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救」大姨媽,微創埋線治療月經不調

0318

小編有話說:月經不調,特別是痛經可說是很多女性朋友們的「通病」了,每個月總有那麼幾天過得是「水深火熱」。喝點紅糖水,貼個暖寶寶就夠了?好吧,這個玩笑一點都不好笑……究竟拿什麼拯救你,我們親愛的「大姨媽」?請保持嚴肅臉,跟著小編去瞧瞧醫生怎麼說!

月經不調是婦科最常見的疾病,包括痛經、月經提前、月經推遲、經期延長、月經過多、月經過少、閉經等等。月經不調具體的表現為月經周期或出血量的異常(包括不規則子宮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絕經後陰道出血),月經前、經期時的腹痛及全身癥狀。

病因追溯:

引起月經不調的原因有兩大類:

(一)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

主要是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不穩定或是有缺陷,即月經病;

(二)器質病變或藥物等原因引起

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腫瘤及發育異常、營養不良;顱內疾患;其他內分泌功能失調如甲狀腺、腎上腺皮質功能異常、糖尿病、席漢氏病等;肝臟疾患;血液疾患 等。使用治療精神病的藥物;內分泌製劑或採取宮內節育器避孕者均可能發生月經不調。

微創埋線主要治療臨床上診斷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性的月經病,應該排除上 述的各種器質性原因形成的月經不調。

微創埋線治療:

月經病雖然有先期、後期、不定期的周期異常,量多量少的經量異常,以及經期延長,但病因病機上不外乎肝脾腎三臟,虛實、寒熱、郁瘀三方面。治療上當調肝、健脾和益腎為根本大法。在處方選穴方面以背俞穴的肝俞、脾俞、腎俞為基礎,任脈穴的中脘、關元、氣海補氣血、調沖任,輔助以清熱、散寒、行氣、活血經穴即可處方。只是實證如單純的血熱、瘀血和肝鬱應注意慎用背俞穴。 (一)月經先期

A、氣虛型 :

主要涉及脾腎二臟,表現為脾氣虛癥狀如經期提前,或兼量多,色淡質稀,神疲肢倦,氣短懶言,小腹空墜,納少便溏,舌淡紅,苔薄白,脈緩弱。或腎氣虛癥狀例如經期提前,量少,色淡黯,質清稀,腰酸腿軟,頭暈耳鳴,小便頻數,面色晦黯或有黯斑,舌淡黯,苔薄白,脈沉細。取穴以背俞穴和相應的原穴為主,兼取氣海與三陰交。取穴:脾俞、腎俞、足三里、太溪、氣海、三陰交。

B、血熱型:以清熱為主,兼以疏肝和養陰。

1)陰虛血熱證:經期提前,量少,色紅質稠,顴赤唇紅,手足心熱,咽干口燥,舌紅,苔少,脈細數。取穴:三陰交、太溪、血海、地機、行間。

2)陽盛血熱證:經期提前,量多,色紫紅,質稠,心胸煩悶,渴喜冷飲,大便燥結,小便短赤,面色紅赤,舌紅,苔黃,脈滑數。取穴:曲池、血海、地機、外關、行間。

3)肝鬱化熱證:經期提前,量多或少,經色紫紅,質稠有塊,經前乳房、胸脅、少腹脹痛,煩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紅,苔黃,脈弦數。取穴:蠡溝、行間、陽陵泉、陰陵泉、期門、太沖。

(二)月經後期

本病主要由營血不足血海空虛,月經不能按時滿溢,或由寒 客胞宮,或肝鬱氣滯,氣血運行受阻,經脈凝滯,沖任受阻而致。常見分型有 腎虛、血虛、血寒、氣滯和痰濕。

A、腎虛型:表現為經期錯後以及腎虛系列癥狀, 治宜補腎益氣調經。取穴: 腎俞、命門、關元、太溪。

B、血虛型:表現為經期錯後以及血虛系列癥狀,治宜補血調經。取穴:公孫、三陰交、血海、足三里、地機。

C、血寒型:

