是不易招架。小朋友,你卻怎樣破他,說來聽聽。」」 「那人道:「哼,你大拍馬屁,一般的臭不可當。黃鐘公的武術招數,與黑白子也只半斤八兩,但他內力不錯,小朋友,你的內力也勝過他嗎?」」 「那老者這三下出手,實是不折不扣的偷襲,臉上笑吟吟的甚是和藹,竟連黃鐘公這等江湖大行家也沒提防。禿筆翁和丹青生武功較弱,雖然察覺,卻已無法閃避。」 「他說話之時身子略側,令狐沖在窗外見到他額角上黃豆大的汗珠不住滲將出來,心想這鮑長老適才這麼一拍,定然十分厲害,以致連黃鐘公這等武功高強之人,竟也抵受不住。又想:黃鐘公的武功該當不在此人之下,這鮑長老若不是使詐偷襲,未必便制他得住。」 黃鐘公的內力很強,連任我行都要贊一贊的,「七弦無形劍」也是很厲害的武功,是以黃鐘公在日月教中,也是有數的高手,當可與上官雲、童百伯(此二人當是魔教除了教主、左右使之外的最強者了)等比一比的。 黑白子則劍法招數甚強,這一點也得到了任我行的讚譽,但他內力只是與禿筆翁各擅勝場,不及黃鐘公,整體武功當遜於黃鐘公一籌,在日月神教中,武功與魔教十長老伯仲之間;與令狐沖交手四十餘招,二人各有限制(僅比招數,讓令狐沖佔了便宜,令狐沖是沒有內力,黑白子卻是有內力而不允許用),以黑白子所展現的內力武功來看,殊不下於岳不群。 禿筆翁、丹青生則算不上什麼了不得的人物了,都被任我行狂貶,恐怕不及田伯光、余滄海,也無法與魔教十長老級別的高手相提並論。 因此,梅庄四友之中,黃鐘公的武力大約在42~46之間,黑白子大約在42左右,禿筆翁、丹青生則稍遜,武力在28~30左右。 「再伸掌按到今狐沖胸口的膻中穴上,……每一股真氣雖較自己的紫霞神功略遜,但只須兩股合而為一,或是分進而擊,自己便抵擋不住」 「適才不戒和尚將兩道強勁之極的真氣注入令狐沖體內,壓制了桃谷六仙的六道真氣,令狐沖只覺胸口煩惡盡去,腳下勁力暗生,甚是歡喜,走上前去,向不戒恭恭敬敬地一揖,說道:「多謝大師,救了晚輩一命。」」 「平一指道:「自然是你們六兄弟放屁!令狐兄弟體內,有兩道較強真氣,似乎是不戒和尚所注,另有六道較弱真氣,多半是你們六個大傻瓜的了。」…… 平一指冷笑道:「好不要臉!他一個人的兩道真氣,壓住了你們六個人的,難道還是你們較強?不戒和尚這老混蛋,武功雖強,卻毫無見識,他媽的,老混蛋!」」 桃谷六仙注入令狐沖體內的六道真氣,岳不群只能略勝一道,兩道合二為一,或者分進合擊,岳不群就抵擋不住,然而不戒卻硬生生的以兩道真氣壓制桃谷六仙的六道真氣。顯然,不戒的內力比岳不群至少要高出五成有餘,甚至超過一倍;對比之下,左冷禪的內力最多只能是稍勝岳不群一籌(詳見本文第五部分)。因此,不戒可以說是笑傲江湖中內力最拔尖的幾個人之一,甚至可以力壓左冷禪。 「但太師父的武功也真高強,他以一雙肉掌和我拆招,封得我的快刀無法遞進招去,拆到四十招後,他一把抓住了我的後頸,跟著又將我的單刀奪了下來,問我:『服了沒有?』」 「那八名長老都是日月教中第一等的人才,武功與不戒和那婆婆均在伯仲之間,以八對二,數招間便佔上風。」 「令狐沖雖說早將生死置之度外,畢竟是出於無奈,只好淡然處之,聽向問天說自己之傷可治,此言若從旁人口中說出,未必能信,但向問天實有過人之能,武功之高,除了太師叔風清揚外,生平從所未睹,以師父岳不群之能,也必有所不及,……」 不戒的武功也是極高,空手四十餘招就能生擒田伯光,按此推算其武力≥(31~32)×(1.45~1.5)≈45~48;此外,不戒武功明顯不及向問天,則其武力<(50~55)/1.1=46~50。綜上,不戒武力約為45~46。不及的武功與其驚人的內力相比,是頗為遜色的,其武功只能與魔教十長老級別的高手在伯仲之間,尚無法與向問天相提並論。 「那婆婆藏身灌木叢中,始終不理。方生道:「道友一定不肯賜見,恕老衲無禮了!」說著雙手向後一伸,兩隻袍袖中登時鼓起一股勁氣,跟著向前推出,只聽得喀喇喇一聲響,數十株灌木從中折斷,枝葉紛飛。」 「方生心中一凜,他是當今少林寺第一代高僧中有數的好手,竟會給這少年的內力彈開手指,實在匪夷所思。」 「令狐衝心下駭然:「這婆婆好厲害的武功!適才方生大師以袖風擊斷樹木,內力強極,可是那婆婆以一敵四,居然還佔到上風。」跟著覺月也一聲大叫,方便鏟脫手飛出,越過令狐沖頭頂,落在數丈之外。地下晃動的黑影這時已少了兩個,黃國柏和覺月都已倒下,只方生和辛國梁二人仍在和那婆婆相鬥。」 「令狐沖雖說早將生死置之度外,畢竟是出於無奈,只好淡然處之,聽向問天說自己之傷可治,此言若從旁人口中說出,未必能信,但向問天實有過人之能,武功之高,除了太師叔風清揚外,生平從所未睹,以師父岳不群之能,也必有所不及,……」 方生是當今少林寺第一代高僧中有數的好手,但與師侄聯手圍攻任盈盈,即便是方生手下留情,可他護不住師侄,被任盈盈連殺三人也是事實;方生用上兵刃,全力出手後,任盈盈立時居下風,可方生似乎並不能生擒活捉任盈盈,是以不斷的勸其投降。按書上所述,方生全力出手,任盈盈只能支撐片刻,應不超過百招,任盈盈武力在34~38之間,則方生的武力>(34~38)×1.32≈45~50左右。又方生武功明顯不如向問天,則其武力<(50~55)/1.1=46~50。綜上,方生武力約在45~46之間。 (五)、賈布、上官雲、封不平、成不憂、從不棄、丁勉、陸柏、湯英顎: 「上官雲自負武功較賈布為高,入教資歷也較他為深,但賈布是青龍堂長老,自己是白虎堂長老,排名反在其下,本來就對賈布頗有心病,一聽盈盈的呼喚,不禁遲疑。」 「任我行笑道:「向兄弟和上官雲打了一架,後來才知他已歸降了你。」盈盈道:「向叔叔,你沒傷到他罷?」向問天微笑道:「要傷到上官雕俠,可不是易事。」」 上官雲的武功在賈布之上,大戰東方不敗時,任盈盈插不了手,而上官雲卻也算一大戰力,可見上官雲的武功是遠勝任盈盈的;向問天自己承認要傷到上官雲不是易事,顯然上官雲縱然不如向問天,卻也絕不是遠遜,而是略遜一籌半籌這樣而已,即上官雲的武力大於(50~55)/1.32=38~42,小於(50~55)/1.1=46~50,約在42~46之間。 「此刻縱是嵩山、泰山、衡山諸派高手,以及岳不群夫婦,對封不平也已不敢再稍存輕視之心,均覺他劍法不但招數精奇,而且劍上氣勢凌厲,並非徒以劍招取勝,此人在江湖上無藉藉之名,不料劍法竟然這等了得。」 「只見岳夫人劍法漸亂,突然之間長劍急轉,呼的一聲刺出,正是她那招「無雙無對,寧氏一劍」。這一劍勢道凌厲,雖然在重傷之餘,刺出時仍然虎虎有威。叢不棄吃了一驚,向後急縱,僥倖躲開。岳夫人倘若雙腿完好,乘勢追擊,敵人必難倖免,此刻卻是臉上全無血色,以劍拄地,喘息不已。」 封不平劍法甚高,不在岳不群之下,內力也是甚強,武功與岳不群當在伯仲之間;從不棄連受了重傷的寧中則也無法輕鬆取勝,若非寧中則施展「無雙無對,寧氏一劍」時腿部不便,更是會被重創,可見從不棄武功應遜於寧中則一籌,成不憂大概也是這個水平;賈布與任盈盈大戰了一場,未能取勝,比任盈盈高得有限。 「丁勉、陸柏和湯英顎三人對望了一眼,均想:「以劍法而論,自己多半及不上封不平,當然更非令狐沖之敵,倘若一擁而上,亂劍分屍,自是立即可以將他殺了。但此刻各派好手在場,說甚麼也不能幹這等事。」」 丁勉、陸柏、湯英顎為嵩山派十三太保的前列人物,於武林中也是大有聲望的,不過與封不平相比,劍法上時不如的,按此推測武功也難以勝得過封不平/岳不群,其武力不會超得過42。 (六)、左冷禪、任我行、沖虛、向問天: 「其實玉璣子生死繫於一線,在這一霎之間,左冷禪已從桃實仙、桃花仙出相架的招式與內力之中,知道要迫退二人,至少須在六招以外,待得拆到六招,玉璣子早給四人撕裂,當下長劍圈轉,劍光閃爍。」 左冷禪要迫退桃實仙、桃花仙,已至少需要六招以外,要擊敗二人,所需招數自然更要遠多於六招之數[1],至少是以倍計的招數。而桃實仙、桃花仙二人聯手,其戰鬥力與岳不群相若,也就是說左冷禪要迫退岳不群,至少需要六招以外,要擊敗岳不群所需招數則遠超六招之數。 注釋[1]:「迫退」不等於「擊敗」,衛春華、徐天宏聯手,可與周仲英打個平手,但周仲英以「三羊開泰」連環三刀,就將徐、衛兩人迫退了數步;趙半山與關明梅武功難分高下,一劍「李廣射石」,也可將關明梅迫退一步。顯然,要迫退對手,只需攻勢足以讓對手暫時無法抵禦即可。 「岳不群側身閃過,斜刺一劍,還的是一招「古柏森森」。左冷禪見他法度嚴謹,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正是久戰長斗之策,對自己「開門見山」與「獨劈華山」這兩招中的含意,絕未顯出慍怒,心想此人確是勁敵,我若再輕視於他,亂使新招,別讓他佔了先機,當下長劍自左而右急削過去,正是一招嵩山派正宗劍法「天外玉龍」。」 「似他二人這等武學宗師,比劍之時自無一定理路可循。左冷禪將一十七路嵩山劍法夾雜在一起使用。岳不群所用劍法較少,但華山劍法素以變化繁複見長,招數亦自層出不窮。再拆了二十餘招,左冷禪忽地右手長劍一舉,左掌猛擊而出,這一掌籠罩了對方上盤三十六處要穴,岳不群若是閃避,立時便受劍傷。只見他臉上紫氣大盛,也伸出左掌,與左冷禪擊來的一掌相對,砰的一聲響,雙掌相交。岳不群身子飄開,左冷禪卻端立不動。岳不群叫道:「這掌法是嵩山派武功嗎?」……左冷禪笑道:「這是在下自創的掌法,將來要在五嶽派中選擇弟子,量才傳授。」岳不群道:「原來如此,那可要向左兄多討教幾招。」左冷禪道:「甚好。」心想:「他華山派的『紫霞神功』倒也了得,接了我的『寒冰神掌』之後,居然說話聲音並不顫抖。」當下舞動長劍,向岳不群刺去。岳不群仗劍封住,數招之後,砰的一聲,又是雙掌相交。岳不群長劍圈轉,向左冷禪腰間削去。左冷禪豎劍擋開,左掌加運內勁,向他背心直擊而下,這一掌居高臨下,勢道奇勁。岳不群反轉左掌一托,拍的一聲輕響,雙掌第三次相交。岳不群矮著身子,向外飛了出去。……數十招過去,左冷禪見對方封得嚴密,擔心掌中毒質上行,劍力越運越勁。岳不群左支右細,似是抵擋不注,突然間劍法一變,劍刃忽伸忽縮,招式詭奇絕倫。」 岳不群與左冷禪比劍,交手百來招,雖然場面上落了下風,卻未落敗(岳不群純以華山派武功對敵,並沒有使用辟邪劍法,連石壁上刻的劍法也未用);三次硬拼掌力,岳不群雖處下風,但卻也沒有受重創(既未手酸身麻,更未口吐鮮血),二人長劍相交,岳不群的劍也沒有被震飛、震斷,可見岳不群的內力雖不如左冷禪,但卻不是遠遜,最多只是略遜一籌而已。以岳不群至少能接左冷禪百招來算,則左冷禪的武力≤42×1.32≈55。 「兩人都將勝敗之數看得極重,可不像適才任我行和方證大師較量之時那樣和平。