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證與論治
中醫辨證與論治 2015-09-21 10:15閱讀:58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水谷之寒熱感,則害於六腑;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故陽氣出上竅;陰味出下竅。薄為陰之陽,味厚者為陰。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干,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故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喜怒傷氣,寒暑傷形。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形食味,味歸形,形歸氣,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精食氣,氣歸精,精歸化,化生精。陽化氣,陰成形。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燥,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陽盛則身熱,腠理閉,喘麤為之俛抑,汗不出而熱,齒干,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長清,數栗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栗悍者,按而收之,其實者,散而瀉之。五臟:心、肺、肝、脾、腎;五髒的作用是儲藏精氣津液,六腑是主出納轉輸。傳化之腑: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傳化之腑的功能是瀉而不藏;奇恆之腑的功能是藏而不瀉。奇恆之腑:腦、髓、骨、脈、膽、子宮。而心、肺、腎、肝、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的所有臟腑的功能發揮都取決於膽氣的升發。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臟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臟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征,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咸勝苦。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臟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在腎,肺主鼻。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臟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臟為腎,在色為黑,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栗,在竅為耳,在味為咸,在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咸傷血,甘勝咸。中醫診斷推測生理、病理之圖表自然界五行人體五味五時五色五化五音五氣五方五季五臟五藏五腑五竅五形五榮情志五質五液五聲五嗅病變酸平旦青生角風東春木肝魂膽目筋爪怒血淚呼臊(膻)握緊苦日中赤長徵暑南夏火心神小腸舌脈面喜液汗笑焦憂鬱甘日西黃化宮濕中長夏土脾意胃口肉唇思津涎歌香嘔吐辛日入白收商燥西秋金肺魄大腸鼻皮毛悲氣涕哭腥咳嗽咸夜半黑藏羽寒北冬水腎志膀胱耳骨齒恐精唾呻腐戰慄太陽經多血少氣,少陽經多氣少血,陽明經常多血多氣,太陰經多血少氣,厥陰經多血少氣,少陰多氣少血。白天多損陽耗氣傷膽經三焦經、黑夜多耗陰損血傷肝經心包經,日夜皆活動則耗損氣血傷胃經。外感風暑濕燥寒熱六淫屬實證,內傷喜恨怒憤恐煩悲惱。十二經絡之足太陽膀胱經《靈樞·經脈》: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內眼角的睛明穴位),上額(攢竹、眉沖、曲差;會神庭、頭臨泣),交巔(百會穴處與督脈相交會、五處、承光、通天;)。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會曲鬢、率谷、浮白、頭竅陰、完骨)。其直者:從巔(分別向後行至枕骨處,進入顱腔)入絡腦(絡卻、玉枕;會腦戶、風府),還出別下項脖(經脈從腦後淺出,並從「天柱穴」分別而下——足太陽經脈在頭頂至後枕部有一外行線。),循肩髆(肩胛區、大椎、陶道穴位),挾脊(經過大杼、風門、肺俞、厥陰俞、心俞、督俞、膈俞),抵腰中(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氣海俞、大腸俞),入循膂(深入體腔與骶椎骨兩旁的肌肉、[關元俞、小腸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環俞]),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膂(骶椎骨:上髎、次髎、中髎、下髎、會陽),入膕窩中(殷門、委中);其支者,從膊內左右(肩胛內側),別下貫胛(附分、魄戶、膏肓俞、神堂、譩譆[yixi]、膈關),挾脊內(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肓門、志室穴),過髀樞(胞肓、秩邊),循髀外(髖關節的環跳穴),從後廉下(浮郄、委陽),合膕窩中(委中),以下貫踹(腓腸肌)內(合陽、承筋、承山),出足外踝之後(飛揚、跗陽、崑崙),循京骨(第5跖骨粗隆;仆參、申脈、金門、京骨),至足小趾外側(束骨、足通谷、至陰),下接足少陰腎經。本經腧穴主治頭面五官病,項、背、腰、下肢病證及神志病;位於背部兩條側線的背俞穴及其他腧穴主治相應的臟腑病證和有關的組織器官病證。本經主治頭、項、目、背、腰、下肢部病證以及神志病,背部第一側線的背俞穴及第二側線相平的腧穴,主治與其相關的臟腑病證和有關的組織器官病證。如小便不通,遺尿,癲狂,瘧疾,目痛,迎風流淚,鼻塞多涕,鼻血丑,頭痛,項、背、腰、臀部以及下肢後側本經循行部位疼痛等證。本經共有67個穴位,其中有49個穴位分布在頭面部、項背部和腰背部,18個穴位分布在下肢後面的正中線上和足的外側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陰。例如:癲癇、頭痛、目疾、鼻病、遺尿、小便不利及下肢後側部位的疼痛等症。本經腧穴主治泌尿生殖系統、神經精神方面、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病症和熱性病,以及本經脈所經過部位的病症。本經脈腧穴有:睛明、攢竹、眉沖、曲差、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天柱、大杼、風門、肺俞、厥陰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小腸俞、膀胱俞 、中膂俞、白環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會陽、承扶、殷門、浮郄、委陽、委中、附分、魄戶、膏肓俞、神堂、譩譆、膈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秩邊 、合陽、 承筋、承山、飛揚、跗陽、崑崙、仆參、申脈、金門、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陰,共67穴,左右合134穴。本經腧穴可主治泌尿生殖系統、精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的病症及本經所過部位的病症。十二經絡之手少陽三焦經《靈樞·經脈》:三焦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無名指尺側端),上出四、五兩指之間,循手錶背至腕部,出臂外,循尺、橈兩骨之間,上貫肘尖部,循臑(上臂)外上肩,在大椎穴處與督脈相會;而交出足少陽膽經之後,入鎖骨上窩的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遍屬三焦。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出。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外眼角)。統屬於上、中、下三焦。 主要病候:胃脘痛、腹脹、嘔惡、噯氣、食不下、黃疸、小便不利、煩心、心痛、失眠,舌本強、股膝內腫、厥,足大趾不用,身體皆重。 