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誼兄弟全產業鏈擴張迷局(13.9.24)

在全產業鏈擴張戰略之下,通過頻繁併購、參股,華誼兄弟在上市短短4年後就坐上了「創業板市值第一」的寶座。然而,在以資本運作為核心的擴張道路上,華誼兄弟的資金鏈條、主營業務都面臨考驗,其回歸主營業務的需要顯得越發迫切。

蹊蹺一波三折的收購方案

華誼兄弟23日晚間發布公告,宣布審議通過了《關於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符合向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條件的議案》和《關於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的議案》。在上述議案中,華誼兄弟擬以6.72億元的價格收購銀漢科技50.88%的股權,華誼兄弟同時將配套募集資金2.24億元。這一議案在股東大會的通過,標誌著華誼兄弟這家影視業巨頭正式將觸角伸向了移動網遊行業。

不過,由於公司董事長王忠軍此前已向董事會提出對《關於公司投資控股浙江常升影視製作有限公司的議案》涉及的《投資合作協議》相關內容進行修改的方案,新的議案未能在當天召開的股東大會上進行審議。

實際上,華誼兄弟對於張國立的浙江常升影視的併購,可謂「一波多折」。9月2日晚間,華誼兄弟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浙江華誼擬以2.52億元收購弘立星恆和嘉木文化合計持有的浙江常升影視70%的股權。在該宗交易中,交易方承諾將以轉讓款中的1.52億元用於購買實際控制人王忠軍和王忠磊所持華誼兄弟股份。

浙江常升法定代表人為張國立,業內人士看來,這起收購結果是王忠軍和王忠磊兄弟最終獲得了1.52億元現金,張國立的公司獲得了36倍超額溢價,並獲得6400萬元現金,成為華誼兄弟的股東,擁有市值1.52億元的股票 。而華誼兄弟買到了一個註冊時間僅三個多月的公司。

由於收購計劃飽受「套現」質疑,華誼兄弟不得不在隨後進行了修改:將購買股份方式從指定購買改為從二級市場上直接購買,同時,被收購方還進行了為期5年的業績承諾。而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王中軍和王中磊則將在「其認為必要的時間,在相關法律法規及交易規則允許的範圍內減持其持有的股票。」

不僅如此,在該宗收購計劃中,華誼兄弟還遭到了「信披違規」的質疑:先簡單披露併購信息,接著召開媒體發布會透露詳情,然後發布補充更詳細公告。對此,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則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目前,深交所正對公司是否存在以接待媒體採訪等方式替代指定信息披露的行為進行核查。

激進產業鏈擴張登頂創業板

截至23日收盤,華誼兄弟收報於每股70.91元,總市值已達429億元,市盈率則達到了79.1倍。自2009年10月30日正式登陸創業板以來,這隻股票已經累計上漲了820.67%。而從創業板的總市值排行來看,位列第二位的碧水源總市值為374億元,華誼兄弟已經以55億元的優勢穩居355隻創業板市值第一寶座。可供參考的數據是,就在2012年12月31日,華誼兄弟的總市值才為86億元,與彼時位列第一的碧水源222億元的總市值相差甚遠。而即使在2009年10月首批上市的28家創業板上市公司中,華誼兄弟彼時的總市值也僅為119億元,遠低於樂普醫療和神州泰岳。.

然而,就在短短的4年內,這家公司就從355家創業板企業中脫穎而出,成為創業板第一大權重股。在業內人士看來,華誼兄弟的此番巨變,同其在近年來越來越頻繁的併購舉動密切相關。數據顯示,自2009年上市以來,華誼兄弟投資極為激進,參控股的公司數量激增近8倍:2009年6家公司、2010年15家、2011年30家、2012年43家。2013年至今,這一數字已經攀升到了47家。

W IND統計數據顯示,以半年報為計算時點,2010年上半年末,華誼兄弟的股權投資總額為1.58億元,較上年度期末增長3288.44%;2011年上半年末則為2.77億元,增長50.60%;2012年上半年則為4.20億元,增長了31 .64%;2013年上半年末則達到了6 .39億元,增長了65.42%。招股說明書公布的數據則顯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華誼兄弟的長期股權投資總額僅為421萬元。也就是說,上市四年來,華誼兄弟的長期股權投資增長了高達152倍。

實際上,全產業鏈擴張是華誼兄弟的一貫戰略。上市以來,從經營模式、資本投資、明星經營、票房排名到影院建設,華誼兄弟都進行了全面擴張。而正是通過這種全產業鏈的擴張,華誼兄弟已經從一家製片公司發展為橫跨製作、發行、院線和文化旅遊乃至遊戲等綜合(行情專區)業務的影視王國。

對於華誼兄弟來說,全產業鏈的擴張,正在帶來越來越大的資金壓力。截至2013年上半年末,華誼兄弟的流動負債總額為17.40億元,負債合計25.62億元,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則為9億元。從2012年上半年末到2013年上半年末,華誼兄弟的利息支出從2566.50萬元增長到3950.81萬元,呈現快速上漲的態勢。而從經營性現金流來看,2009年-2012年,分別為0.52億元、0.91億元、-2.31億元和-2.49億元,合計為-3.37億元。2009年上市時,華誼兄弟募集資金合計11.48億元,目前累計投入已經達到了11.33億元,基本已經消耗殆盡。

然而,在全產業鏈擴張的道路上,這些股權投資並未能立刻帶來現金流。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6月30日,華誼兄弟長期股權投資名單上的企業已經達到了38家,但在38宗股權投資中,僅有2家披露獲得了現金紅利,合計僅為998.77萬元。2013年上半年,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收益僅為-264萬元。

整合主營萎縮華誼欲「回歸」

實際上,在華誼兄弟大肆進行全產業鏈擴張的背後,其核心業務卻在面臨著萎縮的風險,而這家穩坐創業板市值第一的公司,也似乎正在企圖「回歸本業」。

2013年中報數據顯示,華誼兄弟上半年實現凈利潤4 .03億元,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為1.49億元,非經常性損益達到了3.39億元,其中包括1659萬元的政府補助和減持掌趣科技(行情股吧買賣點)所得。而在主營業務上,華誼兄弟上半年公司電視劇業務實現收入8655萬元,同比下降37.1%;藝人經紀業務收入7192萬元,同比下滑32.35%。