任我行一上來便使殺著,雙掌便如刀削斧劈一般;左冷禪忽拳忽掌,忽抓忽拿,更是極盡變化之能事。……左冷禪全然處於下風,雙臂出招極短,攻不到一尺便即縮回,顯似只守不攻。突然之間,任我行一聲大喝,雙掌疾向對方胸口推去。四掌相交,蓬的一聲大響,左冷禪背心撞在牆上,頭頂泥沙灰塵籟籟而落,四掌卻不分開。…………他又連吸了幾下,始終沒摸到左冷禪內力的半點邊兒,眼見左冷禪指法凌厲,於是退了三步,隨即變招,狂砍狠劈,威猛無儔。左冷禪改取守勢。兩人又鬥了二三十招,任我行左手一掌劈將出去,左冷禪無名指彈他手腕,右手食指戳向他左肋。……」便在心念電閃之際,噗的一聲響,左冷禪的手指已戳中他左胸「天池穴」。」 任我行在大戰方證大師之後,才與左冷禪在少林寺交手,彼此均出盡全力,但他的「吸星」被左冷禪克制,是以局面雖然上頗居優勢,但卻不能立刻便勝出;二人激斗數百招,左冷禪反而藉機以「寒冰真氣」封住了任我行的穴道,只能說是左冷禪「計」高一籌。純以武功而論,左冷禪雖不如任我行,但至少需要數百招,甚至千招才能分出勝敗。因此,任我行的武力在:55×(1.1~1.18)≈61~66左右。 這個結果與「余滄海是一代武學宗匠,若與任我行相鬥,雖然最後必敗,卻決不致在一招之間便為他所擒」這一旁白是相對應,余滄海若與任我行交手,大致能支撐十招左右;任我行並沒有秒殺一流高手的能力,他的數次秒殺戰績,都是偷襲暗算,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任我行的實力。 「他這一招中籠罩了令狐衝上盤七大要穴,但就因這一搶攻,令狐沖已瞧出了他身上三處破綻,這些破綻不用盡攻,只攻一處已足制死命,登時心中一寬:「他守御時全無破綻,攻擊之時,畢竟仍然有隙可乘。」」 「他劍上的絕招妙招雖然層出不窮,但在「獨孤九劍」之下,無處不是破綻。令狐衝心想:「此人是挑動武林風波的罪魁禍首,須容他不得!」一聲清嘯,長劍起處,左冷禪眉心、咽喉、胸口三處一一中劍。」 「令狐沖此時方知,適才如此冒險一擊,果然是找到了對方劍法的弱點所在,只是那老者劍法實在太高,光圈中心本是最兇險之處,他居然練得將破綻藏於其中,天下成千成萬劍客之中,只怕難得有一個膽敢以身犯險。」 左冷禪的劍法在令狐沖的「獨孤九劍」之下,無處不是破綻,然而沖虛的太極劍純取守勢之時,全無破綻,即使攻擊之時,破綻也是極少,可見沖虛的劍法要比左冷禪高明。令狐沖若非身負「吸星」,讓沖虛有了顧忌,恐怕更加難以取勝。令狐沖雖然行險攻擊沖虛劍圈的中心,但若非內力已經與沖虛相差不大,則即使攻擊劍圈中心,手臂亦難保全。因此,沖虛將太極劍運用成「劍壘」,雖然與太極劍捨己從人、後發制人、重意不重招等等要旨相悖,但仍不失為極高明的劍法。 「那老者又是劍交左手,在身前划了兩個圓圈。今狐沖見他劍勁連綿,護住全身,竟無半分空隙,暗暗驚異:「我從未見過誰的招式之中,竟能如此毫無破綻。他若以此相攻,那可如何破法?任我行前輩劍法或許比這位老先生更強,但每一招中難免仍有破綻。難道一人使劍,竟可全無破綻?」心下生了怯意,不由得額頭滲出汗珠。」 「任我行側身過來,對著武當派掌門沖虛道長道:「老夫第四個佩服的,是牛鼻子老道。你武當派太極劍頗有獨到之妙,你老道卻潔身自愛,不去多管江湖上的閑事。只不過你不會教徒弟,武當門下沒甚麼傑出人材,等你牛鼻子鶴駕西歸,太極劍法的絕藝只怕要失傳。再說,你的太極劍法雖高,未必勝得過老夫,因此我只佩服你一半,算是半個。」」 「這兩大高手所施展的乃當世最高深的掌法,他看得莫名其妙,渾不明其中精奧,尋思:「劍法上我可勝得沖虛道長,與任先生相鬥,也不輸於他。但遇到眼前這兩位的拳掌功夫,我只好以利劍一味搶攻,風太師叔說,我要練得二十年後,方可與當世高手一爭雄長,主要當是指『破掌式』那一招而言。」」 令狐沖先後與任我行、沖虛交過手,認為任我行的劍法或許比沖虛更強,任我行對沖虛劍法的評價也是未必勝得過自己,所以只佩服他半個。 沖虛和令狐沖打了三百餘招,令狐沖可以破得了他的劍,但要傷他卻也辦不到。當然,這只是劍法上的較量,若沖虛以拳腳功夫出手,令狐沖雖然可以用獨孤九劍搶攻,但令狐沖「破掌式」還未練到家,要自保甚至取勝,恐怕就很困難了。 因此,沖虛的武功應該是介於左冷禪與任我行之間,其武力約在55~60左右。 「令狐沖雖說早將生死置之度外,畢竟是出於無奈,只好淡然處之,聽向問天說自己之傷可治,此言若從旁人口中說出,未必能信,但向問天實有過人之能,武功之高,除了太師叔風情揚外,生平從所未睹」 「只覺體困神倦,便躺了下來,忽爾想到:「任老前輩武功之高,只在向大哥之上,決不在他之下,而機智閱歷,料事之能,也非向大哥所及。……」」 「方證大師、沖虛道人、左冷禪三人是正教中的三大高手,任誰一人的武功都不見得會在任我行之下,比之向問天只怕尚可稍勝半籌,三戰兩勝,贏面佔了七八成,甚至三戰三勝,也是五五之數。」 「令狐衝心中怦怦亂跳,知道左冷禪所言確是實情,下面十人中,雖不知餘下三人是誰,但料想也必與方證、沖虛等身分相若,不是一派掌門,便是絕頂高手。任我行武功再強,最多不過全身而退。向問天是否能夠保命脫困,已是難言,盈盈是更加沒指望了。」 書中多處原文都揭示了向問天的武功不及任我行,而從任我行與方證比拼掌法之時,向問天的想法來看[1],也證實了向問天不如任我行、左冷禪的事實。