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民間禁忌(頁 1) -

客家人的民間禁忌客家人的民間禁忌 禁忌是人們出於對某種神秘力量的畏懼、基於某些經驗、觀念和情感而形成的行為指向和行為方式上的自我限制。 客家民間有許多禁忌。例如: 1、春節禁忌。 春節禁忌也稱「過年禁忌」,指十二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一個月的禁忌。 春節本來出於對「年」的禁忌。鄧雲鄉《紅樓風俗談》(中華書局1987年版)謂「年」字,按古文的寫法,是一個象形字,有頭有尾 ,腳向四面伸開,像一個大壁虎。據說是一種很可怕的爬蟲,一歲之中,人家不遇到它,最好了,便平安無事度過了,因此燒一堆火,弄了一些好東西大家好好吃一頓,以示慶祝,這就叫做「過年」。後來,歡慶除舊迎新的歲首,就變成現在的「新年」和「過年」。 在傳承過程中,春節禁忌所包含的畏懼和迷信的色彩漸為人與人之間皆大歡喜、互相愛護的情調所取。 客家俗話說:「入哩年界(年關)禁忌多」。客家民間奉行的春節禁忌包括:禁打罵小孩;禁打碎器皿;禁講粗話惡語。張祖基的《客家舊禮俗》謂:「初一該日特別謹慎,唔敢講惡話罵人,也少人出門,若使在初一早晨碰到好的事情、聽到好的話,就作為系一年的好兆頭,作為今年會利市。所以碰到人,就互相恭賀,講各樣的好話」;忌用不吉利的字眼,如病、死、苦、貧、災、亂、荒、殺等;初三日忌出門訪友,初三各家都習慣掃倒垃圾,送出屋外空地或河邊去,喊做送窮鬼。因此這日少人出門;忌用針線,尤其忌在廳堂做針線活。 2、數字禁忌。 客家民間舊時禁忌四、六、七、八及初五、十四、二十三(舊稱月忌日)。幼兒四歲,稱兩雙歲,「四」與「死」諧音,故忌而諱之。客家人對數字「七」也很禁忌,正月初七日吃「七樣菜」就是一個典型例子,除了因七樣菜的諧音象徵表示人們祈願聰明勤勞、幸福長久之外,還隱含著人們對「七」這一數字的禁忌。因為在客家話中「七七八八」就是麻煩的意思。客家人的喪葬習俗中有「走七」、「七七」、「四七」、「做七」 禁忌之俗,也反映了客家人對於「七「的忌諱。「走七」俗稱「撞七」,報喪後第28天(俗稱「四七」)忌逢農曆初七、十七、二十七,「撞七」則須舉家走避,俗謂「撞三沒撞四,撞得生人沒點氣」;「七七」(即報喪後49天)內禁孝子孝孫理髮;忌碗筷疊放以防喪事層出不窮。「四七」俗稱「妹子七」,有孝女備物祭奠的風俗。「做七」是指從死者去世那一天算起,每七日,孝子孝孫即須穿著孝服備牲醴拜靈,又稱「篩七」。以「三七」、「五七」、「圓七」(即七七)為大七,一般中上家庭,常備牲醴果品等延僧誦經,儀式如同臨喪「做齋」。 此外,每月的初五、十四、二十三,舊時稱「月忌日」(即每月之忌日),俗語謂:「初五、十四、二十三,且婆有銀莫去擔」、「初五、十四、二十三,老君灶里不煉丹。」凡逢舊曆七、八之日,鄉間不相親,有「七不出行,八不回家」的規矩,如客家歌謠所唱「初一就系初一頭,初二還系新年頭。初三就系窮鬼日,初四就系妹家日(回娘家)。初五又話出年卦,初六又喊嬲一日。七不去,八不歸,九九十十看打獅。十一十二龍燈到,索性月半正來歸。」 3、生育禁忌。客家民間有「六月六,伯勞掰伯母」之說流行,認為六月六日出生的孩子將禍及父母,故有所禁忌。 中國民間舊有「忌舉五月子」的說法,《史記·孟嘗君傳》記云:「五月子長與戶齊,將不利其父母」;《宋書·王鎮惡列傳》亦記:「鎮惡以五月五日生,家人以俗忌,故令出繼疎宗,猛(鎮惡祖父)奇之,曰:『此非常兒,昔孟嘗君惡月生而相齊,是兒亦將興吾門矣!』故名為鎮惡」。客家民間「忌舉六月子」可能是從「忌舉五月子」移易而來的。 客家民間舊時還有「胎神」之說。廣東興寧羅姓編造的《通書》內「每日都寫明胎神佔在某處」。 客家民間的孕婦禁忌,有的同「胎神」之說有關,有的卻是有益的經驗。客家民間的孕婦禁忌包括:禁食羊肝、鯉魚、狗肉、兔肉、雀肉、山羊肉、蝦蟆、黃蟮等,據說這類食品將引起災、病因包括破相如「兔唇」等);忌跨牛、馬繩,據說牛馬皆懷胎12月而產,孕婦跨過牛馬韁繩,將引起難產;忌坐「木馬」,木馬即木匠工作時常用的木架,據說孕婦坐了木架,木匠蓋的房子就不吉利,這裡有輕視婦女的「不潔」的觀念在作祟;忌孕婦並排而坐,據說這樣會影響胎氣。 4.日常生活禁忌   衣服忌反著穿。反穿衣服如穿孝服,表示家中服喪事。   食飯挾菜忌用筷敲擊盤碗,用筷子敲擊盤碗是乞丐討吃的手法,也是逗狗貓等畜牲進食的訊號。同時忌將筷子豎插在飯菜碗上,這是祭死人的方式。 住房內擺設眠床忌正對屋頂橫樑。認為橫樑壓頂預凶,且易生惡夢。床位不可直向房門,也不宜腳朝門口睡覺,這是喪事象徵。 出門辦事忌逢「三煞日」、「空亡時」。   生了小孩不直呼生了,稱「供」了或「輕」了,「產」了。   老人年老了不宜直呼「老」了。「老」了是死的代名詞,宜呼年歲多了或年歲高了。   探病時間忌在下午、晚上和農曆初一、十五日。下午諭日已過晝,晚上諭日落西天,初一、十五日是敬神祭鬼的日子。問訊病人忌直呼病字,宜問「那時不自在?」「那裡不自然?」稱小兒病了叫「不乖」。   死人忌逢農曆初一、十一、二十一。死後七天逢七叫「撞死」,認為家中會鬧「風煞」。逢七的當天,全家人和共屋的鄰居都要清早離家出外「避煞」,午後才能回來。   忌用豬、貓無償贈親友。客家俗諺「豬來窮、狗來富、貓來帶麻布」之說,帶麻布是指要穿孝服,不吉利。即使對方收了狗貓也要回贈禮物才算吉利。   路遇不認識的中、青年婦女問訊,忌稱「大嫂」、「大嬸」、「伯母」、「叔娘」之類稱,宜稱「大姐」或「細妹」。否則易錯稱得罪人。「胞衣」保密。胞衣,即嬰兒胎盤,在梅州客家地區,人們十分珍視自己的「胞衣跡」(埋藏胞衣的地方),歷來有對嬰兒的「胞衣」保密的習俗,每當嬰兒出生後,嬰兒胞衣 只有當祖母的才有權處理(如果祖母不在,則由父親處理,)一般是將胞衣埋藏於自家祖居地範圍內,埋藏胞衣的地點是永遠保密的。 舊時紫金民間多忌諱:烏鴉叫,烏鴉為鬼馬,叫了必有人死。忌黃昏雞啼。有一更(啼)火(失火),二更(啼)賊(失竊)之說。忌母雞打鳴。謂母雞啼為陰陽顛倒,陰盛陽衰,主禍事,家門不吉。忌耳朵發燒。