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角

自孩子降生之日起,父母就肩負著撫養與教育孩子成長的重任。那麼怎樣合理地餵養孩子?怎樣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對孩子進行有效的教育?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怎樣科學地開發孩子的智能?……這一個又一個的問題都需要為人父母者在理論上進行思考,在行動上進行探求,因為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角,培養好自己的孩子,是社會與國家賦予家長的神聖職責。那麼父母如何當好家長這個"主角"呢?

1。盡心儘力看護好自己的孩子。現代社會的父母雙親為了謀生,為了事業早出晚歸,只好把孩子託付給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保姆,有的父母而疏於對孩子的看護和養育,似乎把照看孩子的責任都推給了老人或保姆,這是父母的一種失職。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保姆也許可以把孩子照料得很好,但父母與孩子之間有著天然的、親密的、濃厚的親情,孩子渴望與父母進行親密的身體上的接觸和親切的情感上的交流,這種接觸與交流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而它對孩子成長與發展的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因此父母工作再忙也應盡量抽出一些時間照料一下孩子,滿足孩子心理及生理的需要,並在這個過程中加深親子之情,這將有助於孩子人格的健康發展。

2。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修養。家庭教育的最大特點是潛移默化。在家庭教育中身教重於言教,尤其是孩子年幼喜歡模仿,越是不好的東西,似乎孩子越喜歡模仿,因為他們還缺乏辨別是非與美醜的能力,因此父母應努力提高自身素養,爭取在各方面給孩子做出表率,使自身良好的素質、行為習慣、言談舉止與高尚的人格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3。不斷研究幼兒家庭教育問題。年輕的父母在養育幼小的孩子方面常會碰到一些棘手的問題,如孩子愛哭鬧,孩子任性、無理取鬧,孩子性格孤僻等等,這些問題常令父母手足無措、頭痛不己。要有效地解決孩子的各種問題,父母就要研究幼兒家教問題。研究方法是多渠道的,如:獨立思考、在實踐中摸索出經驗,家長之間相互交流家教經驗與方法,積极參加家長學校的學習、觀看幼兒家庭教育專題片、聽有關幼兒家教的講座、閱讀有關幼兒家教的書刊文章等,通過學習,不斷更新教學觀和育兒觀,掌握科學育兒的知識和家教方法,提高教育孩子的藝術和水平。

4。理智地愛孩子。現在獨生子女多,孩子少,大人多,孩子成了"家中寶",父母對孩子的愛更多、更深了,尤其是那些保胎、難產或求子盼女心切的父母,對孩子更是疼愛有加,有的父母對孩子的愛已失去理智,無原則地遷就孩子,縱容孩子,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等等,這些都會使孩子變得自私、任性、傲氣、霸道,從而將孩子"愛死"、"害死",使孩子這顆稚嫩的幼苗早早地彎曲變形,直至將來"樹大難直",貽害孩子的一生。因此父母應學會理智地愛孩子,對孩子既寬容而又嚴格,這樣才會使孩子的個性得到正常的發展。

5。保持童心童趣。幼兒期的孩子天真爛漫,充滿童趣和豐富的想像。父母若能保持一顆童心就更容易理解孩子、貼近孩子,更容易找到解決教育孩子問題的切入點,比如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遊戲的方法解決問題,這樣效果會更好。例如有個三歲多的孩子早晨不愛按時起床,其母親每天早晨提前幾分鐘和孩子玩"小兔拔蘿蔔"的遊戲,媽媽當"小兔",孩子當"蘿蔔","小兔"摸摸、聞聞、嗅嗅"蘿蔔",再說上幾句溫柔而童趣的話:"這個蘿蔔好大好香啊!我看這個蘿蔔一定長成了,讓我把它拔起來吧!"這樣不到幾分鐘孩子就被逗醒了,臉上帶著甜美的笑高高興興地一躍擊起,於是母子共同迎來一個甜蜜而愉悅的清晨。這樣堅持了一段時間,以後孩子已能自覺起床了。

6。尊重孩子。有的父母認為孩子年齡小,隨便訓斥、打罵;有的父母把孩子當成和中的"橡皮泥",任意捏揉,對孩子缺乏應有的尊重。其實,孩子雖小,但卻有著自己獨立的人格和個性,父母應尊重他們,如:允許孩子做出自己正當的選擇;讓孩子把話說完並注意傾聽;允許孩子有不同甚至反對的意見;允許孩子犯錯誤;與孩子平等交談;尊重孩子選擇朋友和的權利;對孩子做的事情表現出興趣;賞識孩子的才能;愛惜孩子的東西,徵求孩子對某個問題的解決辦法;不浪費孩子的時間等等。

7.不做全能的父母。提供時間和機會讓孩子學習生活自理方面的技能,給孩子表現自身能力的時機,放手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父母不宜充當"全能"的角色,否則樣樣包辦代替,必然會剝奪孩子動手動腦的機會,使孩子變得"弱智"、無能。父母在必要時可裝"傻",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增強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信心。

8.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家庭和幼兒園共同承擔著教育孩子的責任,家庭和幼兒園應相互配合,共同協作,步調一致,才能發揮教育的合力,使教育效果更好、更顯著。有的父母認為,孩子已入幼兒園,一切都不用太操心,因而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全部推給幼兒園老師;有的父母認為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無關,不注意配合幼兒園的教育目標對孩子進行教育,如幼兒園重視對孩子的禮貌教育,孩子回到家中對父親說"謝謝"等禮貌用語,父親卻冷冷地帶著嘲諷的意味說:"去,去,去!在家裡別來這一套。"弄得孩子不知所措。其實,為共同教育好孩子,父母應與幼兒園老師攜手共議,為孩子美好的明天而深謀遠慮。另一方面,父母、父母與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之間也應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如果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有分歧,當著孩子的面一個打一個寵,一個嚴厲批評一個溫柔袒護,或是夫妻之間相互指責,這些都只會使孩子是非不清、無所適從,使教育效果甚微甚至事與願違,長期如此,易造成孩子的兩面性,使孩子學會鑽空子,見風使舵,欺軟怕硬而不利於孩子人格的健康發展。在此有必要提醒父母,如果對孩子的教育有分歧也應背孩子相互協商,不要當著孩子相互拆台;父親要幫助母親建立起對孩子的威信,母親亦然。


推薦閱讀:

什麼契機讓你發覺自己是個丁克?
家庭魚缸應放在什麼位置?
為什麼離婚的越來越多了?
窮人家孩子,女友非要我爸媽給還貸款?
一窩小奶狗的故事

TAG:教育 | 家庭教育 | 父母 | 家庭 | 主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