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普世帝國到民族國家:奧地利紋章中的政治理念與權力符號
來源:鈍角網2018-04-04 15:59:11
作者:林純潔
紋章見證了奧地利的歷史,尤其是奧地利與德意志、東歐相互交纏的歷史。紋章的構成與演變,體現了各派政治勢力的政治理念:從神聖羅馬帝國的普世主義,到奧匈帝國的權力平衡與聯邦精神,再到共和國里工人、農民和資產階級三大階級共和的理念。各種政治勢力都尋求將自己的政治意志用紋章表達出來,紋章成為一種權力的象徵符號和表達方式。(首刊於《新視角》雜誌總第78期(2017年10月))
奧地利位於歐洲中部的阿爾卑斯山山麓,是一個德語國家。它起源於中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的東部邊疆,後來發展成為帝國的統治中心,乃至稱霸歐洲的哈布斯堡「日不落帝國」。19世紀後期,奧地利在與普魯士爭奪德意志領導權的鬥爭中失敗,在匈牙利的壓力下,成立奧匈雙元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後,帝國解體,境內民族地區紛紛獨立,奧地利成為德國之外的另一個德意志民族國家。
奧地利
奧地利的黑鷹國徽起源於中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繼承了古羅馬帝國的權威和鷹的標誌,因此在紋章時代採用了黑鷹作為帝國紋章。紋章興起於12世紀戰爭頻繁的中世紀,最初是戰場上識別敵我的符號,後來形成一套嚴格的規則,成為家族、身份、團體、地區乃至國家的標誌和象徵,並逐步具有強烈的政治含義。政治紋章通常由政治精英設計,不僅是一種象徵符號,還逐步成為宣揚政治理念和權力關係的方式。神聖羅馬帝國後來受到東羅馬帝國的影響,採用雙頭黑鷹作為帝國紋章;黑鷹紋章展現了帝國與基督教的雙重普世理念。
進入20世紀後,作為一個多民族雙元帝國,奧匈帝國的聯邦體制和各民族之間的權力鬥爭都清楚地展現在聯盟紋章上。一戰後,奧地利成為民族國家,繼承了黑鷹紋章,並將之改為單頭黑鷹,同時繼承了奧地利本身的標誌——起源於奧地利公爵紋章的紅白紅條紋盾徽。紅白紅條紋與單頭黑鷹一起,構成了現代奧地利國徽的主要圖案。共和國時期的各種政治勢力都試圖通過紋章展現其政治理念。因此,紋章見證了中世紀以來奧地利由興而衰,又浴火重生的曲折歷程。
一、從東部邊疆到「日不落帝國」
公元9至10世紀時,日耳曼人持續向東方移民,拓展領地,與斯拉夫人和馬扎爾人在中歐和東歐爭奪得非常厲害。法蘭克王國在多瑙河流域的奧地利地區建立了邊境防禦區。公元9世紀末,該地區受到強大的馬扎爾人的侵犯。955年,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率軍打敗馬扎爾人。馬扎爾人退到匈牙利平原,後來創立了匈牙利王國。
962年,奧托一世被教皇加冕為羅馬皇帝,開創了神聖羅馬帝國。976年,皇帝奧托二世冊封巴本堡家族為奧地利邊境伯爵,使之臣屬於巴伐利亞公爵。該地區位於帝國東南部,因此被稱為東部邊疆(Ostarrichi),這成為奧地利(?sterreich)名稱的起源。1156年,紅鬍子腓特烈一世皇帝將奧地利升格為公爵領地,使之脫離了巴伐利亞。
12世紀時,巴本堡家族使用鷹作為紋章。鷹在古典時代就是主神宙斯和朱庇特、羅馬軍團乃至羅馬皇帝的標誌。12世紀,紋章文化興起後,黑鷹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紋章。在皇權比較強大的時候,很多諸侯採用鷹作為紋章表示對皇帝的效忠,這是當時的潮流。13世紀起,隨著皇權的衰落,一些以鷹為紋章的諸侯放棄了鷹紋章,紛紛採用各自不同的紋章。大約從1230年起,巴本堡家族開始採用紅白紅條紋盾徽。
紅白紅條紋的來歷有一個傳說:1191年,奧地利公爵利奧波德五世參加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作戰勇敢,在與蘇丹的阿卡(Akkon)戰役中,白色軍服上染滿異教徒的鮮血,最後戰役取得了勝利。當他走下戰場,人們解下他的佩劍,軍服上只有劍鞘覆蓋的地方還是白色。於是,皇帝亨利六世為了表彰利奧波德公爵的勇敢而授予他紅白紅條紋紋章。這個傳說約在1260年見於文獻記載,但並不可靠,這個紋章很可能是從另一個貴族家族繼承而來。但從此,紅白紅成為勇敢的象徵,乃至成為奧地利的標誌。現在奧地利的國旗即源於此。
奧地利公爵紋章
1246年,奧地利公爵腓特烈二世在與匈牙利的戰爭中戰死,巴本堡家族絕嗣,奧地利轉歸波希米亞(今捷克)王室所有。1278年,出身於哈布斯堡家族的德意志國王魯道夫一世打敗波希米亞王室,奪取了奧地利,將之作為家族領地。這使得哈布斯堡家族實力大增,而之前魯道夫一世恰恰是因為弱小才在1273年被選為德意志國王的。中世紀德國的政治體制是國王由諸侯選舉產生,繼而由教皇加冕為皇帝,十分不穩定。諸侯們都傾向於選舉實力較弱的諸侯擔任國王,從而保持自己的獨立性。1254年,一度強大的霍亨斯陶芬王朝絕嗣後,德國陷入長達20年的「大空位時代」,直到魯道夫一世當選。魯道夫一世在佔據奧地利後,以奧地利為核心,致力於鞏固和擴大哈布斯堡家族的實力,奠定了哈布斯堡帝國的基礎。
1356年,盧森堡家族的查理四世皇帝頒布《金璽詔書》,確立了選侯制度,即德意志國王由美因茨大主教、特里爾大主教、科隆大主教、波希米亞國王、薩克森公爵、勃蘭登堡邊境伯爵和普法爾茨伯爵七大選侯選舉產生,各選侯兼任帝國重要職務,還獲得了鑄幣、司法等一系列特權。奧地利公爵的落選引起了哈布斯堡家族的強烈不滿。於是,1359年,奧地利公爵魯道夫四世偽造了宣稱由紅鬍子腓特烈一世皇帝頒布給巴本堡家族的《大特權狀》,其中授予奧地利在帝國的特權以及大公爵(Erzherzog)的頭銜(一般簡稱大公)。大公是與選侯(Kurfürst)相對應的頭銜,選侯也被稱為大侯爵(Erzfürsten),因為他們的職務,如大主教(Erzbischof)、大元帥(Erzmarschall)都是以erz(首要的、最高的)開頭。與此相應的是,奧地利大公的紋章中採用了專門的鋅冠(Zinkenkrone),位於紅白紅條紋盾徽之上,以象徵大公的崇高地位。
奧地利大公紋章
1440年,腓特烈三世被選為德意志國王,1452年,加冕為皇帝,這是哈布斯堡家族的第一個皇帝。從此,哈布斯堡家族在以後絕大部分時間裡佔據了神聖羅馬帝國皇位,直至1806年帝國結束(1742~1745年除外)。腓特烈三世在繼位之初,便承認了《大特權狀》的合法性,由此偽造的歷史變成了現實,奧地利被提升為大公領地,在帝國內的地位大大提高。腓特烈三世皇帝在位期間提出了AEIOU(Austriae est imperare omni universo,世間萬物皆臣屬於奧地利)的理念。這繼承了古羅馬的帝國理念,試圖以奧地利為核心建立一個普世帝國。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神聖羅馬帝國的歷史,既是德國史的一部分,又有鮮明的奧地利特徵。
腓特烈三世通過戰爭、聯姻等手段,大大開拓了疆土。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帝國理念在三代人之後就幾乎變為了現實。1477年,他的兒子馬克西米連與勃艮第公主瑪麗結婚。1482年,妻子瑪麗意外去世後,馬克西米連繼承了部分勃艮第和尼德蘭領地。
1486年,馬克西米連被選為德意志國王,即馬克西米連一世;1508年,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他繼續追求著普世帝國的理念。1510年,一位奧格斯堡畫家為他畫了一幅紋章,標題為:神聖羅馬帝國及所有領地。雙頭黑鷹象徵神聖羅馬帝國,兩個鷹頭都戴有皇冠,後面有象徵神聖的光環,軀幹上是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十字架在兩個鷹頭之間變細,上方寫有INRI,意思是「耶穌,拿撒勒人,猶太人的王」。黑鷹翅膀上的盾徽,四個一組,象徵帝國的貴族及其領地所構成的帝國等級秩序。
