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白居易:遊刃有餘地締造了「千古絕唱」

白居易畫像

1

2

3

於培民

一說起古詩詞就不能不提中國文學史上的千古絕唱《長恨歌》和《琵琶行》,而白居易正是這些千古絕唱的締造者。元稹在《白氏長慶集序》中說:二十年間,全國各處名勝古迹、交通要道、驛站郵館,都題您的詩,王公貴戚、牛童馬走都在背誦您的詩,至於刻版翻印、私自販賣、持之以換茶酒者,處處皆是。鄰國宰相有用百金換一首詩者,且能自辨真偽,「自篇章以來,未有如是流傳之廣者。」從元稹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當年白居易詩歌的盛況。今天我們就請我市學者於培民說說你所不知道的「詩魔」白居易。

幼時聰明過人的白居易

《舊唐書·白居易傳》載:「白居易,字樂天,太原人。北齊五兵尚書建之仍孫(八世孫)。」白居易幼時聰明絕人,襟懷宏放。年十五六時,曾帶詩稿去拜謁著作郎顧況。顧況,蘇州人,善為歌詩,性詼諧,不修檢操,工畫山水。不知是太過幽默,還是沒瞧得上這位少年書生。初見面,顧著作郎久久打量著拜帖上「白居易」三字,徐徐言道:「米價方貴,居亦弗易。」當讀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時,突然滿面春風,嗟賞曰:「能作這樣的詩,居即易矣。

白居易確實天資殊穎,他在給元稹的信中說,自己剛生下來六七個月,乳母抱其在玉屏下玩耍,用手指「之」、「無」二字教給他,當時雖口不能言,但心已默識,「後有問此二字者,雖百十其試而指之不差,……及五六歲,便學為詩,九歲諳識聲韻,十五六,乃知有進士,苦節讀書。」

開詩壇先河的《長恨歌》

貞元十四年,白居易去考進士,被禮部侍郎高郢拔為甲科,任命為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四年,被任命為盩厔縣尉,集賢校理。就在這時,他完成了千古絕唱《長恨歌》的創作。這裡,還有一個小故事。

一天,白居易和好友陳鴻、王質夫同遊仙游寺。遺廟荒涼,夕照慘淡,衰草連天之中,三人不覺竟同發思古之幽情,想起了當年的楊貴妃,那是個美麗、可愛而又可憐的女人。只為安史之亂,六軍不發,馬嵬坡前,婉轉娥眉,一根白綾,結束了如詩的生命,從此花鈿委地情未了,香消玉損恨不盡。三人越說越激動,最後一致決定用文字把這段美麗而凄婉的故事記錄下來,傳於後人。王質夫建議由白居易捉刀,陳鴻雙手贊成,於是一首七言古體詩——《長恨歌》便誕生在我們的詩人筆下。開篇寫道:「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這裡,詩人對楊貴妃進行了「漂白」處理,她並非「養在深宮人未識」,而是先被選為壽王妃,後因過於美麗被唐玄宗硬「運作」到手,可能因楊的下場有些凄慘,白居易於心不忍,所以在詩中安排了她死後與唐明皇在靈界纏綿悱惻、亦真亦假、如夢似幻的會面場景。之前,唐人作詩大多隻涉及人世而無關乎靈界,《長恨歌》的問世是一次突破。這裡,美得到了延伸,愛變成了永恆,所以才能「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江州司馬的《琵琶行》

元和十年七月,宰相武元衡被李師道派人刺殺,一時京城大駭,白居易十分憤怒,以為在大唐京師,一個宰相在自家門前平白無故地被刺殺,實為國之大恥。他第一個上書,詳論武相之冤,請求全力捕賊,一雪國恥。這本是好事一樁,可是偏有宰相認為白居易身為東宮之官,而非諫官,上疏論事,有出位之嫌,於是群起而攻之。但上疏本身並不構成大錯,為解心頭之恨,他們只能另出奇招,這時不知從哪兒傳出消息,說白居易的母親因觀花不慎墜井身亡,而我們的大詩人不僅毫無悲傷,反而以頗具欣賞的筆調寫出了《新井》和《賞花》兩首詩,此事原本子虛烏有,皇帝卻信以為真,如此不忠不孝之人,豈能重用?於是傳詔,貶為江表司馬,這已然是冤假錯案了,仍有人覺得不過癮,據《冊府元龜》載,時中書舍人王涯一派義憤填膺,上書道:「白居易能做出如此之事,怎可再做江表司馬?」皇帝以為有理,「乃授江州司馬」。

