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回不去的花果山(讀書論世)

回不去的花果山(讀書論世)  

  《西遊記》的一頭一尾是兩座山,從花果山起,到靈山止。其實,整個西遊故事也是由一座一座的山貫穿起來的,且不說妖魔鬼怪佔山為王,那些神仙菩薩也多是居于海外仙山或者秘境奇山,據此完全可以整理出一份地理圖志。出產人蔘果的萬壽山五庄觀,是「地仙之祖」鎮元子的修道之地,有一副對聯:「萬壽山福地,五庄觀洞天」。這和孫悟空的老家花果山水簾洞的對聯竟是十分相似:「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想來「洞天福地」應該是恭維一個好去處的合適辭彙。花果山「果然是天下第一名山」——這是豬八戒請孫悟空歸隊時,二人攜手登上花果山極巔之處的評價。而讀過《西遊記》,說起孫悟空,自然就會想到花果山,花果山是孫悟空的鄉愁。

  高山仰止,對山的崇拜在許多民族中都存在,所謂「沒有了崇拜,山就不再偉岸」。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中國的山嶽崇拜、山水文化由來已久。相對於可以結伴登臨的五嶽,那些人跡罕至、虛無縹緲的神魔居處,更具吸引力。神仙和妖怪住在山裡。就仙人而言,既有逃離紅塵喧囂的情感寄託,也有「欲上高峰窺皓月」的精神慰藉。拿妖魔來說,佔據山洞是為了生存過活,也是為了修行,山洞正如母體的子宮。玉帝在收到石猴出世的報告後說,「下方之物,乃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異」。上天有好生之德,縱然是小小妖魔,若能躲過剷除剿滅,歷經千百年修鍊的生命,也有機會躋身仙列。不過妖怪的本質特徵是無情。當年花果山七魔王結拜,牛魔王為老大,孫悟空是小七。而大鬧天宮這樣的轟轟烈烈的事業,六個結義兄弟並沒有伸出援手,只是在孫悟空戰勝哪吒三太子之後來賀喜,喝了一場大酒。為何?正如李卓吾在評《西遊記》的批語中說:「友人曰:『妖魔禽獸說恁么情分!』又一友曰:『沒情分的便是妖魔禽獸耳!』」從這個意義上講,妖魔哪裡還有什麼情義,但孫悟空是個例外。

  悟空的成長之路,有幾個轉折點。從花果山離開後,先是漂洋過海訪仙學藝,來到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在菩提祖師門下。之後攪亂天地,遭困囚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再之後踏上取經路,跋涉千山萬水,降妖除魔,終於到達靈山。

  花果山孕育靈根,孫悟空從花果山誕生繼而走出。「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花果山是桃花源與水泊梁山的結合體,對孫悟空來說,孩提時代的歡暢、猴王的自尊自負,深藏心底。因為天賦異稟,孫悟空從石頭裡蹦出來就肩負使命。出於對人生無常的恐懼憂慮和對生命長久的渴望,美猴王獨自登上木筏,「飄飄蕩蕩,徑向大海波中。」這一抉擇是對宿命的挑戰也是回應,沒有歸路。

  被擁立為美猴王之後,孫悟空便成為花果山的當然主人,萬年不易。對於這份資產與職責,孫悟空的看法前後不同,上天做官時常常念及, 西去取經後,決絕而去。

  孫悟空幾次遭唐僧誤解、斥責甚至被逐出師門,按理說有機會回到花果山,但他並沒有這麼做。即使是被唐僧從五行山解救出來不久,孫行者打死六賊,受不了師父嘮叨,使性子拂袖而去。一個筋斗雲來到東洋大海,此時花果山近在咫尺,他卻選擇了去東海龍王的水晶宮喝茶。龍王以「圯橋三進履」故事勸導「不可圖自在,誤了前程」,孫悟空聽人勸繼續回去保護唐僧,由此引出一個重大情節——戴上了緊箍。之後再遇到挫折委屈,孫悟空有時會選擇向觀音菩薩哭訴。書中多個場合這猴子大哭不止,有時哭得重情重義、痛徹心扉,令人動容。為什麼不回花果山?孫悟空說的是因為面子上過不去,頭上多了個箍兒,實在寒磣,再者他曾經聲明要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不能在本洞子孫和鬼怪朋友面前食言。這些理由顯然都是牽強的,花果山的徒子徒孫們隨時歡迎他回去,只是他自己已經反認他鄉是故鄉。