第一排是選侯與教皇,右邊(紋章以其本身判斷左右,與讀者視角相反)的四個紋章依次代表:特里爾大主教(紅十字)、科隆大主教(黑十字)、美因茨大主教(白車輪)、羅馬教皇(紅十字)。羅馬教皇和三位大主教是屬靈權力的代表,白底紅十字象徵羅馬教皇在選舉時的重要作用(Potestat zu Rom);左邊四個紋章依次代表:波希米亞國王(雙尾白獅)、普法爾茨伯爵(金獅)、薩克森選侯(綠色花環、黑金色條紋)、勃蘭登堡邊境伯爵(紅鷹)。它們代表世俗的權力。第一排選侯紋章以下,按照縱向分類,四個紋章一組,依次是:公爵、侯爵、邊境伯爵、地方伯爵、城堡伯爵、男爵、騎士、城市、村莊、農民。
這種由四個紋章構成一組的紋章被稱為四元之鷹(Quaternionenadler)紋章。四在基督教中有神聖的含義,如《舊約》中有四大先知(以賽亞、耶利米、以西結、但以理),其中但以理預言的四大帝國,後來被解釋為巴比倫、波斯、馬其頓(希臘)和羅馬四大帝國,其中前三個滅亡了,而「羅馬帝國將永遠存在到世界的毀滅」。《新約》中有四部福音書等。鷹在基督教中本身就具有神聖的含義,是上帝、耶穌和福音書作者約翰的標誌。在《舊約·出埃及記》19:4中,耶和華將自己比作鷹,他對摩西說:「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本文《聖經》譯文均採用《聖經》(和合本),上海: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中國基督教協會,2007年。)根據古代傳說,鷹能夠返老還童,中世紀的人將之與耶穌的復活聯繫起來,由此鷹也成為耶穌的標誌。鷹還被作為福音書作者約翰的象徵。中世紀用《聖經》中提到的人、獅、牛、鷹四種動物分別作為馬太、馬可、路加和約翰四大福音書作者的象徵。「人、獅、牛都是在地上活動,所以前三個福音書作者都講述了耶穌在世上的生平;只有約翰脫離塵世,接觸到神聖的真理之光,因此用象徵福音書作者的動物中在自然界有翅膀的,唯一能飛的鷹來象徵他。」且黑鷹張開翅膀本身是一個十字的形狀。因此,將耶穌被釘上十字架這一意象與張開翅膀的黑鷹紋章重疊起來,更是增加了其神聖性,體現了帝國的基督教信仰;翅膀上分布著世俗貴族領主的紋章,暗含了屬世帝國與屬靈王國的一致性,表明皇帝的使命在於追求建立一個信仰基督教的普世帝國,彰顯了腓特烈三世AEIOU(世間萬物皆臣屬於奧地利)的理念。
四元之鷹紋章
馬克西米連一世繼承了家族聯姻的策略,安排兒子美男子菲利普與西班牙公主胡安娜結婚,同時安排女兒與西班牙王子結婚。結果在西班牙王子去世之後,菲利普與胡安娜的長子查理在1516年繼承了西班牙王位(西班牙稱查理一世),並得到了西班牙開拓的美洲殖民地,然後又在1519年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皇位,即查理五世。馬克西米連一世的次子費迪南與匈牙利兼波希米亞國王弗拉迪斯拉夫二世的公主結婚,獲得了繼承這兩個王國的權利。1526年,弗拉迪斯拉夫二世在抵抗土耳其帝國的戰爭中戰死,費迪南加冕為匈牙利兼波希米亞國王。這使得哈布斯堡帝國朝東歐方向不斷發展,統治的民族包括馬扎爾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等。
通過這些聯姻、繼承和戰爭,查理五世皇帝所統治的哈布斯堡帝國的領地遍布歐洲和美洲,由此被稱為「日不落帝國」,世界帝國的夢想已經接近實現了。但聯姻所維持的帝國是鬆散的,帝國本身處於分裂狀態,哈布斯堡王朝與法國在歐洲進行著長期的爭霸戰爭,除此之外,還面臨著很多內外新的挑戰。1517年,德國爆發了宗教改革運動,基督教分裂為天主教和新教,世俗諸侯也隨之分裂成為天主教諸侯和新教諸侯。虔誠信仰天主教的查理五世為了恢複信仰的統一,費盡心力,但沒有成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土耳其帝國的威脅使他無法專心處理國內宗教事務。1453年,土耳其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滅亡東羅馬帝國後,逐步佔領巴爾幹半島,並進而在1526年打敗匈牙利,而與因此獲得匈牙利王冠的哈布斯堡家族發生直接衝突。因此,奧地利一直處於對抗土耳其帝國的前線。1529年,土耳其大軍第一次圍攻維也納。查理五世率領帝國軍隊打敗了土耳其,守住了中歐的關鍵門戶。
查理五世武力非常強大,但武力解決不了信仰問題。帝國因為宗教問題更加分裂,並因此走向內戰,建立一個統一的信仰基督教的普世帝國的夢想破滅了。1556年,查理五世將西班牙及美洲殖民地傳給了兒子菲利普二世,將哈布斯堡德意志領地傳給了弟弟費迪南一世,從此哈布斯堡家族分為奧地利和西班牙兩支。
相比擁有富庶美洲殖民地的西班牙支系,費迪南一世所分得的奧地利領地是較為貧瘠與艱難的一支,內有宗教改革引發的教派衝突,外有土耳其的軍事威脅。1618年至1648年,神聖羅馬帝國爆發了因宗教信仰問題而起的三十年戰爭,皇帝最終戰敗,法國成為新的歐洲霸主。德意志在戰爭中受到重創,建立統一帝國的夢想徹底破滅。哈布斯堡家族經營的重心進一步放在了奧地利及東歐領地上面。1683年,土耳其大軍再次圍困維也納,奧地利在波蘭等聯軍的幫助下,打敗土耳其。經此一役,奧地利開始反擊,收復了匈牙利的領土,並在東南歐進一步擴張。
1740年,查理六世皇帝去世,他的女兒特蕾西婭繼位,遭到普魯士、巴伐利亞等邦國的反對,由此爆發了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1742年至1745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由巴伐利亞公爵查理七世擔任。戰爭最後的結果是,1745年,特蕾西婭大公的丈夫洛林公爵即位為皇帝。
奧地利和匈牙利在共同抗擊土耳其人入侵的過程中,結成了一種特殊的關係。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期間,當巴伐利亞公爵於1741年派兵佔領捷克和上奧地利地區時,得到了當地議會的承認,哈布斯堡王朝一度陷入解體的危機。而在此關鍵時刻,匈牙利貴族決定支持特蕾西婭,哈布斯堡王朝才得以重振,從此,匈牙利在哈布斯堡王朝內部享有更高的地位,這為後來的奧匈帝國埋下了伏筆。
二、從奧地利帝國到奧匈帝國
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爆發及其後來的拿破崙戰爭深刻地改變了歐洲的政治格局,奧地利的命運也隨之出現了轉折。1804年12月2日,拿破崙稱帝。神聖羅馬帝國瀕臨滅亡,為了保住皇位,12月7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蘭茨二世正式宣布自己為世襲的奧地利皇帝,即弗蘭茨一世。這是第一次出現了一個以奧地利為名的國家,奧地利在此之前只是帝國的一塊大公領地。
由於弗蘭茨二世/一世同時是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地利帝國的皇帝,因此罕見地出現了由兩個雙頭鷹組成的紋章:一個大的雙頭黑鷹,鷹頭後方都有光環,鷹頭上方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冠;鷹的左爪持有帝國之球,右爪持有權杖和寶劍,象徵世俗權力。黑鷹胸前是一個小的雙頭黑鷹盾徽,盾徽上方是奧地利帝國皇冠;兩個鷹頭都戴有皇冠,胸前是紅白紅條紋盾徽。環繞小雙頭黑鷹盾徽的是金羊毛勳章,再外一圈是匈牙利等各領地的紋章。