本經一側23穴(左右兩側共46穴),其中13穴分布於上肢背面的正中線上,10穴在頸、側頭部。首穴關沖,末穴絲竹空。主治胸、心、肺、咽喉病症,某些熱性病症和本經所經過部位之病症。 本經腧穴:關沖,液門,中渚,陽池,外關,支溝,會宗,三陽絡,四瀆,天井,清冷淵,消濼,臑會,肩髎,天髎,天牖,翳風,瘈脈,顱息,角孫,耳門,耳和髎,絲竹空。 本經腧穴主治側頭、耳、目、頰、咽喉病、胸脅、熱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腹脹,水腫,遺尿,小便不利,耳鳴,耳聾,咽喉腫痛,目赤腫痛,汗出,頰腫(腮腫),耳後、肩臂肘部外側疼痛、無名指運動不靈等證。十二經絡之足少陽膽經《靈樞·經脈》: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瞳子髎穴),上抵頭角(頜厭穴),下耳後(完骨穴),循頸,行手少陽三焦經之前[經額部至眉上(陽白穴)又向後折至風池穴],至肩上(肩井穴),卻交出手少陽三焦經之後大椎穴,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風池穴)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其支者:別銳眥(由外眼角分出支脈),下大迎穴,合於手少陽三焦經,抵於出頁(經眼眶下),下加頰車穴——同手少陽三焦經分布於面頰部的支脈相合,行至目眶下,向下的經過下頜角部(頰車穴),下行至頸,合缺盆(鎖骨上窩——鎖骨上大窩和鎖骨上小窩合稱鎖骨上窩),以下胸中,貫膈肌,絡肝、屬膽,循脅里,出氣街(腹股溝),繞毛際(外陰毛際),橫入髀厭中(橫向至髖關節的環跳穴處)。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側,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下行至環跳穴處與前脈會合)。以下循髀陽(大腿外側),出膝外廉(膝關節外緣),下外輔骨(至腓骨)之前,直下抵絕骨(腓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足第四趾外側端(足竅陰穴)。其支者:別跗上——足背(臨泣穴),入足大指趾之間,循大指歧骨內,出其端(第1~2跖骨間),還貫爪甲、出三毛(大敦穴)。聯繫臟器:膽、肝、膈、耳、眼、咽喉。 本經脈腧穴有:瞳子髎、聽會、上關、頜厭、懸顱、懸厘、曲鬢、率谷、天沖、浮白、頭竅陰、完骨、本神、陽白、頭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肩井、淵液、輒筋、日月、京門、帶脈、五樞、維道、居髎、環跳、風市、中瀆、膝陽關、陽陵泉、陽交、外丘、光明、陽輔、懸鐘、丘墟、足臨泣、地五會、俠溪、足竅陰,共44穴,左右合88穴。本經腧穴主治側頭、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熱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本經所主病候:外經——偏頭痛,頷痛,目痛,目外眥痛,缺盆部腫痛、腋下腫,瘰癘,汗出振寒,沿胸、脅、肋、髖、股、膝外側、小腿外側等經脈所過部位的疼痛,足外側發熱等證。內臟——脅下痛,口苦,噯氣,嘔吐,目眩、瘧疾等。如口苦,目眩,瘧疾,頭痛,頷痛,目外眥痛,缺盆(鎖骨上窩)部腫痛,腋下腫,胸、脅、股及下肢外側痛,足外側痛,足外側發熱等證。主要證候寒熱,口苦,脅痛,偏頭痛,外眼角痛,頸及鎖骨上窩腫痛,腋下淋巴結腫大,股、膝、小腿外側疼痛及第四足趾運動障礙。主治側頭、眼、耳、鼻、喉、胸脅等部位病症,肝膽、神經系統疾病,發熱病,以及本經所過部位的病證。十二經絡之手太陽小腸經《靈樞·經脈》:「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尺側端,循手掌外側上腕,出踝中(出尺骨莖突),直上循前臂骨下廉(側邊),出肘內側兩骨之間(尺骨鷹嘴和肱骨內上髁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在大椎穴處[後頸部椎骨隆起處]與督脈相會),入鎖骨上窩的缺盆,絡心,循咽(食道),下膈肌,抵胃,屬小腸;其支者,以鎖骨上窩的缺盆循頸上行至面頰,至目脫眥(目內眥),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面頰部位,上拙(出頁——經眼眶下),抵鼻根,至目內眥(內眼角),斜絡於顴的部位。」脈氣由此與足太陽膀胱經相接。該經脈腧穴有少澤、前谷、後溪、腕骨、陽谷、養老、支正、小海、肩貞、臑俞、天宗、秉風、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顴髎、聽宮,共19穴,左右合38穴。 本經腧穴主治頭、項、耳、目、咽喉病,熱病,神經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少腹痛,腰脊痛引睾丸,目黃,頰腫,肩臂外側後緣痛等。下頜腫、耳聾、中耳炎、眼痛、頭痛、扁桃體、失眠、落枕、腰扭傷,目黃、上肢後邊內側本經脈過處疼痛等。十二經絡之足陽明胃經《靈樞·經脈》:「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鼻翼旁(迎香穴),挾鼻上行,左右側交會於鼻根部),旁納行入目內眥,合太陽之脈,下循鼻柱外側,入上齒中,還出挾口兩旁,環唇,下交頦唇溝的承漿,卻循頤後下廉,退回沿下頜骨後下緣到,出大迎,循頰車(下頜角),上耳前,過客主人(上關穴),循髮際,至額顱前面;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向下後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下膈肌,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出體表,下乳中線內廉,下挾臍兩旁(旁開二寸),入腹股溝外的氣街中;其支者,起於胃口從胃下口幽門處分出,下循腹里,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大腿前側的伏兔穴位,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肢脛骨前緣),下足跗(足背),入中指內間——足第二趾外側端的厲兌穴;其支者,下廉叄寸而別(從膝下3寸處(足三里穴)分出),下入中趾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間(從足背上沖陽穴分出),出其端(足大趾內側端的隱白穴),交於足太陰脾經。」本經脈腧穴有:承泣、四白、巨髎、地倉、大迎、頰車、下關、頭維、人迎、水突、氣舍、缺盆、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氣沖、髀關、伏兔、陰市、梁丘、犢鼻、足三里、上巨虛、條口、下巨虛、豐隆、解溪、沖陽、陷谷、內庭、厲兌,共45穴,左右合90穴。 本經腧穴主治腸胃等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某些病症和咽喉、頭面、口、牙齒痛、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經脈所經過部位之病症。如腸鳴腹脹,水腫,胃腸病、目、神志病、胃痛,嘔吐或消谷善飢,口渴,咽喉腫痛,鼻血丑,胸部及膝臏等本經循行部位疼痛,熱病,發狂等病證。病候:腸鳴腹脹,腹痛,胃痛,腹水,嘔吐或消谷善飢,口渴,咽喉腫痛,鼻衄,胸部及膝髕等本經循行部位疼痛,熱病,發狂等證。十二經絡之手陽明大腸經《靈樞·經脈》:「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食指末端起始(商陽),循指上廉——沿食指橈側緣(二間、三間),出第一、二掌骨之間的合谷,上入兩筋之中([拇長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間[陽溪]),循臂上廉(沿前臂橈側[偏歷、溫溜、下廉、上廉、手三里]),入肘外廉(進入肘外側[曲池、肘髎]),上臑外前廉(經上臂外側前邊[手五里、臂臑]),上肩,出髃骨之前廉(出肩峰部前邊[肩髃、巨骨,會秉風]),上出於柱骨之會上(大椎穴位)、下入鎖骨上窩的缺盆,絡肺,下橫膈,屬大腸;其支者,從鎖骨上窩的缺盆上頸貫頰(天鼎、扶突),入下齒槽中,還出挾口旁(會地倉),交人中(會水溝),左邊的向右,右側之向左,上挾鼻孔旁(禾髎、迎香),接於足陽明胃經。。」大腸經屬陽明經是氣血都很旺的經絡,可以幫助人體增強陽氣或把多餘的火氣去掉。 手陽明大腸經經氣異常而致的病證。《靈樞·經脈》:「大腸手陽明之脈,是動則病齒痛,頸腫。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黃,口乾,鼽衄(鼻流清涕或者鼻出血),喉痹(咽喉腫痛,壅閉不通的見症。面赤,腮腫,甚則頸外漫腫,湯水難咽,語言不出。),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氣有餘則當脈所過者熱腫,虛則寒慄不復(發寒抖戰,難以回溫)。