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應常態和正常看待「打仗」

宋忠平北京被訪問過 3756704 次曾任第二炮兵工程學院自動控制教研室教師,第二炮兵退役教官。應急救援學者,搜狐《軍情前哨站》節目策劃人。中央電視台、全國多家媒體特邀軍事評論員,時事觀中國人應常態和正常看待「打仗」收藏到手機 轉發(22) 評論(95)02月17日 16:28

如今的釣魚島及東海風起雲湧,看似山雨欲來,雙方劍拔弩張,畢竟誰都不會在釣魚島問題上認輸和低頭。儘管中國的一再忍耐,但日本越發激烈地挑釁中國底線,讓中國核心利益完全陷入一種「崩盤」的境遇,釣魚島是中國的,這不是動人的口號,更不是什麼華麗的愛國主義教育辭彙,它是真真切切的中國核心利益,沒有了釣魚島,中國的崛起大門將關閉,沒有了釣魚島,中國的復興之路將無望,沒有了釣魚島,中國的國家安全將不保。釣魚島是中國的核心利益,這個核心利益是需要用國家意識和代價來保護的,日本政客和自衛隊誤判了中國政府和軍隊的決心。

中國人不想打仗。這是一個基本共識。

中國已經享受了三十多年的和平大環境,這也是中國難得戰略機遇期,讓中國經濟從不入流發展到了世界第二,這要多虧中國的和平發展戰略和經濟中心戰略。畢竟「和平與發展」兩大主體的把握,讓中國有了喘息之機,並藉此發展了起來,縮小了與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也縮小中國與強國之間的差距。因此,中國是和平大環境的受益者,沒有一個大的和平環境,中國不會有今天的偉大成就,這是不爭的事實,中國還需要發展經濟,還需要和平的環境支撐,所以更加需要長久治安的國內外大環境,這一點作為「混亂了一個多世紀」的中國有切膚之痛,也就倍加珍惜。因此,中國真的不想打仗。就算是建國後的幾張不得不打仗,也是被逼無奈,如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對印自衛反擊戰、珍寶島戰役、對越自衛反擊戰、西沙和南沙海戰等,這都是他國把刀架到了中國的脖子上,逼迫中國出手反擊。儘管我們打贏了,但依舊展示了「仁義之師」的禮遇。中國確實不想打仗,北伐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國人打了半個多世紀,中國人也確實累了,需要休息一下了,不然國家經濟如何發展。正是難得和平環境讓中國有了發展機遇,這既是對國際形勢判斷的準確,也是中國在複雜多變國際環境夾縫生存之道,事實證明中國贏得了這三十年的和平。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渴望和平,愛好和平,珍惜和平。

中國人不怕戰爭。這也是一個民族特點,儘管這也是一個悲劇。

從鴉片戰爭開始,到甲午戰爭,再到抗日戰爭、抗美援朝,中國人民和軍隊所面對的一直都是比自己強很多的列強,他們將侵略的鐵蹄一再踏入中華領土,肆意侮辱著中國政府和國民的尊嚴底線,儘管歷史多有悲劇,以劣質武器和人海戰術無法驅逐列強虎狼,並付出了十分慘痛的代價,死難軍民人數以千萬計,這一民族悲劇也是曠古未有的,但依舊讓中國人不屈不撓堅持到底,直到勝利。無論是所謂的「大日本皇軍」,還是「美帝國紙老虎」,最終都看到了中國人韌性和國家意識,最終在《論持久戰》的戰略下取得了偉大勝利,但這個勝利來之不易。但也恰恰說明中國人民不懼怕戰爭,尤其是對方強加給我們的歷次戰爭,正義戰勝非正義是歷史的必然,但暫時的曲折也是在所難免的。前幾年有一部電視劇《亮劍》值得注意,儘管有些「虛構」,包括「李雲龍」也是幾個人物的有機捏合。這部電視劇最大的意義就在於他告訴國人和自己的對手,縱然敵人強大,敵眾我寡,作為軍人也要敢於亮劍,哪怕是倒下,也必須敢於亮劍,狹路相逢勇者勝。這就是「亮劍精神」。這個精神其實就是昔日軍人的傳統戰爭意識,相信今天的中國軍人也是感同身受,只要是為了國家利益和民族大義,赴湯蹈火,在所不惜,這就是軍人責任和使命。懼怕戰爭,戰爭也不會遠離中國,多少年來,中國希望委曲求全,息事寧人,大事化小,隱忍為上,但等到的就是「火燒圓明園」、「八國聯軍」、「甲午海戰」、「918事變」、「盧溝橋事變」等等,不能因為你怕,敵人們就心懷善念,放你一馬,強者更加推崇強權,強盜更加敬佩強者,只有你強,他們才會偃旗息鼓,才會敬而遠之,否則就是蜂擁而上,肆意瓜分,逼迫簽訂一個個喪權辱國的條約協定。不懼怕戰爭,就需要以戰止戰,而不是綏靖和妥協。

