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祛濕方法這麼多,但你可能用了錯的方法

濕氣重濁而粘膩,阻滯人體氣機,影響脾氣運化,造成肺、脾、腎三髒水液代謝和輸布的障礙,人會出現身體困重乏力、胸悶不舒、腹脹、體胖、便溏、濕疹等健康問題。

人人都想把自己體內的濕氣趕走,所以祛濕中藥的知名度也是相對較高的。

這年頭,一到夏天,誰要不喝點薏米水祛祛濕,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懂養生。

更資深的養生達人,還會列舉出諸如荷葉、陳皮、茯苓、蒼朮、藿香、佩蘭、澤瀉這些祛濕界響噹噹的中藥。

但是,具體這些中藥怎麼用,祛的是哪種濕,怎麼配伍更有效,略知一二的達人們則說不上來了。

古人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想要剷除濕氣,做個無濕一身輕的飛人,我們需要了解並掌握各種祛濕品的特點和功效,選擇適合自己情況的中藥或食療方。

避免出現南轅北轍、拿著大炮打蚊子這種事兒發生。

誤區一:網紅薏米水

很多人一說有濕氣,就推薦別人喝薏米水,但是這款神水也是有它的適應範圍的。我們來看看它的特長在哪裡。

生薏苡仁的功效更側重於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炒薏苡仁則在利水的基礎上兼顧到健脾滲濕。

所以很多人自動把「健脾滲濕」這個概念等同於「健脾」,於是當下很多脾氣獃滯,腹脹便溏的辦公族,首先會想到喝薏米水祛濕。

你看,多好啊,又能祛濕,又能健脾!

等等,之所以說薏米水可以健脾,是因為它利水消腫的功效,幫助脾把困頓它的濕氣祛除掉,脾氣自然回歸健康的狀態。

所以,薏苡仁是幫助本來健康的脾解決一下臨時的濕氣困擾;但對於本身脾氣虛弱,運化無力而生出的痰飲水濕,如果不提升脾自身的運化功能,那薏苡仁累死,也祛除不盡這源源不斷的內濕。

正所謂,薏苡仁可以幫脾度過一時的難關,這接下來的路,還得靠脾自己走。

而現代辦公族,久坐不動,缺乏鍛煉,恰恰是自身的脾氣比較獃滯,加之飲食沒有節制,更加重了脾胃負擔,所以出現了脾虛有濕的泄瀉便溏。

此時,只喝薏米水,肯定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

那怎麼辦呢?

應該配伍一些運脾、醒脾的藥物,諸如炒白扁豆、炒白朮、砂仁、寇仁、焦三仙等,這些藥物可運脾、消積、振奮脾氣,一邊加強脾的運化功能,一邊利水滲濕,這樣才是標本兼治的祛濕健脾之法。

此外,很多人其實並非單純的濕氣,還伴有積食、痰熱等各種複雜情況,所以,只喝薏米水,肯定是解決不了所有癥狀的。

因為積滯化熱就需要消導清熱,煉液成痰就需要化痰養陰清熱,所以,薏米水一定要配合其它功效的藥物才能奏效。

好了,再強調一下,生薏苡仁善於利水消腫,更適合的是明顯的水腫,腳氣,小便不利,且伴有舌苔黃膩,身體困重的情況。

因為生薏苡仁性涼味甘淡,所以在濕熱情況下使用更適合,對於脾胃虛寒者,不宜單獨使用;

炒薏苡仁對於脾氣虛弱內生濕滯的情況,可以配伍行氣運脾的藥物一起用。

誤區二:盛名之下的山藥水

如今,山藥水也成了養生界包治百病的又一聖水,咳嗽老不好,喝山藥水;脾虛,喝山藥水;腹瀉,喝山藥水;有濕氣,喝山藥水啊~~~

等等,我們先來看看山藥的功效:補脾;養肺;固腎;益精。補脾肺之陰,宜生用,滲濕止瀉宜炒用。

從功效中我們一目了然,山藥是一款補益的葯食,專補脾肺之陰,對於氣虛久咳、脾虛久瀉的人來說,的確可以服用山藥煮水,來緩慢改善身體的羸弱狀態。

但是,但是,同學們,這不等於山藥水可以祛濕。而且藥典中明確註明,濕盛中滿或有實邪、積滯者禁服山藥。

很多人不服氣,山藥不是健脾的嗎?脾氣健運,濕氣不就自除了嗎?而且山藥不是可以滲濕止瀉嗎?你憑什麼說山藥不能祛濕?

山藥健脾,是針對舌紅苔少、脾陰虧虛,食少羸瘦的人而言的,你覺得你都吃得嚴重積滯了,舌苔厚膩,腹脹體胖,還非要吃點補益的山藥,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同樣是食少,你是因為積滯,吃不下飯,而虛弱的人是因為臟腑的功能很弱,吃不下飯。這是截然不同的,咱們這些被營養寵溺的人,就別再喝山藥水湊熱鬧了。

雖然你覺得自己乏力、睏倦、疲憊,全世界都欠了你一般,那也不能說明你是真的虛,因為你厚膩的舌苔出賣了你。不如多運動運動,這才是你逆襲的關鍵一步。

?.?~?..?

我們再來看看山藥「滲濕止瀉」的功效,這是因為山藥具有固澀的功能,一方面滲透吸收腸道水液,一方面補益腎氣,腎司二便,腎氣強則能開闔自如;就這樣一澀一固,便成就了山藥澀腸止瀉的功效。

對於那些身體虛勞羸弱的人來說,胃腸的蠕動、吸收功能都弱,所以才會出現長年累月的腹瀉,這胃腸裡面的濕,不是因為吃得太多造成的,而是本身胃腸功能太弱,無福消受各種營養,所以頻繁腹瀉。

此時,用上山藥固澀、滲濕的功能,可以改善患者的腹瀉情況。

但這不能等同於山藥可以祛濕。

山藥也表示,自己只扶弱補虛,對於因為吃得太多不消化而便溏腹瀉的人來說,是不會伸出援手的。此外,山藥也承認自己不能祛除四肢、肌體內的濕痹,因為祖上沒有傳授這些本領。

誤區三:繼續尋找祛濕神葯

這世界上哪有什麼一勞永逸、包治百病的神葯,辨證準確才是關鍵。

每一味中藥都各有所長,我們在運用的時候,要根據季節、自身的情況來選取,配伍使用,以便達到最佳效果。

對於脾氣虛弱的朋友,可以把行氣運脾的寇仁、砂仁、炒白扁豆作為標配,在這個基礎上,配上燥濕、利濕、化濕的中藥。

比如,胃脹,腹脹,痰多清稀,舌苔白膩者可配燥濕的陳皮;小便不利、煩渴、四肢浮腫,腹瀉便溏時,可用利濕的荷葉、薏苡仁、冬瓜皮;外感寒濕,內有水濕停聚,兼噁心,舌苔白膩時,可用芳香化濕的藿香、佩蘭。

而且濕還會和熱、寒同流合污,當身體內出現了濕熱、寒濕的時候,想要祛濕,就更需要不同功效的藥物配伍在一起使用了。

所以,不辨證,喝再多薏米水也是徒勞的。


推薦閱讀:

鬆緊一字領T恤上衣的製作方法
【吟唱教學】簡譜識別方法(二)
EXCEL中提取不重複值的方法
八字神煞—自縊煞詳解!查法,影響,化解方法等!
八字反推時辰的方法

TAG:方法 | 祛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