有「左耳燒財(破財)」、「右耳燒事(禍事)」,「兩耳燒沒點事」之說,有人耳燒時,撕紙一張,中間挖空,套於發燒之耳,謂之「戴紙枷」,說是可「避邪」。忌眼皮跳,說是「眼皮跳,有路跑」(指有事要跑路)。忌屍體入屋,認為「冷屍入屋敗到篤(底)」,故身死異地者,只能停屍於屋檐下。孕婦忌看怪相聽怪聲,看了、聽了怪相、怪聲,會產怪嬰。有「看猴生猴,看伯公生伯公」(指泥菩薩)之說。忌說「血」字,客家話「血」、「黑」同音,故豬血稱為豬紅。做屋忌說上樑,客家話中「上、喪」諧間,故上樑稱「升梁」。忌大年初三作客,大年初三為「窮鬼日」,此日有客上門,則客為「窮鬼」,主人一年不吉。 佛岡客家人雖然長期與講白話的民系雜住,但仍然保留許多傳統的禁忌:忌開口罵人「X你媽」!常因吵架時罵了「X你媽」而引起鬥毆,因為這句話侮辱了人的母親,太令人難忍。忌做客坐橫頭(即靠屋尾台桌那行座位),因為那一行座位要讓給主家長者坐的。忌新生兒安的名與長輩同一名,特別是不能跟直屬長輩同一名。   揭西的客家地區,孕婦若遇親人逝世,送葬戴孝時腰身不縛麻皮。凡辦各種大小喜事或其它工作都不要見到孕婦,認為被孕婦遇著或看了會不吉利。小孩不能讓孕婦抱,認為抱後小孩會多災疾。釀灑、蒸各種糕、蒸米干,制米乾糧(米干是用糯蒸熟,晒乾後炒,加白糖,麥芽等製成米枋糖塊:稱米干。河婆、五雲、上砂,下砂等鄉鎮,每年過春節,都有制米干糖的習俗)等,也不能讓孕婦到場,認為被她看了,米干糖會鬆散不成塊。母豬,母牛產子或啼後不滿月,也不能讓孕婦看到,否則,豬、牛子會多病。新娘的床沿或嬰兒睡的眠床邊沿,孕婦不可亂坐,坐了會引起他(她)們夫妻不和或小孩多災疾。孕婦睡床上的被席,枕套、蚊帳等,洗時不用沸水燙,怕燙傷了「胎神」。 揭西有些姓氏與某種動物的名稱同音,這一姓氏的人,就會給這種動物另起一名稱,以免犯諱。揭西河婆一帶的姓氏雖然未滿百姓,但也不下七八十姓之多。其中也有一些姓氏與某種動物或言詞避諱。例如楊姓人就把「羊」稱作「幼毛」,把宰羊說成是「宰幼毛」,把山羊稱作「黃京」;黃姓人把黃牛稱作赤牛或沙牛;馬姓人就把馬說成「四腳」;朱姓人就把豬叫作「肥貨」……除此以外,姓溫人就不說「豬瘟」「雞瘟」;姓謝人就不喜歡人對他們說「感謝」,而應說「多謝」,因為客家話「感」與「減」同音;姓劉的人就不說「割瘤」;姓古的人就不說「打鼓」;姓壯的人就不喜歡聽「裝死」一詞;姓羅的人也不喜歡聽「爛籮」或「壞籮」等名稱…… 因此在與揭西人交往時,如不懂這些忌諱,就會引起誤會並因此而帶來不愉快。來源:中國民俗網

dearwhw 發表於 2008-3-23 22:38

客家人的飲食習俗客家人的飲食習俗 梅州客家人的飲食習慣為一日三餐,主食大米飯。舊時,早上用鍋煮飯,用笊籬將飯撈起,盛於「飯甑」中,供一天吃。其次有芋頭、木薯、粟等。 一般人家平時食菜以青菜為主。菜味喜肥、喜咸,吃豆腐以「肥、咸、燒」為佳。農村家家戶戶腌有鹹菜,製法是用芥菜晒乾,用鹽「擦」(腌)之入瓮,將瓮口用菜葉封緊。這種鹹菜是農家菜桌上的常見菜。烹調食品講究色、香、味,佐料備有鹽、醬油。姜、糟、蔥、蒜、辣椒、醋、糖、胡椒、味精、薯粉等。客家人喜吃燜狗肉。縣城及鄉村小集鎮多有狗肉攤檔。有「夏至狗,吃了滿山走」和「冬至羊,夏到狗」之鄉諺。舊時,有「狗肉不上台盤」之說,意即宴席菜色中不能以狗肉出桌。此俗早已破除。現在盛行的「狗肉火鍋」,是宴席上的佳肴。 鹽局雞、釀豆腐、扣肉、肉圓等,都是久負盛名、別具客家風味的傳統食品,至今盛傳不衰。其中鹽局雞肉嫩、味香、清潤滋補,是客家宴席上常用名菜。 鹽局雞的來歷,相傳是從伏羲氏教民庖犧、把鮮魚裹上泥巴投進火中烤的故事演化而成的。又傳說在好幾百年前,一位長樂(現五華縣)商人從外地買了一隻肥雞,準備帶回家中過春節,但路途遙遠,活雞不易攜帶,便將雞宰凈用鹽包封在包袱里。行至半途,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找不到吃的,只好學著家鄉叫化子的辦法,把雞用紙包住,再糊上泥巴放進火堆中煨熟來吃,出乎意料,這樣弄出來的雞肉味道非常好!後來,這種食法被不斷改進,成為客家傳統名菜。製作方法是:原料 肥嫩雞一隻(重2斤左右)。薑片2錢、蔥條2錢、香菜5錢、精鹽2.5錢、味精1.5錢、八角末5分、芝麻油2分、沙薑末5分、熟豬油2.5錢、花生油3錢、紗紙2張。製法 1.用火燒熱炒鍋,下精鹽8分,燒熱後放入沙薑末拌勻取出,分盛3小碟,每碟加入豬油3錢,供佐食用。將豬油1兩半、精鹽1錢和麻油、味精調成味汁。把紗紙1張刷上花生油待用。 2.用旺火燒熱炒鍋,下粗鹽炒至高溫(鹽略呈紅色)時,取出1/4鹽放入沙鍋內,把雞放在鹽上,然後將餘下3/4的鹽蓋在雞面上,加上鍋蓋,用小火局、約20分鐘至熟。把雞取出,去掉紗紙,剝下雞皮,將肉撕成塊,骨拆散,加入調味拌勻,放在碟上,砌成雞的形狀,香菜放在雞的兩邊即成。食用時佐以沙姜油鹽。按此法製作的鹽局雞,皮爽肉滑,骨香味濃,開胃適口。 釀豆腐用鮮豆腐、瘦豬肉、少量海烏鹹魚或雞蛋作原料或燜或煮,有的將豆腐煎成半赤,稱紅燒釀豆腐。釀豆腐的用料豐儉由人,而配製技巧卻有講究。豆腐要選用質體鮮嫩而富有彈性的石膏豆腐為佳;配料:五花靚豬肉、大烏鹹魚、蝦米、火迪魚乾、香菇、豬油、豉油、薯粉、胡椒、精鹽、蔥花、芫荽各適量。先將上述配料搗碎、拌勻、調味,製成肉餡,然後將肉餡釀入切面長方塊(或切成三角塊)的豆腐里,最後,將釀成的豆腐放進熱油鍋中用慢火煎煮至半熟,再加適量湯水煮至熟透。食用時用薯粉味料打底,撒上蔥花、芫荽、胡椒粉。吃釀豆腐時,一定要趁熱,用鮮油脈菜(生菜)包著吃,這樣吃不但別有情趣,且才能真正品嘗出釀豆腐的風味。 紅菌豆腐,在梅州市平遠縣的仁居鎮,有一種當地所特有的傳統民眾食品「紅菌豆腐」。這種紅菌豆腐是用製作豆腐以後的豆腐渣作原料,將豆腐渣攤在竹箕上,放在陰涼處,數天後豆腐渣上就長出一層曙紅色的菌。用這種紅菌豆腐配上豬肝、瘦肉煮湯,非常鮮美可口,是當地群眾節日喜慶、款待親朋不可缺少的佳肴。據說,只有仁居這一方的水土、空氣,才能培育出這種紅菌豆腐來。 扣肉,將三層瘦豬肉煮熟後,拌上醬油,放進滾油鍋中炸酥,稱「響皮扣肉」,然後切成長方塊盛於碗內,上鋪梅菜(或鹹菜乾)再放進鍋內,用文火蒸爛,食味鮮美。 