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團結?一艘難民船,就讓歐洲吵翻天

儘管在與美國貿易戰之中,歐盟展現出了罕見的團結,說要如何如何報復美國云云。14日一致同意對總額28億歐元美國商品徵收25%的關稅,以回應美方本月初對歐盟國家鋼鋁產品徵收高關稅。

但各個國家又各有小算盤,共同聲明更像一次示威,而不是報復。

就在歐洲不斷重複「團結」兩個字時,一艘來自非洲的難民船,卻鬧得歐洲雞犬不寧,相互攻訐不斷,涉及的國家有義大利,馬耳它,法國,西班牙,英國,德國,比利時……

這次爭吵,是歐洲國家之間對「難民」政策分歧的一次大暴發,上升到了外交和政治層面的對峙。

難以說「不」

事情發生是這樣的,6月10日,一般名叫「阿奎里厄斯號」的救援船,滿載629名非洲難民,漂泊在地中海,這裡距離義大利35英里,屬於馬耳它海域。

「阿奎里厄斯號」急著等待相關國家發布准予進港停泊的指令,否則,將會人死於食物和藥品短缺。

義大利副總理兼內政部長薩爾維尼給馬爾他打電話,讓它們把船接收了,馬爾他政府說我國家小,承擔不了,心有餘而力不足,不好意思。

馬爾他政府還發表了一份簡短聲明,稱「在這一情況中,馬爾他並非主管當局,也非協調當局。馬爾他將在這一事件中,遵守現行法律。」

意思就是我既不可能接收難民,而且連插手都不願意插手,關我屁事。

義大利急了,說馬爾他不能「見死不救,視而不見」,那是你家水域,不能指望把包袱丟給我們。

兩國僵持不下時,法國的科西嘉地方政府表示願意接受難民船,卻被巴黎中央政府迅速否定。

馬克龍不想要也就罷了,他還跳出來指責義大利不負責,讓這些難民處於生命危險狀態。

這下義大利火大了,10日,內政部長薩爾維尼在推特上說,「馬爾他一個難民都沒有收,法國在邊境把人推回去,西班牙藉助武器保衛邊界。」從今天開始義大利要對難民說「不」。

法國佬繼續向義大利施壓,11日,薩爾維尼再發推,這次他把話挑明了,矛頭直接歐洲NGO組織,稱它們才是破壞歐盟政策的元兇。

12日,西班牙副首相卡爾沃發表聲明稱,西班牙願意接收這批難民,讓他們停靠瓦倫西亞港。

雖然問題暫時解決,但義大利跟馬克龍沒完,羅馬提醒巴黎要開放所有港口,讓難民去法國。義大利是不會要的,以後也不會要。

「阿奎里厄斯號」是法國NGO組織的船,整天就是在海上尋找偷渡過來的難民船,然後將難民接到船上,再駛向歐洲港口。

為了發現難民船,法國NGO聖母還買了退役小飛機,在空中觀察,及時發現難民船動向,有一艘接一艘,決不含糊。

問題是義大利受不了,國家經濟不景氣,債台高築不說,難民湧入還擠佔了公共福利,威脅著社會治安。

柏林和布魯塞爾的意思是修改《都柏林條約》中原有的不利於沿海國家的條款,當年,這些第一接收國條款,讓裝逼犯過足了癮。難民是個寶,別人想要我還不給呢。

現在好了,大家都裝不下去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乾脆撕破臉。說實話,只要是個負責任的政府都不會被輿論推著走。