近期華誼兄弟動作頻頻,除一系列的併購之外,隨著國慶和年終的到來,華誼開始發力電影市場。記者從華誼兄弟了解到,為了配合國慶期間《狄仁傑之神都龍王》新片的推廣,華誼不惜重金把廣告投放到《中國好聲音》、《快樂男聲》等當紅電視節目當中,其中投放到9月27日《快樂男聲》總決賽最後時刻的預告片就長達1分鐘之久。浙江衛視廣告部工作人員則向《經濟參考報》透露,像《中國好聲音》這樣收視率極高的節目,廣告去年就已經預定滿了,只是在好聲音最後總決賽一期還留有10個15秒鐘的名額進行招標。9月12日以均價300多萬,最高380萬招標完畢。非總決賽場次每條廣告15秒鐘大概70到80萬。據此,記者初步計算,僅《中國好聲音》欄目投的廣告費用已近千萬。

一業內不願具名的分析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以影視製作起家的華誼兄弟,近年把自己的「觸角」延伸到藝人經紀、遊戲和股權投資行業。這次不惜重金大勢推廣自己下半年的影視產品,或是把前期業已「怠慢」的主業拾回來。

華誼兄弟一位曹姓經理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電影、電視、藝人經紀、遊戲是華誼的「四駕馬車」,公司從來沒有放鬆過電影業務,這一回是首次在娛樂電視節目上推廣新片,確實力度很大。在電視劇業務這塊,從報表可以看出的確是公司短板,收購張國立的常升影視製作公司也是出於這方面考慮。

鏈接:

華誼兄弟空頭支票(13.9.23)

華誼兄弟今年動作特別多。左手不斷減持套現,右手不斷收購。收購馬化騰的銀漢科技剛消停,又開始收購張國立的浙江常升。現在,王中軍對資本運作的興緻,遠遠大於拍電影。越來越多機構投資者發現,自己已經被華誼兄弟綁架在超過400億的尖峰上了。

我注意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每一年,華誼兄弟的實際業績總是遠遠低於年初分析師們業績預測。

2010年4月,國泰君安譚曉雨預測華誼兄弟2010年全年凈利潤增長50%,國海證券(行情股吧買賣點)欒雪飛預測華誼兄弟當年凈利潤增長率56.09%,銀河證券許耀文預測凈利增長95%。結果華誼兄弟當年凈利增長76.46%。

2011年4月,銀河證券許耀文預測其當年業績增長48.49%,中信建投預測當年業績增長率61.2%,光大證券周勵謙預測63.76%增長率,但直到當年三季度,華誼兄弟的凈利潤只有20.23%的增長。

當年年底,華誼兄弟為了勉強兌現業績,和當年初入股的騰訊做了交易,將多部電視劇版權賣給騰訊,版權收入1.22億,使得當年華誼兄弟的增長率勉強達到35.99%,仍然不兌現。

但奇怪的是,快兩年過去了,華誼與騰訊的這筆交易款仍有7934萬還掛在後者的應收賬款上,並未收到錢,兩者交易的真實性存疑。

2012年4月左右,興業證券(行情股吧買賣點)劉亮預測華誼兄弟當年業績增長57.7%,宏源張澤京預測當年業績61.83%,光大張良衛預測其當年增長40.21%,結果華誼兄弟當年業績增長只有20.47%。

請注意,我選用的時間點。這些分析師所作出的年度預測是參加完上市公司前一年度的機構業績說明會上後寫的。

有機構朋友和我透露,分析師們之所以會不約而同給出相近的估值,都是基於王中軍在業績說明會上的業績承諾,畫的大餅,往往到年底都無法兌現。在公司滔滔不絕的宏偉規劃面前,分析師們的智商並不高於三歲孩童。

儘管有錄音,儘管聽者眾多,但誰都知道,這些空頭支票是沒有法律效力的。很多的機構由此被綁架住,重倉的機構們也不願分析師黑嘴,去揭開創業板(行情股吧買賣點)第一市值公司的畫皮。

另外一個,你需要注意華誼兄弟的投資動向。2013年上半年,華誼兄弟賬面有6.39億長期股權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13.99億。

華誼兄弟長期股權投資名單上有長長的38家公司,還不乏Pre-IPO項目,但除了披露兩家公司今年上半年分別獲得了138萬和861萬現金分紅外,38家盈利狀況無一進行披露。一些項目因為體量過小,無需披露。但正因為你無法看到黑匣子里真實的狀況,很可能是一枚枚定時炸彈。

這非沒有先例。2010年,華誼兄弟投資7000萬,與史玉柱的巨人網路合資成立華誼巨人公司。華誼巨人至2012年6月末累計投入金額5725萬元,但上半年虧損382.69萬元,華誼兄弟今年三月選擇退出。直到賣出股權之前,沒有人知道華誼巨人虧多少。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主要是華誼兄弟手持的掌趣。今年華誼賣掌趣股份套現了3.25億,業績無憂。只是,賣完掌趣後,王中軍靠什麼講高增長故事??

鏈接:

華誼兄弟:股權投資「掏空」募資 主業隱憂(13.9.23)

9月13日,面對市場質疑張國立成立公司高位接盤華誼兄弟股票一事,證監會宣布將對華誼兄弟進行調查。

然而,華誼兄弟令人質疑的舉動恐怕不單單只有這一個。我們對華誼兄弟展開深入全面的研究,以期還原華誼兄弟一些列動作背後的本來面目,重新發掘其競爭優勢或提示風險。21財經情報研究員發現,以下6方面需引起投資者的注意:

1、回溯華誼兄弟披露歷年的年報信息顯示,自2009年上市以來,公司投資極為激進,參控股的公司數量激增近8倍:2009年6家公司、2010年15家、2011年30家、2012年43家。2013年,截止當前,這一數字已經攀升到了47家。眼花繚亂的參股、控股行為背後,華誼兄弟從二級市場首發募集到的資金已消耗殆盡。然而,華誼兄弟這樣激進的參控股行為仍在延續。

2、在華誼兄弟一系列眼花繚亂的參控股行為之後,華誼兄弟所獲得的上市公司的盈利情況如何呢?答案恐怕讓人高興不起來。無論是從2012年報參控股的企業來看,還是回溯到2009年上市以來就現身華誼兄弟年報的參控股企業來看,華誼兄弟參控股企業的盈利能力均顯得差強人意。

3、不僅僅是國內參控股企業的盈利情況差強人意,華誼兄弟在海外註冊企業的盈利能力也不容樂觀。與此同時,在信息披露方面,華誼兄弟註冊海外企業時也存在有違及時性和完整性的信息披露原則。

