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南北朝 宋 謝靈運《登江中孤嶼》

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

[譯文] 白日與彩雲交相輝映,長空與大水共顯清新。

[出典] 南北朝 宋 謝靈運 《登江中孤嶼》

註:

1、 《登江中孤嶼》謝靈運

江南倦歷覽, 江北曠周旋。

懷新道轉迥, 尋異景不延。

亂流正趨絕, 孤嶼媚中川。

雲日相輝映, 空水共澄鮮。

表靈物莫賞, 蘊真誰為傳。

想像崑山姿, 緬邈區中緣。

始信安期術, 得盡養生年。

2、注釋:

歷覽:遍覽,游遍了。

曠周旋:久不遊覽。曠,荒廢,耽擱。周旋,應酬,打交道,這裡指前去游賞。這二句是說永嘉江的南岸已經游賞多次,而江北卻很久沒去了。

  迥:迂迴。這句是說因為心裡急於要罰邰希葜奇景新境,所以反而覺得道路太遠了。

  景:日光,指時間。延:長。這句是說因要找尋奇異的景物,所以更感到時間太短促。

  亂流:從江中截流橫渡。趨:疾行。媚:優美悅人。

中川:江水中間。這二句是說船正迅速地從江中橫渡,突然發現優美動人的孤嶼山在江流中間擋住了去路。

  空水:天空和江水。這二句是說天上的彩雲、麗日相互暉映,江水清澈,映在水中的藍天也同樣色彩鮮明。

  表靈:指孤嶼山極其神奇的景象。表,明顯。靈,靈秀、神奇。物:指世人。蘊真:蘊藏的仙人。真,真人、神仙。這二句是說孤嶼山如此明顯的美麗風光無人游賞,那麼其中蘊藏神仙的事就更沒有人去傳述了。

崑山姿:指神仙的姿容。崑山,昆崙山的簡稱,是古代傳說中西王母的住處。緬邈:悠遠。區中緣:人世間的相互關係。這二句是說自己看到孤嶼山便聯想起昆崙山上神仙的風姿,因而感到和人世的塵緣就更加離得遠了。

  安期術:安期生的長生之術。安期,即安期生,古代傳說中的神仙。傳說他是琅琊阜鄉人,因得長生不老之術而活過了一千歲。這二句是說自己領悟了安期生的長生之術,安心居住在海隅就可以養生盡年。

3、譯文1:

江南遍覽游厭倦,江北荒廢久未見。獵奇繞道遠周旋,尋異倍覺時短缺。橫流急衝浪翻江,孤嶼嬌妍水中央。白雲麗日相輝映,水天一色共澄明。神奇絕世無人賞,天然本真誰來傳。想像崑崙神韻姿,凡塵無緣遙相阻。從此領悟安期術,終老孤嶼養生處。

譯文2:

江南遊歷遍了,已無新奇之地,不免令人厭倦,而江北的奇山異水很長時間未遊覽了。懷著發現新奇勝景的急切心情,反覺得道路遙遠,時間太短促。船從江中截流橫渡,迅疾駛向江中孤嶼,那孤島聳立於江水中間,嫵媚動人。白色的雲朵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之下,交相輝映,湛藍的天空倒映在碧綠的江水之中,水天一色,多麼澄澈鮮明。此等山水顯現出的靈秀奇景,世間無人欣賞,而深藏不露的仙人有誰為他傳述呢。看到孤嶼山,聯想到昆崙山上仙人的綽約風姿,頓覺自己離世間塵緣之事是那麼遙遠。我開始領悟了安期生的長生不老之術,只有歸隱於山野之間,才能安心養生,以終天年。

4、謝靈運(公元385—433年),小字客兒,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東晉名將謝玄之孫。謝靈運仕劉宋時為永嘉太守,歷任秘書監、侍中、臨川內史。