1)虛寒證:表現為經期錯後與虛寒系列癥狀,治宜扶陽祛寒調經。取穴:命門、關元、腎俞、脾俞、太溪、血海、地機。

2)實寒證:表現為經期錯後與實寒系列癥狀,治宜溫經散寒 活血調經。取穴:命門、足三里、水道、大椎、曲池。

D、氣滯型:表現為經期錯後與氣滯系列癥狀,治宜理氣行滯 活血調經。取穴:蠡溝、三陰、陰陵泉、行間、太沖、血海。

E、痰濕證:表現為經期錯後與氣滯系列癥狀,治宜燥濕化痰,活血調經。取穴:足三里、豐隆、陰陵泉、行間。

(三)月經過多

本病分氣虛、血熱和血瘀。主要為沖任不固,經血失於制約而致經血量多。

A、氣虛型:表現為行經量多與氣虛系列癥狀。治宜補氣升提,固沖止血。取穴:血海、地機、百會、氣海、子宮穴。

B、血熱型:表現為經行量多與血熱系列癥狀。治宜清熱涼血,固沖止血。取穴:三陰交、血海、隱白、曲池。

C、血瘀型:表現為經行量多與血瘀系列癥狀。治宜活血化瘀,固沖止血。取穴:曲池、合谷、三陰交、血海、行間、水道。

(四)月經過少

本病主要為精血虧少、沖任不足或寒凝瘀阻,沖任氣血不暢,血海滿溢不多而致。

A、腎虛型: 表現為月經量少與腎虛系列癥狀。治宜補腎益精,養血調經。取穴:太溪、腎俞、三陰交、氣海、關元。

B、血虛型:表現為月經量少與血虛系列癥狀。治宜補血益氣調經。取穴:血海、地機、三陰交、脾俞、關元。

C、血寒型:表現為月經量少與血寒系列癥狀。治宜溫經散寒,活血調經。取穴:行間、太沖、曲池、血海、地機。

D、血瘀型:表現為月經量少與腎虛系列癥狀。治宜活血化瘀 理氣調經。取穴:太沖、蠡溝、血海、氣海。

操作要點:每次根據病情和辯證選擇5~10穴,一般雙側取穴,背俞提捏進針斜向脊柱植入線體,腹部子宮穴容易出現皮下瘀血,埋線後應延長壓迫時間,其餘穴位依據經絡循行和迎隨補瀉植入線體。每周1次,10次為1療程。

臨證經驗:

1、埋線治療宮內放置節育環後經期延長

取穴:主穴取陰分、氣海、關元、三陰交。

配穴:氣血虧虛者配足三里、脾俞、腎俞、歸來;血熱者配血海、中極;瘀血者配地機、血海;腎陰虛者配太溪、腎俞;腎陽虛者配命門、腎俞。

操作周期:每次依辨證取3~4個穴位進行理線,每次選用的穴位不同於前1次,每月埋線1次,連續3次為1療程。

2、穴位埋線治療月經過少

主穴:氣海、關元、子宮、次髎。

配穴:腎虛型加腎俞,血虛型加膈俞,血寒型加關元俞,氣滯血瘀型加氣海俞,痰濕阻滯型加脾俞。次髎直刺,氣海、關元沿前正中線向下斜刺,子宮向內下方斜刺,背俞穴向脊柱方向斜刺,深度1.5~2cm。

操作周期:分別於月經周期的第7天和第20天給予治療,每個月經周期治療2次,連續治療2個月經周期,共穴位埋線4次。

3、穴位埋線配合艾灸治療月經後期

主穴:取氣海、關元、三陰交。

配穴:兼血寒凝滯:加腎俞、膀胱俞、歸來。兼肝血虧虛:加脾俞、足三里、血海。兼肝氣鬱滯:加肝俞、陽陵泉、太沖。每次治療主配穴各取一對(均雙側取穴),交替使用。

操作周期:每10 天埋線 1 次,3 個月為1療程。月經期暫停埋線。另在以關元穴、歸來穴為中心,向外周擴展 1~3 寸左右的部位, 用點燃的艾條施以迴旋灸20 min, 施灸隔天1次,月經期及埋線當天停灸,療程與埋線治療一致。 就診時教會患者施灸方法,可在家自行施灸。


推薦閱讀:

胸椎小關節紊亂的分段治療
劉壘:不安腿綜合征的治療
保守治療:高齡老年三支病變如何選葯?
軟組織造成肢體疼痛治療的體會
針刀治療肩周炎

TAG:月經 | 治療 | 姨媽 | 月經不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