1806年,在拿破崙的操縱下,很多德意志邦國組成了萊茵邦聯,這導致了神聖羅馬帝國的解體,皇帝弗蘭茨二世正式退位,而他作為弗蘭茨一世繼續擔任奧地利帝國的皇帝。紋章與頭銜是相對應的,因此,頭銜的改變會引起紋章的改變。弗蘭茨一世對紋章進行了新的修改,替換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冠,去掉了盾徽里的小雙頭黑鷹,大雙頭黑鷹胸前增加了一個十字架,原先的小雙頭黑鷹盾徽變成了一個三分盾徽,由哈布斯堡家族紅獅紋章、奧地利紅白紅條紋紋章和金底紅色斜樑上有三隻無喙白鷹的洛林公爵紋章組成,象徵了兩個家族的聯姻,是一種聯盟紋章,更加強調了哈布斯堡-洛林家族的統治地位。環繞在盾徽周圍的依然是金羊毛勳章和匈牙利等領地的紋章。
弗蘭茨一世確定的紋章
1815年,奧地利聯合普魯士、英國、俄國等國,打敗法國。1814至1815年,歐洲各國在維也納召開了國際會議,處理戰勝法國後的善後事務,尤其是領土分割。奧地利讓出了部分萊茵河地區的領地,獲得了倫巴第、威尼斯等義大利北部領地和東歐部分領地,領土連成一片,帝國重心進一步東移。
19世紀上半期,民族主義在歐洲興起,統一建國成為德意志民族的追求,奧地利卻因為境內過多的非德意志領土,對德意志的統一不很熱心,而且壓制各地區的民族主義。但奧地利仍然追求在德意志中的領導地位。在1815年成立的德意志邦聯(Der Deutsche Bund)中,奧地利擔任邦聯議會的主席。
1848年革命期間,德意志各邦國派代表參加了法蘭克福的國民議會,制訂憲法,希望建立一個民主和統一的德國。奧地利也派了代表,但捷克人拒絕了法蘭克福議會的邀請。可見,帝國內的德意志人的政治認同、利益追求與斯拉夫人等非德意志人截然不同。
此時義大利也在追求建立統一的民族國家。1859年,義大利撒丁王國聯合法國打敗奧地利,奪回了倫巴第;1861年,義大利王國建立,對奧地利境內被統治民族的獨立運動產生了巨大影響。
1866年,普奧戰爭爆發,奧地利被普魯士打敗,退出了德意志邦聯。義大利在戰爭中與普魯士結盟,乘機收復威尼斯。倫巴第、威尼斯等領地喪失後,這些領地的紋章也相應地從皇帝紋章中去除了。
奧地利連續戰敗,陷入巨大統治危機,境內民族運動出現反彈,尤其是匈牙利。匈牙利勢力強大,佔據了帝國領土的一半,試圖取得更大的自治權。為了安撫匈牙利民族主義者,1867年,經過談判,奧地利帝國改組為奧地利-匈牙利雙元帝國,形成了一種權力平衡的聯邦體制。弗蘭茨·約瑟夫皇帝繼續擔任匈牙利國王,但必須在匈牙利加冕。帝國設立了共同的外交部、軍事部和財政部,除此之外,兩個政治實體擁有獨立的議會和行政機構。匈牙利之外的領地並不被稱為「奧地利」,而是根據其政治制度被稱為「在帝國議會中有代表的地區」;也被稱為「內萊塔尼亞」(Cisleithanien),因為這片地區與匈牙利以萊塔河為界,Cisleithanien就是「萊塔河這一邊」的意思。這片地區直到1915年才被稱為「奧地利」。這個雙元制度忽略了帝國內的其他民族,引起了捷克人等斯拉夫民族的強烈不滿。
奧匈帝國仍然採用奧地利帝國的雙頭黑鷹作為帝國的整體紋章,但這遭到了匈牙利首相的反對,因為他認為:「雙頭鷹是羅馬-德意志皇帝的首要標誌,被奧地利帝國所繼承;而匈牙利從不是羅馬-德意志的一部分,因此雙頭鷹不能代表匈牙利。」儘管奧匈帝國內部多次提出構建多元帝國的建議,如將斯拉夫人組合成一個政治實體,構建三元帝國等,也因遭到匈牙利的強烈反對而作罷。
1871年,普魯士統一德國,成立了德意志帝國。奧地利完全喪失了干涉德意志事務的可能。而奧地利的德意志人儘管在帝國內佔少數,但居於主導地位,仍自認為所處的是一個德意志國家。
19世紀後半期,隨著土耳其帝國的衰落,奧匈帝國在東南歐佔據了越來越多的領地,如1878年,帝國佔領了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由奧地利和匈牙利共同管理。奧匈帝國境內的民族成分進一步複雜化,並與同樣在該地區擴張的俄國矛盾日益突出。為了共同的利益,1879年,奧匈帝國與德意志帝國結盟,從此,兩國的命運緊密地捆綁在了一起。
1914年,奧匈帝國皇儲弗蘭茨·費迪南在薩拉熱窩遭到一名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刺殺,引發了一系列危機,奧匈帝國在德意志帝國的支持下進攻塞爾維亞,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奧匈帝國的軍隊由各領地上的各民族組成,戰爭迫切需要境內所有領地和民族的支持。在各民族的壓力下,奧匈帝國提高了奧地利、匈牙利之外其他領地和民族的地位。1915年,奧匈帝國對紋章進行了較大的修改,將之改為一個由兩個大盾徽和一個小盾徽組成的聯盟紋章,分為小紋章和中紋章。小紋章主要由象徵奧地利和匈牙利的兩個大盾徽和統治家族紋章組成;中紋章結構類似,內容則更為複雜,將各領地的紋章都標示在帝國紋章上。
1915年奧匈帝國使用的小紋章
中紋章右邊(讀者視角為左邊)的大盾徽由三層紋章組成。最中間是一個紅白紅條紋小盾徽象徵奧地利。中層盾徽由五部分組成:藍底五隻金鷹象徵下奧地利;黑底金鷹和四條紅白條紋象徵上奧地利;白底藍鷹象徵卡尼鄂拉(德語為krain);藍底白豹象徵施泰爾馬克;金底三隻黑獅和紅白紅條紋象徵克恩滕。這是內奧地利地區,是奧地利所統治的核心區域。環繞中層盾徽的則是外奧地利地區,第一排右起,藍底中間一個紅色條紋,上方是一隻黑鳥,下方是三個金色的王冠,象徵加利西亞和洛多梅里亞;雙尾白獅象徵波希米亞;藍底三個金色的頭戴王冠的獅頭象徵達爾馬提亞。第二排:金底黑鷹象徵西里西亞;金底黑獅和紅白紅條紋象徵薩爾茨堡。第三排:藍底紅白方塊鷹象徵摩拉維亞;紅色旗幟象徵福拉爾貝格;藍底金色山羊象徵伊斯特拉(Istrien);白底紅鷹象徵蒂羅爾。第四排:藍紅底色,三顆六角星環繞的黑色牛頭象徵布科維納(Bukowina);金獅與紅色條紋、金藍底色錨型十字架分別象徵格爾茨與格拉迪斯卡(G?rz und Gradisca);金底紅色臂膀拿著一把刀象徵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盾徽最下方的尖角處,是一個二分盾徽,上方是金底雙頭黑鷹,下方是紅白紅條紋中間一朵金色的百合,是帝國直轄城市的里雅斯特(Triest)的紋章。
奧匈帝國紋章(1915-1918)
左邊的大盾徽由兩層盾徽組成:中間是一個兩分盾徽,紅白條紋和大主教十字架,象徵匈牙利。外面一層的紋章中,紅白方格棋盤圖案象徵克羅埃西亞;藍底三個金色的頭戴王冠的獅頭象徵達爾馬提亞;藍底金色六角星,中間是白紅白條紋,紅色粗條紋中間是一隻跳躍的金貂,象徵斯洛維尼亞;紅色臂膀拿著一把刀象徵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金底七個紅色城堡、藍底黑鷹象徵錫本布爾根(Siebenbürger,即特蘭西瓦尼亞);紅底雙頭黑鷹象徵阜姆(Fiume);盾徽上方是匈牙利王冠。
兩個大盾徽中心都有一個盾徽,標示著各自的核心區域,展現了一個層次分明的權力體系。兩個大盾徽上都出現達爾馬提亞、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的紋章,因為奧地利和匈牙利都對這個領地提出了要求。在帝國內部解決不了的權力安排,在紋章中直接展現出來。
紋章中間是象徵哈布斯堡-洛林統治家族的三分小盾徽,樣式沒有改變;盾徽上方也有一頂王冠,圍繞小盾徽的是金羊毛勳章,下方是瑪麗亞·特蕾西婭軍事勳章(白十字架,中間紅白紅條紋紋章)、匈牙利聖斯蒂芬勳章(綠色十字架,中間紅底白色大主教十字架紋章)和利奧波德勳章(紅十字架)。
左邊的扶盾者是長著翅膀的白衣天使,右邊的扶盾動物是鷹頭獅身怪獸。整個紋章下方有一句拉丁文銘文INDIVISIBILITER AC INSEPARABILITER,含義是「不可分離與不可分割的」。
