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老人久病在床,兒女卻盼早死早解脫:誰能給老人最後的尊嚴?

-1-

一周前的一天晚上,因腦梗癱瘓在床快一年的李奶奶,終於耗盡了人生最後一點力氣,永遠地離開人世。

李奶奶彌留之際,三個兒子站在病床前傷心落淚,哭著喊著媽媽不要走,你走了以後我們就再也沒有媽媽了。

辦喪禮的三天時間裡,三個兒子披麻戴孝,跪在老媽媽的靈前,哭到不能自己,親朋好友去勸解他們不要哭了,他們都控制不住繼續哭。

那一刻,他們是真的傷心的,畢竟從此以後真的成為沒媽的孩子了,但是更多的應該是一種解脫,終於不要再為誰照顧媽媽多一點扯皮打架了。

有鄰居看到三個兒子哭得傷心的模樣,小聲嘀咕:「這些不孝順的兒子現在知道哭了,老媽媽在世的時候,咋沒見他們孝順呢?一個個恨不得老媽媽早死早解脫呢!」

李奶奶癱瘓的日子不到一年,可是三個兒子卻已經吵了無數次的架,動手打起來都不下五次,原因只有一個,誰都不想照顧老人。

李爺爺一輩子被李奶奶照顧慣了,連一碗粥都不會煮,更何況他自己身體也不行,手抖得厲害,根本沒有辦法照顧老伴。

李奶奶一日三餐需要特意做,因為她只能吃流食,還要人喂,大小便需要人清理,李爺爺就這樣哆哆嗦嗦地照顧著,一邊照顧一邊罵兒子沒良心。

三個兒子都要打工掙錢,三個兒媳婦跟老人關係也不好,誰也不願意伸手幫忙,李奶奶經常眼屎糊滿了眼也沒人幫著擦一擦。

老三家掏錢買葯還有尿不濕,堅持了三個月就沒有下文了,老二媳婦幫忙給婆婆洗澡,洗了幾次就再也不願意了。

老大家乾脆裝聾作啞,兩口子出去掙錢,跟人說自己身體也不好,沒有辦法照顧老人,這樣沒良心的兒子也是少見。

現在好了,李奶奶解脫了,不用在這冰冷的人世間受罪了。

三個兒子也解脫了,又變成有商有量的好兄弟了,老人何其悲苦,這世道何其悲涼!

老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

古人誠不欺我,當一個人久病在床,真的不要指望兒女有多孝順,只盼著你早死早解脫。

-2-

有人或許會說,李奶奶的不幸只是個別情況,更何況李奶奶沒有女兒,她要是有女兒照顧,肯定不會早早離世的。

那我再說一個真實的事情,有一位83歲的老奶奶,前兩周因為糖尿病併發症,加上天冷引發腦梗,被送進醫院緊急搶救。

在搶救的兩天時間裡,醫院下了好幾次病危通知,並且告知家屬,老奶奶內臟器官都已經大面積萎縮,估計時日不多了。

於是兒女們給老人提前把壽衣準備好,就等著老人咽氣辦後事。

可是老人的生命力很頑強,一個星期的時間就從重症病房出來了。

四個女兒都很孝順,一起陪在醫院照顧老人,一個兒子承擔了所有的醫藥費用,兒女們齊心協力在挽回老人的生命,期望老人能多活些日子。

現在,老人的生命體征日趨平穩,開始進食,從每次只能喝一口水,到能喝小半碗水,現在已經能喝半碗粥了。

本來昏迷的老奶奶也逐漸清醒過來,從誰也不認識到跟兒女嘮嗑,還能把一口痰吐得老遠,可見老人的身體正在恢復中。

兒女們經過了這段時間的折騰,都累得夠嗆,尤其是每天晚上的陪夜,凌晨要看著輸液的水,還要扶著老人上廁所幾趟。

老人身體虛弱,汗出得多,要經常換內衣,每一次都要幾個人一起弄,否則真的搬不動老奶奶130多斤重的身體。

家裡親朋好友關心老奶奶現在什麼狀況了,一個女兒慢悠悠地說,反正壽衣都準備好了。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白,就等著老人咽氣呢。

這才一周多的時間,親生的女兒都已經不耐煩了,是不是感覺很現實?老人要是聽到女兒這樣說,心裡會作何感想?

-3-

前一段時間,有一則新聞說有一個在外打工的兒子問父親:「你到底死不死啊?我只請了七天喪假!」這句話多絕情多冷血!

兒子請假回家看望病重的父親,兩三天過去了,父親仍沒有死,在兒子問出這句話後,老人隨即選擇自殺,兒子給老人辦完喪事後繼續出去打工。

生活有很多無奈,誰都在為掙一口飯而四處奔忙,疲憊不堪的生活讓我們忘記了侍奉父母,別提噓寒問暖了,就連什麼時候死都得看兒子有沒有時間。

2013年7月1日起,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正式開始實施,曾引起熱議的「常回家看看」正式被寫進法律,當時就引起全社會的關注與討論。

新法規定,家庭成員應該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問候老年人。

國家制定這樣的法律的初衷是好的,就是希望為人子女多關心關心老人的生活,不要讓老年人晚景凄涼,更不要讓老人在孤獨絕望中走向人生終點。

2017年年初,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數據: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23086萬人,佔總人口的16.7%;65周歲及以上人口15003萬人,佔總人口的10.8%。

按照聯合國的傳統標準,一個地區60周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的10%,新標準是65周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的7%,即該地區視為進入老齡化社會。

這組數據告訴我們,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龐大的老年人口的養老問題已經凸顯,國家正在積極制定各項政策幫助老年人安度晚年。

只是,國家再怎麼出台政策,也抵不上不孝順的兒女們盼著老人早點歸西的那份薄涼。終究中國的老人們是想養兒防老的,卻沒有想到最盼著你去死的就是你的兒女。

-4-

梁實秋在《雅舍小品》中說,其實「養兒防老」、「我養你小,你養我老」的觀念,現代的人大部分早已不再堅持。

羽毛既豐,各奔前程,上下兩代能保持朋友一般的關係,可疏可密,歲時存問,相待以禮,豈不甚妙?