但向問天的武功,還是高於不戒大師、黃鐘公、方生大師等人的,畢竟能成為魔教右使,號稱「天王老子」,其武功自然極其了得,令狐沖就認為向問天的武功除風清揚之外,生平從所未見(此時令狐沖已經見識過不戒大師、方生的武功了);笑傲末期,向問天突然出手,一招就制住了不戒、啞婆婆、田伯光、儀琳等四人。 注釋[1]:向問天自付掌法比不了方證,只能謀求拼內力。 因此,向問天的武功在不戒、方生、黃鐘公等之上,在左冷禪之下,約為50~55左右。 (七)、令狐沖: 「那人見令狐沖劍招層出不窮,每一變化均是從所未見,仗著經歷豐富,武功深湛,一一化解,但拆到四十餘招之後,出劍已略感窒滯。他將內力慢慢運到木劍之上,一劍之出,竟隱隱有風雷之聲。」 「但不論敵手的內力如何深厚,到了「獨孤九劍」精微的劍法之下,盡數落空。只是那人內力之強,劍術之精,兩者混而為一,實已無可分割。那人接連數次已將令狐沖迫得處於絕境,除了棄劍認輸之外更無他法,但令狐沖總是突出怪招,非但解脫顯已無可救藥的困境,而且乘機反擊,招數之奇妙,實是匪夷所思。」 在梅庄地下囚室中,令狐沖尚非任我行的敵手,他在劍法上雖然不輸,可內力、輕功、見識、應變等等卻都遠不及任我行,體內又有異種真氣作亂,是以當時的令狐沖武功遠不如任我行。 「他自從習得「獨孤九劍」後,見識大進,加之內力渾厚之極,雖使的只尋常華山劍法,劍上所生的威力自然與疇昔大不相同。」 「獨孤九劍,敵強愈強。那日在西湖湖底囚室與任我行比劍,任我行武功之高,世所罕有,但不論他劍招如何騰挪變化,令狐沖的獨孤九劍之中,定有相應的招式隨機衍生,或守或攻,與之針鋒相對。此時令狐沖已學得吸星,內力比之當日湖底比劍又已大進。」「這兩大高手所施展的乃當世最高深的掌法,他(令狐沖)看得莫名其妙,渾不明其中精奧,尋思:「劍法上我可勝得沖虛道長,與任先生相鬥,也不輸於他。……」」「沖虛道;「我想不出破解他的劍法之道,這一場比試,貧道認輸。」解風道:」兩位可還沒動手啊。」沖虛道:「數日之前,在武當山下,貧道曾和他拆過三百餘招,那次是我輸了。今日再比,貧道仍然要輸。」方證等都問:「有這等事?」沖虛道:」令狐小兄弟深得風清揚風前輩劍法真傳,貧道不是他的對手。」說著微微一笑,退在一旁。」 令狐沖學會了「吸星」之後,雖然仍有體內異種真氣無法融合的隱患,但這些異種真氣畢竟已能為他所用,因此他內力大進,相應的輕功、速度、反應等素質也便提高了,此時已能三百餘招擊敗沖虛,則其武力約為(55~60)×(1.16~1.18)=63~71。此時,令狐沖的武功已不遜於任我行了。 「只覺得一道道汗水從背脊流下,當即躬身道:「前輩劍法通神,承蒙指教,晚輩得益非淺。」這句話倒不是尋常的客套,這一戰於他武功的進益確是大有好處,令他得知敵人招數中之最強處,竟然便是最弱處,最強處都能擊破,其餘自是迎刃而解了。」 「陡然之間,令狐衝心中靈光連閃:「他這辟邪劍法於極快之際,破綻便不成其為破綻。然而劍招中雖無破綻,劍法中的破綻卻終於給我找到了。這破綻便是劍招不免重複。」」 「令狐沖身在漁網之中,長劍隨意揮灑,每一劍都是指向那婆婆的要害,只是每當劍尖將要碰到她身子時,立即縮轉。這「獨孤九劍」施展開來,天下無敵,令狐沖若不容讓,那婆婆早已死了七八次。」 「沖虛吃了一驚,只怕令狐沖遭了任我行的毒手,一步跨出,便欲衝進相援,但隨即心想:「令狐兄弟劍術之精,當世無雙,他進庵時攜有長劍,不致一招間便為任老魔頭所制。……」」 (《鹿鼎記》)「澄觀正自惶惑失措,忽聽得韋小寶發笑,登時面紅過耳,心道:「師叔笑我不識得這女施主的奇妙招數,只怕要請她來當般若堂的首座。」一回頭,見他神色痛苦,更感歉仄:「師叔心地仁厚,見我要將首座之位讓給這位女施主,心中不忍。」但見那女郎拳腳越來越亂,心想:「古人說道,武功到於絕頂,那便羚羊掛角,無跡可尋。聽說前朝有位獨孤求敗大俠,又有位令狐沖大俠,以無招勝有招,當世無敵,難道……難道……」」 再經過與沖虛、東方不敗、岳不群等人的實戰歷練,令狐沖在劍術與見識上均大有進益,得到笑傲末期,已然是「這「獨孤九劍」施展開來,天下無敵」。因此,到了笑傲末期,令狐沖的武功已不在方證大師之下了,即此時令狐沖的武力≥86~87。 (八)、岳不群(辟邪劍法)、林平之(辟邪劍法): 「只有令狐沖和盈盈,才對如此結局不感詫異。岳不群長劍脫手,此後所使的招術,便和東方不敗的武功大同小異。那日在黑木崖上,任我行、令狐沖、向問天、上官雲四人聯手和東方不敗相鬥,尚且不敵,直到盈盈轉而攻擊楊蓮亭,這才僥倖得手,饒是如此,任我行終究還是被刺瞎了一隻眼睛,當時生死所差,只是一線。岳不群身形之飄忽迅捷,比之東方不敗雖然頗有不如,但料到單打獨鬥,左冷禪非輸不可,果然過不多時,他雙目便被針刺瞎。令狐沖見師父得勝,心下並不喜悅,反而突然感到說不出的害怕。岳不群性子溫和,待他向來親切,他自小對師父摯愛實勝於敬畏。後來師父將他逐出門牆,他也深知自己行事乖張任性,實是罪有應得,只盼能得師父師娘寬恕,從未生過半分怨懟之意。但這時見到師父大袖飄飄的站在封禪台邊,神態儒雅瀟洒,不知如何,心中竟然生起了強烈的憎恨。或許由於岳不群所使的武功,令他想到了東方不敗的怪模怪樣,也或許他覺得師父勝得殊不正大光明,他呆了片刻,傷口一陣劇痛,便即頹然坐倒。」 