奧匈帝國整個紋章體現了奧地利與匈牙利的一種權力平衡和在帝國內的主導地位,同時對各領地紋章的展示,提高了各領地、各民族的政治地位,說明了奧匈帝國共主聯邦的國家性質。
三、奧地利共和國的建立與重生
各領地、各民族地位的提高及其在紋章中的體現並沒能挽救奧匈帝國在戰爭中失敗的命運。1918年10月,奧匈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統治了奧地利長達640年的哈布斯堡王朝壽終正寢,帝國旋而解體,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克羅埃西亞等非德意志區域紛紛獨立或脫離帝國;原奧地利地區成立了共和國,即第一共和國,最初的國號是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Deutsch?sterreiche Republik)。
奧地利雖然很早就成為一個政治實體,但由於長期是帝國的權力中心,且因為多民族的問題而對民族主義的壓制,恰恰在奧地利生活的人沒有形成對奧地利的認同,帝國內的大多數德意志人仍然維持了對德國的國家認同。在哈布斯堡王朝土崩瓦解後,奧地利希望加入新成立的魏瑪共和國。1919年3月,奧地利議會公開宣稱奧地利是德國的一部分。社會民主工人黨主席、外交部長奧托·鮑爾(Otto Bauer)說道:「哈布斯堡家族與霍亨佐倫家族的鬥爭導致了德意志奧地利從德國分離出去,現在哈布斯堡家族與霍亨佐倫家族都倒台了,出現民族的統一是王朝倒台後自然出現的結果,這曾被王朝所撕裂。」這當然被英國、法國所拒絕,它們的戰爭目的就是要打敗、削弱德國。1919年9月,奧地利國名也被迫從「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改為「奧地利共和國」。
在戰後的奧地利政壇,最有實力的是左翼的社會民主工人黨和右翼的基督教社會黨。關於國徽問題,兩派爆發了很多衝突。
1918年10月,社會民主工人黨人、奧地利總理卡爾·倫納(Karl Renner)提出了一個國徽設計方案:上方是兩把交叉的紅色鐵鎚,下方是黑色的塔樓,兩側由金色的麥穗環繞。鐵鎚、麥穗和塔樓分別象徵工人、農民和資產階級三大階級。對黑紅金三色的選擇是對德意志統一和民主理念的認同。在1848年革命中,黑紅金三色成為德意志民族追求民主和統一的標誌。這個國徽方案拋棄了帝國的黑鷹紋章和紅白紅條紋紋章,是為了體現與哈布斯堡王朝、舊秩序的決裂,表達三個階級共和的理念;也正因為完全拋棄了傳統紋章形式,遭到了很多批評。
右翼的基督教社會黨陣營則主張繼續採用紅白紅條紋紋章,認為:「紅白紅,巴本堡令人崇敬的三色,皇帝所佩戴的飾帶顏色,令人想起十字軍時期的榮耀,是德意志奧地利的國家顏色。這個選擇宣示了對歷史和傳統的保持,希望以此連接古老的東部邊疆的理想。」繼而紋章學家海因里希·塞德提出繼續採用黑鷹紋章,並吸收了左翼的方案:黑鷹胸前佩戴紅白紅條紋盾徽,頭上戴金色城牆王冠,左爪持金色的鐵鎚,右爪持金色麥穗。按照塞德的設想,「黑鷹象徵一個新的自由國家的活力與奮發,資產階級、工人與農民階級將獻身於這個共同的目標,條紋盾徽象徵國家領土的完整」。
由於第一個方案不受歡迎,社會民主工人黨最後同意了新的方案,但建議將麥穗改為鐮刀。因為麥穗和鐮刀都可代表農民階級,但鐮刀作為勞動工具,可以與鐵鎚對應。經過長期的討論,兩方達成了妥協,將左右兩黨的主張糅合在了一起。1919年5月8日,共和國頒布了國徽:翅膀張開的單頭紅舌黑鷹,黑鷹胸前是紅白紅條紋盾徽,頭頂是城牆王冠,城牆有三個城垛;右爪持刀刃向內的金色鐮刀;左爪持金色鐵鎚。
官方專門發布了對新國徽的解釋:「鷹是主要的國家標誌。美國、墨西哥、波蘭都使用了鷹紋。把鷹作為王朝的象徵,是一種偏見。鷹起源於古羅馬軍團的標誌,象徵著國家的主權。黑鷹胸前所佩戴的紅白紅條紋紋章,不是統治家族的盾徽,也不是巴本堡家族的,而是在巴本堡時代形成的奧地利的標誌,在貴族使用之前,就已經很流行了。鷹上面有鐮刀、鐵鎚和城牆王冠。這三種象徵物在紋章學上是常用的,分開的運用,不會讓人討厭。」這個官方解釋對鷹紋章和紅白紅條紋盾徽都解釋得很清楚,但對鐮刀、鐵鎚和城牆王冠三個圖案卻語帶保留。同時,社會上很多右翼派別對鐮刀和鐵鎚圖案有爭議,很多人誤認為,鐮刀和鐵鎚在這裡象徵共產主義。實際上從這個紋章產生過程來看,鐮刀與鐵鎚代表農民、工人兩大階級,並與象徵資產階級的城牆王冠一起,象徵三大階級的共和理念。
社會民主工人黨與基督教社會黨在共和國建立之初,勉強合作,渡過了難關,但很快因政治理念的不同而分道揚鑣了。20世紀20年代,奧地利遭遇了嚴重通貨膨脹和經濟困境,社會意識形態日益極端化,左右翼之間開始發生暴力衝突。1934年,奧地利爆發了短暫的內戰,右翼保守勢力控制了國家,對國徽再次進行修改:將單頭黑鷹改回為雙頭黑鷹,鷹頭後面各有一個光環,黑鷹胸前是紅白紅條紋盾徽;去掉了鷹爪上的鐮刀、鎚頭和鷹頭上的城牆王冠圖案。右翼政府試圖用這個紋章將奧地利再次與哈布斯堡王朝的榮耀連接起來,以懷念舊的秩序。
1934-1938年的奧地利國徽
但奧地利很快陷入了更大的危機,這源於一個來自奧地利的德國人希特勒。希特勒出生於奧地利的邊境小城布勞瑙,從小就懷有強烈的大德意志主義思想,痛恨奧地利與德國的分離,於是在德國巴伐利亞參軍,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來又在德國從政,成立納粹黨,並加入了德國國籍。1933年,納粹黨奪取了德國政權,希特勒當上了德國總理,擴張的首要目標就是德國之外德意志人居住的地區。1938年,奧地利被納粹德國吞併,被劃分為7個行政區,喪失了獨特的國家標誌。奧地利再次成為德意志帝國的「東部邊疆」。但希特勒顯然沒有將奧地利作為邊疆的計劃,1939年,希特勒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
1945年,德國戰敗,奧地利被盟國解放出來,重新成為共和國,即第二共和國,但同時被美蘇英法四國分區佔領;奧地利恢復了第一共和國時期的國徽,在兩隻鷹爪上增加了斷裂的鎖鏈,象徵從納粹暴政中解放出來。這條斷裂的鎖鏈似乎也暗示奧地利人將從對德國的國家認同中解脫出來。二戰前,大部分奧地利人自認為是德意志人,而且是「優秀的德意志人」。二戰以後,奧地利人才開始建立奧地利國家認同,尤其是在1955年,奧地利宣布成為中立國,並與美蘇英法簽訂《國家條約》重新獲得主權。1956年,有49%的人自認為奧地利人,有46%的人仍自認為是德國人。對奧地利的認同勉強超過了對德國的認同。到了20世紀80年代,認同奧地利的人才佔到了絕對多數。
奧地利國徽上的鐮刀、鐵鎚圖案從誕生起就充滿了爭議。到了20世紀90年代,尤其是蘇東劇變後,仍有人對這個國徽提出異議,希望去掉鐮刀和鐵鎚,但84%的奧地利人希望保留這些符號。爭論才逐漸平息。
奧地利國徽(1945——至今)
四、結語
公元10世紀以來,奧地利從神聖羅馬帝國的邊陲之地,發展成為帝國的統治中心,再成為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奧地利共和國。奧地利作為帝國統治中心,長期採用象徵帝國的雙頭黑鷹紋章,並綴以其他領地的紋章;直到成為一個民族國家後,改為單頭黑鷹紋章。紋章見證了奧地利的歷史,尤其是奧地利與德意志、東歐相互交纏的歷史。紋章的構成與演變,體現了各派政治勢力的政治理念:從神聖羅馬帝國的普世主義,到奧匈帝國的權力平衡與聯邦精神,再到共和國里工人、農民和資產階級三大階級共和的理念。各種政治勢力都尋求將自己的政治意志用紋章表達出來,紋章成為一種權力的象徵符號和表達方式。
(相關簡介:林純潔,華中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副教授。限於篇幅,未保留文章注釋,有需要的讀者可向本刊編輯部索取。)
