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扎堆落戶上海的咖啡店們

2017-10-27 00:05 | 豆瓣

2017-10-27

本文作者「Nora Liu」,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年底上海要開三家動靜大的咖啡店:Peet"s 皮爺咖啡(笑...這個名字的梗見下文)、% Arabica 百分百阿拉比卡、Starbucks Roastery and Reserve Tasting Room 星巴克咖啡烘培工坊及臻選品鑒館。位置分別在東湖路、武康庭、興業太古匯。這些咖啡館跟開 party 似的,扎堆落戶。

他們個個來頭不小。

今天這篇,我會先簡單說說上面三家店的來頭,再說說來自芝加哥的咖啡店 Intelligentsia 對精品咖啡的影響。我不是咖啡從業人士,只是喜歡喝咖啡喜歡查資料,所以寫了這篇,希望對躍躍欲探店的你有幫助。

1|Peet"s皮爺

1966年愚人節,Alfred Peet 在加州伯克利開了第一家 Peet"s Coffee & Tea 門店。這位出生在荷蘭的皮爺爺,二戰後搬到美國,被美國人喝的咖啡驚呆了:「這也叫咖啡?爺爺來教你們什麼是真正的咖啡!」

還記得你小時候喝的雀巢咖啡伴侶么!

那會兒還是速溶咖啡的天下,什麼烘焙豆子、現煮咖啡都沒有的。Peet 告訴大家,咖啡豆是果實,剛采完要晒乾、曬完要烘焙、烘出來的新鮮豆子才能用來煮咖啡。他講的這個道理現在很多人都懂,但放在半個世紀前就很了不起。所以咖啡歷史學家把皮爺爺稱為「教美國人如何喝咖啡的荷蘭人」。

Cupping 中的 Alfred Peet

說迴文章開頭的梗。第一次聽到 Peet"s 的中文名皮爺時,我和朋友噗嗤笑了,蠢萌有沒有?仔細想來,蠻妙的。一來,創始人 Peet(1920-2007)確實是一位了不起的爺爺;二來,我們熟悉的星巴克,星爸爸咖啡也要叫 Peet"s 一聲爸爸。

這家店在東湖路上裝修挺久了,前幾天路過那兒看到他們終於把擋板拆了,企圖進去瞅瞅,結果被告知現在還不對外開放,尚在內測階段。聽去過的朋友說,他們家有很厲害的拉花師,小熊小貓小花信手拈來。喜歡拍照的朋友可以準備一下了。

2|Starbucks Roastery and Tasting Room星巴克咖啡烘焙工坊

星巴克跟 Peet"s 什麼關係呢?

星巴克三位創始人:Jerry Baldwin, Zev Siegl, Gordon Bowker 都是Peet 的徒弟。Peet 毫無保留地教他們怎麼烘豆子,介紹供應商給他們。

1971年3月31日,第一家星巴克在西雅圖派克廣場開業。三位創始人和 Peet"s 一直保持密切的關係,87年他們把星巴克賣給了 Howard Schultz,也就是現在的星巴克大 boss 霍華德舒爾茨,自己則專心經營 Peet"s 咖啡。

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星巴克越來越厲害,開遍全球各地。去年五月宣布即將在上海開第一家海外的咖啡烘焙工坊。總建築面積2700平米。客人在裡面有「沉浸式」體驗——自從 Sleep No More 出來了,什麼都講究沉浸啦——了解咖啡是如何烘焙的、世界各地有什麼稀有的豆子等等。

西雅圖咖啡烘焙工坊|邊喝咖啡邊圍觀小哥烘豆子,觀賞性不錯

聽來令人期待!感覺可以在太古匯吃個飯,然後去星巴克散步消食。2700平米,一圈走下來要一會兒呢。

3|% Arabica百分百阿拉比卡

和 Peet"s、星巴克比起來,百分百阿拉比卡相對陌生。它2014年誕生於京都,紅遍 Instagram,由世界咖啡拉花冠軍山口淳一擔任首席咖啡師。

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呢?

我們去咖啡店喝的咖啡,意式也好、手沖也罷,用的都是阿拉比卡豆子。另外一個大類羅布斯塔沒什麼風味,只能用來做速溶咖啡。

京都嵐山店

京都東山店

月初我去了趟京都,拜訪了上圖的京都東山店。怎麼說呢,這家店的設計,放在首爾、上海、紐約,都不會像在京都那樣出挑。它現代化的設計脫離了京都古樸的氛圍,格外醒目。可妙就妙在,它醒目卻不唐突。木質元素和周圍的建築悄悄呼應。不是個「吵鬧的新住戶」。

我點了一杯拼配豆做的拿鐵,一杯單品豆 SOE 拿鐵;前者甚苦、極濃,後者清淡、甘甜,我媽不怎麼喝咖啡,她更加接受柔和的單品豆;而我因為早上沒醒透,正需要一杯濃郁苦澀的拿鐵,於是倒也合意。

到此一喝

咖啡好喝程度,真的比得上它的名氣嗎?一杯500日圓,這樣的水平這樣的環境,我覺得很可以了。不知道上海店定價如何。

這次沒來得及去京都嵐山店,略遺憾。有機會的話你們去看看呀!

4|Intelligentsia知識分子

寫到這還沒完,接下來說說芝加哥的 Intelligentsia.為什麼寫上海開的咖啡店,要提到 Intelligentsia 呢?

因為咖啡店變成現在這樣,有部分它的功勞。

用我咖啡師室友的話來說:「喝咖啡,你屬於半專業型的,我給你沖了那麼多種豆子,你走了個捷徑。」我想了想,從什麼時候開始,咖啡的門檻變高了?變「難」了?這就不得不提到咖啡浪潮的概念。

更多關於 Intelligentsia 的內容

可挪步至此

閱讀原文

推薦閱讀:

上海女人的老公們(06.1.30)
上海電視節
薦文:永別了 上海
上海男人詠嘆調

TAG:上海 | 咖啡 | 落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