為此諸病,盛則寫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脈經·大腸手陽明經病證》:「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鳴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則泄,當臍而痛,不能久立。」「大腸有寒,鶩溏。有熱,便腸垢。大腸有宿食,寒慄、發熱有時,如瘧狀。大腸脹者,腸鳴而痛,寒則泄食不化。」患手陽明大腸經疾病者,主要反應在頭、面、耳、鼻、喉及熱病,有下列病候:口乾,鼻塞,衄血,齒痛,頸腫,喉痹,面癢、面癱、眼珠發黃,肩前、臂及食指痛,經脈所過處熱腫或寒冷或發寒顫抖,腸絞痛,腸鳴、泄瀉。大腸經的失調會引致與大腸功能有關的病症如腹痛、腸鳴、泄瀉、便秘、痢疾等。此外,由於大腸經經過口腔及鼻,因此牙痛、流清涕、流鼻血、循經部位的疼痛或熱腫等病症都可能顯示了大腸經出現問題。本經腧穴有:商陽(井)、二間(滎)、三間(輸)、合谷(原)、陽溪(經)、偏歷(絡)、溫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合)、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禾髎、迎香。共二十穴。本經腧穴主治:頭面五官疾患、咽喉病、熱病、皮膚病、腸胃病、神志病等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虛症:腹痛,腹鳴腹瀉、大腸功能減弱、肩膀僵硬、皮膚無光澤、肩酸、喉干、喘息、宿便等。實症:腹脹、易便秘、易患痔瘡、肩背部不適或疼痛、牙疼、皮膚異常、上脘異常等。十二經絡之手太陰肺經《靈樞·經脈》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中焦者,在胃中脘,主腐熟水谷,水谷精微上注於肺),下絡大腸,還循胃口(賁門),上膈屬肺。從肺系(氣管、喉嚨部橫出腋下[中府、雲門]),橫出腋下(中府、雲門),下循臑內(上臂的當肱二頭肌部)行少陰(手少陰心經)、心主(手厥陰心包經的天府、俠白)之前,下肘中(尺澤),循前臂內側上骨(橈骨)下廉(側邊)的孔最穴位,入寸口(腕後橈動脈搏動處的經渠、太淵穴位),上魚(手掌的大魚際部分),循魚際(魚際的原意:魚的邊緣部分),出大指之端(少商)。其支者:從腕後(列缺),直出次指內廉——食指內(尺)側,出其端,接手陽明大腸經。本經是動則病(這一經脈發生異常變化就可能出現有關病症),肺脹滿,膨膨而喘咳,喉嚨或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嚴重的則交捧著兩手,感到心胸悶亂,視覺模糊),此為臂厥(前臂經脈所過發生氣血阻逆的見症:前臂厥冷、麻木、疼痛;肩背寒冷、疼痛等證)。是主肺所生病者(這一經脈[腧穴]能主治有關肺方面所發生的病症):咳嗽,上氣(氣上逆而不平),喘喝(聲粗氣喘口渴),煩心不安,胸滿,臑前臂內前廉疫痛厥冷,手掌心中熱。本經實症或陽症的氣盛有餘,則肩背痛,風寒自汗出,傷風,小便頻數而欠(張口噓氣、呵氣);本經虛症、陰症的氣虛則肩背痛、寒而怕冷,少氣不足以息(氣短、呼吸急促),溺色變(小便顏色異常)。本經腑穴主治喉、胸、肺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臟腑病:咳喘,上氣,煩心,肺脹滿,小便數而欠。經脈病:胸滿,缺盆痛,臑臂內前廉痛厥(肩背和上肢掌面橈側痛冷),掌中熱。本經腧穴主治咳、喘、咳血、咽喉痛等肺系疾患,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手臂內側前緣痛,本經腧穴:中府,雲門,天府,俠白,尺澤,孔最,列缺,經渠,太淵,魚際,少商。十二經絡之足太陰脾經《靈樞·經脈》:脾足太陰之脈,起於足大趾內側端(隱白穴),循趾內側赤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行過內踝的前緣),上踹內(沿小腿內側正中線上行),循脛骨後(在內踝上8寸處),交出足厥陰肝經之前,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肌,挾咽(食道兩旁),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肌,注心中(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 寸,布胸脅),交於手少陰心經。脾經失調主要與運化功能失調有關。中醫認為脾主運化,為後天之本,對於維持消化功能及將食物化為氣血起著重要的作用。若脾經出現問題,會出現腹脹、便溏、下痢、胃脘痛、噯氣、身重無力等。此外,舌根強痛,下肢內側腫脹等均顯示脾經失調。本經脈腧穴有:隱白、大都、太白、公孫、商丘、三陰交、漏谷、地機、陰陵泉、血海、箕門、沖門、府舍、腹結、大橫、腹哀、食竇、天溪、胸鄉、周榮、大包,共42穴,左右各21穴。本經腧穴:本經經穴分布在足大趾,內踝,下肢內側,腹胸部第三側線。起於隱白,止於大包,左右各21穴。 本經腧穴主治脾胃病,婦科,前陰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胃脘痛,食則嘔,噯氣,腹脹、便溏、下痢,黃疸,身重無力,舌根強痛,下肢內側腫脹,厥冷、足大趾運動障礙等。十二經絡之手少陰心經《靈樞·經脈》: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心臟周圍的組織),下膈肌,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食道),系目系(目與腦相連的脈絡)。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極泉穴),下循臑內後廉(沿上肢內側後緣),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沿前臂內側後邊),入掌內後廉(到手掌後豆骨突起處進入掌內後邊),循小指之內,出其端(少沖穴),交於手太陽小腸經。聯繫臟腑:心、心系、小腸、肺、目系、喉嚨。 臟腑病:心痛,嗌干(心經有熱則咽干),口渴(陰液耗傷手少陰心經穴位則渴而欲飲)。 經脈病:目黃,脅痛,臑臂內後廉痛厥(手臂內側冷痛),掌中熱。 本經腧穴:極泉、青靈、少海、靈道、通里、陰郄、神門、少府、少沖。 本經腧穴主治心、胸、神志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咽干,口渴,目黃,脅痛,手心發熱等。渴而欲飲,手上臂內側疼痛,掌中熱痛,心痛,心悸,失眠,神志失常。心脈痹阻則心痛;心失所養,心神不寧,則心悸,失眠;心主神明,心神被擾,則神志失常。 主要臨床表現:咽干,渴而欲飲,脅痛,手臂內側疼痛,掌中熱痛,心痛,心悸,失眠,神志失常。十二經絡之足厥陰肝經足厥陰肝經與足少陽膽經相表裡。足厥陰肝經,流注時辰為清晨一至三點,即丑時。《靈樞·經脈》 :肝足厥陰之脈,起於足大趾叢毛之際(大敦穴),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中封穴),上行小腿內側,上踝八寸(三陰交穴),交出太陰脾經之後,上腘內廉(曲泉穴),循股陰(大腿內側中線),八毛中(進入陰毛中),環陰器(生殖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眼球連繫於腦的部位),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頭頂部);其支者,從目系下頰里,環唇內;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交於手太陰肺經。聯繫臟腑:屬肝,絡膽,與肺、胃、腎、腦有聯繫。該經腧穴:大敦、行間、太沖、中封、蠡溝、中都、膝關、 曲泉、 陰包、足五里、陰廉、急脈、章門、期門。 本經腧穴主治肝病,婦科、前陰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腰痛,胸脅痛、胸滿,呃逆,遺精、遺尿,小便不利,疝氣,少腹腫、月經不調、腰痛不可以俯仰,胸脅脹滿,少腹疼痛,疝氣、頭痛目眩,下肢痹痛,巔頂痛,咽干,眩暈,口苦,情志抑鬱或易怒等證。本經腧穴主治肝膽病症、泌尿生殖系統、神經系統、眼科疾病和本經經脈所過部位的疾病。肝主疏泄,肝氣鬱結,郁而化火則口苦,情志抑鬱或易怒。肝脈上行者循喉嚨,連目系,上出額至巔頂,本經經氣不利則巔頂痛,咽干,眩暈;足厥陰肝經之支脈、別絡,和太陽少陽之脈,同結於腰踝下中篌、下篌之間,經氣不利則腰痛不可以俯仰;足厥陰肝脈過陰器,抵小腹,布脅肋,肝脈受邪,經氣不利,則胸脅脹滿,少腹疼痛,疝氣;十二經絡之足少陰腎經《靈樞·經脈》:腎足少陰之脈:起於足小趾之下,斜走足心(湧泉穴),出於然骨之下(出行於舟狀骨粗隆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踹內,出腘內廉(腘窩內側半腱肌腱與半膜肌之間),上股內後廉,上股內側後緣(長強穴),貫脊,屬腎,絡膀胱,還出於前(中極,屬任脈),沿腹中線旁開0.5寸、胸中線旁開2寸,到達鎖骨下緣(俞府)。