「林平之道:「你沒學過這路劍法,不知其中的奧妙所在。那一日左冷禪與你爹爹在封禪台上大戰,斗到最後,兩人使的全是辟邪劍法。只不過左冷禪的劍法全然似是而非,每一招都似故意要輸給你爹爹,總算他劍術根底奇高,每逢極險之處,急變劍招,才得避過,但後來終於給你爹爹刺瞎了雙眼。倘若……嗯……倘若他使嵩山劍法,被你爹爹以辟邪劍法所敗,那並不希奇。辟邪劍法無敵於天下,原非嵩山劍法之所能匹敵。左冷禪沒有自宮,練不成真正的辟邪劍法,那也不奇。我想不通的是,左冷禪這辟邪劍法卻是從哪裡學來的,為甚麼又學得似是而非?」」 「勞德諾咬牙切齒的道:「當年我混入華山派門下,原來岳不群一起始便即發覺,只是不動聲色,暗中留意我的作為。岳不群所錄的辟邪劍譜上,所記的劍法雖妙,卻都似是而非,更缺了修習內功的法門。他故意將假劍譜讓我盜去,使我恩師所習劍法不全。一到生死決戰之際,他引我恩師使此劍法,以真劍法對假劍法,自是手操勝券了。否則五嶽派掌門之位,如何能落入他手?」」 令狐沖與任盈盈雖然覺得修鍊了《辟邪劍法》的岳不群與左冷禪單打獨鬥,左冷禪非輸不可,可令狐沖同樣也認為岳不群勝得殊不正大光明;林平之並不真的確認岳不群的武功是否高於左冷禪(兩個「倘若」,表示的正是林平之的疑慮),勞德諾則認為若非岳不群使詐,根本奪不到五嶽派掌門之位。而事實上,岳不群為了戰勝左冷禪,不單故意讓勞德諾盜去假的《辟邪劍譜》,誘導左冷禪修行與使用,而且在二人交手過程中,更使用了毒針這等下作的手段。因此,在嵩山比劍之時,修行《辟邪劍譜》的岳不群,武功即便勝過左冷禪,也只是稍勝數分或稍勝半籌,優勢其實並不大。 因此,即使岳不群練成了辟邪劍法,但因為修鍊時日還是太短,尚不能光明正大的勝過左冷禪[1],武功與左冷禪其實還是伯仲之間的,至多略勝幾分而已,左冷禪的武力約在55左右,則岳不群的武力≤55×1.1≈61。 注釋[1]:正是因此,岳不群才需要用毒針,施詭計。 「此刻堪堪與岳不群斗到將近二百招,只見他一劍揮來,右腋下露出了破綻。岳不群這一招先前已經使過,本來以他劍招變化之複雜,在二百招內不該重複,但畢竟重複了一次,數招之後,岳不群長劍橫削,左腰間露出破綻,這一招又是重複使出。…………又斗得三十餘招後,只見岳不群左手前指,右手一縮,令狐沖知道他那一招要第三次使出。其時久斗之下,令狐沖新傷初愈,已感神困力倦,情知局勢兇險無比,在岳不群這如雷震、如電閃的快招攻擊之下,只要稍有疏虞,自己固然送了性命,更令盈盈大受荼毒,是以一見他這一招又將使出,立即長劍一送,看準了對方右腋,斜斜刺去,劍尖所指,正是這一招破綻所在。那正是料敵機先、制敵之虛。岳不群這一招雖快,但令狐沖一劍搶了在頭裡,辟邪劍法尚未變招,對方劍招已刺到腋下,擋無可擋,避無可避,岳不群一聲尖叫,聲音中充滿了又驚又怒,又是絕望之意。」 岳不群與令狐沖打了近三百招才落敗,而令狐沖的武力≥61~66,按此推算岳不群的武力≥﹝61~66﹞/1.18≈52~55。 因此,修鍊了辟邪劍法的岳不群的武力約為55~61。 「林平之一聲冷笑,驀地里疾衝上前,當真是動如脫兔,一瞬之間,與余滄海相距已不到一尺,兩人的鼻子幾乎要碰在一起。這一衝招式之怪,無人想像得到,而行動之快,更是難以形容。他這麼一衝,余滄海的雙手,右手中的長劍,便都已到了對方的背後。他長劍無法彎過來戳刺林平之的背心,而林平之左手已拿住了他右肩,右手按上了他心房。」 「勉力運氣寧定,茶壺蓋總是不住的發響。他門下弟子只道是師父氣得厲害,其實余滄海內心深處,卻知自己實在是害怕之極,林平之這一劍倘若刺向自己,決計抵擋不了。」 「令狐沖細思林平之這一招劍法,劍招本身並沒甚麼特異,只是出手實在太過突兀,事先絕無半分徵兆,這一招不論向誰攻出,就算是絕頂高手,只怕也難以招架。」 「令狐衝心頭閃過一個念頭:「我初遇田伯光的快刀之時,也是難以抵擋,待得學了獨孤九劍,他的快刀在我眼中便已殊不足道。然而林平之這快劍,田伯光只消遇上了,只怕擋不了他三劍。我呢?我能擋得了幾劍?」霎時之間,手掌中全是汗水。」 辟邪劍法出招實在太快、太過於離奇,縱然是絕頂高手,都難以招架,是以極易於秒殺敵手,如果僅用秒殺能力來評估林平之、岳不群,或者東方不敗的實力上限,很可能會高估。即便是岳不群也非令狐沖的敵手,林平之自然更加不如才是,可令狐沖見到林平之的辟邪劍法後,居然懷疑自己能擋得了他幾劍?這顯然是高估了林平之。 「林平之連刺兩劍,噹噹兩聲,都給駝劍擋開。……林平之劍法雖高,一時卻也奈何他不得。但如此打法,林平之畢竟是立於不敗之地,縱然無法傷得對方,木高峰可並無還手的餘地。」 「余滄海觀看良久,忽見劍網的圈子縮小了半尺,顯然木高峰的內力漸有不繼。他一聲清嘯,提劍而上,刷刷刷急攻三劍,儘是指向林平之背心要害。……既得余滄海聯手,木高峰劍招便變,有攻有守。三人堪堪又拆了二十餘招,林平之左手一圈,倒轉扇柄,驀地刺出,扇子柄上突出一枝寸半長的尖針,刺在木高峰右腿「環跳穴」上。木高峰吃了一驚,駝劍急掠,只覺左腿穴道上也是一麻。他不敢再動,狂舞駝劍護身,雙腿漸漸無力,不由自主的跪下來。……余滄海知道時不我與,若不在數招之內勝得對手,木高峰一倒,自己孤掌難鳴,一柄劍使得有如狂風驟雨一般,突然間只聽得林平之一聲長笑,他雙眼一黑,再也瞧不見甚麼,跟著雙肩一涼,兩條手臂離身飛出。」 