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生死唯由心現造

六、生死唯一真心現

依如來藏系《楞伽》、《勝鬘》、《無上依》等大乘經發揮闡釋的大乘性宗,包括中國天台、華嚴、真言、禪宗等,西藏寧瑪、薩迦、迦舉等派密法,皆從佛所證的功德潛在於眾生身心(「如來藏」)著眼,以一絕對心——如來藏心、心真如、心實相、自性清凈心、佛性、心性、心體、真心、真性、阿摩羅識、凈菩提心、真心、本覺、自性明體等,為宇宙萬有所依的終極體性,亦稱「所依界」(本始基、基界)、一真法界,從哲學體用論、體相論的角度,統主體與客體、眾生與諸佛、生死與涅槃、世間與出世間於一體,說宇宙萬有、生死涅槃等一切現象,皆是此絕對真心內蘊功能的顯現。《華嚴經》謂「知一切法,即心自性」,「三界唯心,三世唯心」。《楞嚴經》卷二云:

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

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

這裡的「心」,即指心體、真心而言,經中名之為「妙明真精妙心」、「妙明真心」等。華嚴宗《賢首五教儀》解釋:

唯心所現者,一切諸法真心所現,如大海水舉體成波。

真心,被認為是眾生心的體(主質、本質)、性(不變的本性),是生滅變異的心理活動底里的不生不滅、不變不易者,喻如眾水中的濕性、各種金器中的金性、各種麵食中的面性,及「水中鹽味,色里膠青」等。

大乘性宗經論描述真心本不生滅(本寂)、本來清凈、本來明覺,具足一切超自然的不思議無礙妙用、清凈功德,然此心離一切相,超絕一切言思心行,非語言所能詮表,非由主客二元對立的認識渠道所能體認,非眾生經驗中物,只有離卻眾生的生滅妄念、我法二執,達「名言道斷,心行處滅」,才能「自內證」——親自體驗。此心本來不生不滅,即是本來涅槃,圓證此心即名為佛。因為眾生無不以此心為自心體性,所以都有成佛的本錢和可能性(佛性),故《大般涅槃經》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甚至還可以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

真心,本是佛及佛教徒們禪觀中自內證的主觀經驗的邏輯外化,被認為是心與宇宙萬有本具的實性(或真如、實相)相應(契合一致)的境界,實為真如、實相的別名,或者說,萬有的終極真實——真如、實相,從能覺證它的主體心而言,稱為真心、阿摩羅識,從所證的境或理而言,稱為真如、實相,實則能證與所證,在自內證時是一非二,超越了能、所二元對立。這種自內證經驗,通過哲學本體論、體用論的論證,安置於眾生的身心,便成了眾生皆可成佛的根據。

真心所現或「真常唯心論」,從表面上看來接近婆羅門教的「神我」及「梵我一如」的理路,因而被一些學者認為源出婆羅門教,非佛法的正宗。實際上,真心與神我、「心之實相即是真如」與「梵我一如」,還是有著在佛學看來是至為重要的區別。天台宗《大乘止觀》卷二對此曾有論述:外道說神我遍在萬物中,真常不滅,認萬物皆實,未離二元論;佛法所說真心則不於心外建立實事,說宇宙萬有,皆同以一大真心為體,超越了二元論、一元論。真心雖有時被稱為「大我」、「真我』、「佛性真我」,但仍以諸法無我、畢竟空為其本性,被看作空、無我的別名,《楞伽經》卷三佛言「當依無我如來之藏」,強調如來藏(真心)是無我的,並不自作主宰,無自我意識,與婆羅門教神我論的有我論很是不同。

從真心現起論看來,生死與涅槃,眾生與諸佛,皆唯一真心所現,皆悉空、無我,如夢如幻,體性無二。然眾生與諸佛的實際受用與功用、價值,有天淵之別。造成這種區別的根本,是對本具真心的迷與覺。眾生迷昧本心,「背覺合塵」,心理活動與真心本具空性不相應,追逐虛幻不實的感覺、知覺,起惑造業,因而昏頭昏腦地沉淪於生死苦海,不能自拔,妄受諸苦;諸佛明覺本心,「背塵合覺」,與真心空性相應,故超出生死,無礙自在。生死輪迴之因,終被歸諸於對本覺真心的迷昧。這種迷昧,即是根本無明,其生起,據《楞嚴經》、《大乘起信論》等說,是因不知本覺真心絕待不二(「真如法一」、「法界一相」),心起妄動,「因明立所」,妄於真心外見有所認識的客體,既有客體,則自有能認識的主體,於是墮入二元對立,迷失了本覺真心無所不照的功用。然後隨迷妄之漸深,逐漸生起虛空、世界、眾生。如《楞嚴經》卷六偈所說: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