其直者:直行於腹腔內,從腎,上貫肝、膈肌,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到舌根兩旁)。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交於手厥陰心包經。本經脈腧穴有:湧泉、然谷、太溪、大鐘、水泉、照海、復溜、交信、築賓、陰谷、橫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肓俞、商曲、石關、陰都、通谷、幽門、步廊、神封、靈墟、神藏、彧中、俞府,共27穴,左右合54穴。本經一側27穴(左右兩側共54穴),其中10穴分布於下肢內側面的後緣,其餘17穴位於胸腹部任脈兩側。首穴湧泉,末穴俞府,主治泌尿生殖系統、神經精神方面病症、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循環系統某些病症,以及本經脈所經過部位的病症。主治病候 本經腧穴主治婦科,前陰病,腎、肺、咽喉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咳血,氣喘,舌干,咽喉腫痛,水腫,大便秘結,泄瀉,腰痛,脊股內後側痛,痿弱無力,足心熱等病證。如月經不調、陰挺、遺精、小便不利、水腫、便秘、泄瀉。十二經絡之手厥陰心包經《靈樞·經脈》: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肌,歷絡三焦(上焦、中焦、下焦這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天池穴),循臑內(腋窩下),行太陰、少陰之間(沿上肢內側中線),入肘中,下前臂,行兩筋(橈側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入掌中(勞宮穴),循中指橈側,出其端(中沖穴)。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沿無名指出其尺側端(關沖穴),交接於手少陽三焦經。手厥陰心包經與手少陽三焦經相表裡。本經腧穴主治心、胸、胃、神志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心痛,胸悶,心悸,心煩,癲狂,腋腫,肘臂攣急等證。該經脈腧穴:天池、天泉、曲澤、郄門、間使、內關、大陵、勞宮、中沖,共9穴,左右合18穴。該經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手心熱,肘臂曲伸困難,腋下腫,胸脅脹悶,心痛,心煩,面紅,目黃,喜笑無常等。十善者 此中前三(殺生、偷盜、邪淫)名身業。中四(妄言假話、綺語巧語、兩舌挑剔、惡口粗言)名口業。後三(慳貪、嗔恚、愚痴)名意業。業者。事也。若持而不犯。則為十善。若犯而不持。則為十惡。中醫所言之小疾大病現症。余知百病生於氣也,和則為正氣,不和則為邪氣。外感六淫之氣,內傷七情之氣。凡表裡虛實,逆順緩急,無不因氣而生,故百病皆生於氣。八綱辯證之寒熱與氣無關?外感六淫之氣者,風、熱、濕、火、燥、寒也。內傷七情之氣,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憂則氣鬱。六淫為外因;七情為內因;飲食所傷(《彭祖攝生養性論》中強調:「五味不得偏耽,酸多傷脾,苦多傷肺,辛多傷肝,甘多傷腎,咸多傷心。)、勞倦過度、外傷、蟲獸傷、溺水等為不內外因。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種情志變化、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過機體本身的耐受、調節能力。喜傷心,其氣散;怒傷肝,其氣出;憂傷肺,其氣聚;思傷脾,其氣結;悲傷心胞,其氣急;恐傷腎,其氣怯;驚傷膽,其氣亂。脾應宮其聲漫而緩笙;肺應商其聲促而清鍾;心應徵其聲雄而明琴;肝應角其聲呼而長簫;腎應羽其聲沉而細鼓。《黃帝內經·素問》已有「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五畜為益,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及「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或不及,傷其正也」的記載。五穀為養(谷糧是人體養生所需),五果為助(水果是協助人體新陳代謝),五畜為益(肉類食物是增益人之體力),五菜為充(蔬菜是補充能量給人體),。日常飲食堅持五穀、五果、五畜、五菜和四氣五昧的合理搭配,且不偏食、不偏嗜,不過食、不暴食。患病時以「熱症寒治」、「寒症熱治」為原則選擇飲食,是古而不老的中醫食療學觀點,也是現代飲食科學所大力提倡的平衡飲食。食物性熱性溫性平性涼性寒穀類糯米、黑米、西谷米(西米)、高粱。大米、玉米、青稞、米皮糠(米糠)、番薯(山芋、紅薯)、芝麻、黃豆、飯豇豆(白豆)、豌豆、扁豆、蠶豆、赤小豆、黑大豆、燕麥。粟米(小米)、小麥、大麥、蕎麥、薏苡仁、綠豆。肉類黃牛肉、牛肚、牛髓、狗肉、貓肉、羊肉、羊肚、羊骨、羊髓、雞肉(微溫)、烏骨雞、麻雀、野雞肉、鹿肉、熊掌、蛤蚧(大壁虎)、獐肉(河鹿肉)、蠶蛹、羊奶、海馬、海龍、蝦、蚶子(毛蚶)、淡菜(水菜)、鰱魚、帶魚、鯿魚、鯰魚、刀魚、混子魚、鰷魚(白條魚)、鱒魚、鱔魚(黃鱔)、大頭魚。豬肉、豬心、豬腎、豬肝、雞蛋、鵝肉、驢肉、野豬肉、刺蝟肉、鴿肉、鵪鶉、烏鴉肉、蛇肉、蝗蟲(螞蚱)、阿膠(驢皮膠)、牛奶(微涼)、酸牛奶、人奶、甲魚(微涼)、龜肉(微溫)、乾貝、泥鰍、鰻魚、鯽魚、青魚、黃魚、烏賊魚、魚翅、鱸魚、銀魚、鰣魚、鯉魚、鯧魚、鮭魚、鯊魚、橡皮魚、海參(微涼)。水牛肉、鴨肉、兔肉、馬奶、蛙肉(田雞)、魚、鮑魚。鴨蛋(性微寒)、馬肉、水獺肉、螃蟹、海螃蟹、蛤蜊(沙蛤、海蛤、文蛤)、牡蠣肉、蝸牛、蚯蚓、田螺(大寒)、螺螄、蚌肉、蜆肉(河蜆)、烏魚、章魚。果類榴槤桃子、杏子、大棗、 荔枝、桂圓肉、佛手柑、檸檬(性微溫)、金橘、楊梅、石榴、木瓜、檳榔、松子仁、核桃仁、櫻桃。李子、花紅(沙果)、菠蘿、葡萄、橄欖、葵花子、香榧子、南瓜子、芡實(雞頭果)、蓮子、椰子汁、柏字仁、花生、白果、榛子、山楂、板栗。蘋果(性微涼)、梨、蘆柑、橙子、草莓(性微涼)、芒果、枇杷、羅漢果、菱、蓮子芯、百合。柿子、柿餅、柚子、香蕉、桑葚、洋桃、無花果、獼猴桃、甘蔗、西瓜、甜瓜(香瓜)。菜類辣椒。蔥、大蒜、韭菜、芫荽(香菜)、雪裡蕻、洋蔥、香椿頭、南瓜。山藥、蘿蔔(微涼)、胡蘿蔔、包菜、茼蒿、大頭菜、青菜、母雞頭、豆豉、豇豆、土豆、芋頭、洋生薑、海蟄、黑木耳(微涼)、香菇、平菇、喉頭菇、葫蘆。西紅柿(微涼)、旱芹、水芹菜、茄子、油菜、苤藍、茭白、莧菜、馬蘭頭、菊花腦、菠菜、金針菜(黃花菜)、萵苣(萵筍)、花菜、枸杞頭、蘆蒿、豆腐(豆腐皮、豆腐乾、豆腐乳)、麵筋、藕、冬瓜、地瓜、絲瓜、黃瓜、海芹菜(裙帶菜)、蘑菇、金針菇。慈姑(微寒)、馬齒莧、蕹菜(空心菜)、木耳菜(西洋菜)、蒓菜、髮菜(龍鬚菜)、蕺菜、竹筍(微寒)、瓠子、菜瓜、海帶、紫菜、海藻、地耳、草菇、苦瓜、荸薺。其他飲食胡椒、肉桂。生薑、砂仁、花椒、紫蘇、小茴香、丁香、八角、茴香、山奈、酒、醋、紅茶、石鹼、咖啡、紅糖、桂花、松花粉、冬蟲夏草、紫河車(胎盤)、川芎、黃芪(性微溫)、太子參(微溫)、人蔘、當歸、肉蓯蓉、杜仲、白朮、何首烏(微溫)。白糖、冰糖(微涼)、豆漿、枸杞子(微溫)、靈芝、銀耳(微涼)、燕窩、玉米須、黃精、天麻、党參、茯苓、乾草、雞內金、酸棗仁、菜油、麻油、花生油、豆油、飴糖(麥芽糖、糖稀)。綠茶、蜂蜜、蜂王漿、啤酒花、槐花(槐米)、菊花、薄荷、胖大海、白芍、沙參、西洋參、決明子。醬油、面醬、鹽、金銀花、苦瓜茶、苦丁茶、茅草根、蘆根、白礬。特別注意1.性平的食物一年四季都可食用。2.性溫的食物除夏季適當少食用外,其他季節都可食用。3.性涼的食物夏季可經常食用,其他季節如要食用須配合性溫的食物一起吃。4.性寒的食物盡量少吃,如要食用必須加辣椒、花椒、生薑等性溫熱的食物。1.根據各人體質選擇食物。2.配合氣候變化選擇食物。3.在那個地方就吃那個地方的食物。「食生冷瓜菜能暗人耳目,四時宜戒不但夏月也。夏月不問老少吃暖物,至秋不患霍亂吐瀉,腹中常暖,血氣壯盛,諸疾不生。」瞧,古人說了即使是夏天也不要吃生冷食物,否則秋天容易上吐下瀉。五穀為養:糯米——養胃;薏米——除濕;大麥芽——疏肝消食;紅小豆——解毒利水;大麥——健脾;綠豆——解毒消暑;秫米——和胃安神;黑芝麻——補腎潤燥;小米——溫胃益氣;芡實——固腎健脾;谷芽——消食;五果為助:柑橘——化痰和胃;桑椹——滋腎黑髮;香蕉——滑腸潤便;核桃——補腎固精;佛手——舒肝止疼;蓮肉——健脾止泄;木瓜——舒肝止疼;杏仁——止咳化痰;山楂——消食化滯;西瓜——清熱祛暑;大棗——健脾補血;荸薺——涼血開胃;龍眼——補心安神;花生——補血利尿;梨——止咳生津;甘蔗——生精養胃;荔枝——補氣養血;五畜為益:免肉、鴨肉、龜背、泥鰍——滋陰涼血;羊肉、雞肉、狗肉——溫陽補血;牡蠣、海蜇、蚶子——軟堅消積;元錢(甲魚、鱉)、穿山甲——軟堅消痞;田螺、蛇肉——除濕解毒;鯉魚、鯽魚——利水消腫;五菜為充:黃花菜——解毒清熱;西紅柿———涼血平肝;茭白——解毒除煩;蘿蔔——下氣消食;冬瓜——利濕消暑;藕——消瘀涼血;絲瓜——利濕通絡;荷葉——和胃散瘀;磨菇——解毒散腫;白木耳——滋陰潤肺慈菇——解毒散結;黑木耳——活血祛瘀;山藥——健脾固腎;白扁豆——暖脾除濕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干金方》中所說:「凡欲治療,施以食療,食療不愈,後乃 用藥爾。」