真得感謝王涯。沒有他,白居易怎會被貶江州,不到江州,我們又怎會讀到《琵琶行》這樣的千古名篇呢。

被貶江州司馬的第二年,一個秋天的晚上,白居易和幾位朋友在潯陽江邊飲完酒,作告別,有人已登上船,正待離去,忽然一縷如泣如訴、幽怨渺渺、惝恍迷離的琵琶聲,隨江風飄來。月白風清之時,凄婉而靜美。所有的人都被吸引住了,他們好像從來沒聽過如此美的天籟之音。於是「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彈琴女子初則「猶抱琵琶半遮面」,繼而「未成曲調先有情」,最後竟「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那琴聲真是美得妙不可言:「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沒有人會不被感動。白居易更是淚水漣漣,他安慰琵琶女:「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又要求「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女是幸運的,她在「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的人生節點上,遇上了千年不期的大詩人白居易,而白居易則銀管輕挼,為我們留下了一篇絕世喤響。

試想,秋夜沉沉,蘆花瑟瑟,明月皓皓,江水澄澄,突然傳來一陣「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琴聲,那是怎樣的一種時空境況啊!

屢涉是非之域而自身無損

白居易雖是文人,卻始終抱有「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淑世情懷,政治上拿捏有度,官場上進退有方。

在牛李黨爭熱火朝天之時,他春冰秋水,克慎克謹,同而不流,合而不污,實在不是一件易事。要知道,他的夫人為楊穎士的親姑姑,而楊乃李宗閔、牛僧孺一黨的重要成員。躲不了,逃不開,親熱不起,白居易面上與之虛與委蛇,實則退避三舍。

長慶二年河朔藩鎮軍亂又起,朝廷雞飛狗跳,白居易幾次上書言事,都石沉大海。最要好的朋友元稹,雖在宦官的扶助下攀到了相位,但好景不長,很快被擠了下來。白居易知道是該潔身遠引的時候了,要求外放為官,於是來到杭州做刺史。任上,他為當地百姓做了件大好事:於錢塘江上築起堤壩水閘,放水蓄水完全由人掌控,灌溉良田達千頃以上,可謂造福一方。一句話,白居易無論與誰交往,關係再好,只是友誼,絕不結黨入派,所以才能屢涉是非之域,而自身無損。

憂國抨時弊的《賣炭翁》

元和年間,白居易以士的骨鯁和學子的激昂,一口氣寫了50篇《新樂府》,在其創作生涯中具有特殊的意義。這些詩,「其言直而切,欲聞之者深戒也,其事核而實,使采之者傳信也。」而且是「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也。」這確非一般氣魄和膽量者所可為。其大膽程度,有時會讓人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如《新豐折臂翁》、《杜陵叟》、《賣炭翁》等篇,對當時邊將邀功、百姓塗炭、農民饑寒交迫、宮市採購強搶豪奪的社會現實給予了無情而辛辣的揭露和抨擊。有時甚至將矛頭直指封建社會的最高統治者——皇帝,遍查中華5000年文明史,沒有任何一位詩人如白居易這般肆膽放言。讀到這樣的詩,無論是「秉權於內者」或是「握兵於外者」,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當然不難想像,白居易在給元稹信中所謂:「聞《秦中吟》則權豪貴近者相目而變色矣;聞仆《樂遊園》寄足下詩,則執柄者扼腕矣;聞《宿紫閣村》詩,則握軍者切齒矣。」當不為虛言。

白居易不僅是一位詩人,更是一位文壇全才。在當時流行的文體中,除傳奇以外,無一不曾涉獵,而且樣樣驚艷。任職翰林中書期間所撰大量制誥敕令,號稱「白樸」(樣本)而被後世效仿。元稹說:大體說來,文人各有所長,而白居易所長實在太多,其諷喻之詩長於「激」,閑適之詩長於「遣」,感傷之詩長於「切」,碑記敘事制誥長於「實」;啟表奏狀長於「直」,書檄詞策剖判長於「盡」。「總而言之,不亦多乎哉?」

1.廬山上的白居易塑像。

2.每寫完詩後,白居易總會徵求普通百姓的意見,讓他的詩通俗易懂。

3.連環畫上的白居易。


推薦閱讀:

千古絕對!上聯:美人無事盪千秋,下聯經典到爆!
千古子平 第六章空亡論
《養生堂》 千古名方15講的視頻和文稿
千古七言家訓
上聯:一人千古,下聯怎麼對?

TAG:白居易 | 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