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小故事,輕鬆掌握如何給孩子立規矩
每一位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然而很多時候,愛並不意味著能用最得當的方式教育孩子,就如何給孩子立規矩這件事上,就有一些家長們經常犯錯誤,到頭來,不僅教育效果不好,孩子哭鬧,事倍功半,到最後家長也會茫然——自己管得究竟對不對?為什麼就是起不到好效果?
接下來,我們給大家講四個小故事,這四個小故事,相信能夠幫家長給孩子更輕鬆,更有效的立規矩。
3 打麻將
明明一歲多了,還沒到上幼兒園的年紀,他的爸爸媽媽最大的愛好就是打麻將,每天晚上,明明的爸爸媽媽總會帶幾個朋友來家裡喝酒打麻將,周六日更是要整天甚至通宵的打,屋裡經常是吆五喝六,煙霧繚繞。
聰明的明明對很多事情都抱有極大的好奇心,看到一顆顆麻將牌在桌子上翻滾,又被大人們一隻只手碼成「小長城」,這極大的滿足了明明的好奇心,每天晚上,明明都喜歡坐在椅子上,看著爸爸媽媽打麻將。
這種情況多了,大人們也經常讓孩子「適當」的參與到牌局裡面,手氣不好了,就讓孩子摸張牌,認為孩子的手「壯「,牌攢成了,就拿著孩子的小手把牌推倒,教給孩子說「和了」!明明的爸爸媽媽樂在其中,其他大人看明明的爸媽自己都不在乎,也是更加無所顧忌。
兩歲半的時候,明明已經會張嘴說話了,然而最開始會喊的並不是「爸爸媽媽」,而是「和了」「碰」這種麻將術語,小明的爸爸媽媽沾沾自喜了起來,逢人就誇「看我兒子,這麼小就這麼能耐,連他爹都不認識,就認識麻將牌!」
麻將桌上大人們酒酣耳熱,玩到興奮之餘說兩句髒話常有,而這些也被明明聽進了耳朵里,有一次明明和爸爸說話,直接蹦出個「你他媽的」,結果明明的爸媽愣了一下,哈哈哈大笑起來,覺得這麼點的孩子罵街實在好玩。而明明看到媽媽如此高興,便覺得這四個字是了不得的話,可以讓大家如此開心,明明就說得更起勁了。
明明爸爸的「牌友」們聽到這個事,也一個個樂不可支,再去明明家裡的時候,他們還會故意挑逗孩子罵街:「快,罵你爸爸一句,你罵他一句叔叔給你買巧克力吃。」這時候孩子不聽,反而知道胳膊肘往裡拐罵起這位叔叔來,一眾大人更加笑得前仰後合。
就這樣,明明度過了自己的幼年時期。
可後來當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幼兒園老師沒兩天就向明明的媽媽反映,明明時常對著同學罵髒話,惹得其他小朋友都不和他玩,而且時常會因為這個發生彼此之間打起來,老師要求明明的媽媽配合幼兒園改掉孩子這一惡習。
明明的媽媽這才覺得不對勁,她嚴厲訓斥了孩子好幾次,警告他以後都不準說髒話了,可是在這時候,明明的髒話經常是說一句自動就帶出來了,怎麼管也管不過來了。
評語: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小時候展現出一些「大人「才有的惡習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但實際上這是十分不可取的。
家長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要十分用心,要經常觀察孩子的傾向,如果孩子表現出一些不好的行為,家長一定要及時制止。
孩子罵街,家長就要做到一天不理他,一旦他問起來就告訴他「我不願意和罵街的人說話「。孩子咬指甲,家長就要告訴他」指甲不幹凈有很多你看不見的蟲卵,咬指甲你肚子就會生蟲子「。總之,要想方設法建立有效機制,讓孩子放棄不良行為。