肉圓是用鮮肉剁成肉泥,加入薯粉、胡椒等佐料,擠成丸子,用豬肉上湯慢火煮熟,嫩滑、爽脆。 炒雞酒又叫姜酒雞,是產婦月內必食的營養補品,產婦從分娩後的第一餐開始,至滿月的三十天內,必須以姜酒雞作為主食。炒雞酒用雄(閹)雞炒姜,配以糯米黃酒共煮,營養豐富,有去風、活血之功效。初生子必以姜酒送外家,饗同宗,名曰「送姜酒」。問懷孕之信息,俗稱「姜酒香否」?陳白沙老先生有詩句云:「隔舍風吹姜酒香」,即指此俗。炒雞酒的用料要求嚴格、製作方法簡易,對產婦的功效非同一般。   用料 三斤以上的大閹雞一隻(產後第一天須用大雄雞)、老薑三斤、老紅??一兩、花生油4兩、炙熟的糯米酒三斤,紅糖1斤,精鹽少許。   製法 1.將雞宰凈、斬塊備用。2.將老薑搗成碎粒,在炒鍋中炒至焦黃,然後加少許花生油將姜粒炸香,盛起備用。3.將雞塊在油鍋中炒干炸赤,拌入姜粒、紅曲、糯米酒、紅米糖和適量的鹽及清水,煮沸後盛入砂煲,用文火燉至爛熟,即可食用。   按此方法製作的姜酒雞,味辛甜而醇香,有開胃生津、祛寒濕、通經絡、和五臟、活血去瘀、滋陰益腎之功效。故客家婦女經產後進補,多體魄壯實。   蘸仔鴨,是夏季美食。當5至7月,仔鴨(嫩鴨)上市時,將鴨宰殺,去內臟,洗凈,燙熟,用新鮮豬油抹一遍,切成長方小塊,然後蘸以姜油、金不換或蒜仁醋,風味獨特。 板食。板食因時令不同而在變化。如:一年四季皆有的常見板食老鼠板、板皮等;過年時,家家戶戶製作甜板、煎板;春秋兩季稻穀收成季節常見用新米製成的味酵板(豬油板);夏天特有的仙人板。   「仙人板」雖被稱為「板」,實屬涼粉凝膠一類的食品。是用盛產於粵東山區的一種「仙人草」熬制而成。由於只需用少量的「仙人草」就可以做出比「仙人草」重量多十幾倍的板來,有如仙術般的神奇,因此,人們便將用這種「仙草」製成的食品稱作「仙人板」,製成的「仙人板」呈黑色凝膠狀,食用時可盛於碗中,用小刀搞碎,配以蜂蜜(或白糖)和香露,甘、香、韌、滑而又帶有「仙人草」特有的香味。既能解饑渴,又有清熱驅暑、助消化、降血脂、治糖尿病等多種功效。  「清明板」屬葯板一類,是客家地區具有特色的歲時節日食品之一。據當地民諺說:「清明時節,百草好做葯」,每逢清明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從野外採集各種供食用的青草藥,用來製作清明板。常用的草藥有艾草、麻葉、雞矢藤、清明菜(白頭翁)、莘菜、枸杞葉等。將需用草藥洗凈、去梗、煮熟,拌在預先浸透濾乾的糯米(加適量大米)中,用碓皿舂成飯糰,添進紅糖搓勻,製成塊蒸熟即成。清明板因所用藥料不同而各具風味,食而不膩,兼有藥用。可作點心,也可饋贈親友,尤為兒童喜愛的節日食品。 此外,各地還有特色的品種,如蕉嶺的鍋督板、黃板,大埔的筍板、憶子板等。 揭西擂茶 揭西縣客家人聚居的河婆等地,喜歡飲用擂茶。凡家裡來了客人,主婦必定擂一缽茶給他喝,或配以爆米花給他吃;凡鄰居、朋友、親房的姑娘出嫁之前,接受了一包喜糖之後,必定要擂一缽香擂茶請姑娘喝,以示祝賀;凡家裡人病癒也要煮「擂茶」,請來那些曾經關心其健康,對其有幫助的鄰居、朋友共同品賞,以作酬謝,並圖個吉利。 正月十五無霄節,家家戶戶都煮「十五樣菜擂茶」。這種菜茶,青年婦女、小姑娘最有興趣,她們早早就到菜園裡去采來十五樣青菜,其中必定要有蔥(據說吃了日後會「聰明」)、蒜(據說吃了會「計算」)、蕎(據說吃了就會有「竅門」)到了晚上,她們游巷、串門玩了幾個時辰後,就煮擂茶來共同分享預示新年大吉。夏秋季節,農家都以擂茶為午餐。氣候炎熱的時候,人們勞動過後,常常不思飲食,桌上有一缽擂茶,那就十分誘人了。他們飲著噴香的擂茶,期間配吃烙熟的番薯、芋頭片,咽喉順暢、迴腸盪氣,既飽了肚子,又除了煩渴暑氣,煥發了精神,幹勁更大。 擂茶的主要工具是木棍和帶有螺紋的陶缽。木棍多為山油茶樹或當泥樹(山捻子樹)或質韌可當藥用的冬瓜瓤樹。擂茶的配料十分豐富。製作並不複雜,先把花生、油麻、茶葉、園香、金不換或苦棘芯放進陶缽內,用木棍擂成粉末,泡上開水;然後把在鍋里炒好了的蘿蔔乾、芥藍菜、蒜、青蔥、黃豆、白菜、蕎頭、蝦米等菜料放進缽里去攪勻並放些咸酥花生仁即可作飲料飲。如要吃飽,即加配白米飯或爆米花(?米),吃起來,咸、香、苦、竦、甜、甘、酸各味俱有,不但可口開胃而且別有風味。 海豐擂咸茶 海豐縣在茶的吃法上,有清茶、咸茶、油麻茶、苦刺心茶,以至茶飯,菜茶等等,吃法迥異,製法也不同,各有特色。而最為有名的,便是「擂咸茶」。「擂咸茶」,就是將日常泡茶用的茶葉抓一把放進一個特別的陶缽中,另上一些鹽,以木棒不斷搗勻搗碎,直到變成粉末狀,倒入事先炒熟的芝麻,再沖入煮沸的開水,就成了一杯噴香的咸茶。這時,把茶用碗盛進來,撒上炒熟去膜的花生仁和炒米,就是芳香四溢,令人垂涎的「擂咸茶」了。 海豐人待客熱情,一般的左鄰右舍、親朋好友來串門,使敬上一杯清茶,偶爾也擂一擂咸茶;要是有親人出遠門數載方歸,多半要擂咸茶遍請鄉鄰。倘若是久末謀面的稀客或有地位的尊長來,那就非擂咸不可了,越是尊貴的客人,茶葉的質量愈是講究,芝麻,炒米。花生越撒得多,。吃三碗四碗是不能說多的。有人一次可以吃十多二十碗。 吃擂咸茶必是一人備好兩隻碗,一隻端著吃,另一隻盛著咸茶備添。各人吃各人的碗,決不會混淆。如此分明,以示對人的尊重。 有海豐,擂咸茶除用來待客外,還被用作消遣和解乏,這在女人中尤甚,女人們幹活累了,或受了婆(媳)丈夫的氣,或閑得無聊,便聚攏在一起擂咸茶。 惠東咸茶 惠東縣客家地區喜歡用咸茶招待客人,凡吃過咸茶的人會沉得親切,初嘗咸茶的人則會為其獨特的風味讚歎不止。這種咸茶,既可當茶,又可代飯,它的來歷已無從查考,而它的製作則頗費工夫。 先說用料,咸茶的主要原料是爆米(用飯干炒制而成或用生米在爆米機中爆成),配料則有紅豆、黃豆、烏豆、花生、油麻、茶葉米、香芋等。豆類可多可少,也可用其它豆類代替。如:蠶豆、豌豆等。而花生、油麻、香菜必不可少。 再說煮茶,先將爆米及豆類煮熟,然後放入花生粉、油麻、香菜,也可放入少許胡椒粉、茶葉碎,將味道調好,這樣,咸茶便製成了,除此之外,還有另一種製法,稱為泡茶,即將爆米、花生粉、汕麻和香菜同時放入碗里,用開水沖泡。