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治療最忌這一點 不注意你就成了肝硬化「幫凶」

肝病具有早期發現難、惡化率高、根治難的特點,與此同時盲目治療、隨意停、換藥等認知誤區,使更多的肝病由小病發展成重症。惡性肝病高發 有不少是人為「製造」的。

「見好就收」致病情惡化

「去年查出肝病後,當時治了三個月,乏力、噁心的癥狀都消失了,我就停了葯,後來覺得身體蠻好,肝功能檢查也正常了,怎麼現在能成纖維化了呢?」,劉先生被醫生告知病情已經惡化後,一臉的困惑。

「肝病的治療有嚴格的療程規範,何時治療、何時停葯都需要專業醫生的指導。」專家介紹,肝炎病毒非常頑固,在患者體內每天都在高速複製,血液中藥物的濃度要保持在一定水平才能抑制。藥效不夠或療程未達到都不能徹底殺死肝炎病毒,患者所謂癥狀的「好轉」以及消失極有可能是肝炎病毒暫時得到了抑制。如果患者用藥初期自覺「癥狀減輕」,在不經詢問專業醫生和進行科學檢查的情況下就隨意停葯,很可能會像劉先生這樣招致病情惡化。

此外,肝炎病毒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和變異性,變異後的病毒會逃避藥物的攻擊,從而導致常規檢測發現不了,所以很多患者會被「無癥狀」或肝功能正常所蒙蔽,當病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就會突然爆發,而此時往往病情已出現惡化,甚至導致肝硬化或肝腫瘤發生。

隨意停、換藥成肝硬化「幫凶」

一項調研顯示:臨床中,有73%的肝病患者在用藥過程中曾有自行用藥、換藥行為,不少患者的病情在不知不覺中人為的製造了肝硬化甚至是肝腫瘤,中國每年因錯誤用藥、錯誤治療浪費的費用高度數億元。

規範、科學用藥直接關係到後續治療的成果,其實也跟很多醫生與傳統的檢測技術不到位有很大關係。專家進一步說,由於傳統檢測技術手段的限制,兩對半、肝功能檢查等傳統檢測指標難以反映病情細節,很多不正規的醫院及醫生在不具體辯症分型的情況下就為患者治療、用藥,患者在「不對症」治療下難見效果,因而喪失治療信心,不斷換藥甚至放棄進一步藥物治療,導致病情最終惡化,如此形成惡性循環。

葯毒對肝臟有哪些影響?

肝臟是人體最主要的代謝、解毒場所,藥物進入人體後若發生毒副作用,首當其衝受到損害的就是肝臟。藥物性肝炎是由於藥物及其代謝產物或特異體質、包括使用不當引起肝臟損害的疾病。目前葯源性肝損害,是引起肝功能異常的常見原因之一,占所有肝損害疾病的10%至15%。此外,導致慢性肝炎反覆發作的原因之一,就是肝毒性藥物的服用。因此,防止已經趨於好轉的肝炎反覆發作,嚴格服用藥物非常重要。

除了影響肝臟,藥物的毒副作用還會導致膽汁淤積,從而引起膽汁淤積性肝損傷。藥物引起的肝損傷中,其中20%至25%為膽汁淤積型肝損傷,若沒有適當治療,可引起慢性肝炎,最後甚至演變為肝硬化甚至肝衰竭。若出現藥物性肝炎,患者會有各種不適,如胃口變差、肚子發脹、噁心嘔吐、全身乏力,嚴重者還會出現肝區疼痛、黃疸等。

哪些藥物可引起藥物性肝炎?

引起藥物性肝炎的藥物主要包括三大類:

西藥:包括抗菌素類藥物,如阿莫西林、先鋒四、氯黴素、紅霉素、利福平、磺胺類等;感冒藥;鎮靜催眠葯,如苯巴比妥、艾司唑侖、氯美扎酮;解熱鎮痛消炎藥物,如阿司匹林、撲熱息痛、芬必得、消炎痛、散利痛等;中樞神經系統藥物;激素類藥物,如優降糖、他巴唑、甲亢平、丹那唑;維生素A與煙酸;抗腫瘤藥物;其他藥物,如甲基多巴、心痛定、西咪替丁、消膽胺等。

部分中藥、中藥製劑以及部分草藥:比如,長期超量服用姜半夏、蒲黃、桑寄生、山慈菇可引起肝功能異常;超量服用黃葯子、蓖麻子、雷公藤製劑,可致中毒性肝炎,出現黃疸、肝腫大等癥狀。

減肥藥:目前市面上的減肥藥多是保健品,部分產品成分沒有完全標識,而是用「等」這樣的字眼一帶而過,這樣的產品就很可疑,沒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號的產品,千萬不要購買。

臨床發現,因部分中草藥及保健品引起的藥物性肝炎患者近年來逐年增加,在爆發性肝衰竭中近30%是由藥物引起的,患者多為中老年人,少數可出現急性肝衰竭而死亡。專家提醒市民切莫擅自用藥,用藥後出現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診治。

推薦閱讀:

肝硬化會導致肝癌嗎,如果進行肝移植能錯過多久?
【五臟養生】肝硬化腹水能活多久?這幾種方法讓肝硬化腹水患者延長壽命
肝硬化腹水是什麼性質的?滲出液?漏出液?為什麼?
脂肪性肝硬化的預防和養護
我的一日三餐

TAG:治療 | 肝病 | 肝硬化 | 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