劉宋初期,謝靈運創作了大量的山水詩,並豐富了描寫山水的技巧,使山水描寫從附庸玄言詩到蔚為大觀,演變成山水詩,開拓了中國詩歌史上一個嶄新的題材領域。

謝靈運的山水詩,絕大部分是他作永嘉太守以後寫的。在這些詩里,他用富麗精工的語言描繪了永嘉、會稽、彭蠡湖等地的自然景色。

謝靈運詩喜歡描寫山水名勝,善於刻劃自然景物,是山水詩派的創始人。其作品《山居賦》頗有名。與鮑照、顏延之並稱為「元嘉三大家」。明人輯有《謝康樂集》。

5、這首詩以奇異風景自比,借美景無人賞識,喻自己美才不為世用,最後以怡然安居自慰惆悵。

「江南倦歷覽,江北曠周旋。懷新道轉迥,尋異景不延。」開頭一段寫游江北探尋新異勝景的急迫心情。江南不知遊了多少遍,江北未曾仔細看過。我曾經懷著獵奇的心情,不惜繞道尋求新的發現。當看到奇異美景時,又遺憾時間過的太快,來不及盡興就匆匆離去。

「亂流正趨絕,孤嶼媚中川。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這一段寫詩人發現孤嶼山的驚喜以及對其美景的描寫。「亂流」指船橫絕水流直渡,就是說照直橫穿江水而過。詩人突然發現從未見過的立在江水中央嫵媚動人的孤嶼山,沒有繞道,迫不及待的橫江而過直衝孤嶼。「趨」字突出了如箭一般的穿行速度,傳神的寫出詩人登嶼探勝的急切心情,這裡既形象的刻畫出橫江直渡波濤翻卷的船行畫面,同時暗含著詩人心潮澎湃的遊覽激情。「媚」字,既刻畫出孤嶼神奇誘人的魅力,又刻畫出詩人欣喜愉悅的感受。下面兩句緊接著刻畫了這個人間仙境的具象魅力:湛藍的天空,潔白的雲彩,燦爛的太陽相互映襯,明凈開曠,倒映在清澈的水中,水天一色,這囊括了天地宇宙的清明世界,不就是詩人心靈的嚮往嗎?詩人從被排擠的仕途絕望中,渡入這包容天地在內沒有塵俗污染的天地真空,深深感到這才是遺世獨立者絕妙的棲息境地。

「表靈物莫賞,蘊真誰為傳」這兩句是承上啟下的過渡句。「表靈」句是說孤嶼有直立挺拔的秀美靈氣,遺憾的是世人不識它的卓然奇美,沒人能夠欣賞它的神異天姿。「蘊真」指天然之趣,因為沒人發現它蘊涵的天然趣味,所以沒有人傳頌它的美德。這裡有借物自喻之意,謝靈運才華橫溢別有一番奇特抱負,卻一直得不到朝廷重用。因為沒人認可,所以才淪落到荒僻的海隅,然而就是在這海隅中,他發現了與自己心靈對應的囊括宇宙的別異洞天。這怎能不引起詩人的浮想聯翩呢?「想像崑山姿,緬邈區中緣」詩人由永嘉江中孤嶼的靈異奇景,想像泛化出昆崙山宏偉的神韻仙姿,由開曠的仙靈之境誘發出飄逸脫俗的神思。孤嶼山美,昆崙山更美,可惜昆崙山太遙遠,自己塵俗未盡,無緣登上昆崙山的仙境。昆崙山在神話傳說中有著崇高的地位,最有影響力的是《穆天子傳》中穆天子上昆崙山與王母娘娘瑤池相會成仙的故事。詩人也想擺脫塵世煩惱,成仙羽化,但因為自己修鍊不夠,離仙道緣分太遙遠,到不了遙遠的崑崙仙山。既然上不了昆崙山學不了穆天子,就學安期生的養生術在孤嶼山的人間仙境修鍊長生也好。「始信安期術,得盡養生年」,「安期」指的是《列仙傳》中的安期生,就是秦始皇東遊時遇見的那個東海千歲神人。這一段由山水的神奇之美,誘發了詩人對遺世脫俗的崇高人生境界追求,他決定像安期生一樣放棄功名利祿,安居孤嶼養性怡情,修鍊長生之術。

本詩觸景生情,縁情造境,表現了詩人清高遠大的追求,從而揭示了詩人懷才不遇厭世疾俗的孤憤。在孤嶼山特有的山水靈氣的啟發下,詩人尋到了安期生式的生存慰藉,堅定了遺世獨立的信念,從而為自己獨居荒島中的苦悶尋到了消遣化解的出路。