成長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防微杜漸」,一旦形成習慣,到時候再改起來難度要加大不知道多少倍。
4 嚴厲的爸爸
程程很苦惱,因為他的爸爸和別人的爸爸不一樣。
這次評優,程程獲得了幼兒園評選的「行為模範標兵」,獲得了幼兒園頒發的榮譽獎狀和一個鉛筆盒,他興高采烈的回到家,給爸爸看了獎狀和鉛筆盒:「爸爸,你看,這是我在幼兒園獲的獎。」然而程程的爸爸似乎並不感興趣,也沒表現出高興的樣子,只是淡淡一句:「恩,挺好。」便繼續去忙了。
程程心裡很不高興,他不理解爸爸為什麼要這樣,別人的爸爸總是一副很慈祥很活潑的樣子,然而自己的爸爸總是板著臉,讓人親近不起來。
其實程程的爸爸也不是不管程程,程程爸有一套自己教育孩子的理念,他認為父親要有「威嚴」,和小孩子沒大沒小是國外的做法,中國的家長不合適用這套,他小的時候,程程爺爺也是每天高高在上的樣子,程程爸習慣了這樣做兒子,便也覺得這樣沒什麼不妥。
程程爸給程程制定了很多規矩:如:吃飯的時候不許掉筷子,只要筷子掉在地上,爸爸就會嗦一下吃飯一端的筷子頭,然後結結實實「啪」的一聲打在程程頭上,每次程程的頭都鑽心的疼,淚花兒在眼窩裡打轉,然而還不敢哭,因為爸爸最討厭自己哭,他說男兒有淚不輕彈,男孩子哭是懦弱的表現,所以只要看到程程哭了,立刻就還要打。
程程並不知道掉筷子有什麼錯,他手很小,筷子對他來說又太大,實在很難以拿穩,然而他不敢不拿穩。
程程爸爸的規矩還有很多,出去玩不準弄髒衣服,吃飯的時候不能把菜湯弄到衣服上,開家長會的時候不能聽到任何負面消息,只要發現有哪裡不乖,輕則一頓訓斥重則打幾巴掌。
程程越來越不喜歡爸爸,他覺得自己的爸爸除了會打自己什麼都不會,程程爸也越來越煩程程,他覺得自己每天那麼辛苦,該管孩子的時候也沒有放鬆,可是程程這孩子越來越叛逆了。
評語:
家長在給孩子立規矩的同時,也要充分的考慮孩子的感受。
小孩子活潑好動調皮是天性,過了這個年齡段,家長就是想看到他調皮搗蛋也看不到了,只要孩子做的無害於自身健康發展,不會打擾到他人就可以,沒必要管太多,很多家長喜歡把孩子管得規規矩矩,認為這是「有家教」的表現,實則並沒有思考清楚什麼該管什麼不該管。
這樣做的害處,一是長期高壓之下孩子容易變得謹小慎微,不越雷池一步,越管越傻,二來孩子漸漸會自己悟出事理,如果爸媽的管教不當,孩子會很自然的生出逆反心理。
而且,家長保持一個「威嚴「的形象,實則不利於親子溝通,孩子喜歡的是活潑,貼心,有情趣,講道理,能和自己成為朋友的家長。
誰不喜歡平等的交流呢?誰願意每天被呵斥來呵斥去呢?如果每次家長都和孩子講道理,不用強權和身份去壓制孩子,孩子即使是長大了也不會產生對家長的逆反心理。
結語
教育孩子,給孩子立規矩,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家長首先要注意孩子的一舉一動,凡是孩子有不良行為的苗頭,則一定要及時建立有效機制遏制住,清楚該管什麼不該管什麼,該管的時候一定做到不妥協不心軟,要講道理,不由著脾氣打孩子,讓孩子把自己當做無話不說,又能給自己人生指導的朋友一樣。
只要這樣,將來無論什麼事情孩子都願意聽家長的,即使長大之後也會更加孝順,更加的親近父母。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三個孩子
※小孩得了濕疹怎麼辦?
※印度村莊一女嫁五兄弟,孩子出生後不知道誰是親生父親
※生孩子之後,你的胎盤就是這樣出來的
※媽媽的勇敢:我的孩子是同性戀(鳳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