4、在瘋狂擴張的同時,華誼兄弟還精準拿捏釋放重組消息的時機,進行高位減持。早在去年12月華誼就已釋放2013年將重組併購的消息,儘管官方立即否認。期間還傳出保薦人兼財顧中信建投將重組消息泄露給多家基金的消息,中信建投年初的研報又讓其所謂的「澄清」不打自招。今年6月起,華誼逐步釋放重組消息,吊足市場胃口,股價接連攀升,就在8月16日總裁王忠軍「適時」減持,從去年12月3日到減持當天收盤華誼股價漲幅達213.06%。從這個時間軸看,看似「閃婚」的華誼兄弟參股銀漢科技,更像是早有預謀的連環計。目前深交所已介入核查。

5、就主業而言,華誼兄弟最賺錢的已經不是拍電影。作為內地影視第一股,2013年上半年影視劇業務卻業績寥寥,其中電視劇僅新增一部,電視劇收入同比下滑37.06%,藝人經紀收入同比下降32.35%。從利潤構成看,2012年近半利潤來自補貼和遊戲收入,今年上半年又有近六成凈利潤來自於減持掌趣科技(行情股吧買賣點),這表明華誼兄弟最賺錢的,不是拍電影。與此同時,2012年毛利率下滑7個百分點,可見其收入結構正向利潤率更低的業務傾斜,而對手光線傳媒(行情股吧買賣點)卻呈現穩步上升態勢。按照這個態勢,今年業績堪憂,後半年能否力挽狂瀾,令人擔憂。此外,主業之外的擴張造成財務成本大幅增加,2012年新增對外投資額超過了當年凈利潤,對外投資可能陷入騎虎難下的困局。

6、未來新的業績增長點——院線瘋長暗含風險。華誼兄弟近年加速影院建設,以期平滑利潤,不過自投資依賴還未走出虧損局面。從競爭格局看,華誼的布點與行業老大萬達高度重合,將面臨包括萬達在內的諸多院線的正面競爭壓力,而華誼在該領域並沒有優勢;行業數據則表明,三四線城市成為當下以及未來電影票房增長的主要動力,華誼作為新加入者捨棄了增量最大的區域而選擇了競爭最激烈的區域;隨著票房分賬市場化轉機的出現以及新媒體的衝擊,院線建設的必要性可能被撼動,亦即華誼投資影院難以達到預期回報,甚至可能出現虧損。

鏈接:

華誼兄弟市值登頂難掩業績隱憂 影視業存變數(13.9.16)

近期,華誼兄弟(300027.SZ)頻繁的資本運作將股價推至新高,市值也創下新高,最新總市值超過374.55億元,登上創業板總市值老大寶座。

不過,業內人士表示,華誼兄弟今年市值大增288.39億元背後卻是主營業務乏善可陳,新增業務仍在夢想階段。特別是接下來影視業務存在的變數,以及宏觀形勢的變化,都可能成為華誼兄弟股價泡沫破滅的導火索。

多項投資推高市值

近日,華誼兄弟在不同業務、領域層面進行多番資本運作,包括收購手游公司廣州銀漢科技有限公司50.88%股權,以2.52億元收購著名藝人張國立旗下的浙江常升影視製作公司70%股權,以自有資金2.1億元收購江蘇耀萊影視管理有限公司20%的股權。幾番運作將本已「炙手可熱」的華誼兄弟股價連續推高。

北大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向《第一財經日報》坦言,目前,中國影視上市公司市值普遍偏高,由於影視劇收入穩定性偏弱,影視產業風險很大,投資者需要審慎考慮投資行為。

另一方面,創始人的不斷減持也令人擔憂。上月末,華誼兄弟發布公告稱,華誼兄弟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之一王中軍分別兩次減持共計1100萬股,按減持股價套現4億元。此外,今年6月3日,馬雲減持華誼兄弟308.87萬股,交易均價30.32元/股,套現9364.94萬元。

文化產業研究學者周威表示,華誼兄弟股價能夠創新高有宏觀與微觀兩方面原因。在宏觀方面,今年很多大行業進入周期性下滑,股價下跌,大量資金出逃;而另一方面,影視產業進入空前繁榮期,上半年票房創下新高,國產電影票房節節攀升,加上國家政策對文化產業的傾斜,使得華誼兄弟、光線傳媒(行情股吧買賣點)成為各路資本追逐的目標。微觀方面,華誼兄弟自身業績提升較大,並且與另一個熱門板塊手游沾上邊,並且一系列資本運作,讓幾大熱點集中於一身,股價也就順勢攀升。

不過,周威提醒,今年也是華誼兄弟創始股東股份大量解禁的一年,不排除大股東為了製造熱點來幫助自己以較高股價套現的可能。

變數較大

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表示,要將華誼兄弟發展成電影、電視、藝人經紀、遊戲「四駕馬車」協同作戰的格局。不過,從今年來看,這四大業務乏善可陳,特別是發家的影視劇業務表現平平。

今年上半年,華誼兄弟營收7.48億元,同比增長66.6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4.03億元,同比上漲282.06%。然而,巨大的增長大都依賴《西遊降魔篇》這一部電影,並且是靠發行獲得收入。今年上半年,華誼兄弟由於採取了保底發行的方式獲得了《西遊降魔篇》大部分收益,其中,票房分賬及版權銷售收入高達3.9億元,衍生收入281萬元,總收入接近4億元,超過上半年營收一半以上。但是,華誼兄弟自己投資拍攝的影視劇卻表現平平。

在沒有《西遊降魔篇》的第二季度,華誼兄弟電影業務還陷入虧損。中金公司研報指出,華誼兄弟今年第二季度收入2.2億元,凈利潤2.4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凈利潤為-985萬元,比去年同期4900萬元利潤大幅降低。電影《忠烈楊家將》虧損;而電視劇僅新增一部,電視劇收入同比下滑37.1%,藝人經紀收入同比下降32.4%。下半年至今,影視劇業務也未能有起色。對以影視劇業務發家的華誼兄弟而言,影視劇乏善可陳不是什麼好兆頭。

不僅如此,影視劇業務的低迷很有可能影響到其他業務的發展。今年華誼收購銀漢科技之時,華誼兄弟董秘胡明曾表示,期望遊戲能夠跟電影進行互動結合,希望將來能夠同步推齣電影和遊戲。如果影視劇持續低迷或產出不高,會直接影響到「四駕馬車」的聯動。要知道,除了能夠用影視內容推動手游發展,在同質化嚴重、持續盈利不強、生命周期短的手遊行業,華誼兄弟並不擅長,並沒有特別的優勢。