中國人不得不打仗。這是一個時代特性和形勢所迫。

打仗非我所欲也,和平為我所想者。但時代和形勢告訴我們,中國人不得不面對久違的打仗。這裡所說的是打仗而不是戰爭,因為戰爭是一個大概念,是一個整體戰役的組合,如解放戰爭就包括遼瀋、淮海、平津、渡江等幾大戰役的組合,抗日戰爭也包括一系列由敗到勝的戰役疊加。就算要打仗,我們也不希望是戰爭規模,而是可控的摩擦、衝突、戰役,畢竟戰爭對誰都沒有好處,戰爭會波及本土,戰役或只需要在釣魚島和東海博弈。衝突升級為戰爭不符合中國利益,也不符合沒有戰略縱深的日本和勞師遠行的美軍想法。但中國不得不為此而準備軍事衝突,甚至做好戰爭準備,可以千日無戰,不可一日無備,有備才能無患。讓我們看看中國的形勢所迫,一是美國的「重返亞太戰略」,毫不掩飾「劍指中國」,並糾集一幫小兄弟為其擂鼓助威並充當馬前卒,其中日本叫得和跳得最凶,畢竟日本也是「中國威脅論」的始作俑者,或許是島國危機意識使然。但美國首先是商人,其次是政客,維持「一超獨霸」是其國家最高利益,但打仗更需要算一筆經濟戰,是否划算,是否值得,找個代理人或許更合適,畢竟可以賣武器掙錢,還能實現戰略目標,何樂而不為。「登高一呼則百應」,或許也只有美國行,畢竟當了這麼多年的「老大」有這個實力、影響力和號召力。二是日本的「南下戰略」,這也是一個擴展性戰略,拿日本的話來講就是「自由與繁榮之弧」,拿二戰時期的話講就是「大東亞共榮圈」,個人覺得這裡的「弧」其實是「狐」,用盡心思,耗盡心計,拿自由這個「價值觀」和繁榮這個「經濟槓桿」來團結中國周邊的夥伴,共同遏制中國崛起,並在釣魚島、東海問題上帶頭挑釁中國,希望讓更多亞洲國家認識自己這個亞洲老大的地位。面對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決心,日本罔顧《和平憲法》和二戰歷史條約的種種法理限定,強佔中國領土、領海,以達到其戰略擴張的勃勃政治野心。如果說,中國能和美國「和平共處」、「隔洋而治」,那中國與日本則是戰略衝撞,戰術對抗,沒有政治調和的潛在可能性,中日必有一戰或是難免,這是歷史問題、領土問題、民族感情問題的多重交織產物。其實中國還面臨很多的問題,與越南、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的領土、領海爭端,與印度、朝鮮等國的邊境領土爭端,這都讓「中國崛起」成為一個危機。畢竟中國崛起的象徵之一就是「領土完整」,歷史和現實中,沒有哪個分裂的國家是崛起的大國。要想解決這些爭端,看來除了衝突別無選擇,擱置爭議無法最終解決這一課題,只能讓問題累計,等到冰凍三尺再想解決就如同「蜀道之難」了。