本詩在一連串的游山意象中蘊含了詩人現實的人生體驗情感。「江南遊倦」,蘊含著詩人在生存體驗中的疲憊與厭倦;「江北尋景」蘊含著詩人對理想境界的追求;「亂流橫渡」蘊含著詩人官場沉浮的掙扎;「孤嶼養生」是詩人決意選擇的歸宿。本詩言簡意賅,意境優美,活像一幅奇異生動的簡筆速寫,其詩情寓意貼切生動,又像一幅精彩的自我意識流動圖。

6、該詩運思精鑿麗密,取勢宛轉屈伸,可謂匠心獨運。欲寫江嶼之秀媚神奇,先寫江南勝景歷覽之倦,一抑一揚,對比鮮明。然後又一筆宕開,「精騖八極,心游萬仞」,遙想昆崙山仙人姿容,神會古代安期生道術,進一步烘托和神化了孤嶼的幽麗神奇。如此前皴後染,虛實交錯,不僅突出了孤嶼之美、之奇,也有效地寄寓了詩人孤傲不遇的主觀情感。結構綿密而意脈一貫,情景相生而物我融一。

  其次是語言精麗工巧。表現在遣詞用字的鍛煉、傳神,如倦、曠、趨、媚、靈、真等詞的恰當運用,就使全句意態飛動而蘊含深厚;而亂流、孤嶼、雲日、空水等意象,亦無不巉峭奇麗。再是用了不少對偶句,不僅十分精工,大致符合後來律句的平仄,而且皆能出之自然。這在聲律學尚未建立之前,不能不令人驚嘆詩人的神工巧鑄、鬼斧默運了。

7、謝靈運的足跡,踏遍永嘉郡的山山水水,一年時間,他又遊覽了華蓋山、海坦山、南亭、瞿溪山、仙岩三皇井、梅雨潭、白岸亭、盤嶼山…… 每到一處,均有紀游之作;每一首詩出,傳至京城,王公顯貴、市民百姓爭相傳抄。其永嘉山水詩最為人傳誦的是遊覽江心孤嶼和登池上樓兩首。《登江中孤嶼》有名句:

亂流趨正絕(江水浩瀚,截流橫渡),

孤嶼媚中川(孤嶼聳翠,獨媚中川);

雲日相輝映(日光雲影,交相輝映),

空水共澄鮮(秋水長天,澄徹明艷)。

孤嶼現在叫江心嶼,島上又有文天祥祠堂,江心寺廟有南宋狀元王十朋的楹聯,寺廟內有宋高宗的真跡刻石。

《登池上樓》詩有名句:

池塘生春草(俯視池上,堤塘岸邊,長滿了春草),

園柳變鳴禽(翹首園中,禽鳥歡歌,叫綠了楊柳)。

鍾嶸《詩品》評這一聯詩,引用了謝靈運自己的話說:「此語有神助,非我有也。」這兩句詩的妙處在「筆到天成」,毫無雕琢痕迹,如芙蓉出水,清新可愛。

靈運在溫州的其他詩亦多有膾炙人口的名句,如離開永嘉返歸故里時寫的《初去郡》詩,有「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至今亦為人所傳誦。茲不贅舉。他的永嘉山水詩,標誌著中國山水詩的正式產生。

謝靈運以自身的憂患,化作優美的情思,將永嘉的山水詩化情化,極貌寫形,刻畫入微。他的山水詩在中國詩歌史上有著崇高的地位:使山水詩成為獨立的審美對象,而不是抒情詩的附庸;促使人對自然的細緻觀察,使人與自然進一步的溝通與諧和;標誌著中國詩歌對景物描寫從抽象到具象,從寫意到摹狀,從重比興到兼重賦體,從啟示性到寫實性的一次巨大轉變;他的模山范水以消解心中憂患,使山水自然成為失意的士大夫的精神家園。

謝靈運49歲被殺害,是中國詩歌史、文化史、宗教史、思想史上的一大損失。他的悲劇結局是中國中世紀政治黑暗所造成的。其社會悲劇性反映了文士大夫、知識分子與武人政治、軍閥統治鬥爭的失敗。其歷史悲劇性反映了思想家與政治家、陰謀家,道統與政統(權力統治)鬥爭的失敗。但是謝靈運的悲劇有其自身思想悲劇性,即世界觀方面的原因,這就是他儒道世界觀的的矛盾和衝突,他明知有殺身之禍,也知道應該隱居避世,全身遠害,但妄想積極用世,獲得權力,重振謝氏家聲。此外還有其性格悲劇性,他的詩人性格,使他感情起伏動蕩,又偏於狂狷、躁急,不善於保護自己。