這種兩代人之間朋友一樣的關係當然有,但是只存在於老人身體健康而且生活能完全自理的情況下,當成朋友相處自然輕鬆。

當老人卧病在床,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的時候,是不可能還「相待以禮」的,你可要伸出雙手給老人喂飯,擼起袖子給老人洗澡的。

這種伺候人的活兒,干一天可以,干一個月沒有不喊累的,幹上一年半載那更是不容易,所以才會有「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大實話呀!

現在,很多人經濟條件好了,自己工作又忙,根本沒有時間來照顧老人,那麼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花錢雇保姆來照顧老人。

在很多兒女的眼中,老人就是家庭的累贅,尤其是需要照顧的老人更是如此,他們恨不得離老人越遠越好,當然早點死了最好。

我這話說得似乎很絕情,但是你放眼看看現在老人的生存處境,尤其是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的處境,就知道這是現實,赤裸裸的現實。

-5-

關於養孩子,曾有這麼一段雞湯文非常流行,這段話是這麼說的:有沒有想過,你要孩子是為了什麼?傳宗接代?養兒防老?

剛看到書里一個很感動的答案說:「為了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參與意味著付出與欣賞。」

孩子不求完美,不用替我們爭門面,不用為我們傳宗接代,更不用幫我們養老。我們只要這個生命存在,讓我們有機會和ta同行一段。

是不是很唯美的感覺?我們養孩子只是為了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而不用幫我們養老?

這個作者如果當時躺在床上不得動彈,他會這麼說嗎?

漂亮的話誰都會說,但是事情臨到頭上才知道,說是一回事,怎麼做又是另一回事。

我問自己,如果是我的父母需要我衣不解帶地照顧,我能做到一點厭煩的情緒都沒有嗎?

我覺得很難,這是心裡話。

我再問自己,如果是我自己卧病在床,我最想要誰來照顧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我兒子,因為他是我生的,他有照顧我的義務,我也最依賴他。

再深入想一想,我現在要忙工作忙孩子,讓我整日整夜守在老人身邊,我真的做不到,這個時候我會慶幸有姐姐和弟弟跟我一起分擔。

當我需要兒子全天候照顧我的時候,我肯定也不忍心扔下工作扔下家庭,畢竟中年的他正是事業上升期,我不忍心多牽扯他的精力。

這樣換位思考,讓我能理解一些兒女希望久病在床的老人早死早解脫的想法,但是我不認同他們的做法,因為真的很喪良心。

-6-

做父母的辛辛苦苦把孩子養大,等父母老了動不了了,孩子就負責給父母養老。

看似很公平也很和諧的兩代人的關係,但是真的能做到的能有幾人?父母在照顧小嬰兒的時候,會覺得嬰兒拉的屎都是香的!

你會情不自禁地親親小嬰兒嬌嫩的臉,甚至會親親他的小屁股,因為小嬰兒哪兒哪兒都是粉嫩的,惹得你不得不愛。

但是,當你在照顧一個垂暮的老人的時候,你會發自內心地想要親親老人嗎?那老人斑叢生的臉,你根本不想碰到吧?

即使很多非常孝順的兒女能把老人照顧得無微不至,但是大部分都是出自責任感,而不是內心真的有多愛老人,因為自古恩往下走呀!

這其實就是很多人不願意照顧老人的根源,又臟又臭,又累又苦的事情,誰能願意做呢?能做的到的那是真的很孝順的兒女了。

但是話說回來,即使照顧老人非常艱難,這也是為人子女應盡的本分,父母把你養大,你就有養父母老的義務。

老人傾其一生把我們養大,為我們遮風擋雨一輩子,當他們躺在床上動彈不了的時候,我們應該盡心儘力給老人養老,給予老人最後的尊嚴。

-7-

曾有這樣一段話,說得很實在,也說出了父母和子女兩代人之間的關係:

1歲孩子把屎尿拉褲子里往往被原諒,而80歲老人則會被責備;1歲的孩子不愁沒人餵養,80歲的老人卻擔心沒人贍養。

孩子怎樣成長,老人就怎樣退化。

他們沒有「痴呆」,只是回歸孩子的狀態。當他們忘記往事,忘記如何吃飯,忘記如何說話,請耐心對待。

這就是生命的輪迴,這是上天給子女回報父母的機會,我們應該珍惜。

當爸爸媽媽老了,請握住他們的手,陪他們慢慢走,就像當年他們牽著你的手一樣。

當父母真的不能照顧自己了,也請你像當初他們照顧你一樣照顧他們。

即便有一天他們走了,也不能讓他們丟失最後的尊嚴。

-End-

推薦閱讀:

夫婦本是前緣,善緣,惡緣,無緣不合。兒女原是宿債,
父母嘮叨,兒女煩怎麼辦?
閨女,別嫁太遠了。(兒女都該看看)
【原創】享受母愛,是兒女們最大的幸福!
兒女們和爸媽的那些趣事!!

TAG:尊嚴 | 兒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