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無法超越他自己

禪宗自佛陀教外別傳於迦葉尊者後,  在印度傳了很多代,然後到達摩,  達摩的師傅告訴達摩,  東方震旦有大乘氣象,  於是達摩來到了中國,  他自廣州登岸,先是見了梁武帝。  禪宗第一公案:達摩見梁武帝。  武帝問:「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數,有何功德?」  達摩答:「並無功德。」  武帝驚:「何以並無功德?」  達摩答:「凈此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雖有非實。」  武帝又問:「如何是真實功德?」  達摩答:「凈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於世求。」  武帝問:何為聖諦第一義?  達摩答:廓然無聖。  武帝問:對朕者誰?  達摩答:不識。  梁武帝雖然崇佛,  但是其根器太淺,  只是一心想著個人福報,  所以達摩離開了梁武帝,  然後於嵩山少林寺閉關9年。  這期間,他傳法二祖慧可,  這個傳法,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公案。  這些公案,實在沒什麼好說的,  我這裡核心想說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據我所了解,佛教傳到中國,  一共發展出大概十個宗派,  其中小乘兩個,大乘八個。  其中門人輩出,開悟的人最多的兩個宗派:  一個是禪宗,一個是密宗。  而禪宗,開悟人最多的是慧能以下,  所謂一花開五葉,一共有五大宗派:  偽仰、臨濟、曹洞、法眼、雲門。  那時整個禪宗簡直是大師輩出,光耀千秋,  如:馬祖道一,雲門文偃,德山緣密,  圓悟克勤,百丈懷海,葯山惟嚴……  那些閃爍著光輝的名字,真的讓我讀到,  就會心生崇敬和感動,如雅桐所說,  他們真的是「極致地活」。  而日本和朝鮮的禪宗,  就是大約在兩宋時期傳入,  如日本著名的曹洞宗,就是源自中國。  說回來,為什麼佛教傳入中國後,  禪宗和密宗開悟的大師最多呢?  我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傳統,  那就是:師傅傳弟子。  如果你曾看過《指月錄》《景德傳燈錄》《碧岩錄》……  就會知道禪宗自慧能以降,  出了很多大師,  原因只是因為開悟的大師很多,  大師帶徒弟,一帶一路。  而密宗直到今天,  上師依然是最重要的傳統。  禪宗的師傅帶徒弟,  一個開悟的師傅帶弟子,  在禪宗稱為「傳燈」。  這和密宗的上師帶弟子,  一個證悟空性的上師帶弟子,  是一樣的。  所以,這兩個宗派的核心是什麼?  就是開悟的師傅帶徒弟。  為什麼這樣的方式才是最有效率的呢?  這其中涉及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人無法超越他自己。  我們可能會通過自身的努力,  突破某個自我。比如:  我是一個懶惰的人,但我改變了我自己,我變得勤快;  我是一個沉迷於賭博的人,但我改掉陋習,不再賭博;  我是一個熱愛金錢的工作狂,但我忽然發現生活別的意義,不再熱衷這個,而學陶淵明掛冠歸去,過飲酒賦詩的田園生活;  我是一個熱衷權力一心想從政的,有一天忽然放下官印,去做一個藝術家;  等等等等  但,依然不能超越他自己。  人可以超越某個具體的角色  但,人不能超越人。  不知道是否有人明白,  人可以超越角色,  但人不能超越所有角色,  無論你如何超越,你始終在在角色中。  你無非從A角色到B角色,從C角色到D角色。  無論你如何左衝右突,  你始終都在一個角色里。  這就像一個悖論所言:  人無法抓著自己的頭髮把自己提起來。  而開悟的師傅,他超越了一切的角色,  所以他為弟子提供了一面鏡子,  提供了一個證據。  這裡,我要引用奧修的一段話:  「關於」這個詞一文不值。「關於」這個詞指的是周邊。知道關於某些東西意味著還在不停地繞圈圈。「關於」這個詞很美。不論什麼時候你讀到「關於」,你讀到的是「周邊」。當一個人說:「我知道關於上帝的事。」讀一下:他知道關於上帝的事。他在繞圈。真正的知道絕不是關於,絕不是周邊;它是直接的,它是條直線。  耶穌說:「直是道途……」它不繞圈;它從外圍直接跳到中心。師父是那一跳的證據,那個質變,那個蛻變。  你必須帶著極大的愛、信任和一顆開放的心來靠近師父。你不知道你是誰。他知道他是誰,他知道你是誰。