責任編輯:花滿樓從普世帝國到民族國家:奧地利紋章中的政治理念與權力符號關鍵詞: 世界歷史
來源:鈍角網2018-04-04 15:59:11
作者:林純潔
紋章見證了奧地利的歷史,尤其是奧地利與德意志、東歐相互交纏的歷史。紋章的構成與演變,體現了各派政治勢力的政治理念:從神聖羅馬帝國的普世主義,到奧匈帝國的權力平衡與聯邦精神,再到共和國里工人、農民和資產階級三大階級共和的理念。各種政治勢力都尋求將自己的政治意志用紋章表達出來,紋章成為一種權力的象徵符號和表達方式。(首刊於《新視角》雜誌總第78期(2017年10月))
奧地利位於歐洲中部的阿爾卑斯山山麓,是一個德語國家。它起源於中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的東部邊疆,後來發展成為帝國的統治中心,乃至稱霸歐洲的哈布斯堡「日不落帝國」。19世紀後期,奧地利在與普魯士爭奪德意志領導權的鬥爭中失敗,在匈牙利的壓力下,成立奧匈雙元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後,帝國解體,境內民族地區紛紛獨立,奧地利成為德國之外的另一個德意志民族國家。
奧地利
奧地利的黑鷹國徽起源於中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繼承了古羅馬帝國的權威和鷹的標誌,因此在紋章時代採用了黑鷹作為帝國紋章。紋章興起於12世紀戰爭頻繁的中世紀,最初是戰場上識別敵我的符號,後來形成一套嚴格的規則,成為家族、身份、團體、地區乃至國家的標誌和象徵,並逐步具有強烈的政治含義。政治紋章通常由政治精英設計,不僅是一種象徵符號,還逐步成為宣揚政治理念和權力關係的方式。神聖羅馬帝國後來受到東羅馬帝國的影響,採用雙頭黑鷹作為帝國紋章;黑鷹紋章展現了帝國與基督教的雙重普世理念。
進入20世紀後,作為一個多民族雙元帝國,奧匈帝國的聯邦體制和各民族之間的權力鬥爭都清楚地展現在聯盟紋章上。一戰後,奧地利成為民族國家,繼承了黑鷹紋章,並將之改為單頭黑鷹,同時繼承了奧地利本身的標誌——起源於奧地利公爵紋章的紅白紅條紋盾徽。紅白紅條紋與單頭黑鷹一起,構成了現代奧地利國徽的主要圖案。共和國時期的各種政治勢力都試圖通過紋章展現其政治理念。因此,紋章見證了中世紀以來奧地利由興而衰,又浴火重生的曲折歷程。
一、從東部邊疆到「日不落帝國」
公元9至10世紀時,日耳曼人持續向東方移民,拓展領地,與斯拉夫人和馬扎爾人在中歐和東歐爭奪得非常厲害。法蘭克王國在多瑙河流域的奧地利地區建立了邊境防禦區。公元9世紀末,該地區受到強大的馬扎爾人的侵犯。955年,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率軍打敗馬扎爾人。馬扎爾人退到匈牙利平原,後來創立了匈牙利王國。
962年,奧托一世被教皇加冕為羅馬皇帝,開創了神聖羅馬帝國。976年,皇帝奧托二世冊封巴本堡家族為奧地利邊境伯爵,使之臣屬於巴伐利亞公爵。該地區位於帝國東南部,因此被稱為東部邊疆(Ostarrichi),這成為奧地利(?sterreich)名稱的起源。1156年,紅鬍子腓特烈一世皇帝將奧地利升格為公爵領地,使之脫離了巴伐利亞。
12世紀時,巴本堡家族使用鷹作為紋章。鷹在古典時代就是主神宙斯和朱庇特、羅馬軍團乃至羅馬皇帝的標誌。12世紀,紋章文化興起後,黑鷹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紋章。在皇權比較強大的時候,很多諸侯採用鷹作為紋章表示對皇帝的效忠,這是當時的潮流。13世紀起,隨著皇權的衰落,一些以鷹為紋章的諸侯放棄了鷹紋章,紛紛採用各自不同的紋章。大約從1230年起,巴本堡家族開始採用紅白紅條紋盾徽。
紅白紅條紋的來歷有一個傳說:1191年,奧地利公爵利奧波德五世參加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作戰勇敢,在與蘇丹的阿卡(Akkon)戰役中,白色軍服上染滿異教徒的鮮血,最後戰役取得了勝利。當他走下戰場,人們解下他的佩劍,軍服上只有劍鞘覆蓋的地方還是白色。於是,皇帝亨利六世為了表彰利奧波德公爵的勇敢而授予他紅白紅條紋紋章。這個傳說約在1260年見於文獻記載,但並不可靠,這個紋章很可能是從另一個貴族家族繼承而來。但從此,紅白紅成為勇敢的象徵,乃至成為奧地利的標誌。現在奧地利的國旗即源於此。
奧地利公爵紋章
1246年,奧地利公爵腓特烈二世在與匈牙利的戰爭中戰死,巴本堡家族絕嗣,奧地利轉歸波希米亞(今捷克)王室所有。1278年,出身於哈布斯堡家族的德意志國王魯道夫一世打敗波希米亞王室,奪取了奧地利,將之作為家族領地。這使得哈布斯堡家族實力大增,而之前魯道夫一世恰恰是因為弱小才在1273年被選為德意志國王的。中世紀德國的政治體制是國王由諸侯選舉產生,繼而由教皇加冕為皇帝,十分不穩定。諸侯們都傾向於選舉實力較弱的諸侯擔任國王,從而保持自己的獨立性。1254年,一度強大的霍亨斯陶芬王朝絕嗣後,德國陷入長達20年的「大空位時代」,直到魯道夫一世當選。魯道夫一世在佔據奧地利後,以奧地利為核心,致力於鞏固和擴大哈布斯堡家族的實力,奠定了哈布斯堡帝國的基礎。
1356年,盧森堡家族的查理四世皇帝頒布《金璽詔書》,確立了選侯制度,即德意志國王由美因茨大主教、特里爾大主教、科隆大主教、波希米亞國王、薩克森公爵、勃蘭登堡邊境伯爵和普法爾茨伯爵七大選侯選舉產生,各選侯兼任帝國重要職務,還獲得了鑄幣、司法等一系列特權。奧地利公爵的落選引起了哈布斯堡家族的強烈不滿。於是,1359年,奧地利公爵魯道夫四世偽造了宣稱由紅鬍子腓特烈一世皇帝頒布給巴本堡家族的《大特權狀》,其中授予奧地利在帝國的特權以及大公爵(Erzherzog)的頭銜(一般簡稱大公)。大公是與選侯(Kurfürst)相對應的頭銜,選侯也被稱為大侯爵(Erzfürsten),因為他們的職務,如大主教(Erzbischof)、大元帥(Erzmarschall)都是以erz(首要的、最高的)開頭。與此相應的是,奧地利大公的紋章中採用了專門的鋅冠(Zinkenkrone),位於紅白紅條紋盾徽之上,以象徵大公的崇高地位。
奧地利大公紋章
1440年,腓特烈三世被選為德意志國王,1452年,加冕為皇帝,這是哈布斯堡家族的第一個皇帝。從此,哈布斯堡家族在以後絕大部分時間裡佔據了神聖羅馬帝國皇位,直至1806年帝國結束(1742~1745年除外)。腓特烈三世在繼位之初,便承認了《大特權狀》的合法性,由此偽造的歷史變成了現實,奧地利被提升為大公領地,在帝國內的地位大大提高。腓特烈三世皇帝在位期間提出了AEIOU(Austriae est imperare omni universo,世間萬物皆臣屬於奧地利)的理念。這繼承了古羅馬的帝國理念,試圖以奧地利為核心建立一個普世帝國。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神聖羅馬帝國的歷史,既是德國史的一部分,又有鮮明的奧地利特徵。
腓特烈三世通過戰爭、聯姻等手段,大大開拓了疆土。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帝國理念在三代人之後就幾乎變為了現實。1477年,他的兒子馬克西米連與勃艮第公主瑪麗結婚。1482年,妻子瑪麗意外去世後,馬克西米連繼承了部分勃艮第和尼德蘭領地。
1486年,馬克西米連被選為德意志國王,即馬克西米連一世;1508年,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他繼續追求著普世帝國的理念。1510年,一位奧格斯堡畫家為他畫了一幅紋章,標題為:神聖羅馬帝國及所有領地。雙頭黑鷹象徵神聖羅馬帝國,兩個鷹頭都戴有皇冠,後面有象徵神聖的光環,軀幹上是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十字架在兩個鷹頭之間變細,上方寫有INRI,意思是「耶穌,拿撒勒人,猶太人的王」。黑鷹翅膀上的盾徽,四個一組,象徵帝國的貴族及其領地所構成的帝國等級秩序。