即便華誼兄弟下半年還有徐克導演的《狄仁傑之神都龍王》、馮小剛導演的《私人定製》等影片上映,然而從全年來看,作為影視業一哥,這樣的作品數量並不高。樂正傳媒研發與諮詢總監彭侃告訴記者,徐克導演的片子在內地票房表現並不穩定,馮小剛在去年票房未達預期後,今年的《私人定製》可能會有好的表現,但也有一定變數。

而今年收購的浙江常升影視製作公司主要依賴張國立的威望,不過彭侃指出,張國立主要在早前康熙微服私訪系列以及《金婚》等作品有較好表現,近期作品影響平平。而收購江蘇耀萊更多只是一次財務投資,獲得一個只有12家影城的影院投資公司的20%的股權,對本身影院業務推動作用不大。

鏈接:

華誼兄弟擴張隱憂:全產業鏈能否可行屬未知數(13.9.16)

迎娶廣州銀漢、收購浙江常升、參股江蘇耀萊,近段時間華誼兄弟在不同業務、領域層面進行多番資本併購。在其全產業鏈布局戰略下,華誼兄弟資本運作如火如荼。

聯手張國立

華誼兄弟再次發力電視劇業務。

9月3日華誼宣布擬斥資2.52億收購著名演員、導演張國立執掌的浙江常升影視製作有限公司70%的股權,以進一步增強華誼電視劇板塊的內容生產能力,強化其核心競爭力。

根據華誼方面提供給新金融記者資料顯示,張國立是國家一級演員、導演,代表作品有《康熙微服私訪記》系列、《鐵齒銅牙紀曉嵐》系列、《我這一輩子》、《金婚》等電視劇作品,擁有廣泛的觀眾基礎,其塑造的康熙、紀曉嵐等經典角色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華誼兄弟明顯意在張國立這個品牌。「張國立是賺錢高手,同時也是明星。」華誼兄弟董事長王忠軍說道。

樂正傳媒研發與諮詢總監彭侃告訴新金融記者,這次收購的核心在於張國立這個人。「收購電視劇公司,一方面跟華誼兄弟自身業務相關聯,另一方面則抓牢了張國立這個品牌。此前張國立參與了華誼不少電影的項目,而華誼是要通過這筆交易固定和張國立的合作。」他告訴新金融記者。

事實上張國立這個品牌市場認可度頗高。據相關人士透露,多家影視公司都曾向其拋出橄欖枝。張國立最終選擇和華誼「結為兄弟」除了基於對彼此經營理念的認可和未來前景的看好,當然更重要的則是「媒人」馮小剛的撮合。

此外華誼兄弟方面對浙江常升預期甚高。根據華誼兄弟當天新聞稿,浙江常升加盟華誼,會為華誼的電視劇業務注入新的活力,並有望成為華誼電視劇板塊中新的業績增長點。

資料顯示,浙江常升目前已經開拍的電視劇項目包括由吳秀波主演的《槐樹花開》,由張國立、蔣雯麗共同主演的《愛情最美麗》,兩部作品均計劃在年底前和觀眾見面。

並且除了已經開拍的電視劇作品,浙江常升還有豐富的項目儲備,計劃在未來5年內推出約400集精品電視劇。

根據2013年華誼兄弟中報顯示,上半年公司電視劇業務實現收入8655萬元,同比下降37.1%。

「華誼此次收購浙江常升,意在彌補公司業務短板的基礎上打出『人情牌』。華誼兄弟電視劇業務方面存在短板,而張國立恰好投資了此方面公司,而且運營情況較好,於是華誼兄弟就做了順水人情。浙江常升是明星自己『下海』當老闆的產物,明星的影響力對公司發展起著主要支撐作用,但規模較小、管理體系欠完善,難以在行業中與大型企業抗衡。」中投顧問產業與政策研究中心文化行業研究員蔡靈告訴新金融記者。

華誼兄弟此番收購也與張國立簽訂了對賭協議。根據9月10日補充公告,張國立對華誼兄弟的業績承諾期限為5年,2013年度浙江常升承諾稅後凈利潤不低於3000萬元,其餘幾年的稅後凈利潤將在2013年承諾的凈利潤目標基礎上按協議約定比例增長。

若浙江常升經過審計的稅後凈利潤低於當年的凈利潤目標,則弘立星恆及張國立同意以現金方式向浙江華誼兄弟補足。

收購耀萊

除了張國立創立的電視劇公司,近日華誼兄弟又看上了另一位明星成龍參股的院線資產。

資料顯示,江蘇耀萊是國內一家中小型連鎖影院管理公司,其在北京、廣州、西安、瀋陽、天津、鄭州、常州、合肥、昆明、煙台等地經營12家現代化影院,其位於北京五棵松的「耀萊成龍國際影城」於2011年、2012年在全國範圍內票房和觀影人數均連續排名第一。顧名思義,江蘇耀萊旗下多個影城均是由成龍參股投資。

據悉,江蘇耀萊上半年凈利潤為2626萬元。

「目前華誼只是參股江蘇耀萊,收購20%的股權,份額比較少。並且12家影院放在全國市場來說影響並不算大,很難說為電影發行帶來多少便利。華誼兄弟此舉更多的意義在於資本運作。近期A股市場傳媒板塊表現火熱,華誼最近在持續不斷地製造市場的熱點,提升市場的注意力。」彭侃說道。

另外他認為,相對於高投資高風險的電影製作,目前院線利潤比較穩定,能夠為華誼兄弟帶來穩定的現金流。

根據華誼兄弟年中報,華誼兄弟目前已建成投入運營的影院為15家,上半年營收過億元,布局在北京、重慶、合肥等地。

「華誼兄弟在院線方面擴張態勢顯著,根據其年中報來看,今年新增投入運營影院4家,上半年影院業務實現收入1億,同比增長99%,毛利率同比增長0.33%,結束虧損實現持平。其院線經營逐步漸入正軌並開始貢獻業績。」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新金融記者。

而此前華誼兄弟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新金融記者採訪時,曾表明2011年華誼兄弟的院線業務尚屬虧損。

針對華誼兄弟多起收購,在彭侃看來,華誼兄弟經營套路發生了些許變化。其正從找一個好劇本,製作好電影作品、電視劇作品的傳統影視公司運作模式轉變為資本運作。「華誼兄弟這段時間致力於尋找資本運作的項目,哪個項目火熱、有利潤便投進去。它的投資正在轉向,沒有將主要精力放在其傳統電影製作方面,而是轉為投資跟其業務相關聯的渠道、品牌等。」他說道。