中國人要看淡打仗,習慣打仗。要明白打仗是一種常態和正常事件。

「中國崛起」之路必然會伴隨各類大大小小的摩擦,經濟摩擦是一類,貿易摩擦是一類,軍事摩擦也是一樣,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要看淡並習慣中國打仗,它就是「中國崛起」過程中的必然形態之一。隨著中國崛起進程的加快和列強圍堵中國的加速,這個摩擦或變得越來越現實、真切和迫切,釣魚島或許就是導火索之一,南海也是一個衝突熱點。如果打仗了究竟該怎麼辦呢?其實大可不必驚慌,打仗就是國家發展的常態化形式之一,美國天天打仗,儘管都在境外,不僅不影響其國家大發展,反而讓美國越戰越勇,讓美國軍火商也掙得盆滿缽滿,打仗本身是「雙刃劍」,如果能夠趨利避害或將有助於國家和民族大的發展。如果這場仗意外的爆發,怎麼辦呢?

於國家而言,有三點可以推敲。一是不必要施行戰時經濟,更不需要窮兵黷武,把更多的財政收入納入到國防預算中,如今的中國國防預算佔比還是比較低的,從長遠來看佔到GDP的2%也不為過,這些錢可以支撐局部衝突的爆發。二是不需要改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國家大戰略,也不會打亂中國整體國家發展戰略,但或許要調整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而打仗就是「中國崛起」的一個「坎」,遲早需要跨過去。三是從衝突中學習衝突,從戰爭中總結戰爭,從實戰出發來檢驗中國軍隊的戰鬥力並找到問題。美軍打完海灣戰爭後就提交了一份千餘頁的戰爭總結報告,其中十有八九都是在說存在問題,正是這些教訓的總結讓美軍戰鬥力更加與日俱增。

與國民而言,沒有什麼大的影響,不需要過分恐懼,歌照唱,舞照跳,酒吧依舊燈紅酒綠,微博照發,媒體依舊火爆,但或有六點可以共享。一是要理解國家和軍隊的戰爭行為是正義的,是民族復興的大義,是被迫的,也是必須的,國民的支持更重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這個理兒。二是要立足於本職工作,做好經濟建設,協助國家擴大內需,調整和轉化經濟運行模式,讓這個國家能夠不分心,不折騰,有良性的經濟發展大環境,為潛在綜合國力對撞提供堅定的物質保障,打仗就是打錢。三是對衝突和戰爭發展奉獻一點關注和愛心,可以多關注媒體,多看看微博,多了解中國軍隊的戰況,多給予必要的心理鼓勵和輿論支持,讓我們的前線戰士再次成為「當代最可愛的人」。這裡不需要「你我他」如朝鮮戰爭那樣地去捐款買飛機買炮彈,畢竟只要國家富了,這點錢不差,也是必須承擔的。四是如果你能藉機了解和掌握點國防意識、危機意識、憂患意識,那真是太好不過的結果,畢竟戰爭意識的積累不僅僅是軍人的責任,國民知道了這一點,國家也就強大了許多,「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古訓有之!

打仗是一種實踐,是一種比較激烈對抗的國家和軍隊實踐活動,如同平時的練兵、演習或是紅藍軍事對抗,這個實踐只是比較真實,沒有後悔的選擇,只有勝負之分。天時地利人和都已經佔全的中國軍隊或許需要通過一戰來檢驗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成果,也讓不斷挑戰中國核心利益底線的國家受到應有的懲罰。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已經頒發《2013年全軍軍事訓練指示》,要求全軍緊緊圍繞能打仗、打勝仗的目標,以軍事鬥爭準備。這本身就是軍隊在戰爭意識和軍事行動上的雙重準備,但千言萬語一句話,中國不希望打仗,是為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而戰,是被迫的,是他國不斷逼迫我們底線才出手的。

推薦閱讀:

中國人為何更愛特朗普?|共識頭條
吳京是不是中國人重要嗎?李連杰是不是中國人重要嗎?
海外豪購 中國人真的不差錢嗎?
印度種姓制度跟想像的不一樣,中國人至少有三大誤解!
中國人到底應該怎麼學英語

TAG:中國 | 中國人 | 看待 | 打仗 |