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英傑:回歸「繁體字時代」並不現實

繁簡之爭,向來是個熱議話題,不時引起公眾關注與討論。這次紛爭再起,是因為香港明星黃秋生在微博上吐槽:「在中國寫中文正體字居然過半人看不懂,唉,華夏文明在大陸已死。」

黃秋生這番話,前半句或者屬實,後半句則不通。在中國大陸,簡體字既佔據官方主流地位,繁體字日漸衰落也就毫不奇怪。從個人觀感,我們上一代人還能多少認識和書寫繁體字,到我們這代人大多只能認識繁體字但寫不出,至於新生代,或者連繁體字都認不得了。當然,這並非絕對說法,只是一種概括。

可要說這就意味著「華夏文明在大陸已死」,卻是以偏概全了。一者,繁體字只是「華夏文明」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再者,繁體字並不是「死」了,而只是在中國大陸地區不再被官方提倡使用;三者,大陸通行的簡體字也非憑空臆造,其中不少來源於傳統漢字,也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此外,哪怕不承認語言文字本身在不斷發展變化這個事實,簡體字在大陸通行數十年也已構成既定事實,而且不得不說,這也是華夏文明演化發展的組成部分。

還應糾正一個流行謬誤,即許多人認為漢字簡化乃1949年以後才發生的事情。實際上,漢字簡化不僅早已有之(如歷代碑帖中的俗體字),其作為一場文字變革也要從民國時期的新文化運動開始說起。當時不少新文化旗手人物,都主張進行文字改革,甚至提出廢除漢字,實行漢字拼音化。在文字改革方面,民國政府曾公布過第一批簡體字表,因遭反對隨後暫緩執行。從這可看出,大陸的漢字簡化改革乃這股社會思潮的延續與發展,並非憑空而來。

至於漢字簡化的利弊,三言兩語說不清楚。不過,在簡體字已通行數十年這個事實面前,有一個結論顯而易見,那就是漢字書寫已難以回到「繁體字時代」,否則將引發另一場文化紊亂。且不說讓只會寫簡體字的幾代人重新學習使用繁體字,將是多麼可怕的事情,也不說這對社會運作的嚴重影響,不妨想想,等好不容易大家重新習慣繁體字後,必然又會出現一個「斷代」現象,那時候人們可能將因為不認識簡體字而失去對這個時代的解讀能力。不認識繁體字,並不影響社會交流,其弊端在於難以閱讀古籍、體會傳統之美,對文化傳承造成一定阻礙(這已經是一個事實),但重新回到「繁體字時代」,人們則將面對的是社會運作的現實困境。在這情況下,如今多數只認得簡體字的人們恐怕不會答應回歸「繁體字時代」。

所以,更為現實的做法是「識繁就簡」,也就是把簡體字作為規範化漢字,同時提倡認識繁體字,掌握和書寫繁體字。多認識點繁體字是必要的。雖說漢字簡化經過數十年推廣,許多古籍已改由簡體字出版,但這也只是浩瀚古籍中的一部分,這還不包括大量的載有文字的歷史遺產。在一個國家,倘若只有專業人士才能識別自己的傳統文字,那應該說是一件悲哀的事情。讓延綿不絕的華夏文明在我們手中因文字演變而發生大規模文化斷裂,這更是不可饒恕的事情。

對於黃秋生的感慨,也應從這個角度去理解才是。固然他的結論不對,但他指出的現象不容忽視,值得引起關切。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意空間,本文鏈接:http://yispace.net/11692.html


推薦閱讀:

中國進入「多夫共妻」時代了嗎?
教育專家:當今中國父母比任何時代都需要學習
在這個明清瓷器收藏最好和最壞的偉大時代......
陳正雷著書證實乾隆時代的陳繼夏授陳秉旺,秉旺再傳子長興的師承關係明確
王昌齡的邊塞詩《從軍行》七首,道盡邊關將士種種,讓人瞬間回到那個烽火連營的時代!

TAG:現實 | 繁體字 | 時代 | 回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