8、江心孤嶼,俗稱江心嶼,遍布殿堂亭榭,甚富古迹,且古木蔥蘢,風景秀幽,向有「甌江蓬萊」之稱。不少詩人都曾留跡江心嶼,其中南朝謝靈運的尤為出名,「亂流趨正絕,孤嶼媚中川。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不與世俗為伍,不趨炎附勢,孤立與甌江中,看潮起潮落,花謝花開,雲捲雲舒。這是我們這個浮躁的世界所需要的,也是我們苦苦尋找的寧靜。

9、當我第一眼望見江心嶼時,我的眼睛瞬間定格在了江心東塔下一顆高大的香樟樹上。柔和的春風吹動著它新生的濃密嫩葉,搖曳著它遒勁身軀上的條條枝幹。香樟樹枝葉連理,擴散生長,遙望著滾滾甌江,似乎在向遊客熱情招手。

低頭間,我的眼帘映現出灑落滿地的一片片枯黃葉片,有的落入草地、有的落入泥土、有的飄進水塘。一陣微風吹來,又一片枯葉委地,寂然有聲,似乎走完了它生命的旅程。我不禁一嘆:大好的春光,怎有那麼多枯葉落地呢?難道春天裡還有秋天嗎?望著孤島遠方潮起潮落的甌江,我的心中忽然想起了古人「芳林新葉催陳葉,長江前波讓後波」這句,心中疑雲,頓然消逝。

輾轉四周,一顆顆香樟樹都在煥發著勃勃的生機,展示著絢爛的色彩,在陣陣春風中輕輕曼舞,留戀木葉徐徐隕落,喜看新葉靜靜抽芽。

我沿著江心嶼東側步行,腳下的枯葉隨風飄擺,不知這落葉是否也觸動了古人的神經。遙想千年,南朝宋初永嘉郡守謝靈運登上孤嶼寫下「亂流趨正絕,孤嶼媚中川。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時,他是否也有感於腳下的落葉,而感嘆自然輪迴、周而復始的生命演替呢?也許當受權貴排擠而任永嘉太守的謝公寫道「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時,他苦悶的內心已經感到春天的希望,在盎然春色中將獨居異鄉的孤苦和官場進退的失意得以釋然。那份苦痛淡化於冬去春來的更換中,那種情感升華在春草初長的跡象里。

謝公身影今尚在?只看江水滾滾流。沐浴著溫和的春風,踩著紛紛而下的落葉,我願此春意常常留駐,然而也難免「人間四月芳菲盡」。不管潮長長漲、或是無計留春住,我們且消受這無盡的春意好了,把它當做人生中的樂事,不是件好事嗎?

傍晚,夕照中的江心嶼難掩春意,依然在一片片綠色中望著江流潮起潮落……

10、江心嶼是鑲嵌在溫州項上的一顆明珠,是歷史之舟,是真正的「詩之島」。從謝靈運任永嘉太守登島寫下「亂流趨正絕,孤嶼媚中川;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的千古名句後,歷朝歷代的詩已累計達500餘首。在中國,如此密集地為一座小島寫詩是絕無僅有的。那島上的每一寸土地上都可能不經意間疊印在一個曾經叱吒風雲,或名震海寰人物的腳印上。謝靈運、李白、杜甫、孟浩然、顧況、司空圖、韓愈、陸遊……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為孤嶼帶來了人文的芬芳。

作為我國的四大名島,江心嶼曾有過「海眼泉香、春城煙雨、塔院筠風、鷗江月色、羅浮雪影、海淀朝霞、翠微殘照、孟樓潮韻、沙汀漁火、遠浦歸帆」等十景。遠眺江心孤嶼,雙塔是映入眼帘的標誌。西塔,始建於宋開寶二年(969年)樓閣式青磚仿木構建築,中空,平面呈六邊形,原有樓梯盤旋至塔。東塔始建於唐咸通十年(869年),元至正、明萬曆、清乾隆間多次重修,有木構塔檐和迴廊,中間階梯盤旋,可登塔 。