稍頃,出味後便可食用。 惠東客家人除招待人外,遇到吉慶嘉事,也用咸茶,按照習俗。認家媳婦生了孩子,第三早上,主人家便要煮一桶咸茶,宴請親戚,朋友和鄰居,這稱為「三朝茶」;孩子到了滿月時,又煮「滿月茶」;還有建新屋上樑,要煮「上樑茶」;住進新屋,要煮「居茶」;男女婚事議定後,姑娘的母親第一次到男方家裡,男方要請「親家茶」等等。 客家藥茶 藥茶是客家地區農村群眾常用的一種傳統保健飲料。客家地區地處山區,可以用製藥茶的原料很多,抒那些有藥用價值的田人園蔬菜,樹葉,表草採集起來 洗凈晒乾,隨時泡用。 藥茶品種繁多,藥用功效各異,在農村家庭較普通飲用的藥茶有:消暑去痧的「布驚仁茶」、去積止泄的「蘿蔔苗茶」,清熱開胃的「拔子葉茶」、清炎止痢的「葫蘆茶」等等。其中又以紫金縣特產「竹殼茶」為最著名,具有清熱、去積、消炎、降血脂、減肥等多種功效,遠銷海內外。來源:中國民俗網

dearwhw 發表於 2008-3-23 22:48

客家人的服飾習俗客家人的服飾習俗  梅縣客家人的衣著穿戴,包括衣服、鞋、帽、裙、帕、首飾和雨具等項。古時衣著為漢唐服制遺風,比較古樸、大方,偏寬偏長,色偏深,多黑、藍、灰色,只有夏季用苧麻紡織的白布,富家用白綢緞,直至清未仍大體如此。茲分別略述如下:衣服 平時一船人家衣服,男女無多大區別,上衣是「大襟衫」。右邊斜下開襟,安布鈕扣,講究的用銅鈕,女服只在襟邊加一二條邊(講究的繡花邊),以示男女之別。衣服袖子寬長,袖口寬一尺左右。男裝另一式是「長衫」,俗稱「四圍齊」,長度以能遮蓋「腳眼仁」為準,此衫作禮服用,講究的外加穿「馬褂」,配上小官帽(俗稱「欖豉帽」),在年節或作客時才穿,褲子,則男女基本無別,一律寬頭大腳,褲腰是用較軟的布做的,穿時用紗織布帶(俗稱「褲頭帶」)紮緊,或乾脆不用布帶,將褲頭較叉絞緊反扎於內即可。褲管(俗稱「褲腳」)寬1尺8至2尺,一個褲筒穿兩條腿也還很寬,如果裁去一截,就象當今流行的時裝「裙褲」。  舊時,一船男女都不穿「底褲」(內褲),講究者多穿一件較短的長褲就是了,內衣,則一船都穿,俗稱「褂子」、「留眠衫」,有「大襟」、「正襟」兩式,比外衣狹窄,講究穿著內衣、內褲是近代以後的事。  寒暑服式無多大區別,只是暑天穿薄布,苧麻布(俗稱「夏布」),冬天用厚布。冬春禦寒之衣服則統稱「寒衣」,一般有「夾襖」,(即雙重厚布製成的外衣)、「棉襖」(棉衣)、「棉背褡」、羊毛衫,富裕人家多有皮襖。下套穿棉製「馬褲」,「馬褲」樣式古怪,只做兩條「腿」,左右各一,互不相聯,無褲腰,穿時左右腿各穿一條,上邊有一布條,將布帶結紮在褲頭上即可。   成人衣服大抵如此,其色澤多偏黑、藍、灰色。布是自己用棉花、苧麻紡織的,俗稱「家機布」,本色白底,用土染料染漂而成各色,染料是土製「靛粉」,也有用「薯莨」、「土珠」或「烏臼樹」等草木熬水染色的。   小孩至三、四歲穿的衣服,多不用鈕扣,只用布帶紮緊,上身為襟式,下身為「開襠褲」。一般要在六、七歲入學前,才制著成人式衣服。富豪之家則穿綾羅綢緞。明清二朝間,在梅州地方出產有「程鄉繭」絲綢布,後來,由於四川天府綢布(俗稱「府綢」)打進來,「程鄉繭」便衰落了,至清未即已停產。近代以後,由於受西方機織布衝擊,不但衣著用布逐漸改進、服式也隨之改裝。男裝先多穿正襟、七鈕、四代的「唐裝」。接著就有「中山裝」、「西裝」;女裝也逐漸由偏寬偏長改為窄而短,也有穿正襟式,時髦者穿「旗袍」(滿族女裝)。青年男女則多穿「夏威夷」式。近40年來,受國內外服飾的交流影響,客家人的衣著亦隨「大流」,帶有原來特色的東西雖多已不復存在,但仍各有偏重,如:中老年男人多穿中山裝;中青年婦女多穿正襟男式服;七、八十年代中青年則崇尚西裝、時裝、女的穿裙,還有穿「旗袍」者。  鞋、帽、裙、帕。舊時,客家人(尤其是農民)不甚講究鞋帽等物,露頭、赤足,照樣幹活和出圩入市,但逢年過節或出門作客,則很注意衣著穿戴的完整。鞋,舊時,一般人只有布鞋、草鞋,惟富者才冬天有棉鞋,而皮鞋則是近代以後才有的。  布鞋都是自製的。男式叫「阿公鞋」,女式叫「阿婆鞋」,布底(用舊布糊成幾十層的「布泊」),布面(普通人家用「家機布」,有的有錢人家用綢緞),鞋面顏色多為黑色。鞋式是寬口船型,不用鞋帶,俗稱「懶人鞋」。這種鞋今天仍然流行,市場有售,只是已換成膠底或塑料底,用機器製成,舊時,女裝鞋還有「繡花鞋」,用綢緞或絨布為面,鞋面繡花或鞋頭部鑲花。多為富家仕女穿著。 草鞋有兩種,一種是用干稻草紡織的(俗稱「稈草鞋」),用麻繩為「經」、草索為緯,編成「腳底形」。前頭兩邊及後邊「鞋跟」用繩帶串起即穿著,製作經濟簡便,一面穿舊了還可以「反底」再穿。這是勞動用鞋,幾天穿一雙,另一種鞋是「布泊」底(後來改用「車輪膠底」前頭一個「鞋鼻」,左右各兩個布「耳」,後邊「 布跟」(俗稱「鞋」)都留有「眼」,用苧索紮好後,用布帶串起,即可穿著。男女鞋樣相同。舊時,多為勞動,挑擔、走路時穿著。這種草鞋比「稈草鞋」耐穿。客家婦女大多都會製作。現在,上述兩種草鞋都已絕跡。被膠鞋、皮鞋所代替,穿膠鞋是近代才興起的,開始均是南洋進口的「力士鞋」,後來有「回力鞋」、「球鞋」等。皮鞋是更後才興起。這與全國各地差不多。   棉鞋,又稱「老人鞋」、「過冬鞋」,形款與阿婆鞋一樣,裡面用棉花為絮。供老人冬天穿著,多為富裕人家才有,有錢人或有官職的人還穿「靴」(俗稱「官鞋」)。與古裝戲裡的靴一個樣式。   穿鞋,除草鞋外,都須穿襪。古時有布襪、線紗襪兩種。穿絲襪,尼龍襪是現代的事。冬天,有的老人穿羊毛襪。帽,客家人一般對帽子不太講究,平常戴者少,這可能與南方天氣溫暖,空氣清爽,少風沙有關。舊時,男的有「小官帽」(欖豉帽)、「風帽」、蒙面式「夜帽」,後來有南洋進口的「狗氈帽」(西洋禮帽)。「太陽帽」(硬殼禮帽);女的有「布帽」,用絨布製成),羊毛帽,也有人戴「風帽」;小孩(幼兒 )布帽是圓圈形。前面是頭形(或稱「貓頭形」)有布絆套在頦下,也有講線紗織成布袋形,一頭結紮成「花」。近幾十年來,除小孩、幼兒帽仍基本保留舊式外,老、中青年的帽子幾乎全部換了式樣,而且區別不大。老年人多戴棉帽、絨帽、風帽,甚至皮帽;中青年人多戴陸軍帽,時裝風帽,而且男女無大區別。 