寒性、涼性食物一般具有清熱瀉火、解毒養陰之功,適於體質偏熱者或暑天食用,如粳米、小米、綠豆、赤小豆、豆腐、豆漿、西瓜、梨、柑、柿、甘蔗、鴨肉、兔肉、豬肉、蟹、甲魚、田雞、蜂蜜、竹筍、苦瓜、黃瓜、白菜、蕹菜、蘿蔔、蕃茄、菠菜、 荸薺等。溫性、熱性食物大多能溫中、散寒和助陽,適於體質虛寒者或冬令季節食用,如麵粉、糯米、豆油、酒、醋、大棗、荔枝、紅糖、羊肉、牛肉、狗肉、蝦、雞、鯽魚、 鰱魚、蔥、姜、韭菜、大蒜、辣椒、胡椒等。此外,祖國中醫學又把食性平和的食物列為平性,健康者可長年食用,如黃豆、黑豆、蕃薯、馬鈴薯、南瓜、蓮子、葡萄、蘋果、菠蘿、椰子、香菇、蘑菇、白糖、 雞蛋、鯉魚、黑魚等。食物之五味既能滿足每個人不同的嗜好,又有不同的功效。辛味食物如生薑、辣椒等,大多含有揮髮油,有散寒、行氣、活血之功,但過食則有 氣散和上火之弊。甘味食物如白糖、大米等,宣含糖類,有滋補、緩和之力,過食則壅塞鬱氣。酸味食物如青梅、檸檬等,含有有機酸,有收斂、固澀之利,但過食則痙攣。苦味食物如苦瓜、杏仁等,多含有生物鹼、甙類、苦味質等物,有燥濕、瀉下之益, 但食多則骨重。鹹味食物如食鹽、紫菜等,鈉鹽較多,有軟堅、潤下之功,但多食則血凝。值得注意的是,許多食物往往同時具有多種味道,而食物的性與味又關係密切,且烹 任方法的不同可使食物之性味發生改變。中醫認為虛損之因有外因與內因之分。外因,感寒損陽,自上而下。一損於肺,則皮聚毛落。二損於心,則血脈不榮。三損於胃,則飲食不為肌膚。感熱傷陰,自下而上。—損於腎,則骨痿不起。二損於肝,則筋緩不收。三損於脾,則飲食不能消化。內因,積虛成損,積損成勞,經年不愈,謂之久虛。有五勞六極七傷之分。五勞應五臟;曲運神機則勞心,儘力謀慮則勞肝,意外過思則勞脾,預事而憂則勞肺,矜持志節則勞腎。六極應六腑,血極則面枯咽腫,發墜善忘。筋極則拘攣轉筋,爪黯甲痛。肉極則體瘦肉削,倦怠嗜卧。氣極則喘嗽少氣,皮枯毛焦。骨極則面垢齒浮,腰酸脊痛。精極則目暗耳鳴,遺濁莖弱。七傷者,推原勞極之由。如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房勞思慮傷心腎。玄女曰:五勞七傷者,乃行事不當,一曰精出不射者骨傷,二曰精清而少者肉傷,三曰精冷而臭者血傷,四曰陽萎不舉者皮傷,五曰舉而不熱者腎傷,六曰熱而不堅者心傷,七曰未動而洩者氣傷。凡此七損乃以其(房中)術治之可也。玄女曰:行八益之道不獨男強女歡,有益身心。並能治小疾。要在男下.女上(<</span>周易>天地否,地天泰)。何謂八益,以八種不同姿勢,使男女歡樂和還精補氣。既不損男,又不損女。一曰顛倒則益骨,二曰背立則益筋,三曰相向坐則益氣,四曰覆則益腎,五曰側身則益肉,六曰背坐則益心,七曰推搖則益四肢,八曰舉身則益全身。玄女曰:男動堅強,女動闕張。男有五氣者,1.骨氣來則堅,2.心氣來則熱,3.皮氣來則舉,4.肺氣來則壯大,5.腎氣來則精射。有不至者引氣以補之,勒陽關以致之。女有九氣,1.面紅則心氣來至,2.耳赤則腎氣來至,3.陰滑則脾氣來至,4.氣喘則肺氣來至,5.迫人則骨氣來至,6.聲抖則皮氣來至,7.口開眼翻則神氣來至,8.雙足舉則筋氣來至,9.女精出則九氣皆至。有不至者,則行九淺一深,八遲二疾之術以調之。節慾之道在於交而不泄、多接少泄。女九氣均至,採氣補陽是謂大葯(又曰陰符)。玄女曰:女有五候,1.面赤則漸漸合之,2.鼻張則漸漸內之,3.氣喘聲抖則按之,4.舉兩足則深之,5.身迫人則左右之。玄女曰:交接之道,女致九氣,男則不衰。動而不泄,固精之法。以陰莖抽送10次為一動,100次為十動。有十動不泄之功效。一動不泄氣足氣力強,二動不泄精固耳目聰明,三動不泄氣力增眾病消亡,四動不泄耳目清五神咸安,五動不泄齒髮生血脈充長,六動不泄筋骨長腰背堅強,七動不泄形骸換(返老還童)尻股益力,八動不泄遍體生光身體生光,九動不泄性命未央(長生不老),十動不泄通於神明。聲音洪亮、肌膚緻密、精神充沛、津液通暢、體質堅實。玄女曰:不獨陽可養,陰亦可養也。女子養陰之法:定心,定意,與男人適從,勿令動搖,使氣專一(不要想著別男人)。戒妒忌(吃醋)。男子二八天癸至,而血氣不足,精神未定,故戒之也。年至二十,血氣漸盛,而精聚腸胃,三日而一泄焉。三十而血氣壯盛,而精在兩股,五日一泄焉。年四十,精聚要脊,七日一泄焉。五十而血氣將衰,精聚背膂,半月一泄。年至六十四歲,天癸盡,卦數滿,血氣衰,精液竭矣。六十已上,能保全餘氣,興壯者尚可泄。至七十,不可妄思欲動情。中國古代「房中術」認為,古人經過仔細觀察,認為依據男女性興奮的外在象徵,能恰當地把握性愛時機。簡而言之,就是「男候四至,女候五欲」。中國長沙馬王堆古代漢墓醫簡《合陰陽》中就有相關論述。所謂「四至」,即男性陰莖呈現充備、勃起、堅挺、久而發熱;女性達到「五欲」,即通過親吻、擁抱、觸撫性敏感區、吮吸舌唇和緊貼緩搖,使其產生面頸紅潤發熱、乳房隆實、鼻出微汗、口津潤滑、女陰流液。如雙方分別達到「四至」、「五欲」,則性交時氣血舒暢、性慾滿足;若不能協調,匆忙交合、動作粗魯,則容易引起對方反感,使得美事難成。 七傷:大飽傷脾;大怒氣逆傷肝;房勞過度、久坐濕地傷腎;過食冷飲傷肺;憂愁思慮傷心;風雨寒暑傷形;恐懼不節傷志。肝「在志為怒」,心「在志為喜」,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憂」,腎「在志為恐」。喜怒思憂恐,簡稱「五志」。八風是指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四順四逆共八件事,順利成功是利,挫折失敗是衰,背後誹謗是毀,背後稱讚是譽,當面讚美是稱,當面漫罵攻擊是譏,艱難痛苦是苦,愉悅快樂是樂。佛家教導說,應當修養到遇八風中的任何一風時情緒都不為所動,這就是八風不動。情者,乃是非之主,利害之根。七情的歸類——《禮記·禮運》說:喜、怒、懼、愛、欲、哀、惡;或中醫理論的指喜、怒、憂、思、悲、恐、驚;或儒家的指喜、怒、懼、愛、欲、憂、憎。從佛經來的七情:喜、怒、樂、愛、欲、哀、惡。六欲:一色慾,二形貌欲,三威儀姿態欲,四言語音聲欲,五細滑欲,六人想欲。此六法能起人之貪慾心,故稱欲。女人所樂求之六種慾望。即:(一)色慾,(二)形貌欲,(三)威儀欲,(四)姿態欲,(五)言語欲,(六)細滑欲。此外,復有音聲欲,攝於言語欲;人相欲,攝於威儀欲、姿態欲。「見欲、聽欲、香欲、味欲、觸欲、意欲」六欲。六欲,即六種慾望:求生欲、求知慾、表達欲、表現欲、舒適欲、情慾。六欲是指生存欲、飲食慾、觀賞欲、形貌欲、表現欲和色性慾。另外,還要記得《黃帝內經》提出:「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這五久傷身,以及七情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七情致病,主要影響臟腑氣機,使氣血逆亂,導致各種病證的發生。其中主要有:怒則氣上、喜則氣餒、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七情過激可直接影響內臟生理功能,而產生各種病理變化,不同的情志刺激可傷及不同的臟腑,產生不同病理變化。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所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怒傷肝、恨傷心、怨傷脾、惱傷肺、煩傷腎。陰木性人易怒,就是看到別人違背了自己的意思而大發脾氣,或者看到某些事情不合理而憤憤不平,不滿的情緒發泄於外,火冒三丈,暴跳如雷,粗魯莽撞衝動激忿,這時人的理智啊什麼的全沒了,嚴重時甚至會不顧一切地做出某些蠢事。 陰火性人易恨,就是當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或慾望沒能得到滿足,或自尊心受到傷害的時候,耿耿於懷,沒有機會發泄憤懣,便將其藏在心裡,伺機發泄,盤算著如何報復,如何出氣。這種心情就是恨。嚴重的恨,會一刻也忘不了,時時刻刻盤算著怎麼報復,恨不能馬上食其肉而寢其皮。當然,陽性人也易恨,因為他們的牽掛心特別濃厚! 陰土性人易怨,就是當自己受到欺侮或壓抑的時候,當事情不順心的時候,或當自己吃了虧的時候,有苦難言的那種心情。怨,總是不甘心、只會埋怨別人,覺得都是別人不好,挑剔別人的毛病、說別人的壞話、誹謗造謠,覺得上天對自己不公平,覺得自己太委屈了,於是心裡越來越憋屈,嚴重的時候很容易妒忌他人。怨人不會傷人,只會傷到自己。 陰金性人易惱,就是在對待自己不喜歡又不能擺脫的人和事的時候的那種心理狀態。惱人往往出於嫉妒,覺得別人不應該有這麼好的待遇背景地位、不應該有那麼好的成果樣貌,總覺得事情不順心,說不出,道不明;有時做一點小動作,或表現出虛偽,又被人發現了,於是更加懊惱不已。不服人成功或者不服人管理、好爭理,挑毛病、爭強好勝。不服氣!想自由卻被困境刁難住的矛盾心態(進退兩難、騎虎難下)。 陰水性人易煩,煩是一種窩囊、自卑的苦悶心境。