這一點從華誼兄弟收購手游公司可以看出端倪。

7月20日經過一個多月停牌的華誼兄弟終於宣布,其擬購買廣州銀漢科技部分股權,同時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據悉,廣州銀漢成立於2001年,是一家老牌的手游開發商,推出過《天地劍心》、《幻想西遊》、《幻想武林》、《西遊Online》和《夢回西遊》等多款熱門遊戲產品。

彭侃認為,在電影利潤增長日趨飽和的情況下,華誼在尋找新增長點。收購廣州銀漢,更多是因為現下手游市場火熱,收購之後等廣州銀漢上市,再抽身退出,其中有很大的利潤可圖。

「這是有先例的,華誼也嘗到了很多甜頭。此前華誼投資的掌趣科技上市,給華誼增加了6000萬元的凈利潤,效益很不錯。」他說道。

針對華誼兄弟多起收購,在彭侃看來,華誼兄弟經營套路發生了些許變化。其正從找一個好劇本,製作好電影作品、電視劇作品的傳統影視公司運作模式轉變為資本運作。「華誼兄弟這段時間致力於尋找資本運作的項目,哪個項目火熱、有利潤便投進去。它的投資正在轉向,沒有將主要精力放在其傳統電影製作方面,而是轉為投資跟其業務相關聯的渠道、品牌等。」他說道。

產業鏈延伸

事實上現階段華誼兄弟所做的一切資本布局都是基於華誼兄弟全產業鏈戰略的考慮。但實際上,其宣稱的全產業鏈能否可行尚屬未知數。

在迎娶廣州銀漢後,華誼兄弟的業務範圍改變了之前電影業務、藝人經紀、電視劇業務「三駕馬車」協同作戰的格局,新增第四個板塊:遊戲產業,成為「四輪驅動」。

彼時華誼兄弟負責人對新金融記者表示,電影與遊戲這兩種娛樂方式的合作是未來的主流趨勢,對核心內容價值認同的高度契合是二者合作的根本。

王忠軍對此表示,此次與銀漢科技合併,是華誼兄弟內容板塊的重要落子,「未來我們希望遊戲業務在華誼的全產業鏈中能成為與三駕馬車並駕齊驅的另一個內容埠,成為華誼的標籤性業務。」他說道。

事實上現階段華誼兄弟所做的一切資本布局都是基於華誼兄弟全產業鏈戰略的考慮。但實際上,其宣稱的全產業鏈能否可行尚屬未知數。

華誼兄弟對收購廣州銀漢有這樣的預期:「這標誌著公司在全產業鏈運營戰略的執行過程中邁出了重要一步,將極大提升公司影視版權和遊戲開發的互動,實現內容資源的價值最大化」。但在彭侃看來,要把遊戲整個納入到華誼,再去開發成電影,或者是把華誼旗下的電影開發成遊戲產品,雖然也有這種可能性,但是可能性不會很大。

雖說好萊塢這種成功案例頗多,比如迪士尼、華納兄弟等公司都是全產業鏈發展,也有很多遊戲改成電影的先例,比如《古墓麗影》、《生化危機》、《寂靜嶺》、《最終幻想》等等。

但國內環境並未成熟。

「好萊塢是形成了幾大娛樂傳媒巨頭公司,他們旗下不僅有電視台、出版社等媒體渠道,也有電影、電視劇等影視作品,還有遊戲、主題公園等等衍生公司,進行全產業鏈布局,涉及娛樂傳媒的各個領域。但國內文化行業政策限制,有些領域民資很難進入。」彭侃表示,華誼兄弟宣稱的全產業鏈布局,在現階段很難實現。

更多的意義仍然是在資本運作層面。

近兩年華誼共對外進行了18筆股權投資,其中2012年14筆,總計金額高達2.85億元,其中不乏pre-IPO的項目。王忠軍還曾對外宣稱,華誼兄弟正在向互聯網公司方向轉型,併購力度會進一步加大。

華誼尋求併購標的,意在分攤影視投資風險。

據了解,2012年華誼總體利潤為2.44億元,其中政府補貼達到6538萬元,來自掌趣科技等投資收益近6000萬元,以及海口旅遊地產「觀瀾湖」項目收到的4306萬元的品牌授權利潤,實際上華誼去年影視主業的利潤不足總體的1/3,原因在於《1942》票房未及預期。

「雖然華誼以全產業鏈布局為口號,投資橫跨電影、電視、音樂、遊戲、股權投資、旅遊地產、影院、藝人經紀等諸多板塊,但對於自身來說,華誼兄弟品牌影響力的提升不是靠其他項目,靠的還是其影視作品。」彭侃說道。

事實上現階段華誼兄弟所做的一切資本布局都是基於華誼兄弟全產業鏈戰略的考慮。但實際上,其宣稱的全產業鏈能否可行尚屬未知數。

鏈接:

華誼兄弟資本野心膨脹:併購背後的較量(13.9.15)

今年以來漲幅超過300%的大牛股華誼兄弟正在馬不停蹄地擴張。

儘管華誼拓展產業鏈的野心已是路人皆知,但出手如此之快仍超過市場的預期。隨之而來的是,華誼股價再次遭到爆炒,9月13日漲停後,其9月以來的累計漲幅已高達37.2%,最新總市值約375億元,由此取代碧水源一舉成為創業板市值第一權重股。

不過,和華誼投拍的大多數電影一樣,這兩起收購案並未迎來一邊倒的喝彩,而是鮮花與板磚「齊飛」,甚至還引來了深交所對上述張國立公司併購案信批事項的核查。

擴張或套現?