裙,客家裙兩種,一種是舊時婦女穿的,作為「衣著」的「百褶裙」,布質、很長(齊腳眼),後來越穿越短,只齊膝下,「五四」後定為「學生裙」,至今仍流行。有些變成了露膝的「超短裙」,只有年輕姑娘穿。衣裙還有一式「連衣裙」上衣、裙聯在一起,背後開半襟,裝鈕扣。這種裙過去多為少年、兒童穿著,後來青年婦女也穿。這兩種衣裙本是舊時流傳的,因近幾十年來幾乎絕跡,一「翻新」,人們把它當作「時裝」,就像穿「旗袍」當作「時裝」一樣。 另有一種裙,客家人叫「裙子」、「圍裙」,是指「圍身裙」。這種「裙子」是婦女用的,按各人胸圍尺寸,用布製成。上端呈梯形,下邊長方形。上釘一鈕絆,扣在上衣頭鈕上,裙左右各釘上一條特製的「裙帶」(帶端有紗纓)扎在背上,把上身圍緊。所以叫「圍身裙」。裙邊上用其他顏色的布縫一寸寬的邊、配著衣服穿,甚好看。「圍身裙」的作用有多種:一是裝飾;二是可遮蓋上衣,以免弄髒,亦可起束胸作用;三是可作「頭帕」,包紮在頭上,當帽子用;四是可作手巾包東西。過去,在客家地區,每個婦女都有一二條裙子。梅縣西陽、白宮一帶婦女的裙子特別講究,一律用藍布、鑲白邊,做工精緻,當作頭帕紮起時,就似一頂特製的帽子,很好看。 帕,亦有兩種,一種是手巾(汗巾),客家人稱為「手帕」,這是每人都隨身攜帶的,至今如此。另一種帕是指婦女用的「頭巾」俗稱「東頭帕」(即包頭布)。舊時,客家婦女都用,近四五十年較少,但興寧、五華、龍川等地較年老的客家婦女仍然使用。這種「頭帕」不像「裙子」,不釘帶子,只用方形布一塊包紮在頭或只包結在髮髻上。 首飾 舊時婦女用物較講究、多樣,主要是頭上飾物,古時婦女梳「高髻」、飾物一般有簪子、毛鍤、耳扒,富家婦女還有簪花。一般婦女都戴耳環或耳塞、戴手鐲。手鐲有紐絲手鐲、龍頭手鐲、蒜芎手鐲,多銀質,富裕人家有金質的,還有玉石手鐲。戴戒指則男女都有,一般都戴金戒指。項鏈較少人戴,有的也多放在箱里,平時少戴在身上。小孩子普遍要戴銀手鐲、銀腳鐲,鐲圈上串幾個小響鈴,便於循鈴聲而找到孩子。  隨著婦女髮式的改變,用首飾的逐漸少了。清末民初,客家婦女由梳「高髻」改為梳「盤龍」(俗稱「圓頭」),梳妝簡便多了,只把辮子紐起盤結在後腦,像龍盤起紮緊,插上一支「毛鍤」就行了。其他飾物也就省去了。後來又改妝,婦女多剪短髮,不必梳頭,頭飾就全免了。手鐲、戒指也少人戴,但還要戴耳環或穿耳塞。   雨具 客家人的雨具,主要是雨傘、竹笠、涼帽、草帽、蓑衣、雨衣。  雨傘。俗稱「遮子」,有紙傘和布傘兩種。紙傘,用竹為架,用紗紙蒙頂,用桐油漆,一律長柄。布傘,用鐵木(或純用鐵)「結構用布蒙頂,有長柄、短柄兩種。舊時多用紙傘,近代全被布傘取代。近十多年來又大多使用尼龍布面的雨傘,還有自動傘、折骨傘等。  竹笠。舊時各地多是圓形尖頂式,民國後有圓形圓頂式,開始稱為「童軍笠」,後稱「學生笠」,至今流行。 涼帽,有兩種,一種是用竹篾織成圓圈,中間穿孔,周圍用布條縫掛,戴在頭上露出髮髻、髮髻上用毛鍤或竹片橫插、使帽穩定。另一種是在竹笠周圍縫掛布條。布多是疏紋的,以便通風。廣州郊區流行的篾織圓圈式涼帽,與過去興梅婦女戴的涼帽相同,因為他們多是古嘉應州(今梅州)遷移去的;閩西南客家婦女戴的多是竹笠加布條式的涼帽。在梅州市各縣,反而早已沒人戴涼帽了。  草帽。是用麥稈編織的圓頂竹笠形的帽子,故稱草帽。主要用來晴天遮太陽,下雨天不適用,被雨淋後的草帽易發霉。這種草帽至今仍流行。   蓑衣。有兩種,一種是用棕毛編製的,披在背上,既能擋風雨又很暖和;另一種用山上的箬竹編製,優點是較輕便,但不如棕蓑衣耐用、暖和。來源:中國民俗網

dearwhw 發表於 2008-3-23 22:57

客家人的歲時習俗客家人的歲時習俗的形成內容,大致上包括:全國性的傳統信仰,地方性的神明和雜神崇拜以及傳統的歲序節俗。因此,常受時間和空間的影響而有所差異。下面擇一些有代表性的習俗略述如下。 1.興寧宋聲鎮茂興村重要節日: 春節:春節俗稱過年。本地過年從老歷年二十五開始到新年正月十六結束。 入年嫁:年二十五稱「入年嫁」。從此人們開始象打扮新娘出嫁一樣打扮過年。人們開始購買年貨、宰豬、蒸甜米反等。村中小孩開始敲鑼打鼓。屋旁屬於自己的竹木要貼上紅紙,以示喜慶。要到自己家祖的墳地上燒香卦紙紀念。掛紙一般是紅紙,但也有掛「旺子紙」的。「旺子紙」是由草紙滴上雞血而成,因雞血在當地稱「雞旺子」故稱為「旺子紙」,表示保佑子孫財丁興旺。掛紙必須在年二十七前完成,傳說陰間最後一次墟日是年二十七,過了這一天,有錢也買不到東西了。這可能與本地水口墟逢一、四、七墟期有關,而年二十七便是一年中最後一個墟日。 除夕下午,家家戶戶大門上貼好紅對聯,小門要貼「利是錢」。家長切開甜板,扮一副「牲儀」雞,包括雞旺子及內臟以示尊敬神明,未被凡人嘗過的任何東西,一條魚、一塊甜米反、一刀豬肉、三隻豆腐及一些煎堆、果品等。先到祖公祠堂謝祖公。然後將同一副牲儀拿回家中敬謝龍神伯公。等一切就緒,用石香符、柚葉煮水洗澡。入年嫁後,孩子們會爭先恐後地到小溪石壁上找石香符。石香符要連根拔,根越大越好。據說根越大,來年家中飼養的雞鴨會越肥大。洗澡時,男的先洗、女的後洗。 除夕晚上每個房間以及祠堂、龍神大屋,在正廳天子壁下面的中央有一個龍神伯公,小屋,每家正廳中央均有一個龍神伯公。伯公壇前均要點年光(燈火),一直點至年初三早上。如果燈火熄滅或者開花(燈蕊上、火中間呈磨菇狀物)則被認為是不祥之兆。除夕之夜還要給孩子「扎年錢」。 大年初一被認為是一年中最重大的日子。各家各戶還要帶果品到祖公祠堂敬奉祖公。不拜神明、伯公。這一天不能掃地及講不吉利的話。初一早飯只能吃齋(與災同音),主食為老酒、甜米反、青菜、粉面、蔥蒜等。有的人家一直吃齋到年初三。開齋後,每戶人家都有一個雞肉盤,吃飯時,盤中雞首向上橫,表示尊敬家中長老。盤中雞首、雞翅、雞腳一直留到正月十五。據說這樣做了家中養雞才會順利。?   初二、初四、初六是轉外家,走親戚的時間,其中初四最為鬧熱。其他的日子一般不走親戚,特別是初七初八被認為是不吉利的。有道是「七莫去,八莫歸」。即是說初七不走親戚,初八不從親戚家回來。? 年初三是窮鬼日。這一天要打掃房間,就是無臟物也要掃一掃。意思是趕走窮鬼。據說年初三是老鼠生日,不能入園摘菜,否則會發生鼠患。? 