自己無能,做事緩慢,卻總是嫌別人不合自己的心意;遇事不果決,好猶豫,好後悔;嚴重的就是總在自我封閉中生悶氣(自己沒做好本職卻指責別人)。情志波動,可致病情改變情志活動的異常,既然能直接傷及內臟,影響臟腑氣機,而導致疾病的發生,那麼,對已患的疾病就必然有所影響,或使病情加重,加速惡化,甚至導致死亡。六淫,是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的統稱。陰陽相移,寒暑更作,氣候變化都有一定的規律和限度。如果氣候變化異常,六氣發生太過或不及,或非其時而有其氣,以及氣候變化過於急驟;超過了一定的限度,使機體不能與之相適應的時候,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於是,六氣由對人體無害而轉化為對人體有害,成為致病的因素。六淫病邪均由外而入,多與季節氣候、居住環境有關。如春季多風病、冬季多寒病,秋季多燥病,夏季火熱邪以及高溫作業中暑、居住潮濕易感濕邪等。中醫為區別外感六淫稱之為內風、內寒、內燥、內火、內濕等。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無心而慧,食木者多力而拂,食桑者有絲而蛾,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夭,食氣者神明而壽,不食者不死而神。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五畜為益。《皇帝內經之素問卷·五臟生成篇》:「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陰陽表裡寒熱虛實這八綱辯證。表是外感六淫疾病;里是內生五邪疾病。實是內外疾病、虛是氣血津液虧泄。癥狀:胸悶胸痛喘息;熱輕則癢,熱重則痛;火輕則瘡癤癰,火重則腫疼驚;嘔吐,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軟無力;肢動脖硬;頭暈眼花;腹脹腹臌;濕重濕滯;病機十九條,實際是七條:肺、心、上、肝、脾、熱、腎。諸氣膹(fèn)郁,皆屬於肺。本節描述的癥狀類似以胸悶氣急為主症的喘證,若兼有咳嗽痰多則為肺脹,伴以胸痛則與胸痹相近,兼有汗出肢冷脈微即為虛喘重證。臨床所見如肺氣大虛,氣無所主,或如痰濁壅肺,氣降受阻,均可出現呼吸失常,胸悶喘息的臨床癥狀,皆屬病在於肺之例。又腎為氣之根,腎主納氣,大凡腎氣大虛者肺氣亦虛,下則攝納無權,氣不歸根,上則肺氣耗散,主氣無力,以致氣浮於上,胸悶喘息,肢冷汗泄,其病在腎,由腎及肺,此為虛喘之重者。尚有病起大怒,怒者氣上,肝氣迫肺而致胸悶喘息者,其病在肝,由肝及肺,這是實喘之一。所以出現月賁鬱症狀,除了肺臟本身以外,涉及肝腎二臟,病在的臟腑不同,病因病機亦不同,還有疾病性質的屬虛屬實、屬寒屬熱的區別,治法迥異,必須詳為辨析。諸癢痛瘡,皆屬於心。李中梓云:「熱輕則癢,熱重則痛」。瘡瘍初起病輕,病輕則熱輕,熱輕則癢,延久病重,病重則熱熾,熱熾則痛,進而熱極化火,血受火灼,腐而成膿,此類病證屬於陽毒熱證,陰疽不在其例。我治療瘡癤癰毒初起,常用《本草從新》所載之忍冬藤酒一方,該方由忍冬藤、生草與黃酒三味藥物組成,藥味少而藥量大,符合《內經》「大方」的組方要求,方中忍冬藤用量特大為每劑五兩(舊制),加入黃酒一碗同煎,忍冬藤與黃酒二味有清熱解毒、活血通絡的功用。治療疔癰瘡癤時一般不用涼血清心之品,這也印證了本節心字的涵義所在,雖然個別疔瘡、發背重證,熱毒熾盛時也可出現邪陷血分、高熱不退、神識不清的癥狀,屬於邪入營血、熱傷心神,這屬於疾病反常發展的個例。因此本節「皆屬於心」的「心」字不能死扣,必須活解。諸痿喘嘔,皆屬於上。本節癥狀為痿、喘、嘔吐,病變所在為上。上指上焦,即胸中,內藏心肺,其中的心與痿、吐二症無直接的關聯,惟有肺與痿、喘、嘔三症的關係密切,如《素問·痿論》曰:「五藏因肺熱葉焦,發為痿躄。」又痰壅於肺則病喘、飲邪迫肺亦病喘、肺氣大虛亦能病喘。再則肺主氣之降,肝氣主氣之升,一升一降,合為和平,若其人肺虛,金不平木,以致肺降不及而肝升太過,肝逆犯胃,胃氣上逆而病嘔吐與喘息,此類證候,治不在胃而在乎肺,或肺胃同治,葉香岩應用麥冬、沙參、枇杷葉、石斛、竹茹等治療噁心嘔吐的佐金平木法,臨床中應用旋覆代赭湯治療嘔吐、氣喘,俱屬此類。以上痿、喘、嘔三證發生皆系乎肺,故曰「皆屬於肺」。但臨床所見亦非盡然,舉痿證而言,按《內經·素問》太陰陽明論「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谷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與《素問·生氣通天論》中「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的理論,筆者治療痿證圍繞清濕熱、理中焦、補中虛、復中運的原則展開,重點在中焦脾胃,而非本條所講的上焦肺。臨床中下肢痿軟無力的患者,表現為肺陰不足或肺腎陰虛、肝腎陰虛者也非罕見,但採用相應的清養肺陰、滋養肺腎、滋補肝腎的治法,療效明顯的不如清濕熱、理中焦、補中虛、復中運的治法。 諸暴強直,皆屬於風。?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熱極生風。痙攣是指:肌肉緊張,不自主地抽搐、肌肉突然做不隨意攣縮,俗稱抽筋,會令患者突感劇痛,肌肉動作不協調。角弓反張,是指項背高度強直,使身體仰曲如弓狀的病症。在《金匱》稱為痙證,分剛痙與柔痙,剛痙由外風所致,柔痙系內風引發,剛痙屬外感表虛有汗,柔痙為內傷表許無汗,外感之痙,起病急驟,內傷之痙,發展稍緩,但證情同樣嚴重,而且具備風的特徵。屬於內風範疇,如:肝熱生風,肝陽化風,鬱勃生風,此為肝臟本身的病證,又腎者水臟,主水藏精,真陰所寄,陰即水也,木賴水涵,精化為血,血能養肝,若腎陰內虛,水不涵木則木燥而生風,精虛血少,血不養肝則血虛而生風,此乃病在腎而證在肝,乙癸同源,腎病及肝。常用的如辛涼化風、清熱熄風、疏肝平肝、養血柔肝、滋陰平肝,或參介類以潛,石類以鎮,或佐通絡治掉等治法,俱按上述不同的證候與病機辨證以進,肝病如此,他臟之病亦如此,推此及彼,舉一反三,細細推敲,必有所獲。掉眩也有病不在肝者,如《內經·素問》有上氣不足,頭為之苦暈,目為之眩的記載,在《金匱要略》中亦有郁冒證的論述。治療方面,上氣不足所致眩暈,我常用黃風湯、補中益氣湯為主方,至於郁冒證,《金匱要略》已有澤瀉湯成法。 諸痙項強,皆屬於濕。?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痙為肢體強直,項強是頸項強直不能轉側,二者性質相同,惟有程度上的區別,以上癥狀由濕邪所引發。脾陽內虛,一則土德不振,旋運失職,水谷精氣不能依賴脾氣散精而上歸於肺,二則土不生金,肺虛則無力行其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之職能,於是水津不能四布,五經焉得並行,揆度失其常態,導致清者難升,濁者失降,水谷之濕郁而不化,積於腹中則氣行受阻而發為脹滿,外溢皮膚則積於肌腠而成浮腫,這是腫滿之證生於脾病之正局。也有脾虛土不生金,肺虛衛失固密,外邪乘隙襲入,邪郁肌腠,肺失宣達,三焦失利,水道不通,以致水濕泛濫,發為浮腫,濕乘於脾,而致脹滿,此屬《金匱要略》之風水證,其病在肺,但細究病機,脾病亦包括在內,故立方用越婢加術湯、黃芪防已湯。再者腎為水臟而內寄元陽,元陽即真陽,亦稱少火,少火生氣,脾土有賴腎陽之溫煦,腎陽不足,脾陽亦虛,旋運隨之失職,脾不制水,腎難主水,氣不化水,水濕停滯,溢於外則浮腫,郁於內則中滿,治用《金匱要略》八味腎氣丸合春澤湯之類,如若氣為水阻,氣水互結而水腫脹滿嚴重者,治用實脾飲,此方以附子溫腎,乾薑溫脾,白朮健脾,茯苓滲濕,草果燥濕,木瓜化濕,大腹皮、木香、厚朴行氣散滿,再加一味甘草調和諸葯,以上二種,乃腫滿之證生於脾病的變局。按本條所云,水濕內停而生腫滿,雖首責脾土,實非局限在脾。 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屬於陽證、實證,且為熱之甚者,熱之極便是火,故曰「皆屬於火。諸禁鼓栗,如喪神守,皆屬於火。一般的風熱外感與傷寒、溫病初起,其邪在衛表,不致出現上述嚴重見症,當外感熱病發病多日,高熱不退,邪熱熾盛,一則里熱難以外達,陽郁不伸,出現真熱假寒,寒戰身抖、鼓頷戰齒之假象,若兼見四肢厥冷,即為熱深厥深,二則熱傷心神,表現為噤通失語及神不守舍。諸熱瞀瘛,皆屬於火。瘛瘲。師古云:卽今癇病。按今小兒病驚也,瘛之言掣也,瘲之言縱也。來勢急驟,神昏猝倒,不省人事,口噤牙緊,頸項強直,四肢抽搐者,病性屬風;發作時口吐涎沫,氣粗痰鳴,呆木無知,發作後或有情志錯亂,幻聽,錯覺,或有夢遊者,病性屬痰;有猝倒啼叫,面赤身熱,口流血沫,平素或發作後有大便秘結,口臭苔黃者,病性屬熱;發作時面色潮紅、紫紅、繼則青紫,口唇紫紺,或有顱腦外傷、產傷等病史者,病性屬瘀。《靈樞·經水》:「是動則病肺脹,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瞀,音茂(mao),目眩、眼花或心煩悶亂、神識昏糊。瘛,音翅(chi),四肢抽搐。多由於火熱上擾心神,亢陽傷血灼筋或引動肝風所致。馬蒔《素問注證發微》:「蓋瞀者,神昏也;瘛者,肉動也。」