義大利副總理兼內政部長薩爾維尼看起來像個英雄,他公開指出以前歐洲政客根本不敢說的問題,就是NGO在利用難民騙捐款,每一次難民「營救」行為都要伴隨著捐款活動。

你別給我打著「公益愛心」旗號,把難民引到義大利,然後自己賺得盆滿缽滿。

問題還沒完,西班牙雖然接收了難民船,16日,兩艘名為「生命線」和「狐鮫」的荷蘭NGO救援船帶著一百多名利比亞難民又來了。

義大利還是堅決不要, NGO就利用網路輿論攻擊義大利是「法西斯主義者」,薩爾維尼氣得要掀桌子,回擊NGO是「人販子」。

英國則在一邊說風涼話,嫌歐洲大陸各國給難民待遇不夠了,食物發了嗎?房子給了嗎?手機送了嗎?電視冰箱還不夠哦。

歐洲要想團結,簡直是笑話,一艘難民船就能攪起如果複雜的外交風波,義大利議員提議新總理孔蒂取消跟馬克龍的會面計劃。

難民問題在歐洲根本解決不了,因為它恰恰是歐洲追隨美國的政策所帶來的,伊拉克,利比亞,突尼西亞,敘利亞,葉門,蘇丹……這些國家的動蕩是誰製造的?

難民「武器」

薩達姆時代有伊拉克難民嗎?有,但很少,只是一些政治流亡者,完全不是現在的概念。卡扎菲在位的時候哪有利比亞難民?阿薩德政權穩定時,也沒有敘利亞難民……

誰在中東搞顏色革命?誰肆意用武力摧毀一個個國家政權?試想一下,如果不是中俄和歐盟攔著,伊朗難民還遠嗎?

以「民主自由」之名,行天下最醜惡之事。美國哪一年不是如此?

難民對美國來說,也是戰爭紅利,它可以利用手中操縱NGO,一批一批從不同路徑引向歐洲,徹底破壞歐洲邊防一體化政策。

難民是美國手中的武器,難民政策是美國的頂層設計,發動機就在白宮,具體說就是國際難民辦公室,屬於美國國務院領導,美國駐各國大使館是主要執行人。

為什麼歐洲無法制定應對難民的統一法律?因為NGO在控制輿論,如此多的NGO又是哪裡來的,一個是福特基金會,一個是索羅斯基金會。

2005-2015年,歐洲的阿喀琉斯之踵在希臘,它簡直成了美國利用難民問題入侵歐洲的特洛伊木馬。

希臘從美國進口了無比虛偽的「政治正確原則」,它既是美國同謀,亦是受害人。

希臘白左和NGO們將停留在土耳其的難民偷運進希臘,許以完全不負責任的承諾,當這些難民渡過愛琴海來到南歐,西歐時,歐洲各國政府又不敢將難民遣送回希臘。

輿論上全是同情難民和支持接收的聲音,NGO被神聖化,志願者成了聖母化身,同時,又給歐洲民眾洗了腦,導致政治人物想得到選票,不得不制定迎合接收難民的政策。

這種惡性循環十幾年之後,惡果已經暴露無遺,但歐洲主流媒體和重要政治人物很少敢站出來說一聲:我反對難民進入。更不敢說:美國請你停止製造災難。

可是當美國發現其可以有效破壞歐洲團結時,難民更是一種有力武器,怎麼能停下來呢?

NGO是天使?

從地中海進入歐洲路線來說,這些海域由誰控制?不是美國的軍艦就是英國的軍艦,偷渡的難民船是故意放行到歐洲沿海的。

在岸上配合的是各國NGO,歐洲是有一個統一指控的歐洲邊防管理局,它們負責打擊海上偷渡行為,以及扣押蛇頭和非法船隻。

現在歐洲邊防局已經沒什麼用了,不是法律問題,而是政治問題。

難民進入歐洲,是有廣泛民意基礎的,在NGO聖母光環籠罩下,民眾相信無條件給所有難民提供不切實際的幫助是無比正確行為,而不論難民自身的政治背景和宗教背景。

難民在歐洲可以得到現金補助,住房補貼,兒童義務教育,醫療保健以及其它急救費用。他們可以不用上班,就能悠哉悠哉地在歐洲生活。

如果工作,他們大多只能干一些體力活,這種工作所產生的經濟利益,遠遠無法補償接收國為他們付出的福利支出負擔。所謂的「人力紅利」是個謊言。

當難民突破三百萬時,社會問題也爆發了。宗教決定他們的女人不能做很多工作,護士,老年人服務都被視為「不潔」。飲食習慣更是無法與歐洲社會融合,巴黎,柏林,羅馬,倫敦還得專門提供特殊餐館。