年初五稱為「出年嫁」。如果天氣好,許多人已開始幹活了。正所謂「年到初三四,各人打主意。年到初七八,劣頭又劣缽。」? 上燈:客話「燈」與「丁」同音,上燈也就是出新丁的意思。上燈之人包括上年上燈後到今年上燈前出生的男孩。因逃避計劃生育關係,現在出現了三四歲上老燈的現象。本村上燈時間為正月十五上午吉時。過去全村各姓均上花燈,如今則只有黃、薛兩姓上花燈,其餘均上船燈(馬燈)。 花燈用小竹片紮成八角形的框架,內面扎有一個小燈(油燈)座。外面用色紙貼好,剪或貼些壽仙公、小男孩、鯉魚、仙桃之類的吉祥物圖案。花燈由新丁家庭上燈前一二天負責買回。 小孩子們要敲鑼打鼓到村口迎接花燈,因此往往會生出是非來。20世紀30年代,龍鳳樓薛姓到五華水寨買花燈,該姓小孩走到洋塘下迎接花燈。洋塘下黃姓認為侵犯了他的地盤,於是把薛姓的花燈給踏碎了。薛姓得知後派了一大批人到洋塘下,要罰他們出十張桌的酒菜向薛姓道歉,不然就「推功夫」(打架)。洋塘下黃姓因地窄人少,被逼屈服,出了10張桌的酒菜錢。後來為避免是非,其他各姓改上花燈為船燈,而龍鳳樓薛姓及黃姓則一直上花燈。花燈迎回後放在神龕前。而上船燈者則依舊用原來的船燈。上燈之日各戶都要備一副牲儀、一副紙寶、一對燭、一紮香、一頓紙炮。新婚或新丁家庭則要另出一壺老酒和果品等物。他們將物品挑到祠堂里。去的時候,成群結隊、敲鑼打鼓,熱鬧非凡。上燈前應換掉舊燈及舊燈帶,如果沒有新丁,過去就用草繩代替丁帶。由於不雅觀,後來遇上沒有新丁就繼續使用老丁帶,而花燈則不論有無新丁都要一年換一次。村民將禮品擺在桌上,禮生請神。請神語錄自《家禮類纂》:「伏以日吉時良,天地開張。茲因上燈之期陽居堂下某某世嗣孫虔具清香清燭凈茶凈酒寶錠熟食一筵奉上。始祖公某某妣某某。二世三世依次請到已故之世,請完即舉壺酌斟到半杯。伏望列考列妣來格來嘗,盡情歡宴,濟濟洋洋。又舉 壺酌酒斟到滿杯。還期消災降福,長發其祥。耕田者谷積千倉,商業者金玉滿堂,讀書者學就名揚,人文蔚起,蘭桂騰芳」(化財寶、放紙炮)。待紙寶燒完拜四拜(古禮節,今則多為一拜代替)。此時開始上燈,點燃燈火,將花燈徐徐升至廳內半空樑上,用燈帶固定位置。(禮生繼續念)「請列考列妣各歸原位安居寶座降福後人」(唱也四次)。祠堂內所有人都必須虔誠肅立跟禮生一道唱也。中午每戶一人到祠堂列席,由新丁、新婚家庭負責,經費來源一是新丁新婚夫婦自願出錢,二是按各戶男丁攤錢。列席主要是商議族中修建、祭祖等公眾之事。上完燈後已是午飯時分,沒有其它儀式。此後連續3天要給花燈上的油燈添油,每添一次油要把花燈的位置升高一次。表示添丁添財,步步高升。? 正月半:本村慶祝元宵的方式是放孔明燈。孔明燈用6張或12張紙糊成,形如麻袋,開口處用篾和鐵線扎一框架用於放置燃料。燃料是用草紙蘸滿花生油或茶油涼乾製成的。孔明燈利用燃料燃燒的氣體送入空中。據76歲的薛亞榮(1976年已去逝)講,他還小時就有此俗,那麼,此俗至少有70年歷史,至於何時開始,實難考究。本村只有薛黃兩姓放孔明燈,孔明燈都是自己做的,其目的是取出丁(燈)的好預兆,意即生男孩。晚上各家老小都到公共場地觀看,每當孔明燈升空,鑼鼓聲、吶喊聲、煙花、爆竹勾成火樹銀花的熱鬧場面。如果遇上雨天,往往會延續到十六、十七甚至更長時間。放孔明燈要小心謹慎,不能燒廢。由於孔明燈以油條作燃料,身上的紙很容易引火,如果在地面或在半空燒廢,則被認為是「拗少丁」(夭折)的不祥之兆。如果孔明燈跌到某家屋頂或屋門口,則認為該家一年都不吉利。? 三月初三:三月初三是「天穿日」。婦女穿耳全在此日。這天穿耳,耳朵就不會發炎。? 端午節:端午節又叫五月節。大門小門兩側邊要插上生艾,有的還在大門頂上卦黃葛藤及絲茅草。端午節紀念誰,村中老人並不十分清楚,也沒有吃粽子的習慣,僅僅知道有此一舉。敬神只敬家神。由於此處與五華交界,沾了不少五華風俗。每逢五月初五,釀豆腐成為必備之物。 做秋:「秋」是指「立秋」節。過去天氣較寒,寒露風早到,秋種較早,立秋時節一般農忙已過,進入相對農閑的季節。「秋」就是「完」的意思。既然做完了,當然就要慶祝一下。慶祝沒有什麼特別的活動,只是宰雞、蒸米反慶祝。 八月初一:八月初一是約定俗成的改骨(拾骸骨)日。死者小葬3年或4年(男雙女單)之後,其子孫請人把上輩的骨頭刮洗乾凈(用草紙將骨上污穢物擦凈,若腐肉未凈,則用鐮刀刮乾凈),然後將骸骨從腳到頭依次裝入金罌內。有的選擇風水寶地進行二次葬,有的則改而不葬,將金罌寄存在路旁或屋側。? 中秋節:中秋節即俗稱的八月半,是家人團聚的節日。晚上月餅下茶,談天說地。有童謠一首:「月光華華,老妹煲茶,亞哥兜凳,大伯吃茶,吃到肚華華,養只大阿伢(嬰兒)」。(房學嘉 1997:130-134) 2.閩西歲時節日習俗 春節: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灶君升天日,各家各戶要備辦果盆、甜糕祭送。二十五日為入年架。其時各家各戶大掃除。爾後是主婦上街採辦年貨。為全家老少備辦新鞋新帽新衣。兒童則跟隨大人上街看熱鬧,買炮竹玩具等。 除夕,家家戶戶宰雞殺鴨,制年糕。中午,全家用香湯沐浴,穿新衣新鞋戴新帽,由主婦挑著豐盛的牲儀,帶著全家到祖公廳敬祖公。爾後,貼春聯、掛門紅、燈籠等,晚上全家坐一桌吃團圓飯,晚飯要多預備一些,使之有餘,取「年年有餘」、「豐衣足食」之兆。爾後全家團座,又曰守歲,大人向小孩發壓歲錢。迎接新年的到來。鬧到午夜凌晨, 農曆正月初一,即為元旦,是一年的開始,無論男女老少都特別重視,家家戶戶張貼春聯,懸掛門紅、燈籠、門神利市等。家家戶戶鳴炮慶祝,俗謂接財神。舊俗是日,有些宗族還以牲禮果品擇定吉時祭祀某位祖先,大部分人關門在家慶祝新年,三餐吃除夕之夜預留下的菜。俗謂這一天不能探親訪友,以取好兆頭。但也有例外,有些人則在這天到廟堂里去進香,俗稱「行香」。這一天的行程一定要選好「利方」,出門時一定要避開所謂的「空亡時」。以取「無往不利」和避「空無一物」的意思。逢人就相互拱手互道「恭喜」。賀客到來,要擺酒席接待,而金獅(即舞獅)、龍燈(即舞龍)也紛紛到各家去表演。 初二是出嫁女兒回娘家的日子,路上熙熙攘攘很是熱鬧。