吳昆《素問吳注》:「瞀,音茂。瞀,昏也。瘛,手足抽掣而動也。火有內暗之象,故令瞀;火有焰揺之象,故令瘛。」張介賓《類經十三卷·疾病類一》:「瞀,昏悶也;瘛,抽掣也。」發熱昏昧模糊蒙亂鬱悶抑壓頭暈眼花與抽搐癥狀同時存在,屬於火邪所致。熱者火之漸,火者熱之極,熱之與火,質本一體,程度不同而已。外感溫熱之邪,表邪內傳,陷入厥少,每每出現發熱、神昏、抽搐等危症。心藏神,主神明,中醫把屬於意識、思維、記憶等部分大腦活動功能歸屬於心,當熱病(不論傷寒、溫病)極期,發熱不退,營陰內耗,正虛邪陷,熱入營血,邪犯厥少,除高熱不退,口乾舌焦,尿少色赤以外,熱傷心神,神無所主,神志昏瞀,熱盛生風,風淫四末,四肢抽搐,甚者肢體僵直,角弓反張,歸入痙厥範疇。瞀瘛癥狀多見於外感熱病的極期。一般來說,溫病初期,葉氏曰:「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邪在上焦肺衛,不致於出現發熱與瞀瘛並見的危重癥狀。亦有例外者,如高年營陰久虛,嬰幼稚陰未充,或因所感邪熱特甚,以致發病未幾,隨即內傳,陷入心包,熱擾心神,風因熱起,此為逆傳心包之證,屬於熱病之反常傳變,證見高熱、神昏,幼兒與年老體弱者也可出現四肢抽搐。邪陷營血與逆傳心胞均屬重證,癥狀有所類同,其病程的長短與營陰耗傷的程度具有明顯的區別,治療時,在祛邪與扶正的藥物的應用上,孰主孰次,孰輕孰重,迥然不同。熱病發展至熱入心包或邪陷厥少的時候,熱勢已熾,熱之極便是火,因此曰:「皆屬於火」,這也符合五氣俱從火化的道理。諸逆衝上,皆屬於火。臨床中突然出現而相對較重的逆上癥狀如外風引動內風,風氣上逆,升而不降的中風;外感風熱,挾痰迫肺,肺氣上逆的咳喘,暑熱犯胃,胃氣逆上之嘔吐等。火性炎上,暴病多實,李士材曰:「陽邪急速,其病必暴。」以上病證發病驟急,證情相對較重,屬熱屬實者居多,熱之極謂之火,故曰「皆屬於火」。治療方法,亦以清熱、瀉實、降逆為法。 諸躁狂越,皆屬於火。躁者自覺煩躁不安,神志不昧,其證尚淺;狂越者,昏狂無制,或登高而歌,或棄衣而走,病已危篤。躁與狂越皆系熱擾心神,神明失治所致。臨床中常見外感熱病出現躁狂越癥狀者,躁證多見於氣分無形熱盛與陽明實熱證中,為熱擾心神之輕者,表現為神情煩躁,躁動不安,有時譫語而問之能答,應用辛涼重劑以清熱,或投通腑瀉實以泄熱,熱清則神安,自然告愈。狂者多見於邪陷厥少之候,熱傷營陰,邪熱熾盛,內陷心包,神明被擾,神識昏昧,胡言譫語,甚者登高而歌,棄衣而走,或伴肢痙項強,治用清營湯加吞安宮牛黃丸之類,以挽危急。此為熱擾心神之極者,故曰「皆屬於火」。 諸腹脹大,皆屬於熱。不論氣臌、水臌、血臌、蟲蠱,多屬於有餘之陽證與實證,有表現為熱證的,也有表現為寒證的。 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診斷臌脹證時也採用以手扣腹的診法,聽其聲音,響亮如鼓聲者為無形氣滯,屬氣臌,音低而沉悶者乃有形邪積,為水臌、血臌、蠱臌之類。本節癥狀為扣之有聲,聲如鼓音,系中空無物之特徵,常見於氣臌。氣臌由肝失疏泄,氣滯失運,結於腹中,引起腹脹,甚者腹大,病邪為鬱結之氣,其證為實但未必屬熱,治療方葯如柴胡疏肝合沉香蘇合丸,藥性偏於辛溫,符合「藏寒生脹滿」之經旨,故「皆屬於熱」的熱字,也不宜純作熱邪、熱證解釋,姑且存而不論。 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濕為陰邪,熱為陽邪,風為百病之長,三者的屬性不同而引發的癥狀相同。 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實熱。? 諸厥固泄,皆屬於下。本節涉及的癥狀有「厥」、「固」、「泄」,病變所在為「下」。「下」即「下焦」,五臟中位於下焦的有肝、腎二臟。厥,輕者四肢厥冷,重者人事不省,《素問·厥論》分厥證為寒厥與熱厥,曰:「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陰氣衰於下則為熱厥。」《內經》還有「腎氣虛則厥」之說,都屬於因虛至厥。陽氣指元陽,陰氣指元陰,腎氣即元氣,腎陰即元陰,皆藏於腎,為生命之根,由此可見厥證與腎密切相關,故曰「皆屬於下」,「下」即「腎」也。再如血氣奔逆之大厥,大怒血菀於上之薄厥,煩勞陽氣內張之煎厥,以上三種厥證,大怒與煩勞皆屬誘因,血氣奔逆乃引發厥證的病機,腎陰不足乃本證的主要病因。良以腎陰大虛,水不制火,肝陽暴張,風火相煽,以致血氣奔逆,升而不降,而成厥證,其病在肝,亦在乎腎,乙癸同源,肝腎同處下焦,亦符合「皆屬於下」。總之,厥證從性質講有虛寒、實熱之異,從標本論,有在腎、在肝之別,從致病的原因來說,主要在於下焦之腎。固是前後不通,泄為二陰不固。腎主二陰,前後二陰之不約或不利,與腎的關係密切,亦系「皆屬於下」之例。如常用之四神丸治五更泄瀉,半硫丸治老年虛閉,右歸丸、縮泉丸治遺尿或尿後餘瀝不盡,以及濟生腎氣丸、滋腎通關丸治小便癃閉證等,都按照其病在腎,治亦在腎的機理處理。 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吐物瀉液。? 諸寒收引,皆屬於腎。《靈樞·本臟篇》曰:「經脈者,所以行氣血而營陰陽,濡筋骨而利關節」。《靈樞·調經論》云:「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而不流,溫則消而去之」。經脈喜溫而惡寒,血氣在經脈中,寒者泣澀,溫者通利。若腎中元陽不足,內生陰寒,不能正常地溫煦經脈,則經脈不利,氣血行泣而失其暢行。同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陽氣既虛,血行不暢,局部經脈缺少血氣的正常涵養,則寒邪乘隙襲入,寒主收引,寒邪痹阻經脈,初則關節疼痛,活動不利,久而出現經脈攣急,關節拘攣難以曲伸。本節所病之寒邪,既有陽虛之內寒,又有外寒之襲入,正虛邪客,內外合邪,虛實夾雜。如若病程冗長,除了陽氣之虛,還有氣血之損,以及久病所生之瘀,寒郁所釀之痰,陳寒不除,痰瘀難消,寒、痰、瘀三邪互結而成痼疾,已不能單純應用溫腎祛寒為治,宜以化瘀祛痰為主,佐入溫經補虛,也許尚能減輕癥狀。以上所說的證候以經脈攣急,關節曲伸不利為主症,臨床中也有因經脈攣急而出現局部肌肉、經脈疼痛者,如常見的腓腸肌痙攣,中醫稱之為轉筋證,同樣可以應用本節原文的理論指導治療。所以讀《內經》不能死啃,必須活解,要結合臨床去思考、去理解、去引伸,否則,真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1、六淫與六氣:所謂六氣,又稱六元,是指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正常的自然界氣候。六氣的運動變化稱之為六化,決定了一年四季氣候的不同,即春風、夏暑(火)、秋燥、冬寒、長夏濕。機體通過自身的調節,對六氣有一定的適應能力,一般不會使人體發病。當氣候變化異常,超過了一定限度,如六氣的太過或不及,非其時而有其氣(如春天應溫而反寒,秋天應涼而反熱等),以及氣候變化過於急驟(如急驟冷、暴熱等),機體不能適應,可導致疾病的發生;或當人體的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風、寒、暑、濕、燥、火乘虛而入,導致人體發生疾病,這種情況下的六氣,便稱為「六淫」。由於六淫是不正之氣,所以又稱為「六邪」。因此,是六氣還是六淫,主要與機體是否發病有關。2.外感六淫與內生五邪外感六淫屬外感病的致病因素——風、寒、暑、濕、燥、火,稱之為外邪,而內生五邪,則是指臟腑陰陽氣血失調所產生的內風、內寒、內濕、內燥、內熱(火)等五種病理變化,屬病機學範疇。內生五邪的臨床表現雖與風、寒、濕、燥、火等六淫致病特點及其病理反應相似,但為區別於六淫之外風、外寒、外濕、外燥、外火(熱),故冠以「內」字,稱為「內生五邪」。內生五邪的臨床表現,一般都沒有表證,多表現為或虛證或實證或虛實夾雜證。外感六淫作用於機體後,引起臟腑陰陽氣血功能失調而產生的病理變化,其臨床表現,多有表證,而且多屬實證。單純暑邪傷人,一般無表證可見,但常兼濕邪,稱為暑濕,則有表證。只有外邪直中時,才徑見里證。陰陽表裡寒熱虛實這八綱辯證。表是外感六淫疾病;里是內生五邪疾病。實是內外疾病、虛是氣血津液。外感六淫與內生五邪,一為致病因素,一為病理結果,雖有區別,又有密切聯繫。六淫傷人,由表人里,損及臟腑,則易致內生五邪之害。內生五邪,臟腑功能失調,則又易感六淫之邪。風邪凡具有其性開泄、善動不居的特點的外邪即為風邪。風邪侵犯人體多從皮毛而入,是六淫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常為寒濕燥火(熱)等邪的先導,故為「六淫之首」。風邪的致病特點:1、風為陽邪,其性開泄,易襲陽位。風性輕揚、向上、向外、升散,風邪侵犯機體可致機體腠理疏泄開張,表現為汗出惡風之症;從病位而言,風邪多侵犯人體的上部、肌表、肺、腰背等陽位。2、風性善行數變。風邪具有行無定處、病位游移的特點。善行,是指風邪致病病位游移不定,易導致四肢關節疼痛,即為「行痹」。數變,是指風邪致病具有發病急、變化快的特點。如風疹具有瘙癢時作,疹塊發無定處,此起彼伏,時隱時現等特徵。3、風性主動。即風邪具有善動不居的特點。風邪入侵,常表現為眩暈、震顫、四肢抽搐、角弓反張、兩目上視等。4、風為百病之長。原因有二:其一,風邪最易兼他邪合而傷人。