  出海學藝這一冒險傳奇,讓孫悟空變身為一個遊民,穿州過府看過了花花世界,已然無法回歸鄉土。「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是個字謎,謎底是「心」。抵達內心,所拜何人?心性蛻變,一念之間。想當初孫悟空在人前賣弄,祖師決意不再留他:「你從那裡來,便從那裡去就是了。」此後鬧天宮大動干戈、天翻地覆,斗戰方酣之際,如來佛祖出場定紛止爭,大英雄冒出「猴氣」,筋斗雲翻到天盡頭,卻是五根肉紅柱子。孫悟空為什麼翻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按照李批的說法,如來是「心之常」,妖猴是「心之變」,千變萬化,不離本來面目。明代心學流行,時人對《西遊記》的解讀也常常納入其綱領。五行山、緊箍咒是約束「心猿意馬」的令人不寒而慄的酷刑。緊箍雖在頭上,卻也束縛在心裡。

  對靈山的理解,孫悟空也在唐僧之上。在第八十五回,唐僧為山峰挺立、暴雨飛出而神思不寧,孫悟空開導他說:「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其中的禪機,可以與禪門公案所言的「即心是佛」「見性成佛」比擬。

  從花果山、五行山直至靈山,拼出孫悟空的心路。西行路上,雖然不像豬八戒常常提出分行李回高老莊,但孫悟空也半開玩笑半認真地提出重返花果山。其間,豬八戒只是過過嘴癮,並沒能返鄉探親,孫悟空倒有兩次重回花果山。在第二十八回,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後被逐,回到花果山,望見東洋大海感嘆道:「我不走此路者,已五百年矣!」待來到花果山,眼前一片殘敗,「那山上花草俱無,煙霞盡絕;峰岩倒塌,林樹焦枯」,原來他鬧天宮被擒拿後,花果山被二郎神率領梅山七兄弟,放火燒壞了。近鄉情怯,這大聖倍加凄慘。於是,孫悟空花一番功夫重新整修,到豬八戒來請他時,花果山已經恢復昔日風貌。臨走時,孫悟空向阻攔的群猴告別:「待我還去保唐僧,取經東土。功成之後,仍回來與你們共樂天真」。明知再也回不去了,也只得許下空頭願望。

  另一次是六耳獼猴假扮悟空搶奪了唐僧行李,還佔了花果山。沙僧去討要行李,不敵假猴王,去落伽山向觀音求助,悟空得知此事,與之返回花果山,大戰六耳獼猴。與上一回濃墨重彩鋪陳描摹不同,這一場較量沒有故地風物、故人情誼的描述,孫悟空見了六耳獼猴就開打,然後就上天入地,直打到佛祖跟前才見分曉。驍勇依舊,衷情不在,這是孫悟空留給花果山的最後一個背影,也是花果山最後一次在書中出現。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孫悟空,也都有一個花果山。書中第二回一個細節,寫得驚心動魄。悟空學道歸來,花果山久為混世魔王所佔,悟空誅滅魔王,將被攝去的小猴帶回——「好猴王,念聲咒語,駕陣狂風,雲頭落下。叫:『孩兒們,睜眼!』眾猴腳躧實地,認得是家鄉」。腳踏實地,眼前是故鄉,湧上心頭的溫暖足以令人唏噓。只不過經歷種種坎坷跋涉之後,孫悟空也明白,花果山也許還在那裡,他已經回不去了。 (馬國英)《 人民日報 》( 2016年02月16日 24 版)

推薦閱讀:

花果山四健將本屬混世四猴,為何孫悟空成佛,而它們碌碌無為
猴王沒回花果山
花果山大屠殺:孫悟空殺一千多人,為何如來沒怪罪?|三十立鋪
《西遊記》也有派系劃分,花果山上誰是孫悟空的嫡系?
二郎神把花果山的猴子斬盡殺絕,孫悟空為何不敢吱聲?

TAG:讀書 | 花果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