但是誰要是質疑,就等著吃官司吧,各國都有《反歧視法律》。

媒體在不斷美化難民形象,博取最高同情分,而大量存在的強迫賣淫,人口販買,販毒,搶劫,甚至是強姦,殺人的消息都有意過濾。

NGO的幾面大旗有:

自由遷徙

文化多元

宗教多元

歐洲人已經到了可以理解童婚,低齡性關係的地步,而無論如何讓步和包容,都無法改變幾百萬難民對歐洲傳統文化敵視和抗拒。

如果說中國有些大V在搞「逆向種族主義」,一天到晚吹捧美國,日本,貶低中國人。

那麼歐洲存在著「逆向殖民主義」,被強姦,被虐殺,家屬要站出來表示寬恕,要對黑人的「嘻哈歌曲」表示無限喜歡,以示自己境界升華。

如果有一天,貝多芬,瓦格納,斯特勞斯,莫扎特的故鄉被「嘻哈歌曲」和頌經聲取代,那歐洲未日就已經到了。

最後將歐洲目前在背後策劃難民問題的NGO大網構勒一下:

無國界組織(NO Borders)

這是歐洲最隱秘最廣泛的NGO,手裡有許多秘密項目,錢由美國的基金會提供,難民的指路網站,手機APP,地圖,各語種翻譯,都由他們製作。

歡迎來歐洲(W2EU)

由土耳其情報機關控制,跟無國界組織平行,主要輿論陣地都在網路。

歐盟邊境線(Borderline.eu)

主要在德國境內,由白左政客卡斯貝瑞克領導,專門監視歐洲邊防部隊的動向,向難民組織提供情況,為越境難民提供帳篷和食物,觸角延伸至法國加萊。2010與無國界組織結盟。

這三家都是同一個捐款銀行--社會經濟銀行。「阿拉伯之春」被它們神聖化,起著美國輿論戰工具的作用。

邊界開放項目(Open Borders)

這是一個學術機構,主要成員是法律專家,社會學者,支持者是索羅斯基金會,難民有任何違法行為,他們會提供法律支援,爭取無罪釋放。同時負責毒品合法, 廢除死刑,廢除監獄等理念建構。

海洋人權(HRS)

專門跟人販子勾結分贓,利用網路輿論和海上騷擾破壞歐洲海軍的海上攔截行動,將難民引入歐洲。

領導人是德國女議員瓦根內希特,她原先是社民黨四大天王之的拉方丹的二奶,後來扶正為妻子。

他們的船隻購買資金由美國的「自由基金」提供,最大金主是「柯林頓基金會」,而這個基金會主要資助者是沙特等中東王室。

國際難民倡議(OSI)

負責顏色革命的,由索羅斯基金會負責,美化難民的照片大多由他們提供。

現在中國網民了解比較多是白頭盔組織,這個NGO已經臭了,其實它的組織者也在歐洲活動。

歐洲難民問題已經積重難返,沒有壯士斷腕決心是不可能解決的。

難民是不幸的,但是產生的根源在於美國的霸權行徑和西方政府的盲目追隨政策。

歐洲要團結,就必須要看清美國的真面目,美國對難民可沒什麼興趣。

問題如果不從根本上加以解決,一切都是緣木求魚,歐洲吵翻天,也只能讓美國看笑話。

推薦閱讀:

紐西蘭新聞社:法淪功難民缺乏誠信
戰爭中飢餓的老百姓
星巴克將在全球僱傭1萬名難民 矽谷大佬齊聲批特朗普新政
權力捕手默克爾:東德大齡女青年逆襲史
被女記者絆倒後 小難民被C羅牽著進球場

TAG:歐洲 | 難民 | 團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