其二,風邪襲人致病最多。寒邪凡具有寒冷、凝滯收引等特性的外邪稱為寒邪。寒邪的致病特點:1、寒邪為陰邪,易傷陽氣。陰盛則寒,故寒邪屬於陰邪,感受寒邪,最易損傷陽氣。2、寒邪凝滯。寒邪侵襲易使人體氣血津液運行遲緩,凝滯阻塞而不通。「不通則痛」,因此,寒邪易引起「痛痹」。身體「得溫則行,得寒則凝」。3、寒性收引。寒邪侵犯人體可使機體的氣機收斂,腠理閉塞,經絡筋脈收縮而攣急。臨床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寒邪侵犯肌表,可致腠理閉塞,汗孔閉合,出現發熱惡寒,無汗等癥狀。二是寒邪侵犯經絡,引起筋脈收縮攣急,氣血不通,見關節攣急疼痛,屈伸不利等癥狀。暑邪凡夏季具有炎熱向上特性的外邪稱為暑邪。暑邪是火熱之邪的一部分,是在夏季常出現的致病邪氣。暑邪致病根據輕重分為兩種:一為傷暑,二為中暑。中暑病情為重。暑邪的致病特點:1、暑為陽邪,其性炎熱。2、暑性升散,易傷津耗氣擾神。3、暑多挾濕。 夏季不僅氣候炎熱,而且是多雨的季節,使空氣中的濕度增加,故暑邪為病常兼挾濕邪同時侵犯人體而發病。濕邪凡具有重著粘滯等特性的外邪稱為濕邪。濕邪的致病特點:1、濕邪為陰邪,易阻滯氣機,損傷陽氣。2、濕性重著。濕邪具有重著的特點,是指濕邪致病易使人體產生重著、沉重的特點。3、濕性粘滯。其中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指癥狀上的粘滯,如濕滯大腸,大便粘膩不爽。其二,指病程的纏綿性。4、濕性趨下,易襲陰位。濕邪致病易傷人體下部。燥邪凡具有乾燥收斂、肅降等特性的外邪稱為燥邪。燥邪的致病特點:1、燥性乾澀,易傷津液。燥邪致病具有乾燥的特點,因此也易損傷津液。2、燥易傷肺。由於燥邪秋季襲人致病最多,而秋季的所主之臟為肺,肺為嬌臟,又與外界直接形通,最易受邪,因此,燥易傷肺。火(熱)邪凡具有炎熱向上等特性的外邪稱為火(熱)邪。火(熱)邪的致病特點:1、火熱為陽邪,燔灼向上,易耗氣傷津。2、火性炎上。「火曰炎上」,因此火熱之邪具有燔灼向上的特點,易侵襲人體上部。3、火熱易傷風動血。「生風」是指熱邪侵犯人體易引起「肝風內動」,熱邪引起的肝風內動,又稱「熱極生風」。其生風的機理有兩點:一是熱邪耗傷津液,使筋脈失養,而出現手足顫動;二是熱盛易助陽,使肝陽升動不止,陽氣升動無制則化風。「動血」是指熱邪為病,易引起各種出血的病症,如吐血、便血、皮膚髮斑等。其機理也有兩點:一是熱邪使血行加快,迫使血液妄行橫溢,容易導致出血;二是熱邪可灼傷血絡,使血出脈外。4、火熱易擾心神。5、火邪易致瘡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黃帝問曰:願聞十二臟之相使,貴賤何如?岐伯對曰:悉乎哉問也。請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食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至道在微,變化無窮,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閔閔之當,孰者為良。恍惚之數,生於毫釐,毫釐之數,起於度量,千之萬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黃帝曰:善哉,余聞精光之道,大聖之業,而宣明大道,非齊戒擇吉日不敢受也。黃帝乃擇吉日良兆,而藏靈蘭之室,以傳保焉。《彭祖攝生養性論》,養生專篇。闡述了神氣在養生中的重要地位及養生方法。全篇宗旨在清靜養神,攝精愛氣。神強者長生,氣強者易滅。柔弱畏威,神強也。鼓怒騁志,氣強也。凡人才所不至而極思之,則志傷也。力所不勝而極舉之,則形傷也。積憂不已,則魂神傷矣。積悲不已,則魄神散矣。喜怒過多,神不歸室。憎愛無定,神不守形。汲汲而欲神則煩,切切所思神則敗。久言笑則臟腑傷,久坐立則筋骨傷。寢寐失時則肝傷,動息疲勞則脾傷,挽弓引弩則筋傷,沿高涉下則腎傷,沈醉嘔吐則肺傷,飽食偃卧則氣傷,驟馬步走則胃傷,喧呼詰罵則膽傷,陰陽不交則瘡痱生,房室不節則勞瘠發。且人生一世,久遠之期,壽不過於三萬日(大概八十三年)。不能一日無損傷,不能一日修補,徒責神之不守,體之不康。豈不難乎!足可悲矣。是以養生之法,不遠唾,不驟行。耳不極聽,目不久視,坐不至疲,卧不及極。先寒而後衣,先熱而後解。不欲甚飢,飢則敗氣。食誡過多,勿極渴而飲,飲誡過深。食過則症塊成疾,飲過則痰癖結聚氣風,不欲甚勞,不欲甚逸,勿出汗,勿醉中奔驟,勿飽食走馬,勿多語,勿生餐,勿強食肥鮮,勿沐發後露頭。冬不欲極溫,夏不欲極冷。冬極溫而春有狂疫,夏極涼而秋有瘧痢。勿露卧星月之下,勿飢臨屍骸之前,勿睡中搖扇,勿食次露頭,勿沖熱而飲冷水,勿凌盛寒而逼炎爐,勿沐浴後而迎猛風,勿汗出甚而便解衣,勿沖熱而便入冷水淋身,勿對日月及南北斗大小便,勿於星辰下露體,勿沖霜霧及嵐氣。此皆損傷臟腑,敗其神魄。五味不得偏耽,酸多傷脾,苦多傷肺,辛多傷肝,甘多傷腎,咸多傷心。此並應於五行,潛稟四體,可理可究矣。志士君子,深可慎焉。犯之必不便損,久乃積成衰敗。是故心為五臟之主,氣為百體之使,動用以太和為馬,通宣以玄寂為車,關節煩勞即偃仰導引。若不營攝養之術,不順和平之道,須臾氣衰於不竟之際,形枯於聲色之前。勞其渺渺之身,憔其戚戚之思。聞斯道,養深可修慎。是以真人常日淡泊,不親狂盪,而愚者縱意未至,損身已先,敗其神魂,傷其魄矣。悲夫!學習中醫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了解人體結構(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七情六淫、判斷邪正消長)。第二階段,明白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內傷、外感)、病性(虛證、實證)、病位(表裡、半表半里)、分析病勢(寒證、熱證)、病機,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如寒涼葯雖能清熱,但又易傷陽;辛熱葯雖可祛寒,但又能耗陰;攻伐葯固可祛邪,但又能傷正;滋補藥固能扶正,但又可戀邪等。扶正之藥效:助陽或昇陽、益氣或補氣、補血或者活血、養血或涼血、滋陰或養陰、壯陽或潛陽、補各臟(補脾、補腎)。補火瀉火祛邪之藥效:解表、解熱、解毒、祛風、發散風寒、發表散邪、宣散風熱、止痛止痙、止咳、止嘔。祛邪:祛除體內的邪氣,達到邪去正復的目的。祛邪適用於邪氣為主的疾病,是《內經》「實則瀉之」的運用。臨床上根據不同的病情,而有發表、攻下、清解、消導等不同方法。第三階段,熟悉各種各樣的治療手段,使用中藥、針灸、刺血、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我今天在《本草集要》上面看到一段話,跟學中醫的朋友分享"故學醫之道莫先於讀本草,識藥性,藥性明然後學處方,知處方然後講病因,知病因然後講治法,知治法然後講脈理,以及乎察色、聽聲、問證之詳。斯學有次第,而醫道可明也。"我看到了幾乎要跳起來,因為為了尋找學習中醫次第,我走了很多彎路花了很多時間,開始從內經和中醫基礎學起,發現不對路,然後經過不少周折,才總結了一條路:葯—治法—方—中醫基礎 內經等—診斷學—開始臨床—專科 醫案的道路。最方便和容易學習而且也最經濟便宜的治療手段是刮痧、拔罐、按摩,當然,刮痧的首要條件是學習刮痧的禁忌內容,並且注意室內的溫度,當溫度低於25度就不合適刮痧。除了環境的溫度這個外因需要注意,還有內因:過飢過飽、喝醉、孕婦、身體的重要部位或者器官都不合適刮痧。至於拔罐就沒有溫度的限制,但是,也必須保證病者在室內避免風邪吹襲身體。而拔罐的內因方面的禁忌與刮痧的內因方面的禁忌是一樣。按摩就是通過手或足對人體進行或按或摩或點或推或拿或者摸、接、端、提等等操作手法。通常有武術、氣功、擒拿等功底的人群最容易學習按摩,因為這樣的人才知道人體那些部位應該用大的力去推拿,那些部位必須輕力去按摩。至於什麼部位首先按摩、什麼部位延後推拿就必須根據病情、病者等情況而決定。針灸學是學習中醫的基礎知識,因為必須要了解人體經絡的走向、人體各穴位的分布、人體各穴位的功能主治、人體各穴位的針刺手法和禁針禁灸的穴位。另外,還需要了解人體經絡在什麼時間是旺盛,在什麼時間是衰弱,根據病情以及病者的情況而因時施針或施灸或施刺血的治療手段。藥物療法有湯劑、丸劑、散劑膏劑、丹劑、酒劑、片劑、糖漿、茶劑、沖劑等不同劑型。不管是那些劑型都必須對中藥的四氣五味以及葯的功能主治有深刻地了解。另外,還要注意中藥配伍禁忌之十八反和十八畏。比如,補氣防壅塞;瀉火防敗胃;滋陰防滯膩;補血防凝滯;活血防耗血;止血防留瘀;辛散防耗氣;收斂防獃滯;溫陽防傷陰。孕婦用藥禁忌也是必須學習、了解的醫藥知識。對於湯劑方面,還要學習湯藥煎煮方法和中草藥特殊煎法以及中藥應擇時而服和湯劑的服食方法。至於食療的知識與與藥物療法是大同小異、殊途同歸。 滴滴快車新用戶 享0元打車啦
分享
N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老人為何經常腰背痛 中醫教你如何緩解
※熱愛中醫藥的你,應該知道「蒼生大醫」的故事
※中醫治「鬼」
※怎樣反駁「中醫就是辣雞」?看看外國醫生都幹了些什麼!
TAG: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