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恐怖人彈」是如何炸響的?

「恐怖人彈」是如何炸響的?

作者:管姚

自殺恐怖襲擊的四種動機:製造公眾恐慌;吸引媒體關注;為恐怖組織訴求爭取支持;恐怖組織間的聯合或競爭目的。

22人死亡,59人受傷,已確認身份的最小遇難者是位8歲女孩,很有可能,曼城體育館恐襲爆炸死傷數字將繼續上升。十年來第一次,英國恐怖威脅被上調至五級預警中的最高等級「危急」,5000名武裝軍人走上街頭,展開「淬火反恐行動」,守衛戰略核心要地,特雷莎·梅因此成為英國反恐修法後,首次授權大規模動用軍人反恐的首相。

以一己瘋狂將一國推入高危反恐狀態的,是1994年生於英國的年輕人薩爾曼·阿貝迪(Salman Abedi),英國內務部確認,阿貝迪已在其一手製造的自殺式爆炸中喪生,但其遺體殘肢目前仍未尋獲。在敘利亞及伊拉克主戰場丟掉大部分地盤的極端組織IS,已宣布對曼城恐怖爆炸負責,目前英國軍情部門的追蹤調查主線是,阿貝迪究竟是獨狼襲擊,還是另有同夥?

雖有一長串緊迫追問待答,但對全球反恐版圖中最新炸響的「恐怖人彈」,媒體已在第一時間勾勒出阿貝迪的人生畫像:父母都是第一代利比亞移民,家中兄妹四人,生活在曼城南部的利比亞裔聚居區,但在強人卡扎菲上校6年前被推翻斃命後,阿貝迪的父母已先後返國。阿貝迪3年前入讀曼城薩爾福德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當時並未住校,一學年後輟學。值得關注的是,阿貝迪近年激進化傾向明顯,平素穿宗教服裝,少與同齡人交往,其名字也已進入英國反恐部門監控雷達網。

與近一兩年歐洲出現的多起由汽車或刀具等日常工具製造的「簡單粗暴型」暴恐襲擊相比,阿貝迪的恐襲「技術含量」顯然要高出一大截:他用引爆自己的方式屠殺平民,甚至為了放大殺傷,他刻意埋伏在體育館與維多利亞火車站間的必經處,選在音樂會散場時實施爆炸。可以了解的背景是,目前活躍在利比亞東部地區的恐怖分子阿巴塞特·阿佐茲,也是從阿貝迪生活的曼城利比亞裔聚居區迴流,反恐情報界相信他是「基地」恐怖組織在利比亞東部一分支領導人,也是公認的造彈專家。

事實上,對類似阿貝迪的高危「恐怖人彈」進行性格畫像,一直是歐美反恐界的緊迫課題,而反恐部門給出的一般描述是:男性,二三十歲,多生活在都市貧民區或少數族裔區,無業,基本單身,之前常被稱為獨狼。樣本追蹤顯示,疏離與憤怒,是其情感特徵。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國際恐怖主義研究中心的霍岡博士,曾有如下總結:對現實政治參與,恐怖獨狼普遍有無力與挫敗感,自認是社會不公的受害者,相信行動勝於言詞,認同暴力並非總意味著不義。對獨狼成長環境的進一步挖掘還發現:其父多有暴力傾向,愛酗酒;母親虔誠信教;獨狼常有極度依賴兄長保護的妹妹;獨狼本人的社會成就有限。無疑,阿貝迪符合這一畫像描述,甚至家有妹妹的身世背景也與其高度吻合。

霍岡女同事、知名反恐專家布魯姆,在專著《殺戮至死:自殺式恐怖的誘惑》中,分析了自殺恐怖襲擊的四種動機:製造公眾恐慌;吸引媒體關注;為恐怖組織訴求爭取支持;恐怖組織間的聯合或競爭目的。

但在IS極端組織崛起並取代「基地」成為威脅全球的頭號恐怖勢力後,在歐洲大都市肆虐的恐怖行動,又呈現出網路化、規模化、跨國化特色。很明顯,恐怖「獨狼」升級了。追蹤恐怖群狼的前世,歐洲反恐部還牽出了新線頭:此前多有犯罪記錄,常進出牢房。針對人彈阿貝迪的最新追蹤調查,又將為「恐怖人彈」的性格畫像添加哪些新特徵,期待來自英國反恐部門的新消息。


推薦閱讀:

陰風陣陣,納涼消暑之【日劇】
夜物語——怪談·KTV、地下室和廁所
為什麼恐怖襲擊發生在法國?
最恐怖的電影角色是哪個?為什麼?
丁學良:恐怖主義的「准、狠」戰略:瞄準德國!丨學術觀察

TAG:恐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