第一排是選侯與教皇,右邊(紋章以其本身判斷左右,與讀者視角相反)的四個紋章依次代表:特里爾大主教(紅十字)、科隆大主教(黑十字)、美因茨大主教(白車輪)、羅馬教皇(紅十字)。羅馬教皇和三位大主教是屬靈權力的代表,白底紅十字象徵羅馬教皇在選舉時的重要作用(Potestat zu Rom);左邊四個紋章依次代表:波希米亞國王(雙尾白獅)、普法爾茨伯爵(金獅)、薩克森選侯(綠色花環、黑金色條紋)、勃蘭登堡邊境伯爵(紅鷹)。它們代表世俗的權力。第一排選侯紋章以下,按照縱向分類,四個紋章一組,依次是:公爵、侯爵、邊境伯爵、地方伯爵、城堡伯爵、男爵、騎士、城市、村莊、農民。
這種由四個紋章構成一組的紋章被稱為四元之鷹(Quaternionenadler)紋章。四在基督教中有神聖的含義,如《舊約》中有四大先知(以賽亞、耶利米、以西結、但以理),其中但以理預言的四大帝國,後來被解釋為巴比倫、波斯、馬其頓(希臘)和羅馬四大帝國,其中前三個滅亡了,而「羅馬帝國將永遠存在到世界的毀滅」。《新約》中有四部福音書等。鷹在基督教中本身就具有神聖的含義,是上帝、耶穌和福音書作者約翰的標誌。在《舊約·出埃及記》19:4中,耶和華將自己比作鷹,他對摩西說:「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本文《聖經》譯文均採用《聖經》(和合本),上海: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中國基督教協會,2007年。)根據古代傳說,鷹能夠返老還童,中世紀的人將之與耶穌的復活聯繫起來,由此鷹也成為耶穌的標誌。鷹還被作為福音書作者約翰的象徵。中世紀用《聖經》中提到的人、獅、牛、鷹四種動物分別作為馬太、馬可、路加和約翰四大福音書作者的象徵。「人、獅、牛都是在地上活動,所以前三個福音書作者都講述了耶穌在世上的生平;只有約翰脫離塵世,接觸到神聖的真理之光,因此用象徵福音書作者的動物中在自然界有翅膀的,唯一能飛的鷹來象徵他。」且黑鷹張開翅膀本身是一個十字的形狀。因此,將耶穌被釘上十字架這一意象與張開翅膀的黑鷹紋章重疊起來,更是增加了其神聖性,體現了帝國的基督教信仰;翅膀上分布著世俗貴族領主的紋章,暗含了屬世帝國與屬靈王國的一致性,表明皇帝的使命在於追求建立一個信仰基督教的普世帝國,彰顯了腓特烈三世AEIOU(世間萬物皆臣屬於奧地利)的理念。
四元之鷹紋章
馬克西米連一世繼承了家族聯姻的策略,安排兒子美男子菲利普與西班牙公主胡安娜結婚,同時安排女兒與西班牙王子結婚。結果在西班牙王子去世之後,菲利普與胡安娜的長子查理在1516年繼承了西班牙王位(西班牙稱查理一世),並得到了西班牙開拓的美洲殖民地,然後又在1519年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皇位,即查理五世。馬克西米連一世的次子費迪南與匈牙利兼波希米亞國王弗拉迪斯拉夫二世的公主結婚,獲得了繼承這兩個王國的權利。1526年,弗拉迪斯拉夫二世在抵抗土耳其帝國的戰爭中戰死,費迪南加冕為匈牙利兼波希米亞國王。這使得哈布斯堡帝國朝東歐方向不斷發展,統治的民族包括馬扎爾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等。
通過這些聯姻、繼承和戰爭,查理五世皇帝所統治的哈布斯堡帝國的領地遍布歐洲和美洲,由此被稱為「日不落帝國」,世界帝國的夢想已經接近實現了。但聯姻所維持的帝國是鬆散的,帝國本身處於分裂狀態,哈布斯堡王朝與法國在歐洲進行著長期的爭霸戰爭,除此之外,還面臨著很多內外新的挑戰。1517年,德國爆發了宗教改革運動,基督教分裂為天主教和新教,世俗諸侯也隨之分裂成為天主教諸侯和新教諸侯。虔誠信仰天主教的查理五世為了恢複信仰的統一,費盡心力,但沒有成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土耳其帝國的威脅使他無法專心處理國內宗教事務。1453年,土耳其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滅亡東羅馬帝國後,逐步佔領巴爾幹半島,並進而在1526年打敗匈牙利,而與因此獲得匈牙利王冠的哈布斯堡家族發生直接衝突。因此,奧地利一直處於對抗土耳其帝國的前線。1529年,土耳其大軍第一次圍攻維也納。查理五世率領帝國軍隊打敗了土耳其,守住了中歐的關鍵門戶。
查理五世武力非常強大,但武力解決不了信仰問題。帝國因為宗教問題更加分裂,並因此走向內戰,建立一個統一的信仰基督教的普世帝國的夢想破滅了。1556年,查理五世將西班牙及美洲殖民地傳給了兒子菲利普二世,將哈布斯堡德意志領地傳給了弟弟費迪南一世,從此哈布斯堡家族分為奧地利和西班牙兩支。
相比擁有富庶美洲殖民地的西班牙支系,費迪南一世所分得的奧地利領地是較為貧瘠與艱難的一支,內有宗教改革引發的教派衝突,外有土耳其的軍事威脅。1618年至1648年,神聖羅馬帝國爆發了因宗教信仰問題而起的三十年戰爭,皇帝最終戰敗,法國成為新的歐洲霸主。德意志在戰爭中受到重創,建立統一帝國的夢想徹底破滅。哈布斯堡家族經營的重心進一步放在了奧地利及東歐領地上面。1683年,土耳其大軍再次圍困維也納,奧地利在波蘭等聯軍的幫助下,打敗土耳其。經此一役,奧地利開始反擊,收復了匈牙利的領土,並在東南歐進一步擴張。
1740年,查理六世皇帝去世,他的女兒特蕾西婭繼位,遭到普魯士、巴伐利亞等邦國的反對,由此爆發了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1742年至1745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由巴伐利亞公爵查理七世擔任。戰爭最後的結果是,1745年,特蕾西婭大公的丈夫洛林公爵即位為皇帝。
奧地利和匈牙利在共同抗擊土耳其人入侵的過程中,結成了一種特殊的關係。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期間,當巴伐利亞公爵於1741年派兵佔領捷克和上奧地利地區時,得到了當地議會的承認,哈布斯堡王朝一度陷入解體的危機。而在此關鍵時刻,匈牙利貴族決定支持特蕾西婭,哈布斯堡王朝才得以重振,從此,匈牙利在哈布斯堡王朝內部享有更高的地位,這為後來的奧匈帝國埋下了伏筆。
二、從奧地利帝國到奧匈帝國
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爆發及其後來的拿破崙戰爭深刻地改變了歐洲的政治格局,奧地利的命運也隨之出現了轉折。1804年12月2日,拿破崙稱帝。神聖羅馬帝國瀕臨滅亡,為了保住皇位,12月7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蘭茨二世正式宣布自己為世襲的奧地利皇帝,即弗蘭茨一世。這是第一次出現了一個以奧地利為名的國家,奧地利在此之前只是帝國的一塊大公領地。
由於弗蘭茨二世/一世同時是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地利帝國的皇帝,因此罕見地出現了由兩個雙頭鷹組成的紋章:一個大的雙頭黑鷹,鷹頭後方都有光環,鷹頭上方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冠;鷹的左爪持有帝國之球,右爪持有權杖和寶劍,象徵世俗權力。黑鷹胸前是一個小的雙頭黑鷹盾徽,盾徽上方是奧地利帝國皇冠;兩個鷹頭都戴有皇冠,胸前是紅白紅條紋盾徽。環繞小雙頭黑鷹盾徽的是金羊毛勳章,再外一圈是匈牙利等各領地的紋章。
