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維摩詰經》講記(連載五十九)菩薩行品第十一

《維摩詰經》講記(連載五十九)

大虛法師《指月真髓》

*菩薩行品第十一

現在我們直接進入本經下卷的第十一品「菩薩行品」,我們一起來學習。前面我們講的第十品香積佛品算是一個小小的高潮,整本《維摩詰經》里像這樣的高潮有好幾處,什麼小能容大、天女散花、一默如雷等等,可謂是精彩紛呈,高潮迭起。建議大家回家,得空最好能反覆多看幾遍,看一遍就會有一遍的收穫,絕對不會吃虧的。那麼,現在我們要講的這個菩薩行品,是專門講菩薩如何修行大乘菩提道的。

這裡的所謂菩薩行,是指菩薩的大行,不同於我們眾生造作生死的凡夫行,也不同於小乘行者的無所作為,灰身滅智,不同於小乘行。因為菩薩通達一切法無有主宰,了不可得,所以他能夠「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敢於面對醜陋的現實,積極救世度生,同時心無掛礙,無事無得,於一切法中遊戲自在,這個就是本品所講的菩薩行。

庵羅樹園再見佛

「是時,佛說法於庵羅樹園,其地忽然廣博嚴事,一切眾會皆作金色。」本經講到這裡,大家還記不記得?佛陀一開始是在庵羅樹園說法的,因為維摩居士生病了,佛陀要大家去探病,故事才由此開始。現在佛陀還在庵羅樹園等著呢,大部分人都跑去看維摩居士了。就在這個時候,庵羅樹園中突然起了很大的變化,變得廣博嚴凈,無比莊嚴,此時此刻,林木園苑中一切大眾,都是金光晃耀,從來沒有過的一種瑞相籠罩著庵羅樹園。

「阿難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有此瑞應,是處忽然廣博嚴事,一切眾會皆作金色?」阿難覺得很奇怪,他就問佛這是什麼因緣呢?為什麼這個地方,會有如此的祥瑞?

「佛告阿難:是維摩詰文殊師利,與諸大眾恭敬圍繞,發意欲來,故先為此瑞應。」佛陀就回答說,這是因為維摩居士和文殊菩薩帶領的大眾,他們發心要過來這裡的緣故,所以園中才先有了感應。

「於是維摩詰語文殊師利:可共見佛,與諸菩薩禮事供養。文殊師利言:善哉!行矣!今正是時。」在另一邊,維摩居士正好也對文殊菩薩說,我們現在應該和諸大菩薩們,一起過去禮拜供養佛陀了。文殊菩薩就說,好啊!那我們去吧!現在正是時候。

「維摩詰即以神力,持諸大眾,並師子座,置於右掌,往詣佛所。到已著地,稽首佛足,右繞七匝。一心合掌,在一面立。」這裡大家要注意,維摩居士又一次顯現了不可思議的大神通。當時在場那麼多的菩薩、那麼多的師子座,居然都能放在維摩居士一個人的手掌上,這個大小完全不成比例啊。但是維摩居士運用神通的力量,他把大傢伙放在右手掌上那麼一端,眨眼就到了目的地。有人看了覺得這是很荒誕的神話,那麼到底有沒有這回事呢?我告訴你們絕對有的,這個道理我們在前面講不可思議解脫的時候提到過,大家可以回頭自己反芻,留意一下。

那麼,維摩居士把大家一下帶到了佛陀的面前,落地之後,他就五體投地,先頂禮佛足,然後依照古印度最恭敬的禮節,向右繞佛七圈,才合掌站在了一邊。

「其諸菩薩即皆避座,稽首佛足,亦繞七匝於一面立。諸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亦皆避座,稽首佛足,在一面立。」所有同維摩居士一道來的菩薩、大弟子、帝釋天、梵天、四天王等等,原來都是在座位上被端過來的,這時也紛紛下座,按照同樣的方式,向佛陀頂禮後站在了一邊。

「於是世尊如法慰問諸菩薩已,各令復坐,即皆受教。」佛陀這時就按照禮節如法慰問了大家一番,估計是每個人都摸了摸頭,然後請大家各自歸坐。

「眾坐已定,佛語舍利弗:汝見菩薩大士自在神力之所為乎?」等大家都坐定了,佛陀就問舍利弗,你這一次去維摩居士那裡,你親眼看見大乘菩薩顯現的自在神通了吧?

「唯然,已見。」舍利弗就回答,是的,我都親眼看見了。

「汝意云何?」佛陀就問了,那麼你說說看,大乘菩薩為什麼能有這樣了不起的自在神通呢?

「世尊,我覩其為不可思議,非意所圖,非度所測。」舍利弗就回答,我親眼看見的那種神通道力是很不可思議的,沒有辦法用世間的思維去想像,也沒有辦法用世間的語言去談論。「非意所圖,非度所測」,這八個字是點題,那種境界不是我們普通人用意識能衡量的,也不是我們的有限知識能測度的。


推薦閱讀:

觀世音菩薩授記經
菩薩行誼2
迦葉菩薩品第十二之一
南懷瑾:躲開的羅漢,起來的菩薩
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

TAG:菩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