木高峰純采守勢,運劍成網,只守不攻,林平之劍法雖快,一時就奈何他不得;木高峰內力漸有不繼後,余滄海才上前圍攻林平之,這時二人再聯手也接不了林平之三十招了。木高峰的武力和余滄海相若,他和林平之交手的招數(包括與余滄海聯手的二十餘招),應不在百招之下,則林平之的武力≤(31~32)×2×2/3×1.32≈54~56。 (九)、方證: 「方生喜道:「恭喜少俠,我方丈師兄生平只收過兩名弟子,那都是三十年前的事了。少俠為我方丈師兄的關門弟子,不但得窺《易筋經》的高深武學,而我方丈師兄所精通的一十二般少林絕藝,亦可量才而授,那時少俠定可光大我門,在武林中放一異彩。」」 「任我行背靠木柱,緩緩出掌,將左冷禪的拳腳一一擋開。左冷禪向來自負,若在平時,決不會當任我行力斗少林派第一高手之後,又去向他索戰。」 「令狐沖知他是當今武林中數一數二的高人,得他指點,無異是風太師叔親授,風太師叔所以托他傳授,當然亦因他內功精深之故,忙躬身道:「晚輩恭聆大師教誨。」」 「令狐沖嘆道:「太師叔固然劍術通神,他老人家的內功修為也算得當世無雙。這三年半來,我修習他老人家所傳的內功,幾乎已將體內的異種真氣化除凈盡。」盈盈道:「那可得多謝少林寺的方證大師了。咱們既見不到風太師叔,明日就動身去少林寺,向方證大師叩頭道謝。」令狐沖道:「方證大師代傳神功,多所解說引導,便好比是半個師父,原該去謝的。」盈盈抿嘴笑道:「沖哥,你到今日還是不明白,你所學的,便是少林派的《易筋經》內功。」」 方證是少林派數百年來罕見的傑出人物,少林七十二項絕藝得其十二,兼修少林派兩門至高無上內功《易筋經》與《金剛禪獅子吼》,他內功之深湛,武功之強,均是當世數一數二的。 「當即急攻數掌,劈到第四掌時,猛覺收掌時右臂微微一麻,內力運轉,不甚舒暢,不由得大驚,知道這是自身內力的干擾,心想:「這老和尚所練的易筋經內功竟如此厲害,掌力沒和我掌力相交,卻已在剋制我的內力。」心知再斗下去,對方深厚的內力發將出來,自己勢須處於下風,眼見方證大師左掌拍到,一聲呼喝,左掌迅捷無倫的迎了上去,拍的一聲響,雙掌相交,兩人各退了一步。任我行只覺對方內力雖然柔和,卻是渾厚無比,自己使出了「吸星」,竟然吸不到他絲毫內力,心下更是驚訝。方證大師道:「善哉!善哉!」跟著右掌擊將過來。任我行又出右掌與之相交。兩人身子一晃,任我行但覺全身氣血都是晃了一晃,當即疾退兩步,陡地轉身,右手已抓住了余滄海的胸口,左掌往他天靈蓋疾拍下去。這一下兔起鶻落,實是誰都料想不到的奇變,眼見任我行與方證大師相鬥,情勢漸居不利,按理說他力求自保尚且不及,哪知竟會轉身去攻擊余滄海。」 「方證大師眼見危機只在頃刻之間,可又不能出聲勸阻,泄漏了機關,當即快步入殿,大聲說道:「貴客在外,不可爭鬧,別吵!」這「別吵」二字,是運起了少林派至高無上內功「金剛禪獅子吼」功夫,一股內家勁力,對準了桃谷六仙噴去。沖虛道長只覺頭腦一暈,險些摔倒。桃谷六仙已同時昏迷不醒。」 方證與任我行交手數百招後,便已經穩佔上風,任我行若非使詐,恐怕支撐不了千招;桃谷六仙搶坐「金龍椅」,險些引爆炸藥,方證大師運起「金剛禪獅子吼」內功,一招便吼暈了桃谷六仙,甚至連沖虛道長都頭腦一暈。 (註:「音功」不同於一般的武功,「音功」是具有群攻特性的,只要個體實力不如,一對多如同一對一,比如王盤山之時,諸人內力加在一起,何止十倍於謝遜,但謝遜一吼,統統中招) 從方證至少稍勝任我行一籌來算,則方證的武力≥(61~66)×1.1=67~72,而從方證無法在百招內擊敗任我行來看,方證的武力<(61~66)×1.32=80~87;從方證能秒殺桃谷六仙來看,則方證的武力≥(31~32)×2.83≈86~90。因此,綜合看來,方證的武力在86~87左右。 (十)、東方不敗: (1)修鍊《葵花寶典》前的東方不敗: 「魔教人多勢眾,武功高強,名門正派雖然各有絕藝,卻往往不敵,魔教教主東方不敗更有「當世第一高手」之稱,他名字叫做「不敗」,果真是藝成以來,從未敗過一次,實是非同小可。」 「向問天道:「想當年教主對待東方不敗,猶如手足一般,提拔他為教中的光明左使,教中一應大權都交了給他。……」」 「任我行淡淡一笑,道:「你叫我教主,其實我此刻雖然得脫牢籠,仍是性命朝不保夕,『教主』二字,也不過說來好聽而已。今日普天之下,人人都知日月神教的教主乃是東方不敗。此人武功之高,決不在我之下,權謀智計,更遠勝於我。……」」 「突然之間,眾人只覺眼前有一團粉紅色的物事一閃,似乎東方不敗的身子動了一動。但聽得當的一聲響,童百熊手中單刀落地,跟著身子晃了幾晃。……任我行等大駭之下,不由自主都退了幾步。令狐沖左手將盈盈一扯,自己擋在她身前。一時房中一片寂靜,誰也沒喘一口大氣。任我行緩緩拔出長劍,說道:「東方不敗,恭喜你練成了《葵花寶典》上的武功。」 「他在東方不敗屍身上又踢了一腳,笑道:「饒你奸詐似鬼,也猜不透老夫傳你《葵花寶典》的用意。你野心勃勃,意存跋扈,難道老夫瞧不出來嗎?哈哈,哈哈!」  令狐衝心中一寒,「原來任教主以《葵花寶典》傳他,當初便就沒懷善意。兩人爾虞我詐,各懷機心。」」 