婦女們手提籮筐,裡面放著一些雞腿(客家人叫做雞臂,是饋贈至親中最講究的禮物)、糖果以及其它孝敬父母的物品,到了娘家與父母兄弟姊妹歡聚,共話天倫,也是人生一大樂事。 初三日是「送窮鬼」的日子,「送窮鬼」在客家地區有不同的傳說故事 。這天家家戶戶都清掃垃圾,以香紙送出門外,放在路旁,焚香燒紙相送,意味著「窮去富來」。這一天又叫做「三重日」(生蟲日),避免入園采菜,也不過門作客。有些地方又說老鼠在這一天出嫁,讓老鼠無法看路而跌死。 初四的晚上,家家準備牲禮祭灶神,叫做「等神」。灶君爺在臘月二十四這天上午,到初五早上要回來,所以家家戶戶都準備牲禮接駕。 初五是「出年架」。中等以上的人家,天天燒「門頭香」一直到這天為止。有些地方則從除夕那天開始燒紙炮,雖然燒的不多,但總是照樣做,一直到這天為止。 初七為人日節。這天的早上,婦女採集菠菜、芹菜、茴香、蒜、蔥、韭菜、芥菜、白菜等七樣菜共煮而食,這叫「七樣菜」。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云:「正月初七日為人日,以七樣菜為羹」。客家地區對「七樣菜」的叫法不一。粵東地區稱「七樣菜」,福建寧化、江西石城等縣稱「七樣羹」,江西寧都縣則叫「七寶羹」。而且其菜的品種不一,有的是指蒜、芹、蔥、韭、魚、肉、米米果;有的指蒜、芹、蔥、韭、肉丸、芫荽、芥;還有說「七樣菜」應該是指芥、芹、蒜、菠、菖、蔥。「七樣菜」雖然品種略有不同,但意思都是以其諧音圖吉利、平安。芹菜喻示人勤勞,蔥使人聰明,蒜使人精於打算,韭菜使人幸福長久,魚比喻年年有餘。 初九是「天公日」,玉皇大帝的誕辰,以年糕果品等敬神。十三日是「添丁日」,又叫做「開燈」。凡是在上年添了男孩的,必須買一對新燈懸掛在祖公廳樑上,叫做「添燈」,「燈」和「丁」兩字是同音,就是添人丁的意思,也就是一種「慶丁」的禮俗。以「燈」的形式祈子、求子的現象在客家地區十分普通。這種求子的情形除了常見的在宗族祠堂里舉行,在祖宗牌位前祈禱的形式外,客家人還有一種獨特的習俗:在庵廟上燈報丁。如解放前廣東蕉嶺縣蕉城鎮陂角的賴氏宗族議定:每年的元宵節前一天新丁升丁時,凡是上年添了男丁的賴氏族人要抱著男孩必先在祖堂敬祖宗,然後敲鑼打鼓,擎著扛彩、燈籠、舞著獅頭、龍燈一路上鳴放鞭炮,扛祭品到其家廟千松庵「上燈」,然後才回到祠堂向祖宗上燈報丁。 蕉嶺縣上南村為例:從族譜記載中可看到「立嗣」習俗。立嗣有幾種情況,普遍的一種是男丁早亡,做父母的要健在的兒子中多子者立一子給早亡者為「嗣子」,被立的「嗣子」可得一份祖父母家產,繼承早亡者的煙火。一種是本人未育男孩,和兄弟商量立兄弟的子為「嗣子」,該嗣子可繼承嗣父的家產。 族譜中記載失傳者,多為客死他鄉或貧困無產者。他死後,也有親房把其骸骨附墓在其兄弟墳附近,後輩親房把他稱「祖叔伯」。鄉間流傳「莫做祖叔伯」,即不要失傳之意。 還有一種為半嗣子,即生父母不願子弟全過繼給兄弟為嗣子,只過一半,稱「頂兩房」。半嗣子在這家娶了一個妻,可在另一家又娶一妻,兩者地位平等,不能稱大小婆,而稱「兩房嫂」,一般不得相爭,有親如仔嫂的。這又是一種特別的婚姻配偶。形式上寫嗣單過房的,沒有財產繼承關係。 3、蕉嶺縣新鋪鎮上南村的主要節日:春節(過新年)、元宵(正月半)、二月春祭、三月清明、四月接王、五月端陽節、六月六伯公生日、立秋作禾福(或做秋)、八月十五日中秋節、九月九日陽、十一月做冬至。上南村的節日,春節之外,接公王和中秋最熱鬧。? 春節:農曆冬至著手「蒸酒」(釀糯米酒),稱冬至娘酒,經年不酸。為家人添置新衣,舊時,主還為家人在燈下納布鞋底、做新鞋(鞋底敷上松香,耐穿)。轉十二月要臘豬肝、香腸。十二月十五戶戶掃屋。十二月二十五日為入年價(界)廚房用物洗滌乾淨,打米程,煎米反子(用糯米粉拌成長條或丸狀,入油鍋炸熟),蒸甜米反(年糕),割(即買)豬肉。除夕前幾天魚塘打魚,分給各戶,搗鯇丸。除夕那天上午殺雞宰鴨,做豆腐,蒸羅卜丸,雞湯米反,貼門紅對聯,門前戶後打掃乾淨(年初一不得掃地)。 除夕午飯後,男子先沐浴穿新衣,準備敬祖。除夕夜在廚房灶前點燈,稱「點年光」直至年初五,出年價(界)。 年初一早起要向長輩請安,說吉利話,長輩給幼輩發「壓歲錢」(除夕即發)。禁說不吉利的話,如說吃「完」要說吃「圓」,幹活輕手輕腳,不要摔壞碗缸家物。全家吃齋(吃素),生油炒芹菜、豆乾、豆腐等,據老祖母等老輩告訴我,年初一吃「齋」,可化解一年「災」難。初三早必掃地,叫掃窮鬼走。初七早要吃「七樣菜」,各種菜都有諧音的意義,如芹(勤)、蔥(聰明)、蒜(划算)、芥(計謀)、韭(長久)、晶(竅妙)、白菜(清白)等,借菜名諧音取好兆頭。? 春節的主要活動因年齡不同,大家一齊敬祖之外,細佬哥敲鑼打鼓,燃鞭炮,青年以上男女玩賭具:跌骰子,散紙牌,搓麻將,老年人散步,曬太陽,老婦績苧績,偶有「伏神問仙」的。還有金獅隊參新年,各戶要燃鞭炮迎金獅參拜,包利市。然後在曬穀坪看舞金獅和表演武術。這一活動延續至元宵。? 至於春節活動延續到何時?初五是出年價(界),本可以說春節活動終止的。這也很難說清楚,各人家庭經濟環境不同,錄一些口頭語作參考。「初一又話初一頭,初二又話新年頭,初三又話窮鬼日,初四又話嬲一日,初五去初六歸,初七好去山頭割魯箕。」人客往來有「年初四,節初六」之說,「年到初三四,各人打主意」,「年到初七八,家家劣(刮)粥缽」。「有食無食,嬲到初十」。富 有人家,時間較長。1960至1976年「文革」期間,初一便有幹部號召下塘打塘泥了,這是例外。? 春節期間,又是善男信女們敬神最繁忙的日子,三五成群,帶著香燭,今日東,明日西,到附近庵場起福許願,忙個不停。(房學嘉 1996:90-92)? 掛燈:上南村俗添子要在祖堂掛燈,稱上燈、升燈或添新燈。1949年以前有此俗,中斷幾十年,1981年以後又恢復了。升丁時間為正月半,也有十二、十三的。上年正月半以後,當年正月半以前生男孩的,參加當年升丁。因在外或其他原因出生多年才辦理的,叫升老丁。螟蛉子可升丁。新丁燈籠大如籃球,橢圓形,用細竹篾織成,上下開口,外貼透明油紙,粉紅色,一側畫花鳥,一側寫新丁,中縫寫上新丁名字。升丁者事前向燈籠店訂好。升丁之日,把燈分掛廳廈中,左右對稱。