遠眺雙塔,心中油然而生一種幻覺,這千年古塔,當是以雲天為硯台,以時間為磨墨,書寫江心嶼沉甸甸的春秋歲月,今日溫州的輝煌。

11、一路的風光足以令你大飽眼福。映入眼帘的儘是些數不清的山——往上仰望,山就是天,天也是山,前後左右儘是山,彷彿你的鼻子都可隨時觸到山。那裡的山有的孤峰突起,盛氣凌人,簡直是山浪峰濤,層層疊疊。還有的山則小巧玲瓏,一座疊著一座,似乎像喝醉了的老頭們,緊緊挨著。這裡的山雖然沒有「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神秘,也不像「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那樣婉轉,但她有的是「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意境。

家鄉的美,如果只限於相看兩不厭的山,那就顯得單調了些,當然還要水來襯。不錯,這裡的確沒有「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那麼壯觀;也不可能有「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那麼美麗;但至少謝靈運的「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寫的大概就是這裡吧。的確,當涼風習習低拂過水麵的時候,水上頓時會出現一條瞬間即逝的狹長的銀色薄箔。這裡的水非常清澈,能清楚地看到水裡的魚自由自在地游著。這裡的水非常美,即使一些枯樹葉掉在水裡,也顯得那麼和諧。

山清水秀繞人家。在山與山之間,稀稀疏疏地坐落著幾戶人家。傍晚,炊煙裊裊,一縷縷白煙從煙囪口飄向遠方,多麼寧靜,多麼自在,多麼逍遙。

我愛這美麗的山,我愛這美麗的水,我更愛這美麗的家園!

12、布滿月光的夏末的晚上,清風款款而至。假期的讀書計劃在今晚就要完成了,心靈承載著豐收的喜悅,我走到了陽台。漢魏六朝的灼灼月光在岑寂的夜裡舒展著羽翼,芙蓉顆粒一般的氣息不竭地暗送,我和七十年前留連在田田葉子間的詩人一樣,我想起了靈秀的江南。「今晚若有採蓮人,這兒的蓮花可算是過人頭了,只是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流水盈動著荷的嬌姿,輝映著蟬翼一般的月光,沒有流水,纏綿感惻就少了一份柔情,詩人帶著未見樓台煙雨的悵然,推開那扇虛掩著激情的門,遁入歷史。歲月就是這樣,當回憶著回憶,不經意中,人和事挾裹在光與影,流水一樣捲入了回憶中,而流水算是最綿延不絕的古象了。  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拉奧孔》中有:詩人要使我們在這些意象迅速湧現之中,相信自己彷彿親眼看見這些意象所代表的事物。而在產生這種逼真幻覺的一瞬間,我們就不再意識到產生這種效果的符號和文字了。流水把情景和諧地交融,在它不斷的湧現中,產生清麗婉約的藝術效果。「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江雨菲菲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這些都是與流水有關的句子,都是與秦淮有關的句子,都是與六朝有關的句子。翻開漢魏六朝聲韻和美的樂章,無處不泛漾著流水的身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思君如流水,何時窮已時」,「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在這樣一個興緻漸趨低迷,濃情快要稀釋的夜晚,古典的流水鋪展著……詩人踱著方歩,鬱郁蓊蓊的荷塘輕盈在定格在濡濕的視野,於是南朝民歌《西洲曲>》在一片梵婀玲喑啞的弦音中起承轉合,而這是首纏綿的情歌,接近而立之年的詩人怎會一下子從「蓮」想到了「採蓮」,又從「採蓮」想到「採蓮人」呢?,而且將濫觴於六朝的情絲為月白之光刷下了亮色呢?(「葉子出水很高」,只能讓我想到《七年之癢》里的瑪麗蓮。夢露),看來上個世紀二十年代蘊藉著六朝時期的某些時代特徵,「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南北對峙,六朝囊括的吳、東晉、宋、齊、梁、陳偏安東南一隅,佛學興盛,文風綺麗柔靡,將男女之情的唯美推向極致,「開門郞不至,出門采紅蓮。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我不喜歡蓮的飄搖之態或裊娜之姿,而更在意蓮的隱喻和徵象。詩人是孤獨的,蓮有果實之豐、青澀之美,容易讓人產生入世的遐想;詩人是脆弱的,他推開自己的家門,可覺得什麼聲息也沒有,這種感覺和《愛蓮說》是有差異的,並沒有傳達「出污泥而不染」的虛象,更沒有那種「蓮實與藕皆並列盤餐而互勞齒頰者也」的世俗與功利。他真正「規矩虛位,刻鏤無形」。但美中不足的是,這種感覺被後來者肢解得面目全非,把一種美好的心靈感受非常政治化了,並把<<西洲曲>>里重要的句子當成了廢棄物刪除了。(王繼林寫於2002年)

