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身穿耳洞也會傳染肝炎病毒

2010-05-05 14:07:0321CN生活頻道

標籤:肝炎丙肝乙肝世界肝炎日摘要:2010世界肝炎日即將到來,儘管公眾對肝炎疾病認知不斷提升,但仍然還有一些人是一知半解。近日時尚前衛的莉莉就樂不起來,被確診為肝炎後她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既沒有家族遺傳史,也沒有接受過輸血,更沒有免疫性疾病,怎麼會就會得了肝炎呢。在詢問了莉莉的生活上行為習慣後,醫生告訴莉莉,其實肝炎疾病傳播的三種主要途徑在日常生活中有著許多表現形式,像時尚美眉熱衷的紋身、穿耳洞等這些看似與肝炎不搭邊的行為,實際上是潛在的肝炎病毒傳播途徑。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 庄輝教授【2010年5月4日 廣州】全球約每12個人中就有1個是病毒性肝炎感染者,肝炎疾病嚴重危害公眾健康,已成為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在近日強生醫療世界肝炎日媒體開放日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肝病學會名譽主任委員庄輝教授提醒,公眾要警惕日常生活中肝炎病毒傳染的高危行為,高危人群應儘早去醫院主動檢查,特別是針對丙肝這個「潛伏高手」,其癥狀具有較強的隱蔽性,潛伏期可達20年之久,早檢測、早發現至關重要。紋身、穿耳洞也會傳染肝炎病毒?生活中一些看似「安全」的行為,其實暗藏危機,倍受時尚人士們熱愛的紋身、針灸,其實也能傳播肝炎病毒。此外,一些家庭中有共用剃鬚刀、牙刷等器具的習慣,如果其中一人帶有肝炎病毒,其他人被傳染的風險就大大增強。肝炎是肝臟炎性疾病的總稱,乙肝和丙肝是常見的兩種肝炎。乙、丙型肝炎主要通過母嬰、血液、性接觸傳播,而不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傳播,所以日常接觸,如握手、擁抱、一起工作、吃飯等不會傳播。庄輝教授介紹說,乙、丙型肝炎的三種主要的傳播途徑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表現形式,就拿血液傳播來說,並不是只有輸血才屬於血液傳播,像抽脂、割雙眼皮、穿耳洞、修腳等一些創傷性或皮膚黏膜損傷性美容項目,在操作中都會或多或少接觸到血液,一旦器具未經嚴格消毒,被傳染的風險就會成倍放大。我國肝炎患者人數眾多,國家非常重視肝炎疾病的防治,積極推動肝炎疾病知識宣教活動持續深入開展,鼓勵通過宣傳引導,幫助社會公眾全面正確了解肝炎疾病知識,形成了有利於病毒攜帶者就業、入學的良好社會氛圍。對此,庄輝教授表示,我國在肝炎疾病知識宣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和社會的廣泛認可,並積累了一些經驗,同時,作為肝炎疾病的高危人群也應該加強自身健康管理,做到早預防、早檢測、早治療。一方面從傳播途徑著手,避免肝炎病毒傳播的高危行為,阻斷傳播途徑是預防肝炎疾病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要積極主動檢查,及時掌握自身的身體狀況。肝炎肆虐 警惕「三部曲」肝炎疾病的肆虐給個人、家庭、社會都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已成為影響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點疾病。肝炎病毒一旦入侵體內,除了快速破壞肝臟功能外,還會大大削弱肝臟的免疫力,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當肝臟的免疫系統無法抵抗病毒侵襲時,肝炎疾病的一系列癥狀就會出現,如果肝炎疾病得不到及時控制會不斷惡化,從而威脅患者健康。有關研究發現,80%-90%的肝癌患者都經歷了「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三部曲」。慢性乙肝如果不經治療,很多患者會發展為肝硬化、肝癌,最後發展為肝衰竭而威脅到患者的生命。相對於乙肝來說,丙肝更容易發展肝硬化、肝癌。由於丙肝癥狀具有較強的隱蔽性,普通人在丙肝早期很難自我察覺,潛伏期可達20年之久,是個實足的「潛伏高手」。然而,無癥狀並不代表它沒有危害,丙肝病毒會使肝臟發炎併產生疤痕,這也是丙肝比乙肝更容易轉歸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原因之一。我國乙肝患者人數眾多,人們對乙肝比較了解,而對同為病毒性肝炎的丙肝,尚缺乏較多認知。庄輝教授指出,由於患者本身對於丙肝的警惕性往往不及對乙肝那麼強烈,致使大多數人沒有形成主動去醫院做丙肝篩選檢查的意識,這導致許多丙肝患者在肝炎、肝硬化才被發現。丙肝可治癒 1毫升血原形畢露肝炎患者往往會出現疲倦、反胃、食慾減退、肌肉關節疼痛、皮膚搔癢(未出現皮疹)、記憶力減退等身體上的細微變化。庄輝教授介紹說,上述癥狀容易被患者忽視或者與其他疾病混淆;確認肝炎疾病也不能單單看癥狀,應當儘早去醫院接受正規的檢測。早發現、早治療將大大提升肝炎患者生活質量,與乙肝不同的是,丙肝如果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治癒的可能性可達七、八成。庄輝教授建議丙肝高危人群應加強重視自身健康,去醫院主動檢查,其實1毫升的血液就足以使丙肝病毒原形畢露。然而我國肝炎病毒主動檢測率很低,許多患者是在其他醫療活動中被查出患有肝炎疾病。對此,庄輝教授表示推動肝炎疾病傳播知識和最新診斷技術知識的普及尤為重要,這還需要我們做出不斷的努力。12-07-28
推薦閱讀:

還記得當初陪你紋身的那個人嗎?
古代追星實錄:吃灰、紋身、穿同款……
【紋身素材第227期】十二星座紋身之射手座??
震撼!全球強人的另類解剖紋身

TAG:耳洞 | 肝炎 | 紋身 | 病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