東方不敗在修鍊《葵花寶典》前是魔教的光明左使,而向問天則是魔教的光明右使,古時以左為尊,則東方不敗彼時在魔教中的地位已不在向問天之下,武功或亦如是;另外,任我行直到上了黑木崖,見過東方不敗出手秒殺童百伯之後,才確定東方不敗已經練成了《葵花寶典》,但他之前對東方不敗的武功評價已是「此人武功之高,決不在我之下」;再者,任我行對東方不敗早已有猜疑和防備之心,設若任我行還能輕易的制服未練《葵花寶典》的東方不敗,又何須如此大費周章的設計暗算東方不敗?因此,東方不敗在修鍊《葵花寶典》之前,武功至少不在當時的向問天之下,甚至已經不在任我行之下。 (2)修鍊《葵花寶典》後的東方不敗: 「突然之間,眾人只覺眼前有一團粉紅色的物事一閃,似乎東方不敗的身子動了一動。但聽得當的一聲響,童百熊手中單刀落地,跟著身子晃了幾晃。……令狐沖向地下童百熊的屍體瞧了一眼,心想:「你剛才不斷讚揚童長老對你的好處,突然之間,對他猛下殺手。現下你又想對任教主重施故技了。他可不會上你這個當。」」 「任我行和向問天見情勢不對,一挺長劍,一揮軟鞭,同時上前夾擊。這當世三大高手聯手出戰,勢道何等厲害,但東方不敗兩根手指拈著一枚繡花針,在三人之間穿來插去,趨退如電,竟沒半分敗象。上官雲拔出單刀,衝上助戰,以四敵一。斗到酣處,猛聽得上官雲大叫一聲,單刀落地,一個筋斗翻了出去,雙手按住右目,這隻眼睛已被東方不敗刺瞎。令狐沖見任我行和向問天二人攻勢凌厲,東方不敗已緩不出手來向自己攻擊,當下展動長劍,盡往他身上各處要害刺去。但東方不敗的身形如鬼如魅,飄忽來去,直似輕煙。令狐沖的劍尖劍鋒總是和他身子差著數寸。」 「又斗片刻,任我行也是「啊」的一聲叫,胸口、喉頭都受到針刺,幸好其時令狐沖攻得正急,東方不敗急謀自救,以致一針刺偏了準頭,另一針刺得雖准,卻只深入數分,未能傷敵。」 「楊蓮亭怒道:「你往日自誇武功蓋世,為甚麼殺不了這幾個奸賊?」東方不敗道:「我已……我……」楊蓮亭怒道:「你甚麼?」東方不敗道:「我已儘力而為,他們……武功都強得很。」」 「令狐沖道:「正是。其實我們便是四人聯手,也打你不過,只不過你顧著那姓楊的,這才分心受傷。閣下武功極高,不愧稱得『天下第一』四字,在下十分欽佩。」」 「盈盈心中也道:「原來如此!」這時她才明白,為甚麼東方不敗一代梟雄,武功無敵於天下,卻身穿婦人裝束,拈針繡花,而對楊蓮亭這樣一個虯髯魁梧、俗不可耐的臭男人,卻又如此著迷,原來為了練這邪門武功,他已成了不男不女之身。」 「只有令狐沖和盈盈,才對如此結局不感詫異。岳不群長劍脫手,此後所使的招術,便和東方不敗的武功大同小異。那日在黑木崖上,任我行、令狐沖、向問天、上官雲四人聯手和東方不敗相鬥,尚且不敵,直到盈盈轉而攻擊楊蓮亭,這才僥倖得手,饒是如此,任我行終究還是被刺瞎了一隻眼睛,當時生死所差,只是一線。」 「當日在黑木崖上圍攻東方不敗,他手中只持一枚繡花針,可是四大高手竟然無法與之相抗,此刻細想,並非由於東方不敗內功奇高,也不是由於招數極巧,只是他行動如電,攻守進退,全然出於對手意料之外。」 任我行、向問天、令狐沖、上官雲聯手圍攻東方不敗,尚且不敵,這四人武功無互補性、沒有陣法、配合不默契,屬於「一般聯手」類型,所以聯手的武力為:[(63~71)+(61~66)+(50~55)+(42~46)×(2/3) ≈ 144~159。 東方不敗面對四人聯手,並不是很輕鬆,同樣也是儘力而為了的,任我行、向問天向東方不敗狂攻的時候,東方不敗就不能緩出手來攻擊令狐沖;而局面上,東方不敗的確大佔優勢,令狐沖等四人都受了他的針刺,卻連他的衣衫也碰不到一點。因此,東方不敗武功的確比任我行等人聯手更強,但並非遠勝,而是稍勝半籌這樣的優勢,東方不敗略一分心,就落敗身亡。從這個方面估算,東方不敗的武力>144~159。 同時,東方不敗要殺童百伯,還需要用花言巧語引童百伯分心,再猛下殺手突襲,參與聯手的上官雲,上來不久就被重創,然而向問天卻一直略受些小傷,令狐沖更是與東方不敗互換了許多招,可見東方不敗能力的上限也就是秒殺童百伯、上官雲這樣的角色,向問天這個等級的人物,他已經不能秒殺了。從這個方面估算,東方不敗的武力<(50~55)×2.83≈141~155左右。 因此,綜合看來,東方不敗的武力在:144~155之間。 「當日在黑木崖上圍攻東方不敗,他手中只持一枚繡花針,可是四大高手竟然無法與之相抗,此刻細想,並非由於東方不敗內功奇高,也不是由於招數極巧,只是他行動如電,攻守進退,全然出於對手意料之外。」 從笑傲的描寫來看,東方不敗內功並非奇高,招數也非極巧,但遠勝諸人的出手速度,快若閃電的輕功身法,出人意料的攻守進退,卻讓東方不敗足以縱橫笑傲無敵手,這可以說是別類武功的極致了。所謂「無堅不摧,唯快不破」,東方不敗的表現就很好的詮釋了什麼是「唯快不破」。不過這種速度型的武功並不是沒有缺陷的,以此戰為例,此戰中東方不敗多次用針刺中對手,除了命中眼睛這樣的要害能造成重創外,其他的都是些皮毛之傷,這說明東方不敗內功的威力不高。不過,這也無可厚非,畢竟速度與威力是難以兼得的。 (十二)、風清揚: 風清揚是個隱士,神龍見首不見尾,其武功如何,只能從一些蛛絲馬跡來推測。 「任我行笑道:「哈哈,岳夫人,你還道我說的是尊夫么?他……他可差得遠了。我所佩服的,乃是劍術通神的風清揚風老先生。風老先生劍術比我高明得多,非老夫所及,我是衷心佩服,決無虛假。」 「念及此處,不禁搖頭,喃喃道:「辟邪,辟邪!辟什麼邪?這功夫本身便邪得緊。」