13、再游曲江。雨後綠新,曲江更美。在遠處,只見芳草萋萋,林木離離,小徑逶迤,跌泉濺玉,地廣闊而渺遠,景秀麗而迷人,讓人心曠神怡。到湖邊,只見水凈映碧空,千里不惹塵,白雲抱幽石,岸柳舞翩躚;湖中群鴨鳧水,荷葉田田,錦魚穿梭,波光閃閃。啊!我醉了,醉了,醉了!能不醉么?任誰到這裡,也會沉醉,也會「不知今夕是何年」。

想讓我們坐遊覽車,我堅決不。如此勝景,怎能浮光掠影?如此仙境,怎會腿累腳疼?走!沿湖瀏覽,醉心山水,品味著「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的韻致,感受著「清氣澄余滓,杳然天界高」的境界。走過一處又一處的瓊樓玉宇、橋廊軒榭,觀賞一灣又一灣不同的水域景觀,品讀那一首首、一副副富含深蘊的詩詞、楹聯,我如痴如醉,流連忘返。走著看著,突然峰迴路轉,有亭翼然。此亭臨碧水而立,傍碣石而建,抬頭一望,「曲江亭」三個大字赫然入目,我心中再次一熱,歷史的餘溫讓我心潮迭起,思接千年……

14、從四川九寨溝旅遊回來,儘管時過境遷,但那裡「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的景色還時時在心中思念,常常在夢中縈繞……

那天,當我一踏上九寨溝的土地,便被那裡迷人的景色所陶醉。只見,一團又一團乳白色嵐靄,眷戀著彩樹漫遮的群山。綠水,如歌地奔流;浪花,濡濕了岸畔搖曳的野花。我們已經沉浸在九寨溝的青山碧水之中了。    陽光燦爛,秋空諶藍。山間飄溢著早晨的涼爽與清芬,自然是看五花海的好時光。    海水裡貯著一汪溫馨的藍,細細地望,大海漾出一種冷冷的綠。那玻璃般的水,讓一切都浸於幽深的夢境之中。    跨上狹長的木橋,水底凝成一神秘而朦朧的面具。標本似的灰白的枯木,靜穆地偃仰在藍藍的水中,細細的漣漪隨之圓圓盪開,靜水也隨之現出粼粼波光。晶瑩的水面倒映著四周那彩色的花樹,以及遙遠那銀亮的雪嶺,顯得幽邃而絢麗,雄峻而挺拔。陽光從天空的碧藍中瀉到平滑的水面,便又幻出一片燦爛。    凡看過五花海的人,無不認為它蘊含著無數美妙而神奇的傳說,他的夢境和想像也一定是彩色的。忽覺自己的一顆心也浸入這泓如畫的光暈中了。就讓記憶的膠捲載上這幀明艷的畫圖告別這璀燦的天地吧!    沿途的景色皆美得超乎人們的想像。水蒸騰成乳白色的嵐氣在浮升,一縷一縷裊裊棲息於濃密的山林,如幻似夢、如詩似畫。簡直美得令人心醉。    遠遠就聽到轟鳴之聲,是日朗瀑布?銀色的飛練從陡峭的崖壁咆哮著墜入幽深的谷底,飛騰成一片迷茫,似雪塑浮雕——這真是原始的狂驟。水霧若凝煙冷雨,扯起一幅透明的帷幔,在陽光下閃爍。遙望遠方積雪的山巔,近觀奔流不息的瀑布,便即刻覺得飛揚於眼前的,正是浪漫的雪——白色的精靈。    這裡的風景,恰好與五花海的恬靜形成一種截然的對比。那一些安謐之緒,盡隨了這壯闊氣象而消融得無影無蹤。靜水微波,應是「曉風殘月」者的詠嘆之景;懸瀑飛湍,才是「大江東去」者的歌唱之境.    最愛五花海的寧謐,更喜日朗瀑的獰厲.。清清的九寨溝的水喲,真給我們遊子們以無盡的悠思遐想……