繼收購手游公司銀漢科技後,華誼兄弟9月2日發布公告,稱擬斥資2.52億元的股權轉讓價款收購南京弘立星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南京嘉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合計持有的浙江常升影視製作有限公司70%的股權,收購完成後,公司持有浙江常升70%的股權。同時,弘立星恆擬使用浙江華誼支付其的部分股權轉讓款,購買公司之實際控制人王忠軍和王忠磊持有的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

此公告一出,引來了不少關於華誼兄弟實際控制人「變相套現」的非議。

東陽市工商局資料顯示,浙江常升於2013年5月23日成立,註冊資本1000萬元,法定代表人張國立,目前弘立星恆和嘉木文化分別持有90%和10%的股權,而這兩家公司分別於今年5、6月份剛剛成立,公司法人分別是張國立和馬保華。

「華誼的王忠軍兄弟與張國立上演了一出無敵財技!」華龍證券分析師牛陽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華誼兄弟公告2.52億收購張國立旗下影視劇公司70%的股權(公司資產總額1000萬),同時張國立又以2.16億購買王忠軍、王忠磊的股票。我們來算一筆賬:張國立拿到4000萬+市價2.12億限售股票;王氏兄弟拿到2.12億現金——兜了一圈,公司入華誼,公司還在,股份還在,但大股東套現了。」

雖然公司9月10日再次發布公告,對「弘立星恆擬使用浙江華誼支付的部分股權轉讓款,購買公司實際控制人王忠軍和王忠磊持有的華誼兄弟公司的股票」做了修正,改為直接從二級市場購買公司股票,但市場的質疑並未因此消散。9月13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深交所正在對華誼兄弟併購張國立公司過程中是否存在信披違規進行核實。

「不管怎樣,此項收購對華誼和張國立來說,無疑是一樁雙贏的交易。」中投顧問文化行業研究員蔡靈表示,「華誼此次看中的這兩個投資標的,浙江常升是張國立掌舵的電視劇工作室,江蘇耀萊則是下轄12家影城的影院投資管理公司,顯然,華誼是沖著自己的短板而去的。」

因為電影的風險性實在太高,儘管華誼是中國電影界的老大,但照樣可能在《一九四二》這樣的項目上栽跟頭,要降低自己的運營風險,就必須在一些更為安全的業務上加碼。

而在蔡靈看來,電視劇和影院正是這樣的「安全」業務。「電影是典型的B toC業務,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而且售賣周期只有兩三周,風險完全壓在製片方身上,電視劇則是B toB業務,製片方賣給電視台,電視台再引入廣告商,風險其實是多方共擔,如果製片方足夠強勢,甚至可以預售,片子還沒拍完,成本就回來了。而影院則是現金奶牛,雖然利潤率不像影視劇那麼高,但不受製作周期影響,能持續產出現金流。」

對此,華誼顯然深諳於心,上市之後利用超募資金大力發展這兩塊業務,只可惜戰績平平。公司上半年電視劇業務僅僅貢獻了1187萬的利潤,佔比不到3%,且毛利率只有13.71%,和毛利水平在70%左右的電影與藝人經紀相比,實在「寒酸」;影院方面,華誼也是大幅放慢腳步,過去一年僅新增4家影院,截至目前在營影院15家,和上市之初豪言的80家的目標相去甚遠。

併購背後的較量

其實,全產業鏈擴張是華誼兄弟的一貫戰略。上市三年來,從經營模式、資本投資、明星經營、票房排名到影院建設,幾乎每一處切口都暗合著華誼兄弟的擴張戰略。

在業內看來,華誼兄弟是捆綁著馮小剛主打賀歲片崛起的,馮小剛和他的重磅賀歲片,無疑是華誼兄弟觸動資本市場的最敏感神經。

也正因為如此,近年來,華誼兄弟開始了「蛻變之旅」,努力擺脫對個別大明星的依賴,加速進軍音樂、電影院、遊戲、主題公園、旅遊等產業,打造綜合性影視娛樂集團。掌舵人王忠軍也在多個場合表示,華誼兄弟一直在努力擺脫「馮氏依賴症」。

現在看來,王忠軍選擇了進軍遊戲產業和資本領域。從入股掌趣股份嘗到IPO甜頭後,華誼兄弟近期又收購銀漢科技,再次介入手遊行業,意在打造「影游互動」產業鏈版圖。

相比光線傳媒,華誼兄弟顯然更擅長資本運作。但擔憂聲也因此四起——「瘋狂擴張必將帶來一定的負面效應,華誼兄弟的憂患,不在近期,而在長遠。」華龍證券分析師牛陽表示,「華誼兄弟最大的對手不是光線傳媒這樣的業內公司,而是漸漸失去的專註和專心。」

積極跑馬圈地的同時,華誼兄弟不得不面臨平緩電影業績大小年和現金流波動的問題。相比較之下,王長田掌舵的光線傳媒則選擇了「全娛樂+傳媒」的方式,打通娛樂和傳媒資源,在電影業務外,積極涉足各種娛樂節目和娛樂評獎活動。

從短期來看,華誼兄弟還可能穩坐A股第一文化股的寶座。但王氏兄弟全面擴張的「野心」能否給公司帶來長久的發展和利潤,還有待市場的檢驗。

鏈接:

華誼狂熱圈地連砸兩筆億元收購 現金流遭質疑(13.9.14)

華誼最近有點忙,但卻不是忙著拍電影。

9月2日宣布2.52億控股浙江常升,9月10日宣布2.1億參股江蘇耀萊,不到10天的時間,華誼兄弟(300027)就在自己的投資清單上又加上了兩位億元級成員,而這兩筆投資案距離華誼投資手游公司銀漢科技也只過去了一個半月。

儘管華誼拓展產業鏈的野心早已是路人皆知,但其出手頻率如此之高仍然超出了大多數人的預期。連下兩筆大單後,華誼的股價也再次遭到爆炒,在9月13日漲停之後,其9月以來的累計漲幅已經高達37.2%。不過,和華誼投拍的大多數電影一樣,這兩起收購案面對的並非一邊倒的喝彩,而是鮮花與板磚起飛的局面。

華誼惡補短板

「補短板」,這可以說是外界對於華誼此番兩筆投資案的一致評價。

據了解,華誼看中的這兩個投資標的,浙江常升是張國立掌舵的電視劇工作室,江蘇耀萊則是下轄12家影城的影院投資管理公司,顯然,華誼是沖著自己的短板而去的。

一位熟悉華誼的業內人士分析說:「電影的風險性實在太高,儘管華誼是中國電影界的老大,但照樣可能在《一九四二》這樣的項目上栽跟頭,要降低自己的運營風險,就必須在一些更為安全的業務上加碼。」在他看來,電視劇和影院正是這樣的「安全」業務。

該人士解釋說:「電影是典型的toC業務,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而且售賣周期只有兩三周,風險完全壓在製片方身上,電視劇則是toB業務,製片方賣給電視台,電視台再引入廣告商,風險其實是多方共擔,如果製片方足夠強勢,甚至可以預售,片子還沒拍完,成本就回來了。而影院業務則是現金奶牛,雖然利潤率不可能像影視劇那麼高,但不受製作周期影響,能持續產出現金流。」

對於上述道理,華誼也是深諳於心,所以上市之後,便利用超募資金大力發展這兩塊業務,只可惜,戰績平平。在9月新發布的半年報中,電視劇業務僅僅貢獻了1187萬的利潤,佔比不到3%,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該板塊的毛利率只有13.71%,這和毛利水平在70%左右的電影與藝人經紀相比,實在「寒酸」;影院業務方面,華誼也是大幅放慢腳步,過去一年時間僅開出4家影院,截至目前在營影院15家,和上市之初豪言的80家影院的目標相去甚遠。

現金流承壓?