與世界由虛空漸次生起的過程相應,眾生的生起,是先有無色界天,次有色界天,最後才形成欲界眾生。各類眾生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各自不同的「亂想」(雜亂的念想):由飛沉亂想有卵生類,由橫堅亂想有胎生類,由翻覆亂想有濕生類,由新故亂想有化生類,由精耀亂想有有色類,由陰隱亂想有無色類,由潛結亂想有有想類,由枯槁亂想有無想類,由因依亂想有非有色類,由呼召亂想有非無色類,由回互亂想有非有想類,由食父母亂想有非無想類。由三世(時間之過去、現在、未來)與四方(空間)和合相涉,變化出十二類眾生。

《大乘起信論》則說,依如來藏,每一眾生各有生滅與不生滅和合的阿賴耶識,不生滅者即本具覺心、心體真如;生滅者,是由不如實知自心覺性本無生滅,而起妄念,謂之「無明業相」,從而生能見與所見的二元對立,由能見的心識分別境界,生智(愛與不愛)、相續(念念相續)、執取、計名字(分別名言)、起業(造有漏業)、業果苦(因業而受生死果報)六相,六相的相續不斷,即是生死輪迴的惡性循環。

眾生雖然迷背本覺真心,起惑造業,流轉生死,然輪迴本來空、唯心現、如幻如化的本性並未稍有改變。《楞嚴經》卷九說:

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諸有為相,妄想受生,妄想隨業,於妙圓明無作本心,皆如空花,元無所著。

雖然隨業輪迴,實際上並無實受輪迴的主體及輪迴的實體,輪迴這件事,就像眼睛因昏眩或生眼病後在虛空所看見的花等,如同幻覺,如同夢中受苦受樂,都在本覺真心中顯現,能顯所顯,皆不離本覺真心。本覺真心真常無礙的體性分毫未減,只是眾生被—點迷妄蒙蔽,不能受用本覺真心無礙自由的妙用而已。就像《法華經》所譬喻;一位貧窮少年不知自己衣襟里縫有一顆價值連城的寶珠,流浪他鄉,為人作佣,飽嘗人間貧窮之苦。

不論真心還是妄心,本性皆畢竟空,故心所現所造之生死輪迴,本性亦空,《大寶積經》卷七十三比喻生死如夢:「如人夢中與諸婇女及眾人等共相娛樂,是人覺已,憶念夢中眾人婇女。」愚痴凡夫眼見可意色而心生執著:

生執著已,起於愛重;起愛重已,生染著心;生染著已,作染著業。

乃至臨死之時,最後識滅,見先所作心想中現,以最後識為主,受業力支配,生起「受生心」,再生於六道之中。然生時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至。「何以故?自性離故。」因為沒有一個實受生死的自性、實我,故生死輪迴體性空,一切世間體性空;乃至涅槃,體性亦空。生死與涅槃、世間與出世間不二,乃佛法中道的第一義,龍樹《大乘二十頌論》說得好:

洞察生死與涅槃,二者俱是不真實,

既無污染亦無變,本來寂靜常明照。

猶因睡醒者醒寤,夢中境界無所見;

了悟愚痴之暗閉,生死輪迴亦不見。[1]

涅槃,只是心與萬有畢竟空的本性完全相應時證得的解脫心,猶如夢醒者見夢境本空,唯心所現,虛幻不實。《宗鏡錄》卷七四謂「身命本空,生死恆寂」。藏密大圓滿法稱生死與涅槃皆為「法界之游舞」——法界或心的一場遊戲。《大乘起信論》比喻眾生的生死之本無明,就像迷人認東為西,還是依本具能覺之性而生迷,迷雖害人,卻並無實體,一朝醒悟,便會發現「涅槃生死等空華」(唐張拙秀才悟道偈語)。佛陀之名為大覺,所覺悟的便是這一真實。這,可謂佛家所揭破的生死之謎的謎底。

真正勘破生死涅槃之本面,則不畏生死、不厭生死、不住涅槃,《宗鏡錄》卷六六說:

凡夫迷夢,怕怖生老病死;以二乘偏見,厭離成住壞空;若頓悟之時,不厭不怖,全將生死法,度脫於群生,以生死性空故。

只有處於迷夢中不知生死實相的凡夫,才貪生怕死。小乘人厭離生死,急欲超出三界,尚屬偏見。頓悟生死本空的菩薩,對生死既不厭離,也不畏懼,而敢於出生入死,把生死苦海當作度化眾生、利樂眾生的道場。

摘自:?佛教生死學?

第六章 生死唯由心現造

未完待續


[1]、巫白慧譯,《法音》1981、3,頁26


推薦閱讀:

二、佛號不可思議--2、依念佛度生死
有什麼時刻讓你不害怕死亡?
[轉] 三空算生死秘法
生死自在
唯有佛法能超越生死

TAG:生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