可能有人說毛毛蟲並沒有意識到它會變成蝴蝶。你就是毛毛蟲——菩薩。所有的毛毛蟲都是菩薩,所有的菩薩都是毛毛蟲。菩薩指的是一個能成為蝴蝶,能成佛的人,他是一個潛在的佛,本質上是個佛。但毛毛蟲如何才能意識到它可以成為一隻蝴蝶呢?唯一的方法是和蝴蝶連結,去看到蝴蝶在風中、在陽光下翩翩起舞。看到它們展翅高飛,看到它們在花叢里飛舞,看到它們的美麗,它們的色彩,也許一股深沉的渴望和憧憬會在毛毛蟲內心升起:「我也可以和它們一樣嗎?」就在那一刻,毛毛蟲已經開始覺醒了,一個過程已經被啟動了。  師父和門徒的關係是毛毛蟲和蝴蝶的關係,是毛毛蟲和蝴蝶之間的友誼。蝴蝶並不能證明毛毛蟲能變成蝴蝶;沒有邏輯可言。但蝴蝶能激發毛毛蟲內心的渴望——那是可能的。  師父幫你抵達你自己的體驗。他不給你吠陀經,古蘭經,聖經;他把你扔向你自己。他讓你覺察到你內在的源泉,你自己的汁液,你自己的神性。他把你從經文里解放出來,從他人的詮釋中解放出來,從所有的信仰,所有的推測,所有的猜想中解脫出來,從哲學,宗教,理論中解脫出來。簡而言之,他將你從文字的世界裡解放出來——因為文字就是癥結所在。  當你看到一個活生生的證據:  一個開悟的人在你面前,那一瞬間,  他便超越你讀過的一萬部經典。  那些經典是死的,  那些經典是死的文字,  而這個人是活生生的,  那些經典都是在描述他。  這裡,我順便想引用一下,  之前顧瑞榮老師的一段話:  敢於信任活人,那才可能是活生生的,它可以挑戰我們任何的局限。拿死人做楷模,只能表明我們本來就不想活,死是最安全的。  這裡再舉一個慧能大師接引弟子的案例:  六祖大師指示惠明說:「不思善,不思惡」一切放下,什麼念頭都不動。惠明良久,就是停到那兒不動了,不動的時候一念不生。六祖大師就直接指示他:「正與么時,那個是你明上座本來面目。」就是正在這個一念不生的時候,你不是木頭石頭(木頭石頭沒有知覺),而是了了分明。  「那個」就是你的本來面目。  這就是直接指示,多好啊!  這就是祖師禪:  師傅/祖師,直接指示弟子。  師傅走過弟子所有走過的路。  他曾潛入過深深的海底,  也曾爬上過高高的山頂。  你走過的所有的路,  你的所有的經歷和狀況,  他了如指掌。  好比一個人站在山頂看你爬山,  他在山頂看到所有上山的路,  你此刻在何處,  你此刻前面被什麼阻攔,  你如何迂迴,  你恐懼於什麼……  他全部看得一清二楚  所以,  一個開悟的師傅,  一個活生生的證據,  一個站在山頂的人,  他可以給予你最清晰的指引,  他太了解你了,  比你自己還了解你自己  所以,他能真正幫助到你,  在你絕望的時候給你信心;  在你恐懼的時候給你力量;  在你彷徨的時候給你方向;  在你得意的時候給你耳光;  在你以為「得到」的時候掠奪你;  在你志滿意得的時候打擊你;  …………  所以,一個真正的師傅,  也並不只是如「老婆禪」,  總是慈祥維護你。  他會罵你,打你,不理你,  也會安慰你,鼓勵你。  他看到你看不到的「自我」  而這也是上師的真意。  以下,我引用一段藏傳佛教出身,  大宗師宗薩欽哲仁波切的話:  我們說:上師就是教法本身。一位偉大的薩迦上師曾說:我們心的空性層面是密的上師,心的明性層面是內的上師。這些我們都有,我們不需要尋找,每個人都有心。如果你有心,空和明的自性就在那裡,這兩者是密和內的上師。為了了解這點,我們需要一位外在的上師。為了見到你自己的臉,你需要一面鏡子。所以外的上師就像是鏡子,使你見到內的上師。一旦你了解內和密的上師,就不再需要外的上師,外的上師融入內和密的上師中。  外在的上師很重要。當然,這取決於你有多少時間。你是否有三大阿僧祗劫?如果有,那麼也許上師並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你想在短時間內獲致證悟,例如在這一生中,那麼像你、我等人,半輩子已經過去了。我們當中某些人最多還有五十年活著的時間,其中一半會是在睡覺,對嗎?我們只有很少的時間。所以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雇個人戳穿我們的自我。這就是為何外在上師很重要。  但是要小心,找到對的外在上師是非常難的。找到一位慈悲、博學、持戒的外在上師非常困難。找到一位謹言慎行的上師很難,但是甚至更困難的是找到某個具有勇氣真正撼動你世界的人。因為大部分時候,弟子向上師作大供養和禮敬,然後上師讓步於弟子們想要的,於是那成為一種交易,目標迷失了。上師在這裡是為了要讓你感到非常挫敗。  找到一位慈悲、親切並了解如何指導你的上師,確實很難。但更難的是,找到一位,有勇氣去「行為不端」 的上師。這相當困難。大多數的上師們都會盡量滿足你的社交要求,而這很危險,因為你們只不過是在相互欺騙罷了。  