敬祖後,午餐宴請六親,規模不等,1991年,上俄村一旅台鄉親為其在台出生的孫子升丁,20張台桌,晚放電影,相當熱鬧。? 添了丁(生男孩)要「做滿月」(彌月)宴請親友。請算命先生排「八字」,若五行缺水,命名要取水部的字(余類推)。若命中要賣(稱「過房」),形式上寫「嗣單」賣給孩子的伯父、父、舅舅、姑丈做兒子。接受方不必掛燈。次年元宵要在祖堂掛新燈,稱「升丁」宴客,歲要做「對歲」宴客等。(房學嘉 1996:79-80) 蕉嶺縣新鋪鎮上南村十五日元宵節。婦女們過年回娘家的,務必趕回家來過元宵節,意思是參加慶丁,取生子的佳兆。這一天家家戶戶也少不得準備牲禮果品祀祖敬神一番。 正月十九日為觀音生日。這天大部分婦女用齋果、年糕、豆腐、米米反等作供品敬奉觀音菩薩。 立春是農曆的第一個節氣,農家往往把這一天當作真正的一年的開始。從這一天開始一直到清明日為止,各選擇吉日,備三牲果品等到祖先墳墓拜祀,除草掛紙,就是一般所謂的「掃墓」。掃墓時,以鋤頭取一塊碧綠的草皮,將所攜來的一疊滴有雞血的黃紙以草皮壓在墳頭上,然後在墳地四周擺上十二張「銀紙」,這就是客家人祭掃祖墳稱為「掛紙」的來歷。 清明節。婦女們采艾葉、苧葉、雞屎藤等青草做成米米反,叫做「清明米米反」,相傳吃了可以除百病。 三月二十三日是媽祖誕辰,閩西汀江流域的俗民及粵東梅江兩岸的生意人備牲禮慶祝,舉行祭典,並演劇謝神,俗稱「做媽祖戲」。 四月八日是佛祖誕辰,善男信女備果品到寺院庵堂,參加誦經浴佛。 五月初五日是端陽節,家家戶戶都做烷粽子備三牲果品祀祖敬神。門口掛蒲艾,飲雄黃酒藉以驅毒避邪。住在河邊的則作龍舟競賽。如廣東梅縣鬆口鎮每年端午節都要賽龍舟,以宮為單位,實際上是各宮向社會展示其綜合實力的一種形式,故參賽各宮都精心策劃。比賽地點在松江河之鬆口鎮上大街碼頭到元魁塔這一段。因河床深,水流急,競賽時險象環生,因而吸引了四鄉俗民冒烈日甚至頂著龍舟雨觀看。競賽結束後奪冠之宮,將傾宮產而舉行大型的慶祝活動,諸如抬公王遊行(除本社區內巡遊外,還要到墟市上去游)並請戲班到宮裡演戲等。 五月初六日為出嫁女兒回娘家的日子,就像正月初二一樣,所以有「年初二節初六」的說法。 六月六日為伯公生日。早稻已收成,農家就拿新米煮飯,多買酒肉飲食,備牲禮敬祀「田頭伯公」。並曝晒衣物書畫,相傳在這一天曬過的東西,容易收藏,不會被蟲蛀。 七月十五日是中元節,家家戶戶都準備牲禮焚香燒紙祀神。到了晚上,做好大批紙衣,擺好牲禮果品米飯,到野外敬祀孤魂野鬼,稱為「渡孤」,俗稱「做普渡」。曾在年初向某神祈願的善信在此前後,應備香燭到寺廟或神壇暖福。這個節日因各宗族與社區的環境而異,既有在七月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的,也有在七月十六、十七、十八的。俗雲,農曆六月底處暑開始至九月九日重陽,鄉村每天都有人過節,不是甲村,就是乙村,天天在路上都可碰到走親戚過節的人。這個節,民間又叫「祚福節」。 八月初一日,俗稱「大清明」,一般柩葬屍骨需要擇地改葬的大多在這一天掘起洗骨裝罐,擇吉安葬。各姓祖祠,祖公嘗會也都在這一天會集族內子弟祭祀祖先,算清這一年來的祖嘗會份,俗稱「算會」。 蕉嶺縣新鋪鎮南山村一帶都過七月半,惟上南村過八月半。相傳上南開基祖林廣每逢七月半,女兒沒來熱,很納悶。他計上心來,取消七月半轉過八月半,這時農閑秋涼,女兒親戚都可以來痛痛快過個中秋。其熱鬧超過接公王。是夜,在余坪擺案「接月華」,有婦女伏「菜籃神」的。 中秋節要到祖堂敬祖,和到私家墳掃墓。1949年以後,接公王已廢除,文革期間,八月半為過國慶,80年代以後又恢復中秋節。(房學嘉 1996:92) 九月九日是重陽節,有興緻的男女老幼,往往結伴登高,敬神禳災。 九月十二日,相傳是爐公先師的生日,鐵匠都準備牲禮祭祀先師,設席宴客。 九月二十四日,相傳是柯葉先師的生日,泥水匠都準備牲禮祭祀先師,設席宴客。 立秋以後,也有人掃墓,稱為秋祭,但不如春祭盛行。秋收以後,各村落分別選擇一天,舉行村廟社神的祭典,演劇謝神,設席宴客,叫做「做收冬戲」或「做平安戲」。 十月十五日是下元節,相傳為三界公誕辰,實則水官大帝的誕辰,雖然有人敬祀,但遠不如元宵節與中元節熱鬧。 十一月冬至,俗稱「冬節」,家家做「米反丸」祀祖敬神,一家團聚共食,叫做「添菜」。梅州風俗云:「不到冬至不寒」。因此冬至前後,農家多蒸酒備用。有條件的人家,殺雞火文 姜酒雞或火文羊肉酒等進補,以防禦寒冬。 十二月十六日是尾牙日,商人工匠都準備牲禮祭祀先師,設席宴客,並酬勞夥友。 十二月二十四日準備牲禮祀灶神,叫做「送神」,並和全家大掃除。 十二月二十五日,俗稱「入年架」。 從這天開始至大年三十,一連四五天時間,家家戶戶一齊動手,進行節前衛生大掃除,將污穢清除出屋。家家戶戶自製年羔年點,最普遍的是蒸甜板、炸煎堆、打米米反、炸米反等。這些年糕年點是大年初一敬祖神必具的齋祭品,也是過年時招待客人不可或缺的糖果食品,甜板、煎堆更是過年後探親訪友必帶的禮品。 曾在年初向某神祈願的善信,此前備牲儀至寺廟神壇完福。各家忙碌於做年糕、備辦年貨的工作。 除夕,家家懸燈結綵,準備牲禮果品分別到神廟敬神,叫做「完神」,對神明一年來的庇護表示酬謝。男女老少沐浴之後,敬祖先和門神。這一晚全家聚飲叫做「吃守歲酒「;燃燭放炮,叫做「辭年」;通宵點燈,叫做「點年光」。從前又有所謂「三十暗做大人」的習俗,童養媳長大成親的,都有在這一晚合巹同床,叫做「圓房」或「送做堆」。來源:中國民俗網

珊瑚島 發表於 2008-4-3 08:30

記得很久以前看過一個電視節目,講客家人之所以稱為「客家人」,是因為其本為漢族,因為歷史的原因去了那裡,被當地人稱為客,後來便成了今天的客家人!今天看了樓主的介紹發現客家人雖與我們同宗,但其生活方式、風俗習慣與我們早已是大大的不同,環境使然吧。真想有機會親身去看一看!
推薦閱讀:

《八字命理民間技法》
民間5個生男生女計算公式,話說一個比一個準!
民間單方驗方彙編(三十)*
63. 唐詩中寫民間愛情的詩為什麼叫《長干行》?

TAG:禁忌 | 客家 | 客家人 | 民間 | 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