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聽到】別逗了,這一屆青年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樣

 最近這些日子,你可能被一系列網路語言,或逗笑、或扎心了。

  例如「外表光鮮亮麗,兜里錢袋空空,我就是隱形貧困人口。」

  又或者,「制定的小目標從未達成過,大家好,我就是積極廢人本人。。

  上述兩句話中的「隱形貧困人口」和「積極廢人」,是最近非常火的網路流行語。它們似乎給年輕群體找到了新的定位,在社交網路上掀起了一番轉發熱潮。

  不管你聽沒聽說過,我們都先來看看這兩個詞本身的意思。

  「隱形貧困人口」,其實與「月光族」類似,指的那些衣著光鮮、到處吃喝玩樂,實際上手裡並沒有什麼資產的人。有人總結了以下四個特點,那就是:非理性消費、收入較低、生活成本較高、缺乏理財意識。

  而「積極廢人」出現的時間比「隱形貧困人口」稍晚一些,形容那些非常積極給自己制定目標,但因為偷懶的念頭太多、執行力太差,所以目標永遠無法完成的一類群體。

  其實無論是「隱形貧困人口」,還是「積極廢人」,亦或是之前流行的「佛系青年」等等,都能夠窺見年輕群體的現實境遇。

  隨著社會變化加速,在城市裡打拚的80、90後年輕人可能會比父輩承受更多的壓力。這一類詞在年輕群體中「暢銷」,我們彷彿能夠感受到一絲絲消極的情緒在蔓延。

這一屆青年人真的有這麼消極嗎?

  根據大眾傳播學的理論,網路流行語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會現實,是社會輿情鏡像。這一代年輕人真的很消極嗎?

  據《參考消息》報道,2017年英國瓦爾基基金會發布的《Z一代:全球公民資質調查——世界青年人的所想所感》中顯示,中國青年對未來最樂觀。2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覺得中國是安居樂業之所,因為在這裡「只要勤奮就能出人頭地」。約93%的中國受訪者還因為醫藥、可再生能源和計算機等技術的進步而對未來充滿希望。

  《中國日報》也在今年五四青年節做過一個小調查,請外國留學生評價一下中國年輕人,其中用的最多的詞就是:積極、奮進、熱愛生活。

「積極廢人」為什麼火了?

  如果不是負面情緒作祟,那又是什麼因素促使「積極廢人」「隱性貧困人口」成為「網紅」的?

1. 自我調侃,緩解壓力

  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大,網路成為社會情緒宣洩的最便捷場所。諸如「隱形貧困人口」「積極廢人」這一類戳中痛點的網路熱詞,其實為部分年輕群體在心理減壓、情感宣洩上找到了新的出口。年輕自覺轉發表示認同,不斷尋找同道中人,從而獲得「原來我不是一個人」的心理安慰。而正是這種集體認同感,使年輕群體自身的負面情緒能夠得以紓解。

  此外,這類網路熱詞的走紅也帶有娛樂大眾的性質。心理學家威廉·斯蒂芬森提出過大眾傳播的「遊戲理論」,在他看來,與其把媒介視作功利性的工具,倒不如把它視作自我取悅的玩具。

  對於個體來說,傳播的過程或許並沒有什麼目的性,僅僅是為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年輕群體自發地完成了熱詞的傳播與再造,在輕鬆愉快的氛圍里,參與者往往更加積極。

2. 「反雞湯」式的勝利

  換一個角度來看,「積極廢人」這類熱詞的走紅,又何嘗不是一種積極心態呢?這就像企業管理一樣,有些問題只有被發現並且被明確表述出來,我們才能夠找到辦法去解決。

  比起盲目迷信成功學,這類內部自省的方式顯然更加實際有效。自嘲過後,日子還得繼續,很多人都會反思如何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因此,這類網路實際上也是「反雞湯」式的勝利,是對「成功學」的解構。

3. 話語營銷

  不過,傳者無意,聽者有心。有些商業機構為了迎合年輕群體的喜好,不斷圍繞這個主題製造新內容,加強這類熱詞在網友面前的出現頻率,潛移默化地對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產生影響,將「虛無」誤認成「事實」——例如原本沒有拖延症,也感覺自己得了拖延症。

  這種無意識的認知行為,正在被一些商業邏輯所利用,被「共鳴營銷」所消費。這一點的確需要我們為之警惕。

(策劃:劉娟;作者:辛曉彤;編輯:馬宇聰;校對:楊胡賢哲)


推薦閱讀:

我的撲克收藏(161)------楊柳青年畫
昨晚,我們收到了留學生疑似遭受「撒旦教」威脅的舉報……
為什麼住青旅的人都有超強的聊天慾望?
保德新青年
李白為何特別喜歡誇張? - 古史漫談 - 青年論壇

TAG: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