1806年,在拿破崙的操縱下,很多德意志邦國組成了萊茵邦聯,這導致了神聖羅馬帝國的解體,皇帝弗蘭茨二世正式退位,而他作為弗蘭茨一世繼續擔任奧地利帝國的皇帝。紋章與頭銜是相對應的,因此,頭銜的改變會引起紋章的改變。弗蘭茨一世對紋章進行了新的修改,替換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冠,去掉了盾徽里的小雙頭黑鷹,大雙頭黑鷹胸前增加了一個十字架,原先的小雙頭黑鷹盾徽變成了一個三分盾徽,由哈布斯堡家族紅獅紋章、奧地利紅白紅條紋紋章和金底紅色斜樑上有三隻無喙白鷹的洛林公爵紋章組成,象徵了兩個家族的聯姻,是一種聯盟紋章,更加強調了哈布斯堡-洛林家族的統治地位。環繞在盾徽周圍的依然是金羊毛勳章和匈牙利等領地的紋章。
弗蘭茨一世確定的紋章
1815年,奧地利聯合普魯士、英國、俄國等國,打敗法國。1814至1815年,歐洲各國在維也納召開了國際會議,處理戰勝法國後的善後事務,尤其是領土分割。奧地利讓出了部分萊茵河地區的領地,獲得了倫巴第、威尼斯等義大利北部領地和東歐部分領地,領土連成一片,帝國重心進一步東移。
19世紀上半期,民族主義在歐洲興起,統一建國成為德意志民族的追求,奧地利卻因為境內過多的非德意志領土,對德意志的統一不很熱心,而且壓制各地區的民族主義。但奧地利仍然追求在德意志中的領導地位。在1815年成立的德意志邦聯(Der Deutsche Bund)中,奧地利擔任邦聯議會的主席。
1848年革命期間,德意志各邦國派代表參加了法蘭克福的國民議會,制訂憲法,希望建立一個民主和統一的德國。奧地利也派了代表,但捷克人拒絕了法蘭克福議會的邀請。可見,帝國內的德意志人的政治認同、利益追求與斯拉夫人等非德意志人截然不同。
此時義大利也在追求建立統一的民族國家。1859年,義大利撒丁王國聯合法國打敗奧地利,奪回了倫巴第;1861年,義大利王國建立,對奧地利境內被統治民族的獨立運動產生了巨大影響。
1866年,普奧戰爭爆發,奧地利被普魯士打敗,退出了德意志邦聯。義大利在戰爭中與普魯士結盟,乘機收復威尼斯。倫巴第、威尼斯等領地喪失後,這些領地的紋章也相應地從皇帝紋章中去除了。
奧地利連續戰敗,陷入巨大統治危機,境內民族運動出現反彈,尤其是匈牙利。匈牙利勢力強大,佔據了帝國領土的一半,試圖取得更大的自治權。為了安撫匈牙利民族主義者,1867年,經過談判,奧地利帝國改組為奧地利-匈牙利雙元帝國,形成了一種權力平衡的聯邦體制。弗蘭茨·約瑟夫皇帝繼續擔任匈牙利國王,但必須在匈牙利加冕。帝國設立了共同的外交部、軍事部和財政部,除此之外,兩個政治實體擁有獨立的議會和行政機構。匈牙利之外的領地並不被稱為「奧地利」,而是根據其政治制度被稱為「在帝國議會中有代表的地區」;也被稱為「內萊塔尼亞」(Cisleithanien),因為這片地區與匈牙利以萊塔河為界,Cisleithanien就是「萊塔河這一邊」的意思。這片地區直到1915年才被稱為「奧地利」。這個雙元制度忽略了帝國內的其他民族,引起了捷克人等斯拉夫民族的強烈不滿。
奧匈帝國仍然採用奧地利帝國的雙頭黑鷹作為帝國的整體紋章,但這遭到了匈牙利首相的反對,因為他認為:「雙頭鷹是羅馬-德意志皇帝的首要標誌,被奧地利帝國所繼承;而匈牙利從不是羅馬-德意志的一部分,因此雙頭鷹不能代表匈牙利。」儘管奧匈帝國內部多次提出構建多元帝國的建議,如將斯拉夫人組合成一個政治實體,構建三元帝國等,也因遭到匈牙利的強烈反對而作罷。
1871年,普魯士統一德國,成立了德意志帝國。奧地利完全喪失了干涉德意志事務的可能。而奧地利的德意志人儘管在帝國內佔少數,但居於主導地位,仍自認為所處的是一個德意志國家。
19世紀後半期,隨著土耳其帝國的衰落,奧匈帝國在東南歐佔據了越來越多的領地,如1878年,帝國佔領了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由奧地利和匈牙利共同管理。奧匈帝國境內的民族成分進一步複雜化,並與同樣在該地區擴張的俄國矛盾日益突出。為了共同的利益,1879年,奧匈帝國與德意志帝國結盟,從此,兩國的命運緊密地捆綁在了一起。
1914年,奧匈帝國皇儲弗蘭茨·費迪南在薩拉熱窩遭到一名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刺殺,引發了一系列危機,奧匈帝國在德意志帝國的支持下進攻塞爾維亞,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奧匈帝國的軍隊由各領地上的各民族組成,戰爭迫切需要境內所有領地和民族的支持。在各民族的壓力下,奧匈帝國提高了奧地利、匈牙利之外其他領地和民族的地位。1915年,奧匈帝國對紋章進行了較大的修改,將之改為一個由兩個大盾徽和一個小盾徽組成的聯盟紋章,分為小紋章和中紋章。小紋章主要由象徵奧地利和匈牙利的兩個大盾徽和統治家族紋章組成;中紋章結構類似,內容則更為複雜,將各領地的紋章都標示在帝國紋章上。
1915年奧匈帝國使用的小紋章
中紋章右邊(讀者視角為左邊)的大盾徽由三層紋章組成。最中間是一個紅白紅條紋小盾徽象徵奧地利。中層盾徽由五部分組成:藍底五隻金鷹象徵下奧地利;黑底金鷹和四條紅白條紋象徵上奧地利;白底藍鷹象徵卡尼鄂拉(德語為krain);藍底白豹象徵施泰爾馬克;金底三隻黑獅和紅白紅條紋象徵克恩滕。這是內奧地利地區,是奧地利所統治的核心區域。環繞中層盾徽的則是外奧地利地區,第一排右起,藍底中間一個紅色條紋,上方是一隻黑鳥,下方是三個金色的王冠,象徵加利西亞和洛多梅里亞;雙尾白獅象徵波希米亞;藍底三個金色的頭戴王冠的獅頭象徵達爾馬提亞。第二排:金底黑鷹象徵西里西亞;金底黑獅和紅白紅條紋象徵薩爾茨堡。第三排:藍底紅白方塊鷹象徵摩拉維亞;紅色旗幟象徵福拉爾貝格;藍底金色山羊象徵伊斯特拉(Istrien);白底紅鷹象徵蒂羅爾。第四排:藍紅底色,三顆六角星環繞的黑色牛頭象徵布科維納(Bukowina);金獅與紅色條紋、金藍底色錨型十字架分別象徵格爾茨與格拉迪斯卡(G?rz und Gradisca);金底紅色臂膀拿著一把刀象徵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盾徽最下方的尖角處,是一個二分盾徽,上方是金底雙頭黑鷹,下方是紅白紅條紋中間一朵金色的百合,是帝國直轄城市的里雅斯特(Triest)的紋章。
奧匈帝國紋章(1915-1918)
左邊的大盾徽由兩層盾徽組成:中間是一個兩分盾徽,紅白條紋和大主教十字架,象徵匈牙利。外面一層的紋章中,紅白方格棋盤圖案象徵克羅埃西亞;藍底三個金色的頭戴王冠的獅頭象徵達爾馬提亞;藍底金色六角星,中間是白紅白條紋,紅色粗條紋中間是一隻跳躍的金貂,象徵斯洛維尼亞;紅色臂膀拿著一把刀象徵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金底七個紅色城堡、藍底黑鷹象徵錫本布爾根(Siebenbürger,即特蘭西瓦尼亞);紅底雙頭黑鷹象徵阜姆(Fiume);盾徽上方是匈牙利王冠。
兩個大盾徽中心都有一個盾徽,標示著各自的核心區域,展現了一個層次分明的權力體系。兩個大盾徽上都出現達爾馬提亞、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的紋章,因為奧地利和匈牙利都對這個領地提出了要求。在帝國內部解決不了的權力安排,在紋章中直接展現出來。
紋章中間是象徵哈布斯堡-洛林統治家族的三分小盾徽,樣式沒有改變;盾徽上方也有一頂王冠,圍繞小盾徽的是金羊毛勳章,下方是瑪麗亞·特蕾西婭軍事勳章(白十字架,中間紅白紅條紋紋章)、匈牙利聖斯蒂芬勳章(綠色十字架,中間紅底白色大主教十字架紋章)和利奧波德勳章(紅十字架)。
左邊的扶盾者是長著翅膀的白衣天使,右邊的扶盾動物是鷹頭獅身怪獸。整個紋章下方有一句拉丁文銘文INDIVISIBILITER AC INSEPARABILITER,含義是「不可分離與不可分割的」。