這裡,我想說:  如果你有幸運,  遇見以為開悟的上師。  那真是你累生累劫修來的福報,  這個福報是如此巨大,  以至於你與活生生的「佛」如此接近。  然而,更重要的是認出,  你不但見到,你還認出。  那就不僅僅是你有巨大的福報,  同時意味著你有著莫大的智慧。  遇見上師,也許你需要的是福報,  但認出上師,卻需要的是智慧。  而這個智慧源自於開放,  你有多放低自我,多不在意自我,  那個智慧便有多大。  因為很簡單,  當你敞開,當你開放,當你放下自我,  那個本具的智慧便自會認出。  回到開頭「達摩見梁武帝」那個例子,  達摩自然是大成就者,開悟的大師。  梁武帝抄經,念佛,建廟,塑造佛像,供養僧人,所以福報是很大的。  這個福報讓他得見達摩這樣的大成就者,這樣偉大的上師。  但是他卻並不具有認出這個上師的智慧。  他做了這麼多,都只是為了他自己。  他是緊縮的,不開放的,是如此的看重他的自我。  所以,本具的智慧被他強大的自我封鎖,  以至於不能認出面前這位偉大的成就者,偉大的聖者。  而我們再回到之前所講的第二個公案:  慧可見達摩。  慧可在見達摩之前,  他是一位偉大的將軍,  一位偉大的學者,博通儒道。  他已經是非常偉大的成就者了。  而達摩,只是一個從印度來的「番僧」,  他未著書也未有什麼言說,  他見過梁武帝後直接到河南嵩山少林寺,  閉關,閉關九年。  然而,慧可這樣驚才絕艷的人,依然找到他。  當慧可找到達摩大師的時候,達摩在洞里閉關。  達摩根本不理他,他就站在洞外一直候著。  正是冬天,外面下了很大的雪。  雪花一片一片落下,而慧可站在洞外一動不動。  直到雪花將他掩蓋,變成一個雪人。  這時,達摩終於出定了,達摩問他:  你這樣辛苦,到底所求為何?  慧可說:  我看遍了經典,訪遍了名師,  但我知道並無安心,我別無所求,  但求今生智慧解脫而成佛。  達摩厲聲說道:  成佛?求無上大法?智慧解脫?  你以為你在雪地里站站就可以了嗎?  慧可二話不說,抽出腰間佩刀,  斬下手臂,置於達摩面前。  達摩祖師對慧可說:「你發此宏願,究竟想要什麼?」  慧可說:「弟子的心不安,求師傅為我安心」  達摩祖師說:「把你的心拿來,我給你安」  慧可聽達摩這麼說,茫然失措,沉默良久說:「我找自己的心,但找不到」  達摩祖師說:「你的心,我已經為你安放好了」  慧可頓時開悟。  整個禪宗,最光輝的時間段,  就是從六祖慧能開始直到兩宋,  這個時間段是禪宗開悟祖師最多的時間。  後面元朝滅宋以後,禪宗逐漸衰落。  衰落的原因主要是開悟的祖師越來越少,  從祖師禪而如來禪,而到話頭禪默照禪,  而到公案禪、狂禪野狐禪,  真正是每況愈下,宗門衰落。  簡要說一下。  祖師禪:就是開悟的師傅帶徒弟;  如來禪:就是祖師沒有了,只能依據佛經修持。  話頭禪:就是參一個話頭,比如念佛是誰?狗子有佛性否?祖師西來意?  默照禪:主要針對話頭禪,認為話頭禪易落於頭腦思辨,所以曹洞祖師提倡不要說話,只管打坐。  公案禪:就是去研究這一個一個公案的意思。  確實是每況愈下。哈哈。  所以,祖師禪的核心,  我以為有兩個:  其一:祖師能給你最直接的指引,他能看到你所處的位置,所面臨的問題,給予你最直接的指引。在你最關鍵的時候,擊破你的自我。把你帶到「核心」。  其二:這才是最重要的,祖師是活生生的,他給予你信心,讓你知道不必「三大阿僧祇劫」,當下即可了悟心性,頓超所有。  他引領你,他激勵你。  而,你如何才能遇到這樣的上師?  你需要做的是:敞開,開放。  你本具的智慧,自會認出。  你準備好了,上師自然出現;  你真敞開了,智慧自會認出。  另外,想起之前有人問道:  佛陀就沒有上師啊,  佛陀怎麼開悟的?  如果你真的讀透了佛經,  你會知道,佛陀是有上師的,  佛陀的教言如此清楚,  「昔我在燃燈佛所,文殊乃七佛之師」  佛陀自己也說,在他之前,  成佛開悟的人,不可勝數。  當然,這裡需要你拋開宗教的束縛,  開放地來看。  心智的模式就是如此,  沒有鏡子根本就無法進行下去,  更別談超越「自我」。  唯有火焰才能點燃火焰,  任何關於火焰的書,都不能點燃你。  智慧是不屬於"我"的,  "智慧"屬於存在本身,  你開放,它便流出。如此而已。  愛也一樣,或者說,慈悲。
推薦閱讀:

為何87版紅樓永遠不可超越,看看劇中這十個人物!
中國影視十大最難超越的經典角色
4月4日 超越生死之道--圓頓秘密之道(下)
【佛法要義(三)】生死之超越
總有那麼一些時刻,是為了超越金牌而存在

TAG:超越 | 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