券商著急,華誼更急。

由於目前文化傳媒股處於牛市,估值高企,因此不少企業在收購時都樂於採用換股、定向增發等方式,讓市場來為自己買單。華誼此前在收購銀漢科技時,6.72億的收購額中,只有1/3是動用自有資金,其餘2/3都是通過股份支付和定向增發來完成,而一個月前華策影視16.5億收購克頓傳媒時,更是只耗費了2800萬的現金。但是,在2.52億收購浙江常升70%股權,以及2.1億參股江蘇耀萊20%股權這兩筆交易中,華誼卻都是採用純現金支付的方式。

對此,華誼董秘胡明的解釋是,證監會不允許同時申請兩次增發用於購買資產項目,而華誼前一筆用於收購銀漢科技的增發案尚未完成,所以這兩筆收購不能再採用定增方式進行。

從現金流上看,華誼截至6月30日的貨幣資金存量是9億,而這兩筆收購一下就要耗費4.62億現金,加上收購銀漢尚需支付的2.24億,華誼的現金流能否扛得住也引發外界擔憂。

「9億是華誼的經營現金,華誼的收購沒必要去用這個錢,他們可以向銀行借款,也可以減持掌趣科技。」某大型券商的文化行業研究員向記者表示。

不過,對於華誼的現金流,也不是所有人都如此樂觀,前述熟悉華誼的人士就表示說:「如果華誼的現金流真的毫無壓力,為什麼王中軍、王中磊還要把股權大幅質押給信託公司呢,信託的融資成本是不低的。而且,按照王中軍的風格,看準了項目就想要控股,江蘇耀萊華誼只投入了20%,資金的掣肘肯定還是原因之一。」

對賭是給投資者定心丸

儘管從戰略布局上看,華誼在電視劇和影院方面的投資,都非常符合長期利益,但無論是電視劇產業還是影院投資,目前的行業競爭都趨於紅海,因此收購的實際產出效果能否達到期望,仍然是投資者憂慮的焦點。

在控股浙江常升一案中,華誼最初的一紙公告就因為披露信息過少而引發外界的強烈質疑,以至於華誼在一周後再發公告,補充公告了和浙江常升之間關於業績的對賭協議,而在後一筆參股江蘇耀萊的收購案中,華誼同樣開出了對賭條件,要求後者2013年和2014年的凈利潤達到7000萬和8400萬。

「對賭是給投資者一顆定心丸吃,同時也能給被收購公司施加一定的經營壓力,但是,在文化產業中,利潤的可操作空間太大了,所以對賭的約束力究竟有多大也不好說。」前述熟悉華誼的人士評價說。

以影視業為例,票房、版權等收入比較容易考量,但成本如何計算卻是內有乾坤,華誼自己在攤銷其電影成本時,採用的就是「計劃收入比例法」,也就是說,如果華誼預計《一九四二》能有6億收入,但當期票房只賣了4億,實現了2/3,那麼攤銷進今年的成本也就是2/3,總成本只需要按國家規定在兩年內攤銷完即可,成本如何攤銷對於利潤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影院也是類似。以華誼收購的江蘇耀萊為例,相比於其他已上市或擬上市的院線公司,江蘇耀萊的業績實在有些亮眼,其2013年上半年的凈利潤率達到15.7%,2012年更是高達18.5%,而根據目前在A股排隊上市的金逸影視所披露的招股說明書,這家2012年總票房數僅次於萬達的影院投資管理公司,凈利潤率水平只在3%-4%之間,已經在香港上市的星美國際,今年中報的凈利潤率也只有10%。

前述券商研究員表示說:「僅靠一筆收購,肯定還不足以彌補華誼在這兩項業務上的短板,考慮到這兩項業務的戰略價值,華誼接下來的收購行為想必還會陸續而來。」

鏈接:

華誼兄弟參股江蘇耀萊影院行業或掀併購潮(13.9.12)

為避免「曲線套現」質疑,宣布調整收購張國立公司相關細節的同一天,華誼兄弟(300027,SZ)又拋出了新的併購動作。華誼兄弟這一次將目光投向了電影產品下游的影院放映市場。9月10日,華誼兄弟發布公告,擬以自有資金2.1億元收購江蘇耀萊影城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耀萊)20%的股權。中投顧問研究員蔡靈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影院的投資額較高,而且回報期長,因此參股是一種較好方式。目前華誼旗下只有15個影院,參股耀萊的確是希望進一步增強院線實力和提升影視票房。而博納影業(BONA.NASDAQ)CFO徐小雯日前也表示,考慮未來通過兼并的方式拓展影院。對此,樂正傳媒研發諮詢總監彭侃認為,中國的影院放映行業還沒有進入整合期,但類似華誼參股耀萊這樣的動作肯定會越來越多。彌補影院短板9月10日,華誼兄弟發布公告顯示,擬通過子公司華誼兄弟(天津)互動娛樂有限公司以自有資金2.1億元投資參股江蘇耀萊影城管理有限公司,即通過收購股權的方式獲取江蘇耀萊20%的股權。據了解,江蘇耀萊是國內一家中小型連鎖影院管理公司,在北京、廣州、西安等地經營12家影院,其位於北京五棵松的「耀萊成龍國際影城」於2011年、2012年在全國範圍內票房和觀影人數均連續排名第一。江蘇耀萊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分別為4938.13萬元和2626.49萬元,江蘇耀萊其他股東同時承諾,江蘇耀萊2013年稅後凈利潤不低於7000萬元。對於華誼兄弟的這次動作,中投顧問文化行業研究員蔡靈認為,華誼兄弟參股的確是希望進一步增強院線實力和提升影視票房。事實上,華誼兄弟自己也在投資影院。其中報顯示,華誼兄弟目前已建成投入運營的影院為15家,上半年營收過億元,布局在北京、重慶、合肥等地。「全產業鏈擴張是華誼兄弟的一貫戰略,而影院方面是其短板,目前華誼旗下只有15個影院,這與其他院線存在較大差異。」蔡靈解釋道。不過,樂正傳媒研發諮詢總監彭侃認為華誼兄弟此舉更多的意義在於資本運作。近期A股市場傳媒板塊表現火熱,華誼最近在持續不斷地製造市場的熱點,提升市場的注意力。然而,對於參股耀萊這個熱點,投資者似乎並不太買賬。截至昨日(9月11日)收盤,華誼兄弟股價下挫6.83%,報收55.29元。影院兼并潮有望爆發想要在影院上有所收穫的不僅僅是華誼兄弟。在美股上市的博納影業的CFO徐小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們原先計劃開設40家影院,但是40家遠遠不夠,未來可能還是要通過兼并的方式進行拓展。」據了解,博納目前擁有20家影院,計劃今年底達到24家,明年實現35家。而這背後,中國電影院發展持續高速增長。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院線範圍內新建影院880家,影院總數達到3680家,新增銀幕數3832塊。對此,中投顧問研究員蔡靈表示,投資影院對於這些影視公司的最大價值是增強抗風險能力。影視公司所承擔的風險較大,如果影片的市場表現不好,將極大影響公司業績,而影院則「澇旱保收」。而在彭侃看來,影院還可以帶來持續不斷的現金流,這對企業經營相當重要。據EBOT日票房智庫數據顯示,全國範圍內影院投資管理公司的數量由2009年的百餘家,增加到2013年200多家,且僅在2013上半年,總票房突破5億元的影投公司已達到5家。影院市場的火爆,吸引了大量資本進入電影終端領域。「目前我國尚未出現規模較大的影院兼并潮,但今後影院兼并潮有望爆發。我國現階段院線數量較多,集中度不高,隨著電影市場的不斷成熟,院線集中度將逐漸提高。」蔡靈補充道。鏈接:華誼兄弟重啟院線戰略 兼并重組或成主要手段(13.9.11)