奧匈帝國整個紋章體現了奧地利與匈牙利的一種權力平衡和在帝國內的主導地位,同時對各領地紋章的展示,提高了各領地、各民族的政治地位,說明了奧匈帝國共主聯邦的國家性質。
三、奧地利共和國的建立與重生
各領地、各民族地位的提高及其在紋章中的體現並沒能挽救奧匈帝國在戰爭中失敗的命運。1918年10月,奧匈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統治了奧地利長達640年的哈布斯堡王朝壽終正寢,帝國旋而解體,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克羅埃西亞等非德意志區域紛紛獨立或脫離帝國;原奧地利地區成立了共和國,即第一共和國,最初的國號是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Deutsch?sterreiche Republik)。
奧地利雖然很早就成為一個政治實體,但由於長期是帝國的權力中心,且因為多民族的問題而對民族主義的壓制,恰恰在奧地利生活的人沒有形成對奧地利的認同,帝國內的大多數德意志人仍然維持了對德國的國家認同。在哈布斯堡王朝土崩瓦解後,奧地利希望加入新成立的魏瑪共和國。1919年3月,奧地利議會公開宣稱奧地利是德國的一部分。社會民主工人黨主席、外交部長奧托·鮑爾(Otto Bauer)說道:「哈布斯堡家族與霍亨佐倫家族的鬥爭導致了德意志奧地利從德國分離出去,現在哈布斯堡家族與霍亨佐倫家族都倒台了,出現民族的統一是王朝倒台後自然出現的結果,這曾被王朝所撕裂。」這當然被英國、法國所拒絕,它們的戰爭目的就是要打敗、削弱德國。1919年9月,奧地利國名也被迫從「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改為「奧地利共和國」。
在戰後的奧地利政壇,最有實力的是左翼的社會民主工人黨和右翼的基督教社會黨。關於國徽問題,兩派爆發了很多衝突。
1918年10月,社會民主工人黨人、奧地利總理卡爾·倫納(Karl Renner)提出了一個國徽設計方案:上方是兩把交叉的紅色鐵鎚,下方是黑色的塔樓,兩側由金色的麥穗環繞。鐵鎚、麥穗和塔樓分別象徵工人、農民和資產階級三大階級。對黑紅金三色的選擇是對德意志統一和民主理念的認同。在1848年革命中,黑紅金三色成為德意志民族追求民主和統一的標誌。這個國徽方案拋棄了帝國的黑鷹紋章和紅白紅條紋紋章,是為了體現與哈布斯堡王朝、舊秩序的決裂,表達三個階級共和的理念;也正因為完全拋棄了傳統紋章形式,遭到了很多批評。
右翼的基督教社會黨陣營則主張繼續採用紅白紅條紋紋章,認為:「紅白紅,巴本堡令人崇敬的三色,皇帝所佩戴的飾帶顏色,令人想起十字軍時期的榮耀,是德意志奧地利的國家顏色。這個選擇宣示了對歷史和傳統的保持,希望以此連接古老的東部邊疆的理想。」繼而紋章學家海因里希·塞德提出繼續採用黑鷹紋章,並吸收了左翼的方案:黑鷹胸前佩戴紅白紅條紋盾徽,頭上戴金色城牆王冠,左爪持金色的鐵鎚,右爪持金色麥穗。按照塞德的設想,「黑鷹象徵一個新的自由國家的活力與奮發,資產階級、工人與農民階級將獻身於這個共同的目標,條紋盾徽象徵國家領土的完整」。
由於第一個方案不受歡迎,社會民主工人黨最後同意了新的方案,但建議將麥穗改為鐮刀。因為麥穗和鐮刀都可代表農民階級,但鐮刀作為勞動工具,可以與鐵鎚對應。經過長期的討論,兩方達成了妥協,將左右兩黨的主張糅合在了一起。1919年5月8日,共和國頒布了國徽:翅膀張開的單頭紅舌黑鷹,黑鷹胸前是紅白紅條紋盾徽,頭頂是城牆王冠,城牆有三個城垛;右爪持刀刃向內的金色鐮刀;左爪持金色鐵鎚。
官方專門發布了對新國徽的解釋:「鷹是主要的國家標誌。美國、墨西哥、波蘭都使用了鷹紋。把鷹作為王朝的象徵,是一種偏見。鷹起源於古羅馬軍團的標誌,象徵著國家的主權。黑鷹胸前所佩戴的紅白紅條紋紋章,不是統治家族的盾徽,也不是巴本堡家族的,而是在巴本堡時代形成的奧地利的標誌,在貴族使用之前,就已經很流行了。鷹上面有鐮刀、鐵鎚和城牆王冠。這三種象徵物在紋章學上是常用的,分開的運用,不會讓人討厭。」這個官方解釋對鷹紋章和紅白紅條紋盾徽都解釋得很清楚,但對鐮刀、鐵鎚和城牆王冠三個圖案卻語帶保留。同時,社會上很多右翼派別對鐮刀和鐵鎚圖案有爭議,很多人誤認為,鐮刀和鐵鎚在這裡象徵共產主義。實際上從這個紋章產生過程來看,鐮刀與鐵鎚代表農民、工人兩大階級,並與象徵資產階級的城牆王冠一起,象徵三大階級的共和理念。
社會民主工人黨與基督教社會黨在共和國建立之初,勉強合作,渡過了難關,但很快因政治理念的不同而分道揚鑣了。20世紀20年代,奧地利遭遇了嚴重通貨膨脹和經濟困境,社會意識形態日益極端化,左右翼之間開始發生暴力衝突。1934年,奧地利爆發了短暫的內戰,右翼保守勢力控制了國家,對國徽再次進行修改:將單頭黑鷹改回為雙頭黑鷹,鷹頭後面各有一個光環,黑鷹胸前是紅白紅條紋盾徽;去掉了鷹爪上的鐮刀、鎚頭和鷹頭上的城牆王冠圖案。右翼政府試圖用這個紋章將奧地利再次與哈布斯堡王朝的榮耀連接起來,以懷念舊的秩序。
1934-1938年的奧地利國徽
但奧地利很快陷入了更大的危機,這源於一個來自奧地利的德國人希特勒。希特勒出生於奧地利的邊境小城布勞瑙,從小就懷有強烈的大德意志主義思想,痛恨奧地利與德國的分離,於是在德國巴伐利亞參軍,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來又在德國從政,成立納粹黨,並加入了德國國籍。1933年,納粹黨奪取了德國政權,希特勒當上了德國總理,擴張的首要目標就是德國之外德意志人居住的地區。1938年,奧地利被納粹德國吞併,被劃分為7個行政區,喪失了獨特的國家標誌。奧地利再次成為德意志帝國的「東部邊疆」。但希特勒顯然沒有將奧地利作為邊疆的計劃,1939年,希特勒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
1945年,德國戰敗,奧地利被盟國解放出來,重新成為共和國,即第二共和國,但同時被美蘇英法四國分區佔領;奧地利恢復了第一共和國時期的國徽,在兩隻鷹爪上增加了斷裂的鎖鏈,象徵從納粹暴政中解放出來。這條斷裂的鎖鏈似乎也暗示奧地利人將從對德國的國家認同中解脫出來。二戰前,大部分奧地利人自認為是德意志人,而且是「優秀的德意志人」。二戰以後,奧地利人才開始建立奧地利國家認同,尤其是在1955年,奧地利宣布成為中立國,並與美蘇英法簽訂《國家條約》重新獲得主權。1956年,有49%的人自認為奧地利人,有46%的人仍自認為是德國人。對奧地利的認同勉強超過了對德國的認同。到了20世紀80年代,認同奧地利的人才佔到了絕對多數。
奧地利國徽上的鐮刀、鐵鎚圖案從誕生起就充滿了爭議。到了20世紀90年代,尤其是蘇東劇變後,仍有人對這個國徽提出異議,希望去掉鐮刀和鐵鎚,但84%的奧地利人希望保留這些符號。爭論才逐漸平息。
奧地利國徽(1945——至今)
四、結語
公元10世紀以來,奧地利從神聖羅馬帝國的邊陲之地,發展成為帝國的統治中心,再成為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奧地利共和國。奧地利作為帝國統治中心,長期採用象徵帝國的雙頭黑鷹紋章,並綴以其他領地的紋章;直到成為一個民族國家後,改為單頭黑鷹紋章。紋章見證了奧地利的歷史,尤其是奧地利與德意志、東歐相互交纏的歷史。紋章的構成與演變,體現了各派政治勢力的政治理念:從神聖羅馬帝國的普世主義,到奧匈帝國的權力平衡與聯邦精神,再到共和國里工人、農民和資產階級三大階級共和的理念。各種政治勢力都尋求將自己的政治意志用紋章表達出來,紋章成為一種權力的象徵符號和表達方式。
推薦閱讀:
※手相:手指上出現這些符號,十人九富,福氣十足!
※12星座各對應什麼標點符號?
※手有「此符號」之人,富貴永久,一輩子大吉大利,必定命中帶財
※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