心想:「當今之世,能對付得這門劍法的,恐怕只有風太師叔。我傷愈之後,須得再上華山,去向風太師叔請教,求他老人家指點破解之法。風太師叔說過不見華山派的人,我此刻可已不是華山派了。」」 任我行武功高強,狂傲囂張,但眼光見識並不差,他對風清揚卻也是衷心佩服的,承認風清揚的劍術比他高明得多;令狐沖則認為,當今之世,唯有風清揚能對付辟邪劍法(岳不群/林平之)。因此,風清揚的武功決不會在任我行、岳不群之下。 「方證道:「風前輩行事如神龍見首不見尾。他老人家既在華山隱居,日月教在華山肆無忌憚地橫行,他老人家豈能置之不理?桃谷六仙在華山胡鬧,便給風老前輩擒住了,關了幾天,後來就命他們到少林寺來傳書。」」 桃谷六仙在華山胡鬧,給風清揚一體生擒了,生擒得難度要比擊敗大得多,也就是說風清揚武功明顯高於桃谷六仙聯手。桃谷六仙聯手,已經屬於群毆聯手了,其武力為 (31~32)×4/3×sqrt(6)= 101~106,則風清揚的武力>(101~106)×1.1= 111~115。 「任我行道:「不過在我所佩服的人中,大和尚的排名還不是第一。我所佩服的當世第一位武林人物,是篡了我日月神教教主之位的東方不敗。」」 「任我行微一猶豫,說道:「不錯,你武功比我高,我很佩服。」東方不敗道:「令狐沖,你劍法極高,但如單打獨鬥,也打不過我。」令狐沖道:「正是。其實我們便四人聯手,也打你不過,只不過你顧著那姓楊的,這才分心受傷。閣下武功極高,不愧為『天下第一』,在下十分欽佩。」」 「盈盈心中也道:「原來如此!」這時她才明白,為甚麼東方不敗一代梟雄,武功無敵於天下,卻身穿婦人裝束,拈針繡花,而對楊蓮亭這樣一個虯髯魁梧、俗不可耐的臭男人,卻又如此著迷,原來為了練這邪門武功,他已成了不男不女之身。」 另外,任我行雖然佩服風清揚,可他最佩服的卻是東方不敗;與東方不敗一場大戰後,令狐沖也承認東方不敗不愧為「天下第一」。是以,風清揚應該不如東方不敗,即其武力<144~155。 綜上,風清揚的武力應在115~144之間。 (十二)、勞德諾、青城四秀、華山派一般弟子、少林武當一般弟子: 開篇之時,未學到獨孤九劍的令狐沖,無論如何都接不下田伯光三十招,也就是能接二十招左右,則他的武功為:18~22之間。 青城四秀中的侯人英、洪人雄二人聯手也遠不及令狐沖,被令狐沖一腳踢下樓,則侯人英、洪人雄的平均武力≤5~6。 余滄海與定逸均是一招就能擊殺勞德諾(隱藏實力),則勞德諾(隱藏實力)的武力≤11;另外勞德諾(隱藏實力)自言未必敵得過方人智、於人豪聯手,則勞德諾(隱藏實力)的武力≤6~8。因此,綜合來說勞德諾(隱藏實力)的武力≤6~8。 「令狐衝心道:「原來兩個是少林派的,一個是崑崙派的。少林派自唐初以來,向是武林領袖,單是少林一派,聲威便比我五嶽劍派聯盟為高,實力恐亦較強。少林派掌門人方證大師更為武林中眾所欽佩。師父常說崑崙派劍法獨樹一幟,兼具沉雄輕靈之長。這兩派聯手,確是厲害,多半他們三人只是前鋒,後面還有大援。可是師父、師娘卻又何必避開?」」 「沖虛點頭道:「令狐掌門所見不差。左冷禪野心極大,要做武林中的第一人。自知難以服眾,只好暗使陰謀。」方證嘆道:「左盟主文才武略,確是武林中的傑出人物,五嶽劍派之中,原本沒第二人比得上。不過他抱負太大,急欲壓倒武當、少林兩派,未免有些不擇手段。」沖虛道:「少林派向為武林領袖,數百年來眾所公認。少林之次,便是武當。更其次是崑崙、峨嵋、崆峒諸派。令狐賢弟,一個門派創建成名,那是數百年來無數英雄豪傑,花了無數心血累積而成,一套套的武功家數,都是一點一滴、千錘百練地積聚起來,決非一朝一夕之功。五嶽劍派在武林崛起,不過是近六七十年的事,雖然興旺得快,家底總還不及崑崙、峨嵋,更不用說和少林派博大精深的七十二絕藝相比了。」令狐沖點頭稱是。」 華山派的一般弟子,比如陸大有、岳靈珊,實力較青城派一般弟子為高,但也不及青城四秀;少林、武當為當時武林的泰山北斗,其二線弟子普遍比五嶽劍派、青城派同輩份、同年齡段的弟子高明,恐怕基本上都有青城四秀、勞德諾的實力,其中較佳者未必不如開篇時的令狐沖。 ―――――――――――――――――――――――――――――――――――――――— 結束語:本文對跨書、跨體系比較人物武功高下涉及甚少,這是因為跨書比較武力強弱往往是很困難的,各人出發點不同,取材不同,標準不同,結果也就大有差異。但總體來說,天龍八部、「射鵰」三部曲、笑傲江湖、鹿鼎記等金庸主要的長篇小說中,一二三流等各等級高手的平均水平還是大致相當的,不存在「一代不如一代」的說法。 後 記:個人覺得本演算法是基本符合書中情形的,對於絕大多數情況,理論與實際都符合得很好,有理由認為,該理論是正確地、合理的、可行的。 所計算的眾人武力數值,僅供參考,歡迎指正。
推薦閱讀:

李敖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第二季的冠軍盧鑫玉浩是否已經離開了青曲社?
笑傲江湖第三季主評委是誰?
笑傲江湖到底是哪個朝代?
笑傲江湖霍建華版女演員有哪些?

TAG:演算法 | 笑傲江湖 | 原創 | 武功 | 天龍八部 | 江湖 | 三部曲 | 高手 | 武力 | 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