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五條「不可為」

家庭教育中的五條「不可為」

家長重視教育,這對一個家庭來說是非常好的事情。但付出多收穫少的案例,卻也非常的多,要麼方向不明,要麼方法不當。管教孩子天經地義,但父母不可為所欲為。

  父母教育意見相左

  父母意見不一致,是教育之大忌。孩子2歲時,為了穿衣問題,爸爸說要少穿,媽媽說要多穿;4歲時,媽媽堅持給孩子喂飯,爸爸說一定要自己吃;6歲時,媽媽讓孩子先吃飯後寫作業,爸爸堅持寫完作業才能吃飯……就是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因為家長意見相左,孩子的價值觀開始紊亂。小到穿衣吃飯,大到學習做人,爸爸媽媽我到底該聽誰的呢?

  父親角色嚴重缺位

  中國父親角色嚴重缺位,已成為當下老嚴重的教育問題了。中國孩子「陰盛陽衰」已成不爭的事實,除了男女教師比例嚴重失調,「爸爸去哪兒了」也是罪魁禍首。我們見過太多哭哭啼啼的媽媽,抱怨孩子不聽話,抱怨父親不管家。中國家庭地的格局往往是——父親在外闖天下,母親回家管孩子。這些傳統思想,導致父親教育角色的缺失,錯過了孩子成長的黃金期。

  把孩子完全交給學校

  很多家長誤以為學校就是聖殿,教師都是神父,孩子放在這兒就能脫胎換骨,變成聖人。其實,錯誤的家庭教育種出來的苦果,很難瞬間變甜。學校教育並非萬能,家長將孩子完全推給學校,放任不管,是極不明智的。那些口口聲聲宣揚孩子不聽我話,只服老師管教的言論其實是逃避心理作怪。如今重注生的轉化工作日益艱難,與家長的不配合與推卸責任有很大關係。

  讓孩子做隱形留守兒童

  都說沒有非去不可的飯局,只有瞬間長大的孩子。是的,家長的事業再偉大也應該陪伴孩子,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太詩意,這分明是父母的必備功課嘛!但有的家長身在曹營心在漢,只做表面功夫,孩子寫作業,你在玩手機;孩子在閱讀,你在看電視。這種陪伴,不僅無用,而且還對孩子形成干擾。你的偽陪伴,一不小心讓孩子成為隱形「留守兒童」。

  陪伴孩子,質量比時間更重要。輔導孩子作業,不是對答案講錯題,而是關注孩子寫作業的態度和習慣,通過引導點撥提升思維方式和理解能力;和孩子下棋,不在意結果的輸贏,而在乎學會規則懂得取捨。

  把學習當懲罰手段

  教育最無效的手段就是罰抄罰背,除了讓孩子進一步增加對學習的厭惡感之外,毫無用處。但很多家長偏偏喜歡這個手段,少則數十遍,多則數百遍。學習本應充滿樂趣,卻因我們無節制的懲罰令孩子望而生畏。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好的教育應該通過引導和誘惑讓孩子愛上學習,同樣游蘇州園林,你硬要孩子邊觀察邊醞釀作文,作文就成了一個苦差;若是先給他看葉聖陶的《蘇州園林》,再讓他去觀察比較,給葉老的文章挑挑毛病,學習就成了一件令人愉悅的美差啦!

推薦閱讀:

感悟人生之三—佛教是一種系統完整的生命教育3
反轉星球有什麼教育意義?
大學讀經濟管理的人,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為什麼默多克成為不輸地產商的富豪|任建斌系列課程第三講
如果取消大學的思修,近代史,毛概,馬哲等政治類的課程,將會發生什麼事情?

TAG:教育 | 家庭教育 | 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