日前,華誼兄弟發布投資公告稱,華誼兄弟擬通過子公司華誼兄弟(天津)互動娛樂有限公司,以自有資金人民幣2.1億元投資參股江蘇耀萊影城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江蘇耀萊」)20%的股權。

2012年時,華誼兄弟總裁王中磊曾經表示,關於院線建設,華誼有一個很大的計劃,即在未來4到5年的時間裡在全國建成80家左右的電影院,成為電影產業中一個比較大的院線。

但此後,華誼兄弟在影院板塊上的實際進展情況卻並不樂觀。根據華誼兄弟2013上半年度財報披露的信息,截至今年6月30日,華誼兄弟的影院數量總共只有15家,其中包含參股影院1家。

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曾在一次專訪中私下向本報記者解釋了其中的原因:「開始是說要大舉進入,到現在蔫了。你們可能覺得怎麼華誼兄弟的口號一直在變,這個太正常了,因為市場不是你想什麼樣就什麼樣的,我們想大舉進入的時候它(影院)的成本起來了,租金高不說,原來方圓十公里就一個電影院,現在方圓一公里內有3個電影院,競爭太激烈!」由於這一原因,華誼的院線戰略一度進展緩慢,但伴隨新一輪影院投資的啟動,許多業內人士認為,華誼的影院板塊將重回舞台中央。

重啟影院戰略

記者比較去年華誼的影院數量發現,在2012年同期,華誼兄弟的影院數量為11家,這意味著1年時間內,華誼兄弟只落地建成了4家影院,建設進度極為緩慢。如果按照此建設速度,4~5年後,華誼的影院數量最多在35家左右,離80家的數量目標將有一倍多的差距。

事實上,在上市之初,華誼就計劃用超募資金中的1.3億元大舉進軍國內影院業務,但這一項目始終未到達預計效益,2012年華誼兄弟影院投資項目仍為虧損狀態,利潤為-348萬元。

根據華誼半年報的數據,在今年上半年,華誼兄弟電影院營業收入1.01億元,同比增長99.12%,毛利率水平為58.38%,毛利水平在公司所有業務中仍排名倒數第二。

但華誼兄弟的一位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今年華誼兄弟的影院業務應該能夠扭虧為盈。

樂正傳媒研發諮詢總監彭侃說:「華誼以往的影院都是多廳、超大面積的風格,這種擴張速度會很慢,因為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商業物業並不容易。」

資料顯示,此次投資的江蘇耀萊目前在北京、廣州、西安、瀋陽、天津、鄭州、常州、合肥、昆明、煙台等地擁有影院數量12家,一旦華誼吃下江蘇耀萊,華誼的影院數量就可一躍達到27家,接近於一條中等院線的規模水平。

據悉,2012年全國院線有45條,排名第一的萬達擁有113家影院,980塊銀幕。

華誼兄弟的野心

在藝恩諮詢副總裁侯濤看來,華誼參股江蘇耀萊只是個開始,按照華誼的風格,王中軍很可能會進一步增持股權達到最終控股。

「華誼投資江蘇耀萊最主要的目的是對自身發行和宣傳提供支持,第二才是財務回報。從目前中國市場來看,影院終端更強勢,片方要求著影院去排片才能保證票房收益。」侯濤表示。

根據未經審計的2013年財務報表顯示,江蘇耀萊在2013上半年營業收入達到1.67億元,營業利潤2747萬元,營業利潤率約為16%左右。

彭侃稱,如果按照2012年度的票房數據,華誼兄弟旗下的影院票房和江蘇耀萊的票房相加要超過5億元,這一數字可以將華誼的院線地位一下擠入全國院線的十強。

王中軍認為,雖然影院不是一個超大的盈利點,但是可以做一個利潤的平滑體,另一個重要的層面是,電影院的布局是一個觸角,這能讓華誼從終端了解每部戲的票房、排片情況以及相關數據。

華誼兄弟的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稱,根據他們的判斷,老闆接下去的思路應該是偏向於通過資本運作方式完成原來制定的院線戰略的布局。

「3年之內,影院市場一定會出現兼并重組的趨勢,我覺得不可能這麼多人做電影院,美國就3家,中國有100多家,你可以看到整個行業的影院投資節奏都在放緩,小的院線沒有競爭優勢、沒有品牌優勢,最後就是被併購重組。」王中軍表示。

華誼兄弟已經在其上半年財報中稱,公司正考慮使用部分超募資金用於增加影院投資項目的開發建設。


推薦閱讀:

為什麼華誼兄弟不捧付辛博?
王中軍獲好萊塢2016十大中國人物
華誼兄弟王中軍王中磊出席2016電影高峰論壇
一大波戲精&歌神!明天將湧進蘇州的這個地方!
華誼兄弟上半年凈利4.3億 同比增42%

TAG:產業鏈 | 兄弟 | 華誼兄弟 | 產業 | 擴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