15、時光載著歲月倏然進入仲夏。

透藍的天空,潔白的雲彩,飄著,飄著,慢悠悠地散步。一山一水,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一泓溪水,一介孤亭,一片蔥鬱。一如「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白雲抱幽石,綠蓧媚清連。」的世外桃源。或一種清新,或一種感動,或一縷溫馨,讓喧囂的心靈在安詳而寧靜的桃園中得以澄清,物我兩忘,乃是至勝之境。

遠眺天邊的晨曦,仿似述說新生的故事。人之初,如這般的純真,潔凈。回首往昔,似乎很遙遠,又仿似如昨。走進「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寧靜讓人留戀,曉看「匯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的壯麗讓人不舍,滋生「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情愫讓人憧憬。夜色闌珊處,淡淡的空寂,淡淡的憂傷,淡淡的惆悵襲上心頭,來來回回,低下眉頭,又上心頭。斬不斷的林林種種,一幅模糊的影像,一首未完的詩行,一曲幽怨的笛聲,一波輕漾的漣漪……暗自思量,幾番銘思,憑窗輕倚,任由仲夏雨後略顯清冷的風吹近,吹揚了散垂的三千煩惱的長絲,聽憑落寞如同飄然而逝的花瓣兒,輕攜一縷馨香寂然歸於塵淵。

抖落一身塵土,洗盡鉛華,擺脫羈絆,去尋找那一抹愉悅的寧靜,擁進大自然的懷抱,貼近自然的淳樸,蕩滌靈魂。面對藍天掩映下的巍峨山峰,茂密翠綠的森林,曲徑通幽處的孤亭,潺潺溪水......有些迫不及待,有些一番際緣。縱情山水間,呼吸清新的空氣,嗅著花草的芬芳,零距離,觸摸溪水,清澈透明,掬手可飲。恬靜中忘卻了煩惱,流逝的溪水連同都市的愁緒散遠了。甚有「山水含清暉,清暉能躍人,遊子憺忘歸。」的感慨。幾許縈懷,那「林壑斂暝色,雲霞收夕霏。」,「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野花叢發好,谷鳥一聲幽。」的深幽,還有「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谷靜秋泉響,岩深青靄殘,清澄入幽夢,破影抱空巒。」的愜意,多少為憂傷平添幾分慰藉。

也許,在我看來「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雲」,何不「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我想……我更要……寄情,只為那一片山水。

16、傍晚,夕陽斜照,炊煙裊裊,既有「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的意境,又有「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的景象,更有「煙中列岫青無數,雁背夕陽紅欲暮」的靜雅與悠然。

朦朧暮色中,炊煙飄然,薄似紗,輕似霧,帶著濃濃的詩意與山水畫的浪漫氣息,散發著幽幽的馨香,或許有從遠古飄來的一份神秘,一份自由,一份幽然;或飄向未來的無限,如花的芬芳在空氣中瀰漫,把輕幽,淡然,無拘無束,無所牽伴的那份洒脫發揮到了極至。於是,把心融於這煙霧繚繞之中,便覺置身於美景聖地,遠離那萬丈紅塵,遠離那繁忙紛擾,只有一份清幽,一份恬靜。

綠水、炊煙、青山,透著大自然的神奇與智慧;透著來自遙遠的一份樸素;透著古色古香的韻味。讓人不覺想到人們從古時的鑽木取火到現代城市中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讓心重歸自然,返樸歸真。讓心放下沉重的負荷,有一個休息的驛站,如雲的飄蕭,自由,如霧的神奇朦朧。亦有「千山萬樹綠如織」的意境.那穩健,厚重的山鑲嵌上了一層淡淡的霧,水亦彷彿籠罩了一層薄薄的紗,讓人忘卻一切塵世的紛擾,真正到達物我兩忘的境地。

推薦閱讀:

漢代與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傢具在繪畫中的體現
道教的起源.道教的形成.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隨唐五代時期的道教.宋遼金元時期的道教.明清及近代的道教
漢魏南北朝樂府清賞之十二
南北朝第一明君宇文邕:悲情帝王

TAG:南北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